第一章 古代军事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1523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古代军事组织
分类号: E216
页数: 9
页码: 136-144
摘要: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王朝,承袭秦制,地方行政机构实行郡县二级制。军队设置朝廷警卫部队(羽林军)、朝廷直辖军和郡县部队。据有关资料考证,西汉时在安西境内,设有郡县机构——敦煌郡太守及都尉。
关键词: 军事组织 古代军事

内容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王朝,承袭秦制,地方行政机构实行郡县二级制。军队设置朝廷警卫部队(羽林军)、朝廷直辖军和郡县部队。据有关资料考证,西汉时在安西境内,设有郡县机构——敦煌郡太守及都尉。
  一、县尉县是郡之下一级政权,万户以上的设县令,万户以下的设县长,皆兼管县境之军事。另设县尉(大县设左、右尉),专司全县之军务。
  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骡骑将军霍去病西征,打败匈奴贵族,在河西地置武威、酒泉郡,安西地属酒泉郡。元鼎六年(前111年)分酒泉郡置敦煌郡,治所设于敦煌县(在今敦煌市西南)。在安西境内的广至 (今踏实乡常乐村)、冥安(今桥子乡之锁阳城东)、渊泉(今三道沟四道沟村)等3县设县尉。
  二、部都尉和农都尉汉武帝时,在重要地段设部都尉,有屯垦任务的郡设农都尉。部都尉是边防部队的指挥官,主要担负塞墙(汉长城)和烽燧线的防卫任务。部都尉以下的第二级指挥官为候官,也称障尉或障塞尉,驻障城;第三级指挥官为候长,驻大燧(大墩),附有营房,管理若干烽燧;第四级组织为燧,是边防部队的基层单位,设燧长及戍兵若干人,管理1个烽火台(燧),其职责是守护烽燧、观察敌情、举烽燧报警。农都尉主管屯田。
  各部都尉所属组织,大多已不可考。据地方志及有关记载,现安西一带有宜禾都尉,属敦煌郡。都尉府设于昆仑障(故城在今安西县东),其防区西起西沙窝附近之临介燧,与敦煌中部都尉相接;东至玉门市西部之蘑菇滩,与酒泉郡西部都尉防地相接。《敦煌汉简》有“广汉第一,美稷第二,昆•100•第一章古代军事组织仑第三,鱼泽第四,宜禾第五”的记载,据当代学者考证,此即宜禾都尉下属的5个候官,负责辖地塞墙烽燧的管理与防卫。
  东汉时,今安西境内军事机构的设置,基本上沿袭西汉,县级仍设冥安、渊泉、广至3个县尉,其主要任务是缉拿“盗贼”,维持社会治安。
  第二节三国两晋时期的军事组织汉末到西晋灭亡的百余年间,中国社会处于大变动时期,历经三国、魏晋。这一时期的兵制较西汉时有所发展,军队分为中军(朝廷警卫部队)、外军(野战部队)和州郡地方部队。
  一、曹魏军曹魏时地方行政区划实行州、郡、县3级制,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在广至、冥安、渊泉3县外,增设宜禾县,治所在六工城(今南岔乡六工村),均隶属于敦煌郡太尉。
  二、西晋军晋初,在河西沿曹魏旧制,置凉州。惠帝元康五年(公元295年),设晋昌郡,领八县。今安西县境内的广至、宜安(西晋时由冥安县改)、渊泉、宜禾4县属晋昌郡治下。晋昌郡与酒泉郡、敦煌郡属凉州刺史治下。
  第三节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军事组织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前秦西域都护吕光在武威称帝,国号“大凉”,史称“后凉”。吕光称帝后不久,平定彭晃之乱,在凉兴(今安西县境内)与王穆大战,王穆兵败后,被部下所杀,部众四散。安西境内的冥安、渊泉、广至三县改为晋昌、凉兴、广夏三郡,属西凉所管。后又置会稽郡。
  公元400年,北凉镇西将军李暠被河西西部6郡推为河西大都督、大将军,拥兵自立,向东晋进表称臣,建立了以汉族土族阶级为主的“西凉”政第二篇军事组织权。西凉行晋制,统治河西走廊西部地区及西域。其军分为中军和地方军, 共有步骑5万人。地方军主要是郡兵。在凉兴设置了郡太守。具体兵力不详。
  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公元439年),灭北凉,统一了北方。安西属北魏。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公元526年),沙州的晋昌、凉兴、常乐三郡置于安西。北周时,凉兴、广至、宜安、渊泉四县合并为凉兴县。
  第四节隋唐五代时期的军事组织
  一、隋代军事组织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改凉兴县为常乐县,设置镇戍部队和州郡部队。镇戍部队主要负责边防要地的防御。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改为常乐郡,后废郡置常乐县。
  二、唐代军事组织据记载,在今安西境内,地方部队有:
  1、瓜州总管府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置,治晋昌城(今安西县锁阳城),统辖瓜州、沙州(今敦煌)、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东南)3州军政,唐高祖八年(625年) 罢。
