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
在以刀、枪、戈、矛、弓箭等冷兵器作战的古代,长城作为一道防线,为防御者提供了良好的作战阵地。特别是对于古代那些剽悍勇猛、行动快捷的骑兵,长城能够有效地阻滞其行动,这对于保障边疆地区人民的生命及生产、财产安全,起到了重大作用。长城在军事防御上的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小规模来犯之敌,戍边将士可利用长城进行抗击,阻止其内侵;第二,对大规模进攻之敌,可迟滞其行动,使其不能长驱直入,以使纵深主力部队实施集中和展开,并使居民能够进入城池堡寨躲避,减少损失;第三,发动战术性追击和战略性反攻时,可作为出发阵地和后方基地,既能保证军事企图的秘密性和实施进攻的突然性,又能为出击部队就近给予后勤支援。
汉长城,也称“汉塞”。汉代修筑的长城,主要是防御匈奴的侵扰。汉武帝时,随着国力的增强,汉朝夺取了河西走廊及河南(今内蒙伊克昭盟)、河套地区,迫使匈奴退居大漠以北。此后,汉朝在新开拓的地区设立郡县,徙民开发。为了防御匈奴再度南下入犯,保卫边疆,维护中西交通,于是修筑了一系列边塞设施。
安西境内主要是汉长城。
的形制安西汉长城的结构,有其显著的特点。《汉书•匈奴传》云:“起塞以来百年有余,非皆以土亘也,或因山岩石、木柴僵落、溪谷水门,稍稍平之,卒徒筑治,功费久远,不可胜记”。汉代所筑的塞防设施,皆因地制宜,或板筑土垣,垒石砌墙;或倚高山狭谷等自然险阻,斩削整治,形成陡崖;或挖掘壕沟,堆土起垅;或修筑栅栏、篱笆,外设鹿柴、虎落;河沟、溪流处,则筑水间,形成跌水。所有上述设施,汉代总称为“塞”。
塞墙大多筑在地势平坦、位置重要的地段。一般用黄土夯筑,基厚3~6米,高5~9米。安西境内多戈壁、沙漠,塞墙皆以芦苇、红柳、沙砾等作为主要材料,构筑时,先将芦苇或红柳捆扎成束,围成框架,以沙砾充填,浇洒盐水,再填沙砾,再浇洒盐水,如此分层叠压而上,最高者达3.75米,顶宽1.5米。芦苇、红柳、沙砾因盐水粘合而凝结成牢固的墙体,虽经2000余年沧桑,至今仍屹立在戈壁沙漠中,蔚为壮观,名为“沙漠长城”,为世界建筑史和军事上的一大奇观。
堑壕具体形制有3种:一是中间挖掘壕沟,将掘出的沙土堆在两侧,形成两道梯形土垄,当中形成深壕。根据目前保存的遗迹观察,壕沟一般宽8~10米,深2~3米,土垄外高2~3米。二是在一侧挖掘壕沟,一侧堆筑土垄,多筑在坡地,壕沟在低坡一侧,土垄在高坡一侧。三是两侧掘沟,中间堆筑土垄,因而土垄较高,多筑在平川地区,土垄一般高3~5米,壕沟深6米,宽约7米。
烽燧烽燧又称“亭燧”,汉简中或称“亭”,或称“燧”,或称“亭障”,今称“烽燧”或“墩台”。烽燧布局有3种:一是沿塞垣、堑壕内侧修筑烽燧线,平原地区一般5公里左右筑1座,地形复杂的地段,不足1公里也筑1座,以使施放的烟火能够相互望见。二是有些地段不筑塞垣、堑壕,只修烽燧线。烽燧线即是塞防线。三是外修筑烽燧线,作为长城的前哨阵地,侦察传递情报。烽燧是长城守御部队的基层单位,设有燧长、属吏及戍卒,小燧不少于4人,个别大燧多至15人,分别担任候望(侦察)、燃放烟火(报警)、防守及烽燧维修任务。烽燧属候官(或候长)管辖。
障城和坞壁障是长城沿线的重要设施,《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云:“汉制,每要塞处别筑为城,置人镇守,谓之候城,此即障也”。《汉书•李陵志》颜师古注云:“障者,塞上险要之处,往往修筑,别置望候之人,所以自障而伺敌也”。可见,障是修筑在长城沿线的小城,是军事防御的重要据点。障城又是守御长城的指挥所,一般为部都尉、候官的驻所。部都尉的障城,一般修筑在长城内侧1公里~3公里的地方,候官的障城则修筑在长城线上。坞壁又称“坞堡”、“坞候”,是戍卒的营房,周围筑有围墙。在考古资料中发现,坞多附属于烽燧,与烽燧组成一座完整的营院或堡垒。汉代长城由部都尉负责分段防守,部都尉下辖2~5个候官,候官下辖若干烽燧,有的候官也辖1~3个候长,分管各燧。部都尉是防守长城的一级指挥官,归郡都尉管辖。《汉书•地理志》中载敦煌郡有宜禾、中部、玉门、阳关4都尉。都尉下设丞、司马、千人及其他属官,一般负责防守长约150-200公里的长城,领有七、八十座烽燧。候官名称,史书不记载。《敦煌汉简》和《居延汉简》出土后,考古学家考得一批候官名称,其中敦煌郡有广汉、美稷、昆仑、鱼泽、宜禾、万岁、吞胡、步广、破胡、平望、玉门、大煎都12个,候官一般防守长约30~60公里塞垣,领有30座左右的烽燧。每座烽燧若以10人计算,仅敦煌郡守卫长城的士卒即在1200人左右,该郡4个都尉的属官及候官属吏和后勤、服务人员,亦不下1200人,共计2400人左右。
