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军事地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1492
颗粒名称: 第一篇 军事地理
分类号: E993.2
页数: 57
页码: 77-133
摘要: 安西县最西端的边界坐标为东经95°26'10",界在敦煌、安西、肃北三县(市)交会点青山26.5公里处,边界线全长259公里,与敦煌市五墩乡、转渠口乡、黄渠乡、肃北县别盖乡连界;最东端的边界坐标为东经96。
关键词: 军事地理 地理概况

内容

安西县最西端的边界坐标为东经95°26'10",界在敦煌、安西、肃北三县(市)交会点青山26.5公里处,边界线全长259公里,与敦煌市五墩乡、转渠口乡、黄渠乡、肃北县别盖乡连界;最东端的边界坐标为东经96。58'23",界在距肃北县旧井37公里处,边界线全长124公里,同玉门市柳河乡、玉门镇、第一篇军事地理昌马乡、肃北县石包城乡连界;最南端的边界坐标为北纬40。41'23",界在肃北县石包城乡与安西县东巴兔乡交界的掉石沟口9公里处,边界线全长98公里,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石包城乡连界;最北端的边界坐标为北纬40。50,57",界在安西县桥湾古城以北32.5公里处,同肃北县马鬃山镇、玉门市柳河乡连界。辖区东西宽185公里,南北长220公里,总面积2.41万平方公里。
  二、县界范围东与玉门市相连,其连界北起肃北、安西、玉门三县(市)连界线交汇点黄尖丘直线偏东南经1693、1686、1680等高程点,沿山脊向南偏西1635高程点,过甘新公路到蔡家井、双疙瘩(4米土堆)直线穿过疏勒河入蘑菇河口,沿河至干槽子与蘑菇滩河分岔处,再到三道沟河沿,穿越兰新铁路大桥,从河西岸接西干渠桥,经1401,1537.7高程点,沿河直抵柴坝庙,从河道中经1727、1748、1792、1867、2123、2370等高程点,沿山脊经3493、3574.1高程点,折南沿梁而下,转西沿山沟接3013、2926高程点,接肃北、安西、玉门三县青山与黄山交接口止。
  南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毗邻,其边界西起敦煌、安西、肃北三县(市)交会点青山,向南直线经1808高程点,折向东南到2236高程点,偏东北沿山梁过2212、2135、2118、2096等高程点过榆林河,再向东过2140.6、2214高程点,偏南经2324高程点,转向东过2370、2441高程点后偏北过2416、2385、2282等高程点,折向东南过2345高程点沿青石峡沟向东南,抵土沟梁东部突出山头,再由东线到青山与黄山交会点与肃北县、玉门市临界。
  西与敦煌市为邻,其边界南起肃北、安西、敦煌三县(市)边界线交会点青山向西偏北至高程点1714与1728中间折向西北,沿地图界线过红沟,穿过70公里戈壁、乱山子进入吊干沟,经吊干沟下泉至烽火墩西,出沟先向北再向东偏北下山到芦草沟公路桥,沿公路向西南至甜水井,折向西北过芒硝矿人工分界沟,折向北偏东抵西沙窝与地图界线交会。再向西偏北过1103、1096、1078、1077等高程点过红当公路到1064高程点东三角点,折向北过青水坑三角点、界墩子到1146高程点,稍偏东沿地图界线经1178高程点,向北偏西经1364,1681直线到2010高程点,到1897高程点,沿直线到1951.5高程点,转向西沿山势约5公里转北出沟,抵兰新铁路与大车路交会处,过铁路向北接甘新边界线为止。
  安西县军事志第一章地理概况北与肃北县马鬃山镇相接,其边界东起玉门、安西、肃北三县(市)边界交会点黄尖丘向西偏北1744、1701等高程点,穿公路沿地图界线向西偏北到1695.1高程点,向西北约230米接地图界线,向西到1770高程点,经1771、1785等高程点,直线接地图界线进沙沟,到1853高程点,向北过大车路到南北大车路与乡村路交会处,沿地图界线过黄草滩,经1883、1879.1等高程点,直线到红泉东山,过马明公路到甘新边界线止。
  西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星星峡相连。
  第二节军事地理沿革安西县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要塞,地理位置重要,地形条件特殊,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西汉时,敦煌郡在安西县境内设置3县,唐置瓜州,清置安西直隶州,民国置安西县。行政建制建、撤、分、合频繁。
  安西境内多高山大漠,交通阻隔,自古为多民族杂居区。在中央王朝强盛时,境内各民族多归附朝廷;衰败时,则纷纷背离割据,所以安西县历史上行政建置变更频繁。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在春秋战国时,安西为西戎之地,秦被月氏人占据。
  汉初属匈奴属地。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打败匈奴贵族,在河西设武威、酒泉郡,安西地属酒泉郡。元鼎六年 (前111年),从武威、酒泉郡中分置张掖、敦煌二郡,敦煌郡辖敦煌、冥安、效谷、渊泉、广至、龙勒六县。其中冥安、渊泉、广至三县在今安西境内。据考证,冥安县治所在今桥子乡锁阳城东,渊泉县治所在今三道沟镇四道沟村,广至县治所在今踏实乡破城子村。
  三国时期(公元220-265年),设宜禾县(今安西县城)、渊泉县(今三道沟镇东湖村)、冥安县(今踏实乡常乐村)、广至县(今踏实乡常乐村)、效谷县(今西湖乡)。
  西晋置新乡县(今萧家地)。
  东晋设晋昌郡(今锁阳城)、凉兴郡,领八县,境内有宜安、宜禾、广至、渊泉四县。
  安西县军事志第一篇军事地理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北魏灭北凉,统一北方,安西属北魏。置晋昌、凉兴、常乐三郡于此地。
  北周时并凉兴、广至、宜安、渊泉为凉兴县。
  隋初,改凉兴县为常乐县。
  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置瓜州,辖晋昌、常乐二县。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张议潮献瓜、沙等11州归唐,张为归义军节度使,统领河西一带,宋初为回鹘所据。
  元初立瓜州,属沙州路,隶甘肃行中书省。
  明为赤斤蒙古、沙州二卫地。成化后,吐鲁番侵掠。嘉靖三年,闭嘉峪关,其地遂为吐鲁番所有。
  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置安西直隶厅,设安西卫、柳沟卫。《据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安西卫地理位置是:治所在布政使司西北1070公里,东至沙枣园45公里,接连柳沟卫交界;西至旧百齐堡60公里,接连沙州卫交界;南至踏实堡35公里,接连柳沟卫交界;北至马莲井150公里。柳沟卫地理位置是:治所在安西厅东80公里,东至三道沟河东岸45公里,南至踏实之红柳滩地70公里,西至双塔苏喇(即疏勒)河南岸17.5公里,北至桥湾戈壁20公里。六年(1728年)安西厅治所于大湾(今安西县老城),遂移旧安西文武,驻扎本城,屹为重镇。十一年(1733年),改为安西兵备道。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废道改安西卫为渊泉县,改安西厅为安西府,领渊泉、敦煌、玉门三县,次年废县。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裁渊泉县,改安西府为安西直隶州,领敦煌、玉门县。
  1911年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实行共和体制。1913年裁撤府、州、厅建制,一律改置为县,实行省、县二级制-改安西直隶州为安西县。民国16年(1927年),改县衙为县政府。1936年后,分甘肃全省为9个行政督察区,安西县为第七行政督察区(酒泉行政区)六县一局之一。县治东125公里的三道沟与玉门市明沟界,西140公里西草湖条湖子龙王庙与敦煌市北湖条湖子庙哈哈沙石墩界,南195公里南山宫皂河与青海大小柴旦木盐湾界,北330公里普城山镜儿泉与新疆哈密市星星峡东山界,东南150公里南山青石峡闸子沟与玉门市昌马界,东北210公里马鬃山梧桐井子与玉门市黄花营界,西南55公里芦草沟以西双墩子与敦煌市甜水井界,西北195公里马莲井北油神庙与新疆哈密市星星峡界。
  第一章地理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安西县境域也有几次大的调整。1972年,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公社划归安西县管辖,马鬃山地区属安西境域。1973年马鬃山公社仍归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管辖,安西境域北段与肃北自治县相连。1975年,甘肃省绘制的安西县图将西南段划为芦草沟与敦煌县为界。至1985年,安西县辖区东西宽185公里,南北长220公里,总面积24130平方公里。1991年,对境域重新进行了勘界,根据甘肃省酒泉地区行政公署酒署发(1991)168号文件《关于划定县、市行政区域界线的决定》勘定,始为现行地域。
  第三节现行军事行政区划一、行政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省、地、县三级政权体制。安西县乡镇区划变更较为频繁。1949年10月,废除原保甲制度,全县设立5个区,区下设29个乡,2个街政府。
  城关区辖西南、四工、环城、小宛4个乡,泉北、泉南2个街。
  柳沟区辖四五夹滩、山水梁、三道沟、四道沟、东湖、泉子、河东、河西8个乡。
  双隆区辖布隆吉、七道沟、九道沟、双隆4个乡。
  桥踏区辖桥子、南渠、西渠、东巴兔4个乡。
  瓜州区辖瓜州、头工、三工、六工、八工、九工、十工、南岔、西湖9个乡。
  1955年12月,根据上级指示,实行撤区并乡,将原来的29个乡、2个街政府并为14个乡和1个镇,即渊泉镇和三道沟、四道沟、河东、布隆吉、双塔、环城、小宛、九工、南岔、头工、西湖、踏实、东巴兔、桥子乡。
  1958年9月,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将原来的乡镇人民政府撤销,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将三道沟、四道沟、河东、布隆吉4个乡合并组成桥湾人民公社;将踏实、桥子、东巴兔合并组成祁连人民公社;将环城、小宛、九工、南岔、瓜州、西湖6个乡和渊泉镇合并组成五爱人民公社;将国营四工农场改为向前人民公社;将国营小宛农场改为疏勒河人民公社。
  1959年7月,将原来的5个公社划为7个公社。五爱公社分为环城公社、瓜州公社;桥湾公社分为桥湾公社、布隆吉公社;祁连公社更名为踏实公社。
  1960年,成立柳园镇。
  1962年,实行体制调整,将人民公社进一步划小,将原来的7个公社划为14个公社。即三道沟、四道沟、河东、布隆吉、环城、西湖、小宛、瓜州、南岔、九工、东巴兔、踏实、桥子、渊泉人民公社。
  1964年,将小公社又并为大公社,裁四道沟公社并入三道沟和河东公•46•安西县军事志第一章地理概况社;裁东巴兔、桥子公社并入踏实公社;裁小宛公社并入环城公社;裁九工公社并入南岔公社;裁渊泉公社并将该公社管辖的生产队并入环城公社, 成立渊泉镇。调整后,全县设8个公社2个镇。
  1965年,将环城公社的小宛大队划归小宛农场代管。
  1968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将环城公社改为东方红公社;瓜州公社改为红卫公社;南岔公社改为红旗公社;踏实公社改为红征公社;布隆吉公社改为红星公社;河东公社改为红河公社;三道沟公社改为红光公社;西湖公社改为红湖公社;渊泉镇改为永红镇。
  1972年,恢复桥子公社建制。同年,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公社划归安西管辖。
  1973年9月,仍归肃北管辖。
  1983年,将人民公社易名为乡人民政府。同年成立东巴兔乡人民政府。
  1985年,三道沟乡改为三道沟镇。全县设9个乡、3个镇。即河东乡、布隆吉乡、桥子乡、踏实乡、东巴兔乡、西湖乡、瓜州乡、环城乡、南岔乡和渊泉镇、柳园镇、三道沟镇。辖41个行政村272个生产队。
  1997年2月,成立腰站子乡。辖4个村。
  2003年4月,南岔乡更名为南岔镇。
  2004年,桥子乡、踏实乡、东巴兔乡三乡合并为锁阳城镇。
  渊泉镇其意为深水泉潭,是西汉渊泉县和清代渊泉镇名的沿用。今安西县城所在地,是安西县政治、文化、经济、交通的中心。东西宽2公里,南北长2.5公里,面积5平方公里。
  柳园镇因地处丛生红柳而得名。位于安西县城西北77公里。是新、西、青的物资集散地。1960年建镇,镇区东西宽2.5公里,南北长3.7公里,面积8.9平方公里。
  三道沟镇以境内疏勒河支流三道沟而得名。位于县城东136公里,南北长54公里,东西宽21公里,面积1130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56个村民小组。以种植小麦、玉米、蚕豆、胡麻为主,是安西粮、油、甜菜、黑瓜籽产区。
  河东乡位于县城东112公里,南北长36公里,东西宽24公里,面积860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38个村民小组。以种植小麦、玉米、蚕豆、胡麻为主, 是安西粮、油、甜菜、黑瓜籽产区。工业有煤矿、石棉矿、芒硝矿等。设有河东火车站。
  布隆吉乡原称布隆吉尔,初为突厥语,后演变为蒙古语,意为露头泉水多的地方。位于县城东75公里,南北长63公里,东西宽27公里,面积1700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24个村民小组。以种植小麦、玉米、蚕豆、胡麻为主, 是安西粮、油、甜菜、黑瓜籽产区和畜牧业基地。工业有铁矿、芒硝矿、砖厂等。桥湾火车站设置在该乡辖区。