  2、瓜州下都护府唐太宗贞观十年(公元636年)置,治晋昌,督瓜、沙、伊3州。后罢,辖地归入凉州都督府。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吐蕃军犯瓜州,被瓜州刺史张守珪击退。战后,唐王朝又在瓜州置都督府,任张守珪为都督,镇守瓜、沙,防吐蕃入侵。
  3、瓜州刺史、晋昌郡太守刺史(太守)为一州(郡)军政长官,司理军政。
  唐初沿隋制,置瓜州,治晋昌;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24年)改瓜州为晋昌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瓜州。统领州(郡)兵及晋昌、常乐2县•102•第一章古代军事组织兵马。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大将军薛仁贵征吐蕃失败,被贬为瓜州刺史。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吐蕃兵犯瓜州,唐任张守珪为瓜州刺史(兼墨离军使),率唐军迎战,击退之。大历元年(765年)陷吐蕃。
  4、墨离军《唐会要》云:“墨离军,本是月氏旧国,武德初置军焉”。《通典》卷129云:“墨离军,晋昌郡西北十里,管兵五千人,马四百匹……”。据考定,唐晋昌郡城即今安西县东南之锁阳城,该城西北10里有一古城今名堡子城,即是唐墨离军城。《唐大诏令集》有“墨离军使、瓜州都督李思明”的记载,说明墨离军使一般由瓜州都督兼任。
  5、百帐守捉《新唐书•地理志》云,在瓜州晋昌郡(治今安西县锁阳城)北120里, 当在今安西县北境。
  6、悬泉守捉不见于《甘肃军政志》及《新唐书》,而1972年吐鲁番唐墓出土之《敦煌军事文书》中有悬泉、常乐、苦水、盐池4守捉的记载。经考定,悬泉守捉驻地在今安西、敦煌2地间,汉设悬泉置,因附近有泉水从山崖涌出,故名悬泉,今名吊吊水。安敦公路从旁通过(待考证)。
  7、常乐守捉驻常乐城。《元和郡县志》云:常乐“本汉广至县地,……后魏明帝改置常乐城,隋于此置常乐镇,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置常乐县也”。唐常乐县故城在今安西县境。
  8、合河镇《新唐书》载,晋昌县东北有合河镇。当在今安西县东境。
  三、西汉金山国——归义军节度使五代初,归义军节度使张承奉在沙州建立了“西汉金山国”,也称“西汉敦煌国”。这时的归义军实际上只统辖瓜(今安西县)、沙(今敦煌市)二州,实力比较弱小。不久,甘州回鹘可汗派兵攻打金山国,张承奉力屈投降,尊回鹘可汗为“父”,金山国沦为甘州回鹘的附庸。公元914年张承奉死,因他无人继承,州人遂推戴归义军长史曹议金主持瓜沙地区军政事务,开始了曹氏家族对瓜沙地区的统治。曹议金掌握瓜沙地区军政权力后,接受张第二篇军事组织承奉称帝失败的教训,遂去国号,奉中原王朝为正朔,恢复归义军节度使旧称,实力逐渐强大。后历曹元德、曹元深、曹元忠、曹延恭、曹廷禄、曹宗寿、曹贤顺等兄弟子侄几代人主持军政,后唐、后晋、后周和北辽王朝先后授予 “归义军节度使”、“归义军节度兵马留后”、“检校尚书左仆射”、“检校太尉”、“瓜沙等处观察、处置、营田、押蕃落军使”、“使持节”、“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等官位官职,经营瓜沙长达120余年。北宋仁宗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被西夏灭亡。
  归义军节度使在曹氏家族主管时,辖“二州六镇”。敦煌莫高窟第108窟壁画有“归义军节度使应管内二州六镇马步兵都头”的题衔。敦煌遗书中也有“六镇”事略的记载。归义军的“镇”,实为军政一体的县级建制单位,设镇使、副使,也称遏使,其下有长史、都头等,镇使与县令同级。经当代敦煌学者考证,归义军所属“二州”,即沙州、瓜州。“六镇”后来增至为“八镇”,其中,在现安西境内有两镇:常乐镇在今县城南40多公里处的踏实乡常乐村,唐置常乐守捉,五代时改置常乐镇,归义军沿置。《归义军破历》有“常乐副使”,敦煌遗书有 “常乐副使田员宗”的记载。
  悬泉镇在敦煌、安西交界的安西地段(今南岔乡),汉置悬泉置,此后长期为邮驿所在,唐初置悬泉守捉,唐后期改置悬泉镇,归义军沿置。据《西凉异物志》记载,汉武帝时,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曾屯兵于此。安西榆林窟有“节度都头悬泉镇遏使”、“归义军节度内观察都头守悬泉镇遏使”、“悬泉长史”、悬泉“镇使”等题记;敦煌文书有“悬泉镇遏使”的记载。
  四、吐蕃在安军队吐蕃原来活动于西藏高原,唐初把势力扩张到青海,吞并了游牧于这一带的吐谷浑、党项、白兰等部族,并与唐王朝展开长期战争。公元755年 “安史之乱”爆发,吐蕃军乘机北犯,至公元763年占领陇右;从公元764年开始又攻掠河西,至公元781年占领河西全部。吐蕃占领陇右、河西后,其军已由“上马为兵,下马为民”的部落武装过渡到常备职业军队,且多为骑兵。公元848年张议潮领导河西人民起义,经过10多年斗争,终于消灭了在河陇大部地区的吐蕃势力。吐蕃统治河陇地区长达80多年,其在安军队主要有:第一章古代军事组织大将悉诺逻恭禄部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悉诺逻恭禄率吐蕃军攻河西,陷瓜州(在今安西县),俘刺史田元献等,进而围攻常乐县城和玉门军,常乐县令贾师顺率军民顽强抵抗,固守旬余,吐蕃军不能克城,遂毁瓜州城而去。
