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民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150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民族
分类号: C951
页数: 7
页码: 98-104
摘要: 安西境内居住过的古老民族有:乌孙、月氏、匈奴、吐蕃、吐谷浑、龙家、沙陀、回鹘、蒙古、党项等游牧民族,人口迁徙流动频繁。
关键词: 民族发展 民族起源

内容

安西境内居住过的古老民族有:乌孙、月氏、匈奴、吐蕃、吐谷浑、龙家、沙陀、回鹘、蒙古、党项等游牧民族,人口迁徙流动频繁。
  乌孙族是居住于河西地区的古老民族之一,原游牧“在祁连敦煌间,•62•第四章人文小国也”。其牧地在张掖以西,敦煌以东。汉初,乌孙被大月氏击破,归附匈奴。匈奴击大月氏迫其西迁,安置乌孙部落在额济纳河流域。东汉桓帝时 (公元147-161年)乌孙西迁,袭击大月氏,大月氏被迫南走,乌孙遂占据了巴尔喀什湖东、南广大地区。乌孙是“行国,随畜,与匈奴同俗”,从事畜牧业生产。“国多马,富人至四五千匹”,“不田作种植,随畜逐水草”,“食肉饮酪,有良马”。至公元一世纪时,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宗法关系逐步解体,出现了农业,有定居的村落,有处于家庭作工的手工产品。在战争中,大量掳取人口“得人以为奴婢”。最高领主为大小昆弥,其下的各族领主称为翎候。依附于各级领主的劳动者,具有自己一定的产业和牲畜,随之出现了大批有一定产业的个体家庭。乌孙归附东汉后,汉曾“赐大小昆弥以锦帛”。三国时乌孙曾向曹魏“无岁不幸朝贡”。北朝时柔然族不断西击乌孙, 乌孙逐渐向葱岭一带迁徙。
  月氏族月氏族原牧耕于内蒙鄂尔多斯一带,以后一支徙中原地区,一支徙甘肃地区,一支仍留原处。徙甘肃的一支战国初就“居敦煌祁连间”,在河西地区游牧,故有“月氏之故地”在张掖、酒泉地的记载和“凉、甘、肃、瓜、沙等州,本月氏国之地”的说法。因此月氏在河西活动的区域,显然是在敦煌以东,酒泉、武威广大地区,实际也是河西地区养育出的一支土著民族。它在强盛时,控制了整个河西。汉高祖刘邦六年(公元前201年),匈奴冒顿即位,东击东胡,西击月氏。月氏西迁伊犁河流域,后又迁至阿姆河,西击大夏,建立贵族王朝。一部分仍游牧于祁连山,称小月氏,受羌人的保护。
  月氏族也以游牧为主,“随畜移迁”,“宜牧羊、乳酪浓好”,“夏泻酪一不用器物,刈草着其上,不散,酥特好,酪一斛,得升余酥。又有仙人树,行人山中饥渴者,辄食之饱”。在习俗上,“坐盗者,投入其家”,“有罪,小者轧,大者死”。“其攻战,而所得卤获因以予之,得人以为奴婢”,“其送死,…… 近幸臣妾从死者,多至数千百人” 。
  月氏族“被服、饮食、言语略与羌同”,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汉武帝天汉后(公元前100年)始信仰佛教,故《三国志魏略》有“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的记载。
  匈奴族是北方草原的一个古老民族,属夏后氏的苗裔,殷周时称獯粥或检犹。公元前3世纪前后,氏族解体,建立政权,领袖称单于,下置左右・63・第一篇军事地理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女将军•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候等24长,长下设千长、百长、什长等官属。汉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76年),匈奴破月氏,月氏弃河西向西迁徙,匈奴占有整个河西并西域26国,酒泉成为匈奴属地。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汉将卫青大败匈奴,控制河南地(河套)。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两次出击,匈奴呼邪王降汉,河西走廊归汉,并置酒泉、武威二郡。元鼎六年(前111年)又分酒泉、武威地,置张掖、敦煌二郡。从此“金城、河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西汉末和新莽时,匈奴内让,东汉时又南北分裂,南匈奴内迁进入中原。在十六国时期先后建立前赵(刘渊)、后赵(石勒)、北凉(沮渠蒙逊)及夏(赫连勃勃)等国。北匈奴西迁,经乌孙、康居、奄蔡进入欧洲,前后220多年。
