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施政纪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西县志人民政府志》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1191
颗粒名称: 第六章 施政纪略
分类号: F81
页数: 19
页码: 193-211
摘要: 施政纪略主要由财政扭补工程、县长工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再造工程、城市建设、石岗墩治沙工程、突发性灾害应对等七个部分组成。
关键词: 施政纪略 国家财政

内容

第一节财政扭补工程
  安西县财政长期依靠国家补贴。1984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财政扭补重点县,与省政府签订《财政扭补责任书》。县上成立财政扭补工程领导小组,确定新建柳园建材厂、石棉矿、青山子盐厂,改扩建花牛山铅锌矿、双井子铁矿、食品加工厂、砖瓦厂等7个项目,增加财政收入。1986年财政收入完成334万元,比1983年增加132万元。由于政策性增支因素较多,一期财政扭补工程未能实现收支平衡目标。1990年实施二期财政扭补工程,利用省上提前拨付1991至1994年定额补贴款503万元和从其他渠道争取的有偿资金342万元,新改扩建花牛山选金厂、花岗石板材厂、双井子铁矿、棉花公司轧花车间、辉铜山矿三矿段、小宛南山选金厂等6个重点财政扭补项目。1991年花牛山选金厂生产黄金80.86公斤,实现利润235万元,6个扭补项目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全县财政收入完成1036万元,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较省地核定预算超收274万元,超额36%,较县定预算超收301万元,超额40%,收支相抵后,当年净结余10.7万元,完成预定扭补计划,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目标。至此,安西县结束财政长期依靠补贴历史。
  第二节县长工程
  1994至1996年县政府将全县重大建设项目确定为“县长工程”,县长、副县长每人每年负责实施1~2个工程项目,'建立考核奖惩机制,促进工程保质保量如期完成,以此带动各级鼓实劲、办实事、创实绩,推动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三年中完成县城排水、西湖输电(包括双塔)、柳园供水、城郊蔬菜基地、石岗墩治沙、花牛山花岗石板材厂、职工住宅、程控电话、瓜州市场、电视发射扩容、安西宾馆、公园等12项工程,取得显著成效,赢得社会公认。1996年以后全体县级领导人人包抓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并将此作为年终述职考核的依据。
  1994年度县长工程政府常务会议讨论,提出八项基本建设和重点项目作为1994年度"县长工程”实施。范国栋副县长组织实施县城排水工程,许德礼副县长组织实施安西旅游业开发"一日游”和双塔库区水上浏览工程,李世英副县长组织实施西湖输电(包括双塔输电)和花牛山花岗石板材厂扩建工程,何坚民副县长组织实施柳园地区供水工程,王生德副县长组织实施城郊蔬菜基地建设工程,曾全生副县长负责实施石岗墩治沙工程。各项工程均完成年度预期目标。
  1995年度县长工程当年确定接续上年和新实施县长工程八项。王生德副县长负责,建设局、财政局、计委、工商局配合实施县城排水工程,年内竣工投入使用;许德礼副县长负责,旅游局、交通局、财政局、桥子乡配合实施锁阳城旅游开发工程,年内完成桥锁土路8公里修筑和县招待所部分客房改造,锁阳城向游人开放;李世英、曾全生副县长负责,电力局、财政局、西湖乡配合实施西湖输电工程,年内竣工通电;陆世会副县长负责,农牧局、财政局、水利局、电力局、环城乡配合实施城郊蔬菜基地建设工程,年内在城郊新建标准日光节能温室85个,开始发挥效益;曾全生副县长负责,林业局、水利局、财政局配合实施石岗墩治沙工程,当年新开渠道17.5公里,垦荒700亩,植树20万株;王生德副县长负责,建设局、财政局配合实施职工住宅工程,当年新建一幢50户住宅楼;李世英副县长负责,计委、邮电局、财政局配合实施县城市话程控化改造工程,当年完成改造;李世英副县长负责,工商局、建设局、土地局、国税局、地税局、财政局配合实施市场建设工程,年内全面启动。1996年度县长工程年内实施县长工程七项。