  环城乡以环绕安西县城而得名。紧依县城北侧。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36公里,面积2590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29个村民小组。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瓜果,为安西粮、棉、瓜菜主产区。
  瓜州乡因境内有清代建筑瓜州城堡而得名。位于县城西南13公里,东西长36公里,南北宽12公里,面积430平方公里。辖3个行政村21个村民小组。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瓜果,为安西粮、棉、瓜菜主产区。
  南岔镇以地处八工渠分水岔之南而得名。位于县城西南22公里,原名南岔乡,2003年3月改为南岔镇。东西长54公里,南北宽33公里,面积1780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瓜果,为安西粮、棉、瓜菜主产区。
  西湖乡以地处县城西部,疏勒河下游鱼泽之地而得名。位于县城西•48•安西县军事志第一章地理概况93公里,东西长54公里,南北宽42公里,面积2280平方公里。辖3个行政村7个村民小组。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蔬菜、胡麻,为安西粮、棉、瓜产区。
  踏实乡又名踏喜,系突厥语。位于县城南43公里。东西宽24.5公里,南北长52公里,面积2610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24个村民小组。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为安西粮、棉产区。
  桥子乡以境内南、北两河之桥而得名。位于县城东南67公里,南北长51公里,东西宽24公里,面积1220平方公里。辖3个行政村15个村民小组。主要种植小麦、蚕豆、胡麻,为安西粮油产区和畜牧业基地。
  东巴兔乡原名奔巴兔,其意语种不清。位于县城西南75公里,东西长40.5公里,南北宽27公里,面积770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主要种植小麦、胡麻,为安西粮油产区和畜牧业基地。
  腰站子乡始建于1997年,位于县城东84公里,为移民乡。乡境暂无划分。辖4个行政村7个村民小组。
  二、军事区划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设立地方军事机构建制的规定,安西县人武部隶属甘肃省酒泉军分区,实行军地双重领导,负责全县军事工作。是同级地方党委的军事指挥部和同级人民政府的兵役机关。下辖13个乡镇武装部和2个场矿武装部。根据中办(1999)24号文件和甘肃省委2000(47号)文件规定:河东乡、布隆吉乡、桥子乡、踏实乡、瓜州乡、环城乡、南岔乡、腰站子乡和渊泉镇、柳园镇、三道沟镇11个武装部配备部长1人,干事1人,东巴兔乡、西湖乡和小宛农场、花牛山集团公司4个武装部配备部长1人。2004年,县撤乡并镇后,县人武部辖6乡5镇11个基层武装部,编配部长11人,干事10人。
  第二章自然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第一节地形及特点安西县地处祁连山褶皱北翼与天山——内蒙古褶皱系北山皱带褶南带之间的一个中新生代盆地,喇叭口状的走廊地形。南北高起,逐渐向盆地中央疏勒河谷地倾斜。北部最高处的芨芨台子山,海拔2452米;南部为祁连山北麓山前地带,最高处的朱家大山,海拔3547米;北部为疏勒河中下游干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由东北向西南微倾斜,海拔1060米至1300米。县城所在地渊泉镇,海拔1177.8米。巍峨的祁连山映照县境,榆林河水向北浇灌踏实盆地,疏勒河蜿蜒西去,形成三角绿洲,浩瀚的戈壁一望无际,构成了现在的地貌景观。境内裸露山地552.4万亩,占总面积的15.23%;荒漠53.33万亩,占总面积的1-47%;戈壁2151.93万亩,占总面积的59.32%;流动沙丘0.67万亩,占总面积的0.02%。由此可知安西是个戈壁沙漠之县。
  全县有山区、戈壁、走廊平原三种基本地貌形态。其成因类型、形态特征如下:戈壁倾斜平原:北部山区(指马鬃山区西部和疏勒河以北的广阔戈壁地带)为一系列平行断续的中低山老年残丘,山体多呈东西走向,海拔2000米左右,相对高差30至300米。该区的山体强烈剥蚀,山顶多成浑圆状,山脊多呈猪背状,已准平原化。山前为广阔的洪积倾斜平原,海拔1150至1600米。地势平坦,被许多南北走向的冲沟所切断,局部地区呈波浪形起伏,向西南方向倾斜。整个倾斜平原覆盖着中上更新统洪积、坡积沙砾碎石,植被稀少。南部山区戈壁平原包括南北截山山地和膺咀山以北的广阔戈壁地带,窄条形的南北截山分别呈近东西向、北东东向延伸,宽4至10公里,低山丘陵地形被强烈风剥蚀,处于夷平阶段,海拔1259至1750米,相对高差50至150米,山体北陡南缓,山脊平圆。只有北截山西端的火焰山和南截山东的沙山山势仍然陡峭,山脊呈峰尖状,沟谷呈“V”形。榆林河两岸因水的冲刷・51・第一篇军事地理切割较深,形成多级侵蚀阶地,除小片绿洲外呈岩漠戈壁地貌。
  走廊平原:包括县境内疏勒河、榆林河绿洲,为安西农牧业区。依其成因和形态又划分为三个次一级的地貌单元。即:昌马洪积冲积扇扇沿平原。该区位于疏勒河以南,青山子以东,昌马洪积扇戈壁以北,包括三道沟、河东、布隆吉至桥子的广阔地带。海拔1060至1300米,由东南向西北微倾斜。在七道沟、布隆吉、双塔至桥子扇缘泉水溢出带,有众多的泉眼溢出。踏实洪积冲积扇平原。地处南北截山之间,踏实槽地的中下部,由榆林河洪积物构成,海拔1259至1750米,南高北低,中上部被许多大小不一的冲沟切割成零乱不规则的板块,扇沿溢出的泉水汇集于黄水沟,沿北截山南侧西流,通过芦草沟泄入安西冲积平原,地下水较高的地方有不同程度的盐渍化,局部低洼地沼泽化。疏勒河中下游干三角洲平原。包括疏勒河以南,截山子以北,双塔水库以西至西湖的三角洲地带。由疏勒河洪积冲积物和沉积物组成。平原自东向西南方向微倾斜,地形比较平缓,由于疏勒河多次改道以及人工引水灌溉的结果,形成分枝状散流,致使该区成为典型的干三角地貌。
  风蚀地貌:主要分布在百齐堡以西,锁阳城至唐墩湖沿戈壁一线以及桥子至布隆吉疏勒河沿岸,安西县城东南和老师兔也有少量分布。在长期强劲的风蚀作用下,东西向的风蚀残迹呈现典型的雅丹地貌。
  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兔葫芦以南,吴家沙窝至锁阳城、西沙窝和东湖以北泉子以东一带。东巴兔、老师兔以及农区内三工至四工一带也有少量分布,除部分为流动的新月形沙丘、龙岗状沙梁外,其它多为固定、半固定沙丘,高度一般为1至5米,最高的约10米。
  第二节山脉安西县境内南、北两侧多山。除个别相对独立外,大多为祁连、马鬃两山系支脉。主要山脉有:祁连山是甘肃最大山脉,横亘于甘青之间,西北东南走向,西起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境内之当金山口,东至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之马雅雪山,长约900公里,宽约250-300公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此山脉除主脉外,主脉北坡尚有许多相对独立的较小山峰,在安西境内有截山子、五墩山。此山山势雄浑,峰峦高耸,沟深谷陡,一般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雪线相对高4000米,积雪终年不化。山间分布许多峡谷和小盆地,水草丰茂,是良好的牧场。山麓的许多山涧峡谷,是重要的交通孔道。我县境内主要有疏勒河峡谷。山中分布许多雪山,共有冰川3066条,是河西走廊的“天然水库”。祁连山山名得自于古匈奴,其呼天为“祁连”,意即天山。当地人也称之为南山。
  马鬃山位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北部边陲,呈东西走向,长约200公里,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下,相对高差在500米以内。因山势如骏马扬鬃而得名。山体破碎、峡谷分散、时断时续,山系分支多,呈不规则状,系天山余脉。经肃北、安西、玉门、金塔境内称马鬃山,东出酒泉地区境,入张掖地区境称合黎山、龙首山。我县境内其支脉主要是花牛山,由西以平均宽度100余公里的走势断续东延。马鬃山地区地域辽阔,山脉斜亘该区中部,内屏河西,外接蒙新,是重要的军事防御地带。山北山地戈壁杂错,山南瘠土分布,时有碱渍渗出形成碱淖或小块湿地。干旱少雨,植被稀疏,只有红柳、白刺、骆驼刺等旱生植物。山中矿产丰富,金、铜、铁、钨、铅、锌、锰遍布其间。
  截山子位于安西县踏实乡、桥子乡以北、县城以南,东起玉门市,西至敦煌市,全长约200公里。窄条形的南北截山分别呈北东西向、北东东向沿伸,宽约4至10公里,山体北陡南缓,山脊平圆。唯有北截山西端的火焰山和南截山东端的沙山山势陡峭,山脊呈尖峰状,沟谷呈“V”形。榆林河两岸因水的冲刷切割较深,形成多级侵蚀阶地。山势陡峭,峰峦交错,是军事防御要道。
  第三节水文
  一、河流安西县河流主要有疏勒河、冥水河、榆林河3条,均为内陆河。冥水河于清代由于瓜州城的荒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而断流至今。现有的主要河流有疏勒河、榆林河。
  疏勒河上游称昌马河,中游称布隆吉河。唐代名为“独立河”,清康・53・第一篇军事地理熙年间平定准噶尔叛乱,引用该河水源,改为疏勒河,始得其名。疏勒河水系是河西内陆河三大水系之一。发源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疏勒山北麓,出祁连山峡谷,在疏勒山西端转为北流,穿过大雪山峡谷,在二龙山东进入玉门市境,入昌马河,经玉门镇在玉门市柳河乡进入安西县境,汇纳十道沟,经河东、布隆吉,穿过乱山子进入双塔水库,流经环城乡,尾水经西湖乡灌入哈拉湖。该河水一部分在昌马渗入地下,在三道沟至桥湾一带涌出地面,形成许多渗流、水洼、小片湿地。一部分在桥湾以西转向西流,经环城乡进入西湖绿洲渐没。市境内长540公里,安西县境内全长42公里,控制流域面积1.28万亩,年平均流量3.61亿立方米,总灌溉面积20.44万亩,是安西的主要水源。主流上建有双塔水库,水库以西河系灌溉环城、瓜州、南岔、西湖4乡镇和小宛农场,灌溉面积19.60万亩;以东灌溉着三道沟镇、河东乡、布隆吉乡,有效灌溉面积10.84万亩。水质由上游到下游逐渐由好变差。矿化度在布隆吉潘家庄为0.7克/升,双塔水库为0.8至0.9克/升,流至西湖增为1至2克/升。全县地表水都适宜于人畜饮用和灌溉。
  榆林河又名踏实河。发源于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野马南山,汇集石包城露头泉水,向北流入踏实盆地,以榆林河水库至芦草沟。全长90公里,县境内65公里,流域面积5494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0.6亿立方米,最大径流量0.62亿立方米,最小径流量0.43亿立方米。河流属丘陵山区,河槽狭窄,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灌溉踏实乡耕地3.51万亩。
  二、地下水地下水在安西境内的分布以桥湾、柳园一线为分界,分为南北两个层面。北部地区由于远离地面水源,天旱少雨,气候干燥,蒸发量大,故地下水位深,水质差,除牛圈子、北大泉等泉、井水质较好,可供饮用外,其余碱坑、土井、机井水质均较差,有害物质含量高,不宜人畜饮用。桥湾、柳园一线以南,由于疏勒河的浇灌、渗溢和冥水河上流断流后,下流(即桥子乡黑水) 之潜流于洼地处涌成,故有的溢出地面,形成泉水、湿地,有的虽潜流地下,但含水层极高,离地表只有几米或十几米,便于打井取水,且大多水质较好。可分为三个区域:即三道沟、河东、布隆吉和桥子的地下水。是由疏勒河出山后渗入昌马洪积扇形成的径流补给,坡度为千分之五左右,流向与地形一致。除少数以泉水溢出地汇成泉沟流入疏勒河外,多数消耗于蒸发和•54•第二章自然地理植物蒸腾;踏实地下水主要来自于桥子榆林河地下径流,一部分由东向西呈泉溢出,一部分由南向北经截山子流入百齐堡荒滩;县城附近的地下水主要是渠道和灌溉渗漏,以千分之四的坡度向西消耗于蒸腾和渗漏在戈壁沙漠之中。地下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不包括疏勒河以北地区),水质由好变差,具水平分带性和垂直分带性。如三道沟地下主要含水层矿化度小于1克/升,到环城乡矿化度为1至2克/升,再向西到西湖乡增到10克/升。由于埋藏条件、水质变化受到地貌、地质、气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地表水利用率的提高、补给渗漏减少等原因,地下水呈每年下降趋势。地下水是本地区的重要水源,对于保障军事行动具有重要意义。
  三、水库双塔水库位于安西县东疏勒河上。砂砾心墙大坝,长1040米,高74米,顶宽6米,库容4.956亿立方米,蓄水面积12.9平方公里。主要用于灌溉,灌溉面积19.64立方米。
  榆林河水库库区位于县城西南约70公里的榆林河上游,建于1973年,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等综合效益的四等小(一)型水库。粘土心墙砂砾石壳坝,坝长258米,高33米,顶宽5至8米,总库容730万立方米,库容64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4万亩。
  东坝水库位于县城东南70公里处。由库区露头泉水汇集而成。总库容162万立方米,大坝为柴茨坝,长870米,顶宽6至12米,高8米,灌溉面积0.41万亩。
