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军事要地、军事设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1514
颗粒名称: 第六章 军事要地、军事设施
分类号: E95
页数: 18
页码: 117-134
摘要: 军事设施,即用于军事行动的建筑物,一般根据地形、地物特点进行构筑,目的是为部队实施军事行动创造有利条件,使之有效地依托其消灭敌人,保存自己,以争取战争的胜利。安西县自古为边塞重地,又是经略河西的关口要隘,境内自汉代以来所建筑军事设施众多,种类齐全。
关键词: 军事设施 军事要地

内容

军事设施,即用于军事行动的建筑物,一般根据地形、地物特点进行构筑,目的是为部队实施军事行动创造有利条件,使之有效地依托其消灭敌人,保存自己,以争取战争的胜利。安西县自古为边塞重地,又是经略河西的关口要隘,境内自汉代以来所建筑军事设施众多,种类齐全。
  第一节长城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
  在以刀、枪、戈、矛、弓箭等冷兵器作战的古代,长城作为一道防线,为防御者提供了良好的作战阵地。特别是对于古代那些剽悍勇猛、行动快捷的骑兵,长城能够有效地阻滞其行动,这对于保障边疆地区人民的生命及生产、财产安全,起到了重大作用。长城在军事防御上的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小规模来犯之敌,戍边将士可利用长城进行抗击,阻止其内侵;第二,对大规模进攻之敌,可迟滞其行动,使其不能长驱直入,以使纵深主力部队实施集中和展开,并使居民能够进入城池堡寨躲避,减少损失;第三,发动战术性追击和战略性反攻时,可作为出发阵地和后方基地,既能保证军事企图的秘密性和实施进攻的突然性,又能为出击部队就近给予后勤支援。
  汉长城,也称“汉塞”。汉代修筑的长城,主要是防御匈奴的侵扰。汉武帝时,随着国力的增强,汉朝夺取了河西走廊及河南(今内蒙伊克昭盟)、河套地区,迫使匈奴退居大漠以北。此后,汉朝在新开拓的地区设立郡县,徙民开发。为了防御匈奴再度南下入犯,保卫边疆,维护中西交通,于是修筑了一系列边塞设施。
  安西境内主要是汉长城。
  的形制安西汉长城的结构,有其显著的特点。《汉书•匈奴传》云:“起塞以来百年有余,非皆以土亘也,或因山岩石、木柴僵落、溪谷水门,稍稍平之,卒徒筑治,功费久远,不可胜记”。汉代所筑的塞防设施,皆因地制宜,或板筑土垣,垒石砌墙;或倚高山狭谷等自然险阻,斩削整治,形成陡崖;或挖掘壕沟,堆土起垅;或修筑栅栏、篱笆,外设鹿柴、虎落;河沟、溪流处,则筑水间,形成跌水。所有上述设施,汉代总称为“塞”。
  塞墙大多筑在地势平坦、位置重要的地段。一般用黄土夯筑,基厚3~6米,高5~9米。安西境内多戈壁、沙漠,塞墙皆以芦苇、红柳、沙砾等作为主要材料,构筑时,先将芦苇或红柳捆扎成束,围成框架,以沙砾充填,浇洒盐水,再填沙砾,再浇洒盐水,如此分层叠压而上,最高者达3.75米,顶宽1.5米。芦苇、红柳、沙砾因盐水粘合而凝结成牢固的墙体,虽经2000余年沧桑,至今仍屹立在戈壁沙漠中,蔚为壮观,名为“沙漠长城”,为世界建筑史和军事上的一大奇观。
  堑壕具体形制有3种:一是中间挖掘壕沟,将掘出的沙土堆在两侧,形成两道梯形土垄,当中形成深壕。根据目前保存的遗迹观察,壕沟一般宽8~10米,深2~3米,土垄外高2~3米。二是在一侧挖掘壕沟,一侧堆筑土垄,多筑在坡地,壕沟在低坡一侧,土垄在高坡一侧。三是两侧掘沟,中间堆筑土垄,因而土垄较高,多筑在平川地区,土垄一般高3~5米,壕沟深6米,宽约7米。
  烽燧烽燧又称“亭燧”,汉简中或称“亭”,或称“燧”,或称“亭障”,今称“烽燧”或“墩台”。烽燧布局有3种:一是沿塞垣、堑壕内侧修筑烽燧线,平原地区一般5公里左右筑1座,地形复杂的地段,不足1公里也筑1座,以使施放的烟火能够相互望见。二是有些地段不筑塞垣、堑壕,只修烽燧线。烽燧线即是塞防线。三是外修筑烽燧线,作为长城的前哨阵地,侦察传递情报。烽燧是长城守御部队的基层单位,设有燧长、属吏及戍卒,小燧不少于4人,个别大燧多至15人,分别担任候望(侦察)、燃放烟火(报警)、防守及烽燧维修任务。烽燧属候官(或候长)管辖。
