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军事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1522
颗粒名称: 第二篇 军事组织
分类号: E216
页数: 23
页码: 135-157
摘要: 春秋战国时,安西属西戎之地,秦被月氏人占据,汉初为匈奴等少数民族牧养、角逐之地(据《汉书•地理志》)。西汉时始有正规的军事机构。以后各个朝代对军事机构的设置变化频繁。到清代时,军事组织较为完善,兵员数量较多。本篇着重记述历史上驻安西军事组织和军事机构的发展演变情况。
关键词: 军事组织 军事机构

内容

春秋战国时,安西属西戎之地,秦被月氏人占据,汉初为匈奴等少数民族牧养、角逐之地(据《汉书•地理志》)。西汉时始有正规的军事机构。以后各个朝代对军事机构的设置变化频繁。到清代时,军事组织较为完善,兵员数量较多。本篇着重记述历史上驻安西军事组织和军事机构的发展演变情况。
  安西县军事志・99・第二篇军事组织第一章古代军事组织第一节汉代的军事组织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王朝,承袭秦制,地方行政机构实行郡县二级制。军队设置朝廷警卫部队(羽林军)、朝廷直辖军和郡县部队。据有关资料考证,西汉时在安西境内,设有郡县机构——敦煌郡太守及都尉。
  一、县尉县是郡之下一级政权,万户以上的设县令,万户以下的设县长,皆兼管县境之军事。另设县尉(大县设左、右尉),专司全县之军务。
  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骡骑将军霍去病西征,打败匈奴贵族,在河西地置武威、酒泉郡,安西地属酒泉郡。元鼎六年(前111年)分酒泉郡置敦煌郡,治所设于敦煌县(在今敦煌市西南)。在安西境内的广至 (今踏实乡常乐村)、冥安(今桥子乡之锁阳城东)、渊泉(今三道沟四道沟村)等3县设县尉。
  二、部都尉和农都尉汉武帝时,在重要地段设部都尉,有屯垦任务的郡设农都尉。部都尉是边防部队的指挥官,主要担负塞墙(汉长城)和烽燧线的防卫任务。部都尉以下的第二级指挥官为候官,也称障尉或障塞尉,驻障城;第三级指挥官为候长,驻大燧(大墩),附有营房,管理若干烽燧;第四级组织为燧,是边防部队的基层单位,设燧长及戍兵若干人,管理1个烽火台(燧),其职责是守护烽燧、观察敌情、举烽燧报警。农都尉主管屯田。
  各部都尉所属组织,大多已不可考。据地方志及有关记载,现安西一带有宜禾都尉,属敦煌郡。都尉府设于昆仑障(故城在今安西县东),其防区西起西沙窝附近之临介燧,与敦煌中部都尉相接;东至玉门市西部之蘑菇滩,与酒泉郡西部都尉防地相接。《敦煌汉简》有“广汉第一,美稷第二,昆•100•第一章古代军事组织仑第三,鱼泽第四,宜禾第五”的记载,据当代学者考证,此即宜禾都尉下属的5个候官,负责辖地塞墙烽燧的管理与防卫。
  东汉时,今安西境内军事机构的设置,基本上沿袭西汉,县级仍设冥安、渊泉、广至3个县尉,其主要任务是缉拿“盗贼”,维持社会治安。
  第二节三国两晋时期的军事组织汉末到西晋灭亡的百余年间,中国社会处于大变动时期,历经三国、魏晋。这一时期的兵制较西汉时有所发展,军队分为中军(朝廷警卫部队)、外军(野战部队)和州郡地方部队。
  一、曹魏军曹魏时地方行政区划实行州、郡、县3级制,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在广至、冥安、渊泉3县外,增设宜禾县,治所在六工城(今南岔乡六工村),均隶属于敦煌郡太尉。
  二、西晋军晋初,在河西沿曹魏旧制,置凉州。惠帝元康五年(公元295年),设晋昌郡,领八县。今安西县境内的广至、宜安(西晋时由冥安县改)、渊泉、宜禾4县属晋昌郡治下。晋昌郡与酒泉郡、敦煌郡属凉州刺史治下。
  第三节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军事组织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前秦西域都护吕光在武威称帝,国号“大凉”,史称“后凉”。吕光称帝后不久,平定彭晃之乱,在凉兴(今安西县境内)与王穆大战,王穆兵败后,被部下所杀,部众四散。安西境内的冥安、渊泉、广至三县改为晋昌、凉兴、广夏三郡,属西凉所管。后又置会稽郡。
  公元400年,北凉镇西将军李暠被河西西部6郡推为河西大都督、大将军,拥兵自立,向东晋进表称臣,建立了以汉族土族阶级为主的“西凉”政第二篇军事组织权。西凉行晋制,统治河西走廊西部地区及西域。其军分为中军和地方军, 共有步骑5万人。地方军主要是郡兵。在凉兴设置了郡太守。具体兵力不详。
  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公元439年),灭北凉,统一了北方。安西属北魏。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公元526年),沙州的晋昌、凉兴、常乐三郡置于安西。北周时,凉兴、广至、宜安、渊泉四县合并为凉兴县。
  第四节隋唐五代时期的军事组织
  一、隋代军事组织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改凉兴县为常乐县,设置镇戍部队和州郡部队。镇戍部队主要负责边防要地的防御。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改为常乐郡,后废郡置常乐县。
  二、唐代军事组织据记载,在今安西境内,地方部队有:
