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安西县统计局1999年12月统计:1999年12月全县共有9.86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2万人,城镇人口2.669万人。按城乡人口发展变化来看,由于安西县是一个农业县,农村经济占主要地位,农村人口在数量上占有较大比重,城乡人口分布变化呈波浪式。近二十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人口逐年转向其它领域,城镇人口增长较快。按自然地理和行政区划分布,疏勒河中下游的环城乡、西湖乡、瓜州乡、南岔镇和小宛农场、县良种场、林场、园艺场是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双塔水库以东的三道沟镇、河东乡、布隆吉乡人口次之,南部的踏实乡、桥子乡、东巴兔乡人口较少,仅占全县总人口的13.18%。
汉武帝在河西建立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时,采用“移民实边” 的办法,“屯田积谷”,加强边防。当时安西境内的居民沿疏勒河在布隆吉、桥子、踏实居住。唐代以后由于河水改道,逐步在疏勒河中下游干三角洲地带定居。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玄宗天宝年间,瓜州晋昌郡有1477户,共4987人。
安西人长期生活在高山大漠之间,一般体格健壮,朴实憨厚,能吃苦耐劳,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近年来,由于生活条件改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人口身体素质明显提高。
第二节民族一、古代居安西一带的少数民族安西境内居住过的古老民族有:乌孙、月氏、匈奴、吐蕃、吐谷浑、龙家、沙陀、回鹘、蒙古、党项等游牧民族,人口迁徙流动频繁。
乌孙族是居住于河西地区的古老民族之一,原游牧“在祁连敦煌间,小国也”。其牧地在张掖以西,敦煌以东。汉初,乌孙被大月氏击破,归附匈奴。匈奴击大月氏迫其西迁,安置乌孙部落在额济纳河流域。东汉桓帝时 (公元147-161年)乌孙西迁,袭击大月氏,大月氏被迫南走,乌孙遂占据了巴尔喀什湖东、南广大地区。乌孙是“行国,随畜,与匈奴同俗”,从事畜牧业生产。“国多马,富人至四五千匹”,“不田作种植,随畜逐水草”,“食肉饮酪,有良马”。至公元一世纪时,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宗法关系逐步解体,出现了农业,有定居的村落,有处于家庭作工的手工产品。在战争中,大量掳取人口 “得人以为奴婢”。最高领主为大小昆弥,其下的各族领主称为翎候。依附于各级领主的劳动者,具有自己一定的产业和牲畜,随之出现了大批有一定产业的个体家庭。乌孙归附东汉后,汉曾“赐大小昆弥以锦帛”。三国时乌孙曾向曹魏“无岁不幸朝贡”。北朝时柔然族不断西击乌孙, 乌孙逐渐向葱岭一带迁徙。
月氏族月氏族原牧耕于内蒙鄂尔多斯一带,以后一支徙中原地区,一支徙甘肃地区,一支仍留原处。徙甘肃的一支战国初就“居敦煌祁连间”,在河西地区游牧,故有“月氏之故地”在张掖、酒泉地的记载和“凉、甘、肃、瓜、沙等州,本月氏国之地”的说法。因此月氏在河西活动的区域,显然是在敦煌以东,酒泉、武威广大地区,实际也是河西地区养育出的一支土著民族。它在强盛时,控制了整个河西。汉高祖刘邦六年(公元前201年),匈奴冒顿即位,东击东胡,西击月氏。月氏西迁伊犁河流域,后又迁至阿姆河,西击大夏,建立贵族王朝。一部分仍游牧于祁连山,称小月氏,受羌人的保护。
月氏族也以游牧为主,“随畜移迁”,“宜牧羊、乳酪浓好”,“夏泻酪一不用器物,刈草着其上,不散,酥特好,酪一斛,得升余酥。又有仙人树,行人山中饥渴者,辄食之饱”。在习俗上,“坐盗者,投入其家”,“有罪,小者轧,大者死”。“其攻战,而所得卤获因以予之,得人以为奴婢”,“其送死,…… 近幸臣妾从死者,多至数千百人” 。
月氏族“被服、饮食、言语略与羌同”,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汉武帝天汉后(公元前100年)始信仰佛教,故《三国志魏略》有“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的记载。