  第一篇军事地理第三章气候第一节气候特点安西县地处内陆,地形复杂,植被稀少,降雨少,蒸发量大,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显著,冬春季节不太明显,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风多沙大,灾害频繁。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全县分为两个气候区,双塔水库以西属暖温带干旱气候区,双塔水库以东与其它地区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两个气候区农时季节相差半个月左右。由于境内气候的差异,东部为粮、糖、油主要产区,西部为粮、棉、瓜、菜、林果区,南部(包括布隆吉乡)为粮、油、牧业区。主要气候特点有:降雨少,蒸发大,日照时间长。安西远离海洋,由于受大气环流的影响,海洋暖湿气流不易到达,下垫面又为戈壁、沙漠所包围,所以气候异常干燥。年平均降水量45.3毫米,蒸发量3146.6毫米,平均相对湿度39%。光热资源丰富,全年日照总时数达3260小时,实照与可照时数之比平均为73%,平均变率仅为2.25%,相对稳定,在国内名列前茅,成为农业生产的一大资源优势。三道沟、河东、布隆吉、桥子等地因海拔增高,日照时数与日照百分率略有减少。
  第三章气候昼夜温差显著,夏季炎热而冬季寒冷。全县历年平均气温8.8弋,高于同纬度0.5℃左右。7月份气温最高达43℃,最低1月份为-10.4℃,年温差35.3℃。无霜期152天,绝对无霜期107天。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全县各地气温有较大差别,以西湖最高为9.1℃,由西向东,从疏勒河谷地向南北两侧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双塔水库以西高于8℃,以南、以东低于8℃。
  春季,气候温暖。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春、仲春、季春。从4月11日起5月25日止共45天。气温逐渐升高,平均气温10至22℃,地面解冻,是农作物播种时机。
  夏季,气候炎热。也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夏、仲夏、季夏。从5月26日起9月5日止,气温大于22℃以上,最高达43℃以上,共105天。
  秋季,气候逐渐转凉。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初秋、仲秋。从9月6日起10月12日止,平均气温10至22℃,共37天。这一季节,瓜果成熟,正是农村的收获时机。
  冬季,干燥寒冷。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初冬、隆冬。从10月19日起,第二年的4月10止,气温小于10℃,最低达到-25℃。农民休养生息。
  风多沙大,灾害频繁。对荒漠气候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大气环流形势。我国西北部的荒漠区域处在北半球中纬度西风行星锋带,3000米高空为西风带北支急流所控制。由于南部巨大隆起的青藏高原的存在,西风北支急流经过其北缘受地形磨擦而作反气旋转。在东经95℃左右有高压脊常驻,相应在地面上蒙古境内存在高压中心、气流辐散。在新疆东部和河西走廊西部形成广阔而强大的辐射场。下沉气流于北山分流,一股向西南灌入塔里木盆地东部,形成东北风系;一股向东南注入河西走廊进入阿拉善,形成西风系。安西恰位于东北——西北风系分流区,并且大多处于东北风系作用下。又由于县境内南有祁连山,北有马鬃山对峙,等高线近于纬向分布,疏勒河谷呈狭长喇叭状流贯全境,地势东高西低。这种特定的地形又使得气流“狭管效应”显著加剧。因此常年多东风,素有“世界风库”之称。
  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大风和沙尘暴大风是指瞬间风速大于或等于17米/秒。大风日,历年・59・第一篇军事地理平均为69天,最多达105天。大风集中于3—5月,最长持续7天。风向恒定,主要是东风。由于附近沙漠、戈壁地面植被稀少,干燥异常,故大风常带来沙暴和浮尘天气,当地人称“黑风”、“下土”。沙尘起时,黄沙蔽日,树木摧折,庄稼被毁,铁路、公路交通和通信线路中断,房屋倒塌,人畜走失,能见度极低,常在50至100米之间,对军事行动有重大影响。据气象资料表明,全年平均沙暴日13次多,浮尘日29次多。在6—7月常有干热风过程出现,其机率约10年7次多。
  干热风干热风是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强度偏东风的天气过程, 是影响安西农作物种植的主要灾害之一。据记载,每年6月上旬至7月中旬为干热风危害最为严重的时段。山水区年平均出现0.9次,十年九遇;泉水区年平均出现0.5次,十年五遇。主要类型为高温低湿型。
  霜冻主要是指春秋两季,北方强冷空气暴发南下,安西县境内气温急剧下降到足以引起植物遭受伤害或死亡的天气过程。主要发生在春秋季。
  此外,安西县境内自然灾害还有轻度的旱灾、冻灾、板结雨等。
  •60•第四章人文第四章人文第一节人口据安西县统计局1999年12月统计:1999年12月全县共有9.86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2万人,城镇人口2.669万人。按城乡人口发展变化来看,由于安西县是一个农业县,农村经济占主要地位,农村人口在数量上占有较大比重,城乡人口分布变化呈波浪式。近二十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人口逐年转向其它领域,城镇人口增长较快。按自然地理和行政区划分布,疏勒河中下游的环城乡、西湖乡、瓜州乡、南岔镇和小宛农场、县良种场、林场、园艺场是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双塔水库以东的三道沟镇、河东乡、布隆吉乡人口次之,南部的踏实乡、桥子乡、东巴兔乡人口较少,仅占全县总人口的13.18%。
  汉武帝在河西建立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时,采用“移民实边” 的办法,“屯田积谷”,加强边防。当时安西境内的居民沿疏勒河在布隆吉、桥子、踏实居住。唐代以后由于河水改道,逐步在疏勒河中下游干三角洲地带定居。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玄宗天宝年间,瓜州晋昌郡有1477户,共4987人。
  安西人长期生活在高山大漠之间,一般体格健壮,朴实憨厚,能吃苦耐劳,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近年来,由于生活条件改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人口身体素质明显提高。
  第二节民族一、古代居安西一带的少数民族安西境内居住过的古老民族有:乌孙、月氏、匈奴、吐蕃、吐谷浑、龙家、沙陀、回鹘、蒙古、党项等游牧民族,人口迁徙流动频繁。
  乌孙族是居住于河西地区的古老民族之一,原游牧“在祁连敦煌间,第四章人文小国也”。其牧地在张掖以西,敦煌以东。汉初,乌孙被大月氏击破,归附匈奴。匈奴击大月氏迫其西迁,安置乌孙部落在额济纳河流域。东汉桓帝时 (公元147-161年)乌孙西迁,袭击大月氏,大月氏被迫南走,乌孙遂占据了巴尔喀什湖东、南广大地区。乌孙是“行国,随畜,与匈奴同俗”,从事畜牧业生产。“国多马,富人至四五千匹”,“不田作种植,随畜逐水草”,“食肉饮酪,有良马”。至公元一世纪时,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宗法关系逐步解体,出现了农业,有定居的村落,有处于家庭作工的手工产品。在战争中,大量掳取人口 “得人以为奴婢”。最高领主为大小昆弥,其下的各族领主称为翎候。依附于各级领主的劳动者,具有自己一定的产业和牲畜,随之出现了大批有一定产业的个体家庭。乌孙归附东汉后,汉曾“赐大小昆弥以锦帛”。三国时乌孙曾向曹魏“无岁不幸朝贡”。北朝时柔然族不断西击乌孙, 乌孙逐渐向葱岭一带迁徙。
  月氏族月氏族原牧耕于内蒙鄂尔多斯一带,以后一支徙中原地区,一支徙甘肃地区,一支仍留原处。徙甘肃的一支战国初就“居敦煌祁连间”,在河西地区游牧,故有“月氏之故地”在张掖、酒泉地的记载和“凉、甘、肃、瓜、沙等州,本月氏国之地”的说法。因此月氏在河西活动的区域,显然是在敦煌以东,酒泉、武威广大地区,实际也是河西地区养育出的一支土著民族。它在强盛时,控制了整个河西。汉高祖刘邦六年(公元前201年),匈奴冒顿即位,东击东胡,西击月氏。月氏西迁伊犁河流域,后又迁至阿姆河,西击大夏,建立贵族王朝。一部分仍游牧于祁连山,称小月氏,受羌人的保护。
  月氏族也以游牧为主,“随畜移迁”,“宜牧羊、乳酪浓好”,“夏泻酪一不用器物,刈草着其上,不散,酥特好,酪一斛,得升余酥。又有仙人树,行人山中饥渴者,辄食之饱”。在习俗上,“坐盗者,投入其家”,“有罪,小者轧,大者死”。“其攻战,而所得卤获因以予之,得人以为奴婢”,“其送死,…… 近幸臣妾从死者,多至数千百人” 。
  月氏族“被服、饮食、言语略与羌同”,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汉武帝天汉后(公元前100年)始信仰佛教,故《三国志魏略》有“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的记载。
  匈奴族是北方草原的一个古老民族,属夏后氏的苗裔,殷周时称獯粥或检犹。公元前3世纪前后,氏族解体,建立政权,领袖称单于,下置左右・63・第一篇军事地理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女将军•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候等24长,长下设千长、百长、什长等官属。汉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76年),匈奴破月氏,月氏弃河西向西迁徙,匈奴占有整个河西并西域26国,酒泉成为匈奴属地。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汉将卫青大败匈奴,控制河南地(河套)。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两次出击,匈奴呼邪王降汉,河西走廊归汉,并置酒泉、武威二郡。元鼎六年(前111年)又分酒泉、武威地,置张掖、敦煌二郡。从此“金城、河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西汉末和新莽时,匈奴内让,东汉时又南北分裂,南匈奴内迁进入中原。在十六国时期先后建立前赵(刘渊)、后赵(石勒)、北凉(沮渠蒙逊)及夏(赫连勃勃)等国。北匈奴西迁,经乌孙、康居、奄蔡进入欧洲,前后220多年。
  匈奴族人,面阔多髯,目细额高,唇厚鼻平,身体粗短。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与蒙古语言有相同之处。无文字,以语言为约束,广泛使用汉字。牲畜是他们的主要生活生产资料,有马、牛、羊、橐驼、赢驴(马骡)等,经济生活以狩猎为主,“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猪(诸)禽兽为生业”。牲畜归家庭,牧地归氏族。公元3世纪前后,出现规模不大的农业及手工业。
  河西鲜卑族秦汉时居于内蒙额尔吉诺河南,后附匈奴,东汉建武时 (公元25—55年)“匈奴衰,部分鲜卑,亡匿(至)金城、武威、酒泉、北黑水、西河东西”散居。东汉桓帝时(147-168年)居住内蒙的鲜卑各部落统一,将其地分为东、中、西三部,西部由上谷往西,顺黄河辗转西循贺兰山西南进入河西,散居于“东至麦田(今靖远东北)、牵屯(今宁夏固原),西至湿罗(不详),南至浇河(青海贵德),北至大漠(腾格里)的广大地区,称为河西鲜卑”。
  河西鲜卑秃发部,迁河西以南(西宁南),于晋武帝泰始六年(公元270年)起兵反晋,前后30多年,在武威东、中、南进行争战,使河西“非复晋有”,并造成“河西荒废”。十六国时期秃发乌孤占领青海湖至永登一带,于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建立南凉,建都广武(永登),后迁西平(西宁),历时17年。
  河西鲜卑,“恒处穹庐,随水草畜牧”,“好射猎,以肉酪为粮”。西迁后由牧业经济转半农半牧经济,“亦知种田,有大麦、粟、豆”,地“宜大麦,多蔓青”。善养马、驯马,有日行千里的青海聪。在习俗上和后来的吐谷浑相同。“杀人及盗马死,余则征物以赎罪”。处死时“以毡蒙头,持石从高击・64・第四章人文之”。鲜卑人头发,“装饰以金花为首饰,发辫萦后,缀以珠贝,以多为贵”,“男子通服长裙帽”;“椎鬃眊珠以皂为帽”,“敬鬼神,祠天、地、日、月、山川及先大人有健名者”。南北朝时信佛教,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鲜卑语,无文字,通用汉文。
  吐蕃族源出西羌。是散居于湟、河、江、岷的羌族向西发展的一个支系繁衍而成。战国时(公元前384年)秦献公攻羌,羌率部向西南迁徙,出赐支河曲(甘肃玛曲向西至青海贵德的河湾地带)至西藏地区,兴起于雅鲁藏布江,传32世,至松赞干布,于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建吐蕃国,征服苏毗(玉树一带)、羊同(阿里地区),统一西藏高原,并夺取安西四镇(新疆部分地区)。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75年)安禄山反,河西、陇右及安西四镇精兵东调平叛,吐蕃乘虚而入,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攻凉州(今武威)。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占领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唐代宗大历十一年(776年)占领瓜州(今安西)。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占领沙州(今敦煌)、伊州(今哈密)。以后又先后占领河湟、北庭及安西四镇。经80多年至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吐蕃内讧,沙州张议潮起义,攻取瓜、沙、甘、肃等11州归唐。