王生德副县长负责,广播电视局、财政局配合实施电视发射扩容工程,年内电视发射机功率扩大到1000瓦;曾全生、陆世会副县长负责,林业局、水利局、财政局配合实施石岗墩治沙工程,当年完成垦荒1000亩,其中种植500亩,新植长300米、宽20米防风林带一条;许德礼、贾民生副县长和鲁希贤负责,旅游局、招待所、计委配合实施安西宾馆筹建工程,年内开工建设;王生德副县长负责,建设局、财政局配合实施安西公园建设工程,当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王生德副县长负责,建设局、财政局、房改办配合实施居民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工程,年内新建住宅楼110户,10000平方米;李世英副县长负责,计委、经贸委、财政局配合实施柳园煤气发电厂筹建工程,年内作好考察、论证、立项工作;曾全生、陆世会副县长负责,农牧局、水利局、财政局配合实施蔬菜基地建设工程,巩固提高已有温室,年内建起集中连片日光节能温室100个,面积达到50亩,当年见效。
  第三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战略实施1999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酒泉地委、行署提出先干起来的指导思想。安西县抢抓机遇,成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领导小组,制定出以"抓好八个建设,一个调整,实施八项工程,实现三个突破”为主要内容实施规划。即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卫生花园城、市场体系、科技人才、小城镇、项目、非公有制经济建设,全方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商品粮基地建设、绿色通道、农村光缆、城乡电网改造、节水灌溉、城市上下水扩建、安居工程,制度创新、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上求突破。2003年1月1日,县政府成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领导小组,政府县长戴超任组长,副县长李宏伟、计划发展局长李树生、政府办公室主任孙向明任副组长,政府各局委领导王毅民、余立恒、杨增武、张建树、郑国华、韩明文、王德全、张新才、王世祥、赵斌、柴青岩、张智新、陈爱敏为组员。2000至2005年间,全县上下积极争取,招商引资,多渠道筹集资金,开发建设瓜州新区、柳园矿产品加工贸易小区,完成双塔水库加固续建、榆林河水库及桥子东坝水库除险加固、石岗墩风沙口治理、城乡电网改造、农村光缆等重点工程,疏勒河流域综合开发、退牧还草、中低产田改造、乡村道路铺筑、锁阳城桥湾城旅游景区开发、县城改造等工程逐年实施。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安西境内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国家实施的西气东输、西油东送、敦煌铁路、嘉峪关至安西一级公路、双(塔)石(包城)公路、安西至敦煌等级公路等重大建设项目在安西境内相继开工和竣工,其中:西气东输工程,酒泉境内全长432.5公里,总投资23亿元,其中安西境内222公里,投资10亿元,2003年11月完工。
  安敦公路,总长134.7公里,总投资4.78亿元,安西境内61公里,投资2.2亿元,到2004年县境内完成投资0.67亿元。
  敦煌铁路,总长165公里,总投资6.6亿元,其中安西境内115公里,投资4.3亿元,2004年完成征地拆迁工作,2005年全线开工建设。
  国道312线嘉安段,总长235公里,总投资30亿元,安西境内100公里,投资1.2亿元,已开工建设。
  西油东输工程,穿越甘肃总长度1116公里,预计投资90亿元,安西境内220公里,投资约3.5亿元,2005年已开工。
  安西境内国家批准投资立项的项目安西风力发电厂,一期规模10万千瓦,预计总投资10亿元,国家发改委已委托中设国际招标公司向国内外公开招标。
  哈密一张掖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由国家电网公司投资建设,全长800公里,总投资40亿元,安西境内230公里,拟新建变电所一处,投资约10亿元,正在勘察设计。
  嘉峪关至安西330千伏输电工程,安西境内线路长约100公里,新建变电站一座,投资3.5亿元,工程正在设计。
  国道312线猩猩峡段高等级公路,全长170公里,预计投资26亿元,即将开工建设。
  第四节再造工程
