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镇至今,柳园镇修编过两次镇区规划。1985年10月,在上海同济大学的协助下,由安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编制完成了第一版总体规划,规划期限为1985~2000年,规划确定城镇性质为交通重镇,甘肃西部客货集散中心,规划期末人口控制在1.5万人。功能区分为:生活用地集中在火车站东南部,南大街西侧为仓储货场用地,东西大街与铁路线平行,南大街在镇中心地带与东西向道路呈丁字型交叉,商业和行政用地集中在交叉口东西两侧。规划重点是:调整道路走向和用地布局,开辟西环路交通主干道,西环以内原有货场用地调整为生活和商业用地,缓解南大街交通压力,减轻粉尘污染。该规划功能分区合理,符合本地实际,1987年由省建委批准实施,为科学合理地管理建设镇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8年,因原规划已接近服务指定年限,实际建设范围已超出原规划区域,按照小城镇建设要求,镇政府安排开展修编镇区规划工作。当年5月底资料收集完成,6月初,与甘肃省测绘大队签订地形测绘协议,9月底外业工作结束,至年底绘制出1/2000和1/5000地形图。1999年9月,委托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进行规划设计,2000年5月完成送审稿,经有关会议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后,作出相应调整,最终定稿。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北至火车站,东至柳园铁厂、水泥厂。西至青海石油总库,南至聚鑫矿业公司,面积2.81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00年~2020年,规划期末人口控制在2万人。规划重点是:1、完善道路系统。以现有的东西大街、南大街、西环路为骨干,南北向规划西新路、东新路、南环路等干道,形成棋盘式道路网络系统。2、调整用地布局。铁路和货场集中布置在南大街以东,废除西五线,压缩仓储货场用地,将南大街以西货场改为居住用地。3、治理“三废”,保护环境。对有粉尘和污染的安西煤场等货场采取“限、转、迁”等措施,从镇中心区内迁出。该规划于2000年8月由省建委评审通过,同年经安西县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节城建管理。
机构。
柳园城建环保站建于1985年5月,建站初有管理人员5名,属县城建局下设单位,承担镇区建设规划、建筑市场、市政设施管理和产权登记等工作,2000年与环保站分设后,更名为城建管理站。
建设用地管理。
建镇初,由于没有系统的规划,也无管理机构,用地随意性很大,造成了街巷布局不合理,中转库场占地过多,大量土地闲置的弊端。1985年后,管理逐步正规,凡用地先提出申请,经镇政府同意后,由城建站规划审批,确定面积和四至界限,办理建设用地规划手续。
建筑市场管理。
境内建筑业最早始于60年代,初期为铁路系统修建站段办公设施和职工住房,以土木、砖木结构房屋居多,因本县无专门管理机构,由哈密铁路分局房建科制定修建计划,组织施工。此后,驻镇单位陆续在镇区修建物资中转库场,建筑等级低,全为土坯棚屋,都由集体副业队承建,工程质量全由修建方监督把关,建筑市场处于无序自流状态。1985年后,安西县城建局委托柳园城建站管理镇区建筑市场,凡入境工程队,先由城建站登记,审查营业执照,颁发施工许可证后,方可施工。施工期间,由城建站监督施工质量,发现有重大质量隐患的,即作出返工、限期整改,停工、取消施工资格等处罚。工程竣工后,由城建部门组织验收,验收标准分优良、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80年代末90年初,镇区经济快速发展,建筑市场趋于繁荣,据统计,1991年镇区内有施工企业9家,其中100人以上3家,50~100人4家,50人以下2家。1992年开展安全达标活动,实行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 减少了施工事故。90年代末,建筑工程实行招标管理制度,50万元以上的项目,先审查施工企业的资质,符合标准的企业可参加竞标,中标后方可施工。
