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汉长城保护研究选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汉代长城》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1032
颗粒名称: 瓜州汉长城保护研究选编
分类号: K928.7
页数: 28
页码: 213-240
摘要: 瓜州境内汉长城及其烽火台(敌台)、关堡遗址和相关遗存做以介绍,对这些年来瓜州境内长城所采取的保护设施、建设控制地带等做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 瓜州 汉长城 保护研究

内容

瓜州汉塞遗迹-宜禾塞、万岁塞。
  李并成宜禾塞与万岁塞分属宜禾都尉和中部都尉辖。据上引《敦煌汉简释文》之2228简,以及2180简“口尽时万岁扬威隧长石伋受宜禾临介卒赵诗”和2189简“□月十二日庚辰夜大晨一分尽时万岁扬威隧长许玄受宜禾临介徒张均”,知宜禾候官辖最西一燧为临介燧,万岁候官辖最东一燧为扬威燧。二燧临界,其位置约在今西沙窝北端北路井附近,则此两段塞垣的分界亦当在此近侧。
  宜禾塞约相当于四工西至西沙窝段塞垣,长约30公里。万岁塞约相当于西沙窝西至西湖南沙窝段塞垣,亦长约30公里。两段塞垣总长60公里, 穿越疏勒河南的戈壁荒滩地段,人为破坏较轻,绵延不断,气势壮观。多以沙砾、夯土夹红柳、胡杨等筑成。其中部38公里长一段呈内、外双线,内外线相距约60米。内线为沙砾夹柴红柳,三层夹芦苇,四层夹罗布麻,层间压沙砾,夯筑结实,今仍巍然挺立在戈壁、荒滩间,其底宽8~12米,顶宽2~2.5米,残高2.5~3.5米。外线则全系沙砾堆砌,已坍成宽4.5~5.5米,高0.8~1.2米的沙梁。此区段残存烽燧约20座,亦大多坍塌,以南沙窝近侧一烽(安西县博物馆编8号烽)最大,其地基8米x8米,残高3.5米,土墼结构,烽侧存障城一座,黄土夹沙砾版筑,南北70米,东西99米,残高1~1.5米,障之西北角连接长城。此障规模较大,依其位置应为中部都尉万岁候官治所。至于宜禾都尉候官驻所,恰在宜禾塞中部的西沙窝东10余公里,芦草沟北10公里许有一古城遗址,斯坦因编号T37g。然而遗憾的是笔者在这一区域尚未找到此城,其详情不明。据见过该城的老乡们说,城垣已很残破,周围散落成片的碎陶片。该城应即宜禾候官驻所。城址正处于芦草沟下游汉唐古绿洲中部,这一古绿洲范围达200余平方公里,昔日渠流萦绕,田连阡陌,唐代以后沦为沙漠(笔者有专文研究)。这一古城名为“宜禾”,其地在昔日可谓名副其实。
  四工农场西雷墩子附近还有一段长约6公里的古道遗址,呈槽状,宽2.5~3.8米,深1.2~1.5米。
  昆仑障考(节选)。
  六工破城历史沿革。
  此城并成先生及余考证,决为唐五代及北宋之常乐县城,见李并成《汉敦煌郡及其有关问题考》及余《沙州都督府图经卷第三札记》,此不赘述。由唐上推,则为隋之常乐镇,后魏之常乐郡,三国魏之宜禾县,最早,则为汉之昆仑障。
  《元和郡县图志》记此城曹魏至唐之沿革甚详,该书卷四十瓜州常乐县云:“常乐县,中下,东至州一百一十五里。本汉广至县地,属敦煌郡;(三国)魏分广至置宜禾县;后魏明帝改置常乐郡;隋于此置常乐镇;武德五年置常乐县也。”至于曹魏之前,则略而未载。
  《太平寰宇记》卷一五三瓜州晋昌县条下云:“白水,有昆仑障在其阳。”又说“宜禾故城,汉宜禾都尉所居城,在县西北界”。将昆仑障和宜禾故城分记两处,给人造成二城异处的错觉。张维先生曾批评黄文炜《重修肃州新志》云“山水多今古名并列:肃州之呼蚕、讨赖、天仑,一水三见;安西之籍端、苏赖,沙州之氐置、党河,一水再见……苦峪古城,两见于柳沟、赤斤,而所言又略有不同……其疏误如此”。《太平寰宇记》之记昆仑障、宜禾故城,亦犹是也。
  然而,《太平寰宇记》“宜禾故城,汉宜禾都尉所居城”之语,毕竟说岀了“宜禾故城”是“汉宜禾都尉所居城”的事实。“宜禾故城”者,亦魏晋之宜禾县故城是也,《元和郡县图志》云:“魏分广至置宜禾县。”晋因之,仍为宜禾县,为敦煌郡所辖十二县之一,晋元康五年改属晋昌郡,见《晋书•地理志》。非此宜禾,岂有他哉?《太平寰宇记》既指明宜禾县故城为汉宜禾都尉所居城,亦犹言宜禾故城即昆仑障。按《元和郡县图志》,明即隋之常乐镇,唐武德五年所置之常乐县是也。这样,我们终于知道了汉昆仑障就是唐常乐县,为今之六工破城找到了来历。从而,六工破城的历史沿革从西汉历东汉、魏、晋、北魏、隋、唐、五代、北宋至今,得以一脉贯通。
  《通典》记“白水,有昆仑障”,《太平寰宇记》稍详,谓昆仑障在白水之阳。古人以山南为阳,水则北为阳,白水之阳,即白水之北。并成先生推测“白水即应是今疏勒河沿截山子北麓流经六工破城南的一支,略当于今南岔干渠,六工破城正位该渠尾闾之北”。所言极是。此水,二百六十年前遗迹宛然尚存。乾隆二年刊本《重修肃州新志》“安西卫册•瓜州事宜”门载:雍正十一年(1737)“(安西)兵备道王全臣履勘,双塔堡西、沙枣墩对岸故有渠迹,可以直达瓜州(宇按:此所谓瓜州,乃指六工破城),计长二百余里,工用浩繁。又勘得小湾(宇按,今名小宛)渠西,安家窝铺斜对岸,亦有旧渠至瓜州止,长一百余里,内有五十里须挑挖,宽二丈,深四、五尺;余五十一里只须疏通。”王全臣此次勘察是为扩大开垦,着眼于旧渠之修濬利用,故有“工用浩繁” “须挑挖”“只须疏通”之语。据其所见,后之百余里长的故渠,河床尚宽二丈,深四五尺,其中一段五十里须加挑挖,而另五十一里只需稍加疏通即可使用。由此可见,此渠废弃年代不久。而相比之下,前一故渠,破坏特甚,若加修复,工用浩繁。故知废湮久矣。然而既见此渠“计长二百余里”“直达瓜州”原必相当深宽,余意此即古之白水。今之南干沟为其遗址。如并成先生之推测,此水确系从疏勒河(汉籍端水)分流之人工灌渠,今安西县的“双塔总干渠一南干渠一南岔干渠一南渠”这一送水体系,大致相当于古之白水。此水流经六工破城南,与《太平寰宇记》“白水,有昆仑障在其阳”相合。为六工破城即汉之昆仑障又添一证。