  1999年5月根据江泽民总书记“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讲话精神,省、地、县分别做出实施“再造河西”、“再造酒泉”、“再造安西”战略工程工作部署。安西县成立“再造安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再造安西”实施意见》和《“再造安西”重点产业的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再造安西”战略工程。工程实施期限从1999年开始至2003年结束,《方案》确定了六大产业工程和六项重点建设工程的实施规划,即:巩固提高粮食、棉花、林果三大产业,突出发展瓜、草、牛羊三大产业,全力实施节水、农业综合开发、生态保护、龙头项目、基础设施、宽裕型小康示范村建设等6项重点建设工程,为确保“再造”工程顺利实施,建立了县级领导挂项责任制,工程实施一年后,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建设的推进,“再造”工程随之汇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六大产业工程巩固提高三大产业:提高粮食单产,稳定总量,到2003年,平均亩产达到1400斤,总产达到一亿斤以上;棉花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总量,全县棉花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平均亩产皮棉达到250斤,皮棉总产达到20万担以上;林果坚持干鲜并举,重点提高果品产量、质量和效益,总产量达到600万公斤。突出发展三大产业:瓜产业发挥名牌优势,突出新品种引进,到2003年全县瓜类面积力争达到6万亩以上;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开发种草与发展弓草加工相配套的草产业,力争饲草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以踏实、桥子、东巴兔、布隆吉为基地,向周边乡镇辐射,突出发展牛羊规模养殖大户,力争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3万头和17万只,年出栏量分别达0.6万头和6万只。
  六项重点建设工程节水工程:坚持开源节流并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推行管灌、喷灌、滴灌、渗灌等高新节水技术,增加有效灌溉面积9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重点抓好非移民土地规模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突出抓好石岗墩、城南、瓜州、南岔等农业区开发建设,力争2003年建成10万亩渠、路、林、田配套的高效农业基地和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5万亩;生态保护建设:突岀新开农田防护林建设和沿国道312、313线绿色通道建设,力争到2003年基本完成石岗墩、向阳移民点、河东五泉等7个风沙口的规划治理任务;龙头项目建设:集中力量抓好牧区示范、秸杆养羊、双塔水库坝后渔场、颗粒饲料厂、安西蜜瓜推广、牛羊改良、恒温库、高效日光温室等建设项目,力争3—5年内,建成投资在1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分别达20个、10个、5个;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两年内完成农村电网改造,三年内铺筑三道沟至腰站子、布隆吉至河东、踏实至桥子乡村油路。建成县城至踏实、县城至布隆吉、玉门镇经腰站子至河东3条光缆通讯线路;宽裕型小康示范村建设:到2003年,全县20%以上的村达到宽裕型小康标准。
  第五节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概况1986年以来县政府加大县城建设力度。1987年铺筑南市街东段和南大街南端油路,安装“仙女献瓜”雕塑。1991年拆迁改造拓宽安敦路彭家桥至南干渠段1927米,开挖两侧树沟3840米。1992年铺筑县城一路三街五巷(东内环路、祁连街、南市街西段、卫生巷、建设巷、交通巷、邮电巷、福利巷),长度5.38公里,建桥涵47座,架路灯64盏。同年动员搬迁原修理市场18家个体户,在新址形成集车辆维修、手工业加工为一体的专业市场,在原址修建面粉厂办公楼及粮油贸易市场°1994至1995年建成城市排水工程。1993至2002年开发建设经济适用职工住宅楼12栋495套。1996年,县医院门诊楼、职教培训中心、综合农贸市场、灯光球场投入使用,安西宾馆建设启动,“瓜州仙子”城标建成。同时县府街、西大街、渊泉街、南大街、南市街分段逐年改造,拆除破旧建筑3.6万平方米,重新改造装修。建成综合农贸市场一瓜州市场,建成2966平方米封闭大厅,18000平方米经营门点和2300平方米大棚,至2002年,以瓜州市场为中心共修建综合楼33座,总面积7.65万平方米。这一时期县体育活动中心、新华书店、客运中心、逸夫教学楼、安西二中、综合办公楼、农业大厦、东门诊、东幼教学楼、县中学学生公寓等相继建成,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配套和增强。