  1、瓜州总管府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置,治晋昌城(今安西县锁阳城),统辖瓜州、沙州(今敦煌)、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东南)3州军政,唐高祖八年(625年) 罢。
  2、瓜州下都护府唐太宗贞观十年(公元636年)置,治晋昌,督瓜、沙、伊3州。后罢,辖地归入凉州都督府。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吐蕃军犯瓜州,被瓜州刺史张守珪击退。战后,唐王朝又在瓜州置都督府,任张守珪为都督,镇守瓜、沙,防吐蕃入侵。
  3、瓜州刺史、晋昌郡太守刺史(太守)为一州(郡)军政长官,司理军政。
  唐初沿隋制,置瓜州,治晋昌;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24年)改瓜州为晋昌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瓜州。统领州(郡)兵及晋昌、常乐2县•102•第一章古代军事组织兵马。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大将军薛仁贵征吐蕃失败,被贬为瓜州刺史。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吐蕃兵犯瓜州,唐任张守珪为瓜州刺史(兼墨离军使),率唐军迎战,击退之。大历元年(765年)陷吐蕃。
  4、墨离军《唐会要》云:“墨离军,本是月氏旧国,武德初置军焉”。《通典》卷129云:“墨离军,晋昌郡西北十里,管兵五千人,马四百匹……”。据考定,唐晋昌郡城即今安西县东南之锁阳城,该城西北10里有一古城今名堡子城,即是唐墨离军城。《唐大诏令集》有“墨离军使、瓜州都督李思明”的记载,说明墨离军使一般由瓜州都督兼任。
  5、百帐守捉《新唐书•地理志》云,在瓜州晋昌郡(治今安西县锁阳城)北120里, 当在今安西县北境。
  6、悬泉守捉不见于《甘肃军政志》及《新唐书》,而1972年吐鲁番唐墓出土之《敦煌军事文书》中有悬泉、常乐、苦水、盐池4守捉的记载。经考定,悬泉守捉驻地在今安西、敦煌2地间,汉设悬泉置,因附近有泉水从山崖涌出,故名悬泉,今名吊吊水。安敦公路从旁通过(待考证)。
  7、常乐守捉驻常乐城。《元和郡县志》云:常乐“本汉广至县地,……后魏明帝改置常乐城,隋于此置常乐镇,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置常乐县也”。唐常乐县故城在今安西县境。
  8、合河镇《新唐书》载,晋昌县东北有合河镇。当在今安西县东境。
  三、西汉金山国——归义军节度使五代初,归义军节度使张承奉在沙州建立了 “西汉金山国”,也称“西汉敦煌国”。这时的归义军实际上只统辖瓜(今安西县)、沙(今敦煌市)二州,实力比较弱小。不久,甘州回鹘可汗派兵攻打金山国,张承奉力屈投降,尊回鹘可汗为“父”,金山国沦为甘州回鹘的附庸。公元914年张承奉死,因他无人继承,州人遂推戴归义军长史曹议金主持瓜沙地区军政事务,开始了曹氏家族对瓜沙地区的统治。曹议金掌握瓜沙地区军政权力后,接受张第二篇军事组织承奉称帝失败的教训,遂去国号,奉中原王朝为正朔,恢复归义军节度使旧称,实力逐渐强大。后历曹元德、曹元深、曹元忠、曹延恭、曹廷禄、曹宗寿、曹贤顺等兄弟子侄几代人主持军政,后唐、后晋、后周和北辽王朝先后授予 “归义军节度使”、“归义军节度兵马留后”、“检校尚书左仆射”、“检校太尉”、“瓜沙等处观察、处置、营田、押蕃落军使”、“使持节”、“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等官位官职,经营瓜沙长达120余年。北宋仁宗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被西夏灭亡。
  归义军节度使在曹氏家族主管时,辖“二州六镇”。敦煌莫高窟第108窟壁画有“归义军节度使应管内二州六镇马步兵都头”的题衔。敦煌遗书中也有“六镇”事略的记载。归义军的“镇”,实为军政一体的县级建制单位,设镇使、副使,也称遏使,其下有长史、都头等,镇使与县令同级。经当代敦煌学者考证,归义军所属“二州”,即沙州、瓜州。“六镇”后来增至为“八镇”,其中,在现安西境内有两镇:常乐镇在今县城南40多公里处的踏实乡常乐村,唐置常乐守捉,五代时改置常乐镇,归义军沿置。《归义军破历》有“常乐副使”,敦煌遗书有 “常乐副使田员宗”的记载。
  悬泉镇在敦煌、安西交界的安西地段(今南岔乡),汉置悬泉置,此后长期为邮驿所在,唐初置悬泉守捉,唐后期改置悬泉镇,归义军沿置。据《西凉异物志》记载,汉武帝时,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曾屯兵于此。安西榆林窟有“节度都头悬泉镇遏使”、“归义军节度内观察都头守悬泉镇遏使”、“悬泉长史”、悬泉“镇使”等题记;敦煌文书有“悬泉镇遏使”的记载。
  四、吐蕃在安军队吐蕃原来活动于西藏高原,唐初把势力扩张到青海,吞并了游牧于这一带的吐谷浑、党项、白兰等部族,并与唐王朝展开长期战争。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吐蕃军乘机北犯,至公元763年占领陇右;从公元764年开始又攻掠河西,至公元781年占领河西全部。吐蕃占领陇右、河西后,其军已由“上马为兵,下马为民”的部落武装过渡到常备职业军队,且多为骑兵。公元848年张议潮领导河西人民起义,经过10多年斗争,终于消灭了在河陇大部地区的吐蕃势力。吐蕃统治河陇地区长达80多年,其在安军队主要有:第一章古代军事组织大将悉诺逻恭禄部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悉诺逻恭禄率吐蕃军攻河西,陷瓜州(在今安西县),俘刺史田元献等,进而围攻常乐县城和玉门军,常乐县令贾师顺率军民顽强抵抗,固守旬余,吐蕃军不能克城,遂毁瓜州城而去。