第三节土地管理。
管理机构。
建镇初,由政府行使土地划拨、审批、管理等职权。1988年受县土地管理局委托,由镇城建环保站管理,政府设有土地兼职管理员1人。1993年4月,因境内管理事务增加,安西县土地管理局在柳园镇设管理站,有专职管理人员3人,2002年机构改革,更名为安西县国土资源局柳园站。其主要职责是:宣传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依法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办理用地手续,调处土地纠纷。建站至今,建立用地档案217宗,调处土地纠纷12起,采取协议出让、租赁、挂牌出让等方式,使土地纳入有偿使用轨道。
土地综合利用。
境内无易农土地,以山地、戈壁居多。1975年,在现今青海石油总库西边,铁路地区五七大队曾试种土地80余亩,因缺水少土,未获成功。镇区用地结构由建设兰新铁路时形成,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为铁路系统用地。集中在火车站东南部,占地0.77平方公里,有车务段、工务段、机务段、水电工区等站段级单位6个,学校、幼儿园,医院、俱乐部等后勤单位7个;公园、体育馆各1处,居民住宅近3000套,镇区70%的居民居住在这一区域,是哈密铁路分局在本镇的重要生活基地。二为行政商业企业用地。集中在南大街丁字路口以南,占地0.95平方公里。沿街分布有商业门点和行政办事机构,南大街南端东西两侧为工矿企业用地,较大的企业有柳园铁厂、水泥厂、石材公司、聚兴冶炼厂等。2001年被酒泉地区行署确定为矿产品加工贸易工业小区后,新建企业大多在此选址建厂,用地范围逐步向东向南延伸。三为铁路专线和货场用地。西环路西侧有青海石油总库货场及铁路专用线,酒泉石油分公司油库,南侧为柳工贸货场、西藏综合公司货场;东环路北侧为青海茫崖石棉矿货场,南侧为若羌、巴州石棉矿货场。由于历史原因,造成货场占地过大,土地综合利用率不高的弊端。
土地权属变更。
建镇初,因无专门管理机构,境内土地管理漏洞较多。1989年安西县土地管理局成立后,镇内开展首次土地申报登记工作,对镇区68个单位使用的100宗土地予以确权登记,明确了用地位置、面积和四至界线,以安政发口989]67号文件予以公布。1992年清理整顿土地隐形市场,对未经确权登记,长期闲置的土地予以收回,共收回土地5宗,面积34294.5平方米。具体为敦煌农场转运站5353平方米,县医药公司转运站536.5平方米,玉门地质勘探队办事处9021平方米,柴达木运输公司转运站3724平方米,酒泉地质调查队15660平方米。1994年,新疆运输公司第三分公司撤回驻柳办事机构,所使用土地34162平方米转让于县属营运公司,1994年,花牛山集团公司在此建办公和职工生活区。2002年,收回敦煌煤炭公司货场用地22988平方米,阿克塞煤炭公司转运站用地11280平方米,后被划为工业企业用地。
土地费率。
1985年以前,土地划拨由政府审批,一般用地不收取费用。1985年建城建站后,执行县政府批准的《关于实施城镇基本建设征用土地及土地管理(试行)办法》,单位建房用地,每平方米收取土地出让费1元,土地管理费0.1元,个体工商户建房用地收费标准同上,居民个人建房用地减半征收土地管理费,每平方米0.05元。1992年,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初期无价格标准,参照外地做法,根据土地位置、面积大小、使用年限等,由土地管理部门与使用者协商确定出让价,以合同形式协议出让。1996年,省物价局、土地管理局226号文件批准了镇区基准地价,规划区域内土地分三个级别。