2001至2002年建成彭家桥至北大桥瓜州大道。2003年开发建设小康住宅园、瓜州农业科技示范园、瓜州工业科技产业园、瓜州小西湖、渊泉广场。2004至2005年对文化街(原东、西大街)「渊泉街、南市街、南北大街、东环路路面、路肩、人行道、树沟进行硬化、亮化、美化改造,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渊泉广场建设渊泉广场以影剧院广场为中心,西起水务局,东止公安局。县政府统一筹措资金,县城建局组织实施。广场一期工程2003年4月动工,拆除工会楼、电影院戏台及原各单位沿街围墙、平房、值班室。建成旱式光控音乐喷泉一座、大型广场宣传牌一块、架设各类灯具200多杆(盏),筑成现代格廊、欧式格廊、花架、蘑菇亭等,填平原有树沟,更换沿街树木和草坪喷灌系统,道路、广场人行道保持同一标高,广场范围全部用广场砖铺砌。北大街、县府街重新铺筑,政府大楼、财政局办公楼、博物馆外立面重新装修,投资797.64万元,2003年10月6日完工。
  2004年广场完成二期工程,安装4组欧式名雕、4组浮雕及顶面铸铜圆雕,不锈钢雕塑。完成镇风亭改造,礼花灯、大型户外彩屏安装,公安局、武装部、文化馆地面铺装。总投资350万元,6月全面完工。
  城区“三横一纵”改造2004年依照“人民城市人民建”原则,积极发动、引导、动员群众参与,多方努力,改造修筑县城南大街、东西大街、渊泉街、南市街瓜州路以东部分。改造长度2290米,涉及207个单位和个人。10月完成“三化”改造工程,投入资金600多万元。改造树沟5090米,排水管道4210米,新铺柏油路面4.7公里,铺筑人行道3.3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各类桥涵108座,改造广电、移动、电信、供水等地埋管线10.7公里,预埋电缆管线2100米,16个临街立面亮化,沿街门点广告牌统一标准尺寸,安装景观灯8盏。改造地段达到地面硬化、立面亮化、门前美化标准。
  东环路建设2004年城投公司和国土局共同投资160万元改造建设东环路,南起渊泉街,北至九支渠与县府街相连,与渊泉街、东大街、县府街形成三个平交路口。全长626米,道路红线14米,其中行车道为9米,两侧人行道各2.5米,道路西侧设5米宽绿化带一条,路东设1米宽绿化带一条,完成路面铺筑、绿化工程、路灯架设、人行道铺筑及地埋管线改造。
  阳光建材市场建设2004年,县四大班子审定,在县城南大街与南市街交叉路口(原五金厂),规划建设阳光建材市场,由酒泉金屋公司投资建设。当年建成集建材、家具销售批发为一体专业市场,占地面积1.01万平方米,修建钢构门点5.231万平方米,完成投资500万元,进驻个体户40多户。
  供水工程1992年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帮助完成县城供水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县上采取社会集资、财政筹措等办法,筹集资金400多万元,在南市街东端建成400立方米水塔一座,打水源井4眼,铺设输水主管网12公里,配水管网22.8公里,砌筑各种检查井、阀门井220座,日供水能力达到4500立方米。2001年,城区面积扩大到4.5平方公里,人口发展到22万人,瓜州新区开始建设,县上争取国家补助资金260万元,供水管网从老城区延伸至北大桥33公里,瓜州大道铺设绿化管道3.2公里。2002年在工业园区修建200立方米仿古水塔一座,铺设供水管网6公里。2004年5月经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院勘测设计编制的安西县城区供水扩建工程报告获国家批准。8月份正式开工,总投资803万元,打深水井3眼,建成1000立方米蓄水池2座,25平方米深水泵房3间,铺设井间联络管2000米,架供电线路2000米,修建加氯间49平方米,送水泵房125平方米,铺设输水管网6000米,2005年建成投入运行。
  排水工程1995年前,县城楼房全部采用化粪池清运,全县73幢单位楼设73座化粪池,污水由建设局一台5吨真空吸污车抽拉清运。1994年县上决定自筹资金建设排水系统,由建设局测量设计,报地区建委评审通过。1995年4月动工,9月底投入使用。居民区从1996开始,县政府每年财政预算10万元,陆续架设排水支管网,至1998年,共架设支管网15条,长3036米,建倒水井60座。2004年原架的排水系统大部分腐蚀阻塞,县上决定改造文化街、渊泉街、南市街安敦路以东部分排水管网,市政公司负责实施,在原管道北侧2米处开沟,架设同径同坡度波纹塑料管网3.2公里。同年市政公司负责在原污水提升泵北侧建成县城简易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60亩,开挖污水池三座18720立方米,池底采用防渗膜加胶泥铺筑,排水明渠16公里,开挖绿化带4条1380平方米,花池1200平方米,总投资13万元,处理后水质基本达到农业用水标准。在瓜州工业园区架设排水管3.2公里,向西跨过瓜州大道2公里处提升处理排放。