  匈奴族人,面阔多髯,目细额高,唇厚鼻平,身体粗短。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与蒙古语言有相同之处。无文字,以语言为约束,广泛使用汉字。牲畜是他们的主要生活生产资料,有马、牛、羊、橐驼、赢驴(马骡)等,经济生活以狩猎为主,“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猪(诸)禽兽为生业”。牲畜归家庭,牧地归氏族。公元3世纪前后,出现规模不大的农业及手工业。
  河西鲜卑族秦汉时居于内蒙额尔吉诺河南,后附匈奴,东汉建武时 (公元25—55年)“匈奴衰,部分鲜卑,亡匿(至)金城、武威、酒泉、北黑水、西河东西”散居。东汉桓帝时(147-168年)居住内蒙的鲜卑各部落统一,将其地分为东、中、西三部,西部由上谷往西,顺黄河辗转西循贺兰山西南进入河西,散居于“东至麦田(今靖远东北)、牵屯(今宁夏固原),西至湿罗(不详),南至浇河(青海贵德),北至大漠(腾格里)的广大地区,称为河西鲜卑”。
  河西鲜卑秃发部,迁河西以南(西宁南),于晋武帝泰始六年(公元270年)起兵反晋,前后30多年,在武威东、中、南进行争战,使河西“非复晋有”,并造成“河西荒废”。十六国时期秃发乌孤占领青海湖至永登一带,于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建立南凉,建都广武(永登),后迁西平(西宁),历时17年。
  河西鲜卑,“恒处穹庐,随水草畜牧”,“好射猎,以肉酪为粮”。西迁后由牧业经济转半农半牧经济,“亦知种田,有大麦、粟、豆”,地“宜大麦,多蔓青”。善养马、驯马,有日行千里的青海聪。在习俗上和后来的吐谷浑相同。“杀人及盗马死,余则征物以赎罪”。处死时“以毡蒙头,持石从高击・64・第四章人文之”。鲜卑人头发,“装饰以金花为首饰,发辫萦后,缀以珠贝,以多为贵”,“男子通服长裙帽”;“椎鬃眊珠以皂为帽”,“敬鬼神,祠天、地、日、月、山川及先大人有健名者”。南北朝时信佛教,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鲜卑语,无文字,通用汉文。
  吐蕃族源出西羌。是散居于湟、河、江、岷的羌族向西发展的一个支系繁衍而成。战国时(公元前384年)秦献公攻羌,羌率部向西南迁徙,出赐支河曲(甘肃玛曲向西至青海贵德的河湾地带)至西藏地区,兴起于雅鲁藏布江,传32世,至松赞干布,于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建吐蕃国,征服苏毗(玉树一带)、羊同(阿里地区),统一西藏高原,并夺取安西四镇(新疆部分地区)。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75年)安禄山反,河西、陇右及安西四镇精兵东调平叛,吐蕃乘虚而入,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攻凉州(今武威)。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占领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唐代宗大历十一年(776年)占领瓜州(今安西)。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占领沙州(今敦煌)、伊州(今哈密)。以后又先后占领河湟、北庭及安西四镇。经80多年至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吐蕃内讧,沙州张议潮起义,攻取瓜、沙、甘、肃等11州归唐。
  吐蕃族过着“牧地与农田相接,串联湖泊,引水广则井渠以灌溉”,“垦田耕种,建筑城邑”,并“烧木为炭,熬皮作胶,开发铜、铁、银三矿”,“钻木为孔,制犁与轭合二牛轭垦平原以为田”,以农为主的农牧经济生活。手工业也有所发展。“食肉麦,饮乳酪,衣裘褐,贵壮贱老,善攻战,垒石为墓以牛羊殉葬”。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使用藏文,信仰佛教。松赞干布建政后,定立官制、兵制,修定法律,创制文字,发展经济,有重大贡献。但吐蕃衰退时,内部争战,大掠河西,杀戮极惨,使河西“五千里间赤地殆尽”。
