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居民委员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西县志柳园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128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居民委员会
分类号: D638
页数: 4
摘要: 90年代初增设第七、第八居委会。2002年4月,城市社区进行规范化建设,酒泉市派工作组到柳园镇帮助工作,针对社区规模小,不利于建设和发展的情况,经县政府批准,将原有八个居委会重新组合划分,合并为五个居民委员会,分别命名为公园路、育才巷、邮电巷、南街和西街社区居委会。2003年2月撤销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由镇政府直接管理。至2004年底,全镇共有居委会4个,划分为38个居民小组,各居委会建有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居民代表大会、治保、民调、帮教、计生协会等自治组织。
关键词: 居民委员会 柳园镇

内容

一、组织机构1976年柳园镇成立街道办事处,辖六个居委会,分别为第一至第六居委会,划分55个居民小组,各居委会设专职主任1名。1983年设疏勒河街道办事处,划分3个居民委员会,最初由柳园镇政府管理,80年代末移交于三道沟镇政府。90年代初增设第七、第八居委会。2002年4月,城市社区进行规范化建设,酒泉市派工作组到柳园镇帮助工作,针对社区规模小,不利于建设和发展的情况,经县政府批准,将原有八个居委会重新组合划分,合并为五个居民委员会,分别命名为公园路、育才巷、邮电巷、南街和西街社区居委会。2003年2月撤销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由镇政府直接管理。2004年8月,将原西街、南街两个社区居委会合并,成立团结巷社区居委会。至2004年底,全镇共有居委会4个,划分为38个居民小组,各居委会建有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居民代表大会、治保、民调、帮教、计生协会等自治组织。
  二、干部配备、待遇90年代以前,各居委会仅配备主任1人,大多为无职业家庭妇女,文化程度较低,年龄较大,月工资为30〜60元,任用程序是先由本人申请,经镇政府考察后确定。90年代以后,因居委会工作任务不断增加,干部的工资标准也逐年调整,到1998年,月工资增至150元,居委会主任离任后,按每年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发给退休费。2002年社区合并后,各社区配备专职主任、副主任各1名,全部通过公开选聘,由居民代表选举产生。至2004年底,全镇共有专职社区干部8名,其中40岁以上6人,40岁以下2人,平均年龄43.5岁,6人为高中文化程度,2人为初中毕业。工资标准为主任每月320元,副主任270元。
  三、主要工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建立以来,围绕镇党委、政府各个口寸期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1976年~1981年期间,组织和动员居民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为社会主义生产服务”。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后,居委会按照群众性自组织的法定原则活动,调解居民纠纷,维护社会秩序,在居民中开展讲文明、讲卫生活动。1985年发展街道经济,镇街道办组织居民家属成立副业队,下没缝纫组、理发组、面条加工组、搬运装卸组,并办有食堂和铁皮加工铺,从业人员50多人。1989年《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居委会的性质、作用、工作职责进一步得到明确。各居委会相继建立了市民学校、婚育学校等组织,普及法律知识,宣传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政策,对居民进行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讲文明、讲卫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学法、用法、守法的法制教育;关爱孤寡老人、残疾人的爱心教育,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扶贫帮困活动。
  1991年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各居委成立了综治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义务联防队,管理社区流动人口,在节假日巡逻值班,协助派出所维护社区治安。1996年创建地级双拥模范镇,各居委会定期组织居民为部队官兵拆洗被褥,缝制鞋垫,举办多种形式的军民联谊活动,并形成制度。2002年以来,社区工作不断得到加强,社区干部的工作待遇、办公条件逐年得到改善,工作任务也日益繁重。除承担有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民调、文化、卫生、统计、居民教育、社区服务等工作外,还陆续开展了创建文明示范社区、美德进社区、“四进”社区(文化、卫生、法律、科技进社区)等活动,公园路、邮电巷社区先后荣获市、县级文明社区、无毒社区、综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知识出处

安西县志柳园镇志

《安西县志柳园镇志》

柳园镇建镇历史虽短,但其重要的军事要冲、交通枢纽和区位优势从未改变,途经柳园的甘新公路是运送援华物资的重要通道。兰新铁路、 国道312、215线相继贯通全境,是内地通往新疆、青 海、西藏的重要通道,成为欧亚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柳园镇因铁路开通而兴建,揭开了柳园镇建设发展的序幕。全镇人民依托优越的交通和矿产资源优势,经济、社会事业、城市建设快速发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