  余论。
  “昆仑”古为西方大山,《禹贡》载之,《离骚》咏之,《禹本纪》《穆天子传》渲染之,《淮南子》《山海经》《河图括地象》《神异经》等进一步神话之。战国以来,渐传为仙山,西汉之时已被炒得沸沸扬扬。汉武帝建明堂,将复道取名“昆仑道”(见《汉书•郊祀志下》),已开“昆仑”附会之风。接着,金城郡临羌县亦将“昆仑”引进县境,于是该县有了“西王母石室、仙海。……昆仑山祠”(见《汉书•地理志》金城郡临羌县)。同临羌县比较起来,敦煌郡更有条件为本郡“引进”昆仑神山。且举数事于下。
  1.《山海经•西山经》:“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又《海内北经》云:“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墟北。”而敦煌有三危山。援此,可以联想三危山去昆仑未远,具有将昆仑拉入敦煌郡境的条件。
  2.《海内十洲记》载,昆仑山“上有三角”;《尔雅注》亦云“昆仑山三重”。而敦煌之三危山正好是“山有三峰”。则敦煌三危山又有比附为昆仑的形状特征。
  3.《山海经•大荒西经》云:“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昆仑之丘。”敦煌正有西海(蒲昌海在敦煌西)、流沙、黑水。援“西海之南” “流沙之滨” “黑水之前”亦可附会一处昆仑山。
  4.以“载伏牺以来异事”著称的《拾遗记》,其“昆仑山”条记云,昆仑山“四面有风”,“有瓜如桂”。按,敦煌多风,尤以广至(安西)为甚(见《太平寰宇记》),至今依然。又东汉杜林云,敦煌为古瓜州,“地出美瓜”。据此,亦可将昆仑拉入敦煌郡境。
  5.《汉书•礼乐志》载《天马歌》云:“天马俫,开远门,竦余身,游昆仑”。此将“天马”与昆仑联系而咏之。敦煌渥洼水尝岀“天马”,而大宛“天马”入汉,亦由敦煌而东。似可将境内入京路侧之山附会为昆仑山。敦煌境内恰有此一山脉。即前述之石山、鸣沙山、三危山、无穷山、空谷山、悬泉山、常乐山,一路连延相接,长达三百余里。长城在山北,大体与山并行。东入长安、西出玉门阳关的大道在山之北麓,长城以南。以上可见,敦煌附会一处昆仑山,远比临羌县条件充足。
  《汉书》不载敦煌有昆仑山,但从迹象推测,似曾有之。昆仑障、昆仑塞及昆仑候官,皆以“昆仑”为名,当与昆仑山有关。前述横亘于敦煌郡境、东西长达三百余里的山脉,就在昆仑障、昆仑塞及昆仑候官之南侧,相距平均二十里许,为障、塞、候官南面之屏障。假定西汉称此山为昆仑山,那么昆仑障、昆仑塞及昆仑候官之取“昆仑”冠名便是顺理成章可以理解的了。否则,终觉其冠名无理。从地名学观点推之,颇疑此三百余里之长山在西汉时当亦冒有昆仑之名。上引前凉酒泉太守马岌谓“酒泉西南山即昆仑之体”,酒泉西南山与敦煌郡境诸山,同属祁连山脉(敦煌西南境有属阿尔金山脉者),颇疑马岌乃就敦煌之昆仑山加以延伸称之为“酒泉西南山”,此中或许正透露了敦煌郡境有座昆仑山的消息。
  瓜州汉长城简述。
  一、瓜州汉长城概述。
  历代汉长城修建都离不开核心人物。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20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元狩二年(前121),霍去病两次岀塞各率1万骑兵,消灭匈奴4万多人,又接受归降的匈奴4万多人,打垮了匈奴右部势力,夺取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有名的战略要地、河西走廊。此后,首设酒泉郡、次设张掖郡,再立武威郡、四立敦煌郡,移民设郡,筑塞布防, 居阳关、玉门关。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设四郡,居两关”的由来。
  由此,开始建造西汉东起令居(今永登县)境内黄河西岸,沿河西走廊,西达酒泉北部金塔县的“令居塞”长城,这是汉王朝筑长城的第一段。
  瓜州境内汉长城全长183.5公里,单体建筑57座,关堡7处,相关遗存12处,东起玉门蘑菇滩,沿甘新公路南侧,疏勒河北岸,一路经玉门蘑菇滩、桥湾城、布隆吉、双塔水库,跨过疏勒河,沿疏勒河南岸,逶迤向西,经小宛堡子、北干沟、梁湖乡西侧,穿过县城南侧、西侧的戈壁与耕地,跨过三工村及四工农场农田,一路向西,由四工农场西,经雷墩子、东沙窝、西沙窝,直达瓜州敦煌两县交界的东碱墩,穿过红当公路,向西边入敦煌境内,与敦煌境内的西碱墩相连。这些汉长城遗迹是继金塔县的“令居塞”之后,汉王朝又向西构造的汉代长城防线之一,这些汉长城及其沿线的城障烽燧,是汉代河西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汉王朝构建河西乃至整个北方防御工程的历史缩影。虽经千百年来的风雨剥蚀,仍然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之中,堪称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汉长城之一。1987年长城被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城不是单纯的一面墙体,而是内外有烽火台、乌堡、天田、卫城的边关防御系统设施。瓜州境内的汉长城,每隔1.8至2公里修筑烽燧一座,属于最小的军事单位,设燧长一名,士卒6~9名不等。12公里筑障或乌堡一座,属较高一级的军事单位。30至40公里筑大障,设侯、障、亭、燧官员,相当于都尉、都尉府的建置,古代烽燧防御系统,有完备的品约制度和法律规定,职责分工清晰,管理十分严密。