I级地:东至铁路柳园办事处;南至茫崖石棉矿办事处;西至青海石油器材总库;北至铁路,面积为80公顷。
II级地:东至镇区铁中旧址;南至踏实金属镁厂(现为聚兴冶炼厂);西至青海石油器材总库;北至采石场,面积为228公顷。
III级地:除上述I、II级土地范围以外,镇区规划区内其余全部土地,面积约为188公顷。
基准地价执行期间,因颁布的地价标准偏高,与区内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便采取低起步、短年限、逐年分摊的办法,分期收回土地出让金。1997年后,国有土地除出让使用权外,允许租赁使用,每平方米收费标准为:商业用地0.6~1元,工业用地0.4~0.8元;住宅用地0.2~0.4元。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提高了土地综合使用率,消除了镇区多年积存的土地闲置、浪费的弊端,各项土地收费逐年增加。2003年以前,每年征收土地使用税10多万元,2004年国家提高税率,全年征收30多万元,土地收益由建站初的4~5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5万元以上。
第四节环境保护。
管理机构。
柳园地处戈壁,气候干燥,多风少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七十年代以前,只重视生产,普遍对环境保护认识不足,镇内无专设机构,管理工作都以政府规定、通知、办法等方式进行。1985年设城建环保站后,开展法律、法规宣传,环境监察、执法等工作,环境保护工作正式起步。2000年9月,环保与城建分离,单设柳园环境保护站,办公地点在原城建环境保护站院内,隶属于县环境保护局。
粉尘污染。
柳园建镇历史虽短,但作为西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其交通枢纽地位从未改变。自铁路通车以来,新疆、青海、西藏及本省阿克塞县盛产的石油、元明粉、钾盐、石棉等经此转运,年货物吞吐量达300万吨以上,大量矿产品源源不断运进镇区。因仓储设施简陋,货物多为简易包装,露天堆放,高位站台装卸,经自然风力和车流共同作用,形成二次扬尘,污染十分严重,其中以煤、芒硝、石棉危害最大,俗有“黑、白、黄三条龙”之说。
粉尘治理。
1984年,镇五届二次人代会作出治理粉尘污染的决议,县城建局发出关于加强镇区环境保护和卫生工作的通知,禁止在镇中心区堆放货物,要求集中发运。年底,将16家发货单位迁至西藏铁路专用线货场,转运石棉、芒硝等21万吨。
1985年,经多方努力,将污染严重的敦煌、肃北、阿克塞三县煤场迁出生活区,同年6月开征排污费,元明粉每吨0.3元,石棉每吨3元,由地区环境保护科直接收费,至1987年底,共收取排污费38万元。
1986年,地区环保处返还排污费5.5万元,建城建环保站办公室,购洒水车一辆,于夏秋季节每天在街道洒水二次,使镇区主干道扬尘量有所降低,至1998年洒水车报废后中止。
1987年~1989年,督促物资转运单位改造货场设施。青海外贸转运站花费21万元,修建1600平方米石棉货棚,青海石油器材总库花费40万元,硬化货场地坪3000平方米,许多单位陆续维修货场围墙和仓库。
1990年,镇政府集资开通东西环路后,禁止石棉、芒硝等运输车辆穿越主街道,改由外环路行驶。
1992年后,不再审批修建货场,逐步压缩货场仓储用地,清理工业废弃物,矿产品集中在柳工贸货场发运。至2003年,收回货场用地98700平方米,有12家单位停止货物转运业务,境内粉尘污染根本好转。
烟尘污染与治理。
