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渊泉镇人民武装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渊泉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1416
颗粒名称: 第五章 渊泉镇人民武装部
分类号: E297.33
页数: 7
页码: 140-146
摘要: 1962年4月,成立渊泉镇人民公社武装部。1964年1月21日,更名为渊泉镇人民武装部。1966年10月11日,更名为永红镇人民武装部。1969年恢复为渊泉镇人民武装部至今。1972年10月至1974年6月,王广录任干事。调整取消了党政机构、学校科所单位和街道办事处的民兵组织。有运管所牵头,出租车公司驾驶员组成。
关键词: 渊泉镇 人民武装部

内容

1962年4月,成立渊泉镇人民公社武装部。
  1964年1月21日,更名为渊泉镇人民武装部。
  1966年10月11日,更名为永红镇人民武装部。
  1969年恢复为渊泉镇人民武装部至今。
  第二节历任镇人民武装部部长、副部长、干事1962年4月至1970年12月,张永茂任部长。1971年1月至1972年9月,侯青山任部长。
  1972年10月至1974年6月,王广录任干事。
  1974年7月至1979年4月,赵殿元任部长。
  1980年6月至1979年4月,李世海任部长。
  1981年5月至1986年6月,王广录任副部长。
  1986年4月,宋福军任副部长。
  1989年8月至1995年12月,孔生明任部长。
  1996年4月至2004年12月,柴斌任部长。
  2002年5月至2004年月12月,赵玉冰任干事。113第三节民兵工作民兵组织:1981年3月,根据中央调整民兵组织精神。调整取消了党政机构、学校科所单位和街道办事处的民兵组织。
  1985年6月,贯彻中央军委扩大会精神,民兵工作转向服从服务于“四化”建设,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兵工作的指导方针是: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既要坚持民兵制度,搞好民兵与预备役的结合,又要充分发挥民兵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骨干带头作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贡献。至1990年镇武装部组编民兵一个排,三个班,其中基干民兵30人,普通民兵164人,1995年民兵编组一个连3个排,4个班,基干民兵40人,普通民兵150人。同年初,按县人民武装部要求,在个体户中组建了个体民兵连,进行试点工作,后因不便于开展活动自行消失。
  1998年根据县人民武装部组建民兵应急分队和专业技术分队的要求,镇人民武装部在棉花公司组编应急分队一个排15人组成。在县医院组编医疗救护分队一个排30人组成。
  2003年4月,按照县人民武装部统一步署,进行民兵整组。整组后,镇人民武装部按照总部提出的规模适当,编组科学,结构优化,管理有序的要求和加强三队(民兵应急分队、民兵专业技术分队、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建设为重114点,以便于领导,便于活动,便于执行任务,有利于领导,有利于提高质量,有利于开展活动,有利于执行任务,有利于平衡负担的原则,组编五个民兵分队:信息通信分队。建制一个排三个班,其中:邮政局一个班19人,移动公司一个班10人,电信局一个班22人。
  道路抢修分队。建制一个排,6个班,63人。有公路段养路工人组成。
  装备修理分队。建制一个排,2个班,20人。有棉花公司工人组成。
  汽车驾驶分队。建制一个排,5个班,55人。有运管所牵头,出租车公司驾驶员组成。
  医疗救护分队。建一个连,三个排,7个班,70人。有县医院医师、护士组成。
  至2004年12月,民兵组织保持以上建制。
  民兵军事训练:1990年以后,贯彻落实上级训练批示和《民兵训练大纲》,民兵训练以提高战斗力为标准,立足现有条件,着眼战时需要,从严组训,提高训练质量,训练对象主要以民兵干部、基干民兵为主,训练内容主要进行队列、射击、战术等军事知识学习,把民兵快速动员,快速集结,提高民兵支前保障作为训练重点,在训练时间上每年冬季集中训练一次。
  1998年以来,重点对民兵两队(应急分队、医疗救护分队)进行训练。在训练方法上遵循因人施教,科学练兵,按照上级规定的科目、时间、内容进行,以科技知识的学习第五章渊泉镇人民武装部115和技术手段的运用为中心,每年进行一至两次的应急维稳训练。2000年5月,镇民兵医疗救护分队参加县人民武装部组织的为期10天的沿河西走廊野外战地救护训练演练。2001年10月,镇民兵应急分队医疗救护分队参加了酒泉军分区组织的为期10天的民兵训练点验。