  大将悉末郎部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7月,悉末郎率吐蕃军再攻瓜州,被瓜州刺史张守珪击走。
  第五节西夏时期的军事组织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其统治阶层为拓跋氏。唐末,其首领拓跋思恭协助唐军剿灭黄巢农民起义军“有功”,被唐朝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夏国公,并赐姓李氏;入宋后,宋朝为笼络其部,又赐姓赵氏。北宋初,其首领李继迁不断侵扰宋朝北部边疆。公元1032年,李继迁孙元昊正式建立西夏王朝,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西夏最盛时辖22州,其地“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包括今宁夏大部、内蒙古西部、甘肃河西走廊、陕西北部边缘地区。公元1227年为蒙古军灭亡,正式立国时间为公元195年,加上李继迁、李德明称王时间,共达240余年。
  西夏军是从部落武装发展起来的,由拓跋氏家族统领,分为朝廷御围军、地方军和擒生军3种,其中地方军是主力部队。在现酒泉境内设西平军, 军司驻瓜州(今安西县东南),统辖酒泉各县军政。
  第六节明代的军事组织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明朝建立。明朝的军事组织是:在朝廷设兵部和五军(中、前、后、左、右)都督府,由皇帝直接统御。在各地建立卫、所,平时分驻军队镇守,战时紧急集中,由皇帝任命将领统率作战,战事结束,将领交还印信,士兵各归卫所。卫设指挥使1人,指挥同知2人,指挥佥事4人, 镇抚2人,下编中、前、左、右、后5个千户所,每卫约5600人。千户所设千户、副千户各1人,下编10个百户所,一般千户所约1100人左右。
  安西县军事志・・第二篇军事组织明太祖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在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及安西、敦煌南部地区设立罕东卫。罕东为蒙古游牧部落,源出于元代安定王部,立卫后任酋长锁南吉刺斯为指挥使,其兄答力袭为指挥同知。在关西诸卫中,罕东卫势力比较强大。宪宗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吐鲁番陷哈密卫,明军西征,罕东卫派兵从征,作战得力,受明王朝赞许,但罕东卫兵力损失惨重。武宗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遭蒙古亦不刺部袭击,“其众益衰”。武宗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吐鲁番犯关西,直攻肃州,罕东卫被摧残,卫亡。世宗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甘肃镇移罕东部众于甘州南山,由甘州后卫统辖,被称为“黄番”,后来成为裕固族的一部分。
  第七节清代的军事组织清王朝是以满洲贵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国家,早期军力强大,以武力定天下。后期统治集团腐败,军队积弱不振,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清代末期,由于受世界资本主义影响,一些有识之士致力于军队改革,建立新式陆军和海军,并购置大量洋枪洋炮、舰艇装备军队,使中国军事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清初卫所清初沿明制,在河西继续设置卫所,实行军事统治。特别是嘉峪关外地区,为经略西域,设置“关西五卫”,调动军民屯田,支援西域。自雍正二年 (公元1724年)起,陆续裁撤卫所,建立府、州、县政权,至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这类卫所全部裁撤。
  柳沟卫驻今布隆吉乡,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建,乾隆二十五年 (公元1760年)撤。
  安西卫驻今安西县城,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建,乾隆二十五年 (公元1760年)撤。