污染源主要为汽车尾气、民用火炉、供暖锅炉。排放的烟尘,为煤烟型污染。据县城建志载,1984年, 镇内有家用火炉4000个,企业锅炉23台。60~70年代,区内经济发展缓慢,烟尘污染尚不明显。80年代后,经济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企业和民用锅炉不断增多,造成一定程度污染。1983年,镇人代会提出搬迁县磷肥厂的办理意见,由县政府投资50万元,将其从镇中心迁至“530”铁路线以东。1985年6月,开展了首次工业企业污染源调查,摸清了镇内工业污染状况。1986年起,由城建环保站开展锅炉监测工作,征收烟尘排放费,促使锅炉安装消烟除尘设备。新建企业执行“三同时”规定,即环保设施与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促使企业增加环保投入。
90年代以来,逐步淘汰更换煤耗大、污染严重的旧式锅炉,同时推行城镇集中供热办法,铁路系统率先建起两个集中供热点,安装10吨全自动锅炉1台,6吨炉2台,4吨炉2台,6吨蒸汽炉2台。系统内18个单位、62幢住宅楼并入集中供热管网,供暖面积20多万平方米。此后,花牛山集团公司与石油总库更换大吨位锅炉,提高供热能力,地方大部分单位陆续入网。至2003年,有47个单位自用锅炉停止使用,家用火炉只有地方部分居民仍在使用,烟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水污染。
污染源主要为机务段排放的生产污水,原由明沟排放,后改为混凝土管道排至镇区东南侧戈壁,靠自然渗漏和蒸发。90年代初,污水时常冲毁拦水坝,阻断国道215线2公里处交通。1996年建兰新铁路复线时,由铁路部门投资100余万元,建污水沉淀池2座,新架管道600多米,排水恢复正常。此后,镇内矿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为降低生产成本,许多选矿企业拦坝蓄水,大部分污水经沉淀后被用于工业生产。
第五节市政建设。
一、建筑沿革。
50~70年代,镇内建筑等级低,二层以上楼房极少。除铁路、石油系统建有部分砖木结构房屋外,其余多为土坯墙、草泥屋顶的土木结构平房,质量很差,至今仍在使用的有团结巷民宅和少数转运站,其他房屋或倒塌,或被翻新改造。80年代初,改革开放促进镇区经济发展,居民和单位建房积极性很高,镇区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仅1982年~1987年期间,铁路系统修建永久性建筑55幢,新疆、青海与本省驻镇单位修建13幢,镇容镇貌大为改观,居民把这一时期总结为: 五十年代盖草房,六十年代修瓦房,七十年代瓦房加走廊,八十年代建楼房。
1985年,全国开展第一次城镇房屋普查,柳园镇普查结果为:镇内共有房屋33.72万平方米,其中全民单位自管房34.9万平方米;集体单位自管房0.65万平方米;私有房0.15万平方米。
平房32.93万平方米;2~3层楼房2.78万平方米;4层平以上0.1万平方米。
砖混结构11.64万平方米;砖木结构7.98万平方米;土木结构16.10万平方米。
50年代建7.76万平方米;60年代建11.66万平方米;70年代建12.62万平方米;80年代建3.68万平方米。
住宅14.10万平方米;办公用房1.26万平方米;工业交通仓库用房16.35万平方米;商业服务用房2.23万平方米;教育医疗用房1.08万平方米;文化娱乐用房3.55万平方米;其它用房0.34万平方米。
九十年代后,柳园镇先后被确定为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省级、部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镇区建设与经济同步发展,镇内建筑追求时尚、美观、实用。铁路系统投资数亿元修建单位办公楼,改造职工住宅,拆除60年代以前修建的平房2600余套,修建职工住宅楼60多幢,建成了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庭院美观的居住小区。青海石油总库、茫崖、若羌石棉矿、建行、农行、税务等单位新建办公楼和住宅楼,镇中心区也建起了一大批高标准建筑。