匈奴族是北方草原的一个古老民族,属夏后氏的苗裔,殷周时称獯粥或检犹。公元前3世纪前后,氏族解体,建立政权,领袖称单于,下置左右・63・第一篇军事地理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女将军•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候等24长,长下设千长、百长、什长等官属。汉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76年),匈奴破月氏,月氏弃河西向西迁徙,匈奴占有整个河西并西域26国,酒泉成为匈奴属地。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汉将卫青大败匈奴,控制河南地(河套)。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两次出击,匈奴呼邪王降汉,河西走廊归汉,并置酒泉、武威二郡。元鼎六年(前111年)又分酒泉、武威地,置张掖、敦煌二郡。从此“金城、河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西汉末和新莽时,匈奴内让,东汉时又南北分裂,南匈奴内迁进入中原。在十六国时期先后建立前赵(刘渊)、后赵(石勒)、北凉(沮渠蒙逊)及夏(赫连勃勃)等国。北匈奴西迁,经乌孙、康居、奄蔡进入欧洲,前后220多年。
匈奴族人,面阔多髯,目细额高,唇厚鼻平,身体粗短。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与蒙古语言有相同之处。无文字,以语言为约束,广泛使用汉字。牲畜是他们的主要生活生产资料,有马、牛、羊、橐驼、赢驴(马骡) 等,经济生活以狩猎为主,“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猪(诸)禽兽为生业”。牲畜归家庭,牧地归氏族。公元3世纪前后,出现规模不大的农业及手工业。
河西鲜卑族秦汉时居于内蒙额尔吉诺河南,后附匈奴,东汉建武时 (公元25—55年)“匈奴衰,部分鲜卑,亡匿(至)金城、武威、酒泉、北黑水、西河东西”散居。东汉桓帝时(147-168年)居住内蒙的鲜卑各部落统一,将其地分为东、中、西三部,西部由上谷往西,顺黄河辗转西循贺兰山西南进入河西,散居于“东至麦田(今靖远东北)、牵屯(今宁夏固原),西至湿罗(不详),南至浇河(青海贵德),北至大漠(腾格里)的广大地区,称为河西鲜卑”。
河西鲜卑秃发部,迁河西以南(西宁南),于晋武帝泰始六年(公元270年)起兵反晋,前后30多年,在武威东、中、南进行争战,使河西“非复晋有”,并造成“河西荒废”。十六国时期秃发乌孤占领青海湖至永登一带,于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建立南凉,建都广武(永登),后迁西平(西宁),历时17年。
河西鲜卑,“恒处穹庐,随水草畜牧”,“好射猎,以肉酪为粮”。西迁后由牧业经济转半农半牧经济,“亦知种田,有大麦、粟、豆”,地“宜大麦,多蔓青”。善养马、驯马,有日行千里的青海聪。在习俗上和后来的吐谷浑相同。“杀人及盗马死,余则征物以赎罪”。处死时“以毡蒙头,持石从高击・64・第四章人文之”。鲜卑人头发,“装饰以金花为首饰,发辫萦后,缀以珠贝,以多为贵”,“男子通服长裙帽”;“椎鬃眊珠以皂为帽”,“敬鬼神,祠天、地、日、月、山川及先大人有健名者”。南北朝时信佛教,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鲜卑语,无文字,通用汉文。
吐蕃族源出西羌。是散居于湟、河、江、岷的羌族向西发展的一个支系繁衍而成。战国时(公元前384年)秦献公攻羌,羌率部向西南迁徙,出赐支河曲(甘肃玛曲向西至青海贵德的河湾地带)至西藏地区,兴起于雅鲁藏布江,传32世,至松赞干布,于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建吐蕃国,征服苏毗(玉树一带)、羊同(阿里地区),统一西藏高原,并夺取安西四镇(新疆部分地区)。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75年)安禄山反,河西、陇右及安西四镇精兵东调平叛,吐蕃乘虚而入,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攻凉州(今武威)。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占领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唐代宗大历十一年(776年)占领瓜州(今安西)。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占领沙州(今敦煌)、伊州(今哈密)。以后又先后占领河湟、北庭及安西四镇。经80多年至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吐蕃内讧,沙州张议潮起义,攻取瓜、沙、甘、肃等11州归唐。
