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老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渊泉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138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老城
分类号: TU984
页数: 3
页码: 47-49
摘要: 据考,最早的渊泉县城位于今三道沟镇四道沟屯庄处,遗址可见。清雍正元年建安西知府于布隆吉,雍正六年建安西城于大湾,即杜尔柏津地,位于现新城区北1.2公里处,俗称老城。
关键词: 渊泉县 老城

内容

据考,最早的渊泉县城位于今三道沟镇四道沟屯庄处,遗址可见。清雍正元年(1723)建安西知府于布隆吉,雍正六年(1728)建安西城于大湾,即杜尔柏津地,位于现新城区北1.2公里处,俗称老城。
  据《安西县志》记载,老城长980米,宽980米,城围长7.08公里(俗称七里三),城墙高7.3米,垛高1.8米,总高9.1米,底宽8.7米,顶宽5.3米,总面积96.04万平方米,合1440亩,东、西、南、北城门4座,城楼4座,四面共建敌楼24座,城壕宽23米,深1.7米。
  老城建筑皆为土木结构平房,故城内曾建有城隍庙、三官庙、吴帝庙、财神庙、风神庙、火神庙、老君庙、清真寺、孔庙、大成殿、娘娘庙、北斗庙。城周围有龙王庙、药王庙、先农潭等众多古迹。房屋主要有县府、监狱、店铺、学校、民房等,在漫长的岁月里受到自然与人为破坏已荡然无存。
  解放初期,老城有居民2000余人,当时县人民政府设在西大街,旧政府遗址座北向南,有12幢房屋,1957年修建县委办公室,建筑面积2155平方米,均为土木结构平房。1957年在城西北角新建县委礼堂,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1958年在南大街新建红旗剧院,建筑面积851平方米。
  1966年,国家投资29万元,在东大街座北向南修建面粉加工楼1座,这是镇区有史以来第一座三层砖混结构建筑。
  老城十字中心,原有鼓楼1座,1947年被国民党马仲英驻军因用烧柴拆毁,楼下中间有水井1处,水质甘甜。(民间传说此井与敦煌月牙泉相通,传说有一物掉此井,后从月牙泉捞出)。1958年7月,因保此井在旧址建四角亭一座,亭高约10米,砌砖台高2.5米,占地60平方米。
  解放初期至1970年,镇人民政府办公地址一直在老城小南街二道巷,有办公室5间,约700平方米,居民多住在连接小南街的头二、三道巷。
  老城因地势低洼,水位上升,地面潮湿路基松软,春季道路翻浆,多处已成沼泽,危房占30%,东城墙多处已成为大豁口,被流沙堆积埋压,居民讽曰“骑上毛驴可翻越城墙”。
  1968年,县上决定搬迁新址,1969年5月省革命委员会同意批准搬建新城。随至搬迁工程开始,几年后老城废弃,被垦为耕地。

知识出处

渊泉镇志

《渊泉镇志》

《渊泉镇志》一书对渊泉镇史志的详细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渊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