  障城和坞壁障是长城沿线的重要设施,《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云:“汉制,每要塞处别筑为城,置人镇守,谓之候城,此即障也”。《汉书•李陵志》颜师古注云:“障者,塞上险要之处,往往修筑,别置望候之人,所•82•第六章军事要地、军事设施以自障而伺敌也”。可见,障是修筑在长城沿线的小城,是军事防御的重要据点。障城又是守御长城的指挥所,一般为部都尉、候官的驻所。部都尉的障城,一般修筑在长城内侧1公里~3公里的地方,候官的障城则修筑在长城线上。坞壁又称“坞堡”、“坞候”,是戍卒的营房,周围筑有围墙。在考古资料中发现,坞多附属于烽燧,与烽燧组成一座完整的营院或堡垒。汉代长城由部都尉负责分段防守,部都尉下辖2~5个候官,候官下辖若干烽燧,有的候官也辖1~3个候长,分管各燧。部都尉是防守长城的一级指挥官,归郡都尉管辖。《汉书•地理志》中载敦煌郡有宜禾、中部、玉门、阳关4都尉。都尉下设丞、司马、千人及其他属官,一般负责防守长约150-200公里的长城,领有七、八十座烽燧。候官名称,史书不记载。《敦煌汉简》和《居延汉简》出土后,考古学家考得一批候官名称,其中敦煌郡有广汉、美稷、昆仑、鱼泽、宜禾、万岁、吞胡、步广、破胡、平望、玉门、大煎都12个,候官一般防守长约30~60公里塞垣,领有30座左右的烽燧。每座烽燧若以10人计算,仅敦煌郡守卫长城的士卒即在1200人左右,该郡4个都尉的属官及候官属吏和后勤、服务人员,亦不下1200人,共计2400人左右。
  二、酒泉塞酒泉塞约筑于汉武帝元封二年~六年(前109~前105年)。《汉书•张骞传》云:“天子(指汉武帝)遣从骑侯(赵)……破姑师,虏楼兰王,酒泉列亭障至玉门关矣”。这里说的姑师、楼兰,是汉代西域的城国,在今新疆东部地区。《张骞传》引韦昭语注云:“玉门关在龙勒界”,即今敦煌市区西北约60公里处。赵破奴破楼兰后,为维护河西入西域的交通,汉武帝决定修筑酒泉至玉门关的长城。这道防御线,东起今金塔东北的鼎新镇,西止敦煌市西130公里之榆树泉盆地,全长约660公里。李并成先生作了实地勘察和研究,记述颇详。现分述如下:敦煌郡宜禾都尉防段《汉书•地理志》广至县下记载:“宜禾都尉治昆仑障”。近代学者王国维据《流沙坠简》考证,认为宜禾都尉本名鱼泽尉,驻鱼泽障,后移驻宜禾障,旋改名;再后移驻昆仑障,但仍用宜禾都尉之称谓。宜禾都尉所管塞墙长150余公里,有烽燧38座,均在安西县境内。
  此段汉塞起自今安西县东疏勒河转弯处的蘑菇滩,与酒泉郡西部都尉管段相接,沿疏勒河北岸西行。桥湾城以东有18公里残墙,几乎全系砂石垒・83・第一篇军事地理砌,间有夹压柴草者,残高0.8~1.6米。桥湾城以西,在修建铁路、公路时移作路基3.5公里。双塔以东为雅丹地貌区,风蚀破坏严重,现存遗址约8公里,已风蚀为残宽4米、残高1米左右的砂石圪塄。双塔水库以北,有7公里断续残墙,用沙石垒成,残高1.5米左右。水库以西有4公里墙垣,保存较好,顶部加压的罗布麻至今尚存。塞垣在双塔农场地段越过疏勒河,沿河南岸向西延伸,因穿越农场垦区,人为破坏严重,大段缺失,较完整的仅有北干沟口以东15公里。安西县城至四工一段,大多坍蹋成土丘状,有些段落因穿越绿洲垦区,破坏严重。北干沟口和县城西南有墙垣遗迹,以砂石构筑,残高1.2-1.6米,其余地段仅存沙塄。四工至西沙窝一段,均在疏勒河以南的戈壁滩上,绵延不断,多以砂砾、黄土夹红柳、芦苇、胡杨等筑成,残高一般为0.8米~3米。
  《流沙坠简》第145简有“广汉第一,美稷第二,昆仑第三,鱼泽第四,宜禾第五”一段文字,据有关学者研究,此即宜禾都尉所辖的5个候官名称。酒泉郡西部都尉防段《汉书•地理志》乾齐县下记载:“(酒泉郡)西部都尉治西部障”。据考证:汉乾齐县城在今玉门市玉门镇附近。西部障故址在今玉门市黄闸湾乡十二墩西,城呈矩形,面积约17.7x14米,残高5.5米,开南门。该都尉所管汉塞,东起玉门东北部干海子,沿北石河南岸西行,经头墩、二墩、三墩、四墩,至五墩,越过北石河,沿该河北岸继续西行,经六墩、七墩、十一墩、十二墩,又经三站、四站、六站,进入安西县界,西至安西县三道沟镇东北之疏勒河转弯处,与敦煌郡宜禾都尉广汉塞接界,全长105公里。五墩以西至安西界约50公里,有大段残垣相连。有烽燧30余座,沿塞墙排列,大部分位于塞墙南侧,少数几座位于塞墙以北,烽与烽相隔1・5公里~5公里不等。
  昆仑障在南岔乡六工村西,今名六工破城子,即宜禾都尉治所。
  广汉障即今桥湾火车站以南之“九墩古城”,南北长50米许,东西宽约40米,位于长城内侧。
  万岁候官与万岁障管辖汉塞东自安西县西沙窝起,西至西湖乡南沙窝,均在安西县西部戈壁、沙漠中,长约30公里,发现烽燧8座,其中7座在长城线上。塞垣基本通贯,保存完好,以沙砾、黄土、黄土夹红柳、胡杨、芦苇、罗布麻筑成,残高1米~2.5米。西端一段,结构复杂,底层压胡杨,二层夹红柳,三层夹芦苇,四层夹罗布麻,层间压沙砾,用盐水等粘合,十分结实,至今仍有2.5米~3.5米高,屹立在荒滩上。南沙窝8号烽墩附近有一个障城,用第六章军事要地、军事设施黄土夹砂砾筑成,南北宽70米,东西长99米,残高1米~1.5米,障之西南连接长城,依其规模考查,当为万岁障,为万岁候官驻所。据 《 敦煌汉简》记载, 万岁候官属下有东部和西部2候长。
  吞胡候官及吞胡障管辖安西、敦煌2县交界处之汉塞,东起西湖乡南沙窝,西经东碱墩,穿过红当公路,进入敦煌县境内,止于大碱滩,长约25公里。安西县境内塞垣保存基本完好,形制与万岁候官管段基本相同。位于东碱墩东北2.2公里的“T28”号(D67)烽燧,在长城内侧,其下有一小障,曾出土汉简70余枚及封泥匣、木印章、铜蔟、铜带扣及丝织物残片,当为吞胡障,为吞胡候官驻所。汉简记载,吞胡候官辖有东部和西部候长。