  回鹘族原称回纥或袁纥,隋称韦纥,源出于汉时的丁零,分布在东至独洛河(蒙古图拉河)以北,西至西海(里海)地区。东汉时丁零南迁,留在漠北的大部分丁零人称铁勒或敕勒。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因反抗突厥掠夺,联合其他部落成立联盟,称回纥,成为铁勒部落联盟中最大的成员。七世纪时,在鄂尔浑河和色棱格河建立回纥汗国,称霸于漠北。唐贞观初年,回纥与突厥战于马鬃山(今肃北)。六年(632年)回纥内附,太宗安置其部落于甘、凉二州。唐高宗永隆中(680-681年)为匈奴掠夺,部分回纥又流入河西。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年)回纥遭突厥攻击,复有部分迁入・65・第一篇军事地理甘、凉2州。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回纥助唐平安禄山有功,赏、赐甚厚。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回纥归唐,请改回纥为回鹘,取迥旋轻捷若鹘之意。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由于内乱、天灾、外患,回鹘汗国崩溃,分3支西迁:一支迁河西为甘州回鹘,依属吐蕃;一支去新疆为高昌回鹊(即西州回鹘);一支去葱岭为哈拉汗国。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张议潮起义,大败吐蕃,奉瓜、沙、甘、肃等11州图籍归唐为归义军,回鹘又归归义军统治。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甘州回鹘日益强大,并归义军诸城在甘州设立牙帐,建立政权,控制河、兰2州,威胁瓜、沙等地。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回鹊为辽所破,辽“攻陷肃州,尽虏其民”,回鹘为辽附国。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西夏攻入甘州,甘州回鹃溃散。
  甘州回鹘的社会组织,起初是氏族部落,以游牧为主。建立汗国后,大小官员及牧主构成统治阶层,国王称可汗,王候称设,官员称察、杀等,贵族称叶护、阿波、俟斤、达干等。平民称“黑民”,尚有一定数量的奴隶。贵族大臣“皆世其官,而无员限”。回鹘初用突厥文,后创制回鹘文,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创制新文字,为维吾尔文的雏形。创七曜历(7天为1周)。初信仰萨满教(原始宗教),男巫师称萨满,女巫师称乌答,为人驱邪治病。后信摩尼教(明教),“禁婚姻,不祭祖,不吃荤,衣白冠,死则裸葬”。至13世纪时,信仰佛教和基督教,甘州、肃州不少人信仰景教(基督教聂士脱里派),回鹘灭亡前有信仰伊斯兰教者。甘州回鹘的经济生活中,主要是马匹、骆驼并有玉石、琥珀、琉璃、毛褐、胡锦等产品。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经济贸易频繁,在中原及中亚经济交往中起很大的中转作用。
  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部族。隋末唐初,游牧于今四川西,青海东部及甘肃南部。“每姓别自为部落,一姓之中,复分为小部落,大者万余骑,小者数千骑,不相统一”。各部落中,以拓拔氏为最强。拓拔氏是源出于东北的鲜卑族,与西北的羌族经迁徙、交往、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唐初,为吐蕃所遏,顺黄河东迁,散居庆州(今庆阳)和夏州(陕西靖边北)。唐末,党项族首领拓拔思恭以助唐剿灭黄巢有功,被封为定难节度使,赐姓李,子孙世袭,至宋真宗成平五年(公元1002年)党项势力日盛,叛服无常。至李元昊,扩大地盘,驱逐回鹘,向河西各地发展,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吞并凉州,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攻陷甘州,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占领瓜(安西)、沙(敦煌)、肃(酒泉)3州。至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建国大夏,建都中兴府,与宋、辽成为鼎足之势。西夏幅员辽阔,“方二万里”,拥有今宁夏全部,甘肃大部,及陕西、青海、内蒙部分地区。宋徽宗宝元元年 (1225年),为蒙古成吉思汗所攻灭。
  党项族初起时“不知耕稼,上无五谷”,在统治时代“岁时以耕稼为事”。当时河西物产丰富,粮豆丰盈,瓜果肉畜,品种繁多。西夏人“春食鼓子蔓、碱蓬子。夏食苁蓉苗、小芜荑。秋食席鸡子,地黄叶,登厢草。冬则蓄沙葱、野韭、柜霜、灰条子、白蒿、碱松子,以为岁计”,“衣皮毛,事畜牧”。名马橐驼数以万计,衣帽鞋袜都是毡褐,驼毛毡最丽最良。西夏冷锻的铠甲,“坚滑光莹,非强弩不可入”。因此党项人畜牧农耕并重,手工制品精良,茶、马、盐、铁交易频繁,商贸兴旺。但战争频繁,灾害伤亡惨重。
