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瓜州县概况。
瓜州县位于甘肃省酒泉市西北部,河西走廊和祁连山脉西端(东经94°42,~96°59’,北纬39。50’~41°50,之间)。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平均海拔1500米。东邻石油城玉门市,西接旅游名城敦煌市,南北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毗邻,西北与新疆哈密市相接。自古以来瓜州就是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古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县境东西长185公里,南北宽220公里,全县面积2.41万平方公里,现辖5镇10乡、86个行政村,总人口15.9万,有汉、回、蒙、藏等2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6万人。
瓜州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就已在此繁衍生息。先秦时,为羌戎地。秦时,月氏所居。汉初属匈奴,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匈奴降,置敦煌郡,在今瓜州境内设渊泉、广至、冥安三县。魏晋设晋昌郡,今瓜州境分属晋昌郡所辖渊泉、广至、冥安、宜禾四县。北周并凉兴、广至、冥安、渊泉为凉兴县。隋开皇元年(581),改凉兴置常乐县。唐武德五年(622)改常乐属地(即今瓜州境)为瓜州,属河西道。代宗大历元年(766)属吐蕃。大中二年(848)归义军张议潮收复瓜、沙二州,仍称瓜州。宋景祐二年(1035),属西夏,境内设西平军司,统领瓜、沙二州。元初复设瓜州,属沙州路,隶甘肃行中书省。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废州,置罕东卫。嘉靖三年(1524),境内为吐鲁番所有。清雍正元年(1723)置安西直隶厅,驻布隆吉,领安西卫。六年(1728),移直隶厅治所于大湾(既今安西老城),十一年(1733)改直隶厅为安西兵备道,仍领安西卫、沙州所。
乾隆二十四年(1759)废道,改安西兵备道为安西府,改安西卫为渊泉县,安西府领渊泉、敦煌、玉门三县。乾隆三十九年(1774)裁渊泉县,改安西府为安西直隶州,领敦煌、玉门县。民国二年(1913)废府州制,改安西直隶州为安西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安西县,2006年2月,改为瓜州县,属酒泉市。
瓜州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和内蒙古高原西部的交会地带。境内中部的祁连山余脉十工山将县域隔为南北两块绿洲。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平,海拔1100、1500米。地貌以戈壁、绿洲为主,山地、高原、平川、河流、沙漠等类型为辅。境内建有我国唯一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境内除小宛以西的疏勒河谷地属暖温带干旱气候外,其他地区均属温带干旱气候。年均气温8.8℃,年均降水量不足50毫米,年均蒸发量高达4000毫米以上,全年日照总时长3360小时,全年无霜期138~146天。干旱少雨、大风、沙尘暴是主要自然灾害。
瓜州水土资源相对丰富,是典型的农牧业县。境内有疏勒河、榆林河两大内陆河,年平均径流量4.2亿立方米,有各类水库、塘坝37座,总蓄水量2.53亿立方米,其中双塔水库库容达2.4亿立方米,是甘肃省较大的农业灌溉水库。全县有耕地50万亩,天然优质草场3000多万亩,适宜小麦、玉米、棉花、蜜瓜、枸杞、甘草、红花、番茄、葡萄、酒花等多种农作物生长。享有中国“蜜瓜之乡”和“枸杞之乡”美誉。主要畜种有享有盛誉的瓜州黄牛、骆驼以及驴、骡、马、绵羊、绒山羊等。主要树种有杨树、柳树、胡杨等乔木和沙棘、红柳、梭梭等灌木。野生动物有雪豹、盘羊、青羊、黄羊、雪鸡、狼、狐、猞猁等。中药材主要有甘草、锁阳、枸杞等。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金、银、铜、铁、铝、铅、锌、花岗岩、大理石等40余种矿产品,地质储量2813万吨,其中铅16万吨,锌8万吨,铁矿2000万吨,黄金储量和产量曾居全国第六位,是甘肃省重点产金矿区。花岗岩分布较广,储量超过15亿立方米,并以品种多、色泽好、块度大、石质硬、出材率高而闻名全国。
瓜州交通便利,兰新高铁、铁路、柳(沟)敦(煌)铁路、连霍高速公路,国道312,省道313、215线贯穿全境,还有县乡公路及通往矿区、工业区的专线公路。
瓜州县是全省的文物大县,依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瓜州县文物普查资料和甘肃省早期长城资源调查资料统计,我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465处,涵盖了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和近现代文物遗址。其中:古遗址240处、古墓葬33处、古建筑10处、石窟寺及石刻6处、近现代重要史记及代表性建筑29处、汉长城遗址147处(其中长城墙体71段、关堡7座、单体建筑57座、相关遗存12处)。按保护级别划分世界遗产1处(锁阳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锁阳城遗址、榆林窟、东千佛洞石窟、下洞子石窟、破城子遗址、长城及其沿线烽燧、六工城遗址、踏实墓群、锁阳城墓群、锁阳城古渠道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巴州城遗址、晋昌郡东西城遗址、兔葫芦遗址、浪柴沟遗址、冥安县城遗址、旱湖脑遗址、潘家庄城遗址、冥水墓群、长沙岭墓群、鹰窝树遗址、桥湾城址、百齐堡遗址、道德楼),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舍利塔遗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94处。
二、瓜州县境内汉长城资源概述。
(一) 汉长城修建简史。
河西汉长城的修筑,是随着河西郡县的设置和对河西的开发分阶段进行的。西汉初至中期,占据河西地区的匈奴经常侵扰边塞,但由于西汉国力虚弱,无力抗击匈奴,只能采取和亲政策。经过休养生息而国力渐强的西汉政权在汉武帝(前140~前87)时期,决心统治河西,派霍去病率重兵西征,于元鼎六年(前111),败匈奴,先后置张掖、武威、酒泉、敦煌四郡,迁中原兵民垦荒屯田,并开始大规模在河西北部边境修筑长城防御体系以固边防,由令居(永登)筑塞至酒泉,把河西走廊的东、中部地区首先置于长城的保护之内。元封四年(前107)西汉政权由酒泉继续向西筑塞,直至敦煌玉门关,将河西西部地区括于其中,瓜州境内长城即为此时所建。
(二) 境内汉长城分布与走向。
2010年,甘肃省早期长城资源调查数据记录,汉长城从县境中部贯穿而过,大体呈东一西走向,(介于东经96°55’~94°55’,北纬40。25’~40。34’之间),汉长城墙体71段(实存60段,消失11段)计183.50公里,关堡7座,单体建筑57座,与长城相关遗存12处。
境内汉长城由主线长城、四段支线长城和一段双线长城组成。主线长城由东向西,从玉门市境内饮马农场西北蘑菇滩地区(连(云港)一霍(尔果斯)高速公路北侧)进入瓜州县境内,沿疏勒河北岸(连(云港)一霍(尔果斯)高速公路南侧)经桥湾、布隆吉、双塔水库西侧跨过疏勒河向西,经小宛、梁湖、县城南侧、西湖乡四工村、望杆子、东沙窝、南沙窝至豁壁墩烽火台与敦煌境内汉长城相连。
桥湾东支线长城1段位于桥湾东疏勒河北岸的沙丘、砾石戈壁相间地带。起于桥湾东长城2段起点南9米处,东南一西北向与桥湾东长城2段平行延伸至桥湾东2号烽火台东南158米处,长674米。
桥湾东支线长城2段位于桥湾东疏勒河北岸的沙丘、砾石戈壁相间地带。起于桥湾东长城4段南侧9米处,东南一西北向与桥湾东长城4段平行延伸,长959米。
东沙窝支线长城1段位于西湖乡西湖村东20公里处的砾石戈壁当中。
起于东沙窝长城8段西半段,与东沙窝长城8段东一西向平行延伸至东沙窝长城9段起点北侧,进而拐为东北一西南向与东沙窝长城9段平行延伸至东沙窝支线长城2段起点,长2597米。
东沙窝支线长城2段位于西湖乡西湖村东17.5公里处的砾石戈壁当中。起于东沙窝长城9段起点北侧,东北一西南向与东沙窝长城9段平行延伸至东沙窝长城1段起点,长1472米。
望杆子双线长城位于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11公里处的砾石戈壁当中。处于望杆子长城2段、3段墙体北侧,东一西向与望杆子长城2段、3段平行延伸至望杆子3号烽火台北45米处,长2779米。
(三)境内汉长城沿线自然与人文环境。
疏勒河是位于甘肃省西部的一条内陆河流,古代又称苏瀨河,发源于祁连山,沿祁连山北麓经玉门、安西(瓜州县)、敦煌北与党河交汇注入哈拉湖,西入榆树泉盆地西段,全长400多公里。据记载:疏勒河源在靖逆东南,其发源处靖逆五百二十里,西北流,与昌马河会,又北入昌马河口旧道,直趋四道沟,过桥湾而西,汇诸沟以达党河之尾,归于哈拉脑儿(《重修肃州新志》)。远古时期的疏勒河应该是汇入古罗布泊湖的河流之一,疏勒河故道即展现在眼前:平坦宽阔的河道,衍生着繁茂的胡杨、红柳、芦苇等多种野生植被,成为沙漠之中的绿色屏障。
汉长城修筑于疏勒河谷两岸,距离疏勒河流域近至十几米,远至2千多米,其间经过绿洲、风蚀台地、山塬带、砾石戈壁等地貌。部分长城段落在人类发展、村镇建设、耕地开垦和道路建设等活动中被摧毁。气温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土壤主要为沙砾岩、沙岩、亚沙土、亚黏土。地貌为洪积、冲积扇平原,灌丛沙丘、风蚀台地、砾石戈壁分布较多。长城沿线主要是农业人口,以农业生产和畜牧业为主,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蜜瓜、枸杞、甘草等。312国道、313省道、连(云港)一霍(尔果斯)高速公路、兰新高铁、柳敦铁路等道路穿越长城、或在长城两侧与之并行。
(四)汉长城构筑方法、保存现状及病害。
根据当时的历史环境条件和地理优势,戈壁沙漠缺少水源、土、石,更没有砖、瓦等修筑长城的基本材料,长城的修筑围绕疏勒河流域是最好的选择。工匠们巧妙地利用大漠绿洲特有的植被红柳、胡杨、芦苇和芨芨草会同沙土层层铺压。在荒漠戈壁中,长城笔直铺卧在地,延伸数公里,不弯曲,几乎没有自然坍塌现象。经考察,境内修筑长城墙体主要材料为黄(沙)土、沙砾土、胡杨、红柳枝、芦苇、芨芨草等叠压夯筑。结构方法上,不是简单的一层红柳、芦苇或芨芨草再一层沙土,而是重视基础部分,深得“基础不穿墙必裂”的道理,当年工匠先用芨芨草或是芦苇编制成绳索或草席,铺在基础两侧,作为长城基础的边缘,有的地段用粗大木椽横铺基础,再用芨芨草、红柳枝条或芦苇整齐排列,平铺在基础上,均粗壮根向外,细枝条向内,上铺沙土和水搅拌夯实,一般植物层厚0.11~0.14米,夯土层厚0.9~0.14米。如南沙窝长城4段第四自然段,长265米,底宽2.50~3.80米,顶宽1.20-2.60米,高1.45-2.80米,是目前我国沙漠戈壁地带保存最为完好的红柳夹沙汉长城。
关堡墙体多采用黄(沙)土、沙砾土分层夯筑,夯层厚0.09~0.11米。
烽火台(单体建筑)构筑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植物根茎夹黄(沙)土分层夯筑,植物根茎层厚0.07~0.15米黄(沙)土层厚0.14~0.20米。二类是土坯垒筑,土坯长0.37~0.40米、宽0.17~0.29米、厚0.07~0.12米。
境内长城墙体整体保存差,大多自然坍塌或人为破坏,断续分布,墙体多呈脊梁状(西湖乡境内几段长城墙体保存较为完整,构筑方式、材质、夯层清晰),有些仅存痕迹。单体建筑整体保存差,大多呈土丘状,破坏严重。关堡整体保存差,大多堡墙坍塌严重仅存痕迹,堡内建筑遗存无存。
境内长城墙体毁坏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风沙切割、沙漠化、洪水和河流改道、冲刷等;人为因素主要有:村镇建设、开垦耕地、修建道路、取土等。因所处地域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频繁程度不同,故而不同地域,长城遭受破坏因素差别比较明显,如望杆子、东沙窝、西沙窝地域长城遭受破坏的主要是自然因素,而桥湾、布隆吉、双塔、小宛,城郊、四工区段内长城墙体则以人类活动破坏长城为主。存在的主要病害为墙体基础盐碱腐蚀、风雨侵蚀、坍塌、植物生长和鼠害。
烽火台(单体建筑)除县境西部南沙窝个别烽火台保存较好,高度仍达10米外,其余均坍塌呈沙堆状,保存较差。破坏因素主要是自然因素,其中又以风雨侵蚀掏挖、风沙切割为主,人为因素主要是取土。存在的主要病害为盐碱腐蚀、飞鸟筑穴。
关堡整体保存差。破坏因素则以人为因素为主,其中以修路、取土和开垦耕地等现象尤为突出。自然因素主要表现为风雨侵蚀、盐碱腐蚀。存在的主要病害为盐碱腐蚀、鼠害。
(五)汉长城保护管理与抢险维修工程。
1981年9月10日,汉长城被甘肃省人民政府以“汉长城及沿线城障烽燧”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英文名称:TheGreatWall,遗产种类:文化遗产;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长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汉长城遗址调查情况。
瓜州县文物局(博物馆)负责汉长城及沿线关堡烽火台日常安全管理。
1987年4月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瓜州县文物普查小组对汉长城墙体、部分关堡和烽火台建立了记录档案,由县博物馆管理。2010年5月31日,按照省文物局《关于做好早期长城资源调查工作的通知》,正式成立启动“甘肃省早期长城资源调查第六工作组”,文物局副局长薛金任组长,队员由谢延明、王建荣、张硕组成,负责县境内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按照《长城资源调查工作规程》的统一要求自东向西进行调查。为确保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资料的准确性,配备了调查车辆、照相摄像器材、G定位仪器、计算机等设备。为了调查数据的完整、精确,野外采取航拍、卫星地图与长城有关资料和现场比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队员战酷暑、斗风沙,经过一个多月艰苦紧张的工作,野外调查记录工作于7月15日结束。总行程5800多公里(车行5420多公里,步行380多公里),共调查长城183.35公里(实存长度69.36公里,消失长度113.99公里),墙体71处,关堡7处;单体建筑57个;相关遗存12处,采集标本46组共计132件。新发现长城沿线文物点23处,其中墙体7处(桥湾东支线长城1、2段、双塔长城1、2、3段、东沙窝支线长城1、2段);烽火台2处(南沙窝8号烽火台、南沙窝9号烽火台);关堡2处(桥湾东2号堡、望杆子1号堡);其他相关遗存12处。通过此次长城调查,摸清了我县汉长城分布情况、走向脉络,更为全面、科学地掌握了长城的规模、分布、构成、自然与人文环境、保护与管理现状等基础数据,查明了双塔长城段走向不清的问题,纠正了以往长城调查对该区段长城分布、走向认识上的偏差。
为提高长城保护工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升长城“四有”和保护维修工作的整体水平,国家文物局于2014年4月下发《长城“四有”工作指导意见》,要求有关县市抓紧划定长城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树立长城保护标志、建立长城记录档案、设置长城专门保护管理机构和人员。瓜州县文物局于2015年12月31日设立《瓜州汉长城遗址文物保护管理站》 (瓜文局字〔2015〕106号)。
2.长城遗址文物保护设施树立安装情况。
1981~2014年,瓜州县文物局(博物馆)对靠近农村、公路或易遭破坏的危险地段的长城陆续树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碑12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碑6块。其中2011年由省文物局长城保护试点工程“瓜州县汉长城防护工程(一期)”按照施工方案设计,对桥湾东、西长城段落部分保存较好的长城墙体约5000米,进行安全防护围栏安装工程。2014~2015年3月,瓜州县文物局实施《瓜州境内长城墙体、烽燧遗址抢险加固工程》中,对烽火台(敌台)、双塔长城墙、小宛破城子遗址、南沙窝长城4段分别树立安装花岗岩文物保护标志碑65块。2014年12月,甘肃省文物局下发《甘肃省文物局关于做好长城“四有”工作的通知》,经费得到保障,瓜州县汉长城保护标志树立工作正式启动。此次工程共树立长城保护标志碑86块、界桩1480个、架设长城保护围栏2298米。共耗费沙石约85立方米、钢材约1500公斤。工程开始于2015年4月25日,至7月30日全部完工。
至此,瓜州县文物局对汉长城遗址树立文物保护标志牌169座,文物保护界桩1580个,安装文物保护围栏7298米。
3.汉长城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情况2007年,瓜州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关于上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前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方案的报告》(瓜文所字〔2007〕21号)。
2012年国家文物局《关于甘肃省长城认定的批复》文物保函〔2012〕941号,确认我县汉长城墙体及其附属设施135处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国家文物局颁布的《长城“四有”工作指导意见》给出了长城保护范围划定依据及要求。