  第二节关塞关塞,又称关、关口或关防,是古代的重要防御设施,一般修筑在长城要点或交通孔道的险要之处,即所谓“依山筑城”、“控河为险”,使之成为军事要塞,驻兵防守,以遏敌军入侵。“夺取关城”或“过关”是古代作战的一项重要目标,而“把守边关”、“固守关城”则是防守一方的重要任务。随着政治、军事形势的发展变化,有些关塞失去了军事防卫作用,有些关塞则因时间的推移而夷为平地,还有些关塞演变为缉盗缉私的关卡。清代以来,安西境内的关塞日渐废弃,只留下一些残墙断壁供后人评说。
  汉玉门关称玉关,因古时西域的和田美玉经此输入中原,故名“玉门关”。《汉书•地理志》敦煌郡龙勒县下记载:“有阳关、玉门关,皆都尉治”。玉门关设置的具体年代,史书无明确记载。汉玉门关因地处荒漠,经长期风蚀,关城遗址已荡然无存,因而汉玉门关的确切位置,就成为一个“历史悬案”。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敦煌市区以西95公里处的马圈湾(汉代属龙勒县地)汉代烽燧遗址,发现大量汉简,其中有记载吏卒出入玉门关的记录。考古工作者根据这些资料,结合当地长城走向和烽燧设置情况研究,认为汉玉门关应设在马圈湾烽燧遗址附近。后来,由于通向西域的北道开通,玉门关东移。据敦煌考古学家李正宇先生考证,东移后的玉门关址,在今安西县桥子乡西北7.5公里之唐晋昌城东北侧,遗址今存。
  唐玉门关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玉门关于葫芦河东岸。
  安西县军事志・85・第一篇军事地理东南有月牙墩,南有通唐瓜州(锁阳城)古道,西有苜蓿烽。清雍正六年 (公元1728年)重修玉门关,置双塔汛堡,设千总1员,兵1营驻防。双塔堡自此始有其名。堡内原有昭忠祠等古建筑。1958年,修建双塔水库,遗址浸入水中。
  第三节烽墩烽墩,又称烽燧、烽堠、亭障、烽火台、墩台,既是古代驻防军队的观察所,又是军情警报的传送站。安西县的烽墩遗迹,在各山口要隘与部分乡村布设。烽墩与长城、关隘、障城、堡寨一起,构成边疆地区完整的防御体系,在古代边疆军事斗争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烽墩的设置与烽火传送据史书记载,烽燧传递情报,始于西周。“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春秋时,举烽火以通信息,成为各诸侯国传递情报的主要手段。汉武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击匈奴,河西走廊为汉所有,筑长城、列亭障至玉门关外,防御匈奴南下。明代的瓦剌、鞑靼屡屡入犯掳掠,明王朝遂在千里河西修长城,筑烽台,加强防御设施建设,所修烽墩,一直使用至清代。
  平川地带的烽燧,一般用黄土分层夯筑而成;沙漠地带的多用黄泥夹沙砾修筑,也有中间夹压红柳枝条和芦苇修筑的;山区的则用黄土夹片石修筑,也有专用石块垒砌的。烽墩多数为正方形,或称为“方锥体”、“覆斗式”。少数因受地形限制,筑为长方形或椭圆形、半圆形。唐代大将李靖在其所著《李卫公问对》中说:“烽墩高可五丈,下阔二丈,上阔一丈,上建圆屋,以木板覆之”。安西现存的墩台,墩基一边长度多数为8米~至10米,少数为15米左右,顶部有4米~6米见方的空间,四周用土坯砌成护墙,高度在1米以上,外抹黄泥,建有施发烟火的设施和值班戍卒遮风避雨防寒的小房。大型烽燧下面筑有营坞,坞内有戍卒房舍及其它生活设施,并储备一定数量的粮食和饮水。平时,戍卒以软梯(悬索)上下烽台,登顶后将软梯拉上顶部,以防敌人偷袭;如敌人强行攀登,则用长柄矛、铁锥捅刺,或用节棍打击。
  安西烽墩的设置,一是在长城以外的要路沿线修筑,作为长城的前哨阵地。二是在各重要山口、要隘修筑,与营、所、卫、都司、郡府等军政机关连接起来。三是在乡村堡寨间修筑,与指挥机关连接起来。烽墩一般修筑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便于观察和联络。其布点距离有“五里一小墩,十里一大墩”之说,但实地考察,在地形复杂的地段,也有二三里筑一墩的,以能看到前墩和后墩的烟火为宜。
  在烽墩驻戍的士卒人数,依各地区、各时期军事政治形势而定。根据《敦煌汉简》记载考证,西汉时,酒泉一带长城沿线每座烽燧有戍卒10人左右,其中1人任燧长。唐代规定:每墩配备士卒6人,1人任“烽卒”,负责领导,兼管文书,其余5人为“烽子”,轮流值勤,担任施放烟火、候望敌情等任务。清代乾隆年间成书的《重修肃州新志》记载:清时,嘉峪关外各墩及金塔寺营(今金塔县)所属各墩,每墩有守望兵5名,腹里各墩,每墩配守望兵2名。
  烽墩的主要作用是了望敌情和报警。报警,白天放烟,黑夜举火,放烟、举火的数量,依来犯敌军多少而定,各朝代有不同的规定,各地区也有不同的规定。《墨子•号令》篇说:“望见寇,举一垂;入境,举二垂;押郭,举三垂;入郭,举四垂;押城,举五垂。夜以火,亦如此”。