  瓜州境内的汉长城,以桥湾汉长城、双塔水库下游汉长城、四工农场西长城、双线长城、东沙窝长城、南沙窝长城保存较为完好。除双塔的长城是以黏土夯筑的墙体,高度达2.6至3米不等,其他的长城分布区域内,均采用就地砂粒石夹杂土质与芦苇、胡杨、红柳、罗布麻等植物,逐层夯筑修筑而成,尤其是以西湖南沙窝汉长城的10个段区内的第四段的汉长城保存最为完好,该处总长205米,底宽1.5~1.9米,顶宽0.7~0.9米,高0.8~2.8米不等。两汉长城自百年前斯坦因考察拍照至今,变化不大,墙体完好状况为全国汉长城之冠。
  烽燧,也叫烽火台、烽台、烟墩、烟火台,如有敌情,白天燃烟叫烽,夜间放火叫燧,是周朝时期发明的军事信息传递的设施,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瓜州境内的长城烽燧遗址多达70余处,尤以西湖乡南沙窝汉长城烽燧保存较为完好,虽经千余年风雨剥蚀,至今遗址仍屹立不倒。从整个河西走廊的分布、走向、规格、规模的情况来看,汉王朝为构建北方军事及防御系统,抗击匈奴的侵扰,不惜血本,在广阔大漠、丘岭地带、风蚀地带、盐碱地、荒漠、湖沼里筑起城障烽燧,绵延一千余公里,汉代的将士和修筑长城征调的民夫数十万人,历时数十年,完成了中国历史上如此高大坚固,规模宏大,设施完备的长城设施,为保卫国家疆域和领土完整,付出了极为艰苦卓绝的努力,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与智慧的结晶,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财富。通过这些遗存及遗物,我们可以触摸到千年前古代祖先的脉搏跳动,也能真实地再现古代将士坚守在大漠深处艰辛的生活场景和戎马生涯。
  二、瓜州汉长城的特点及其结论。
  1.瓜州汉长城充分发挥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做法,是古代汉长城利用当地的实际材料修筑长城,就土质而言,当地是沙土即用沙土,当地是碱土即用碱土,当地是黏土即用黏土,用夹杂的植物材料亦如此,依当地的植被状况而定:红柳、芦苇、梭梭、胡杨、罗布麻、骆驼刺、白茨等植被应有尽有,无法细说。
  2.从瓜州汉长城A1号烽燧(西湖南沙窝西烽燧)岀土的一枚汉简,上书“永平十七年……”墨书两行,可知汉长城直至永平十七年还在使用和发挥它的效能,还有士卒把守,守卫边防的大通道,守卫着国家的疆域。
  3.从西湖南沙窝汉长城宜禾都尉遗址的形制规模来看,宜禾都尉府是汉长城较高军事指挥机关的所在地,在西汉以来的边防防御系统的延续中,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从遗址中厚达2.5米左右的文化层堆积来看,出土了大量的绳纹陶片、古代士兵和面用的木盆、土盐等物品,反映了古代将士艰苦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作为都尉府的生活用品尚且如此粗陋,更何况其他烽燧守卒和下一级士兵的生活状态。这处遗址中出土的文物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将士生活的一个侧面。
  4.从瓜州汉长城分布和走向看,在玉门蘑菇滩至桥湾、布隆吉、双塔大坝以东汉长城的分布,是在疏勒河的北岸。从双塔水库大坝以西,经小宛农场、北干沟、梁湖乡、县城南、四工、西湖东沙窝、南沙窝、东碱墩、西碱墩,直至敦煌境内的玉门关、河仓城,长城的分布是在疏勒河的南岸。
  疏勒河是流经玉门、瓜州、敦煌境内的一条大河,被称为河西第二大河,在汉代至隋唐、宋、元、明、清历代经营河西的历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和无法替代的巨大作用。可以说,没有黑河、疏勒河和讨赖河,就没有河西农耕文明的传播,就没有敦煌文化艺术诞生发展的辉煌历程,就没有大西北安定,富足的自然条件,也没有这里古代多民族的交往、繁盛和华夏疆域的完整和富饶。汉长城在双塔水库以东分布在疏勒河北岸,说明了汉王朝构建汉代长城东接玉门,连络金塔北长城,控制额济纳齐以北防御北方匈奴的战略考量,为汉代酒泉郡的安全防务增加了战略纵深和疆域空间,是汉王朝与边关将帅控制河流、草原、土地等战略资源的深谋远虑之举。
  西汉长城在双塔水库以西至敦煌,分布在疏勒河南岸,则说明南岸的自然条件、地理空间更有利于发挥长城在这一地域的防御作用,更有利于完成边关将士的屯垦生活和守卫任务,也是汉王朝西接敦煌,伸向西域境内的最有力的战略设施和臂膀。再则,双塔水库以西的疏勒河南岸的土质条件和生态条件更有利于修筑长城、从事屯垦及驻军防务。
  5.瓜州境内的汉长城、都尉府一级的城障,在西湖、四工、桥湾一带多有分布,说明瓜州在古代边关守卫方面的军事单位的级别较高,防卫防守严密,是防备北匈奴的重要要塞之一,同时说明瓜州在地理空间和战略空间上的重要位置,是邻近的其他地方所不能相比的。
  6.瓜州境内的汉长城的做法独特,完全不同于敦煌、玉门、金塔汉长城的作法。敦煌、玉门、金塔汉长城的做法是:长城线与烽燧在同一条线上修筑,显示出较为简陋和单一的做法与规制。而瓜州汉长城的做法是在汉长城内侧建烽燧,长城墙体在烽燧北侧绕一个弧形的180°的弯形弧线再继续向前延伸,说明了瓜州汉长城沿线的军事防御系统其军事机关设置的级别较高。做法独特,更有利于防备北方匈奴的不时侵犯,瓜州境内的汉长城墙垣高达3~4米不等,或是单线长城,或是双线长城,均有结构严密、修筑体量高大、雄伟壮观的大汉景象。同时,也说明瓜州一线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北有匈奴劲旅,西域有大月氏、小月氏和西突厥的侵扰,南有羌戎的存在。若瓜州不保,则敦煌、西域与中原的联系切断,对北方和西域防御系统的安全极为重要。
