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池是最早出现的军事设施。《吴越春秋》云:“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可见,城郭的出现,是与军事斗争紧密联系的。春秋战国以来,“筑城郭以自守”,成为重要的军事防卫手段。
一、城池的形制及其军事意义考察安西现存的古城池,可以看出古城池的一般形制。城一般有两重,内为城,外为郭;城郭之外,又挖掘护城河,注水为池,以增强防御能力,与城并称为“城池”。正如《礼记•礼运》篇所云:“城郭河池以为固”。安西的城池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衙城,一种是军城。凡在县级以上官府(治所)驻地都修筑城池,且规模较大,是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指挥的中心,一般修筑在人口比较集中、经济比较繁荣、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并驻官军防卫;军城较小,一般修筑在战术要点,驻军戍守,控扼险要。《汉书•晁错传》云:高城深堑,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邑;要塞外别筑为城,以为防守之所。
安西的城池,最初只在四周修筑坚实的土墙,随着战争的发展和兵器的进步,城池的修筑也不断进步。一般是:城墙顶部修有走道,外加护墙,内修女墙,以保障巡逻、战斗时的安全;外护墙上修有睥睨(又称垛口),以供了望、射击;四角修筑角墩,城墙中部修筑腰墩(又称马面),其作用・89・第一篇军事地理是保护城墙,防敌攀登。角墩、腰墩上建有更房、哨所,供守城军民遮风避雨,也利于战斗。城内一般设有粮仓、水井、营房、马厩、草场、武库、演武场等设施。
城门的建筑是修建城池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城池的安全,一般用砖石拱筑,洞深10米以上,用方木制做门扇,外用铁皮包裹。唐代以后,多在主城城门外加筑瓮城。瓮城也称月城、罗城,多为半圆形或月牙形。瓮城城门一般开在侧面,与主城腰墩形成犄角之势,如敌人攻击城门,主城腰墩上的守兵即用弓弩、枪炮全力攻击,保护城门。城门上建有城楼,是守城指挥部所在;城外通常挖壕沟,深广度根据地形而定,一般深2米以上,宽10米以上,有水则成河池,无水则成壕沟,是城郭外部防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设防坚固的城池被称为“金城汤池”,坚固的防御设施称为“固若金汤”。
古代作战,常常是围绕争夺重要城池而进行的,城池便成为作战的重要阵地。在以刀、枪、戈、矛、弓箭等冷兵器作战的时代,坚城高墙对据点固守的军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古代的史书上记载坚守城池、以待援军,或趁敌疲惫时突然从城中出击,一举打败围城之敌的战例是很多的。
二、重要城池安西境内历代修筑的各类城池今已多不可考,现记述有史可据、位置确切的军城和衙城。
安西老城“安西”之名始于清代,原称为蒙古语“都尔博勒津”,安西老城在今安西县城区北1.5公里处。安西城筑于清雍正五年至六年(公元1727——1728年),南北长921米,东西宽容米,是河西地区最方正的城池。城墙“高二丈七尺五寸,基厚二丈六尺,顶宽一丈六尺,垛墙高五尺许,女墙高三尺六”。城上共建敌楼24座,每面6座。城中央建鼓楼,开东、西、南、北四门,门上均建城楼,门外各筑一座瓮城,其上也建城楼。城外环绕护城壕,“深5尺,宽7尺”。城内有总兵府、兵备道署、守备、游击、千总、把总衙门、神机库、演武亭、炮台等军事设施。设兵最多时达5000余名。
安西城是甘肃西部的重要城镇,“地当西陲之孔道,居关外之要枢”。清代筑城后,先后设安西镇总兵(1725—1747年)、安西提督(1747—1759年)、安西协(1776-1911年)、安西厅(1727-1759年)、安西府(1759—1773年)、安西直隶州(1773-1912年),入民国始置安西县。1969年将安西县人民政府迁往今城区。原城今仅存部分墙垣,建筑物均已拆毁,城内已开为耕地。1985年11月30日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西镇城位于安西县布隆吉乡政府东1公里处。清代雍正元年(1723年)由川陕总督年羹尧督修,驻安西卫和安西厅。后安西卫裁撤,安西厅西移,此城遂废。据地方志记载,此城规模颇大,东西长1090米,南北宽910米。残垣今存。
唐瓜州城明称苦峪城,此地出产一种根块药用植物“锁阳”,故又名锁阳城。位于安西县桥子乡南坝村南7公里的戈壁滩上,西北距安西县城76公里。史书记载:“古瓜州地生美瓜”,瓜州瓜“甘胜糖蜜”。瓜州之名由此而来。