2016年10月9日,甘肃省文物局《关于公布全省长城保护范围的通知》 甘文局发〔2016〕149号,明确长城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划定范围与国家文物局颁布的《长城“四有”工作指导意见》相同。保护范围:长城墙体(含界壕/壕堑)保护范围应以长城墙体及依附于墙体的敌台、马面、关堡和相关遗存应以墙基外缘为基线向两侧各扩不少于50米作为边界;独立于长城墙体之外的敌台、关堡、烽火台和相关遗存等保护范围应以单体建筑基础外缘为基线,四周各外扩不少于50米作为边界。建设控制地带: 原则上,位于城市的长城建设控制地带应自长城保护范围边界外扩不少于100米作为边界;位于农村和郊野地区的长城建设控制地带应自长城保护范围边界外扩不少于500米作为边界。
4.近年来汉长城保护维修工程情况1997年4月,文物局工作人员例行文物安全检查,发现北干沟4号烽火台底部基础和中部台体因常年雨水侵蚀、风力掏挖、盐碱腐蚀,台基掏空,台体摇摇欲坠,随时有倒塌的危险。随后召开会议,由县文物局工作人员组成抢险加固维修小组,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用土坯、泥草进行了基础维修。十多年过去了,坍塌成3米多高的烽火台残址依然屹立。
2012年,瓜州县文物局积极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项目,由敦煌研究院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共同勘察、设计《甘肃瓜州境内长城墙体、烽燧遗址维修加固工程方案》。国家文物局批准文号:文物保函〔2011〕491号,甘肃省文物局批准文号:甘文局文发〔2014〕18号。该工程分两期实施,一期为“长城(烽燧)遗址加固工程”,二期为“遗址监测工程”,尚未实施。一期工程招投标由中经国际招投标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代理。2013年11月敦煌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直属第一项目部中标,该企业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为一级资质,监理由甘肃经纬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长城保护维修工程于2014年4月开工,2015年9月竣工验收。此次“汉长城(烽燧)遗址抢险加固工程”共涉及单体遗址58个,其中烽火台、敌台55个(桥湾N01—11,布隆吉NO12—17,乱山子 NO18,七星峰 NO19,北干沟N020—25,城郊 NO26,四工 NO27—31, 望杆子 NO32—38,东沙窝 NO39—48,南沙窝 N049—51,53、54、56、57),长城2段(南沙窝长城4段NO58,双塔长城1段NO59),小宛破城子(N060) 。实际抢险加固单体60个(添加了以前已经报批但未施工的南沙窝52、55号烽火台)。这次工程东西横跨180多公里,先后搬迁工地驻地5次。针对遗址存在严重的表面风化、基础掏蚀、裂隙、崩塌和坍塌、酥碱剥落、植被破坏、人为破坏等病害,进行抢险维修加固。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不同形式的加固方式。
(1)抢险加固对于本体保存尚存在的高于地面的土遗址病害悬空、裂缝、失稳部位进行加固,采用的几种不同方法:夯土加固:用传统的夯土工艺对悬空失稳部位进行加固。先选择生土,尽量是本体周围与本体土质相近的土。按传统的工艺选土、泡土、确定位置夯实基础、架板、稳板、拌土、装土、杵土,尽量使夯土层与原夯土层保持一致。分层预留注浆管,进行注浆,以保证新旧夯土衔接。
土坯砌补:用土坯(夯土墼)将悬空的部位砌起。有高危险的部位先用圆木支护好后,再用土坯砌补,解除危险后,将圆木支顶点撤去,再用土坯补齐。与夯土不同的是,土坯砌补要加筋(多以红柳条为主)。分层预留注浆管,进行注浆,以保证土坯与本体夯土的衔接。
锚杆锚固:对裂隙较大的部位,采取玻璃纤维螺纹锚杆锚固与裂隙注浆相结合的方法按照设计要求,采取人工钻孔、清除孔中虚土、孔壁固化、注入泥浆、置入锚杆、注浆锚固。
虚土压实:本体表面风化酥碱虚软的部位,洒水浸湿,人工轻压,使本体表面风化的虚土结构相对密实,提高抗风蚀雨蚀能力。
冲沟回填:将雨水冲沟采用黏土、灰土和加固剂进行夯填修补。
防水处理:在本体与地面接触部位,将地面压瓷实,形成雨水外流的坡度,以减免雨水渗入本体,对本体造成破坏。
(2)覆盖。
对于本体保存尚存在的高于地面的土遗址,已经坍塌呈土堆的进行覆盖,采取的几种不同方法:先做保护层再覆盖:49、50、51号烽燧遗址坍塌风化后,土层含沙量较大,喷洒做防风化处理后依然酥软松垮,达不到效果。采用1%~3%的溶液拌土,覆盖5厘米厚的保护层,用沙石造面后再覆盖。
2016年7月,瓜州县文物局委托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所对布隆吉汉长城2、3号烽火台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桥湾城遗址进行了抢险加固保护方案的调查、勘测和编制工作。此次数据测量、照片航拍、病害分析、周围环境调查等工作的开展,为两处遗址保护工程方案的编制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将使方案的编制更加科学合理。“布隆吉2号烽火台”和“桥湾城遗址”均位于疏勒河北岸,遗址基础潮湿,周边环境湿润。河水对河岸的长期冲刷造成河堤的坍塌,并逐渐逼近遗址本体,已严重影响到了遗址的安全。尤其是“布隆吉2号烽火台”南侧部分墙体与河堤同时坍塌,抢险加固工程刻不容缓。两处遗址的保护方案重点从“防洪堤修筑、夯筑支顶加固、冲沟整治、裂隙注浆、根部和顶部排水、防止人为活动破坏”等方面进行。
5.汉长城遗址的考古发掘情况瓜州县文物局(博物馆)及其相关文博单位,尚未对县境内的汉长城墙体、附属设施(烽火台、敌台、关堡)进行过考古发掘,对长城墙体及烽燧的修建和沿用过程尚不十分清楚。历年的文物调查过程中,在长城墙体、烽火台周边采集到部分文物藏品,如:汉代长城中苣、铜箭头、伊延寿铜印、铜带钩、铜镜、五铢钱、丝绢残片、麻鞋、黄羊套、燧木、木制刮板、木盆盐巴等精品文物。
三、汉长城墙体、烽火台(敌台)、关堡等遗址概述。
(一)墙体。
境内汉长城墙体分为71段,长183501米。其中土墙183147米,石墙354米。保存较好的7552米,一般的28230米,较差的18361.5米,差的14726.5米,消失114631米。长城墙体沿线发现并采集有灰陶片、夹砂红陶片等。
1.桥湾东长城。
桥湾东长城1段起自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三墩村东北3.50公里玉门市饮马农场长城5段结点,以弧形方式从桥湾东1号烽火台北侧绕过,然后向西北方向延伸,止于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三墩村北2.50公里处的桥湾东1号敌台。呈东南一西北走向,长1746.40米。两侧为灌丛沙丘与砾石戈壁相间地带。
该墙体东南与玉门市饮马农场长城5段相连,西北与桥湾东长城2段相接,桥湾东1号烽火台东南距墙体起点2.50米,止点处桥湾东1号敌台骑墙而建。
该段墙体为土墙,红柳夹沙土夯筑,质地粗疏,夯层不明;底宽7~11米、顶宽1.202米高0.30~1米。墙体整体保存差,全部倒塌成沙梁,呈土垄状, 其中保存较差391.90米,差135.50米,消失1219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1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长42.50米,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7~8米、顶宽1.20~2米、高0.10~0.40米。以弧形方式自桥湾东1号烽火台北侧绕过。
第二自然段长68米,起点至西北33米处墙体保存较差,底宽7~8米、顶宽1.30~1.50米、高0.500.60米。墙体南侧有一条便道东南一西北向通过。起点西北33米处至西北35米处墙体因洪水冲刷而消失。
第三自然段长35.90米,起点至西北21.90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7~8米、顶宽1.50~2米、高0.30~0.60米。起点西北21.90米处至西北14米处之间墙体因道路穿越而消失。
第四自然段长137米,起点至西北128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8~10米、顶宽1.20~1.50米、高0.70~0.80米。起点南侧7米处立有汉长城文物保护标志一块,起点西北35米处有一条南北向便道从长城墙体顶部翻越而过。起点西128米处至西北9米之间的墙体因洪水冲刷而消失。
第五自然段长119米,起点至西北84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8~9米、顶宽1.50~1.70米、高0.60~0.70米。起点西29米处有一条南北向便道从长城墙体顶部翻越而过。起点西北84米处至西35米之间墙体因洪水冲刷和车辆碾轧造成消失。
第六自然段长56米,保存较差,底宽9~11米、顶宽1.60~1.80米、高0.70~0.80米。起点西24米处有一条南北向便道从长城墙体顶部翻越而过。
第七自然段长473米,因车辆碾轧、洪水冲刷和风沙侵蚀等因素造成消失。
第八自然段长64米,起点至西10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墙体底宽7~8米、顶宽1.30~1.40米、高0.60~0.80米。墙体顶部可见有红烧土和灰炭层,南侧散落有现代建筑垃圾。起点西10米处至西54米之间墙体因洪水冲刷和风沙侵蚀造成消失。
第九自然段长73米,起点至西29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8~10.顶宽1.60~1.80米、高0.600.80米。起点西29米处至西北44米之间墙体因洪水冲刷、风沙侵蚀和人为取土造成消失。起点处移动地埋光缆从长城顶部东西斜向穿过。
第十自然段长68米,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7~8米、顶宽1.30~1.40米、高0.10~0.20米。墙基顶部留有推土机取土碾轧痕迹。
第十一自然段长147米,墙体因洪水冲刷、人为取土、电信光缆掩埋等原因造成消失。
第十二自然段长25米,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9~10米、顶宽1.30~1.40米、高0.10~0.20米。
第十三自然段长408米,墙体因风沙侵蚀、连霍高速公路建设、人为破坏等原因造成消失。
第十四自然段长30米,保存较差,底宽8~10米、顶宽1.50~1.80米、高0.60~0.80米。
桥湾东长城2段起自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三墩村北2.50公里,止于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三墩村西北3.50公里,呈东南一西北走向,长1333.60米。
两侧为灌丛沙丘与砾石戈壁相间分布地带。
该墙体东南与桥湾东长城1段相接,西北与桥湾东长城3段相连。起点南距桥湾东1号堡33米、距桥湾东1号房址160米、距桥湾东1、2号窑址168米、距桥湾东3号窑址147米、距桥湾东4号窑址115米;止点南距桥湾东2号烽火台13米。第八自然段墙体消失处南9米桥湾东支线长城1段与该段墙体平行向西北延伸。
该段墙体为土墙,红柳夹沙土夯筑,质地粗疏,夯层不明;底宽7~11米、顶宽1.20~1.80米、残高0.20~1米。整体保存较差,墙体大部分因风沙侵蚀、洪水冲刷等原因造成消失,墙体全部倒塌成沙梁,呈土垄状,其中保存较差208.6米,差135.5米,消失1053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11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长47米,起点至西北11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7~8米、顶宽1.20~2米、高0.50~0.60米。起点西11米处至西北36米之间墙体因洪水冲刷造成消失。
第二自然段长51米,起点至西北17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10~11米、顶宽1.50~1.60米、高0.60~0.70米。起点西17米处至西北34米之间墙体因洪水冲刷和车辆碾轧造成消失。起点北侧4米处树立有汉长城文物保护标志一块。
第三自然段长17.60米,起点至西北7.60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7~8米、顶宽1.20~1.30米、高0.60~0.70米。起点西北7.60米处至西北10米之间墙体被洪水冲刷造成消失。
第四自然段长72米,起点至西北25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7~8、顶宽1.20~1.60米、高0.50~0.70米。起点西25米处至西北47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和洪水冲刷造成消失。
第五自然段长57米,保存较差,底宽8~10米、顶宽1~2米、高0.50~0.80米。
第六自然段长117米,墙体消失。已辟为通往七墩回族东乡族乡南北向乡村公路及林带。
第七自然段长53米,起点至西北39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8~10米、顶宽1.50~2米、高0.60~0.80米。起点西39米处至西14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人为取土、车辆碾轧造成消失。
第八自然段长58米,起点至西北45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8~10米、顶宽1.60~1.80米、高0.40~0.70米。起点西北45米处至西13米之间墙体因车辆碾轧造成消失。
第九自然段长103米,起点至西24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8~10米、顶宽1.50~2米、高0.50~0.60米。起点西24米处至西北79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南9米处桥湾东支线长城1段墙体平行延伸。
第十自然段长55米,起点至西北55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8~9米、顶宽1.20~1.50米、高0.40~1米。部分墙体顶部残留火烧痕迹。
第十一自然段长703米,因风沙侵蚀、洪水冲刷造成消失。
桥湾东支线长城1段起自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三墩村西北3公里处,止于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三墩村西北3.50公里处,位于疏勒河北岸呈东南一西北走向,长674米。
该墙体北距桥湾东长城2段9米,自起点开始与桥湾东长城2段并行向西延伸至止点;止点西北距桥湾东2号烽火台158米。
该段墙体原构筑形式不明,整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2~4米、顶宽0.30~0.40米、高0.10~0.20米。其中保存差582米,消失92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长353米,起点至西北309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3~4米、顶宽0.30~0.40米、高0.10~0.20米。起点西北309米处至止点之间44米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二自然段长239米,起点至西北191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 底宽2~3米、顶宽0.30~0.40米、高0.10~0.20米。起点西北191米处至止点之间48米墙体因风沙侵蚀、洪水冲刷造成消失。
第三自然段长82米,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2~3米、顶宽0.30~0.40米、高0.10~0.20米。
桥湾东长城3段起自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三墩村西北3.50公里,止于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三墩村西北5公里,呈东南一西北走向,长1196米。两侧为灌丛沙丘与砾石戈壁相间地带。
该墙体东南与桥湾东长城2段相连,西北与桥湾东长城4段相接。起点南距桥湾东2号烽火台13米,止点西北距桥湾东3号烽火台8米。
该段墙体为土墙,红柳夹沙土夯筑,质地粗疏,夯层不明;底宽7~14米、顶宽1~2米、高0.10~1.20米。墙体整体保存较差,大部分倒塌成沙梁,呈土垄状,部分墙体仅存墙基。其中保存较差865米,差293米,消失34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长542米,起点至西北245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12~14米、顶宽1~2米、高0.50~1.20米。起点西北245米处至西北297米之间墙体保存差,墙体仅存墙基,底宽7~8米、高0.10~0.20米。
第二自然段长624米,起点至西北590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10~14米、顶宽1~2米、高0.60~1.20米,其中起点西北195米处有8米墙体因被洪水冲毁造成消失。起点西590米处至西26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洪水冲刷造成消失。
