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综合管理治理整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西县志人民政府志》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1213
颗粒名称: 第九章 综合管理治理整顿
分类号: C931.2
页数: 4
页码: 236-239
摘要: 安西县综合管理治理整顿主要由依法治县、一票否决制、严打斗争、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等四个部分组成。
关键词: 综合管理 治理整顿

内容

第一节依法治县
  1997年11月,安西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统于实行依法治县的决议》。1998年县委成立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县人大与县政府、法院、检察院签订《执法责任书》,县政府和公安、土管、城建、工商等10个部门签订《执法责任书》。同年县法制局对确认的57个单位颁发《行政处罚实施机构资格证》,培训行政执法人员521人,并核发执法上岗证。1999年全县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县政府与各乡镇、县直部门、企事业单位签订《行政执法责任书》。2000年制定《行政执法部门执法责任制考核暂行办法》,把,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文明执法列为执法部门目标责任考核重要内容,先后制定《普法依法治县工作标准》、《普法依法治村工作标准》、《企业依法治理工作标准》作为依法治县工作的具体操作规范。依法治县工作以普法教育为基础,以“三五”、“四五”普法为载体,采,取多种形式普及法律知识。全县中小学选聘法制副校长26人、辅导员68人,上法制课1000余场次,受教育学生80000余人次。各级干部、职工、城乡居民普法参学率分别达到95%、90%、80%以上,考试合格率达到90%以上。部门、行业和基层依法治理面达到80%以 上。
  第二节一票否决制
  1989年以来,安西县对重大工作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行年度工作“一票否决制”,具体内容是:责任单位年度综合考核中不得评先进集体,班子不得评好班子,直接责任人不得评优秀等次,不得评为先进个人,不得提拔任用,不得晋级晋职。先后对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减轻农民负担、安全生产、党风廉政建设和重点建设项目等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
  第三节严打斗争
  安西县遵照上级部署,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简称“严打”)活动。1986年开展“严打”第三战役,破获刑事案件46起,破案率82.1%,抓获刑事犯罪分子58人。1996年4月中央再次部署全国性“严打”战役。全县开展以“反盗窃、打团伙、追逃犯、治六害”为重点的严打斗争,当年破案61起,打掉犯罪团伙10个,抓获犯罪分子88人,追回逃犯11人。2001年4月全县以“破大案、追逃犯、打团伙、反盗窃”为重点,开展收枪治爆、扫黄打非、查禁社会丑恶现象等专项整治行动,当年破获刑事案件141起,打掉犯罪团伙6个,抓获犯罪分子154人,追回逃犯4人,挽回经济损失51万元。2002至2004年先后开展“破大案、打现行、挖团伙、追逃犯”,扫毒风暴1号,打击“法轮功”的“铁铲行动”,“冬季攻势、命案必破“,打击盗窃摩托车等专项严打行动。累计破获刑事案件535起,打掉犯罪团伙29个,抓获犯罪分子537人,追回逃犯72人,挽回经济损失107万元。有效维护了社会治安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第四节治理经济环境 整顿经济秩序
  1989年以后全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地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部署,先后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召开工作会议,制定安排意见,主要对绒毛、粮食、棉花、成品油、日用消费品、农用物资、爆炸物品、文化等市场流通经营秩序进行整治。2001年,在整顿中取缔不符合条件的棉花加工企业55家,捣毁制售假冒茶叶黑窝点1个,查获茶叶630公斤;没收过期食品694袋,饮料366瓶(袋);查获假冒伪劣白酒216瓶;查处无证经营农资门点26个,假冒化肥10.99吨,过期农药1140公斤;取缔违法经营电子游戏室24个,歌舞厅2家,美容美发厅4家,收缴非法音像制品340盘;责令6家非法使用爆炸物品的矿点停业整顿,查封炸药5696公斤,雷管1250枚,导火索7000米。2001年后查处非法行医19家、非法行医人员107人。同时,政府进一步加强粮食、金融、通讯、房地产、旅游、运输等各类市场的监管力度,敦促各职能部门依法治理整顿,使各行业遵纪守法,诚信服务,规范运营,成效显著,新型的市场经济秩序已初步形成。

知识出处

安西县志人民政府志

《安西县志人民政府志》

1986-2004年是我国全面开放,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历史时期。中共十五大、十六大相继召开,为改革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县委、县政府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全局,高举改革发展的旗帜,切实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实施生态立县、项目强县、产业富县、民营活县、依法治县、科教兴县战略,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项目建设为龙头、工业经济为重点、深化改革为动力、富民强县为目标,优化发展环境,壮大县城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和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推动全县“三大文明”协调发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