二、镇区主要建筑分述。
镇政府办公楼建镇初为接待移民用过的土木结构四合院,1973年拆除旧房,修建砖木结构平房,1982年投资5万无,建一幢500平方米二层办公楼,是除铁路系统外的第一座楼房。1993年4月,原镇政府办公场地出售于县建行柳园办事处,征用酒泉地质调查队土地5000平方米,投资260万元,建成四层办公楼1900平方米,招待所、餐厅1100平方米;职工食堂、车库、锅炉房350平方米,蓝球场1处,花坛750平方米,镇政府机关于当年迁入新址。
柳园火车站始建于1958年,为三级站,1965年重修候车室、售票大厅、行李房等844平方米。1995年,兰新铁路复线工程开工,车站进行扩建,拆除原有砖混结构平房,新建综合营运楼1幢,货运大楼1幢,整修扩建站前广场3200平方米,建成后升为二级站。
柳园学校教学楼由省、市、县镇财政投资250万元,于2001年10月动工修建,2002年秋季交付使用,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设有教室18间,图书阅览室、会议室2间,电化教学室1间,实验室2间,可基本满足初中教学需要。
镇文化中心总投资90万元,1992年4月动工修建,建成多功能大厅660平方米,办公室、图书阅览室、茶炉房200平方米,1998年续建活动室100平方米,2001年硬化院内地坪1200平方米,建花坛、树池美化院内。自1993年投入使用至今,一直是镇区居民主要的娱乐场所。
镇区花牛山公司总部位于镇政府南侧,1993年由花牛山铅锌矿迁至,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建有职工住宅楼1幢,4200平方米;钢混结构办公楼1幢,约4500平方米,楼顶以仿古式亭台、画廊装饰,院内种植绿篱、常青花木,草坪内布置有凉亭,雕塑、升旗台,铺卵石路相连,远望大楼威严挺拔,院内美观别致,为镇区一景。
三、街巷道路。
建镇初期,因无总体规划,临街建筑无红线控制,布局零乱,随意性很大,街道参差不齐。尤其是居民区巷道和厂区道路多为自然形成,至1986年,全镇以火车站广场为中心,建成三街七巷的道路框架。1987年5月,为适应发放居民身份证的需要,镇政府组织人力首次对镇区街巷予以命名,至今一直沿用。1987年后,陆续开通了东、西环路,铁路系统拆除旧式平房,建职工住宅楼,原命名的机务巷、车务巷、友谊巷、电务巷经改造后已不存在,形成三街、四路、六巷新的道路网络。
街道。
1、南大街北起火车站广场,南通国道312线,镇区规划范围内长2000米,宽9~13.6米,沿街主要为本县单位,既是国道215线的起点处,也是镇区最繁华的商业区。1955年修筑土路,1960年铺设油路,因车流量过于集中,路面时常破损,历届政府多次筹资罩面维修。1986年县城建局投资0.6万元,铺设北段650米路肩,同年,镇政府动员沿街单位用红砖铺设人行道,使人车得以分流,此后一直由单位自行建设改造。1995年,镇政府投资3万元,于道路两侧安装路沿砖3200米,因预制砖质量差,不久即破损。2001年7月,为改变街道高低不平、陈旧杂乱的面貌,镇政府投资26.6万元,沿街单位集资25.4万元,统一施工,改造火车站什字至板材厂以北街道,至10月底完工。安装路沿砖2300米,人行道铺彩色釉面砖8000平方米,树池全部硬化,2004年进行续建,整修板材厂以南街道860米。
2、东大街西起火车站什字,东至铁路生活区,长1100米,宽7~8.5米。1958年始建沙石路,1983年铁路系统铺筑为柏油路,镶路沿砖。1998年投资300万元,铺为高等级混凝土路面。沿街主要分布为铁路站、段单位和居民住宅。
3、西大街东起火车站广场,西至青海石油管理局柳园器材总库,总长750米,宽6~8米,1958年建沙石路,1983年总库出资12万元,地方单位集资4万元,由县公路段铺筑为柏油路,沿街主要为青海驻柳单位和酒泉市石油公司油库。
环路。
