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烽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151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烽墩
分类号: K878.3
页数: 4
页码: 122-125
摘要: 烽墩,又称烽燧、烽堠、亭障、烽火台、墩台,既是古代驻防军队的观察所,又是军情警报的传送站。安西县的烽墩遗迹,在各山口要隘与部分乡村布设。烽墩与长城、关隘、障城、堡寨一起,构成边疆地区完整的防御体系,在古代边疆军事斗争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烽火台 烽墩

内容

烽墩,又称烽燧、烽堠、亭障、烽火台、墩台,既是古代驻防军队的观察所,又是军情警报的传送站。安西县的烽墩遗迹,在各山口要隘与部分乡村布设。烽墩与长城、关隘、障城、堡寨一起,构成边疆地区完整的防御体系,在古代边疆军事斗争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烽墩的设置与烽火传送据史书记载,烽燧传递情报,始于西周。“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春秋时,举烽火以通信息,成为各诸侯国传递情报的主要手段。汉武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击匈奴,河西走廊为汉所有,筑长城、列亭障至玉门关外,防御匈奴南下。明代的瓦剌、鞑靼屡屡入犯掳掠,明王朝遂在千里河西修长城,筑烽台,加强防御设施建设,所修烽墩,一直使用至清代。
  平川地带的烽燧,一般用黄土分层夯筑而成;沙漠地带的多用黄泥夹沙砾修筑,也有中间夹压红柳枝条和芦苇修筑的;山区的则用黄土夹片石修筑,也有专用石块垒砌的。烽墩多数为正方形,或称为“方锥体”、“覆斗式”。少数因受地形限制,筑为长方形或椭圆形、半圆形。唐代大将李靖在其所著《李卫公问对》中说:“烽墩高可五丈,下阔二丈,上阔一丈,上建圆屋,以木板覆之”。安西现存的墩台,墩基一边长度多数为8米~至10米,少数为15米左右,顶部有4米~6米见方的空间,四周用土坯砌成护墙,高度在1米以上,外抹黄泥,建有施发烟火的设施和值班戍卒遮风避雨防寒的小房。大型烽燧下面筑有营坞,坞内有戍卒房舍及其它生活设施,并储备一定数量的粮食和饮水。平时,戍卒以软梯(悬索)上下烽台,登顶后将软梯拉上顶部, 以防敌人偷袭;如敌人强行攀登,则用长柄矛、铁锥捅刺,或用节棍打击。
  安西烽墩的设置,一是在长城以外的要路沿线修筑,作为长城的前哨阵地。二是在各重要山口、要隘修筑,与营、所、卫、都司、郡府等军政机关连接起来。三是在乡村堡寨间修筑,与指挥机关连接起来。烽墩一般修筑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便于观察和联络。其布点距离有“五里一小墩,十里一大墩”之说,但实地考察,在地形复杂的地段,也有二三里筑一墩的,以能看到前墩和后墩的烟火为宜。
  在烽墩驻戍的士卒人数,依各地区、各时期军事政治形势而定。根据《敦煌汉简》记载考证,西汉时,酒泉一带长城沿线每座烽燧有戍卒10人左右,其中1人任燧长。唐代规定:每墩配备士卒6人,1人任“烽卒”,负责领导,兼管文书,其余5人为“烽子”,轮流值勤,担任施放烟火、候望敌情等任务。清代乾隆年间成书的《重修肃州新志》记载:清时,嘉峪关外各墩及金塔寺营(今金塔县)所属各墩,每墩有守望兵5名,腹里各墩,每墩配守望兵2名。
  烽墩的主要作用是了望敌情和报警。报警,白天放烟,黑夜举火,放烟、举火的数量,依来犯敌军多少而定,各朝代有不同的规定,各地区也有不同的规定。《墨子•号令》篇说:“望见寇,举一垂;入境,举二垂;押郭,举三垂;入郭,举四垂;押城,举五垂。夜以火,亦如此”。
  居延地区出土的汉代简牍《烽火品约》和《塞上烽火品约》,记述了汉代河西地区烽火制度的规定:(1)望见匈奴一人以上入塞,举一烽,燔一积薪;夜入塞,举一炬,燔一积薪。
  (2)望见匈奴百人以上入塞,举二烽,燔一积薪;夜入塞,举二炬,燔一积薪。
  (3)望见匈奴千人以上入塞,举三烽,燔二积薪;夜入塞,举三炬,燔二积薪。
  (4)匈奴千人攻亭障(烽燧)、坞壁(营房)、田舍(坞堡),举三烽,燔三积薪;夜攻,举三炬,燔三积薪。
  (5)夜闻匈奴人声及马声,亭燧各举一烽,勿绝,至(天)明。
  (6)匈奴人至塞外,亭燧各举烽,勿燔薪。