  党项族信佛教,广译佛经,兴建寺院。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并创立西夏文字,大量翻译儒家经典《孝经》、《论语》、《尔雅》等,官制也仿宋制,有文武班,设中书、枢密院、三司、御史台等。
  西夏灭亡后,党项族一部分人南渡洮河,穿过松潘草地,沿金川海南下到达木雅。一部分人辗转到日喀则的昂仁县境,成为乌斯藏的属员。另一部分伊斯兰教徒,迁入临夏东乡保安一带。
  二、现代居安西区内的少数民族安西县境内现有14个少数民族,根据2000年统计,1999年全县少数民族人口共有1817人。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回族,其次是藏族、土族,百人以上的民族有回族、藏族、土族;100人以下的民族有蒙古族、维吾尔族、苗族、壮族、朝鲜族、东乡族、撒拉族、裕固族、侗族、满族、佤族等11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0.63%。
  各少数民族中,回、满族本来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现在基本不用,通汉语,日常用汉文。蒙古族、哈萨克族、藏族、维吾尔族有本民族语言、文字, 与汉语、汉文并用。其他少数民族基本通汉语用汉文。
  主要少数民族概况如下:回族现有746人,清雍正年间移入安西。大多居住在县城、柳园、小宛等地。信仰伊斯兰教,喜爱清洁,禁忌养猪,禁食猪肉及骡、马、驴、狗、凶禽猛兽肉,不吃自死的牛、羊及家禽肉,所有熟食讲究“清真”,非“清真”不食。所食牛、羊、鸡、鸭等要经过伊斯兰教工作者屠宰。忌讳在饮用水池、水安西县军事志・67・第一篇军事地理渠、水泉旁洗澡、洗衣服、倒脏水。回族人善于经商,家居城镇者,大多经营个体饮食业。衣服喜欢白、黑两色,男子习惯戴白色小帽,女人外出罩黑面纱。
  藏族现有644人,于20世纪60年代迁入安西,主要分布在三道沟镇、西湖乡、环城乡、小宛农场、南岔镇。以从事畜牧业和农业为主。信仰佛教。男子喜欢穿白色大襟内衫,外穿大领长袍,头带皮帽或藏式礼帽,腰间扎绸、布腰带,脚穿长筒靴,并佩短刀。已婚妇女将头发梳理成数十根细辫,腰间系以银制及玛瑙饰物,并与发辫连接起来。农区藏族妇女多穿旗袍,外套马甲,束腰带。牧区妇女内穿单衣,外穿旗袍。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生活的改善,藏族妇女的服饰更加绚丽多彩,大多着新式服装。藏族以牛羊肉、糌耙为主食,以酥油、乳酪、茶水为家常饮料,喜欢青稞酒。不吃鱼类,忌食奇蹄类畜肉和有爪子的动物肉。丧葬有火葬、天葬、水葬和土葬,以天葬为多。
  土族现有112人,20世纪90年代移入安西。主要分布于河东乡、南岔镇、腰站子乡、布隆吉乡。土族是古代吐谷浑人的后裔,有本民族的语言,但没有文字,通用汉语。以青稞、小麦、薯类为主食,喜喝奶茶,吃酥油炒面。青状年男子多戴织绵镶边的毡帽,身穿斜襟长袍或绣花高领短褂;妇女一般穿斜襟长衣,外着坎肩,腰系彩带,脚穿绣花鞋。
  东乡族大多聚居于腰站子乡。信仰伊斯兰教。生活习惯与回族基本相同,语言属阿尔泰系蒙古语族,现只在举行宗教活动时偶尔用,平时能用汉语、汉文。男子喜欢戴软帽,老年人喜欢腰挂荷包、眼镜盒,妇女出门一般戴盖头。

知识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安西县军事志》

安西,地处甘肃西北,东屏玉门,西邻敦煌,南望祁连,北依大漠,地扼甘新,物产丰阜。早在四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西汉时就设有行政建置。南北有祁连山、马鬃山群山环绕,滔滔的疏勒河中流西去,潺潺的榆林河向北蜿蜒,众多绿洲东西分布,山蕴金银铜铁,地产粮棉瓜果,自古即为中央政府控扼甘新之锁钥,经略西域之基地,丝绸之路之重镇,故而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伴随着人类的涉足繁衍,军事活动贯穿古今,干戈频仍,烽火不息,少数民族豪强争草逐水,相互攻杀争斗;历代中央王朝拓土开边,大举征战,各族人民保家卫国,浴血疆场,乃至红军西路军悲歌西进,马家军横行暴虐,军事活动几成历史发展的主线,直至1949年和平解放,这里的人民才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