1、东环路自南大街以东,过茫崖石棉矿办事处、铁厂至耐磨材料厂,全长650米,路面宽窄不一,70年代辟为沙石路,80年代拆食堂,迁货场,路面加宽取直,铺为柏油路面。
2、东外环路自南大街向东,经柳园旅社,腾飞冶炼厂,过铁道北折至三元冶炼公司。全长1800米,路宽8米,初为转运物资的车辆碾压而自然形成,路况较差。2004年5月〜10月,镇政府调用企业自备装载车、自卸车等大型机械整修道路,组织机关干部义务劳动近1个月,挑边沟,镶路沿砖,清除工业废料6000立方,垫沙石3000立方,拓宽取直路面,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沿路自西向东依次分布为石棉加工区、腾飞冶炼厂、水泥厂、鼎新矿业公司等,与东环路相连,是进出工业园区的唯一通道。
3、西环路北起西大街丁字路口,向南经文化站、供水站、柳园学校、花牛山贵金属冶炼厂,自柳工贸货场东折至南大街,全长750米,路宽7米。1985年开始规划测量,1986年起迁货场、拆围墙,开通土路,1987年铺为柏油路面。
4、西外环路自南大街二公里处向西,至青海石油总库货场南侧。全长1400米,路宽6~7米。60年代开通沙石路。因中转原油的车辆从这里进出镇区,此后由青海石油管理局铺为柏油路,90年代初,原油停止中转后,通行车辆很少,道路渐被建筑垃圾所阻断。
巷道。
一为团结巷,位于西大街,长298米,宽8~10米不等。原为土路,1988年,镇政府组织该区80户居民义务劳动,铺为柏油路面,此巷多为县属各单位职工居住,取希求团结之意。二为卫生巷,东起辉铜矿转运站大门,西连南大街,因镇医院位于此地而得名。东西长270米,宽6米。1987年由各单位集资铺筑为柏油路,2001年,因原路面破损严重,镇政府筹资8万元,镶路沿砖,重新铺油罩面。三为政府巷,东起南大街,西至供水站,长280米,宽6〜8米,因毗邻镇政府而得名。四为邮电巷,位于地方与铁路交界之处,北起东大街,南至卫生巷,长200米,宽3米,1983年铺为柏油路,1995年建铁路居民住宅小区时铺为水泥路面,因邮电支局在此巷而得名。五为育才巷,东起铁路电视台东侧,西至1号锅炉房,东西长400米,宽5米,水泥路面,为改造居民住宅时新建,因南靠铁路小学、幼儿园而得名。六为水电巷,东起机务段大门,西至水电段变电站,长300余米,宽4~6米,因水电工区在此处而得名。东大街以南住宅区内还有5条巷道,均为北连街道,南通居民区,长80~250余米,宽3米,暂未命名。
四、供水。
建镇以来,除花牛山、辉铜山矿含有深层地下水,靠钻深井能自给外,镇区单位和居民生活用水十分困难,一直由火车从142公里外的疏勒河车站拉运。60年代初设集中供水点25个,全部分布于铁路区域。其中:列车供水点11个,居民生活供水点14个,供水管理单位是哈密铁路分局水电段柳园水电工区,日供水量2000立方米。单位及居民用水需先购买水票,凭水票到附近供水点取水,每吨2.4元。较大的单位由拖拉机拉运,大部分居民或用手推车拉运,或肩挑手提, 每到冬季天寒地冻,居民排长队取水,很不方便。
80年代初,铁路系统安装供水管道8000余米,主要集中在道北居民区,解决了部分居民的吃水困难,但其它单位和居民用水仍需要拉运,这种现状一直持续到90年代初。
1987年,为停开运水专列,提高兰新铁路干线运输能力,铁道部投资4000余万元,铺设疏勒河至柳园142公里输水管道,设计日供水4000立方,采用九级泵站加压提升输水,工程于当年4月开工,至1989年完工。该工程投入使用后,缓解了区内供水紧张的矛盾,使自来水入网率不断提高,但因水源不足,输水管线距离过长,工程本身又存在质量问题,经常出现水量不足、管道破裂等故障,维修任务十分繁重,无法保证正常供水,停水时仍由铁路专列拉运。
铁路,水电工区供水期间,因要优先保证铁路区域生产及生活用水,对地方用水采取报送计划、限量、提价的办法,计划内用水12元/吨,计划外24元/吨,地方企业因受供水量不足、水价过高的影响,无法正常生产,制约了地方经济发展。