  吐蕃族过着“牧地与农田相接,串联湖泊,引水广则井渠以灌溉”,“垦田耕种,建筑城邑”,并“烧木为炭,熬皮作胶,开发铜、铁、银三矿”,“钻木为孔,制犁与轭合二牛轭垦平原以为田”,以农为主的农牧经济生活。手工业也有所发展。“食肉麦,饮乳酪,衣裘褐,贵壮贱老,善攻战,垒石为墓以牛羊殉葬”。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使用藏文,信仰佛教。松赞干布建政后,定立官制、兵制,修定法律,创制文字,发展经济,有重大贡献。但吐蕃衰退时,内部争战,大掠河西,杀戮极惨,使河西“五千里间赤地殆尽”。
  回鹘族原称回纥或袁纥,隋称韦纥,源出于汉时的丁零,分布在东至独洛河(蒙古图拉河)以北,西至西海(里海)地区。东汉时丁零南迁,留在漠北的大部分丁零人称铁勒或敕勒。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因反抗突厥掠夺,联合其他部落成立联盟,称回纥,成为铁勒部落联盟中最大的成员。七世纪时,在鄂尔浑河和色棱格河建立回纥汗国,称霸于漠北。唐贞观初年,回纥与突厥战于马鬃山(今肃北)。六年(632年)回纥内附,太宗安置其部落于甘、凉二州。唐高宗永隆中(680-681年)为匈奴掠夺,部分回纥又流入河西。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年)回纥遭突厥攻击,复有部分迁入・65・第一篇军事地理甘、凉2州。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回纥助唐平安禄山有功,赏、赐甚厚。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回纥归唐,请改回纥为回鹘,取迥旋轻捷若鹘之意。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由于内乱、天灾、外患,回鹘汗国崩溃,分3支西迁:一支迁河西为甘州回鹘,依属吐蕃;一支去新疆为高昌回鹊(即西州回鹘);一支去葱岭为哈拉汗国。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张议潮起义,大败吐蕃,奉瓜、沙、甘、肃等11州图籍归唐为归义军,回鹘又归归义军统治。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甘州回鹘日益强大,并归义军诸城在甘州设立牙帐,建立政权,控制河、兰2州,威胁瓜、沙等地。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回鹊为辽所破,辽“攻陷肃州,尽虏其民”,回鹘为辽附国。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西夏攻入甘州,甘州回鹃溃散。
  甘州回鹘的社会组织,起初是氏族部落,以游牧为主。建立汗国后,大小官员及牧主构成统治阶层,国王称可汗,王候称设,官员称察、杀等,贵族称叶护、阿波、俟斤、达干等。平民称“黑民”,尚有一定数量的奴隶。贵族大臣“皆世其官,而无员限”。回鹘初用突厥文,后创制回鹘文,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创制新文字,为维吾尔文的雏形。创七曜历(7天为1周)。初信仰萨满教(原始宗教),男巫师称萨满,女巫师称乌答,为人驱邪治病。后信摩尼教(明教),“禁婚姻,不祭祖,不吃荤,衣白冠,死则裸葬”。至13世纪时,信仰佛教和基督教,甘州、肃州不少人信仰景教(基督教聂士脱里派),回鹘灭亡前有信仰伊斯兰教者。甘州回鹘的经济生活中,主要是马匹、骆驼并有玉石、琥珀、琉璃、毛褐、胡锦等产品。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经济贸易频繁,在中原及中亚经济交往中起很大的中转作用。
  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部族。隋末唐初,游牧于今四川西,青海东部及甘肃南部。“每姓别自为部落,一姓之中,复分为小部落,大者万余骑,小者数千骑,不相统一”。各部落中,以拓拔氏为最强。拓拔氏是源出于东北的鲜卑族,与西北的羌族经迁徙、交往、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唐初,为吐蕃所遏,顺黄河东迁,散居庆州(今庆阳)和夏州(陕西靖边北)。唐末,党项族首领拓拔思恭以助唐剿灭黄巢有功,被封为定难节度使,赐姓李,子孙世袭,至宋真宗成平五年(公元1002年)党项势力日盛,叛服无常。至李元昊,扩大地盘,驱逐回鹘,向河西各地发展,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吞并凉州,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攻陷甘州,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占领瓜(安西)、沙(敦煌)、肃(酒泉)3州。至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建第四章人文国大夏,建都中兴府,与宋、辽成为鼎足之势。西夏幅员辽阔,“方二万里”,拥有今宁夏全部,甘肃大部,及陕西、青海、内蒙部分地区。宋徽宗宝元元年 (1225年),为蒙古成吉思汗所攻灭。
  党项族初起时“不知耕稼,上无五谷”,在统治时代“岁时以耕稼为事”。当时河西物产丰富,粮豆丰盈,瓜果肉畜,品种繁多。西夏人“春食鼓子蔓、碱蓬子。夏食苁蓉苗、小芜荑。秋食席鸡子,地黄叶,登厢草。冬则蓄沙葱、野韭、柜霜、灰条子、白蒿、碱松子,以为岁计”,“衣皮毛,事畜牧”。名马橐驼数以万计,衣帽鞋袜都是毡褐,驼毛毡最丽最良。西夏冷锻的铠甲,“坚滑光莹,非强弩不可入”。因此党项人畜牧农耕并重,手工制品精良,茶、马、盐、铁交易频繁,商贸兴旺。但战争频繁,灾害伤亡惨重。
  党项族信佛教,广译佛经,兴建寺院。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并创立西夏文字,大量翻译儒家经典《孝经》、《论语》、《尔雅》等,官制也仿宋制,有文武班,设中书、枢密院、三司、御史台等。
  西夏灭亡后,党项族一部分人南渡洮河,穿过松潘草地,沿金川海南下到达木雅。一部分人辗转到日喀则的昂仁县境,成为乌斯藏的属员。另一部分伊斯兰教徒,迁入临夏东乡保安一带。
  二、现代居安西区内的少数民族安西县境内现有14个少数民族,根据2000年统计,1999年全县少数民族人口共有1817人。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回族,其次是藏族、土族,百人以上的民族有回族、藏族、土族;100人以下的民族有蒙古族、维吾尔族、苗族、壮族、朝鲜族、东乡族、撒拉族、裕固族、侗族、满族、佤族等11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0.63%。
  各少数民族中,回、满族本来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现在基本不用,通汉语,日常用汉文。蒙古族、哈萨克族、藏族、维吾尔族有本民族语言、文字, 与汉语、汉文并用。其他少数民族基本通汉语用汉文。
  主要少数民族概况如下:回族现有746人,清雍正年间移入安西。大多居住在县城、柳园、小宛等地。信仰伊斯兰教,喜爱清洁,禁忌养猪,禁食猪肉及骡、马、驴、狗、凶禽猛兽肉,不吃自死的牛、羊及家禽肉,所有熟食讲究“清真”,非“清真”不食。所食牛、羊、鸡、鸭等要经过伊斯兰教工作者屠宰。忌讳在饮用水池、水安西县军事志・67・第一篇军事地理渠、水泉旁洗澡、洗衣服、倒脏水。回族人善于经商,家居城镇者,大多经营个体饮食业。衣服喜欢白、黑两色,男子习惯戴白色小帽,女人外出罩黑面纱。
  藏族现有644人,于20世纪60年代迁入安西,主要分布在三道沟镇、西湖乡、环城乡、小宛农场、南岔镇。以从事畜牧业和农业为主。信仰佛教。男子喜欢穿白色大襟内衫,外穿大领长袍,头带皮帽或藏式礼帽,腰间扎绸、布腰带,脚穿长筒靴,并佩短刀。已婚妇女将头发梳理成数十根细辫,腰间系以银制及玛瑙饰物,并与发辫连接起来。农区藏族妇女多穿旗袍,外套马甲,束腰带。牧区妇女内穿单衣,外穿旗袍。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生活的改善,藏族妇女的服饰更加绚丽多彩,大多着新式服装。藏族以牛羊肉、糌耙为主食,以酥油、乳酪、茶水为家常饮料,喜欢青稞酒。不吃鱼类,忌食奇蹄类畜肉和有爪子的动物肉。丧葬有火葬、天葬、水葬和土葬,以天葬为多。
  土族现有112人,20世纪90年代移入安西。主要分布于河东乡、南岔镇、腰站子乡、布隆吉乡。土族是古代吐谷浑人的后裔,有本民族的语言,但没有文字,通用汉语。以青稞、小麦、薯类为主食,喜喝奶茶,吃酥油炒面。青状年男子多戴织绵镶边的毡帽,身穿斜襟长袍或绣花高领短褂;妇女一般穿斜襟长衣,外着坎肩,腰系彩带,脚穿绣花鞋。
  东乡族大多聚居于腰站子乡。信仰伊斯兰教。生活习惯与回族基本相同,语言属阿尔泰系蒙古语族,现只在举行宗教活动时偶尔用,平时能用汉语、汉文。男子喜欢戴软帽,老年人喜欢腰挂荷包、眼镜盒,妇女出门一般戴盖头。
  第三节宗教安西县宗教活动始于东汉。现有4种宗教:即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回、东乡、哈萨克等民族中信仰人数众多;佛教(汉传)和道教为汉族中的少部分人信仰;基督教是鸦片战争之后传入的,信仰者主要是汉族。伊斯兰教、基督教组织比较严密,宗教活动经常,佛教、道教组织松散,信教群众只在宗教节日参加活动。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受到宗教团体的热烈拥护。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国家加快第四章人文“两西”建设步伐,大量从甘肃东部贫困地区移民,其中许多是东乡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人口,信教群众有所增加。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宗教政策得到了全面贯彻落实,宗教活动逐步恢复,宗教管理日趋正常化、规范化,宗教人士爱国爱教, 使宗教事务从一个侧面确保了全县社会政治稳定。
  伊斯兰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七世纪初由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创立,在我国又称为“回教”。唐高宗时传入我国,并于同期传入我县。全县现有伊斯兰教教民4921人,宗教活动场所5处。分为4个教派:一是“格底目”,意为老教,属逊尼派;二是“伊赫瓦尼”,称新兴教,或直称“新教”;三是 “赛来非耶”,因做礼拜时要抬三次手,故又称“三抬教”。本县境内有不同教派的大小“门宦”四个:一是“虎非耶”,意为“低声默念”,因此被称为“低念派”,实行教主集权承袭制。教众主要分布于三道沟镇、河东乡、小宛农场、腰站子乡和县城等地;二是“哲赫忍耶”:意为“高声赞颂”,俗称“高念派”,属苏非派,信徒主要分布在三道沟镇、腰站子乡、踏实乡、小宛、柳园和县城等地,三是“库不忍耶”:属苏非派,教徒在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四是“嘎地忍耶”:属苏非派,教徒在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
  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东汉时传入我县并盛行。从北魏到五代,县境内的永晖寺、阿育王寺、龙泉寺、瓜州开元寺、永兴禅寺、广化寺都是佛教集中活动的中心。在我县主要是汉传佛教,以显宗为主,分为净土宗、天台宗、律宗、禅宗、法相宗等支派,影响最大的是净土宗。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一一榆林窟都与净土宗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佛教教徒纷纷退出佛教协会,法师和尚也成为普通劳动者。“文化大革命”中,佛教活动在安西中止。现安西县有佛教教徒825人,活动场所在截山庙。
  道教我国古老的宗教。东汉顺帝时由张道陵创立,奉老子为教祖,以《道德经》、《正一经》、《太平洞极经》为主要经典。主要宗派为正一派和全真派。清雍正年间,道教传入安西。现有教徒64人。
  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创立于公元一世纪初期,流行于罗马帝国,后在欧洲各地传播。以《旧约全书》、《新约全书》为圣经。基督教于近年传入我县,现有教徒732人,活动场所3处。
  ・69・第一篇军事地理第四节文物名胜安西县文物遗址众多,共有石窟寺、古遗址、古建筑、古墓群等30余处,其中,属全国重点保护的1处,省级重点保护的5处,县级重点保护的24处。
  榆林窟俗称万佛峡,位于安西县城南75公里处。洞窟开凿在峡谷两岸直立的东西峭壁上,因而命名为“榆林窟”。