吐蕃族过着“牧地与农田相接,串联湖泊,引水广则井渠以灌溉”,“垦田耕种,建筑城邑”,并“烧木为炭,熬皮作胶,开发铜、铁、银三矿”,“钻木为孔,制犁与轭合二牛轭垦平原以为田”,以农为主的农牧经济生活。手工业也有所发展。“食肉麦,饮乳酪,衣裘褐,贵壮贱老,善攻战,垒石为墓以牛羊殉葬”。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使用藏文,信仰佛教。松赞干布建政后,定立官制、兵制,修定法律,创制文字,发展经济,有重大贡献。但吐蕃衰退时,内部争战,大掠河西,杀戮极惨,使河西“五千里间赤地殆尽”。
回鹘族原称回纥或袁纥,隋称韦纥,源出于汉时的丁零,分布在东至独洛河(蒙古图拉河)以北,西至西海(里海)地区。东汉时丁零南迁,留在漠北的大部分丁零人称铁勒或敕勒。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因反抗突厥掠夺,联合其他部落成立联盟,称回纥,成为铁勒部落联盟中最大的成员。七世纪时,在鄂尔浑河和色棱格河建立回纥汗国,称霸于漠北。唐贞观初年,回纥与突厥战于马鬃山(今肃北)。六年(632年)回纥内附,太宗安置其部落于甘、凉二州。唐高宗永隆中(680-681年)为匈奴掠夺,部分回纥又流入河西。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年)回纥遭突厥攻击,复有部分迁入・65・第一篇军事地理甘、凉2州。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回纥助唐平安禄山有功,赏、赐甚厚。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回纥归唐,请改回纥为回鹘,取迥旋轻捷若鹘之意。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由于内乱、天灾、外患,回鹘汗国崩溃,分3支西迁:一支迁河西为甘州回鹘,依属吐蕃;一支去新疆为高昌回鹊(即西州回鹘);一支去葱岭为哈拉汗国。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张议潮起义,大败吐蕃,奉瓜、沙、甘、肃等11州图籍归唐为归义军,回鹘又归归义军统治。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甘州回鹘日益强大,并归义军诸城在甘州设立牙帐,建立政权,控制河、兰2州,威胁瓜、沙等地。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回鹊为辽所破,辽“攻陷肃州,尽虏其民”,回鹘为辽附国。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西夏攻入甘州,甘州回鹃溃散。
甘州回鹘的社会组织,起初是氏族部落,以游牧为主。建立汗国后,大小官员及牧主构成统治阶层,国王称可汗,王候称设,官员称察、杀等,贵族称叶护、阿波、俟斤、达干等。平民称“黑民”,尚有一定数量的奴隶。贵族大臣“皆世其官,而无员限”。回鹘初用突厥文,后创制回鹘文,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创制新文字,为维吾尔文的雏形。创七曜历(7天为1周)。初信仰萨满教(原始宗教),男巫师称萨满,女巫师称乌答,为人驱邪治病。后信摩尼教(明教),“禁婚姻,不祭祖,不吃荤,衣白冠,死则裸葬”。至13世纪时,信仰佛教和基督教,甘州、肃州不少人信仰景教(基督教聂士脱里派),回鹘灭亡前有信仰伊斯兰教者。甘州回鹘的经济生活中,主要是马匹、骆驼并有玉石、琥珀、琉璃、毛褐、胡锦等产品。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经济贸易频繁,在中原及中亚经济交往中起很大的中转作用。