为彻底解决地方用水困难,1990年,镇政府争取省、地投资32万元,架设南大街第一条供水管道。从火车站什字至交警队门口,铺直径100毫米铸铁管道1800米。原计划架通后与铁路供水系统联网,因供水量不足,未能入网通水。
1992年,安西县城建局与辉铜山矿组建供水公司,以红柳园为水源地,在镇区学校西侧建供水站,年底完成蓄水池和办公室等土建工程。1993年,县财政局与辉铜山矿筹资154万元,架设红柳园至镇区直径200毫米铸铁输水管线9.7公里,建一级加压泵房一座,改造部分供水设备,建成了较完善的供水网络。同年8月份正式供水,核定供水价格为批量用水3.5元/立方,单位和居民用水4元/立方,建筑业用水6元/立方,工业生产用水5元/立方。至此,结束了地方居民30多年来车拉人挑的用水历史。1996年,因供水量不断增加,原钢制简易水塔容积小,压力不够,供水站新建1座高20米、容积为150立方的砖混结构水塔,镇区供水趋于正常。此后,单位和居民陆续自费安装自来水,入网用户不断增多,截止2004年,自来水入网率单位达100%,居民达到85%以上,年供水量8~15万立方,但因水质口感略差,仍有一些单位和居民从铁路购买淡水使用。
2003年,新疆哈密市汇友公司投资3500万元,开工建设安北铁矿至镇区输水工程,架设D—250—16玻璃钢输水管道80公里,共设8级泵站,2004年4月20日通水试压,5月20日正式往柳园供水,日供水量为2800~3000立方,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口感好于地方用水。至此,铁路系统生产和居民用水彻底得以解决,疏勒河输水管道和运水专列正式停用。
五、供电。
建镇初,除总库和铁路单位备有发电机组外,其他用户均由铁路电力领工区供电。1979年,县属磷肥厂购买柴油发电机组,开始为地方单位供照明、生产用电。1986年4月,省、地及铁路系统共同筹资204万元,架设安西至柳园35KV高压供电线路72公里,于镇区西南建变电站,由安西县110KV变电所供电。1987年5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柳园供电有了保障。随着供电量的增加,供电所先后进行扩容改建,目前看管理人员6人,350KVA主变两台,总容量630KVA,35千伏出线一条,长5公里,主要作为铁路备用电源;10KVA出线9条,总长112.8公里,变压器5台,总容量10235KVA,主要承担工业园区及居民生活供电任务。至2004年底,年供电量达3338万千瓦时,是县内最大的35KVA变电所之一。
六、排水。
80年代以前,因用水紧张,污水排放量小,仅有铁路系统内有少量不完备的排水管道,其它单位和居民生活污水均排放于室外,靠自然蒸发。80年代后期, 铁路居民区改造完成后,住房成套率大幅度提高,在东大街和居民区内建成系统的排水网络,机务段生产污水也由明渠改为涵管排放。1995年,因南大街商业和单位办公用房陆续进行改造,建成2~5层楼房已达28幢,生活污水无处排放,致使街道冬季结冰影响交通,夏季气味难闻。为改变这种现状,镇政府争取小城镇建设资金40万元,镇财政投资20万元,临街单位集资20万元,开工建设南大街排水管道。因地面0.3米以下多为半风化花岗岩,质地坚硬,施工难度很大,80%以上的管沟需要爆破。为加快工程进度,按单位规模和职工人数分段施工。该工程从4月初动工,至9月底完工,铺设D300MM混凝土管道2300米,建检查井52个,排水明渠300米,污水沉淀池2处,管道埋深1.4~2.1米,坡度13%。经试压验收后正式投入使用,至年底入网用户达38家。1997年,农贸市场铺设排水管道180余米,市场内建水冲式公厕1座,安装水篦子4个,供经营门点排放污水。2001年,政府动员临街23户门点自费架通排水。2004年,镇政府投资3.5万元,于团结巷架通了地方居民区内第一条排水管道,管道总长320米,建化粪池1座,检查井6个, 安装水篦子6个,受益居民120余户。
七、路灯。