  民兵政治教育:镇人民武装部结合全民教育,在民兵中重点开展了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的路线、方针、革命传统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民兵的性质、任务、职能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法制、纪律教育。组织民兵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针对城市民兵流动性大,思想活跃等特点,利用各种有利时机,釆取多种形式,不断深入开展政治教育。
  第四节兵役工作预备役登记工作:根据1980年8月,国务院中央军委转发总参谋部关于《退伍军人预备役登记、统计暂行规定》,镇人民武装部结合每年退伍军人接受安置工作,依据县人民武装部证明和退伍军人证明书,逐年对退伍军人进行登记。并按年限确定的“服预备役和免服预备役”的退伍军人进行认真的核实登记填卡。
  征兵工作:1984年5月,国家颁布了第二部《兵役法》,同年10116月1日起实施。即现行兵役法。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镇人民武装部根据《兵役法》和县委、县政府、县人民武装部每个年度的征兵工作安排,实施年度征兵工作。在每年的7月,对应征公民、预征兵役对象进行登记,每年10月起,进行年度征兵工作,通过传达上级军委命令,下达征兵指标宣传教育,报名、体检、政审几个阶段的工作,优先选送,适合年龄、文化程度高、身体条件优,个人和家庭要求最迫切的应征青年。选定名单,报县征兵领导小组审定批准。镇上举行欢送新兵仪式,敲锣打鼓,披红戴花,把应征青年送到县人民武装部集中。同时,做好条件符合应征条件,而当年未被应征的青年和家属的工作,力求达到让走者欢心,留者安心。在1987年度征兵中,因上级下达的征兵指标太少,应征者争不相让,镇党委、镇政府、镇武装部难以确定应征人员名单,随即召开了镇人民代表大会,有人民代表大会民主决定,选送应征入伍青年名单。
  在1990年至2004年的15年时间,镇人民武装部累计选送应征入伍青年121名。
  第五节双拥工作宣传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宣传教育,在通往驻军营地的道口和街道醒目之处设置了多幅书写有“军117民团结友谊深,共建双拥模范城” “视军人如亲人,视军队如长城”“军民鱼水情,共建文明城”等永久性大幅标语。
  共创共建:1997年镇人民武装部制定双拥工作规划,提出创建双拥模范城镇的措施办法,组织动员城区20多个单位和社区与当地驻军,89791部队、通讯连、县中队、消防中队开展结对子,开展共创共建文明单位、文明一条街等项创建活动,每年“八一”建军节对驻军单位进行一次慰问活动。社区居民家属组织拥军小组,到部队驻地为官兵洗衣被,给战士制送绣有军民鱼水情字样的鞋垫1000多双。1999年3月,驻军出动车辆3台,铲车一辆,工作两天,为居民清除陈年垃圾200多立方,每年春节,对烈军属和现役军人家属进行一次慰问,按上级规定对烈军属、现役军人、退伍军人优抚政策认真落实。
  2001年7月,中共酒泉地委、酒泉地区行署、酒泉军分区授予渊泉镇“双拥模范乡镇”称号。118第六章群团组织第一节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49年9月28日安西解放后,渊泉镇开始设置共青团的组织机构,长时间以来,镇上没有设置专职团干。
  1985年以来共青团渊泉镇委员会的职能和作用逐步得以完善和加强,建立健全了团的组织机构,配置了兼职团干,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全镇的团员青年工作。
  1985年镇团委下设三个团支部(机关支部、地毯厂支部、居委支部),经入户统计,摸底登记,属镇团委管理的团员10人,待业青年56人,1989年下设四个团支部(地毯厂、针织厂、联防队、居委支部)有团员70名,1996年下设三个团支部(机关支部、联防队、居委支部)有团员62名,待业青年480名,2004年社区居委会合并后,经报请团县委审查,镇党委同意批准建立四个社区团支部,镇团委共设五个支部(机关支部、邮电巷、县府街、福利巷、瓜州巷社区支部),把社区外来务工青年、下岗青年、毕业待分配的大中专学生、初高中毕业生在家待业青年、复转军人、城市待业青年和团员纳入了视线管理,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开展活动,规范管理,注重做好35岁以下青年团员的教育、

知识出处

渊泉镇志

《渊泉镇志》

《渊泉镇志》一书对渊泉镇史志的详细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渊泉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