  大将悉末郎部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7月,悉末郎率吐蕃军再攻瓜州,被瓜州刺史张守珪击走。
  第五节西夏时期的军事组织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其统治阶层为拓跋氏。唐末,其首领拓跋思恭协助唐军剿灭黄巢农民起义军“有功”,被唐朝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夏国公,并赐姓李氏;入宋后,宋朝为笼络其部,又赐姓赵氏。北宋初,其首领李继迁不断侵扰宋朝北部边疆。公元1032年,李继迁孙元昊正式建立西夏王朝,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西夏最盛时辖22州,其地“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包括今宁夏大部、内蒙古西部、甘肃河西走廊、陕西北部边缘地区。公元1227年为蒙古军灭亡,正式立国时间为公元195年,加上李继迁、李德明称王时间,共达240余年。
  西夏军是从部落武装发展起来的,由拓跋氏家族统领,分为朝廷御围军、地方军和擒生军3种,其中地方军是主力部队。在现酒泉境内设西平军, 军司驻瓜州(今安西县东南),统辖酒泉各县军政。
  第六节明代的军事组织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明朝建立。明朝的军事组织是:在朝廷设兵部和五军(中、前、后、左、右)都督府,由皇帝直接统御。在各地建立卫、所,平时分驻军队镇守,战时紧急集中,由皇帝任命将领统率作战,战事结束,将领交还印信,士兵各归卫所。卫设指挥使1人,指挥同知2人,指挥佥事4人, 镇抚2人,下编中、前、左、右、后5个千户所,每卫约5600人。千户所设千户、副千户各1人,下编10个百户所,一般千户所约1100人左右。
  安西县军事志・・第二篇军事组织明太祖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在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及安西、敦煌南部地区设立罕东卫。罕东为蒙古游牧部落,源出于元代安定王部,立卫后任酋长锁南吉刺斯为指挥使,其兄答力袭为指挥同知。在关西诸卫中,罕东卫势力比较强大。宪宗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吐鲁番陷哈密卫,明军西征,罕东卫派兵从征,作战得力,受明王朝赞许,但罕东卫兵力损失惨重。武宗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遭蒙古亦不刺部袭击,“其众益衰”。武宗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吐鲁番犯关西,直攻肃州,罕东卫被摧残,卫亡。世宗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甘肃镇移罕东部众于甘州南山,由甘州后卫统辖,被称为“黄番”,后来成为裕固族的一部分。
  第七节清代的军事组织清王朝是以满洲贵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国家,早期军力强大,以武力定天下。后期统治集团腐败,军队积弱不振,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清代末期,由于受世界资本主义影响,一些有识之士致力于军队改革,建立新式陆军和海军,并购置大量洋枪洋炮、舰艇装备军队,使中国军事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清初卫所清初沿明制,在河西继续设置卫所,实行军事统治。特别是嘉峪关外地区,为经略西域,设置“关西五卫”,调动军民屯田,支援西域。自雍正二年 (公元1724年)起,陆续裁撤卫所,建立府、州、县政权,至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这类卫所全部裁撤。
  柳沟卫驻今布隆吉乡,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建,乾隆二十五年 (公元1760年)撤。
  安西卫驻今安西县城,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建,乾隆二十五年 (公元1760年)撤。
  二、 安西镇——安西提督——安西协“据《重修肃州新志》(清)、《安西县志》(民国)记载:雍正三年(公第一章古代军事组织元1725年),清廷设安西镇,隶属于甘州提督。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改安西镇为安西提督,设提督1人,副将2员,游击4员,辖靖逆、沙州2协、驻该镇标中、前、后、左、右5营,各设游击以下等官,统辖布隆吉尔(即布隆吉)、柳沟(即三道沟)、双塔堡、百齐堡、踏实堡(即今踏实乡)等地。统兵9000名。隶属于陕甘总督。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裁安西前后2营及游击。全镇弁员、兵马的分布状况是:安西城守营总兵官1员,坐马16匹。中、左、右三营中军游击、守备各1员,千总各2员,把总各4员。每营马战兵600名,步战兵400名,兵马600匹,官马22匹,驮炮骆驼20峰。