二、酒泉塞酒泉塞约筑于汉武帝元封二年~六年(前109~前105年)。《汉书•张骞传》云:“天子(指汉武帝)遣从骑侯(赵)……破姑师,虏楼兰王,酒泉列亭障至玉门关矣”。这里说的姑师、楼兰,是汉代西域的城国,在今新疆东部地区。《张骞传》引韦昭语注云:“玉门关在龙勒界”,即今敦煌市区西北约60公里处。赵破奴破楼兰后,为维护河西入西域的交通,汉武帝决定修筑酒泉至玉门关的长城。这道防御线,东起今金塔东北的鼎新镇,西止敦煌市西130公里之榆树泉盆地,全长约660公里。李并成先生作了实地勘察和研究,记述颇详。现分述如下:敦煌郡宜禾都尉防段《汉书•地理志》广至县下记载:“宜禾都尉治昆仑障”。近代学者王国维据《流沙坠简》考证,认为宜禾都尉本名鱼泽尉,驻鱼泽障,后移驻宜禾障,旋改名;再后移驻昆仑障,但仍用宜禾都尉之称谓。宜禾都尉所管塞墙长150余公里,有烽燧38座,均在安西县境内。
此段汉塞起自今安西县东疏勒河转弯处的蘑菇滩,与酒泉郡西部都尉管段相接,沿疏勒河北岸西行。桥湾城以东有18公里残墙,几乎全系砂石垒・83・第一篇军事地理砌,间有夹压柴草者,残高0.8~1.6米。桥湾城以西,在修建铁路、公路时移作路基3.5公里。双塔以东为雅丹地貌区,风蚀破坏严重,现存遗址约8公里,已风蚀为残宽4米、残高1米左右的砂石圪塄。双塔水库以北,有7公里断续残墙,用沙石垒成,残高1.5米左右。水库以西有4公里墙垣,保存较好,顶部加压的罗布麻至今尚存。塞垣在双塔农场地段越过疏勒河,沿河南岸向西延伸,因穿越农场垦区,人为破坏严重,大段缺失,较完整的仅有北干沟口以东15公里。安西县城至四工一段,大多坍蹋成土丘状,有些段落因穿越绿洲垦区,破坏严重。北干沟口和县城西南有墙垣遗迹,以砂石构筑,残高1.2-1.6米,其余地段仅存沙塄。四工至西沙窝一段,均在疏勒河以南的戈壁滩上,绵延不断,多以砂砾、黄土夹红柳、芦苇、胡杨等筑成,残高一般为0.8米~3米。
《流沙坠简》第145简有“广汉第一,美稷第二,昆仑第三,鱼泽第四,宜禾第五”一段文字,据有关学者研究,此即宜禾都尉所辖的5个候官名称。
酒泉郡西部都尉防段《汉书•地理志》乾齐县下记载:“(酒泉郡)西部都尉治西部障”。据考证:汉乾齐县城在今玉门市玉门镇附近。西部障故址在今玉门市黄闸湾乡十二墩西,城呈矩形,面积约17.7x14米,残高5.5米, 开南门。该都尉所管汉塞,东起玉门东北部干海子,沿北石河南岸西行,经头墩、二墩、三墩、四墩,至五墩,越过北石河,沿该河北岸继续西行,经六墩、七墩、十一墩、十二墩,又经三站、四站、六站,进入安西县界,西至安西县三道沟镇东北之疏勒河转弯处,与敦煌郡宜禾都尉广汉塞接界,全长105公里。五墩以西至安西界约50公里,有大段残垣相连。有烽燧30余座,沿塞墙排列,大部分位于塞墙南侧,少数几座位于塞墙以北,烽与烽相隔1・5公里~5公里不等。
昆仑障在南岔乡六工村西,今名六工破城子,即宜禾都尉治所。
广汉障即今桥湾火车站以南之“九墩古城”,南北长50米许,东西宽约40米,位于长城内侧。
万岁候官与万岁障管辖汉塞东自安西县西沙窝起,西至西湖乡南沙窝,均在安西县西部戈壁、沙漠中,长约30公里,发现烽燧8座,其中7座在长城线上。塞垣基本通贯,保存完好,以沙砾、黄土、黄土夹红柳、胡杨、芦苇、罗布麻筑成,残高1米~2.5米。西端一段,结构复杂,底层压胡杨,二层夹红柳,三层夹芦苇,四层夹罗布麻,层间压沙砾,用盐水等粘合,十分结实,至今仍有2.5米~3.5米高,屹立在荒滩上。南沙窝8号烽墩附近有一个障城,用第六章军事要地、军事设施黄土夹砂砾筑成,南北宽70米,东西长99米,残高1米~1.5米,障之西南连接长城,依其规模考查,当为万岁障,为万岁候官驻所。据 《 敦煌汉简》记载, 万岁候官属下有东部和西部2候长。
吞胡候官及吞胡障管辖安西、敦煌2县交界处之汉塞,东起西湖乡南沙窝,西经东碱墩,穿过红当公路,进入敦煌县境内,止于大碱滩,长约25公里。安西县境内塞垣保存基本完好,形制与万岁候官管段基本相同。位于东碱墩东北2.2公里的“T28”号(D67)烽燧,在长城内侧,其下有一小障,曾出土汉简70余枚及封泥匣、木印章、铜蔟、铜带扣及丝织物残片,当为吞胡障,为吞胡候官驻所。汉简记载,吞胡候官辖有东部和西部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