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县志文化志》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1064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G254.3
页数: 3
页码: 13-15
摘要: 《瓜州县志▪文化志》中对概述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描述 概述

内容

概述安西县位于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西端,东西与闻名世界的文化名城敦煌、酒泉相毗邻,境内有独具地方特色的榆林窟、东千佛洞、下洞子、旱峡、碱泉子5处石窟寺及锁阳城、六工城、破城子、桥湾城等37处古城遗址,代表着三百余处文物景点、自然景点的文化信息。同时,这里还有张骞、法显、宋云、玄奘、林则徐、左宗棠等历史文化名人的足迹。1996年,安西县委、县政府总揽全局,放眼未来,把文化工作纳入全县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之中,制定了《安西县丝路文化长廊建设计划》,群策群力,刻意大办文化,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全面培养人才,以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为龙头,全面带动全县文化建设,开展达标先进文化乡镇建设。三道沟镇、河东乡、布隆吉乡、西湖乡、瓜州乡、南岔乡、柳园镇、渊泉镇被纳入全省丝路文化长廊建设重点乡镇,并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安西县城乡文化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事业得到有力扶持,使其与经济社会同步并进,取得了划时代的巨大成就。1983年,全国“六五”计划开始提出县县要有文化馆、图书馆,乡乡要有文化站的奋斗目标,首次提出在乡镇一级建立国家文化事业机构——文化站,1984年由国务院下达了部分文化站专职干部指标,有11名农村文艺骨干被招聘进入文化站工作。同时,按照国家在农村组建文化室和各种群众文化组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经济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乡镇企业有了长足发展,个人和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要求亦随之提高。鉴于此,1996年5月,安西县根据本省要求,制订了《安西县小康文化建设规划》,不失时机的制订了“两建二创一落实”的小康文化建设总目标:即建成十项文化基础工程;建好两支文化工作队伍;创建十个文化先进单位;创建十个达标的文化站、室;落实全县六百万元的文化事业投入。为了完成各项规划中的指标任务,县、乡、村、组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把工作指标落实到具体人头上。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文化工作普遍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投资力度和工作力量也不断加大,文化业务经费和文化活动器材不断增加。全县有8个乡镇投资2000万元建起了集图书借阅室、综合活动室、棋弈游艺室、科技活动室、广播播音室、乒乓球室、台球室、录像厅、卡拉OK厅、歌舞厅、农村夜校和农民技术学校、体育场、露天剧场为一体的文化站,新增文化设施建筑面积4300m2o在这些设施中,配以现代化的声、光、电、乐器等。
  1998年,第一批和第二批共有20个村文化室达到市、县示范村建设标准,南岔乡八工村被评为甘肃省示范书库;50%的示范村达到了省级标准。南岔、瓜州、三道沟、河东、柳园、西湖6个乡镇被评为省级先进乡镇。近年来,又奋起直追,在巩固全国文化先进县的成果上下功夫,不断取得了新成绩。

知识出处

瓜州县志文化志

《瓜州县志文化志》

《瓜州县志•文化志》4000多年的案宗,无处不透射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遗韵,无处不闪现着社会发展的文化睿智。在这神奇的土地上,一代一代瓜州人在战乱不断、兽畜迁徙、河流改道、朝代更替的历史长河中,繁衍生息,生产劳动,留下了许许多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历史文化遗产。古道辙迹,关隘要塞,长城烽燧,陡崖石刻,青灯画影,洞窟题记,地下古墓,瀚海景观,乡风民俗,传说故事,红色遗踪等一大批享誉世界的文化遗存与独特的自然景观相映衬,构成了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岁序更替,斗转星移,而今14万新时代的瓜州儿女正在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创造着多民族,个性化,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时代文化。

阅读

相关地名

安西县
相关地名
敦煌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