  第六节石岗墩治沙工程
  石岗墩位于县城东7公里处,总面积6.64万亩,有沙化土地3.2万亩,土地裸露,风蚀严重,流动沙丘以年均50米速度向县城逼近。1994年3月邀请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专家进行全面勘查设计,科学论证,制定《安西县石岗墩风沙综合治理整体规划》方案,按照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原则逐年实施。县委、政府把石岗墩风沙口治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先设沙障,挡风固沙,后整地植树,每年春季组织县城机关干部、中小学生、市民、城郊农民数千人进行大规模植树造林,种植沙生植物。截止2000年底,共治沙造林8796亩,设置沙障45条41公里,开挖渠道33条37公里,修筑道路22条19.8公里,新打配套机井10眼。2001年县委、县政府决定把石岗墩交由花牛山集团公司进行治理。该公司采取封育保护与开发治理并举,栽植防风固沙植物红柳、梭梭、白刺、花棒,面积1880亩,建立育苗基地2300亩,良种苜蓿种子生产基地240亩。接种肉苁蓉与锁阳,建起药材和葡萄生产基地。利用喷灌技术治理流动沙丘获得成功。到2004年石岗墩生态环境已步入良性循环轨道,昔日风沙口已形成防护林网纵横交错,渠、路、林、田配套的新型沙产业开发区。
  第七节突发性灾害应对抗击“非典”2003年初,国内局部地区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英文名缩写SARS)。根据上级部署,成立安西县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制定《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理预案》,在柳园五公里、十工、北大桥、桥湾、布隆吉、三道沟镇疏勒河大桥、南岔设立7个临时交通卫生检疫站,在柳园、疏勒河火车站、安西汽车站设立3个留验站。抽调卫生、公安、县直部门和乡镇干部24小时执勤,对入境车辆和人员进行登记检查严格消毒,公共场所;机关单位、学校、家庭院落每天进行3次消毒。全县设立 “非典”收治定点医院1家,发热门诊18个。6月20日,全国范围内“非典”疫情得到控制,安西无一例 “非典”病例发生。
  防治柽柳条叶甲虫2003年7月踏实、西湖乡境内天然柽柳(又叫红柳)林发生条叶甲虫害,出现大面积枯萎,濒临死亡,危害面积66.5万亩。灾害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先后投入资金78万元,农药4吨,机械138台进行化学防治。2004年春季,虫害再次危害柽柳林,面积43万亩。县委、县政府成立防治领导小组,制定《安西县柽柳条叶甲虫防治方案》,组织5次大规模行动,投入经费178万元,人力750人(次),机械85台(次),喷雾器160台,农药1500公斤。9月柽柳条叶甲虫害得到有效控制,防治效果达到98.8%。
  防治口蹄疫2004年3月踏实乡农丰村一组牛羊发生口蹄疫,县上高度重视,立即采取隔离、封锁、扩大防疫、捕杀等措施,控制了疫情的扩散。6月该乡少数骆驼发生疑似口蹄疫,县政府报请上级有关部门,请专家现场检查、化验,确诊为骆驼“0”型口蹄疫,采取捕杀、焚烧、深埋处理疫病骆驼189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捕杀的病驼政府给予补偿。
  第八节开发建设瓜州新区组建机构2002年初,县上决定开发建设瓜州新区,2月成立瓜州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县委书记杨克忠任组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积新,县政府县长戴超,县政协主席孟世勇,县委副书记王玉福、宋丽文、何春山,副县长席忠和、王红兰、李宏伟、杨世柱任副组长,县四大班子办公室主任和政府各局委领导29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瓜州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瓜州新区开发建设日常工作。为确保重点建设项目如期完成,另设立瓜州工业园区建设办公室、瓜州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办公室和瓜州小康住宅示范园区建设办公室。各园区建设办公室业务工作隶属瓜州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指导管理。同时各机构工作人员配备到位。