1979年镇政府集资2万元,首次于南大街架设简易路灯17盏,灯臂长0.5米,高5米,光源为100瓦白炽灯泡,全部安装在供电杆上,布明线供电,由县磷肥厂维修管理。1987年,在南大街更换和新架路灯24盏,灯臂长4米,高6米,光源为200瓦高压汞灯。县上每年拨路灯电费2400元,维修及管理移交于柳园供电所。铁路系统在东大街安装路灯12盏,此后陆续新架和改造,数量增至60余盏,西大街及居民区巷道尚无路灯。1996年,西大街丁字路口以西单位集资6000余元,架设简易路灯6盏,后因线路改造而停用。2001年6月,供电所进行城市电网改造,因不符合安全标准,架设于高压电杆上的老式路灯全部拆除。同年8月,镇政府制定了架设路灯方案,在改造街道时埋设了路灯电缆穿线管。2003年4月,镇财政拨款12万元,在南大街、西大街架设新型路灯50盏,政府院内安装椰树灯2盏。其中,双臂灯44盏,单臂灯6盏,灯杆高7.5米,灯臂长1.5米,光源为150W高压钠灯,采用微电脑定时开关控制,由镇上统一管理。2004年8月,为方便居民生活,在西环路、团结巷、卫生巷架设简易路灯12盏。
八、绿化。
柳园地处戈壁山区地带,地表无土无水,不具备植树绿化的基本条件。以2001年为例,在镇区植树开挖一个树坑需60~150元,从安西拉土80元,每年灌溉用水约15元,费用十分昂贵。80年代以前,镇内未统一组织过绿化植树活动,街道无绿化带,无公共绿地,仅有部分单位和居民家庭院内栽植有榆树、白杨、沙枣树等,长势好、数量较大的有机务段、工务段、铁路学校、总库、地区石油站等。1984年,铁路单位在镇区东南排洪沟上游开辟山地0.6公顷,栽植杨树3000余株,因有雨水和生活污水从沟内排放,灌水充足, 至今树木长势旺盛,树高20余米,最大径围达180厘米, 形成较大面积的绿化林带。1987年至1988年,镇团委组织团员青年开展“植树造林、美化家园”活动,在铁厂西侧排洪沟一带建青年林,种植白杨树、沙枣树2000棵,最初树木成活率高,长势良好,后因排洪沟被阻断,树木陆续干枯死亡。1994年3月,由镇政府统一组织,在南大街开展首次大规模植树活动,采取 “三包”(包栽、包活、包管理)措施,按单位人数、临街占地长度分配数量,由各单位负责,按期完成挖坑、换土、灌水、植树任务。从3月20日至4月16日,全镇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3200余人,于道路两侧开挖树坑540个,从红柳园和安西拉土1260立方,栽植白榆、圆冠榆1.2万余株。次年,在西大街挖树坑96个,植树2000棵。此后,每年都进行新植和补植。为加强管理,镇政府制定了《街道绿化及树木管护办法》,由镇市容卫生监察队统一管理,督促各单位按时浇水,至今树木成活率达90%以上。东大街植树绿化起步较早,铁路系统历来十分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街道绿化,单位院内和道路两侧栽植有白杨树、柳树、沙枣、圆冠榆、云杉、国槐等树种,管护较好。2000年,铁路投资100多万元,建成污水处理提升站,居民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用于绿化灌溉,日处理能力60~150立方,从此灌溉用水有了保证,铁路区域内绿化工作开始大面积展开。
九、瀚海公园。
瀚海公园位于镇区东南隅山岗下,因建于戈壁荒漠中而得名,最初为铁路单位栽植的白杨树林。80年中期在树林内砌假山,修凉亭,建上山石阶,铺林间通道,供居民乘凉休闲,已初具公园雏形。1992年由铁路系统正式筹建,于此年建成向游人开放,此后陆续进行扩建。公园占地28亩,园内种植有成片杨树林、沙枣园、花坛、绿地,“沙漠之舟”和飞天雕塑竖立园中,凉棚下布置有几十幅石桌、石椅,供游人娱乐休憩;山脚下空地为游乐场,有单轨天车、旋转滑梯、浪卷珍珠、碰碰车、网球场等设施;山坡上有喷泉、铁索桥,水泥台阶沿蜿蜒的山势拾级而上,矗立于山顶的两座八角亭遥遥相对。登高远望,可观镇区全景。每当夏季来临,常有大量的居民在园内晨练和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