  榆林窟是我国著名的石窟之一,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洞窟形式、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看,与敦煌莫高窟十分相似,是莫高窟艺术系统的一个分支,历来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其创建年代无文字可考。据专家考证,它的开凿年代可能在隋、唐以前。从现存壁画风格和游人题记结衔看,唐、五代、西夏、宋、元、清各代均有开凿和绘塑。现存有完整壁画的洞窟41个,其中东崖30窟、西崖11窟。据考证,大致可以断定唐代3窟、五代8窟、宋代13窟、西夏4窟、元代4窟、清代9窟。保存着塑像100余尊、壁画1000余平方米。
  在榆林窟不同风格的艺术中,包含着乡土成分、生活气息、民族特色和域外风采,是我们研究继承和弘扬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文化宝库之一。
  东千佛洞又名接引寺,位于县城东南90公里处(在桥子乡以东)。洞窟开凿在干涸河谷东西两岸的崖壁上,现存大小洞窟23个,东崖9个,分上下两层,上层6窟,下层3窟,有壁画、塑像的仅有3窟;西崖14窟,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8窟,下层6窟,有壁画、塑像的仅有5窟。所有洞窟都集中在南北长约200米的范围内。各窟正壁两侧各开一向里凿出可旋绕礼佛的马蹄形通道,前部洞顶呈覆斗藻井或窟窿顶,中央不设佛坛,现编号为3、5、7、8窟。窟前原有木构窟檐建筑,现已拆毁。
  洞窟开凿年代无资料记载,从洞窟的内容判断,当凿于西夏,清代曾有修建。洞窟壁画的艺术水平和艺术价值很高,绘画技艺和手法都有独到之处,它与榆林窟一起弥补了敦煌莫高窟佛教艺术之不足。壁画中密宗画占据主要地位,除《净土变》、《药师变》、《说法图》等流行的主题外,《观音变》、《涅磐变》数量较多。
  兔葫芦遗址位于布隆吉乡双塔村西南5公里沙丘中,1972年酒泉地区文物普查时发现,是一处规模大、文化内涵丰富的古遗址。出土文物有:第四章人文新古器时代的石刀、石斧、石镰、夹沙陶罐及少量的彩陶片,隋、唐货币、车马饰件。这一遗址的发现将给安西及甘肃西北地区古代文化研究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1985年11月3日,县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道德楼位于桥子乡政府院内,建于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长、宽均为7.2米,高8.76米,木质结构。二层檐下悬匾1块,上书“道德楼”。1966年“四清”运动中涂改为“四清楼”,后匾被毁。楼东侧原建有火神庙、仙姑庙、龙王庙、老君庙等。庙内有壁画、泥塑等艺术,后被全部撤除。道德楼是安西县境内现有唯一的一座木质结构古建筑。1985年11月30日,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象牙造像象牙造像是榆林窟稀世珍宝,清初由榆林窟出土,安西百姓俗称“象牙佛”。1925年至1944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的陈万里、夏鼐、向达、阎文儒等人先后在榆林窟考察文物时称其为“象牙造像”。
  象牙造像用一整块象牙雕刻而成,状如手掌,高15.9厘米,上宽11.4厘米,中宽15.7厘米,下宽14.8厘米,合厚3.5厘米,两边对合。外刻一尊持塔骑象菩萨,除象外,有人像10个,塔1座;内每边25格,共刻50个不同情节的佛传故事。计有人像279个,动物、塔、车马12个。根据阎文儒《文物参考资料》 载,象牙造像有摩耶夫人入梦、太子洗浴、阿私陀罗仙人占相、姨母扶养、耶输陀罗入梦、太子学习等多个故事场面。从雕刻佛传故事内容和人像体态等特征来看,可反映出是印度恒河上流第三朝巴拉王朝(相当中国初唐) 的作品。雕刻精湛,内容丰富,其手法完整地表现了印度健陀罗艺术风格。
  象牙造像重归榆林窟后,屡遭劫难。1950年,榆林窟道人郭元亨将其献给安西县人民政府,1954年移交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1958年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1984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委托北京牙雕厂复制一座,复制品现存安西县博物馆。
  此外,还有唐玉门关、安西老城遗址、锁阳城、六工城、布隆吉城等,在军事设施一章中已有记述。
  ・71・第一篇军事地理第五章交通邮电第一节公路安西县地处甘、青、新三省区的交界,是控扼甘新的重要交通要道,也是甘肃省通往蒙古国的必经之路,交通四通八达,是军事机动作战的重要地段。
  一、安西古道安西地处交通要冲,两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就经过这里通往西亚和欧洲。当时的道路分为南北两条主线。南线:柳沟(今三道沟镇)——敦煌——阳关一一阿尔金山——鄯善——于阗——莎东——中亚西亚地区;北线:柳沟——玉门关——伊吾——高昌——天山——龟兹——疏勒—— 帕米尔高原——中亚西亚地区。清雍正时期在北线古道设立驿站,安西境内从东向西有柳沟一一布隆吉——小宛一一县城一一白墩子——红柳园——大泉——马莲井——星星峡。
  据《瓜州政区历史地理调查概论》载:从汉唐乃至宋元明清时期,安西境内有6条交通干线通往各地:玉门一西湖道自玉门至安西界蘑菇滩,经桥湾、九墩湾、布隆吉雅丹地貌区、唐玉门关、小宛、北干沟折向西南,越过疏勒河,经瓜州乡、西湖乡,入敦煌界,全长296公里。
  石板墩一内、外蒙古北界山脉道自安西北大桥,经马鬃山区明水泉,通往内、外蒙古北界山脉,全长420公里。
  玉门关一一敦煌道自唐玉门关过葫芦河至乱山子北麓,经唐双塔遗址、苜蓿烽、小宛南山、十工山口、芦草沟、甜水井至敦煌城,全长178公里。
  玉门关——石包城道自唐玉门关,经双塔村、汉鹰窝树城、羊圈湾子、冥安18、19号烽燧,过冥水,经冥安县城、唐瓜州城、青石峡、鹰嘴山至石第五章交通邮电包城,全长156公里。
  晋昌郡——十工山北口道自西晋晋昌郡(今布隆吉乡南萧家地),向东经唐墩湖,沿长山子北戈壁北缘风蚀台地,经四道沟村、三道沟入玉门界,向西南经冥安城、唐瓜州城、清踏实城、汉广至城,过芦草沟,同玉门关——敦煌道汇合,全长228公里。
  安西——星星峡道自安西境内的北大桥向西北经唐白墩子、红柳园、大泉、马莲井、搞油桩至星星峡,入新疆界,旧里程碑全长1178公里。
  二、公路现状新中国成立后,安西交通运输长足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公路建设质量明显提高,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国道为主干,全县所有乡镇、村都通公路的公路网络。
  (一)国道312国道又称甘新公路。路基源于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陕甘总督左宗棠修筑的甘新驿运大道。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为甘新公路。在安西境内东起蘑菇井,西至星星峡,全程253公里。1977年铺成沥青油路,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属2级公路。沿途经过布隆吉乡、甘肃农垦小宛农场、县城北5公里、柳园镇南5公里。境内共有大小桥梁68座共1726.13米。其中在马莲井有红柳河大桥1座,桥长132.86米 ,中桥21座共963.11米,小桥46座共630.16米,各种桥梁均属钢盘混凝土结构。在桥湾火车站有立交桥1座。沿途有大小涵洞269道共3228米;主要山口有:在里程牌3284处有黑山口,在里程牌3382处有星星峡山口,山口窄长,基本与路基同宽,地势险要,是古代与现代的战略要地。在安西境内主要有两个道班,即北大桥道班和柳园道班。大小加油站6个:桥湾1个,北大桥2个,柳园5公里3个;主要河流有红柳河。
  215国道又称红当公路。始建于1958年,是柳园通往当金山的主干公路。在安西境内从柳园北侧至界墩子,全长98公里,1977年铺成油路。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属2级公路。沿途经过西湖乡,在安西境内有大小桥梁5座,涵洞4道共48米,在0公里和76公里处各有加油站一个。
  (二)省道313省道又称安敦公路,现改为314省道。始建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o在安西境内从北大桥至甜水井,全长61公里,1977年铺成油路。路基宽安西县军事志・73・第一篇军事地理12米,路面宽9米,属2级公路。沿途经过县城、南岔镇十工村,在安西境内有大小桥梁6座共110.2米,涵洞38道共456米,加油站2个,即县城南关6公里处和南岔镇十工村14公里处各一个。主要经过的河流有疏勒河。
  216省道又称桥红公路,始建于1958年,是柳园通往红石山的主干公路。自312国道桥湾起,在安西境内经过宗山口、碱泉子,全长40公里。向北而行,过黑山头,进入肃北马鬃山地区,经音凹峡、将军台、公婆泉、跃进山,止于红石山,全长233.17公里。桥湾至公婆泉为柏油路面,公婆泉至红石山为砂砾路面。
  (三) 县市公路玉布路玉门镇——布隆吉,全长53公里,在安西境内经过三道沟镇、河东乡,全长24公里。
  踏包路踏实——石包城,全长85公里,在安西境内经过水峡口子、蘑菇台,全长42公里。
  (四) 县乡公路布疏公路布隆吉乡政府——疏勒河,全长52公里,路面宽6米,系砂石路面。
  安桥公路安西县城——桥子乡政府,全长51.87公里,路面宽6米,系砂石路面。
  安南公路安西县城一一南岔镇政府,全长19.14公里,路面宽6米,属3级公路。
  安四公路安西县城——四工村,全长13.42公里,路面宽6米,属3级公路。
  常东公路常乐城——东巴兔乡政府,全长33.9公里,路面宽4.5米,系砂石路面,属4级公路。
  桥泉公路桥湾——上泉,全长10.8公里,路面宽5米,系砂石路面,属4级公路。
  九南公路南岔乡——九南村,全长11.4公里,路面宽5米,系砂石路面。
  安湖公路安西县城——西湖乡政府,全长65公里,路面宽4米,系砂石路面。
  布双公路布隆吉乡政府——双塔水库,全长28公里,路面宽5米,系砂石路面。
  红西公路红当公路74公里——西湖,全长1.4公里,路面宽5米,系砂•74•第五章交通邮电石路面。
  三五公路三道沟镇——五四村,全长10公里,路面宽7米,系砂石路面。
  (五)专用公路甘双公路甘新公路269公里处双塔,全长7公里,路面宽6米, 属3级公路。
  安十公路安敦公路13公里处——十工农场,全长4公里,路面宽5米。
  柳花公路柳园镇——花牛山,全长23公里,路面宽5米。
  安牛公路安西县城——牛圈子,全长150公里,路面宽5米。
  安红公路安桥公路34公里处——红口子,全长82公里,路面宽4米, 系简易路。
  安榆公路黄水桥——榆林窟,全长46.9公里,路面宽8.5米,属3级公路。
  安西县简易公路情况表安西县军事志・75・第一篇军事地理第二节铁路兰新铁路经安西县境内,铁路线东起疏勒河站(三道沟镇),西至红柳河车站,全程285公里,沿途设21个火车站,均属乌鲁木齐铁路局管辖。
  疏勒河车站是县境内最东的一个车站。位于三道沟镇,于1956年12月建站,为三等车站,疏勒河地区还设机务段、客运站。东距军垦车站13公里,西距河东车站12公里。此段有4座大桥,即东铁桥、西铁桥、五道沟铁桥、桥湾铁桥。站内设有12股道,上下行客车6对,年发运旅客9万人(次);货物17对,年发运货量80万吨。从疏勒河车站向西北进入北戈壁,行程142公里, 途经河东、桥湾、布隆吉、柳沟、龙岗、安北、金泉、石板墩、峡东、峡口、柳东11个车站,到达柳园车站。上下行列车均在这里上水、换车头。
  柳园车站现更名为敦煌车站。位于兰新铁路1043公里处,东距柳东车站11公里,西距柳西车站5.4公里。1958年5月建站,为三等车站,铁路系统设有车站、车务段、电务段、工务段、机务段5个单位及医院、学校、商店、食堂等生活服务设施,共有职工3277人,家属10564人,日通上下客车6对,年发运旅客22.5万人(次),日通货车上行17对、下行16对,日均装车16辆、卸车61辆,全年进出物资104.6万吨。可组织重型武器装备进站装载和大部队转运。是甘肃西部县、市及新疆、青海、西藏四省(区)物资集散地。为了搞好这里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县上于1960年成立了柳园镇,设置镇人民政府,协调柳园地方行政工作。随之设立了邮电、银行、粮站、商店、旅社等单位。以后,陆续设立了卫生院、公安派出所、工商所、银行、税务所、人民法庭、中、小学、环境保护站等单位。成为安西与外地联系的重要交通门户。
  从敦煌车站继续向西北行程60.9公里处,途经柳园西、小泉东、小泉、大泉、布特、照东、向阳等站,到达安西境内最西的红柳河车站(兰新线1129.5公里处)铁路再向西,进入新疆境内。
  河东车站成立于1965年5月。位于河东乡境内,距河东乡政府南约1公里处,东距疏勒河车站11.3公里,站内设5股道,1个货运台,日接发量为562对客货车。
  桥湾车站成立于1957年6月29日。位于布隆吉乡境内,站内设5股道,1个货运台,日接发量为562对客货车。
  第五章交通邮电第三节桥梁
  第五章交通邮电第四节邮电
  一、邮电机构的设立与发展据民国《安西县志》载,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始建立安西电报局,后改为电报支局,初置领班,旋改为主任,后又改为局长,并设事务、报务员各1人,线务佐8名,机务佐1名。
  民国元年(1912年),设立安西邮政二支局,设局长1名,送信差1名,马差8名。民国24年(1935年)邮电合一,在老县城西街租用商民陈学孟地方改修邮电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2年邮、电分设。1953年合并为邮电局。1969年邮、电分设。邮政部分与县工交局合并,成立工业交通邮政局;电信部分成立电信局,实行军管。1972年邮政与工业交通局分设,成立了邮政局。1973年撤销邮、电两局,恢复邮电局,局址从老县城迁往新城现址。1985年底,局内设办公室、邮政组、报话组、机线组、机务站,共有干部、工人131人。