  总之,瓜州汉长城遗址是我国古代北方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河西长城的分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地理位置、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会引起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它的军事形制设置之独特,军事机构级别设置之高,是河西走廊汉长城当中较为独特的长城遗址,为我们研究汉长城的历史演变、发展及其作用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疏勒河流域长城考察报告(节选)。
  第一章地理环境、长城走向及现状。
  一、地理环境。
  疏勒河是位于甘肃省西部的一条内陆河流,古代又称苏赖河,发源于祁连山,沿祁连山北麓经玉门、安西、敦煌北境与党河交汇注入哈拉湖,西入榆树泉盆地西端,全长约400公里。据记载。
  冥安、南籍端水分南羌中,西北入其泽,溉民田(《汉书•地理志》)。
  冥水,白吐谷浑界流入大泽,东西二百六十里,南北六十里,丰水草, 宜畜牧(《元和郡县志》卷四十)。
  疏勒河源在靖逆东南,其发源处靖逆五百二十里,西北流,与昌马河会,又北入昌马河口旧道,直趋四道沟,过桥湾而西,汇诸沟以达党河之尾, 归于哈拉脑儿(《重修肃州新志》)。
  远古时期的疏勒河应该是注入古罗布泊湖的河流之一,由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移,割断了河水流向,才形成榆树泉盆地的一系列湖泊、碱滩和沙丘高低起伏的地貌。翻越榆树泉盆地西端约15公里沙漠之后,疏勒河故道即展现在眼前;平坦宽阔的河道,衍生着繁茂的红柳、芦苇等多种野生植物,成为沙漠之中的绿色屏障,也是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场所,至今仍可看到黄羊、野骆驼群。古河道向西约75公里,即罗布泊东岸。斯坦因在疏勒河流域调查时认为:“古代疏勒河终点当在新疆贝什托格拉克东南榆树泉盆地”;“据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疏勒河下游地区在远古是一片沼泽区;在当时,哈拉湖很可能与新疆的罗布泊直接相通。后来由于地面水逐渐干涸而分割开来”(《塞林提亚》)今天所见到的疏勒河尾闾地貌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横古河床的结果。
  二、疏勒河流域汉代长城走向及现状。
  疏勒河流域汉代长城(塞),从玉门饮马农场西端蜿蜒向西,流经布隆吉、桥湾、双塔水库、小宛、安西新城南5公里处。再经西湖、东沙窝、南沙窝,越过柳敦公路入敦煌北境的哈拉诺尔、大月牙湖、小月牙湖、大碱沟、西洋水、烟筒梁、苦豆泉、条湖坡、青土崖子、老崖子、宾草湖、素油土、波罗湖、大方盘城、小方盘城、城北1公里盐池湾折向西南。再经墩墩湾、马圈湾、后坑、二十里墩、大破墩,达榆树泉盆地东缘止,全长约400公里。
  敦煌境内的长城,西部保存情况较东部好,小方盘以北盐池湾至马圈湾段约11公里的20~26烽燧之间,长城残高多在1米以上,最高处达2.95米。长城向西进入榆树泉盆地之后,连接10号烽燧,折向南2公里,最后到范围之内,仍有烽燧建筑,但已见不到塞墙的痕迹。
  玉门、安西境内的汉代长城,除安西西部几段保存较为完整外,可能由于风力作用,很多地段皆已倾圮,成为鱼脊形,有些则仅在地面留下了一点痕迹。但也有几段保存相当完整,如南沙窝的“红柳长城”,以红柳树枝、沙砾为原料,层层叠砌而成,现存高2米、长200米,犹如巨龙横贯戈壁沙漠之间其北,17号峰燧东面1公里的“红柳长城”也很壮观雄伟,坍塌虽然严重,但尚有4米的高度。
  位于南沙窝的18~19号烽燧之间,有一段长城从一障内穿过,这种建筑形制尚属首见。障城并不规则,外障墙长70米,距城墙5米;内障墙长47米,距城墙10.3米,残高0.5米、宽1.5米。障内可能是驻兵的场所。
  师古曰:“汉制,每塞要处别筑为城,置入镇守,谓之候城,此即障也。”(《汉书•武帝纪》注)“障者,塞上险要之处,往往修筑,别置候望之人, 所以自障蔽而伺敌也。”(《汉书•李陵传》注)调查中所见之障城多建筑在长城内侧,与长城保持一定距离,在长城线上修筑障城者尚属仅见。障与塞墙,建筑结构上有较大区别,塞墙系红柳、沙砾所筑,障,则为夯筑, 遗留地面的陶片几无二致,很难区分年代的早晚。
  疏勒河流域汉代长城烽燧,结构独特,保存完好,虽经历两千多年沧桑变迁,有些高大的烽燧和塞墙至今仍难以攀越。在数以百计的烽燧遗址中,发现了丰富的汉代遗物,其中带有墨迹文字的简牍,成为研究汉代边陲屯戍、中西交通和西域各国历史的珍贵资料。20世纪以来,中外考古、人文、地质学家频频在这一地区进行考察话动,取得了丰厚的成果。
  第二章调查工作的回顾。
  一、 斯坦因的两次考察。
  20世纪初,首先由英国考古学家马克•奥里尔•斯坦因(米arkAarelstein)在中亚地区进行了三次考察,其中第二、三次考察经过新疆,深入甘肃西部疏勒河流域,经过玉门花海绿洲,到达酒泉北大河至毛目(金塔鼎新乡),又沿额济纳河北上到达黑城,在调查中,他对很多汉代烽燧遗址进行过挖掘,获得汉代简牍1000余件和大量其他遗物,考察报告《塞林提亚•中亚和中国两域考古记》详细记述了考察的经过。
  二、 西北科学考察团。