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部族。隋末唐初,游牧于今四川西,青海东部及甘肃南部。“每姓别自为部落,一姓之中,复分为小部落,大者万余骑,小者数千骑,不相统一”。各部落中,以拓拔氏为最强。拓拔氏是源出于东北的鲜卑族,与西北的羌族经迁徙、交往、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唐初,为吐蕃所遏,顺黄河东迁,散居庆州(今庆阳)和夏州(陕西靖边北)。唐末,党项族首领拓拔思恭以助唐剿灭黄巢有功,被封为定难节度使,赐姓李,子孙世袭,至宋真宗成平五年(公元1002年)党项势力日盛,叛服无常。至李元昊,扩大地盘,驱逐回鹘,向河西各地发展,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吞并凉州,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攻陷甘州,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占领瓜(安西)、沙(敦煌)、肃(酒泉)3州。至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建•66•第四章人文国大夏,建都中兴府,与宋、辽成为鼎足之势。西夏幅员辽阔,“方二万里”,拥有今宁夏全部,甘肃大部,及陕西、青海、内蒙部分地区。宋徽宗宝元元年 (1225年),为蒙古成吉思汗所攻灭。
党项族初起时“不知耕稼,上无五谷”,在统治时代“岁时以耕稼为事”。当时河西物产丰富,粮豆丰盈,瓜果肉畜,品种繁多。西夏人“春食鼓子蔓、碱蓬子。夏食苁蓉苗、小芜荑。秋食席鸡子,地黄叶,登厢草。冬则蓄沙葱、野韭、柜霜、灰条子、白蒿、碱松子,以为岁计”,“衣皮毛,事畜牧”。名马橐驼数以万计,衣帽鞋袜都是毡褐,驼毛毡最丽最良。西夏冷锻的铠甲,“坚滑光莹,非强弩不可入”。因此党项人畜牧农耕并重,手工制品精良,茶、马、盐、铁交易频繁,商贸兴旺。但战争频繁,灾害伤亡惨重。
党项族信佛教,广译佛经,兴建寺院。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并创立西夏文字,大量翻译儒家经典《孝经》、《论语》、《尔雅》等,官制也仿宋制,有文武班,设中书、枢密院、三司、御史台等。
西夏灭亡后,党项族一部分人南渡洮河,穿过松潘草地,沿金川海南下到达木雅。一部分人辗转到日喀则的昂仁县境,成为乌斯藏的属员。另一部分伊斯兰教徒,迁入临夏东乡保安一带。
二、现代居安西区内的少数民族安西县境内现有14个少数民族,根据2000年统计,1999年全县少数民族人口共有1817人。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回族,其次是藏族、土族,百人以上的民族有回族、藏族、土族;100人以下的民族有蒙古族、维吾尔族、苗族、壮族、朝鲜族、东乡族、撒拉族、裕固族、侗族、满族、佤族等11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0.63%。
各少数民族中,回、满族本来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现在基本不用,通汉语,日常用汉文。蒙古族、哈萨克族、藏族、维吾尔族有本民族语言、文字, 与汉语、汉文并用。其他少数民族基本通汉语用汉文。
主要少数民族概况如下:回族现有746人,清雍正年间移入安西。大多居住在县城、柳园、小宛等地。信仰伊斯兰教,喜爱清洁,禁忌养猪,禁食猪肉及骡、马、驴、狗、凶禽猛兽肉,不吃自死的牛、羊及家禽肉,所有熟食讲究“清真”,非“清真”不食。所食牛、羊、鸡、鸭等要经过伊斯兰教工作者屠宰。忌讳在饮用水池、水安西县军事志・67・第一篇军事地理渠、水泉旁洗澡、洗衣服、倒脏水。回族人善于经商,家居城镇者,大多经营个体饮食业。衣服喜欢白、黑两色,男子习惯戴白色小帽,女人外出罩黑面纱。
藏族现有644人,于20世纪60年代迁入安西,主要分布在三道沟镇、西湖乡、环城乡、小宛农场、南岔镇。以从事畜牧业和农业为主。信仰佛教。男子喜欢穿白色大襟内衫,外穿大领长袍,头带皮帽或藏式礼帽,腰间扎绸、布腰带,脚穿长筒靴,并佩短刀。已婚妇女将头发梳理成数十根细辫,腰间系以银制及玛瑙饰物,并与发辫连接起来。农区藏族妇女多穿旗袍,外套马甲,束腰带。牧区妇女内穿单衣,外穿旗袍。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生活的改善,藏族妇女的服饰更加绚丽多彩,大多着新式服装。藏族以牛羊肉、糌耙为主食,以酥油、乳酪、茶水为家常饮料,喜欢青稞酒。不吃鱼类,忌食奇蹄类畜肉和有爪子的动物肉。丧葬有火葬、天葬、水葬和土葬,以天葬为多。
土族现有112人,20世纪90年代移入安西。主要分布于河东乡、南岔镇、腰站子乡、布隆吉乡。土族是古代吐谷浑人的后裔,有本民族的语言,但没有文字,通用汉语。以青稞、小麦、薯类为主食,喜喝奶茶,吃酥油炒面。青状年男子多戴织绵镶边的毡帽,身穿斜襟长袍或绣花高领短褂;妇女一般穿斜襟长衣,外着坎肩,腰系彩带,脚穿绣花鞋。