  布隆吉营游击1员,千总、把总各2名,马战兵300名,步战兵200名,官马14匹,兵马300匹。
  柳沟堡营都司、把总各1员,马战兵60名,步战兵200名,兵马600匹,官马22匹,驮炮骆驼20峰。
  双塔堡营千总1员,马战兵60名,步战兵40名,官马1匹,兵马60匹。百齐堡把总1员,马战兵60名,步战兵40名,官马2匹,兵马60匹。
  踏实堡营都司、把总各1员,马战兵120名,步战兵80名,官马6匹,兵马120匹。
  桥湾营都司、把总各1员,兵员300名。
  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改安西镇总兵官1员为安西提督,移柳沟营都司、把总各1员,驻桥湾堡,又增设千总1员,改为桥湾营。移踏实营都司、把总各1员,驻柳沟营。又改靖逆营为靖逆协,增役副将、都司、千总各1名。
  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改布隆吉尔营、桥湾营归靖逆(即玉门镇) 协副将兼辖,又改踏实营归瓜州营参将兼管。
  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改安西镇总兵官1员为安西提督,改提标中营中军游击为参将,又增设前后两营各游击以下等官。
  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移安西提督及提标中、前、后、左、右五营,驻巴里坤,改为巴里坤提督。裁安西城守营都司1员,又移瓜州营参将为城守营参将,其瓜州营只设千总1员。
  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裁百齐堡把总1员,并入安西营。
  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拔安西提标右营把总1员为蔡芭什湖屯田堡把总。
  第二篇军事组织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安西城守营哈密、沙州2协,靖逆布隆吉尔、桥湾、赤金、双塔、踏实、瓜州等营,隶巴里坤总兵管辖,又裁安西营各游击、柳沟营各都司。
  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又改安西城守营参将为游击。改靖逆营游击为参将,又拔安西营把总1员巴里坤镇标右营。
  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改安西守备为靖逆营参将中军,其安西营游击即以左哨千总为中军。后又将安西营游击改归靖逆营。
  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改安西营为安西协,裁参将、守备各1员,改设副将1员、中军都司1员。
  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裁踏实营都司1员,改设千总1员。
  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后裁兵,安西协镇等处只存:安西协营副将、中军都司各1员、千总2员、把总4员,马兵70名,步兵88名,官马10匹;布隆吉尔营都司、千总各1员、把总2员,马兵21名,步兵28名,官马10匹;双塔堡汛千总1员,马兵10名,步兵10名;踏实汛千总1员,马兵12名,步兵15名;桥湾营都司、把总各1员,马兵23名,步兵28名,官马7匹;瓜州汛千总1员,马兵6名,步兵7名。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改为陆军编制。安西巡防马队驻扎安西城120骑。
  第二章民国时期的军事组织第二章民国时期的军事组织19世纪末20世纪初,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发动了推翻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结束了长达2000余年的封建统治,并于1912年1月1日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简称民国)。但这次革命极不彻底,许多前清王朝的高级官员摇身一变,打着“拥护共和”的旗号,窃取革命成果,形成了封建官僚和资产阶级政客联合专政的体制,出现了军阀混战不止、军人长期专政的局面。军阀们为了争权夺地,都极力扩张军队,致使军事机器空前膨胀。
  安西作为河西走廊的交通重道、战略重地,不可避免地遭受了战火的洗礼。
  第一节国民党驻安部队民国初期,对甘肃、青海原有清兵进行大换防。派中央军一00师二九五团、二九六团,青海第一团三营分驻安、敦、玉三县,安西驻扎二九五团团部并1营,团长、团副各1员,营长、营副各1员,共四个连,各连连长、连副各1名,骑兵1连,炮兵1连,以上官弁士卒共有千人。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马仲英在河湟发动兵变,拥兵近万人,被国民党打败。后在河西复起,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马仲英部攻新疆,至古城子失败,返驻安西,征兵征饷,暴征苛敛,任意施为,摧残学校,拆毁城楼。至二十二年(1933年),第二次攻新疆,撤离安西。