  1944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历史考古组,夏鼐、阎文儒先生在敦煌西部、小方盘以东的疏勒河流域考察,曾发掘汉代烽燧遗址多处,共获得简牍40余枚,发表在夏鼐论文集《新获之敦煌汉简》。
  三、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三次调查。
  1979年6月至1982年10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三次在疏勒河下游的安西、敦煌西部汉代长城烽燧进行了广泛调查。调查中发现了小方盘以西11公里处的马圈湾烽燧遗址,地面勘察和采集的汉代简牍证明,这是一处比较重要的烽燧。1979年9月,经上级批准对该遗址进行试掘,经过一个月的科学发掘,获得汉代简牍、帛书等1217件,器物340余件,发掘面积1900平方米。清理出烽燧1座、房屋5间和马厩遗迹等共1500平方米。出土了西汉中期宣帝本始三年到西汉晚期王莽始建国地皇二年之间(前71~21)的纪年简。据其中的“大始元年十二月辛丑朔戊午煎都亭” 简,可证明敦煌玉门都尉煎都亭的军事屯戍活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流沙坠简》)。
  马圈湾烽燧遗址的发掘,是继1973~1974年居延地区“肩水金关”“甲渠候官”“甲渠第四烽燧”等汉代城障、关隘、烽燧遗址发掘之后的又一次重要发掘。马圈湾出土的汉简,对研究汉代敦煌郡边塞屯戍、军事、政治、中西交通、西域关系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出土汉简中记载了不少西域地名、官职和出入关事例,所涉及的“关”,无疑是指汉代的玉门关。汉代玉门关址究竟建于何处,也是长期以来困扰史学界的一个问题,马圈湾出土的有关出入关的简牍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线索。
  四、 甘肃省文物局考察组。
  1994~1996年,甘肃省文物局组织疏勒河流域汉代长城烽燧考察,东起玉门镇饮马农场,西至新疆罗布泊,按照要求对每一个城障、烽燧遗址做出详细的调查记录,测绘、摄影、录像资料一应俱全。国家文物局为此拨了专项经费。
  安西汉代长城考察报告(节选)。
  安西汉代长城与邻近敦煌、玉门汉代长城为一整体,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年间(前116、110),当时作为抵御外敌入侵,稳固河西政局,确保东西方交通畅通之重要军事防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安西汉代长城是河西汉代长城之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地理、军事史、考古学方面均占有重要之地位。20世纪初叶至30年代中叶,帝国主义冒险家纷纷踏入,敲开了中国西北地区汉代长城及其他古代文化发掘之门,劫掠巨量文物,使中国西北地区古代文明遭受无可估量之损失。
  1900、1934年,英籍匈牙利人奥利尔•斯坦因(米ARHA・URCSTEIN,1862~1943)率领“亚洲服地探险队”,先后四次深入中国西北地区,“探捡”新疆罗布泊以东甘肃敦煌、安西、玉门、金塔长城烽燧遗址,盗掘木简文书760余件。由罗布泊以东至金塔大庄子长城“肩水金关”共编烽燧号97个,其中安西长城烽燧由西湖燕儿窝敦煌一安西界向东至桥湾东蘑菇滩安西一玉门界编号:31、32、33、34、35、37a、37b、37a、37e、37f、37o、37h、37i、37j、37k、37K、37v、38a、38b、38C、39a、39B、39r、40a、40b、40e、41a、41b、41c、41d、41e、41f、42h 共33个。但斯氏将长城线以外的汉唐烽燧号混编在一起,显得杂乱无章。1942年4月~1944年12月,向达、夏鼐、阎文儒等勘察为新中国成立后开展大规模勘察提供了科学依据。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4、2002年6月,先后有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现考古研究所),酒泉地区文物普查队、敦煌、安西、玉门、酒泉、金塔县文物普查队,甘肃省文物局长城考察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长城学会等单位进行数十次勘察,获得大量实物资料和记录资料,为编写《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省文物志》、各县市编纂《文物志》奠定了基础,填补了1965年国家测绘总局绘制1:10000、1:50000、1:250000地图长城断续空白,纠正了斯坦因当年混编烽燧号之谬误。
  由于学术界历来勘察河西汉代长城由西而东编号烽燧号之惯例,即长城线以内的烽燧由西向东统一编号,以外的汉唐烽燧及其他文物,依据其具体所在地命名,断代,严格区分,以达到系统化、科学化。安西西湖燕儿窝一敦煌界一桥湾一蘑菇滩玉门界长城共14段区。保存在地面上的内线长城152公里,外线长城(天田)144公里。