东乡族大多聚居于腰站子乡。信仰伊斯兰教。生活习惯与回族基本相同,语言属阿尔泰系蒙古语族,现只在举行宗教活动时偶尔用,平时能用汉语、汉文。男子喜欢戴软帽,老年人喜欢腰挂荷包、眼镜盒,妇女出门一般戴盖头。
第三节宗教安西县宗教活动始于东汉。现有4种宗教:即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回、东乡、哈萨克等民族中信仰人数众多;佛教(汉传)和道教为汉族中的少部分人信仰;基督教是鸦片战争之后传入的,信仰者主要是汉族。伊斯兰教、基督教组织比较严密,宗教活动经常,佛教、道教组织松散,信教群众只在宗教节日参加活动。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受到宗教团体的热烈拥护。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国家加快第四章人文“两西”建设步伐,大量从甘肃东部贫困地区移民,其中许多是东乡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人口,信教群众有所增加。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宗教政策得到了全面贯彻落实,宗教活动逐步恢复,宗教管理日趋正常化、规范化,宗教人士爱国爱教, 使宗教事务从一个侧面确保了全县社会政治稳定。
伊斯兰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七世纪初由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创立,在我国又称为“回教”。唐高宗时传入我国,并于同期传入我县。全县现有伊斯兰教教民4921人,宗教活动场所5处。分为4个教派:一是“格底目”,意为老教,属逊尼派;二是“伊赫瓦尼”,称新兴教,或直称“新教”;三是“赛来非耶”,因做礼拜时要抬三次手,故又称“三抬教”。本县境内有不同教派的大小“门宦”四个:一是“虎非耶”,意为“低声默念”,因此被称为“低念派”,实行教主集权承袭制。教众主要分布于三道沟镇、河东乡、小宛农场、腰站子乡和县城等地;二是“哲赫忍耶”:意为“高声赞颂”,俗称“高念派”,属苏非派,信徒主要分布在三道沟镇、腰站子乡、踏实乡、小宛、柳园和县城等地,三是“库不忍耶”:属苏非派,教徒在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四是“嘎地忍耶”:属苏非派,教徒在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
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东汉时传入我县并盛行。从北魏到五代,县境内的永晖寺、阿育王寺、龙泉寺、瓜州开元寺、永兴禅寺、广化寺都是佛教集中活动的中心。在我县主要是汉传佛教,以显宗为主,分为净土宗、天台宗、律宗、禅宗、法相宗等支派,影响最大的是净土宗。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一一榆林窟都与净土宗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佛教教徒纷纷退出佛教协会,法师和尚也成为普通劳动者。“文化大革命”中,佛教活动在安西中止。现安西县有佛教教徒825人,活动场所在截山庙。
道教我国古老的宗教。东汉顺帝时由张道陵创立,奉老子为教祖,以《道德经》、《正一经》、《太平洞极经》为主要经典。主要宗派为正一派和全真派。清雍正年间,道教传入安西。现有教徒64人。
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创立于公元一世纪初期,流行于罗马帝国,后在欧洲各地传播。以《旧约全书》、《新约全书》为圣经。基督教于近年传入我县,现有教徒732人,活动场所3处。
・69・第一篇军事地理第四节文物名胜安西县文物遗址众多,共有石窟寺、古遗址、古建筑、古墓群等30余处,其中,属全国重点保护的1处,省级重点保护的5处,县级重点保护的24处。
榆林窟俗称万佛峡,位于安西县城南75公里处。洞窟开凿在峡谷两岸直立的东西峭壁上,因而命名为“榆林窟”。