  民国二十三~二十五年(1934~1936年),中央陆军一00师的九十八旅、五九五团,青海九十六团等,先后驻扎安西老县城,将武庙改为营房。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冬,中央陆军四十八师一四三团改编为交通警备总队第一支队第十二团,辖建制营3个,每营3个步兵连、1个重机枪连、1个小炮排,团直属队有1个特务排、1个近击炮连、1个通信连、1个卫生队安西县军事志第二篇军事组织(1个担架排,1个掩埋排)、1个防毒排。装备八二迫击炮6门,麦特森重机枪6挺,步兵连每连配中正式步枪100多支,勃朗材轻机枪6挺。团长田子梅,副团长王克仁,团副李凤翔,马冠英、张志先、罗元浪分别任3个营营长。“军官以黄埔军校居多,各短期培训班次之”(录自《安西县新志•兵防卷》)。全团有军官137人,士兵1761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国民党第三集团军在安西驻有一部分军队。抗战胜利后不久,集团军总司令赵寿山投奔解放区,第三集团军撤销。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新疆陶峙岳统辖的吐鲁番警备团奉命驻防安西,团部设在老县城西大街城隍庙内,下辖3个营,一营驻敦煌,其余驻安西。在团长毛熙舆的率领下,全团官兵于是年9月25日宣告起义,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四团。
  第二节地方自卫队从20世纪30年代初期开始,冯玉祥国民军即在甘肃设立保安部队,“维护地方治安”。南京国民政府接统甘肃以后,在省一级设立保安司令部,在行政区(专区)一级也设立保安司令部,在县一级设立保安大队(后改称自卫大队),负责本辖区社会治安。国民党政府在指挥这支地方部队剿灭土匪、维护社会治安的同时,也利用它残酷镇压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把保安部队变成推行其反动统治的得力工具。
  一、七区保安团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9月,为了扩充地方武装,对付日益紧迫的解放战争形势,七区保安司令部组建了区保安团。将安西、玉门、敦煌编为第三大队,辖4个中队,每个中队辖4个分队,每个分队3班36人。该保安团不脱产、不集中,无武器。
  二、县保安团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安西县根据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发的《各省保安制度改进大纲》精神,组建了县保安队。保安大队100人左右,.110•第二章民国时期的军事组织由县长兼任大队长。保安大队的基础是国民兵组织,属于有组织、无装备, 有事集中、无事分散的群众武装组织。民国规定,年龄在18岁以上,45岁以下之壮丁均编组为国民兵,施以国民兵训练。机构一般为5级制,即县编团或总队,乡镇编大队,联保编中队,保编分队,甲编班。各级骨干一般分别由该级行政人员兼任。
  三、县政府军事科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间,国民党在安西县政府设立军事科,负责地方武装力量的组织、征兵、兵役登记,维护地方社会治安等工作。何丁义任军事科长。
  四、常备自卫队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在军事科的直接组织下,建立安西自卫队,驻地在县城,执行守卫、盘查、巡逻任务,维护地方治安。军事科长何丁义 (少校)兼任自卫队长,陈秋德任副队长。民国37年(公元1948年),在省保安司令部指示下,将其原地方自卫队改编为地方自卫独立分队,隶属省保安司令部。民国38年(公元1949年),又改编为常备自卫队,县长吴文清兼自卫队上校队长。下辖民众自卫队和自卫营。自卫队编制3个分队9个班共95人,陈秋德任队长。装备武器有:“七九”步枪127支;“七九”轻机枪13挺;左轮手枪10支。民众自卫营下辖4个连12个排38个班共300多人,少校营长张秋善,上尉副营长马应蛟。1949年9月28日,安西解放后,常备自卫队全体投诚,接受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整编。
  第三节军统河西工作组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军统为了继续收集河西地区的情报,于民国三十六年(1946年)7月,在酒泉设立了河西工作站,领导河西地区的特务组织。在安西成立了一个工作组。设副组长1名,通讯员3名,分台长3名,译电员1名,检查员1名,区队长1名,会计员1名。其主要任务是收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情报。同时,还对各界进步人士随意逮捕、关押、安西县军事志第二篇军事组织审讯,进行残酷迫害,敲诈勒索。原河西站站长、酒泉警察局长、军统特务王世杰,在1980年写的《军统河西站与兰州特训班》的材料中说“河西站无所不管,罪恶累累”。
  1942年,国民党为了控制新疆到兰州的公路运输,在安西设立了中统特务组织,由中统特务上校郑康(庆阳人)任主任1名,配组长1名,通讯员6名,县级汇报秘书3名。
  其它特务外围组织有“安西通讯小组”、“保防情报所”。解放前夕,为加强控制,又成立了 “冬防小组”。解放后,国民党在安西潜伏了一批特务。以后相继破获的有黄狱麓、齐瑞甫、赵虎臣、马云龙、杨忠善、王树森等数起,其中,黄狱麓活动猖獗发展了丁文贤、莫中魁等一批当地特务骨干,并操纵土匪组织和反动武装。