  新疆罗布泊以东至敦煌湾窑以西426公里长城,因地处重盐碱、沼泽间风蚀地带,不易筑墙,每隔2~4公里筑烽燧1座驻军防守。湾窑以东至金塔一高台黑河镇夷峡北口地段属半荒漠半戈壁间草滩地貌,易筑墙,每隔1.8~2公里筑烽燧1座。10~12公里筑小障(障内筑烽燧),障燧下堆积积薪(芦苇把),白日点烟,夜间举火传递军事情报。30~40公里筑大障,设侯、障、亭、燧官员,管理机构上下贯通一致,十分严密。敦煌自湾窑以东至安西西湖南沙窝(亦称燕儿窝)安敦界编烽燧号88个。自此向东至312国道3130公里蘑菇滩玉门界编烽燧号70个。1944年11月,向达、夏鼐、阎文儒调查西湖长城时发现有清乾隆时立的安敦界碑。长城由此进入安西界,经南沙窝、火烧林、爬腰树、东沙窝、望杆子、四工、瓜州、安西县城郊林场、县城南安敦公路(313国道),沿双塔水库西干渠、北干渠,经小宛破城子(汉),于小宛农场东北2.5公里越疏勒河北岸与312国道平行向东延伸,经小宛农场三队,唐苜蓿烽、北大墩(54号烽燧),双塔水库、唐玉门关(双塔堡)、月牙墩、布隆吉乡北雅丹地貌区(312国道3172~3168公里)、豁落墩(汉)、北高烽、布隆吉汉墓群、无名烽、九墩湾(疏勒河北岸转弯山顶有长城烽燧9座,故名)、桥湾火车站、清桥湾城、桥湾魏晋墓群、蘑菇滩汉墓群,至国道312线3130公里北沙滩70号烽燧入玉门界。长城由此向东1.8公里编“玉A1号烽燧”,经饮马农场十一队北清军防站布鲁墩院、哨防营、黄花农场、四O四厂、青山农场、花海、宽滩山、大黑山北麓,经金塔巴丹吉林沙漠、干海子省级候鸟保护区、生地湾农场、大庄子,沿黑河西岸经双城、鼎新、东沙窝汉墓群、榆树井遗址、大湾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狼心山、至居延泽、甲渠候官所(居延城)、额济纳旗、黑城,沿黑河东岸向南经肩水金关、地湾城、毛城、大小方城、国光、笈笈、双树、刺窝至镇夷峡北口金塔一高台界。玉门长城编号33个,金塔、额济纳旗长城编烽燧号216个,共计507个。
  长城沿线分布着规模宏大的农田水利遗迹和大面积文化遗存,内涵十分丰富,干、支、斗渠、路成网,面积不下200平方公里。由于风沙长期侵蚀地表,耕土层被揭去,遗留宽6~14米,高出地面0.9~1.6米的水渠遗迹。由此说明,在修筑长城之同时就大规模屯田,供军民生活。除此,地面散落大量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部分兵器。石器生产工具有:石磨、石臼、石球;铁器生产工具有:斧、锛、犁头等;陶器生活用具有:碗、钵、瓮、罐、盘、盆、瓶、耳杯、豆,纹饰有绳纹、旋纹、水波纹、垂幛纹、附加堆纹等,以及陶人俑,铸有隶书字体的封印泥等;铜器有:箭头、带钩、铜镜、印件(69号烽燧出土“伊延寿印”)、车马饰件等;铁器有:刀、剑等;木器有:转射、木简、牛车构件、榔头、漆器、竹制刮板等;钱币有:“半两” “五铢” “剪边五铢” “大泉五十” “货泉”“大布黄千”等;纺织品有:丝绸、绢、素纱、棉、麻、布等;编织品有:麻绳、罗布麻绳、芨芨麻绳、黄羊套、毛绳、毡片等,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瓜州汉长城抢险加固工程。
  瓜州境内汉长城(烽燧)遗址,因环境与人为等因素病害严重,为抢救文化遗产,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瓜州县文物局先后对汉长城实施抢险加固工程。
  一、瓜州境内汉长城(烽燧)遗址概述。
  1.遗址概述。
  瓜州境内的汉长城东起玉门蘑菇滩,沿甘新公路南侧,逶迤向西,自桥湾城北穿过,沿疏勒河北岸,经布隆吉雅丹地貌、双塔水库,后过疏勒河,经北干沟、瓜州县城南侧、四工农场至雷墩子,折向西南,进入西湖火烧林,过南沙窝,穿黑沙梁,进入敦煌境内的西碱墩,东西贯通县域全境,全长183.5公里,共有长城墙体71段。在长城沿线分布有关堡7处、烽火台51处、敌台6处、相关遗存12处。长城墙体采用就地的沙石、黄黏土及长城沿线的各类植物,如红柳、罗布麻、芦苇、胡杨树等逐层叠压而成。残存墙体长69公里。其中7.5公里墙体保存较好,28公里墙体保存一般,18公里保存较差,15公里墙体保存差,消失墙体长115公里。沿线分布有单体建筑57个,其中烽火台51个、敌台6个、关堡7处、相关遗存12处。保存较为完整的烽火台和敌台11个,其余烽火台和敌台全部倒塌成土堆。
  瓜州境内汉长城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年间(前116~110),当时作为抵御外敌入侵、稳固河西政局与东西方交通畅通的重要军事防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从现存的遗迹来看,西湖南沙窝汉长城第四段保存最为完好,该段长城坐落在两座大沙丘之间,长265米,底宽3.8米,顶宽1.45米,咼1.85~2.25米,由红柳、芦苇、沙砾等材料筑成,结构形式独特、虽经数千年风雨剥蚀,仍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被专家一致认定为“我国现存最为完好的红柳结构长城”。双塔长城一段共16自然段,该段墙体处于风蚀台地与砾石戈壁相间地带,主要由黄土夯筑而成,部分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消失,残存墙体顶部坍塌。墙体仅存在风蚀的地表上。因风沙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等损毁,部分墙体消失,残存墙体风蚀严重。现有的墙体,从下至上多半为风蚀后的台地。墙体底宽3~6米,顶宽0.30~0.80米,残高0.60~2.50米。但真正的墙体残存不高。
  2.保护发掘情况。
  瓜州境内的长城(烽燧)历史上就遭人盗挖。尤其是斯坦因1900~1934年先后四次深入中国西部地区,“探险”新疆罗布泊以东甘肃敦煌、安西(瓜州)、玉门、金塔等地汉长城烽燧遗址,盗掘木简文书760余件。近些年来由于线长点多,加之人们对文物价值的逐渐看好,给一些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使长城沿线的个别文化层遭到不同程度的盗挖。