第三自然段长30米,保存较差。墙底宽8~10米、顶宽1~2米、高0.60~0.80米。
桥湾东长城4段起自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三墩村西北5公里,止于河东乡双泉村五泉林场东北5公里,呈东南一西北走向,长2426米。两侧为灌丛沙丘与砾石戈壁相间地带。
该段墙体东南与桥湾东长城5段相连,西北与桥湾东长城3段相接。起点西距桥湾东3号烽火台8米,止点西南距桥湾东2号堡157米,桥湾东支线长城2段与该段墙体平行向西北延伸,两段墙体相距9米;墙体南距桥湾东2号房址7米。
该段墙体为土墙,红柳夹沙土夯筑,质地粗疏,夯层不明;底宽6~12米、顶宽1~2米、高0.12~1.22米。整体保存较差,大部分墙体倒塌成沙梁,呈土垄状,其中保存较差1037米,差756米,消失633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7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长54米,保存较差。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60~0.70米。墙体以弧形方式从桥湾东3号烽火台北侧绕过,烽火台距墙体8米。
第二自然段长391米,保存较差,底宽7~10米、顶宽1~2米、高0.40~0.90米,墙体顶部残留有车辆碾轧痕迹。起点西北70米处墙体南侧,桥湾东支线长城2段与该段墙体平行向西北延伸,两段墙体相距9米。
第三自然段长447米,墙体因洪水冲刷、风沙侵蚀造成消失。
第四自然段长352米,起点至西北314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10~12米、顶宽1~2米、高0.60~1米。起点西北314米处至西38米之间墙体因洪水冲刷、人为挖沙取土造成消失。
第五自然段长162米,保存较差,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20~0.60米,其中起点西北98米处有2米墙体被洪水冲刷造成消失。起点西北40米处墙体南距桥湾东2号房址7米。
第六自然段长126米,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七自然段长894米,起点至西北756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1~2米、顶宽0.50~0.60米、高0.10~0.20米。起点西北756米处至西北118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墙体高低不一,断续出现,底宽6~7米、顶宽1~2米、高0.40~1.20米。起点西北874米处至西20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雨水冲刷造成消失。
桥湾东支线长城2段起自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三墩村西北5公里处,止于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三墩村西北6公里处,位于疏勒河北岸,呈东南一西北走向,长959米。
该段墙体自起点开始与桥湾东长城4段并行向西延伸至止点,北距桥湾东长城4段9米;起点东距桥湾东3号烽火台95米。
该段墙体原构筑形式不明,整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1~3米、顶宽0.30~0.40米、高0.10~0.20米。其中保存差501米,消失458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2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长297米,起点至西北297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 底宽2~3米、顶宽0.30~0.40米、高0.10~0.20米。起点西北297米处至止点之间458米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洪水冲刷造成消失。
第二自然段长204米,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1~2米、顶宽0.30~0.40米、高0.10~0.20米。
桥湾东长城5段起自河东乡双泉村五泉林场东北5公里,止于河东乡双泉村五泉林场东北3.50公里,呈东南一西北走向,长2636米。两侧为灌丛沙丘与砾石戈壁相间地带。
该墙体东南与桥湾东长城4段相连,西北与桥湾东长城6段相接,起点西南距桥湾东2号堡157米,止点西距桥湾东4号烽火台20米。
该段墙体为土墙,红柳夹沙土夯筑,质地粗疏,夯层不明;底宽6~16米、顶宽1~2米、高0.40~1.50米,墙体整体保存较差,全部倒塌成沙梁,呈土垄状,其中保存一般833米,较差831米,消失972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7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长242米,起点至西北224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8~10米、顶宽1~2米、高0.60~0.80米。起点西北224米处至西18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洪水冲刷造成消失。起点西南157米处为桥湾东2号堡。
第二自然段长263米,起点至西北212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8~12米、顶宽1~2米、高0.60~1米。起点西北212米处至西北51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洪水冲刷造成消失。
第三自然段长869米,起点至西北856米之间墙体,其中833米墙体保存一般,底宽10~16米、顶宽2~3米、高0.60-1.50米,中间有3段共23米墙体被洪水冲刷造成断续消失。起点西北856米处至西13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洪水冲刷造成消失。起点西北634米处墙体顶部明显裸露有筑墙红柳枝。
第四自然段长153米,起点至西北137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8~12米、顶宽1~2米、高0.60~0.80米。起点西北137米至西16米之间墙体因洪水冲刷造成消失。
第五自然段长107米,起点至西北66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墙体高低不一,断续出现,底宽6~7米、顶宽1~1.50米、高0.40~0.60米。起点西北66米处至西北41米之间墙体因洪水冲刷造成消失。
第六自然段长200米,其中192米墙体保存较差,底宽8~10米、顶宽1~2米、高0.40~0.80米,起点西北134米处有8米墙体被洪水冲毁消失。
第七自然段长802米,墙体因洪水冲刷等因素造成消失。
桥湾东长城6段起自河东乡双泉村五泉林场东北3.50公里,止于河东乡双泉村五泉林场北1.50公里,沿疏勒河北岸呈东南一西北走向绵延,长2153米。
该墙体东南与瓜州汉长城桥湾东长城5段长城相接,西北与桥湾东长城7段相连。起点西距桥湾东4号烽火台20米,止点南距桥湾东5号烽火台47米,桥湾东3号堡东北距墙体20米。
该段墙体为土墙,红柳夹沙土夯筑,质地粗疏,部分墙体顶部裸露有红柳枝,两侧生长沙生植物,夯层不明,底宽3~10米、顶宽0.60~2米、高0.10~1.50米。墙体全部倒塌成沙梁,呈土垄状,其中保存一般519米,较差641米,消失993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8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长62米。墙体以弧形方式自桥湾东4号烽火台北侧绕过, 烽火台东距该段墙体起点20米,北距弧形墙体顶点30米。起点至弧形墙体顶点之间42米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弧形墙体顶点处至止点之间20米墙体保存较差,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60~0.80米。
第二自然段长833米,起点至西北340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墙体风蚀倒塌呈土垄状,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30~0.80米。起点西北340米处至止点493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三自然段长234米,起点至西北134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墙体风蚀倒塌呈土垄状,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60~0.80米,部分墙体顶部残留有红烧土和灰堆。起点西北134米处至西北100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四自然段长91米,保存较差,墙体风蚀倒塌呈土垄状,底宽8~10米、顶宽1~2米、高0.50~0.60米,部分墙体顶部残留有红烧土和灰堆。止点西南20米处为桥湾东3号堡。
第五自然段长200米,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整体消失。
第六自然段长252米,起点至西北231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墙体风蚀倒塌呈土垄状,底宽8~9米、顶宽1~2米、高1.20~1.50米。起点西北77米处的墙体顶部红柳枝裸露明显。起点西北231米处至西21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造成消失。
第七自然段长326米,起点至西北303米之间墙体有288米保存一般,墙体风蚀倒塌呈土垄状,底宽8~9米、顶宽1~2米、残高0.70~1.20米,起点西北90米处有7米、起点西北277米处有8米墙体因风沙侵蚀造成消失。起点西北303米处至西北23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八自然段长155米,起点至西北56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仅存墙基, 底宽3~4米、顶宽0.60~0.70米、残高0.30-0.50米。起点西北56米处至止点之间99米墙体因风沙侵蚀造成消失。
桥湾东长城7段起自河东乡双泉村五泉林场北1.50公里,止于河东乡双泉村桥湾博物馆东2.50公里,处于疏勒河北岸,呈东南一西北走向延伸,长2377米。
该墙体东南与桥湾东长城6段相接,西北与桥湾东长城8段相连。起点南距桥湾东5号烽火台47米,止点东南距桥湾东7号烽火台125米,桥湾东6号烽火台北距墙体35米。
该段墙体为土墙,(黄土、沙土)夯筑,夯层不明,底宽1~14米、顶宽0.50~2米、高0.40~1.70米。墙体整体保存较差,墙体倒塌成沙梁,呈土垄状,其中保存一般761米,较差998米,消失618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长152米,保存较差,墙体由黄土夯筑,风蚀倒塌成土垄状, 高低不一,断续岀现。底宽1~2米、顶宽0.50~0.60米、高0.40~0.80米。
第二自然段长402米,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墙体消失。
第三自然段长261米,起点至西北188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墙体风蚀倒塌成沙梁,呈土垄状,底宽10~12米、顶宽1~1.50米、高0.60~1米。起点西188米处至西北73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四自然段长288米,起点至西北213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墙体风蚀倒塌成沙梁,呈土垄状,底宽12~14米、顶宽1~2米、高0.80~1.20米。起点西北213米处至西北75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起点西北120米处,长城墙体南35米处为桥湾东6号烽火台。
第五自然段长715米,起点处长城由东南一西北向拐为东一西走向。起点至西670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其中有两段12米墙体消失,墙体倒塌成沙梁,呈土垄状,底宽8~10米、顶宽1~1.50米、高0.60~0.80米。起点西670米处至西45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造成消失。
第六自然段长559米,起点至西548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墙体风蚀倒塌成沙梁,呈土垄状,底宽10~12米、顶宽1~2米、高1.50~1.70米。起点西548米处至西11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造成消失。止点东南125米处为桥湾东7号烽火台。
桥湾东长城8段起自河东乡双泉村桥湾博物馆东2.50公里处,止于河东乡双泉村桥湾博物馆北10米处,位于疏勒河北岸,呈东一西走向延伸,长1860米。
该段墙体东与瓜州汉长城桥湾东长城7段止点相接,西与桥湾西长城1段起点相连。起点东南距桥湾7号烽火台125米,止点南距桥湾博物馆10米、距桥湾古城(清代)300米,起点西1419米处桥湾东2号敌台自墙体南侧倚墙而建。
该段墙体为土墙,(沙土)夯筑。夯层不明,底宽6~12米、顶宽1~2米、高0.60~0.90米。整体保存较差,部分墙体因风沙侵蚀、人为破坏造成消失, 墙体全部倒塌成沙梁,呈土垄状,其中保存较差1313米,消失547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6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35米,起点至西35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风蚀倒塌成沙梁,呈土垄状,底宽10~12米、顶宽1~2米、高0.80~0.90米。起点西6米处长城墙体南侧被铲车推毁,损毁墙体宽3米,进深8米,高1.50米。
第二自然段长270米,墙体因风沙侵蚀、公路建设等造成消失。
第三自然段长664米,起点至西586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风蚀倒塌成沙梁,呈土垄状,底宽8~10米、顶宽1~2米、高0.60~0.80米。起点西586米处至西78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修路取土造成消失。起点西586米处墙体北侧由于修路取土造成损毁,形成长15米,宽6米,深2.80米的大土坑,土坑西侧修筑有现代土台,长宽均为3米,高2.50米,土台北侧写有“桥湾汉长城”字样。
第四自然段长252米,起点至西南171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墙体风蚀倒塌成沙梁,呈土垄状,底宽7~8米、顶宽1~1.50米、高0.60~0.80米,墙体北侧紧靠公路,顶部被人为铲平。起点西南171米处至西81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修路取土造成消失。
第五自然段长521米,起点至西南521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墙体风蚀倒塌成沙梁,呈土垄状,底宽6~7米、顶宽1~1.50米、高0.60~0.80米,墙体北侧紧靠公路,顶部被人为铲平。起点西198米处桥湾东2号敌台在墙体南侧依墙而建。
第六自然段长118米,墙体因风沙侵蚀、公路建设等造成消失。止点南10米处为桥湾博物馆、300米处为桥湾古城(清代)。
2.桥湾西长城。
桥湾西长城1段起自河东乡双泉村桥湾博物馆北10米,止于河东乡双泉村北5公里,位于疏勒河北岸,呈东北一西南走向延伸,长2257米。
该墙体东与瓜州汉长城桥湾东长城8段相连,西与桥湾西长城2段相接。
该段墙体为土墙,(沙土)夯筑,质地粗疏,夯层不明,底宽7~12米、顶宽1~3米、高1.50~1.80米。墙体紧靠312国道,沿线两侧分布有桥湾博物馆、加油站、沙石场等,整体保存较差,大部分墙体因风沙侵蚀、公路建设、人为破坏等因素造成消失,其中保存一般678米,消失1579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10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110米,保存一般,墙体底宽7~8米、顶宽2~3米、高1.20~1.50米。起点南距桥湾博物馆10米,西83米处立有文物保护标志一块,墙体北侧紧靠312国道。
第二自然段长140米,墙体因修建公路等基本建设推毁消失。
第三自然段长57米,起点至西南45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10~12米、顶宽4~5米、高1.60~1.80米。公路部门在墙体北侧抹有水泥,上面写有宣传标语。起点西南45米处至西南12米之间墙体因工程建设、车辆碾轧造成消失。
第四自然段长77米,起点至西南34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4~5米、顶宽1~2米、高1.20~1.50米。墙体顶部被人为铲平,南侧堆积有生活垃圾。起点西34米处至西南43米之间墙体因工程建设、车辆碾轧造成消失。