  随着邮电管理体制的改革,基层机构不断扩大和发展。1952年在北大桥设立了邮政代办所,承担着各地邮件传递工作。1954年至1959年,先后设立了三道沟(现为疏勒河)、花牛山、瓜州、踏实、河东、桥子、峡东、辉铜矿、马鬃山、柳园、四工、十工、四道沟、布隆吉、西湖、双塔16个邮电支局、所。经过调整,1985年,全县共设邮电支局3个(柳园、疏勒河、踏实);邮电所8个(河东、布隆吉、瓜州、西湖、小宛、南岔、桥子、辉矿)。承担着全县邮电任务。
  二、邮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甘肃省开设的甘新干线畜役邮路在安西设有8站。即东起柳沟一一布隆吉一一小宛一-安西——白墩子——红柳园—— 大泉——马莲井——星星峡,全长280公里。安西至敦煌畜役邮路在甜水井交接邮件,全长61公里。县以下仅有三道沟、布隆吉设代办所,但仅售邮票,除此之外别无邮路。人民群众投递信件,还要跑来县城,很不方便。1947年甘新干线由畜役投递改为商运汽车和畜役并用邮路。1953年干线邮运由商运汽车改为省自办汽车邮运,1955年安敦邮路由驮班改为邮运汽车。县内开设两条邮路:一条是由县城出发经小宛、布隆吉、河东返回县城四日一班 (疏勒河的邮件经玉门镇投递);另一条是由县城出发经环城、瓜州、南岔、踏实、桥子返回县城四日一班。1956年开设五条畜役邮路,即头工至西湖、三道沟至桥湾、布隆吉至小宛、踏实至东巴兔、踏实至桥子。1957年省邮电・79・第一篇军事地理局发给安西投递自行车10辆,邮路全程为372公里。1958年开办马鬃山邮政所1处,增设马鬃山煤矿邮路135公里。开展红柳园至辉铜山矿邮路25公里。1985年,全县13个乡镇、41个村,全部通邮,272个生产队由村委会捎转。邮路总长度1120公里,其中委办汽车436公里,摩托车368公里,自行车316公里,截止2001年底,全县13个乡镇共41个村及两个企业,全部通邮。
  三、电信长途电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安西县只有2条长途电话线路,即安西至酒泉、安西至哈密,全长580公里。1957年9月开通敦煌实线电路1条。1966年开通实线电路7条,与邻县和省外有了直达电路。1970年至1985年底开通载波电路12条,载波可达兰州、酒泉、玉门镇、哈密、敦煌、冷湖、肃北、柳园,拥有载波终端机12部。长途电话种类有:代号、特种、紧急调度、政务、普通、公务6种。1985年长途电话38330张。
  市内电话1949年安西市内电话用户6户,合设5门总机1部。1952年装设20门磁石总机1部。1959年总机容量增至100门,用户发展到47户。1964年把柳园镇划为市话体制,从此县内有市话交换点2处。1985年,县局有400门磁石交换机,实占310门,架设明线杆21公里(其中水泥杆10公里),明线线条78对公里,电缆皮长9公里。市内电话用户:柳园铁路单位有200门纵横式自动交换机,其它单位有200门磁石交换机。全县用户电话机355部。
  农村电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安西境内不通农村电话,1956年开始架设农话线路216公里,通达14个乡。1957年,除西湖乡未通农话外,其余的环城、小宛、三道沟、四道沟、河东、布隆吉、双塔、踏实、桥子、东巴兔、头工、南岔、九工等乡都通了电话。1960年,100%的人民公社、80%的国营农场、30%的生产大队安装了会议电话扩大器。交换机总容量是155门,电话机79部,县内明线线条1021对公里。以县城为中心的全县通信网络已基本形成。1985年,全县各乡(镇)都通电话,线路长度519.31公里(其中水泥杆40公里),明线线条长度669.52对公里,电话机123部,交换机总容量200门。
  随着电信事业快速发展和西兰乌光缆的开通,安西已形成光缆、微波、卫星各种通信手段并存,互为补充,相互协调发展的现代化通信网。截止2001年,安西县在酒泉地区本地网的基础上,发展建成城域网2.343公里,本地网618.66公里。安西至敦煌的直埋光缆120公里,安西至敦煌的微波线路120公里。移动、联通网波及每个乡镇,各乡镇都设有机站。
  第六章军事要地、军事设施第六章军事要地、军事设施军事设施,即用于军事行动的建筑物,一般根据地形、地物特点进行构筑,目的是为部队实施军事行动创造有利条件,使之有效地依托其消灭敌人, 保存自己,以争取战争的胜利。安西县自古为边塞重地,又是经略河西的关口要隘,境内自汉代以来所建筑军事设施众多,种类齐全。
  第一节长城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
  在以刀、枪、戈、矛、弓箭等冷兵器作战的古代,长城作为一道防线,为防御者提供了良好的作战阵地。特别是对于古代那些剽悍勇猛、行动快捷的骑兵,长城能够有效地阻滞其行动,这对于保障边疆地区人民的生命及生产、财产安全,起到了重大作用。长城在军事防御上的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小规模来犯之敌,戍边将士可利用长城进行抗击,阻止其内侵;第二,对大规模进攻之敌,可迟滞其行动,使其不能长驱直入,以使纵深主力部队实施集中和展开,并使居民能够进入城池堡寨躲避,减少损失;第三,发动战术性追击和战略性反攻时,可作为出发阵地和后方基地,既能保证军事企图的秘密性和实施进攻的突然性,又能为出击部队就近给予后勤支援。
  汉长城,也称“汉塞”。汉代修筑的长城,主要是防御匈奴的侵扰。汉武帝时,随着国力的增强,汉朝夺取了河西走廊及河南(今内蒙伊克昭盟)、河套地区,迫使匈奴退居大漠以北。此后,汉朝在新开拓的地区设立郡县,徙民开发。为了防御匈奴再度南下入犯,保卫边疆,维护中西交通,于是修筑了一系列边塞设施。
  安西境内主要是汉长城。
  一、汉长城的形制安西汉长城的结构,有其显著的特点。《汉书•匈奴传》云:“起塞以来百年有余,非皆以土亘也,或因山岩石、木柴僵落、溪谷水门,稍稍平之,卒徒筑治,功费久远,不可胜记”。汉代所筑的塞防设施,皆因地制宜,或板筑土垣,垒石砌墙;或倚高山狭谷等自然险阻,斩削整治,形成陡崖;或挖掘壕沟,堆土起垅;或修筑栅栏、篱笆,外设鹿柴、虎落;河沟、溪流处,则筑水间,形成跌水。所有上述设施,汉代总称为“塞”。
  塞墙大多筑在地势平坦、位置重要的地段。一般用黄土夯筑,基厚3~6米,高5~9米。安西境内多戈壁、沙漠,塞墙皆以芦苇、红柳、沙砾等作为主要材料,构筑时,先将芦苇或红柳捆扎成束,围成框架,以沙砾充填,浇洒盐水,再填沙砾,再浇洒盐水,如此分层叠压而上,最高者达3.75米,顶宽1.5米。芦苇、红柳、沙砾因盐水粘合而凝结成牢固的墙体,虽经2000余年沧桑, 至今仍屹立在戈壁沙漠中,蔚为壮观,名为“沙漠长城”,为世界建筑史和军事上的一大奇观。
  堑壕具体形制有3种:一是中间挖掘壕沟,将掘出的沙土堆在两侧,形成两道梯形土垄,当中形成深壕。根据目前保存的遗迹观察,壕沟一般宽8~10米,深2~3米,土垄外高2~3米。二是在一侧挖掘壕沟,一侧堆筑土垄,多筑在坡地,壕沟在低坡一侧,土垄在高坡一侧。三是两侧掘沟,中间堆筑土垄, 因而土垄较高,多筑在平川地区,土垄一般高3~5米,壕沟深6米,宽约7米。
  烽燧烽燧又称“亭燧”,汉简中或称“亭”,或称“燧”,或称“亭障”,今称“烽燧”或“墩台”。烽燧布局有3种:一是沿塞垣、堑壕内侧修筑烽燧线,平原地区一般5公里左右筑1座,地形复杂的地段,不足1公里也筑1座,以使施放的烟火能够相互望见。二是有些地段不筑塞垣、堑壕,只修烽燧线。烽燧线即是塞防线。三是外修筑烽燧线,作为长城的前哨阵地,侦察传递情报。烽燧是长城守御部队的基层单位,设有燧长、属吏及戍卒,小燧不少于4人,个别大燧多至15人,分别担任候望(侦察)、燃放烟火(报警)、防守及烽燧维修任务。烽燧属候官(或候长)管辖。
  障城和坞壁障是长城沿线的重要设施,《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云:“汉制,每要塞处别筑为城,置人镇守,谓之候城,此即障也”。《汉书•李陵志》颜师古注云:“障者,塞上险要之处,往往修筑,别置望候之人,所•82•第六章军事要地、军事设施以自障而伺敌也”。可见,障是修筑在长城沿线的小城,是军事防御的重要据点。障城又是守御长城的指挥所,一般为部都尉、候官的驻所。部都尉的障城,一般修筑在长城内侧1公里~3公里的地方,候官的障城则修筑在长城线上。坞壁又称“坞堡”、“坞候”,是戍卒的营房,周围筑有围墙。在考古资料中发现,坞多附属于烽燧,与烽燧组成一座完整的营院或堡垒。汉代长城由部都尉负责分段防守,部都尉下辖2~5个候官,候官下辖若干烽燧,有的候官也辖1~3个候长,分管各燧。部都尉是防守长城的一级指挥官,归郡都尉管辖。《汉书•地理志》中载敦煌郡有宜禾、中部、玉门、阳关4都尉。都尉下设丞、司马、千人及其他属官,一般负责防守长约150-200公里的长城,领有七、八十座烽燧。候官名称,史书不记载。《敦煌汉简》和《居延汉简》出土后,考古学家考得一批候官名称,其中敦煌郡有广汉、美稷、昆仑、鱼泽、宜禾、万岁、吞胡、步广、破胡、平望、玉门、大煎都12个,候官一般防守长约30~60公里塞垣,领有30座左右的烽燧。每座烽燧若以10人计算,仅敦煌郡守卫长城的士卒即在1200人左右,该郡4个都尉的属官及候官属吏和后勤、服务人员,亦不下1200人,共计2400人左右。
  二、酒泉塞酒泉塞约筑于汉武帝元封二年~六年(前109~前105年)。《汉书•张骞传》云:“天子(指汉武帝)遣从骑侯(赵)……破姑师,虏楼兰王,酒泉列亭障至玉门关矣”。这里说的姑师、楼兰,是汉代西域的城国,在今新疆东部地区。《张骞传》引韦昭语注云:“玉门关在龙勒界”,即今敦煌市区西北约60公里处。赵破奴破楼兰后,为维护河西入西域的交通,汉武帝决定修筑酒泉至玉门关的长城。这道防御线,东起今金塔东北的鼎新镇,西止敦煌市西130公里之榆树泉盆地,全长约660公里。李并成先生作了实地勘察和研究,记述颇详。现分述如下:敦煌郡宜禾都尉防段《汉书•地理志》广至县下记载:“宜禾都尉治昆仑障” 。近代学者王国维据《流沙坠简》考证,认为宜禾都尉本名鱼泽尉,驻鱼泽障,后移驻宜禾障,旋改名;再后移驻昆仑障,但仍用宜禾都尉之称谓。宜禾都尉所管塞墙长150余公里,有烽燧38座,均在安西县境内。
  此段汉塞起自今安西县东疏勒河转弯处的蘑菇滩,与酒泉郡西部都尉管段相接,沿疏勒河北岸西行。桥湾城以东有18公里残墙,几乎全系砂石垒・83・第一篇军事地理砌,间有夹压柴草者,残高0.8~1.6米。桥湾城以西,在修建铁路、公路时移作路基3.5公里。双塔以东为雅丹地貌区,风蚀破坏严重,现存遗址约8公里,已风蚀为残宽4米、残高1米左右的砂石圪塄。双塔水库以北,有7公里断续残墙,用沙石垒成,残高1.5米左右。水库以西有4公里墙垣,保存较好,顶部加压的罗布麻至今尚存。塞垣在双塔农场地段越过疏勒河,沿河南岸向西延伸,因穿越农场垦区,人为破坏严重,大段缺失,较完整的仅有北干沟口以东15公里。安西县城至四工一段,大多坍蹋成土丘状,有些段落因穿越绿洲垦区,破坏严重。北干沟口和县城西南有墙垣遗迹,以砂石构筑,残高1.2-1.6米,其余地段仅存沙塄。四工至西沙窝一段,均在疏勒河以南的戈壁滩上,绵延不断,多以砂砾、黄土夹红柳、芦苇、胡杨等筑成,残高一般为0.8米~3米。
  《流沙坠简》第145简有“广汉第一,美稷第二,昆仑第三,鱼泽第四,宜禾第五”一段文字,据有关学者研究,此即宜禾都尉所辖的5个候官名称。
  酒泉郡西部都尉防段《汉书•地理志》乾齐县下记载:“(酒泉郡)西部都尉治西部障”。据考证:汉乾齐县城在今玉门市玉门镇附近。西部障故址在今玉门市黄闸湾乡十二墩西,城呈矩形,面积约17.7x14米,残高5.5米, 开南门。该都尉所管汉塞,东起玉门东北部干海子,沿北石河南岸西行,经头墩、二墩、三墩、四墩,至五墩,越过北石河,沿该河北岸继续西行,经六墩、七墩、十一墩、十二墩,又经三站、四站、六站,进入安西县界,西至安西县三道沟镇东北之疏勒河转弯处,与敦煌郡宜禾都尉广汉塞接界,全长105公里。五墩以西至安西界约50公里,有大段残垣相连。有烽燧30余座,沿塞墙排列,大部分位于塞墙南侧,少数几座位于塞墙以北,烽与烽相隔1・5公里~5公里不等。
  昆仑障在南岔乡六工村西,今名六工破城子,即宜禾都尉治所。
  广汉障即今桥湾火车站以南之“九墩古城”,南北长50米许,东西宽约40米,位于长城内侧。
  万岁候官与万岁障管辖汉塞东自安西县西沙窝起,西至西湖乡南沙窝,均在安西县西部戈壁、沙漠中,长约30公里,发现烽燧8座,其中7座在长城线上。塞垣基本通贯,保存完好,以沙砾、黄土、黄土夹红柳、胡杨、芦苇、罗布麻筑成,残高1米~2.5米。西端一段,结构复杂,底层压胡杨,二层夹红柳,三层夹芦苇,四层夹罗布麻,层间压沙砾,用盐水等粘合,十分结实,至今仍有2.5米~3.5米高,屹立在荒滩上。南沙窝8号烽墩附近有一个障城,用第六章军事要地、军事设施黄土夹砂砾筑成,南北宽70米,东西长99米,残高1米~1.5米,障之西南连接长城,依其规模考查,当为万岁障,为万岁候官驻所。据 《 敦煌汉简》记载, 万岁候官属下有东部和西部2候长。
  吞胡候官及吞胡障管辖安西、敦煌2县交界处之汉塞,东起西湖乡南沙窝,西经东碱墩,穿过红当公路,进入敦煌县境内,止于大碱滩,长约25公里。安西县境内塞垣保存基本完好,形制与万岁候官管段基本相同。位于东碱墩东北2.2公里的“T28”号(D67)烽燧,在长城内侧,其下有一小障,曾出土汉简70余枚及封泥匣、木印章、铜蔟、铜带扣及丝织物残片,当为吞胡障,为吞胡候官驻所。汉简记载,吞胡候官辖有东部和西部候长。
  第二节关塞关塞,又称关、关口或关防,是古代的重要防御设施,一般修筑在长城要点或交通孔道的险要之处,即所谓“依山筑城”、“控河为险”,使之成为军事要塞,驻兵防守,以遏敌军入侵。“夺取关城”或“过关”是古代作战的一项重要目标,而“把守边关”、“固守关城”则是防守一方的重要任务。随着政治、军事形势的发展变化,有些关塞失去了军事防卫作用,有些关塞则因时间的推移而夷为平地,还有些关塞演变为缉盗缉私的关卡。清代以来,安西境内的关塞日渐废弃,只留下一些残墙断壁供后人评说。