  2012年,瓜州县文物局根据甘肃省文物保护维修研究所编制的《瓜州县汉长城防护工程施工方案设计(一期)》对瓜州桥湾东汉长城易遭破坏的长城墙体两侧安装了铁丝网防护栏5公里,树立了界桩100个、保护标志2块。
  2014年,由敦煌研究院编制的《甘肃瓜州境内长城墙体、烽燧遗址抢险加固工程设计方案》已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瓜州境内长城墙体、烽燧遗址抢险加固工程开始实施。此次瓜州境内汉长城(烽燧)遗址抢险加固工程按国家文物局〔2011〕491号文保函批复,共涉及单体58个。其中烽火台、敌台55个(桥湾NO1、11,布隆吉N012、17,乱山子NO18,七星峰NO19,北干沟NO20、25,北干沟N020、25,城郊NO26,四工开工仪式NO27、31,望杆子NO3238,东沙窝NO39、48,南沙窝N049、51、53、54、56、57);长城2段(南沙窝长城4段NO58,双塔长城1段NO59);小宛破城子(N060)。实际抢险加固单体59个(添加了以前已经报批但未施工的南沙窝52、55号烽火台,减去布隆吉离河岸太近无法施工的一个烽火台,另行报批)。这次工程东西横跨180多公里,先后搬迁工地驻地5次。针对遗址存在严重的表面风化、基础掏蚀、裂隙、崩塌和坍塌、酥碱剥落、植被破坏、人为破坏等病害,进行抢险加固。
  二、工程实施概况。
  工程于2014年3月26日开工,至2015年10月完工。投资金额:614万元。由敦煌二建负责施工,甘肃经纬监理公司监理。设计单体58个,实际抢险加固单体59个。(添加了以前已经报批但未施工的南沙窝52、55号烽火台;减少了布隆吉1号烽燧,因离河岸30厘米,施工难度较大未加固,另行报批。)1.主要病害类型。
  汉长城遗址存在严重的表面风化、坍塌;烽燧遗址保存较好和比较完好的,存在基础掏蚀、裂隙、崩塌和坍塌、酥碱剥落、植被破坏、人为破坏等病害。
  表面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风蚀破坏严重的部位在烽燧的四角,风蚀自始至终都参与各种病害发生、发展,它对其他病害起到加剧作用。由于风蚀作用,大面积长城墙体坍塌。
  基础掏蚀:悬空、失稳。虽然汉长城遗址地处干旱地区,但在每年雨季,由于城墙顶部排水不良,导致雨水汇聚到墙顶中部,沿板筑缝隙流下,从而在墙体上形成很多冲沟,加剧了本体破坏的速度。
  隙:本体不同程度都存在裂隙发育。
  崩塌:裂隙发育的墙体,在不久的将来,在风蚀、雨蚀、地震等因素的影响下也会发生崩塌。
  坍塌:本体大多已坍塌,幸存的也有不同程度坍塌。
  酥碱剥落:由于地面上均发育有严重的盐害,导致本体出现片状剥落和酥碱。由于盐害大部分发育在遗址的底部,盐害和风蚀作用导致本体根部掏蚀,从而使本体出现坍塌。
  植被破坏:本体附近植被生长较为茂盛,在部分本体根部和本体两侧(四周)生长有骆驼刺等李宏伟局长现场指导植物,这些沙生植物根系发达,给墙体夯土结构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墙体风化,危害墙体的保存。
  大畜的破坏:一些烽燧成了大畜蹭痒的工具,大畜不断地磨蚀本体,也对本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人为破坏:淘宝的偷猎者形成的破坏。
  2.针对不同病害所采取的处理措施。
  (1)抢险加固。对于本体保的高于地面的土遗址,对其悬空、裂缝、失稳部位进行加固。在加固中采用的几种不同方法。
  夯土加固:用传统的夯土工艺对悬空失稳部位进行加固。先选择生土,尽量是本体周围与本体土质相近的土。按传统的工艺选土、泡土、确定位置夯实基础、架板、稳板、拌土、装土、杵土,尽量使夯土层与原夯土层保持一致。分层预留注浆管,进行注浆,以保证新旧夯土衔接。
  土坯砌补:用土坯(夯土墼) 将悬空的部位砌起。特别有高危险的部位先用圆木支护好后,再用土坯砌补,解除危险后,将圆木支顶点撤去,再用土坯补齐。与夯土不同的是,土坯砌补要加筋(多以红柳条为主)。分层预留注浆管,进行注浆,以保证土坯与本体砌补加筋夯土的衔接。
  锚杆锚固:对裂隙较大的部位,采取玻璃纤维螺纹锚杆锚固与裂隙注浆相结合的方法,按照设计要求,采取人工钻孔、清除孔中虚土、孔壁固化、注入泥浆、置入锚杆、注浆锚固。
  虚土压实:本体表面风化酥碱虚软的部位,洒水浸湿,人工轻压,使本体表面风化的土,结构变得瓷实,提高抗风蚀雨蚀能力。
  冲沟回填:将雨水冲沟采用黏土、灰土和加固剂进行夯填修补。
  防水处理:在本体与地面接触部位,将地面压瓷实,形成雨水外流的坡度,以减免雨水渗入本体,对本体造成破坏。
  (2)覆盖。对于本体保存尚存在的高于地面的土遗址,已经坍塌的进行覆盖。在覆盖中采取的几种不同方法:先做保护层再覆盖:49、50、51号烽燧遗址坍塌风化后,土层含沙量较大,喷洒做防风化处理后依然酥软松垮,达不到效果。采用1%~3%的PS溶液拌土,覆盖5厘米厚的保护层,造面后再覆盖。
  直接覆盖:4、43、44、45、46、47、48号烽燧,已坍塌风化,遗址上已经形成戈壁石保护层,保持原状,选用色调、形状相仿的石子,覆盖5厘米,再用围栏围起来。
  3.针对不同情况所采取的灵活方法。
  (1)慎重使用:南沙窝长城西一段和52号烽燧没有用喷做防风化处理的原因形成的保护层不透气,长时间会起甲脱落,给本体造成新的破坏;南沙窝长城东半段采用溶液喷洒后,经过2014年7月~2015年4月,观察的直观效果是本体泛白,返碱严重。
  (2)依据本体不同现状,采取切合实际的保护方法。