第五自然段长44米,保存一般,底宽10~12米、顶宽4~5米、高1.20~1.50米。墙体顶部被人为铲平,北侧抹有水泥,上面写有公路宣传标语。
第六自然段长500米,墙体因公路建设被推毁造成消失。
第七自然段长274米,保存一般,底宽8~10米、顶宽1~2米、高1.20~1.50米。墙体南侧20米处建有一沙石场,西南距桥湾电站500米。
第八自然段长307米,墙体被部队通信站房屋、煤场及便道占据,造成消失。
第九自然段长171米,保存一般,底宽8~10米、顶宽1.50~2米、高1.20~1.50米。墙体南侧建有一沙石场,起点西侧27米处,有一条通往沙石场的便道南北向跨越长城墙体,便道宽4米。
第十自然段长577米,墙体因风沙侵蚀、河水冲刷造成消失。
桥湾西长城2段起自河东乡双泉村北5公里,止于布隆吉乡九上村北2.50公里。处于疏勒河北岸呈东北一西南走向,长7260米。
东北与汉长城桥湾西长城1段相接,西北与桥湾西长城3段相连。墙体全部倒塌消失,构筑形制不明。
桥湾西长城3段起自布隆吉乡九上村北2.50公里,止于布隆吉乡九上村北3公里桥湾西敌台。处于疏勒河北岸,呈东南一西北走向延伸,长354米。
东与汉长城桥湾西长城2段相连,西与布隆吉长城1段相接。
墙体全部倒塌消失,部分区段仅存石块垒筑墙基,底宽3~4米、顶宽0.50~0.60米、高0.10~0.20米。构筑形制不明。
3.布隆吉长城。
布隆吉长城1段起自布隆吉乡九上村北3公里桥湾西敌台,止于布隆吉乡潘家庄村北4公里处。处于疏勒河北岸,呈东南一西北走向,长10960米。
东与桥湾西长城3段相连,西与布隆吉长城2段相接,墙体全部倒塌消失,构筑形制不明。长城走向沿线分布有布隆吉1号、2号、3号、4号、5号烽火台及布隆吉1号堡等6处遗址。
布隆吉长城2段起自布隆吉乡潘家庄村北4公里处,止于布隆吉乡潘家庄村西北6公里处,处于疏勒河北岸风蚀台地和砾石戈壁相间地带,呈东南一西北向,长2464米。
该墙体东与布隆吉长城1段相连,西与布隆吉长城3段相接。
该段墙体为夹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7~10米、顶宽1.20~3米、高0.40~0.80米。整体保存较差,大部分墙体因风沙侵蚀、人为破坏等造成消失,其中保存较差528米,差99米,消失1837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10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75米,保存较差,底宽7~8米、顶宽1.10~1.20米、高0.40~0.60米。墙体南侧紧靠便道,墙体北侧有一条输电线路东西向与长城并行。
第二自然段长738米,墙体因修建连霍高速公路便道被推毁,造成消失。
第三自然段长94米,起点至西北21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7~8米、顶宽1.20~1.50米、高0.60~0.80米。起点西21米处至西北73米之间墙体因修建连霍高速公路便道被推毁,造成消失。
第四自然段长56米,起点至西北38米之间墙体保存差,顶部被推毁,仅存墙基,底宽4~5米、顶宽2~3米、高0.30~0.40米。有一条输电线路墙体顶部东西向跨过。起点西北38米处至西18米之间墙体因修建连霍高速公路便道被推毁。
第五自然段长99米,起点至西北70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8~10米、顶宽1.20~1.50米、高0.60~0.80米。起点西北70米处至西北29米之间墙体因修建连霍高速公路便道被推毁消失。
第六自然段长93米,起点至西北68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8~9米、顶宽1~2米、高0.70~0.80米。起点西北68米处至西25米之间墙体因电信光缆穿越消失。
第七自然段长203米,保存较差,墙体中间洪水冲刷造成多道豁口,呈断续状,墙体底宽7~8米、顶宽1.50~2米、高0.60~0.80米。墙体两侧电信光缆、移动光缆东西向并行。
第八自然段长155米,墙体因修建连霍高速公路便道推毁消失。
第九自然段长152米、起点至西91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7~8米、顶宽1.50~2米、高0.60~0.80米。起点西91米处至西61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3~4米、顶宽1~2米、高0.40~0.50米。起点西67米处墙体南侧立有一块文物保护标志,连霍高速便道,输电线路东西向并行。
第十自然段长799米,墙体被连霍高速便道占据造成消失。
布隆吉长城3段起自布隆吉乡潘家庄村西北6公里处,止于布隆吉乡潘家庄村西北7.50公里处,处于疏勒河北岸风蚀台地和砾石戈壁相间地带,呈东一西向,长2677米。
该墙体东与瓜州汉长城布隆吉长城2段相连,西与布隆吉长城4段相接。
该段墙体为夹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5~10米、顶宽1~3米、高0.20~0.80米。整体保存较差,大部分墙体因风沙侵蚀、人为破坏等造成消失,墙体全部倒塌成沙梁,部分墙体仅存墙基,其中保存较差368米,差101米,消失2208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12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57米,保存较差,底宽6~7米、顶宽1.50~2.50米、高0.50~0.60米。
第二自然段长1400米,墙体因修建连霍高速公路便道推毁消失。
第三自然段长40米,保存较差,全部底宽8~10米、顶宽1~1.50米、高0.50~0.70米。
第四自然段长236米,墙体因修建连霍高速公路便道推毁消失。
第五自然段长240米,起点至西55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6~7米、顶宽0.70~0.80米、高0.30~0.40米。起点西55米处至西185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8~10米、顶宽2~3米、高0.60~0.70米。起点西240米处墙体南侧50米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布隆吉墓群,并立有文物保护标志。
第六自然段长144米,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七自然段长144米,起点至西48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60~0.70米。起点西48米处至西96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八自然段长66米,起点至西38米之间墙体保存差,底宽6~7米、顶宽2~3米、高0.20~0.40米,墙体顶部有被车辆碾轧的痕迹。起点西38米处至西28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九自然段长185米,起点至西8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5~6米、顶宽0.60~0.70米、高0.20~0.30米。起点西8米处至西177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十自然段长18米,保存较差,底宽6~7米、顶宽1.50~2米、高0.60~0.80米。
第十一自然段长127米,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十二自然段长20米,保存较差,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70~0.80米。墙体南侧50米处有一道铁丝网围栏,北侧200米处为连霍高速公路。
布隆吉长城4段起自布隆吉乡潘家庄村西北7.50公里处,沿双塔水库北岸止于布隆吉乡双塔村西北2公里处。处于疏勒河北岸风蚀台地和砾石戈壁相间地带.呈东北一西南向,长12200米。
该段墙体东与汉长城布隆吉长城3段相连,西与双塔长城1段相接,墙体或倒塌消失,或被双塔水库淹没,构筑形制不明。
4.双塔长城双塔长城1段起自布隆吉乡双塔村西北2公里处,止于布隆吉乡双塔村西北3.50公里处,处于疏勒河北岸风蚀台地,呈东一西向,长1847米。
该段墙体东与汉长城布隆吉长城4段止点相连,西与双塔长城2段起点相接,起点北距双塔乱山子烽火台1.70公里。
该段墙体为黄土夯筑,夯层厚0.08~0.14米,底宽3~6米、顶宽0.30~0.80米、高0.60~2.50米,顶部多风化坍塌。整体保存相对较好,部分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其中保存较好690米,一般442米,消失715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16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120米,起点至西102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好,底宽5~6米、顶宽1.50~1.60米、高1.70~2.50米,夯层厚0.10~0.12米。起点西102米处至西18米之间墙体因修建水渠被推毁,造成消失。
第二自然段长13米,保存较好,底宽4~5米、顶宽1.20~1.60米、高2.20~2.50米,夯层厚0.10~0.12米,墙体南北两侧堆积有建筑垃圾。
第三自然段长125米,墙体因修建输水渠推毁消失。
第四自然段长125米,起点至西77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好,底宽4~5米、顶宽0.60~0.80米、高2~2.50米,夯层厚0.10~0.12米。起点西15米处墙体北侧有一条东南一西北向输电线路并行。起点西77米处至西48米之间墙体因修建输水渠造成消失。
第五自然段长42米,起点至西26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好,底宽4~5米、顶宽0.20~0.60米、高1.70~2.10米.夯层厚0.12~0.14米。起点西26米处至西16米之间墙体因修建水渠、便道造成消失。
第六自然段长125米,起点至西102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好,底宽3~5米、顶宽0.40~0.60米、高2~2.50米,夯层厚0.10~0.12米。起点西102米处至西23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人为取土造成消失。
第七自然段长189米,起点至西166米之间墙体中有152米墙体保存较好,14米墙体断续消失,墙体底宽3~4米、顶宽0.40~0.50米、高1.80~2.20米,夯层厚0.10~0.12米。消失墙体分为4段,第一段位于起点西20米处,长3米;第二段位于起点西48米处,长5米;第三段位于起点西77米处,长3米;第四段位于起点西137米处,长3米。起点西166米处至西23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造成消失。
第八自然段长82米,起点至西53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好,底宽4~5米、顶宽0.30~0.40米、高1.50~1.70米,夯层厚0.10~0.11米。起点西53米处至西29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造成消失。
第九自然段长65米,起点至西5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好,底宽3~4米、顶宽0.30~0.4米、高1.20~1.50米,夯层厚0.08~0.09米。起点西5米处至西60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造成消失。
第十自然段长78米,起点至西52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好,底宽3~4米、顶宽0.30~0.40米、高1.50~1.70米,黄土夯筑,夯层厚0.10-0.11米。起点西52米处至西26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造成消失。
第十一自然段长105米,起点至西88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好,底宽2~3米、顶宽0.30~0.40米、高1.50~2米,夯层厚0.09~0.10米。起点西88米处至西17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4~5米、顶宽0.60~0.70米、高0.80~0.90米,夯层风蚀不清。
第十二自然段长93米,起点至西20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好,底宽2~2.5米、顶宽0.30~0.40米、高1.50~1.70米,夯层厚0.09~0.11米。起点西20米处至西73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造成消失。
第十三自然段长154米,起点至西65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墙体高低不一,断续出现,底宽3~4米、顶宽0.30~0.60米、高0.60-1.50米,夯层不清。起点西65米处至西89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造成消失。
第十四自然段长348米,起点至西295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墙体高低不一,断续出现,底宽3~4米、顶宽0.30~0.40米、高0.60~1.60米,夯层风蚀不清。起点西295米处至西53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造成消失。
第十五自然段长65米,保存一般,底宽3~4米、顶宽0.50~0.60米、高0.80~0.90米,夯层风蚀不清。
第十六自然段长118米,墙体因风沙侵蚀、人为取土造成消失。
双塔长城2段起自布隆吉乡双塔村西北3.50公里处,止于布隆吉乡双塔村西北5公里处,处于疏勒河北岸风蚀台地当中,且在第五自然段横跨疏勒河,呈东一西走向,长1305米。
该段墙体东与双塔长城1段相连,西与双塔长城3段相接,止点东南距七星峰烽火台800米。
该段墙体为黄土夯筑,夯层厚0.10~0.11米,底宽3~6米、顶宽0.20~0.60米、高0.40~1.70米。整体保存差,大部分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其中保存较好43米,一般129米,较差125米,消失1008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5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42米,起点至西21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3~4米、顶宽0.20~0.30米、高0.80~1.20米。起点西21米处至西21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造成消失。
第二自然段长192米,起点至西125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仅存墙基,高低不一,断续出现,底宽3~4米、顶宽0.40~0.60米、高0.40~0.80米。起点西125米处至西67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造成消失。
第三自然段长43米,保存较好,底宽5~6米、顶宽0.30~0.40米、高1.50~1.70米,夯层厚0.10~0.11米。
第四自然段长108米,保存一般,墙体高低不一,断续出现,底宽3~5米、顶宽0.50~0.60米、高0.80~1.20米,夯层不清。
第五自然段长920米,墙体因风沙侵蚀、河流冲刷造成消失。
双塔长城3段起自布隆吉乡双塔村西北5公里处,止于布隆吉乡双塔村双塔农场东南500米处的耕地中,处于疏勒河南岸的风蚀台地与砾石戈壁相间地带,呈东一西走向,长2110米。
该墙体东与双塔长城2段相连,西与双塔长城4段相接。
该段墙体为黄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5~9米、顶宽1~3米、高0.20~2米。整体保存较差,部分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墙体全部倒塌成土梁,呈土垄状,其中保存一般119米,较差1069米,消失925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12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266米,起点至西226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8~9米、顶宽2~3米、高0.60~0.80米。
第二自然段长321米,墙体因风沙侵蚀、生产活动造成消失。
第三自然段长94米,起点至西78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3~4米、顶宽1~1.50米、高0.60~0.80米。起点西78米处至西16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车辆碾轧造成消失。
第四自然段长199米,起点至西186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8~9米、顶宽1~2米、高0.40~0.80米。起点西186米处至西13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造成消失。