  第四节安西空军第四十五站陆军招待所空军气象台、电台抗日战争期间,由于苏联提供的飞机时速一般为每小时400公里,续航能力弱,从乌鲁木齐飞到兰州,中途需加油一次。被中国人称为“羊毛车” 的苏联汽车时速仅为每小时四、五十公里。安西是乌鲁木齐飞到兰州的必停站点之一。因此,为了保证将各种武器、弹药等援华物资经新疆运往前线和招待过往军勤人员,安西被选定为兰新交通线上空运和陆运的中转站。建有飞机场、空军第四十五站、空军招待所、陆军招待所、气象台和电台等机构,相互之间互不隶属。
  一、空军第四十五站也称空军招待站,位于县城南门外1公里的戈壁滩上。初建时名为“欧亚公司”(电台名欧亚电台),为乙种站,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冬,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竣工,1938年更名,属军事建制。工作人员有翻译、机械师、管理员等10余人。机械师随停落飞机多少而增减,最多时达到10余人,主要任务是维修本国飞机,接待空勤人员,整理机场,储备料,为过往飞第二章民国时期的军事组织机加油。辖场兵40多人,除1名中队长外,其他人均从安西招募。分正式场兵和临时场兵,各占一半,属军事性质,正式场兵发军服和微薄薪金,临时场兵不发军装,只管吃饭,发少许津贴。场兵的任务是平犁沟,割杂草(机场内)、滚油桶、栓飞机、守油库、干杂活。
  二、空军“气象台”、“电台”设在距机场500米左右的毛家庄,是为机场进行技术服务的机构,建制独立。“气象台”有台长、气候员、气候士、气候兵等5至6人,配备有必需的观测仪器,昼夜监测本区间气象,每小时提交一次气象报告。“电台”设台长、报务员、摇机兵6人,以手摇机供电,主要负责机场的电讯联络。
  三、空军招待所是接待苏联援华人员的专门机构,由中国人管理。分两套管理班子:一套是接待部,编制有主任、干事、翻译及勤杂工12人,有20多间房屋,60多张床位,设有会议室和活动室。另一套是西餐部,有管理员和厨师4人,杂役7、8人。主要供应常住和过往苏联援华人员的饮食。建有面包炉和冰窖,成为安西首次出现的西式炊具。
  招待所对苏联人的食宿实行供给制,由国内有关业务系统负责。
  四、陆军招待所成立于1937年,设在北大桥龙王庙内。它的前身是“西北公路招待处安西招待所”,为兰新公路报务。抗日战争爆发后征为军用,易名为“占地服务团安西招待所”。专事接待运送战略物资的苏联汽车司助人员。招待所由中国人经营,编制站长、干事、交际员(翻译)、西餐厨师、勤杂工等16人。管理人员系西北公路总处原在编人员。1937年至1942年间,每半月或十天通过一批汽车,每批大约40至50辆。1942年新疆形势变化后,国民党中统加强了这条线路的控制,向安西派驻了宪兵队,并由中统特务郑康(庆阳人)率特工10多人进驻安西,设立检查站和专用电台,针对这条运输线进行特务活动。夏季的一天,50辆装满铁桶的汽车进入招待所停车场后,郑康率宪兵和特务强行检查,苏联车队负责人严辞抗议。后经谈判达成“中方不得检查,苏方车队返回新疆”的协议,自此再无援华车辆由此通过。
  安西县军事志第二篇军事组织第五节军政部第四无线电台军政部第四十一无线电台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由敦煌迁入安西。设于县政府新生园内。主任张昔畴,配备报务员1人,事务员1人。
  第三章新中国成立后的军事组织第三章新中国成立后的军事组织第一节县人民武装部县(市、区)人民武装部,是设在县级行政单位的军事机关,既是同级党委的军事部和同级人民政府的兵役机构,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团级军事机构,接受地方党委、政府和上一级军事机关的双重领导。
  1949年10月,成立了安西县人民武装部,设部长1人,部属战士30名,下辖5个区武装部。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政策,维护社会秩序,组织和动员民兵进行军事训练,积极准备参军参战,配合部队剿匪肃特。
  1950年10月6日,全国人民武装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自上而下建立各级人民武装部,作为民兵组织的领导机构。1951年3月24日,中央军委下发了《关于各级人民武装部的组织和编制问题的决定》,要求各地迅速建立人民武装部。同年5月16日,中央军委又发出《关于加强民兵建设的指示》,规定人民武装部为军事机关,隶属于军事系统领导。安西县县武装部编入部队序列,归酒泉军分区领导。武装部设部长1人,下设政治股、军事股,编制8人。其中:干部7人,职工1人,其任务不变。
  1954年8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民兵工作的指示》,指出“我国即将实行义务兵役制度,各级人民武装机构即改编为兵役机构”。根据西北军区指示,武装部易名为安西县兵役局。设局长1人,政治委员1人,隶属关系和任务未变。
  1958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地方党委对军队的领导和密切地方党委同军队关系的指示》,决定将县市兵役局改为人民武装部。
  1959年1月,根据西北军区指示,兵役局恢复为安西县人民武装部,下辖5个公社武装部。
  1975年8月,根据甘肃省军区决定,县武装部成立了组训科、政工科。
  1978年8月,又增设了后勤科。
  第二篇军事组织1985年底,武装部设部长1人,政治委员1人,副部长1人,内部机构设办公室、军事科、政工科、后勤科,共有干部14人,战士4人,工人1人。管辖12个乡镇武装部和1个国营农场武装部。