  新区开发建设总体构思新区地势平坦,光、热、水、土地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电力供应充足,是安西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招商引资、开发建设前沿阵地。按照城中建区、区中建园、以园带区思路,总体规划,分步推进,多元化引资,多形式招商,生产与生活相配套,协调与服务超前,引导与管理结合,力争用5至10年时间,把县城向北拓展,建成集行政公务、工业生产、科技示范推广、商贸金融服务、休闲娱乐、小康住宅等为一体的设施齐全、功能配套新型开发区。规划面积10.6平方公里,有工业园区、农业生态园区、休闲娱乐区、综合区四大功能区块。
  新区建设概况2002年投资4071万元,完成瓜州大道、上下水、电力供应、通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2003年度投资4500万元,规划新建中国农科院工业科技产业园、中国农科院瓜州农业科技示范园、小康住宅示范园、水上乐园、瓜州公园五大园区。当年完成征地拆迁和水、电、路进园等各项基础工作。小康住宅示范园建成高标准欧式风格住宅30套。投资1300万元的瓜州迎宾湖建成开放。农业科技示范园完成投资1808万元,建成高标准单体日光温室17座和2500平方米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工业园区占地4.6平方公里,是瓜州新区最大园区,两年累计完成投资8476.3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401.5万元,完成场地平整、道路建设、防风林带、高压供电线路、供排水网管等,入园项目15个,投资在千万元以上项目4个,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075万元。
  2004年度农业园区投资645.3万元,完成研发中心续建、装修工程和极旱荒漠保护区动植物标本博览中心主体及装修,连栋温室主体框架工程及园区供暖、桥涵、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绿舟生态公司养殖园建成羊舍5栋及饲料加工车间设备安装调试,良种羊只繁育存栏达3000只以上。小康住宅园区投资64.8万元,完成5700平方米小康广场建设,1600米路肩衬砌及园内美化绿化。疏勒河河道治理项目投资464.4万元,完成瓜州迎宾湖续建、配套工程、绿化、游乐设施购置,防洪堤续建。瓜州公园投资210.9万元,完成公园大门、公园门点及道路整修等。公务区投资703万元,移动公司综合楼完成主体框架工程,教育局2380平方米办公楼投入使用,民政局综合楼、疾控中心办公楼完成主体、地坪、供电、供暖等配套工程,建成工商局第二工商所办公楼、双塔灌区管理处主楼工程。疏勒河河床绿化美化投资104.3万元。新区通讯网络光缆、供暖管网架设和人行道铺筑等投资442.7万元。

知识出处

安西县志人民政府志

《安西县志人民政府志》

1986-2004年是我国全面开放,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历史时期。中共十五大、十六大相继召开,为改革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县委、县政府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全局,高举改革发展的旗帜,切实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实施生态立县、项目强县、产业富县、民营活县、依法治县、科教兴县战略,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项目建设为龙头、工业经济为重点、深化改革为动力、富民强县为目标,优化发展环境,壮大县城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和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推动全县“三大文明”协调发展。

阅读

相关地名

范国栋
相关人物
许德礼
相关人物
李世英
相关人物
何坚民
相关人物
王生德
相关人物
曾全生
相关人物
贾民生
相关人物
鲁希贤
相关人物
何坚民
相关人物
李宏伟
相关人物
李树生
相关人物
孙向明
相关人物
王毅民
相关人物
余立恒
相关人物
杨增武
相关人物
张建树
相关人物
郑国华
相关人物
韩明文
相关人物
王德全
相关人物
张新才
相关人物
王世祥
相关人物
赵斌
相关人物
柴青岩
相关人物
张智新
相关人物
陈爱敏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