第五自然段长249米,起点至西224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8~9米、顶宽1~3米、高0.50~0.80米。起点西224米处至西25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造成消失。
第六自然段长91米,起点至西16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5~6米、顶宽1~2米、高0.40~0.80米。起点西16米处至西75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造成消失。
第七自然段长250米,保存较差,高低不一,断续出现,部分仅存墙基,底宽6~10米、顶宽1~3米、高0.20~0.80米。
第八自然段长221米,墙体因风沙侵蚀造成消失。
第九自然段长49米,起点至西14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5~6米、顶宽1~2米、高0.80~1.20米。起点西14米处至西35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造成消失。
第十自然段长49米,保存较差,底宽5~6米、顶宽1~2米、高0.40~0.60米。
第十一自然段长219米,墙体因风沙侵蚀造成消失。
第十二自然段长102米,保存一般,底宽5~6米、顶宽1~3米、高0.90~1.80米起点西5米处的墙体上面挖有4座石灰窑,窑址四周散落有大量石灰石。
双塔长城4段起自布隆吉乡双塔村双塔农场东南500米处的耕地中,止于梁湖乡银河村北3公里处,处于疏勒河南岸,呈东北一西南走向,长24000米。
该段墙体为消失段,东与双塔长城3段相连,西与北干沟长城1段相接,止点东距北干沟1号烽燧300米。长城分布区域均被耕地占据,农业生产活动造成墙体全部消失,构筑形制不明。
5.北干沟长城。
北干沟长城1段起自梁湖乡银河村北3公里,止于梁湖乡银河村北3.50公里,处于疏勒河南岸风蚀地貌和砾石戈壁相间地带,呈东北一西南走向,长647米。
该墙体东北与双塔长城4段相接,西南与北干沟长城2段相连,起点东距北干沟1号烽火台300米,止点东南距北干沟2号烽火台10米。
该段墙体为夹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5~10米、顶宽0.40~2米、高0.60~1.50米。整体保存较差,大部分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墙体全部倒塌成沙梁,呈土垄状,其中保存一般87米,较差158米,消失402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6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164米,起点至西南91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6~7米、顶宽0.80~1米、高0.60~0.80米。起点西南91米处至西南73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二自然段长23米,保存一般。底宽8~10米、顶宽0.40~0.60米、高0.80~1.50米。
第三自然段长170米,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四自然段长54米,起点至西南13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5~6米、顶宽1~1.50米、高0.60~0.70米。起点西南13米处至西南41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造成消失。
第五自然段长123米,起点至西南54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7~8米、顶宽1~1.20米、高0.60~0.80米。起点西南54米处至西南69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六自然段长113米,起点至西南64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8~10米、顶宽1~2米、高0.80~1.20米。起点西南64米处至西49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起点西南64米处长城墙体由东北一西南拐为东一西向。
北干沟长城2段起自梁湖乡银河村北3.50公里,止于梁湖乡银河村西北3.50公里,处于疏勒河南岸风蚀地貌和砾石戈壁相间地带,呈东北一西南走向,长1277米。
该墙体东北与北干沟长城1段相连,西南与北干沟长城3段相接,起点东南距北干沟2号烽火台10米,止点南距北干沟3号烽火台5米。
该段墙体为夹沙土夯筑,夯层不明,底宽7~10米、顶宽0.40~2米、高0.80~1.50米。整体保存一般,部分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墙体全部倒塌成沙梁,呈土垄状,其中保存一般845米,消失432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9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65米,起点至西南15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80~0.90米。起点西南15米处至西南50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二自然段长69米,保存一般。底宽7~8米、顶宽0.80~2米、高0.80~1.20米。墙体南侧50米处为新开垦耕地。
第三自然段长145米,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四自然段长152米,起点至西南79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8~10米、顶宽0.40~1.50米、高0.80~1.20米,墙体南侧50米处为新开垦的耕地。起点西南79米处至西南73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造成消失。
第五自然段长132米,起点至西南78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8~10米、顶宽1~1.20米、高0.80~1.50米。起点西南78米处至西南54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六自然段长109米,起点至西南62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7~8米、顶宽1.20~2米、高0.80~1.50米。起点西南62米处至西南47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七自然段长291米,起点至西南278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8~10米、顶宽1~2米、高1.20~1.50米。起点西南278米处至西南13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造成消失。
第八自然段长189米,起点至西南139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8~10米、顶宽1~2米、高1.20~1.50米。起点西南139米处至西南50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九自然段长125米,保存一般。底宽8~11米、顶宽1~2米、高0.80~1.20米。
北干沟长城3段起自梁湖乡银河村西北3.50公里,止于西湖乡中沟村一组南2公里,处于疏勒河南岸风蚀地貌和砾石戈壁相间地带,呈东北一西南走向,长1480米。
该墙体东北与北干沟长城2段相连,西南与北干沟长城4段相接,起点西距北干沟3号烽火台19米。
该段墙体为夹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3~10米、顶宽1~2米、高0.20、1.50米。整体保存较差,大部分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及在20世纪60年代开垦耕地时造成消失,墙体全部倒塌成沙梁,呈土垄状,其中保存一般194米,较差42米,差213米,消失1031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14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57米,墙体以弧形方式从北干沟3号烽火台北侧绕过。起点至弧形长城墙体顶点25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8~10米、顶宽1~2米、高1.20~1.50米。弧形长城墙体顶点处至西南32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8~10米、顶宽1~1.50米、高1.20~1.50米。
第二自然段长67米,起点至西南52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8~9米、顶宽1~2米、高0.60~1.20米。起点西南52米处至西南15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三自然段长65米,保存一般。底宽8~9米、顶宽1~1.50米、高0.60~1.50米。
第四自然段长184米,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五自然段长76米,起点至西南42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40~0.60米。起点西南42米处至西南34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农业生产造成消失。
第六自然段长29米,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3~8米、顶宽1~2米、高0.20~0.40米。
第七自然段长154米,墙体因风沙侵蚀、农业生产造成消失。
第八自然段长20米,保存一般,底宽5~7米、顶宽1~2米、高0.80~1.20米。起点西3米处立有一块文物保护标志。
第九自然段长123米,墙体因风沙侵蚀、农业生产造成消失。
第十自然段长26米,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5~6米、顶宽1~2米、高0.20~0.30米。
第十一自然段长168米,墙体因风沙侵蚀、农业生产造成消失。
第十二自然段长163米,起点至西南131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6~7米、顶宽1~2米、高0.20~0.30米。起点西南131米处至西南32米之间墙体被通往梁湖乡的公路占据造成消失。
第十三自然段长27米,起点至西南27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宽3~5米、顶宽1~2米、高0.20~0.40米。
第十四自然段长321米,墙体因风沙侵蚀、农业生产造成消失。
北干沟长城4段起自西湖乡中沟村一组南2公里,止于西湖乡中沟村一组西南1.50公里,处于疏勒河南岸砾石戈壁地带,呈东北一西南走向,长1965米。
该墙体东北在北干沟4号烽火台处与北干沟长城3段止点相连,西南与北干沟长城5段相接。
该段墙体为夹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2~10米、顶宽1~2米、高0.10~1.80米。整体保存较差,大部分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及在20世纪60年代开垦耕地时造成消失,墙体倒塌成沙梁,呈土垄状,其中保存一般151米,较差70米,差31米,消失1713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8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888米,墙体因风沙侵蚀、开垦荒地、修渠等原因造成消失。
第二自然段长35米,起点至西南14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8~10米、顶宽1~2米、高1.50~1.60米。起点西南14米处至西南21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车辆碾轧造成消失。
第三自然段长203米,起点至西南137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8~10米、顶宽1~2米、高1.50~1.60米。起点西南137米处至西南66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开垦荒地造成消失。起点西17米处的墙体北侧立有一块文物保护标志。
第四自然段长35米,起点至西南15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宽2~3米、高0.10~0.20米。起点西南15米处至西南20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开垦荒地造成消失。
第五自然段长16米,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3~4米、顶宽1~2米、高0.10~0.20米。
第六自然段长175米,墙体因风沙侵蚀、开垦荒地造成消失。
第七自然段长70米,保存较差,底宽8~10米、顶宽1~2米、高0.60~0.80米。
第八自然段长543米,墙体因风沙侵蚀、开垦荒地造成消失。
北干沟长城5段起自西湖乡中沟村一组西南1.50公里,止于西湖乡中沟村一组西南3公里,处于疏勒河南岸砾石戈壁地带,呈东北一西南走向,长2375米。
该墙体东北在北干沟5号烽火台处与北干沟长城4段止点相连,西南与北干沟长城6段相接。止点南距十工4号烽燧500米。
该段墙体为夹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5~8米、顶宽1~2米、高0.40~1.50米。整体保存一般,大部分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造成消失,墙体倒塌成沙梁,呈土垄状,其中保存一般578米,较差91米,消失1706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8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461米,墙体因风沙侵蚀、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等原因造成消失。
第二自然段长240米,起点至西南231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1.20~1.50米。起点西南231米处至西南9米之间墙体因安(西)一双(塔)35KV输电线路塔架建设造成消失。
第三自然段长365米,起点至西南322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7~8米、顶宽1~1.50米、高0.60~1.20米。起点西76米处有一条南北向的水渠穿越墙体,造成墙体损毁,水渠宽4米。起点西南322米处至西南43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开垦荒地等造成消失。
第四自然段长79米,起点至西南24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5~6米、顶宽1~2米、高0.40~0.50米。起点西南24米处至西南55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开垦荒地等造成消失。
第五自然段长74米,起点至西8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40~0.50米。起点西8米处至西南66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开垦荒地等造成消失。
第六自然段长97米,起点至西南25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8~9米、顶宽1~1.50米、高0.80~1.20米。起点西南25米处至西南72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开垦荒地等造成消失。
第七自然段长59米,保存较差,底宽8~9米、顶宽1~2米、高0.40~0.60米。
第八自然段长1000米,墙体因风沙侵蚀、农业开发、基本建设等原因造成消失。
北干沟长城6段起自西湖乡中沟村一组西南3公里,止于西湖乡中沟村一组西南5公里,处于疏勒河南岸砾石戈壁地带,呈东一西走向,长1425米。
该墙体东与北干沟长城5段止点相连,西与北干沟长城7段(消失段)相接。北干沟6号烽火台北距墙体10米。
该段墙体为夹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7~10米、顶宽1~2米、高0.30~1.20米。整体保存较差,大部分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造成消失,墙体全部倒塌成沙梁,呈土垄状,其中保存一般378米,较差667米,消失380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10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95米,保存较差,底宽8~10米、顶宽1~2米、高0.40~0.80米。