  (7)匈奴人入塞,守亭障戍卒不能下燧燔积薪者,旁亭得举烽、燔薪。
  这里说的“烽”,指烟;“炬”指火光。《史记•正义》对“烽燧”注云: “昼燃烽,以望火烟;夜举燧,以望火光”。
  安西县军事志・87・第一篇军事地理唐代《李卫公问对》规定:白天来寇十骑以下,点一炷烟;百骑以上二百骑以下,点二炷烟;五百骑以上,点三炷烟;黑夜平安,举一火;闻警,举二火;见烟尘,举三火;见敌寇,烧柴笼。
  高台县长城烽墩出土的明代《兵守火炮号令》云:“发现敌十名以下,白天燃柴一堆,放炮一声,黑夜举火一把,放炮一声;发现敌十至百名,白天燃柴二堆,放炮一声,黑夜举火二把,放炮二声;发现敌百骑以上,白天燃柴三堆,放炮三声,黑夜举火三把,放炮三声;发现敌千骑以上,举火、放炮相连不断。”由此可见明代河西烽火制度的基本规定。
  放烟,主要使用薪柴。燃火,多用火把或火斗。火把用“积薪”捆扎,“束柴草于木杆之端”;火斗又叫兜零,即柴笼,将柴草填塞斗内,挂在吊杆的尽头备用。敌军一旦来犯,最先发现敌情的烽墩,立即施放烟火,邻墩望见,也放起烟火,这样一墩接一墩,一直传到指挥机关,指挥机关得到情报,立即作战斗准备,调兵遣将,支援一线守军,居民也立刻进入堡寨躲避。如遇大队敌军进攻,烽火要一直传到朝廷。《史记•匈奴列传》就有“胡骑入犯,烽火达于甘泉、长安”的记载。故古诗文中多用“烽火”、“烽烟”代指战争。
  用烽火传送情报的速度是很快的,晋代文学家庾阐在《扬都赋》中说“寇至,则举燧相告,一夕可行万里”。在古代,这是传送情报最先进的办法。但它传送的情报内容又很有限。因此,在用烟火报警的同时,还要把敌犯境的详情写成文书,由驿站驰报上级。
  烽墩是古代边境防卫斗争的产物,烽墩的修筑,烽火警号的设置,是边防斗争的重要内容。
  二、安西境内的烽墩白墩子又称白虎关,位于安西县西北43公里处,原为汉代烽燧,后世修补利用。墩底长8.4米,宽8.2米。燧下有障城,长20.5米,宽164米,残高2.6米,用土坯夹压芦苇筑成。烽燧修筑在一块高地上,登上烽顶,满目空旷,一览无余。此障是一座重要的军事据点和补给站。这一带是一望无垠的戈壁滩,水源奇缺,但此处却有几眼泉水。又因它处在通往西域的交通线上,古时过往的军队、商贾、行旅,都要在这里饮水、歇息。据史料记载:白虎关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是通往西域北路的必经之地。相传,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曾在此小憩;大唐贞观十二年派尉迟敬德、侯君集率兵四十五万,西征高昌,路经白虎关,关帝庙休整;名将薛仁贵兵败瓜州,退守这里,为国捐躯,死于白虎关,后人修庙祭祀,清代修补过;清代钦差大臣左宗棠进军新疆,也在这里补充饮水。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红西路军曾在这里同“马家军”浴血奋战,不少红军指战员血染沙场。
  石板墩在安西县城正北30公里处,原为汉代烽燧,后世修补利用。长8.4米,宽8米,残高9.5米,用85层板石垒砌而成,现仍保存完整。
  利汉燧(T34)在安西县南沙窝。此燧是这一带最大烽燧,呈方锥体,底基边长8米,残高3.5米,用土坯砌筑。其下有障,障墙东西长99米,南北宽70米,残高1米左右,西北角与长城相连。
  扬威燧(T36)在安西县南沙窝东缘。

知识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安西县军事志》

安西,地处甘肃西北,东屏玉门,西邻敦煌,南望祁连,北依大漠,地扼甘新,物产丰阜。早在四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西汉时就设有行政建置。南北有祁连山、马鬃山群山环绕,滔滔的疏勒河中流西去,潺潺的榆林河向北蜿蜒,众多绿洲东西分布,山蕴金银铜铁,地产粮棉瓜果,自古即为中央政府控扼甘新之锁钥,经略西域之基地,丝绸之路之重镇,故而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伴随着人类的涉足繁衍,军事活动贯穿古今,干戈频仍,烽火不息,少数民族豪强争草逐水,相互攻杀争斗;历代中央王朝拓土开边,大举征战,各族人民保家卫国,浴血疆场,乃至红军西路军悲歌西进,马家军横行暴虐,军事活动几成历史发展的主线,直至1949年和平解放,这里的人民才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