  居延地区出土的汉代简牍《烽火品约》和《塞上烽火品约》,记述了汉代河西地区烽火制度的规定:(1)望见匈奴一人以上入塞,举一烽,燔一积薪;夜入塞,举一炬,燔一积薪。
  (2)望见匈奴百人以上入塞,举二烽,燔一积薪;夜入塞,举二炬,燔一积薪。
  (3)望见匈奴千人以上入塞,举三烽,燔二积薪;夜入塞,举三炬,燔二积薪。
  (4)匈奴千人攻亭障(烽燧)、坞壁(营房)、田舍(坞堡),举三烽,燔三积薪;夜攻,举三炬,燔三积薪。
  (5)夜闻匈奴人声及马声,亭燧各举一烽,勿绝,至(天)明。
  (6)匈奴人至塞外,亭燧各举烽,勿燔薪。
  (7)匈奴人入塞,守亭障戍卒不能下燧燔积薪者,旁亭得举烽、燔薪。
  这里说的“烽”,指烟;“炬”指火光。《史记•正义》对“烽燧”注云: “昼燃烽,以望火烟;夜举燧,以望火光”。
  安西县军事志・87・第一篇军事地理唐代《李卫公问对》规定:白天来寇十骑以下,点一炷烟;百骑以上二百骑以下,点二炷烟;五百骑以上,点三炷烟;黑夜平安,举一火;闻警,举二火;见烟尘,举三火;见敌寇,烧柴笼。
  高台县长城烽墩出土的明代《兵守火炮号令》云:“发现敌十名以下,白天燃柴一堆,放炮一声,黑夜举火一把,放炮一声;发现敌十至百名,白天燃柴二堆,放炮一声,黑夜举火二把,放炮二声;发现敌百骑以上,白天燃柴三堆,放炮三声,黑夜举火三把,放炮三声;发现敌千骑以上,举火、放炮相连不断。”由此可见明代河西烽火制度的基本规定。
  放烟,主要使用薪柴。燃火,多用火把或火斗。火把用“积薪”捆扎,“束柴草于木杆之端”;火斗又叫兜零,即柴笼,将柴草填塞斗内,挂在吊杆的尽头备用。敌军一旦来犯,最先发现敌情的烽墩,立即施放烟火,邻墩望见,也放起烟火,这样一墩接一墩,一直传到指挥机关,指挥机关得到情报,立即作战斗准备,调兵遣将,支援一线守军,居民也立刻进入堡寨躲避。如遇大队敌军进攻,烽火要一直传到朝廷。《史记•匈奴列传》就有“胡骑入犯,烽火达于甘泉、长安”的记载。故古诗文中多用“烽火”、“烽烟”代指战争。
  用烽火传送情报的速度是很快的,晋代文学家庾阐在《扬都赋》中说“寇至,则举燧相告,一夕可行万里”。在古代,这是传送情报最先进的办法。但它传送的情报内容又很有限。因此,在用烟火报警的同时,还要把敌犯境的详情写成文书,由驿站驰报上级。
  烽墩是古代边境防卫斗争的产物,烽墩的修筑,烽火警号的设置,是边防斗争的重要内容。
  二、安西境内的烽墩白墩子又称白虎关,位于安西县西北43公里处,原为汉代烽燧,后世修补利用。墩底长8.4米,宽8.2米。燧下有障城,长20.5米,宽164米,残高2.6米,用土坯夹压芦苇筑成。烽燧修筑在一块高地上,登上烽顶,满目空旷,一览无余。此障是一座重要的军事据点和补给站。这一带是一望无垠的戈壁滩,水源奇缺,但此处却有几眼泉水。又因它处在通往西域的交通线上,古时过往的军队、商贾、行旅,都要在这里饮水、歇息。据史料记载:白虎关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是通往西域北路的必经之地。相传,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曾在此小憩;大唐贞观十二年派尉迟敬德、侯君集率兵四十五万,西征高昌,路经白虎关,关帝庙休整;名将薛仁贵兵败瓜州,退守这里,为国捐躯,死于白虎关,后人修庙祭祀,清代修补过;清代钦差大臣左宗棠进军新疆,也在这里补充饮水。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红西路军曾在这里同“马家军”浴血奋战,不少红军指战员血染沙场。
  石板墩在安西县城正北30公里处,原为汉代烽燧,后世修补利用。长8.4米,宽8米,残高9.5米,用85层板石垒砌而成,现仍保存完整。
  利汉燧(T34)在安西县南沙窝。此燧是这一带最大烽燧,呈方锥体,底基边长8米,残高3.5米,用土坯砌筑。其下有障,障墙东西长99米,南北宽70米,残高1米左右,西北角与长城相连。
  扬威燧(T36)在安西县南沙窝东缘。
  第四节城池城池是最早出现的军事设施。《吴越春秋》云:“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可见,城郭的出现,是与军事斗争紧密联系的。春秋战国以来,“筑城郭以自守”,成为重要的军事防卫手段。
  一、城池的形制及其军事意义考察安西现存的古城池,可以看出古城池的一般形制。城一般有两重,内为城,外为郭;城郭之外,又挖掘护城河,注水为池,以增强防御能力,与城并称为“城池”。正如《礼记•礼运》篇所云:“城郭河池以为固”。安西的城池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衙城,一种是军城。凡在县级以上官府(治所)驻地都修筑城池,且规模较大,是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指挥的中心,一般修筑在人口比较集中、经济比较繁荣、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并驻官军防卫;军城较小,一般修筑在战术要点,驻军戍守,控扼险要。《汉书•晁错传》云:高城深堑,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邑;要塞外别筑为城,以为防守之所。