榆林窟是我国著名的石窟之一,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洞窟形式、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看,与敦煌莫高窟十分相似,是莫高窟艺术系统的一个分支,历来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其创建年代无文字可考。据专家考证,它的开凿年代可能在隋、唐以前。从现存壁画风格和游人题记结衔看,唐、五代、西夏、宋、元、清各代均有开凿和绘塑。现存有完整壁画的洞窟41个,其中东崖30窟、西崖11窟。据考证,大致可以断定唐代3窟、五代8窟、宋代13窟、西夏4窟、元代4窟、清代9窟。保存着塑像100余尊、壁画1000余平方米。
在榆林窟不同风格的艺术中,包含着乡土成分、生活气息、民族特色和域外风采,是我们研究继承和弘扬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文化宝库之一。
东千佛洞又名接引寺,位于县城东南90公里处(在桥子乡以东)。洞窟开凿在干涸河谷东西两岸的崖壁上,现存大小洞窟23个,东崖9个,分上下两层,上层6窟,下层3窟,有壁画、塑像的仅有3窟;西崖14窟,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8窟,下层6窟,有壁画、塑像的仅有5窟。所有洞窟都集中在南北长约200米的范围内。各窟正壁两侧各开一向里凿出可旋绕礼佛的马蹄形通道,前部洞顶呈覆斗藻井或窟窿顶,中央不设佛坛,现编号为3、5、7、8窟。窟前原有木构窟檐建筑,现已拆毁。
洞窟开凿年代无资料记载,从洞窟的内容判断,当凿于西夏,清代曾有修建。洞窟壁画的艺术水平和艺术价值很高,绘画技艺和手法都有独到之处,它与榆林窟一起弥补了敦煌莫高窟佛教艺术之不足。壁画中密宗画占据主要地位,除《净土变》、《药师变》、《说法图》等流行的主题外,《观音变》、《涅磐变》数量较多。
兔葫芦遗址位于布隆吉乡双塔村西南5公里沙丘中,1972年酒泉地区文物普查时发现,是一处规模大、文化内涵丰富的古遗址。出土文物有:新古器时代的石刀、石斧、石镰、夹沙陶罐及少量的彩陶片,隋、唐货币、车马饰件。这一遗址的发现将给安西及甘肃西北地区古代文化研究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1985年11月3日,县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道德楼位于桥子乡政府院内,建于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长、宽均为7.2米,高8.76米,木质结构。二层檐下悬匾1块,上书“道德楼”。1966年“四清”运动中涂改为“四清楼”,后匾被毁。楼东侧原建有火神庙、仙姑庙、龙王庙、老君庙等。庙内有壁画、泥塑等艺术,后被全部撤除。道德楼是安西县境内现有唯一的一座木质结构古建筑。1985年11月30日,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象牙造像象牙造像是榆林窟稀世珍宝,清初由榆林窟出土,安西百姓俗称“象牙佛”。1925年至1944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的陈万里、夏鼐、向达、阎文儒等人先后在榆林窟考察文物时称其为“象牙造像”。
象牙造像用一整块象牙雕刻而成,状如手掌,高15.9厘米,上宽11.4厘米,中宽15.7厘米,下宽14.8厘米,合厚3.5厘米,两边对合。外刻一尊持塔骑象菩萨,除象外,有人像10个,塔1座;内每边25格,共刻50个不同情节的佛传故事。计有人像279个,动物、塔、车马12个。根据阎文儒《文物参考资料》载,象牙造像有摩耶夫人入梦、太子洗浴、阿私陀罗仙人占相、姨母扶养、耶输陀罗入梦、太子学习等多个故事场面。从雕刻佛传故事内容和人像体态等特征来看,可反映出是印度恒河上流第三朝巴拉王朝(相当中国初唐)的作品。雕刻精湛,内容丰富,其手法完整地表现了印度健陀罗艺术风格。
象牙造像重归榆林窟后,屡遭劫难。1950年,榆林窟道人郭元亨将其献给安西县人民政府,1954年移交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1958年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1984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委托北京牙雕厂复制一座,复制品现存安西县博物馆。
此外,还有唐玉门关、安西老城遗址、锁阳城、六工城、布隆吉城等,在军事设施一章中已有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