  汉玉门关称玉关,因古时西域的和田美玉经此输入中原,故名“玉门关”。《汉书•地理志》敦煌郡龙勒县下记载:“有阳关、玉门关,皆都尉治”。玉门关设置的具体年代,史书无明确记载。汉玉门关因地处荒漠,经长期风蚀,关城遗址已荡然无存,因而汉玉门关的确切位置,就成为一个“历史悬案”。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敦煌市区以西95公里处的马圈湾(汉代属龙勒县地)汉代烽燧遗址,发现大量汉简,其中有记载吏卒出入玉门关的记录。考古工作者根据这些资料,结合当地长城走向和烽燧设置情况研究,认为汉玉门关应设在马圈湾烽燧遗址附近。后来,由于通向西域的北道开通,玉门关东移。据敦煌考古学家李正宇先生考证,东移后的玉门关址,在今安西县桥子乡西北7.5公里之唐晋昌城东北侧,遗址今存。
  唐玉门关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玉门关于葫芦河东岸。
  安西县军事志・85・第一篇军事地理东南有月牙墩,南有通唐瓜州(锁阳城)古道,西有苜蓿烽。清雍正六年 (公元1728年)重修玉门关,置双塔汛堡,设千总1员,兵1营驻防。双塔堡自此始有其名。堡内原有昭忠祠等古建筑。1958年,修建双塔水库,遗址浸入水中。
  第三节烽墩烽墩,又称烽燧、烽堠、亭障、烽火台、墩台,既是古代驻防军队的观察所,又是军情警报的传送站。安西县的烽墩遗迹,在各山口要隘与部分乡村布设。烽墩与长城、关隘、障城、堡寨一起,构成边疆地区完整的防御体系,在古代边疆军事斗争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烽墩的设置与烽火传送据史书记载,烽燧传递情报,始于西周。“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春秋时,举烽火以通信息,成为各诸侯国传递情报的主要手段。汉武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击匈奴,河西走廊为汉所有,筑长城、列亭障至玉门关外,防御匈奴南下。明代的瓦剌、鞑靼屡屡入犯掳掠,明王朝遂在千里河西修长城,筑烽台,加强防御设施建设,所修烽墩,一直使用至清代。
  平川地带的烽燧,一般用黄土分层夯筑而成;沙漠地带的多用黄泥夹沙砾修筑,也有中间夹压红柳枝条和芦苇修筑的;山区的则用黄土夹片石修筑,也有专用石块垒砌的。烽墩多数为正方形,或称为“方锥体”、“覆斗式”。少数因受地形限制,筑为长方形或椭圆形、半圆形。唐代大将李靖在其所著《李卫公问对》中说:“烽墩高可五丈,下阔二丈,上阔一丈,上建圆屋,以木板覆之”。安西现存的墩台,墩基一边长度多数为8米~至10米,少数为15米左右,顶部有4米~6米见方的空间,四周用土坯砌成护墙,高度在1米以上,外抹黄泥,建有施发烟火的设施和值班戍卒遮风避雨防寒的小房。大型烽燧下面筑有营坞,坞内有戍卒房舍及其它生活设施,并储备一定数量的粮食和饮水。平时,戍卒以软梯(悬索)上下烽台,登顶后将软梯拉上顶部,以防敌人偷袭;如敌人强行攀登,则用长柄矛、铁锥捅刺,或用节棍打击。
  安西烽墩的设置,一是在长城以外的要路沿线修筑,作为长城的前哨第六章军事要地、军事设施阵地。二是在各重要山口、要隘修筑,与营、所、卫、都司、郡府等军政机关连接起来。三是在乡村堡寨间修筑,与指挥机关连接起来。烽墩一般修筑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便于观察和联络。其布点距离有“五里一小墩,十里一大墩”之说,但实地考察,在地形复杂的地段,也有二三里筑一墩的,以能看到前墩和后墩的烟火为宜。
  在烽墩驻戍的士卒人数,依各地区、各时期军事政治形势而定。根据 《敦煌汉简》记载考证,西汉时,酒泉一带长城沿线每座烽燧有戍卒10人左右,其中1人任燧长。唐代规定:每墩配备士卒6人,1人任“烽卒”,负责领导,兼管文书,其余5人为“烽子”,轮流值勤,担任施放烟火、候望敌情等任务。清代乾隆年间成书的《重修肃州新志》记载:清时,嘉峪关外各墩及金塔寺营(今金塔县)所属各墩,每墩有守望兵5名,腹里各墩,每墩配守望兵2名。
  烽墩的主要作用是了望敌情和报警。报警,白天放烟,黑夜举火,放烟、举火的数量,依来犯敌军多少而定,各朝代有不同的规定,各地区也有不同的规定。《墨子•号令》篇说:“望见寇,举一垂;入境,举二垂;押郭,举三垂;入郭,举四垂;押城,举五垂。夜以火,亦如此”。
  居延地区出土的汉代简牍《烽火品约》和《塞上烽火品约》,记述了汉代河西地区烽火制度的规定:(1)望见匈奴一人以上入塞,举一烽,燔一积薪;夜入塞,举一炬,燔一积薪。
  (2)望见匈奴百人以上入塞,举二烽,燔一积薪;夜入塞,举二炬,燔一积薪。
  (3)望见匈奴千人以上入塞,举三烽,燔二积薪;夜入塞,举三炬,燔二积薪。
  (4)匈奴千人攻亭障(烽燧)、坞壁(营房)、田舍(坞堡),举三烽,燔三积薪;夜攻,举三炬,燔三积薪。
  (5)夜闻匈奴人声及马声,亭燧各举一烽,勿绝,至(天)明。
  (6)匈奴人至塞外,亭燧各举烽,勿燔薪。
  (7)匈奴人入塞,守亭障戍卒不能下燧燔积薪者,旁亭得举烽、燔薪。
  这里说的“烽”,指烟;“炬”指火光。《史记•正义》对“烽燧”注云: “昼燃烽,以望火烟;夜举燧,以望火光”。
  安西县军事志・87・第一篇军事地理唐代《李卫公问对》规定:白天来寇十骑以下,点一炷烟;百骑以上二百骑以下,点二炷烟;五百骑以上,点三炷烟;黑夜平安,举一火;闻警,举二火;见烟尘,举三火;见敌寇,烧柴笼。
  高台县长城烽墩出土的明代《兵守火炮号令》云:“发现敌十名以下, 白天燃柴一堆,放炮一声,黑夜举火一把,放炮一声;发现敌十至百名,白天燃柴二堆,放炮一声,黑夜举火二把,放炮二声;发现敌百骑以上,白天燃柴三堆,放炮三声,黑夜举火三把,放炮三声;发现敌千骑以上,举火、放炮相连不断。”由此可见明代河西烽火制度的基本规定。
  放烟,主要使用薪柴。燃火,多用火把或火斗。火把用“积薪”捆扎,“束柴草于木杆之端”;火斗又叫兜零,即柴笼,将柴草填塞斗内,挂在吊杆的尽头备用。敌军一旦来犯,最先发现敌情的烽墩,立即施放烟火,邻墩望见,也放起烟火,这样一墩接一墩,一直传到指挥机关,指挥机关得到情报,立即作战斗准备,调兵遣将,支援一线守军,居民也立刻进入堡寨躲避。如遇大队敌军进攻,烽火要一直传到朝廷。《史记•匈奴列传》就有“胡骑入犯,烽火达于甘泉、长安”的记载。故古诗文中多用“烽火”、“烽烟”代指战争。
  用烽火传送情报的速度是很快的,晋代文学家庾阐在《扬都赋》中说“寇至,则举燧相告,一夕可行万里”。在古代,这是传送情报最先进的办法。但它传送的情报内容又很有限。因此,在用烟火报警的同时,还要把敌犯境的详情写成文书,由驿站驰报上级。
  烽墩是古代边境防卫斗争的产物,烽墩的修筑,烽火警号的设置,是边防斗争的重要内容。
  二、安西境内的烽墩白墩子又称白虎关,位于安西县西北43公里处,原为汉代烽燧,后世修补利用。墩底长8.4米,宽8.2米。燧下有障城,长20.5米,宽164米,残高2.6米,用土坯夹压芦苇筑成。烽燧修筑在一块高地上,登上烽顶,满目空旷,一览无余。此障是一座重要的军事据点和补给站。这一带是一望无垠的戈壁滩,水源奇缺,但此处却有几眼泉水。又因它处在通往西域的交通线上,古时过往的军队、商贾、行旅,都要在这里饮水、歇息。据史料记载:白虎关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是通往西域北路的必经之地。相传,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曾在此小憩;大唐贞观十二年派尉迟敬德、侯君集率兵四十五万,第六章军事要地、军事设施西征高昌,路经白虎关,关帝庙休整;名将薛仁贵兵败瓜州,退守这里,为国捐躯,死于白虎关,后人修庙祭祀,清代修补过;清代钦差大臣左宗棠进军新疆,也在这里补充饮水。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红西路军曾在这里同“马家军”浴血奋战,不少红军指战员血染沙场。
  石板墩在安西县城正北30公里处,原为汉代烽燧,后世修补利用。长8.4米,宽8米,残高9.5米,用85层板石垒砌而成,现仍保存完整。
  利汉燧(T34)在安西县南沙窝。此燧是这一带最大烽燧,呈方锥体, 底基边长8米,残高3.5米,用土坯砌筑。其下有障,障墙东西长99米,南北宽70米,残高1米左右,西北角与长城相连。
  扬威燧(T36)在安西县南沙窝东缘。
  第四节城池城池是最早出现的军事设施。《吴越春秋》云:“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可见,城郭的出现,是与军事斗争紧密联系的。春秋战国以来,“筑城郭以自守”,成为重要的军事防卫手段。
  一、城池的形制及其军事意义考察安西现存的古城池,可以看出古城池的一般形制。城一般有两重, 内为城,外为郭;城郭之外,又挖掘护城河,注水为池,以增强防御能力,与城并称为“城池”。正如《礼记•礼运》篇所云:“城郭河池以为固” 。安西的城池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衙城,一种是军城。凡在县级以上官府(治所)驻地都修筑城池,且规模较大,是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指挥的中心,一般修筑在人口比较集中、经济比较繁荣、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并驻官军防卫;军城较小,一般修筑在战术要点,驻军戍守,控扼险要。《汉书•晁错传》云:高城深堑,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邑;要塞外别筑为城,以为防守之所。
  安西的城池,最初只在四周修筑坚实的土墙,随着战争的发展和兵器的进步,城池的修筑也不断进步。一般是:城墙顶部修有走道,外加护墙,内修女墙,以保障巡逻、战斗时的安全;外护墙上修有睥睨(又称垛口),以供了望、射击;四角修筑角墩,城墙中部修筑腰墩(又称马面),其作用・89・第一篇军事地理是保护城墙,防敌攀登。角墩、腰墩上建有更房、哨所,供守城军民遮风避雨,也利于战斗。城内一般设有粮仓、水井、营房、马厩、草场、武库、演武场等设施。
  城门的建筑是修建城池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城池的安全,一般用砖石拱筑,洞深10米以上,用方木制做门扇,外用铁皮包裹。唐代以后,多在主城城门外加筑瓮城。瓮城也称月城、罗城,多为半圆形或月牙形。瓮城城门一般开在侧面,与主城腰墩形成犄角之势,如敌人攻击城门,主城腰墩上的守兵即用弓弩、枪炮全力攻击,保护城门。城门上建有城楼,是守城指挥部所在;城外通常挖壕沟,深广度根据地形而定,一般深2米以上,宽10米以上,有水则成河池,无水则成壕沟,是城郭外部防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设防坚固的城池被称为“金城汤池”,坚固的防御设施称为“固若金汤”。
  古代作战,常常是围绕争夺重要城池而进行的,城池便成为作战的重要阵地。在以刀、枪、戈、矛、弓箭等冷兵器作战的时代,坚城高墙对据点固守的军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古代的史书上记载坚守城池、以待援军,或趁敌疲惫时突然从城中出击,一举打败围城之敌的战例是很多的。
  二、重要城池安西境内历代修筑的各类城池今已多不可考,现记述有史可据、位置确切的军城和衙城。
  安西老城“安西”之名始于清代,原称为蒙古语“都尔博勒津”,安西老城在今安西县城区北1.5公里处。安西城筑于清雍正五年至六年(公元1727——1728年),南北长921米,东西宽容米,是河西地区最方正的城池。城墙“高二丈七尺五寸,基厚二丈六尺,顶宽一丈六尺,垛墙高五尺许,女墙高三尺六”。城上共建敌楼24座,每面6座。城中央建鼓楼,开东、西、南、北四门,门上均建城楼,门外各筑一座瓮城,其上也建城楼。城外环绕护城壕,“深5尺,宽7尺”。城内有总兵府、兵备道署、守备、游击、千总、把总衙门、神机库、演武亭、炮台等军事设施。设兵最多时达5000余名。
  安西城是甘肃西部的重要城镇,“地当西陲之孔道,居关外之要枢”。清代筑城后,先后设安西镇总兵(1725—1747年)、安西提督(1747—1759年)、安西协(1776-1911年)、安西厅(1727-1759年)、安西府(1759—1773年)、安西直隶州(1773-1912年),入民国始置安西县。1969年将安西第六章军事要地、军事设施县人民政府迁往今城区。原城今仅存部分墙垣,建筑物均已拆毁,城内已开为耕地。1985年11月30日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西镇城位于安西县布隆吉乡政府东1公里处。清代雍正元年(1723年)由川陕总督年羹尧督修,驻安西卫和安西厅。后安西卫裁撤,安西厅西移,此城遂废。据地方志记载,此城规模颇大,东西长1090米,南北宽910米。残垣今存。
  唐瓜州城明称苦峪城,此地出产一种根块药用植物“锁阳”,故又名锁阳城。位于安西县桥子乡南坝村南7公里的戈壁滩上,西北距安西县城76公里。史书记载:“古瓜州地生美瓜”,瓜州瓜“甘胜糖蜜”。瓜州之名由此而来。
  据史料记载,瓜州古城最早称晋昌城,西晋时曾在此置晋昌郡,唐初置瓜州,并设晋昌总管府。此城是酒泉通往敦煌古道上的一座重要城池,南依雪山,北连紫塞,与常乐城、石包城逶迤相接,成犄角之势,古时曾多次发生战斗。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吐蕃攻陷瓜州城,俘刺史田元献等,毁城而去。此战后,唐王朝派张守珪为瓜州刺史,调集重兵加强守备,补修城池,收集散亡军民,恢复旧业,积极备战。次年,吐蕃再犯瓜州,张守珪率军民英勇抗战,击败吐蕃兵。唐王嘉其勇,在瓜州设都督府,任其为都督。唐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吐蕃再陷瓜州,大中五年(公元851年)为张议潮收复。西夏时,是西部地区的军事重镇,曾驻西平军司,领瓜、沙二州。《元史•地理志》云:“夏亡,州废。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77年)复立瓜州,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徙民于肃州,但名存而已”。《明史•西域传》云: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沙州卫指挥佥事坤济勒,为哈密力所侵,甘州行都指挥使司乃调兵筑苦峪城,坤济勒率部众以居”。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哈密力衰微, 被“北虏”袭破其城,“王母遂率亲属部落东移,入居苦峪城”。民国时期,安西县政府县长曹馥据在锁阳城附近发现的一块石碑考证:“唐朝断碑苦峪城东半里寺基内,字画不甚剥落。一面逼真唐体,虽未为唐人极佳者,而断非唐后之书。因首尾残缺,仅存中段,文义不能连贯。而总系大中时复河湟,张义潮归唐授爵。内有’大兴屯垦,水利疏通,荷锸如云,万亿京抵','称功颂德’等语,似颂曹义金之语。夫曹张二公本治沙州,而瓜州亦其兼统,此处总系瓜州地方”。另据出土文物推断,西城为瓜州城,东城为苦裕城。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考证,该城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