  安西的城池,最初只在四周修筑坚实的土墙,随着战争的发展和兵器的进步,城池的修筑也不断进步。一般是:城墙顶部修有走道,外加护墙,内修女墙,以保障巡逻、战斗时的安全;外护墙上修有睥睨(又称垛口),以供了望、射击;四角修筑角墩,城墙中部修筑腰墩(又称马面),其作用・89・第一篇军事地理是保护城墙,防敌攀登。角墩、腰墩上建有更房、哨所,供守城军民遮风避雨,也利于战斗。城内一般设有粮仓、水井、营房、马厩、草场、武库、演武场等设施。
  城门的建筑是修建城池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城池的安全,一般用砖石拱筑,洞深10米以上,用方木制做门扇,外用铁皮包裹。唐代以后,多在主城城门外加筑瓮城。瓮城也称月城、罗城,多为半圆形或月牙形。瓮城城门一般开在侧面,与主城腰墩形成犄角之势,如敌人攻击城门,主城腰墩上的守兵即用弓弩、枪炮全力攻击,保护城门。城门上建有城楼,是守城指挥部所在;城外通常挖壕沟,深广度根据地形而定,一般深2米以上,宽10米以上,有水则成河池,无水则成壕沟,是城郭外部防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设防坚固的城池被称为“金城汤池”,坚固的防御设施称为“固若金汤”。
  古代作战,常常是围绕争夺重要城池而进行的,城池便成为作战的重要阵地。在以刀、枪、戈、矛、弓箭等冷兵器作战的时代,坚城高墙对据点固守的军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古代的史书上记载坚守城池、以待援军,或趁敌疲惫时突然从城中出击,一举打败围城之敌的战例是很多的。
  二、重要城池安西境内历代修筑的各类城池今已多不可考,现记述有史可据、位置确切的军城和衙城。
  安西老城“安西”之名始于清代,原称为蒙古语“都尔博勒津”,安西老城在今安西县城区北1.5公里处。安西城筑于清雍正五年至六年(公元1727——1728年),南北长921米,东西宽容米,是河西地区最方正的城池。城墙“高二丈七尺五寸,基厚二丈六尺,顶宽一丈六尺,垛墙高五尺许,女墙高三尺六”。城上共建敌楼24座,每面6座。城中央建鼓楼,开东、西、南、北四门,门上均建城楼,门外各筑一座瓮城,其上也建城楼。城外环绕护城壕, “深5尺,宽7尺”。城内有总兵府、兵备道署、守备、游击、千总、把总衙门、神机库、演武亭、炮台等军事设施。设兵最多时达5000余名。
  安西城是甘肃西部的重要城镇,“地当西陲之孔道,居关外之要枢”。清代筑城后,先后设安西镇总兵(1725—1747年)、安西提督(1747—1759年)、安西协(1776-1911年)、安西厅(1727-1759年)、安西府(1759—1773年)、安西直隶州(1773-1912年),入民国始置安西县。1969年将安西县人民政府迁往今城区。原城今仅存部分墙垣,建筑物均已拆毁,城内已开为耕地。1985年11月30日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西镇城位于安西县布隆吉乡政府东1公里处。清代雍正元年(1723年)由川陕总督年羹尧督修,驻安西卫和安西厅。后安西卫裁撤,安西厅西移,此城遂废。据地方志记载,此城规模颇大,东西长1090米,南北宽910米。残垣今存。
  唐瓜州城明称苦峪城,此地出产一种根块药用植物“锁阳”,故又名锁阳城。位于安西县桥子乡南坝村南7公里的戈壁滩上,西北距安西县城76公里。史书记载:“古瓜州地生美瓜”,瓜州瓜“甘胜糖蜜”。瓜州之名由此而来。
  据史料记载,瓜州古城最早称晋昌城,西晋时曾在此置晋昌郡,唐初置瓜州,并设晋昌总管府。此城是酒泉通往敦煌古道上的一座重要城池,南依雪山,北连紫塞,与常乐城、石包城逶迤相接,成犄角之势,古时曾多次发生战斗。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吐蕃攻陷瓜州城,俘刺史田元献等,毁城而去。此战后,唐王朝派张守珪为瓜州刺史,调集重兵加强守备,补修城池,收集散亡军民,恢复旧业,积极备战。次年,吐蕃再犯瓜州,张守珪率军民英勇抗战,击败吐蕃兵。唐王嘉其勇,在瓜州设都督府,任其为都督。唐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吐蕃再陷瓜州,大中五年(公元851年)为张议潮收复。西夏时,是西部地区的军事重镇,曾驻西平军司,领瓜、沙二州。《元史•地理志》云:“夏亡,州废。