第二自然段长104米,墙体因风沙侵蚀、修建渠道等造成消失。
第三自然段长403米,起点至西392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8~10米、顶宽1~2米、高0.40~0.60米。起点西280米处便道骑跨墙体而过,造成墙体损毁。起点西392米处至西11米之间墙体因便道跨越造成消失。
第四自然段长51米,起点至西34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9~10米、顶宽1~1.50米、高0.80~1.20米。起点西34米处至西17米之间墙体被南北向的水渠占据造成消失。
第五自然段长60米,起点至西50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9~10米、顶宽1~2米、高1~1.20米。起点西50米处至西10米墙体因风沙侵蚀、车辆碾轧造成消失。
第六自然段长17米,保存较差,底宽9~10米、顶宽1~2米、高0.40~0.50米。
第七自然段长121米,墙体因风沙侵蚀、车辆碾轧造成消失。
第八自然段长154米,起点至西124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高低不一,断续出现,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30~0.60米。起点西124米处至西30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车辆碾轧造成消失。
第九自然段长126米,墙体以弧形方式从北干沟6号烽火台北侧绕过,烽火台距弧形墙体北顶点10米。起点至西北39米之间弧形墙体保存较差,底宽8~9米、顶宽1~2米、高0.40~0.50米。起点西北39米处至西南87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人为取土造成消失。
第十自然段长294米,保存一般,底宽9~10米、顶宽1~2米、高0.80~1.20米。起点西276米处立有一块文物保护标志。
北干沟长城7段起自西湖乡中沟村一组西南5公里,止于渊泉镇城南开发区西2公里,处于疏勒河南岸砾石戈壁地带,呈东一西走向,长4600米。
该墙体东与北干沟长城6段止点相连,西与城郊长城1段相接。
该段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农业生产活动等造成墙体全部消失,构筑形制不明。
6.城郊长城。
城郊长城1段起自渊泉镇城南开发区东2公里,止于渊泉镇城南开发区东1.70公里,处于疏勒河南岸、瓜州县城南农田地带,四周分布有耕地,地势较为平坦,呈东南一西北走向,长353米。
该墙体东与北干沟长城7段(消失段)相连,西北与城郊长城2段 (消失段)起点相接。
该段墙体为红柳、沙土夯筑,红柳层厚0.15~0.16米,沙土层厚0.12~0.20米,底宽2~5米、顶宽0.60~1.50米、高0.80~1.80米,整体保存一般,其中保存一般344米,消失9米。消失墙体为两段,第一段位于起点西35米处,宽5米,第二段位于起点西291米处,宽4米,均因便道穿越墙体造成消失。墙体两侧被周边居民挖沙取土形成两条壕沟,壕沟宽1.50~2米,深0.30~0.40米。
城郊长城2段起自渊泉镇城南开发区东1.70公里,止于渊泉镇城西1公里,处于疏勒河南岸、瓜州县城南部农耕、居住区,呈东南一西北走向,长5800米。
该墙体东与城郊长城1段止点相连,西北与城郊长城3段相接。
该段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农业生产活动等造成墙体全部消失,构筑形制不明。
城郊长城3段起自渊泉镇城西1公里,止于西湖乡四工村七组东南750米处的耕地南侧,处于疏勒河南岸、瓜州县城西侧的砾石戈壁地带,呈东南一西北走向,长1344米。
该墙体东南与城郊长城2段(消失段)止点相连,西北与城郊长城4段(消失段)相接。止点南距城郊烽火台63米。
该段墙体为红柳、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5~10米、顶宽0.50~2米、高0.20~1.70米。整体保存一般农业生产活动、基本建设等及自然因素造成墙体不同程度损毁,全部倒塌成沙梁,呈土垄状,其中保存一般566米,较差223米,差94米,消失461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6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167米,起点至西北148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8~10米、顶宽1~2米、高1.50~1.70米,墙体南侧有铲车损毁迹象。起点西北148米处至西北19米之间墙体被铲车推毁造成消失。
第二自然段长256米,起点至西北208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8~10米、顶宽1.50~2米、高0.80~1.30米。起点西北208米处至西北48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5~7米、高0.20~0.40米。墙体北侧砾石戈壁分布有多座现代墓葬。
第三自然段长256米,起点至西北210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9~10米、顶宽1~1.50米、高0.80~1.60米;起点西北210米处至西北46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5~8米、高0.20~0.30米。墙体南北两侧砾石戈壁分布有多座现代墓葬。
第四自然段长327米,墙体因风沙侵蚀、车辆碾轧等造成消失。
第五自然段长241米,起点至西北158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5~7米、顶宽0.60~1米、高0.40~1.20米。墙体两侧因附近居民挖沙取土形成两条深沟,宽6~7米,深0.30~0.40米,致使墙体两边筑墙红柳枝裸露。起点西北158米处至西北83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车辆碾轧造成消失。墙体南侧分布有多座现代墓葬。
第六自然段长97米,起点至西北65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5~7米、顶宽0.50~0.60米、高0.70~1.20米。墙体两侧因附近居民挖沙取土形成两条深沟,宽5~6米,深0.30~0.40米。起点西北65米处至西北32米之间墙体被一条西南一东北向水渠占据造成消失。墙体南侧分布有部分现代墓葬。
城郊长城4段起自西湖乡四工村七组东南750米,止于西湖乡四工村七组西南200米的耕地南侧,处于瓜州县城西侧,周边以砾石戈壁及耕地为主,呈东一西走向,长935米。
该墙体东与城郊长城3段相连,止点西与城郊长城5段(消失段)相接,起点南距城郊烽火台63米。
该段墙体为红柳、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5~10米、顶宽0.80~2米、高0.20~0.80米。整体保存较差,风沙侵蚀、沙漠化等自然因素及农业生产活动、基本建设等造成墙体不同程度损毁,全部倒塌成沙梁,呈土垄状,其中保存较差728米,差62米,消失145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5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230米,起点至西168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8~10米、顶宽1~2米、高0.60~0.80米。墙体起点西10米处因附近居民挖沙取土造成墙体损毁,墙体表层裸露有红柳枝。起点西168米处至西62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5~6米、高0.20~0.30米。
第二自然段长238米,保存较差,底宽7~8米、顶宽1~1.50米、高0.60~0.80米。
第三自然段长114米,墙体因风沙侵蚀、人为破坏造成消失。
第四自然段长183米,起点至西155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8~10米、顶宽1~1.50米、高0.50~0.60米。其中起点西115米处一条宽3米水渠南北向穿越墙体。起点西155米处至西28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便道穿越造成消失。
第五自然段长170米,保存较差,底宽5~8米、顶宽0.80~1米、高0.20~0.60米。
城郊长城5段起自西湖乡四工村七组西南200米处,止于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3.72公里耕地西侧,处于疏勒河南岸、西湖乡四工村农耕、居住区,呈东北一西南走向,长11公里。
该墙体东北与城郊长城4段相连,西南在四工1号烽火台处与四工长城1段(消失段)相接。
该段墙体因农业生产活动及基本建设等造成墙体全部消失,构筑形制不明。
7.四工长城。
四工长城1段起自西湖乡四工农场西3.72公里的耕地西侧,止于西湖乡四工农场西4.66公里的盐碱地当中,呈东北一西南走向,长940米。
该墙体东北在四工1号烽火台处与城郊长城5段(消失段)相接,西南在四工2号烽火台西10米处与四工长城2段相连。
该段墙体因农业生产活动及基本建设等造成墙体全部消失,构筑形制不明。
四工长城2段起自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4.66公里的盐碱地当中,止于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5.76公里的盐碱地当中,周边地势较为平坦,地貌为洪积、冲积扇平原,灌丛植物生长较为茂盛,呈东一西走向,长1100米。
该墙体东与四工长城1段(消失段)相连,西与四工长城3段相接;起点东距四工2号烽火台10米,止点西距四工3号烽火台29米。
该段墙体因风沙侵蚀、植物生长、盐碱腐蚀等原因造成损毁,仅存墙基,底宽10~12米、顶宽4~5米、高0.10~0.20米,构筑形制不明。墙基上面及四周长满骆驼刺等野生植物,1100米均保存差。
四工长城3段起自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5.76公里的盐碱地当中,止于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7.43公里的盐碱地当中,四周地势较为平坦,灌丛植物生长较为茂盛。总体呈东一西走向,从起点以弧形方式从四工3号烽火台北侧绕过,进而又东一西向延伸至止点,长1671米。
该墙体东与四工长城2段相连,西与四工长城4段相接;起点西距四工3号烽火台29米,止点东北距清代烽燧“雷墩子”196米。
该段墙体因风沙侵蚀、植物生长、盐碱腐蚀等原因造成损毁,仅存墙基,底宽10~12米、顶宽4~5米、高0.10~0.20米,构筑形制不明。墙基上面及四周长满骆驼刺等野生植物。其中保存差1651米,消失20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3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52米,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10~12米、顶宽4~5米、高0.10~0.15米。
第二自然段长319米,起点至西299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10~12米、顶宽4~5米、高0.10~0.20米。起点西299米处至西20米之间墙体因修路取土造成消失。
第三自然段长1.3公里,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10~12米、顶宽4~5米、高0.10~0.20米。起点西1公里墙体北侧立有一块文物保护标志。
四工长城4段起自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7.43公里的盐碱地,止于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9.11公里的硬戈壁,地处盐碱地与砾石戈壁相间地带,四周地势较为平坦,地貌为洪积、冲积扇平原,灌丛沙丘分布较广,总体呈东一西走向,长1279米。
该墙体东与四工长城3段相连,西南与四工长城5段相接。
该段墙体为红柳、砂砾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7~9米、顶宽1~2米、高0.20~0.90米。整体保存较差,部分墙体因风沙侵蚀、盐碱腐蚀、人为破坏造成消失,墙体全部倒塌成土梁,其中保存较差735米,差367米,消失177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4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189米,起点至西184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60~0.80米。顶部生长有大量白刺,墙体北侧与输电线路东西向并行。起点西184米处至西5米之间墙体因道路穿越墙体而过造成消失。
第二自然段长517米,起点至西367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20~0.30米。顶部裸露有红柳枝,墙体之上掩埋有一条东西向的电信光缆线,墙体北侧与输电线路东西向并行。起点西367米处至西136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8~9米、顶宽1~2米、高0.60~0.70米,顶部裸露有红柳枝,生长有白刺。起点西503米处至西14米之间墙体因道路穿越墙体而过造成消失。
第三自然段长415米,保存较差,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60~0.70米。止点处长城墙体由东一西向转为东北一西南向。
第四自然段长158米,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等原因造成消失。
四工长城5段起自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南9.11公里的砾石戈壁中,止于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南11.12公里的戈壁中。四周地势较为平坦,地貌为洪积、冲积扇平原,灌丛沙丘分布较广。总体呈东北一西南走向,长2013米。
该墙体东北与四工长城4段相连,西南与四工长城6段相接,止点西南距四工4号烽火台53米。
该段墙体为红柳、沙土夯筑,红柳层厚0.19~0.30米,沙土层厚0.26~0.40米,底宽5~9米、顶宽0.50~2米、高0.30~1.80米。整体保存一般,部分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墙体全部倒塌成土梁,顶部裸露有红柳枝,墙体之上生长有白刺,其中保存一般1006米,较差310米,差127米,消失570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11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242米,保存一般,底宽8~9米、顶宽1~1.50米、高0.80~1.20米。
第二自然段长129米,墙体因风沙掩埋造成消失。
第三自然段长264米,保存一般,底宽7~8米、顶宽0.80~1米、高1.20~1.50米。
第四自然段长150米,墙体因风沙掩埋造成消失。
第五自然段长209米,起点至西南153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7~8米、顶宽0.50~0.80米、高0.80~1.70米,起点西南153米处至西南56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5~6米、高0.20~0.30米,部分墙体被流沙掩埋。
第六自然段长128米,起点至西南62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6~7米、顶宽0.50~1米、高0.80~1.50米。起点西南62米处至西南66米之间墙体因风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七自然段长162米,保存一般,底宽7~8米、顶宽0.50~0.80米、高1.20~1.80米。
第八自然段长137米,墙体因风沙侵蚀、洪水冲刷造成消失。
第九自然段长357米,起点至西南310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倒塌成沙梁,高低不一、断续出现,底宽7~9米、顶宽0.80~2米、高0.30~0.80米。起点西南310米处至西南47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十自然段长164米,起点至西南123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7~8米、顶宽0.80~1米、高1.20~1.50米。起点西南123米处至西41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十一自然段长71米,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30~0.40米。