  ・91・第一篇军事地理瓜州城分两部分,均呈长方形,一条南北走向的墙把全城分成东西两部分。西城,东西长700米,南北宽200米,残垣高4~5米,开东北二门,与东城相通,城垣保存较好。西城较大,据说是当年驻军的地方。城周围建有关厢,关厢前面地带宽阔,是养马、练兵场所。内有深约1.5米的水井。西城外不远处有两座小堡,相传为关押俘虏的处所;东城,南北长470米,东西宽430米,残高8米~9米,开西北二门,筑有4个瓮城,据说为当年驻军将领及其家属的驻地。城的四周还筑有若干用以加固城郭的马面。城垣保存较好。城外东面,有塔儿寺遗址一处,是少数民族祭祀的祠庙,现屋宇无存,只有一座高1米多,用土坯衬砌的大塔和五座小塔,塔原为白色,如今石灰剥落,面目全非。祠旁不远,有一个10多亩大的凹坑,推断为古代将士的墓地。城西北角有一高大点将台,点将台旁有一大堆积炭层,传说是唐代哈密国兀帅苏宝同占领此城时铸造兵器和起炊的遗址。
  1957年3月5日被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桥湾古城桥湾古城,距安西县城东北88公里,始建于清雍正十年。东连嘉峪,南临祁连,北通外蒙,西连新疆,自古以来就是通往中国东部、西部和北部的交通要道,今有桥红公路通达红石山边防。闻名世界的汉代长城, 由东而西,自城北穿过。
  桥湾城呈长方形,东西320米,南北122米,黄土构筑,墙体保存较完整, 残高5—8米,开南北两座城门,均有垛墙及城楼残迹,城四角有角墩,城内有东西大道及房屋庙宇建筑。城西南角的疏勒河上原有一座天生桥,横跨疏勒河,南北相通,河水从土桥下流过,车马行人通行桥上,疏勒河在此处形成弯环的河流,桥湾即由此而得名。
  康熙三十年,在桥湾城西北,敕建“永宁寺”,寺院规模宏大,金碧辉煌,大殿内供佛像,及康熙帝像、康熙皇袍、马鞍等物,另悬置人皮鼓、人头碗等。同时这里设“营讯千总都司署”储备粮食,重点防守,实为边关要隘, 咸丰末,同治初,盗匪侵挠,城失民逃,寺毁僧散,今遗址尚存,地面有大量砖片堆积,寺院基址纵横交错,可以领略当年的建筑规模。
  清瓜州城据《安西县新志•建置卷》记载:“清雍正十三年,安西兵备道王全臣奏准建筑瓜州城”。在县城西南15公里处。城“周围四里一分,高二丈,底宽一丈四尺,垛墙高二尺五寸,女墙高二尺,东西城门二座”。清咸•92•第六章军事要地、军事设施丰末年同治初,迭遭回民侵扰,城池初毁。城内曾驻千总1员,兵卒20人。
  墨离军城据史书记载:唐武德初置墨离军,驻兵5000人。《通典》卷129云:“墨离军,晋昌郡西北十里”。据此考证,今安西县锁阳城西北5公里之堡子城遗址,即唐墨离城。
  第五节堡寨堡寨俗称“土围子”,是古代的一种重要防御设施。堡寨规模一般比城小,设施也比较简单。安西一带古时多以乡村为单位修筑堡寨,并在敌人攻击时,组织乡兵、民团守御。堡寨最大的特点是普及于广大乡村中,是一种 “民防”工程,在敌人(土匪)袭来时,供民众就近躲避。有军堡(寨)、民堡 (寨)之分。堡寨一般四周筑以土墙,高二三十尺,顶端设有走道;内外有护墙,便于作战和巡逻;四周有角墩,以作候望和值岗之用。堡门构筑比较坚固。堡内一般都有水井和简单的生活设施。
  明清时代,安西多有堡寨遗存,一部分一直沿用到民国后期。新中国成立后,因失去防御作用,绝大部分被逐步拆除。
  柳沟卫堡位于安西县河东乡柳沟村东北侧,西距县城117公里,东有十道柳沟,西有布隆吉河,是安西县东部的重要堡寨。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置柳沟军民守御千户所,建筑堡城驻军,并招探民户屯垦。雍正五年升为柳沟卫,后移卫治于布隆吉尔城,此堡降为民堡。今存残垣。
  回民头堡据地方史料记载:雍正十一年(1733年),新疆吐鲁番部族2380余户、9200余口,“慕化”来安西落户,甘肃巡抚决定在安西城西筑堡5座,名回民头堡、二堡、三堡、四堡、五堡,予以安插,并在堡外通渠开田耕种。回民头堡位于安西县南岔乡六工村,东距县城13公里。“周长三里七分, 墙高二丈三尺”,堡内盖居民房屋。其余4堡规模较小,但堡内设施基本相同。现存残垣。
  百齐堡位于县城西约75公里处。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5年)建筑,城高“一丈三尺,底宽一丈二尺,顶宽六尺,垛墙高五尺五寸,女墙高二尺。”西接沙州(今敦煌)黄墩堡,西北与青石峡相接。现已被沙土埋没过半,古迹尚存。
  安西县军事志・93・第一篇军事地理踏实堡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279年),位于县城南43公里处的踏实乡境内。城堡“高一丈八尺,宽一丈七尺”。曾驻千总1员。现已被毁。
  头工村堡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26年),位于县城西南15公里。有东西两门。
  二工村堡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26年),位于县城西南15公里。有东西两门。
  三工村堡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26年),位于县城西南15公里。有东西两门。
  四工村堡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26年),位于县城西南10公里。有东西两门。
  六工村堡俗名六工城,在县城西南35公里处。具体建筑年代无考。
  七工村堡在县城南35公里处。具体建筑年代无考。
  八工村堡在县城南30公里处。具体建筑年代无考。
  九工村堡在县城南20公里处。具体建筑年代无考。
  十工村堡在县城南15公里处。具体建筑年代无考。
  第六节军事要地—、柳园镇1960年经甘肃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建镇。位于安西县城西北77公里马鬃山之山脉中,因地处古驿站红柳园子而得名,驿站废弃后无人居住。1958年5月兰新铁路延伸至此,将火车站命名为柳园车站,1999年12月更名为敦煌车站。柳园镇随着火车站的建设逐步发展起来。兰新铁路由此而过星星峡入疆,甘新公路(312国道)从镇南5公里通过,另有从柳园至敦煌、肃北、阿克塞等县(市)和西藏、青海等地的公路和至边防地区明水的便道。从20世纪60年代起,柳园就成为沟通新疆、西藏、青海西部的重要客货转运地,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二、三道沟镇第六章军事要地、军事设施三道沟镇距安西县城东约136公里,兰新铁路疏勒河车站设置在该镇区。该镇因地处昌马河下游山洪冲刷而成的10道间歇河沟顺数第3道沟而得名。镇政府设在三道沟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该镇区名为三道沟街,是清朝、民国时期西北一个商贸重镇,东西一条街开设有10多家商号店铺,新疆与内地的经商驼队、行旅往来频繁,交通东西商货。常驻有驼队,经桥湾、音凹峡,由公婆泉北上达蒙古乌兰巴托行贸,以内地之日用百货兑换黄金、皮毛等,著名记者范长江1936年至此,著书记载了当时的情况:“玉门西北50里为三道沟,这是关外第一大镇,比玉门、安西的县城都要繁盛”。
  1956年兰新铁路通至三道沟,因建站于疏勒河畔,故名疏勒河车站。该站是兰新铁路兰州铁路局与乌鲁木齐铁路局辖区交接处,所有东来西往的客货列车在这里会车、调换车头、上煤上水。随着火车站的建立,商店、粮站、邮电、银行、旅社、饭店等相继建于车站附近。
  兰新铁路横贯全境,兰新铁路(312国道)由镇北通过。
  三、 红柳园红柳园战役是西路军左支队西征战役的最后一战。旧址位于安西县城70公里甘——新——红(红柳园)一一敦(煌)公路交汇处。四周的高岗上有敌军构筑的碉堡和战壕,中间有1平方公里的开阔地,这里是通往新疆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四、星星峡旧址位于甘新公路甘肃安西和新疆交界处的东侧,这里在古代是“丝绸之路”北路的咽喉,也是历代军事要塞。由于漫长的地质运动,形成了长3800米,宽80-140米的由东南向西北走向的峡谷,公路由峡谷中穿过。国民党新疆盛世才部驻军营房遗址排列在公路两面,东西长374米,南北宽60米,总面积22440平方米,共有房屋478间,南面240间,北面238间,南北两面山岗上有碉堡17座,南岗8座,北岗9座。其中南岗1号碉堡规模最大,高3.6米、周长74米。有单人掩体268个,南岗146个,北岗122个。地面散落有国民党官兵用过的搪瓷茶缸、青花瓷碗片以及军用鞋袜等遗物。这是盛世才部驻军经过多年苦心经营,才构筑起来的规模宏大的军事防线。
  安西县军事志・95・第一篇军事地理第七节现代军事工程现代以来,以火药为发动力的火枪、火炮等新式武器大量生产,并装备部队,从根本上改变了作战形式,古代的大多数军事设施已不适应新的作战需要,代之而岀现的是碉堡、掩体、坑道、地下指挥所等军事工程。
  一、掩体掩体供步兵战斗人员射击和隐蔽用,有单人掩体、机枪掩体、火炮掩体之分。1949年秋,国民党军败退河西走廊,在河西修筑了不少野战工事。据1958年调查,安西县尚存掩体6座,多是圆型或半圆型,多数用黄土筑墙、上盖圆木,少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现已无存。
  二、半地下指挥所供团级以上指挥战斗用。民国38年(公元1949年)春夏,国民党军队曾在河西一些地区修筑半地下指挥所指挥作战。据1958年调查,残存1座。现已坍塌。
  三、飞机场位于县城门约1公里的戈壁滩上。控制面积10余平方公里,实际使用面积约2平方公里,东西长2000余米,南北宽1000余米,一次可停落小型飞机七、八十架。机场设施十分简陋,没有跑道和机库,指挥着陆的手段是由场兵在地面铺设红色“T”字布;加油全靠人力操作,由场兵将油桶抬至机旁,用简单机械将油桶升高,通过管道自流而入;启动飞机是用专用启动车将一个摇把与飞机螺旋浆连接起来,发动汽车带动飞机;飞机降落的制动依靠尾部的犁铧式构件,着陆后在机场犁出一条深沟,以阻滞飞机。飞机场于1938年启用后,苏联援华飞机分批从此东飞,每批十多架或30架,最多的一次达60多架。1942年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变化,新疆盛世才投靠蒋介石后,对这条运输线的干扰加剧,苏联物资基本停运。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便不再停落飞机,机构相继裁撤。解放前夕只剩几名留守人员,解放后,由人民政府接管。20世纪60至70年代,中国民航曾利用这个机场执行飞播和灭虫任务。
  第六章军事要地、军事设施飞机场的警卫最早由场兵担任,后调马步芳部一个连,随后由中央军一个连接防,至抗日战争胜利后撤离。在抗日战争时期,该机场作为苏联支援中国抗战物资运输的空运中转站,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958年总参批示留作备用机场。本机场利用戈壁滩整修而成,跑道质量很差,场地现虽保存,但长期未加维修,已不能使用。
  四、防空、隐蔽工程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防御外来侵略者的空中袭击,安西县积极响应毛泽东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动员全县机关、学校、工厂、居民、农村生产队,掀起了大挖地道的备战热潮。全县在境内的九墩湾山、双塔堡山、南岔截山和柳园镇建立了对空观察哨所,在县城和乡村实现了报警快速化。在县城、乡镇和农村选择合适地形深挖防空洞。经过全县人民的努力,共挖地道25350米,挖堑壕4280米,挖各种掩体800多个,修筑防空工事4350平方米,可容纳11000多人。其中,县城和柳园镇2个人口密集区,是安西防空袭的重点,共挖地道20条,修筑排散部34个,882平方米,可容纳9277人。后因质量较差和失之管理,乡村的现已坍塌毁弃,城市的也大多数残缺损坏。

知识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安西县军事志》

安西,地处甘肃西北,东屏玉门,西邻敦煌,南望祁连,北依大漠,地扼甘新,物产丰阜。早在四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西汉时就设有行政建置。南北有祁连山、马鬃山群山环绕,滔滔的疏勒河中流西去,潺潺的榆林河向北蜿蜒,众多绿洲东西分布,山蕴金银铜铁,地产粮棉瓜果,自古即为中央政府控扼甘新之锁钥,经略西域之基地,丝绸之路之重镇,故而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伴随着人类的涉足繁衍,军事活动贯穿古今,干戈频仍,烽火不息,少数民族豪强争草逐水,相互攻杀争斗;历代中央王朝拓土开边,大举征战,各族人民保家卫国,浴血疆场,乃至红军西路军悲歌西进,马家军横行暴虐,军事活动几成历史发展的主线,直至1949年和平解放,这里的人民才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