据史料记载,瓜州古城最早称晋昌城,西晋时曾在此置晋昌郡,唐初置瓜州,并设晋昌总管府。此城是酒泉通往敦煌古道上的一座重要城池,南依雪山,北连紫塞,与常乐城、石包城逶迤相接,成犄角之势,古时曾多次发生战斗。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吐蕃攻陷瓜州城,俘刺史田元献等,毁城而去。此战后,唐王朝派张守珪为瓜州刺史,调集重兵加强守备,补修城池,收集散亡军民,恢复旧业,积极备战。次年,吐蕃再犯瓜州,张守珪率军民英勇抗战,击败吐蕃兵。唐王嘉其勇,在瓜州设都督府,任其为都督。唐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吐蕃再陷瓜州,大中五年(公元851年)为张议潮收复。西夏时,是西部地区的军事重镇,曾驻西平军司,领瓜、沙二州。《元史•地理志》云:“夏亡,州废。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77年)复立瓜州,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徙民于肃州,但名存而已”。《明史•西域传》云: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沙州卫指挥佥事坤济勒,为哈密力所侵,甘州行都指挥使司乃调兵筑苦峪城,坤济勒率部众以居”。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哈密力衰微, 被“北虏”袭破其城,“王母遂率亲属部落东移,入居苦峪城”。民国时期,安西县政府县长曹馥据在锁阳城附近发现的一块石碑考证:“唐朝断碑苦峪城东半里寺基内,字画不甚剥落。一面逼真唐体,虽未为唐人极佳者,而断非唐后之书。因首尾残缺,仅存中段,文义不能连贯。而总系大中时复河湟,张义潮归唐授爵。内有’大兴屯垦,水利疏通,荷锸如云,万亿京抵','称功颂德’等语,似颂曹义金之语。夫曹张二公本治沙州,而瓜州亦其兼统,此处总系瓜州地方”。另据出土文物推断,西城为瓜州城,东城为苦裕城。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考证,该城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
・91・第一篇军事地理瓜州城分两部分,均呈长方形,一条南北走向的墙把全城分成东西两部分。西城,东西长700米,南北宽200米,残垣高4~5米,开东北二门,与东城相通,城垣保存较好。西城较大,据说是当年驻军的地方。城周围建有关厢,关厢前面地带宽阔,是养马、练兵场所。内有深约1.5米的水井。西城外不远处有两座小堡,相传为关押俘虏的处所;东城,南北长470米,东西宽430米,残高8米~9米,开西北二门,筑有4个瓮城,据说为当年驻军将领及其家属的驻地。城的四周还筑有若干用以加固城郭的马面。城垣保存较好。城外东面,有塔儿寺遗址一处,是少数民族祭祀的祠庙,现屋宇无存,只有一座高1米多,用土坯衬砌的大塔和五座小塔,塔原为白色,如今石灰剥落,面目全非。祠旁不远,有一个10多亩大的凹坑,推断为古代将士的墓地。城西北角有一高大点将台,点将台旁有一大堆积炭层,传说是唐代哈密国兀帅苏宝同占领此城时铸造兵器和起炊的遗址。
1957年3月5日被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桥湾古城桥湾古城,距安西县城东北88公里,始建于清雍正十年。东连嘉峪,南临祁连,北通外蒙,西连新疆,自古以来就是通往中国东部、西部和北部的交通要道,今有桥红公路通达红石山边防。闻名世界的汉代长城, 由东而西,自城北穿过。
桥湾城呈长方形,东西320米,南北122米,黄土构筑,墙体保存较完整, 残高5—8米,开南北两座城门,均有垛墙及城楼残迹,城四角有角墩,城内有东西大道及房屋庙宇建筑。城西南角的疏勒河上原有一座天生桥,横跨疏勒河,南北相通,河水从土桥下流过,车马行人通行桥上,疏勒河在此处形成弯环的河流,桥湾即由此而得名。
康熙三十年,在桥湾城西北,敕建“永宁寺”,寺院规模宏大,金碧辉煌,大殿内供佛像,及康熙帝像、康熙皇袍、马鞍等物,另悬置人皮鼓、人头碗等。同时这里设“营讯千总都司署”储备粮食,重点防守,实为边关要隘, 咸丰末,同治初,盗匪侵挠,城失民逃,寺毁僧散,今遗址尚存,地面有大量砖片堆积,寺院基址纵横交错,可以领略当年的建筑规模。
清瓜州城据《安西县新志•建置卷》记载:“清雍正十三年,安西兵备道王全臣奏准建筑瓜州城”。在县城西南15公里处。城“周围四里一分,高二丈,底宽一丈四尺,垛墙高二尺五寸,女墙高二尺,东西城门二座”。清咸•92•第六章军事要地、军事设施丰末年同治初,迭遭回民侵扰,城池初毁。城内曾驻千总1员,兵卒20人。
墨离军城据史书记载:唐武德初置墨离军,驻兵5000人。《通典》卷129云:“墨离军,晋昌郡西北十里”。据此考证,今安西县锁阳城西北5公里之堡子城遗址,即唐墨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