四工长城6段起自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南11.12公里的砾石戈壁中,止于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南12.70公里的戈壁中。四周地势较为平坦,地貌为洪积、冲积扇平原,灌丛沙丘分布较广。总体呈东北一西南走向,长1582米。
该墙体东北与四工长城5段相连,西南与望杆子长城1段相接。起点西南距四工4号烽火台53米。
该段墙体为红柳、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4~8米、顶宽0.50~2米、高0.20~1.50米。整体保存一般。部分墙体因风沙侵蚀、盐碱腐蚀、人为破坏造成消失,墙体全部倒塌成土梁,部分墙体顶部裸露有红柳枝、柴草。其中保存一般693米,较差143米,差553米,消失193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6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136米,墙体以弧形方式从四工4号烽火台北侧绕过,起点至西北54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断续残存,高低不一,底宽6~7米、顶宽0.50~1米、高0.40~2米,墙体顶部及两侧裸露有红柳枝。起点西北54米处至西南82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洪水冲刷造成消失。
第二自然段长220米,起点至西南162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6~7米、顶宽0.80~1.50米、高0.60~1.50米。起点西南162米处至西南58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5~6米、高0.10~0.20米。
第三自然段长502米,起点至西南477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7~8米、顶宽0.80~2米、高0.60~1.50米,墙体顶部及两侧裸露有红柳枝。起点西南477米处至西南25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造成消失。
第四自然段长203米,起点至西南117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墙体高低不一,部分墙段仅存墙基,底宽7~8米、顶宽0.80~1米、高0.20~1.20米。起点西南117米处至西南86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洪水冲刷造成消失。
第五自然段长436米,起点至西南26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5~6米、顶宽1~2米、高0.40~0.80米。起点西南26米处至西南410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4~6米、顶宽1~2米、高0.20~0.40米。
第六自然段长85米,该段墙体利用四工5号烽火台壕沟外垄做墙体,保存差,底宽6~7米、顶宽0.50~0.90米、高0.40-0.50米。在四工5号烽火台壕沟外垄西南一东北向有一条后期修筑的渠道。
8.望杆子长城。
望杆子长城1段起自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南12.70公里的砾石戈壁中,止于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南14.62公里的戈壁中,四周地势较为平坦.地貌为洪积、冲积扇平原,以风蚀台地和砾石戈壁为主,总体呈东南一西北向,长1918米。
该墙体东南与四工长城6段相连,西北与望杆子长城2段相接;起点东距四工5号烽火台65米,止点西北距望杆子1号烽火台32米。
该段墙体为红柳、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2~8米、顶宽0.50~1.50米、高0.10~1.70米。整体保存一般,部分墙体因风沙侵蚀、盐碱腐蚀、人为破坏造成消失,墙体全部倒塌成土梁,部分墙体顶部裸露有红柳枝、柴草。其中保存一般1206米,较差409米,差209米,消失94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7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168米,起点至西北83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7~8米、顶宽1~1.50米、高0.80~1.30米。起点西北83米处至西北82米之间墙体仅存墙基,底宽5~6米、顶宽1~1.50米、高0.10~0.20米。
第二自然段长137米,起点至西北78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6~7米、顶宽0.50~1米、高0.60~1.50米。起点西北78米处至西北59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三自然段长898米,起点至西北409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墙体高低不一,断续出现,部分墙段仅存墙基,底宽7~8米、顶宽0.50~0.80米、高0.20~1.70米。起点西北409米处至西北489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7~8米、顶宽0.70~1.50米、高0.80~1.70米。,部分墙体顶部及两侧裸露有红柳枝。
第四自然段长299米,起点至西北30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5~6米、顶宽1~1.50米、高0.10~0.20米。起点西北30米处至西北234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7~8米、顶宽0.50~0.80米、高1~1.50米,部分墙体顶部裸露有红柳枝。起点西北264米处至西北35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造成消失。
第五自然段长218米,起点至西北164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7~8米、顶宽0.80~1米、高0.80~1.20米。起点西北164米处至西北54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2~3米、顶宽1~1.50米、高0.20~0.40米。
第六自然段长138米,起点至西北98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7~8米、顶宽1~1.50米、高0.80~1.20米。起点西北98米处至西北40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2~3米、顶宽1.20~1.50米、高0.10~0.30米。
第七自然段长60米,保存一般,底宽7~8米、顶宽0.80~1米、高1.10~1.20米。
望杆子长城2段起自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南14.62公里的砾石戈壁当中,止于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南15.99公里的戈壁当中,四周地势较为平坦,地貌为洪积、冲积扇平原,以风蚀台地和砾石戈壁为主,总体呈东南一西北向,长1370米。
该墙体东南与望杆子长城1段相连,西北与望杆子长城3段相接;起点西北距望杆子1号烽火台32米,止点西北距望杆子2号烽火台16米。该段墙体从起点西北400米开始与望杆子双线长城并行由东南一西北向延伸,两段墙体相距100米。
该段墙体为土墙,其中少部分墙体黄土夯筑,其余墙体均为沙土夯筑,夯层不明,底宽3~10米、顶宽1~2米、高0.20~1.80米。整体保存一般,部分墙体因风沙侵蚀、盐碱腐蚀、人为破坏造成消失,墙体倒塌成土梁,其中保存一般729米,差428米,消失213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7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90米,墙体以弧形方式从望杆子1号烽火台北侧绕过。起点至西北27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8~10米、顶宽1~1.50米、高0.80~1.20米;起点西北27米处至西南38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8~10米、顶宽1~1.50米、高0.80~1.20米;起点西北65米处至西北25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洪水冲刷造成消失。
第二自然段长513米,起点至西北489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8~10米、顶宽1~2米、高1.20~1.70米。起点西北489米处至西北24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三自然段长303米,起点至西北236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3~4米、顶宽1~2米、高0.20~0.60米。起点西北236米处至西北67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8~10米、顶宽1~2米、高0.60~1.50米。
第四自然段长216米,起点至西北192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3~5米、顶宽1~2米、高0.10~0.60米。起点西北192米处至西北24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8~10米、顶宽0.80~1.50米、高1.20~1.50米。
第五自然段长101米,墙体因风沙侵蚀造成消失。
第六自然段长100米,起点至西北69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8~10米、顶宽0.50~0.80米、高1.50~1.80米。起点西北69米处至西北31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七自然段长47米,起点至西北15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8~9米、顶宽0.80~0.90米、高1~1.20米。起点西北15米处至西北32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望杆子长城3段起自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南15.99公里的砾石戈壁中,止于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南17.54公里的荒漠戈壁中,四周地势较为平坦,地貌为洪积、冲积扇平原,以风蚀台地和砾石戈壁为主,总体呈东北一西南向,长1546米。
该墙体东北与望杆子长城2段相连,西南与望杆子长城4段相接;起点西北距望杆子2号烽火台16米,止点西距望杆子3号烽火台23米,西南距望杆子1号堡39米;该段墙体北侧与望杆子双线长城并行由东北一西南向延伸,两段长城墙体相距100米。
该段墙体为土墙,其中少部分墙体由黄土夯筑,其余墙体均为红柳、芦苇夹沙土叠筑,夯层不明显,底宽2~8米、顶宽0.30~2米、高0.20~1.80米。整体保存较差,部分墙体因风沙侵蚀、盐碱腐蚀、人为破坏造成消失,墙体倒塌成土梁,其中保存一般518米,较差207米,差46米,消失775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16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104米,墙体以弧形方式从望杆子2号烽火台北侧绕过。起点至西北28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50~1.20米;起点西北28米处至西南27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8~9米、顶宽1~2米、高0.40~1.20米;起点西南34米处至西南49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二自然段长71米,起点至西南32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7~8米、顶宽0.50~1米、高0.60~1.50米;起点西南32米处至西南39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三自然段长93米,起点至西南16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6~7米、顶宽0.50~0.70米、高1.10~1.20米,部分墙体顶部裸露有红柳枝、芦苇;起点西南16米处至西南77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四自然段长91米,起点至西南58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8~9米、顶宽0.50~2米、高0.80~1.70米;起点西南58米处至西南33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洪水冲刷造成消失。
第五自然段长66米,黄土夯筑,起点至西南21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2~3米、顶宽0.30~0.40米、高1.20~1.80米;起点西南21米处至西南45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六自然段长35米,黄土夯筑,起点至西南10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2~2.50米、顶宽0.40~0.50米、高1.20~1.30米;起点西南10米处至西南25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七自然段长80米,黄土夯筑,起点至西南15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2~3米、顶宽0.80~1.50米、高0.70~0.80米;起点西南15米处至西南65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八自然段长30米,黄土夯筑,起点至西南30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2~3米、顶宽0.20~0.50米、高0.50~0.80米。
第九自然段长110米,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十自然段长126米,黄土夯筑,起点至西南64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2~6米、顶宽0.40~0.80米、高0.80~1.30米;起点西南64米处至西南62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十一自然段长66米,起点至西南18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倒塌成沙梁,底宽5~6米、顶宽0.80~1.50米、高0.40~0.60米;起点西南18米处至西南48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十二自然段长104米,起点至西南46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6~7米、顶宽1~2米、高0.20~0.40米;起点西南46米处至西南58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十三自然段长165米,起点至西南112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8~9米、顶宽0.80~2米、高0.60~1.20米;起点西南112米处至西南53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十四自然段长189米,起点至西南150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倒塌成沙梁,高低不一,底宽2~8米、顶宽0.50~1.50米、高0.40~1.70米;起点西南150米处至西南39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十五自然段长196米,起点至西南124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30~0.60米;起点西南124米处至西南72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十六自然段长20米,保存较差,底宽7~8米、顶宽0.70~0.80米、高0.60~0.80米。
望杆子双线长城起自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南13.50公里的砾石戈壁中,止于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南16.28公里的戈壁中,四周地势较为平坦,以风蚀台地和砾石戈壁为主。总体呈东一西向(从起点开始长城墙体东南一西北向延伸至起点西北1.25公里,进而又东北一西南向延伸至止点),长2779米。