  13、14、15、16、17、53、54、55、56、57号烽燧的具体修复情况:按图纸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49、50、51号烽燧遗迹的具体做法:遗址坍塌风化后,土层含沙量较大,喷洒做防风化处理后依然酥软松垮,达不到效果。采用1%~3%的Ps溶液拌土,覆盖5厘米厚的保护层,用沙石造面;43、44、45、46、47、48号烽燧,已坍塌风化,遗址上已经形成戈壁石保护层,保持原状,用围栏围起来。
  4.保护界桩的制作栽置。
  制作保护界桩57个,保护碑8个,全部采用坚固的石质材料,统一的形制、格式,机械刻字。设计、预制了统一的混凝土底座,按统一的要求栽立在遗址旁。
  编后记。
  2012年,因为锁阳城遗址申遗的机缘,我有幸成为瓜州文博队伍中的一兵。在此期间,很有幸跟随李宏伟局长,这位工作中的领导、业务上的老师、生活中的大哥,以及文物局的同仁们,一起参加了锁阳城遗址申遗、瓜州境内汉长城(烽燧)遗址抢险加固工程、玄奘取经博物馆建设、王母宫的修复和双墩子塔、塔儿湾塔等文物遗址的抢险加固工程,更有幸参加了《瓜州历史文化系列丛书》的编辑出版,使自己多年对文博的挚爱之长得以发挥。
  尤其是在瓜州境内汉长城(烽燧)遗址抢险加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在东西100多公里的跨度上,五次搬迁驻地,天天往返数次,风餐露宿,亲力亲为,前后历时3年,加固单体59个,圆满完成了抢险加固工程。正是这样的躬身践行,对每一处遗址、每一座烽燧、每一条古道都熟记于心。也正是这样的亲力亲为,对每一个单体的加固部位、每一处部位的操作工序、每一道工序的具体要求都熟记于心。
  瓜州境内汉长城遗址,东起玉门蘑菇滩,沿甘新公路南侧,逶迤向西,自桥湾城北穿过,沿疏勒河北岸,经布隆吉雅丹地貌、双塔乱山子,后过疏勒河,经北干沟、瓜州县城南侧、四工农场至雷墩子,折向西南,进入西湖火烧林,过南沙窝,穿黑沙梁,进入敦煌境内的西碱墩,东西贯通县域全境,全长183.5公里,共有长城墙体71段。在长城沿线分布有关堡7处、烽火台51处、敌台6处、相关遗存12处。是纵横数万里中华长城遗址中的其中一段。
  汉长城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是继楚、齐、中山、魏、郑韩、秦昭王、燕、赵和秦始皇万里长城之后修建的,较之秦始皇万里长城更有所发展,不但长度达到两万里,还建筑了许多亭障、列城,并修筑了外长城,择险要地形,以烽燧相连,把长城内外的广大地区有机地构成一个防御工程体系。汉代花如此大力修筑长城,除了军事上的防御之外,汉长城的西部还起着开发西域屯田、保护通往中亚的交通大道“丝绸之路”的作用。《史记•大宛列传》:“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又记元鼎六年令从骠侯赵破奴大破匈奴,“于是酒泉亭障至玉门矣” 。
  长城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形象地记载着中国历史上军事防御、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民族交融、文化交流、中西交通等方面形成发展的进程,凝结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是中华民族伟大力量的象征,是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的宝藏,也是旅游观光的胜地。因其极高和丰厚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1987年被整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随着对长城文化价值不断地发掘,国家对长城的保护也成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2006年9月20日国务院第150次常务会议通过,颁布了《长城保护条例》;2014年2月10日国家文物局又印发了《长城“四有”工作指导意见》和《长城保护维修工作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长城保护维修工程管理,科学地保护长城遗产。
  我们编辑出版的《瓜州汉长城》一书,系统地对瓜州境内汉长城及其烽火台(敌台)、关堡遗址和相关遗存做以介绍,对这些年来瓜州境内长城所采取的保护设施、建设控制地带等做了详细说明,同时,收录了李宏伟、岳邦湖、钟圣祖、李正宇、李并成、李春元、王景普对瓜州境内长城研究、保护的文章,增加了本书的学术分量和科技含量,旨在引起大家对汉长城遗产的全面认识、科学保护和深入研究。
  《瓜州汉长城》一书的编辑出版,得到了市文物局杨永生局长的大力支持,他在百忙中为丛书写了总序,深表感谢!也得到了县文物局李宏伟局长的谆谆指导,在百忙中专门为此书写了《瓜州汉长城简述》,深表感谢! 同时也感谢岳邦湖、钟圣祖、李正宇、李并成、李春元等诸位老师,在百忙之中为此书撰稿,使此书增色不少;感谢宁瑞栋老师、谢延明、王建荣、贾丽梅、何旺晖、李燕、王丽萍、李晓菲等同事为此书的撰稿、编审、统稿、校对、对接付出的辛劳;也感谢三秦出版社、汇丰印刷厂的老师和朋友为此书编辑出版付出的辛劳!限于水平,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知识出处

瓜州汉代长城

《瓜州汉代长城》

瓜州汉代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

阅读

相关地名

瓜州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