  1986年,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县(市)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安西县人武部于12月由部队移交地方,设部长、政委各1人,下设军事科、政工科、办公室、军械科,编制21人。其中干部13人,职工8人,实编16人。改归后人武部属副县级单位,其性质和任务不变,仍实行双重领导。部党委第一书记由县委书记兼任。
  1991年12月,根据省委(1991)70号文件精神,县人武部增设民兵训练基地,配备专职主任1名(主任为副科)。
  1995年1月,根据中央八部委《关于将甘肃、宁夏、青海、新疆4省(自治区)划归地方建制的县(市、区)人民武装部收归军队建制的有关问题的通知》,将县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为正团级单位,设部长、政委、副部长各1人,下设军事科、政工科、后勤科,编制17人。其中干部11人,职工6人,实编15人。下辖10乡3镇和2个企业共15个基层武装部。
  2004年10月,根据《酒泉军分区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实施方案》,县人武部设部长、政委各1人,副部长兼军事科长1人,军事科参谋1人,政工科科长、干事各1人,后勤科长、管理员(由士官担任)各1人,民兵训练基地和民兵装备仓库主任由军事科参谋兼任。编制16人,其中干部7人,士官1人,职工8人。
  县人武部的主要任务有:一是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二是完成历年兵员征集任务;三是协助地方民政部门安置复员退伍军人;四是组织指挥民兵、预备役军人剿匪肃特、平叛平暴,维护社会秩序;五是发挥军队与地方之间的桥梁作用,积极开展“双拥”工作,不断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六是发动组织民兵积极参加地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为当地社会发展做贡献。
  县人武部自建立以来,在军分区和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党的建军宗旨,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积极执行军队各项任务的同时,广泛组织发动民兵参加各个历史时期地方的中心工作,在保卫政权、剿匪平叛、安定社会秩序、促进地方两个文明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三章新中国成立后的军事组织人武部历任部长、政委名录第二篇军事组织第二节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在安单位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公安内卫部队)是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完成特种任务而陆续组建的一支新型部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数度列入人民解放军序列,又多次单列兵种。现驻安西的有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安西县中队、武警安西县消防中队。
  一、武警安西县中队为了保卫新政权,维护社会治安,1949年10月,县上将接管的旧政权自卫队编为保安队,组建了公安警卫队,全体官兵25人,隶属县公安局领导。主要任务是执勤巡逻,看守犯人,维护社会秩序。
  1950年1月,根据西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发布的“将各级公安、保卫部队统一定名为公安队”的命令,警卫队改为公安队。
  1952年6月,根据西北军区和甘肃省军区指示,对公安队进行彻底清理整顿,统一编制,安西县公安队由酒泉专区公安大队和酒泉军分区双重领导。担负内卫和执勤任务。
  1955年8月,根据国防部批准的《专县公安部队移交政府公安机关改编为人民警察实施计划》和国务院《关于专、县公安部队改编为人民警察的命令》,安西县警察队移交县公安局领导,改编为人民武装警察中队,编制50人。
  此后,随着酒泉专区隶属关系的变化,县民警部队的建制也屡有变动。先后隶属于张掖专区武装民警大队和酒泉专区人民武装警察大队。
  1961年12月,县警察队改为民警中队。
  1963年12月,根据军委、公安部《关于改变武装警察部队名称的电令》,安西县人民武装警察队改为中国人民公安部队安西县公安队。
  1966年8月,根据中央军委指示,撤销公安部队,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县公安队改为县中队,并划归县武装部管辖。
  1975年11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国发1975)160号文件精神,将县中队移交公安系统,改为安西县公安局武装民警中队。
  1983年1月,改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安西县中队。设中队长、政治指导第三章新中国成立后的军事组织员、排长、司务长各一名。主要担负安西县看守所的外围武装警戒任务。