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77年)复立瓜州,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徙民于肃州,但名存而已”。《明史•西域传》云: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沙州卫指挥佥事坤济勒,为哈密力所侵,甘州行都指挥使司乃调兵筑苦峪城,坤济勒率部众以居”。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哈密力衰微, 被“北虏”袭破其城,“王母遂率亲属部落东移,入居苦峪城”。民国时期,安西县政府县长曹馥据在锁阳城附近发现的一块石碑考证:“唐朝断碑苦峪城东半里寺基内,字画不甚剥落。一面逼真唐体,虽未为唐人极佳者,而断非唐后之书。因首尾残缺,仅存中段,文义不能连贯。而总系大中时复河湟,张义潮归唐授爵。内有’大兴屯垦,水利疏通,荷锸如云,万亿京抵','称功颂德’等语,似颂曹义金之语。夫曹张二公本治沙州,而瓜州亦其兼统,此处总系瓜州地方”。另据出土文物推断,西城为瓜州城,东城为苦裕城。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考证,该城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
  ・91・第一篇军事地理瓜州城分两部分,均呈长方形,一条南北走向的墙把全城分成东西两部分。西城,东西长700米,南北宽200米,残垣高4~5米,开东北二门,与东城相通,城垣保存较好。西城较大,据说是当年驻军的地方。城周围建有关厢,关厢前面地带宽阔,是养马、练兵场所。内有深约1.5米的水井。西城外不远处有两座小堡,相传为关押俘虏的处所;东城,南北长470米,东西宽430米,残高8米~9米,开西北二门,筑有4个瓮城,据说为当年驻军将领及其家属的驻地。城的四周还筑有若干用以加固城郭的马面。城垣保存较好。城外东面,有塔儿寺遗址一处,是少数民族祭祀的祠庙,现屋宇无存,只有一座高1米多,用土坯衬砌的大塔和五座小塔,塔原为白色,如今石灰剥落,面目全非。祠旁不远,有一个10多亩大的凹坑,推断为古代将士的墓地。城西北角有一高大点将台,点将台旁有一大堆积炭层,传说是唐代哈密国兀帅苏宝同占领此城时铸造兵器和起炊的遗址。
  1957年3月5日被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桥湾古城桥湾古城,距安西县城东北88公里,始建于清雍正十年。东连嘉峪,南临祁连,北通外蒙,西连新疆,自古以来就是通往中国东部、西部和北部的交通要道,今有桥红公路通达红石山边防。闻名世界的汉代长城, 由东而西,自城北穿过。
  桥湾城呈长方形,东西320米,南北122米,黄土构筑,墙体保存较完整, 残高5—8米,开南北两座城门,均有垛墙及城楼残迹,城四角有角墩,城内有东西大道及房屋庙宇建筑。城西南角的疏勒河上原有一座天生桥,横跨疏勒河,南北相通,河水从土桥下流过,车马行人通行桥上,疏勒河在此处形成弯环的河流,桥湾即由此而得名。
  康熙三十年,在桥湾城西北,敕建“永宁寺”,寺院规模宏大,金碧辉煌,大殿内供佛像,及康熙帝像、康熙皇袍、马鞍等物,另悬置人皮鼓、人头碗等。同时这里设“营讯千总都司署”储备粮食,重点防守,实为边关要隘, 咸丰末,同治初,盗匪侵挠,城失民逃,寺毁僧散,今遗址尚存,地面有大量砖片堆积,寺院基址纵横交错,可以领略当年的建筑规模。
  清瓜州城据《安西县新志•建置卷》记载:“清雍正十三年,安西兵备道王全臣奏准建筑瓜州城”。在县城西南15公里处。城“周围四里一分,高二丈,底宽一丈四尺,垛墙高二尺五寸,女墙高二尺,东西城门二座”。清咸•92•第六章军事要地、军事设施丰末年同治初,迭遭回民侵扰,城池初毁。城内曾驻千总1员,兵卒20人。
  墨离军城据史书记载:唐武德初置墨离军,驻兵5000人。《通典》卷129云:“墨离军,晋昌郡西北十里”。据此考证,今安西县锁阳城西北5公里之堡子城遗址,即唐墨离城。
  第五节堡寨堡寨俗称“土围子”,是古代的一种重要防御设施。堡寨规模一般比城小,设施也比较简单。安西一带古时多以乡村为单位修筑堡寨,并在敌人攻击时,组织乡兵、民团守御。堡寨最大的特点是普及于广大乡村中,是一种 “民防”工程,在敌人(土匪)袭来时,供民众就近躲避。有军堡(寨)、民堡 (寨)之分。堡寨一般四周筑以土墙,高二三十尺,顶端设有走道;内外有护墙,便于作战和巡逻;四周有角墩,以作候望和值岗之用。堡门构筑比较坚固。堡内一般都有水井和简单的生活设施。
  明清时代,安西多有堡寨遗存,一部分一直沿用到民国后期。新中国成立后,因失去防御作用,绝大部分被逐步拆除。