  二、安西镇——安西提督——安西协“据《重修肃州新志》(清)、《安西县志》(民国)记载:雍正三年(公第一章古代军事组织元1725年),清廷设安西镇,隶属于甘州提督。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改安西镇为安西提督,设提督1人,副将2员,游击4员,辖靖逆、沙州2协、驻该镇标中、前、后、左、右5营,各设游击以下等官,统辖布隆吉尔(即布隆吉)、柳沟(即三道沟)、双塔堡、百齐堡、踏实堡(即今踏实乡)等地。统兵9000名。隶属于陕甘总督。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裁安西前后2营及游击。全镇弁员、兵马的分布状况是:安西城守营总兵官1员,坐马16匹。中、左、右三营中军游击、守备各1员,千总各2员,把总各4员。每营马战兵600名,步战兵400名,兵马600匹,官马22匹,驮炮骆驼20峰。
  布隆吉营游击1员,千总、把总各2名,马战兵300名,步战兵200名,官马14匹,兵马300匹。
  柳沟堡营都司、把总各1员,马战兵60名,步战兵200名,兵马600匹,官马22匹,驮炮骆驼20峰。
  双塔堡营千总1员,马战兵60名,步战兵40名,官马1匹,兵马60匹。百齐堡把总1员,马战兵60名,步战兵40名,官马2匹,兵马60匹。
  踏实堡营都司、把总各1员,马战兵120名,步战兵80名,官马6匹,兵马120匹。
  桥湾营都司、把总各1员,兵员300名。
  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改安西镇总兵官1员为安西提督,移柳沟营都司、把总各1员,驻桥湾堡,又增设千总1员,改为桥湾营。移踏实营都司、把总各1员,驻柳沟营。又改靖逆营为靖逆协,增役副将、都司、千总各1名。
  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改布隆吉尔营、桥湾营归靖逆(即玉门镇) 协副将兼辖,又改踏实营归瓜州营参将兼管。
  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改安西镇总兵官1员为安西提督,改提标中营中军游击为参将,又增设前后两营各游击以下等官。
  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移安西提督及提标中、前、后、左、右五营,驻巴里坤,改为巴里坤提督。裁安西城守营都司1员,又移瓜州营参将为城守营参将,其瓜州营只设千总1员。
  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裁百齐堡把总1员,并入安西营。
  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拔安西提标右营把总1员为蔡芭什湖屯田堡把总。
  第二篇军事组织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安西城守营哈密、沙州2协,靖逆布隆吉尔、桥湾、赤金、双塔、踏实、瓜州等营,隶巴里坤总兵管辖,又裁安西营各游击、柳沟营各都司。
  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又改安西城守营参将为游击。改靖逆营游击为参将,又拔安西营把总1员巴里坤镇标右营。
  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改安西守备为靖逆营参将中军,其安西营游击即以左哨千总为中军。后又将安西营游击改归靖逆营。
  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改安西营为安西协,裁参将、守备各1员,改设副将1员、中军都司1员。
  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裁踏实营都司1员,改设千总1员。
  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后裁兵,安西协镇等处只存:安西协营副将、中军都司各1员、千总2员、把总4员,马兵70名,步兵88名,官马10匹;布隆吉尔营都司、千总各1员、把总2员,马兵21名,步兵28名,官马10匹;双塔堡汛千总1员,马兵10名,步兵10名;踏实汛千总1员,马兵12名,步兵15名;桥湾营都司、把总各1员,马兵23名,步兵28名,官马7匹;瓜州汛千总1员,马兵6名,步兵7名。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改为陆军编制。安西巡防马队驻扎安西城120骑。

知识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安西县军事志》

安西,地处甘肃西北,东屏玉门,西邻敦煌,南望祁连,北依大漠,地扼甘新,物产丰阜。早在四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西汉时就设有行政建置。南北有祁连山、马鬃山群山环绕,滔滔的疏勒河中流西去,潺潺的榆林河向北蜿蜒,众多绿洲东西分布,山蕴金银铜铁,地产粮棉瓜果,自古即为中央政府控扼甘新之锁钥,经略西域之基地,丝绸之路之重镇,故而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伴随着人类的涉足繁衍,军事活动贯穿古今,干戈频仍,烽火不息,少数民族豪强争草逐水,相互攻杀争斗;历代中央王朝拓土开边,大举征战,各族人民保家卫国,浴血疆场,乃至红军西路军悲歌西进,马家军横行暴虐,军事活动几成历史发展的主线,直至1949年和平解放,这里的人民才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