  安西县武警中队经历了由公安内卫部队到武警中队,由军队建制到地方建制的发展历程,几十年来,在上级业务部门和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圆满完成了军队、公安、武警和地方赋予的各项任务,为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历任领导队长:冯志军张长高贺斌邱世高李发泰指导员:王新田张志平张表文张建成任桦贺斌刘学兵二、武警安西县消防中队消防部队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一个重要警种,担负着驻地公安消防和社会抢险救灾任务。安西县消防中队于1991年4月成立以来,严格消防监督管理,防止火灾的发生;积极抢险救灾,保卫国家经济建设,保卫公共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安西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历任领导队长:徐平何省省赵军指导员:余乃斌张生华赵军第三节驻军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骑三团前身为第三军独立骑兵团和独立驼兵团。1950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骑三团(系独立团)奉命从高台调驻安西。下辖5个连,其中有1个安西县军事志第二篇军事组织机炮连。于1952年合编为西北军区独立骑兵团,归酒泉军分区领导,同年, 奉命调驻敦煌,安西只驻1个骑兵连。1957年全部调驻酒泉。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94005部队69分队198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94005部队69分队进驻安西县柳园镇,隶属于驻酒泉市94003部队,受国防科工委安排,主要担负着空中安全警戒任务。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68046部队77分队1983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68046部队77分队进驻安西,隶属于兰州军区通信总站,主要担负着新疆方向的通信联络和驻安部队对上通信联络任务。
  四、 中国人民解放军63612部队1960年组建并入驻安西。
  该部入驻以来,除出色完成军事任务外,积极参与安西县的两个文明建设,在植树造林、城市建设、抢险救灾、军民共建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历任领导:第三章新中国成立后的军事组织张动衍 (1995年3月~1996年3月) 杜钦铎 (1996年3月~2000年9月) 邴明金 (2000年9月~ )第四节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一师第六团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一师第六团,是在国营农、牧场和农垦分局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一个农业团。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农垦建设的总方针和总任务,以农业为基础,进行工、农、兵、学、商,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集中力量大搞稳产高产农田,提高商品率,大力发展畜牧业,大搞多种经营。
  1973年10月21日,兰州军区遵照中央5月工作会议关于生产建设兵团移交地方领导的指示精神,决定撤销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将第六团改为国营小宛农场,移交酒泉地区农垦系统接管。为正县级单位,现辖场直机关及5个分场。
  历任领导李学福孟先荣许万福王永宏岳国礼詹恒荣张玉玺团长(场长):吴玉璋焦胜桐詹恒荣杨隆培政委(书记):张银虎张毅民卢兆安西县军事志副团长(副场长):李学福李振升柴啸峰李凤林曹顺田张士衡陶宝礼邹积熙王彦斌李成忠刘景斌卢兆副政委(副书记):张效贵刘哲华刘岳源。

知识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安西县军事志》

安西,地处甘肃西北,东屏玉门,西邻敦煌,南望祁连,北依大漠,地扼甘新,物产丰阜。早在四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西汉时就设有行政建置。南北有祁连山、马鬃山群山环绕,滔滔的疏勒河中流西去,潺潺的榆林河向北蜿蜒,众多绿洲东西分布,山蕴金银铜铁,地产粮棉瓜果,自古即为中央政府控扼甘新之锁钥,经略西域之基地,丝绸之路之重镇,故而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伴随着人类的涉足繁衍,军事活动贯穿古今,干戈频仍,烽火不息,少数民族豪强争草逐水,相互攻杀争斗;历代中央王朝拓土开边,大举征战,各族人民保家卫国,浴血疆场,乃至红军西路军悲歌西进,马家军横行暴虐,军事活动几成历史发展的主线,直至1949年和平解放,这里的人民才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