  柳沟卫堡位于安西县河东乡柳沟村东北侧,西距县城117公里,东有十道柳沟,西有布隆吉河,是安西县东部的重要堡寨。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置柳沟军民守御千户所,建筑堡城驻军,并招探民户屯垦。雍正五年升为柳沟卫,后移卫治于布隆吉尔城,此堡降为民堡。今存残垣。
  回民头堡据地方史料记载:雍正十一年(1733年),新疆吐鲁番部族2380余户、9200余口,“慕化”来安西落户,甘肃巡抚决定在安西城西筑堡5座,名回民头堡、二堡、三堡、四堡、五堡,予以安插,并在堡外通渠开田耕种。回民头堡位于安西县南岔乡六工村,东距县城13公里。“周长三里七分,墙高二丈三尺”,堡内盖居民房屋。其余4堡规模较小,但堡内设施基本相同。现存残垣。
  百齐堡位于县城西约75公里处。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5年)建筑,城高“一丈三尺,底宽一丈二尺,顶宽六尺,垛墙高五尺五寸,女墙高二尺。”西接沙州(今敦煌)黄墩堡,西北与青石峡相接。现已被沙土埋没过半,古迹尚存。
  安西县军事志・93・第一篇军事地理踏实堡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279年),位于县城南43公里处的踏实乡境内。城堡“高一丈八尺,宽一丈七尺”。曾驻千总1员。现已被毁。
  头工村堡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26年),位于县城西南15公里。有东西两门。
  二工村堡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26年),位于县城西南15公里。有东西两门。
  三工村堡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26年),位于县城西南15公里。有东西两门。
  四工村堡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26年),位于县城西南10公里。有东西两门。
  六工村堡俗名六工城,在县城西南35公里处。具体建筑年代无考。
  七工村堡在县城南35公里处。具体建筑年代无考。
  八工村堡在县城南30公里处。具体建筑年代无考。
  九工村堡在县城南20公里处。具体建筑年代无考。
  十工村堡在县城南15公里处。具体建筑年代无考。
  第六节军事要地一、柳园镇1960年经甘肃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建镇。位于安西县城西北77公里马鬃山之山脉中,因地处古驿站红柳园子而得名,驿站废弃后无人居住。1958年5月兰新铁路延伸至此,将火车站命名为柳园车站,1999年12月更名为敦煌车站。柳园镇随着火车站的建设逐步发展起来。兰新铁路由此而过星星峡入疆,甘新公路(312国道)从镇南5公里通过,另有从柳园至敦煌、肃北、阿克塞等县(市)和西藏、青海等地的公路和至边防地区明水的便道。从20世纪60年代起,柳园就成为沟通新疆、西藏、青海西部的重要客货转运地,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二、三道沟镇三道沟镇距安西县城东约136公里,兰新铁路疏勒河车站设置在该镇区。该镇因地处昌马河下游山洪冲刷而成的10道间歇河沟顺数第3道沟而得名。镇政府设在三道沟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该镇区名为三道沟街,是清朝、民国时期西北一个商贸重镇,东西一条街开设有10多家商号店铺,新疆与内地的经商驼队、行旅往来频繁,交通东西商货。常驻有驼队,经桥湾、音凹峡,由公婆泉北上达蒙古乌兰巴托行贸,以内地之日用百货兑换黄金、皮毛等,著名记者范长江1936年至此,著书记载了当时的情况:“玉门西北50里为三道沟,这是关外第一大镇,比玉门、安西的县城都要繁盛”。
  1956年兰新铁路通至三道沟,因建站于疏勒河畔,故名疏勒河车站。该站是兰新铁路兰州铁路局与乌鲁木齐铁路局辖区交接处,所有东来西往的客货列车在这里会车、调换车头、上煤上水。随着火车站的建立,商店、粮站、邮电、银行、旅社、饭店等相继建于车站附近。
  兰新铁路横贯全境,兰新铁路(312国道)由镇北通过。
  三、红柳园红柳园战役是西路军左支队西征战役的最后一战。旧址位于安西县城70公里甘——新——红(红柳园)一一敦(煌)公路交汇处。四周的高岗上有敌军构筑的碉堡和战壕,中间有1平方公里的开阔地,这里是通往新疆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四、星星峡旧址位于甘新公路甘肃安西和新疆交界处的东侧,这里在古代是“丝绸之路”北路的咽喉,也是历代军事要塞。由于漫长的地质运动,形成了长3800米,宽80-140米的由东南向西北走向的峡谷,公路由峡谷中穿过。国民党新疆盛世才部驻军营房遗址排列在公路两面,东西长374米,南北宽60米,总面积22440平方米,共有房屋478间,南面240间,北面238间,南北两面山岗上有碉堡17座,南岗8座,北岗9座。其中南岗1号碉堡规模最大,高3.6米、周长74米。有单人掩体268个,南岗146个,北岗122个。地面散落有国民党官兵用过的搪瓷茶缸、青花瓷碗片以及军用鞋袜等遗物。这是盛世才部驻军经过多年苦心经营,才构筑起来的规模宏大的军事防线。
  安西县军事志・95・第一篇军事地理第七节现代军事工程现代以来,以火药为发动力的火枪、火炮等新式武器大量生产,并装备部队,从根本上改变了作战形式,古代的大多数军事设施已不适应新的作战需要,代之而岀现的是碉堡、掩体、坑道、地下指挥所等军事工程。
  一、掩体掩体供步兵战斗人员射击和隐蔽用,有单人掩体、机枪掩体、火炮掩体之分。1949年秋,国民党军败退河西走廊,在河西修筑了不少野战工事。据1958年调查,安西县尚存掩体6座,多是圆型或半圆型,多数用黄土筑墙、上盖圆木,少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现已无存。
  二、半地下指挥所供团级以上指挥战斗用。民国38年(公元1949年)春夏,国民党军队曾在河西一些地区修筑半地下指挥所指挥作战。据1958年调查,残存1座。现已坍塌。
  三、飞机场位于县城门约1公里的戈壁滩上。控制面积10余平方公里,实际使用面积约2平方公里,东西长2000余米,南北宽1000余米,一次可停落小型飞机七、八十架。机场设施十分简陋,没有跑道和机库,指挥着陆的手段是由场兵在地面铺设红色“T”字布;加油全靠人力操作,由场兵将油桶抬至机旁,用简单机械将油桶升高,通过管道自流而入;启动飞机是用专用启动车将一个摇把与飞机螺旋浆连接起来,发动汽车带动飞机;飞机降落的制动依靠尾部的犁铧式构件,着陆后在机场犁出一条深沟,以阻滞飞机。飞机场于1938年启用后,苏联援华飞机分批从此东飞,每批十多架或30架,最多的一次达60多架。1942年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变化,新疆盛世才投靠蒋介石后,对这条运输线的干扰加剧,苏联物资基本停运。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便不再停落飞机,机构相继裁撤。解放前夕只剩几名留守人员,解放后,由人民政府接管。20世纪60至70年代,中国民航曾利用这个机场执行飞播和灭虫任务。
  飞机场的警卫最早由场兵担任,后调马步芳部一个连,随后由中央军一个连接防,至抗日战争胜利后撤离。在抗日战争时期,该机场作为苏联支援中国抗战物资运输的空运中转站,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958年总参批示留作备用机场。本机场利用戈壁滩整修而成,跑道质量很差,场地现虽保存,但长期未加维修,已不能使用。
  四、防空、隐蔽工程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防御外来侵略者的空中袭击,安西县积极响应毛泽东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动员全县机关、学校、工厂、居民、农村生产队,掀起了大挖地道的备战热潮。全县在境内的九墩湾山、双塔堡山、南岔截山和柳园镇建立了对空观察哨所,在县城和乡村实现了报警快速化。在县城、乡镇和农村选择合适地形深挖防空洞。经过全县人民的努力,共挖地道25350米,挖堑壕4280米,挖各种掩体800多个,修筑防空工事4350平方米,可容纳11000多人。其中,县城和柳园镇2个人口密集区,是安西防空袭的重点,共挖地道20条,修筑排散部34个,882平方米,可容纳9277人。后因质量较差和失之管理,乡村的现已坍塌毁弃,城市的也大多数残缺损坏。

知识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安西县军事志》

安西,地处甘肃西北,东屏玉门,西邻敦煌,南望祁连,北依大漠,地扼甘新,物产丰阜。早在四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西汉时就设有行政建置。南北有祁连山、马鬃山群山环绕,滔滔的疏勒河中流西去,潺潺的榆林河向北蜿蜒,众多绿洲东西分布,山蕴金银铜铁,地产粮棉瓜果,自古即为中央政府控扼甘新之锁钥,经略西域之基地,丝绸之路之重镇,故而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伴随着人类的涉足繁衍,军事活动贯穿古今,干戈频仍,烽火不息,少数民族豪强争草逐水,相互攻杀争斗;历代中央王朝拓土开边,大举征战,各族人民保家卫国,浴血疆场,乃至红军西路军悲歌西进,马家军横行暴虐,军事活动几成历史发展的主线,直至1949年和平解放,这里的人民才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