该段墙该段墙体在望杆子长城2段、3段北侧平行向西延伸至望杆子3号烽火台北45米处,两道墙体相距100米。起点东南距望杆子1号烽火台130米,止点南距望杆子3号烽火台米。
该段墙体为夹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8~10米、顶宽0.50~1.20米、高0.80~3.20米。整体保存较差部分墙体因风沙侵蚀、盐碱腐蚀、人为破坏造成消失,墙体倒塌成沙梁,呈土垄状,其中保存较好1553米,一般1164米,较差17米,消失45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5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680米,起点至西北648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8~10米、顶宽0.80~1.20米、高1.20~1.80米。起点西北270米处的长城墙体北侧遗存有筑墙材料堆积,内含胡杨木、红柳枝,分布面积48平方米、高0.80~1米,柴草堆顶部立有一块文物保护标志。起点西北648米处至西北32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二自然段长426米,起点至西北413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8~10米、顶宽0.80~1.20米、高1.20~1.80米;起点西北413米处至西北13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洪水冲刷造成消失。
第三自然段长1125米,起点至西北125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好,底宽8~10米、顶宽0.50~0.80米、高1.50~3.20米;起点西北125米处长城墙体有东南一西北向拐为东北一西南向,拐点处至西南1000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好,底宽8~10米、顶宽0.50~0.90米、高1.80-2.80米。
第四自然段长445米,起点至西南17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8~9米、顶宽5~6米、高0.40~0.60米;起点西南17米处至西南428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好,底宽8~10米、顶宽0.60~0.90米、高2.20~3米。
第五自然段长103米,保存较好,底宽8~10米、顶宽0.60~0.90米、高2.20~2.80米。止点西北15米处立有一块文物保护标志。
望杆子长城4段起自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南17.54公里的砾石戈壁中,止于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南19.03公里的砾石戈壁中,四周地势较为平坦,地貌为洪积、冲积扇平原,以风蚀台地和砾石戈壁为主。总体呈东北一西南向,长1491米。
该墙体东北与望杆子长城3段相连,西南与望杆子长城5段相接;起点西距望杆子3号烽火台23米。
该段墙体为红柳、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5~10米、顶宽0.80~1.50米、高0.30~1.70米。整体保存较差,大部分墙体因风沙侵蚀、盐碱腐蚀、人为破坏等造成消失,墙体倒塌成沙梁,呈土垄状,部分墙体顶部裸露有红柳枝、柴草。其中保存一般142米,较差46米,差418米,消失885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7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46米,保存较差,底宽8~10米、顶宽1~1.50米、高0.70~0.80米。
第二自然段长151米,墙体因风沙侵蚀、洪水冲刷造成消失。
第三自然段长29米,保存一般,底宽8~10米、顶宽0.80~1米、高1.20~1.50米。剖面呈不规则梯形。
第四自然段长146米,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五自然段长469米,起点至西南51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8~10米、顶宽0.80~1米、高1.20~1.60米,顶部裸露有红柳枝;起点西51米处至西南418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5~6米、高0.30~0.40米。
第六自然段长62米,保存一般,底宽8~9米、顶宽0.70~0.80米、高1.50~1.70米。
第七自然段长588米,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望杆子长城5段起自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南19.03公里的砾石戈壁中,止于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南20.26公里的戈壁中,四周以风蚀台地和砾石戈壁为主。总体走向为东北一西南向,长1228米。
该墙体在望杆子4号烽火台处与望杆子长城4段相连,西南在望杆子5号烽火台处与望杆子长城6段相接。
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全部倒塌消失,原构筑形制不明。其中部分墙体墙基部分因风蚀在地表形成深槽,宽3~4米、深0.20~0.30米。
望杆子长城6段起自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南20.26公里的砾石戈壁当中,止于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南21.60公里的戈壁当中,四周地势较为平坦,地貌为洪积、冲积扇平原,以风蚀台地和砾石戈壁为主。总体呈东北一西南向,从起点开始长城墙体以弧形方式从望杆子5号烽火台北侧绕过,进而又东北一西南向延伸至止点,长1340米。
该段墙体东北在望杆子5号烽火台处与望杆子长城5段(消失段)相接,西南与望杆子长城7段相连,止点西距望杆子6号烽火台21米。
该段墙体为夹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7~10米、顶宽0.70~2米、高0.50~0.90米。整体保存较差,大部分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造成消失,其中保存较差128米,差32米,消失1180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5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797米,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二自然段长88米,保存较差,底宽8~10米、顶宽0.70~0.80米、高0.80~0.90米。
第三自然段长300米,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消失墙体墙基部分因风蚀切割地表形成一深槽,宽3~4米,深0.20~0.30米。
第四自然段长123米,起点至西南40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8~10米、顶宽0.70~0.80米、高0.80~0.90米;起点西南40米处至西南83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五自然段长32米,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50~0.60米。
望杆子长城7段起自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南21.60公里的风蚀台地和砾石戈壁相间地带,止于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南22.92公里的砾石戈壁中,四周地势较为平坦,地貌为洪积、冲积扇平原,以风蚀台地和砾石戈壁为主,总体呈东北一西南向,从起点开始长城墙体以弧形方式从望杆子6号烽火台北侧绕过,进而又东北一西南向延伸至止点,长1319米。
该段墙体东北与望杆子长城6段相连,西南与望杆子长城8段相接;起点西距望杆子6号烽火台21米,止点西距望杆子7号烽火台17米。
该段墙体为夹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5~7米、顶宽0.80~2.00米、高0.10~0.60米。整体保存较差,大部分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等造成消失,墙体全部倒塌成沙梁,呈土垄状,其中保存较差402米,差48米,消失869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6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118米,墙体以弧形方式从望杆子6号烽火台北侧绕过。起点至西北22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6~7米、顶宽1~2米、高0.30~0.40米;起点西北22米处至西南26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5~6米、顶宽1~2米、高0.10~0.20米;起点西南37米处至西南70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二自然段长53米,保存较差,底宽6~7米、顶宽0.80~1.20米、高0.50~0.70米。
第三自然段长190米,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四自然段长36米,保存较差,底宽6~7米、顶宽1~1.20米、高0.40~0.70米。
第五自然段长609米,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六自然段长313米,保存较差,底宽6~7米、顶宽0.80~1.50米、高0.40~0.60米。
望杆子长城8段起自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南22.92公里的风蚀台地和砾石戈壁相间地带,止于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南24.76公里的风蚀台地中。总体呈东南一西北向,从起点开始墙体以弧形方式从望杆子7号烽火台北侧绕过,进而又东南一西北向延伸至止点,长1837米。
该墙体东南与望杆子长城7段相连,西北与东沙窝长城1段相接;起点西距望杆子7号烽火台17米,止点西距东沙窝1号烽火台26米。
该段墙体为夹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4~7米、顶宽0.80~2.00米、高0.20~1.30米。整体保存一般,部分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等造成消失,其中保存一般1295米,较差45米,差372米,消失125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5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45米,墙体以弧形方式从望杆子7号烽火台北侧绕过。保存较差,底宽6~7米、顶宽1~2米、高0.50~0.60米。
第二自然段长335米,起点至西北265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4~5米、顶宽1~2米、高0.30~0.40米;起点西北265米处至西北70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三自然段:全长561米,起点至西北88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5~6米、顶宽1~2米、高0.40~0.50米;起点西北88米处至西北418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5~6米、顶宽0.80~1米、高0.70~0.80米;起点西北506米处至西北55米之间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四自然段长463米,起点至西北444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5~6米、顶宽0.80~1米、高0.80~0.90米;起点西北444米处至西北19米之间墙体保存差,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20~0.30米。
第五自然段长433米,保存一般,底宽6~7米、顶宽1~1.20米、高0.80~1.30米。
9.东沙窝长城。
东沙窝长城1段起自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南24.76公里的风蚀台地和砾石戈壁相间地带,止于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南26.75公里的风蚀台地中,四周地势较为平坦,地貌为洪积、冲积扇平原,以风蚀台地和砾石戈壁为主。总体呈东南一西北向,从起点开始长城墙体以弧形方式从东沙窝1号烽火台北侧绕过,进而又东南一西北向延伸至止点,长1993米。
该段墙体东南与望杆子长城8段相连,西北与东沙窝长城2段相接。起点西距东沙窝1号烽火台26米,止点西距东沙窝2号烽火台16米。
该段墙体为夹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5~8米、顶宽0.70~1.50米、高0.30~1.30米。整体保存一般,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等造成损毁,其中保存一般1916米,较差57米,差20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3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57米,墙体以弧形方式从东沙窝1号烽火台北侧绕过。起点至西北28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5~6米、顶宽0.70~0.80米、高0.60、0.70米;起点西北28米处至西南29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5~6米、顶宽1~1.50米、高0.50~0.60米。
第二自然段长196米,起点至西北176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墙体底宽7~8米、顶宽0.70~0.80米、高0.80~1.20米;起点西北176米处至西20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6~7米、顶宽1~1.50米、高0.30~0.40米。
第三自然段全长1740米,保存一般,底宽7~8米、顶宽0.80~1.50米、高0.70~1.30米;起点西374米处有一条便道从墙体顶部东北一西南向穿越而过,便道宽3米。
东沙窝长城2段起自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南26.75公里的风蚀台地和砾石戈壁相间地带,止于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南28.18公里的风蚀台地中,四周地势较为平坦,地貌为洪积、冲积扇平原,以风蚀台地和砾石戈壁为主。总体呈东南一西北向,从起点开始长城墙体以弧形方式从东沙窝2号烽火台北侧绕过,进而又东南一西北向延伸至止点,长1432米。
该段墙体东南与东沙窝长城1段相连,西北与东沙窝长城3段相接;起点西距东沙窝2号烽火台16米,止点处东沙窝1号敌台骑墙而建。
该段墙体为红柳、沙土夯筑,红柳层厚0.19~0.30米,沙土层厚0.26、0.40米,底宽7~10米、顶宽0.80~2米、高0.50~2.50米。整体保存较好,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等造成损毁,顶部坍塌,底部堆积有沙土,其中保存较好1380米,一般27米,较差25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2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52米,墙体以弧形方式从东沙窝2号烽火台北侧绕过。起点至西北27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7~8米、顶宽1~1.50米、高0.80~0.90米;起点西北27米处至西南25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40~0.50米。
第二自然段长1380米,保存较好,底宽8~10米、顶宽0.80~2米、高1.20~2.5米。红柳夹沙土构筑层位明显。
东沙窝长城3段起自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南28.18公里的风蚀台地和砾石戈壁相间地带,止于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南30.18公里的风蚀台地中,四周地势较为平坦,地貌为洪积、冲积扇平原,以风蚀台地和砾石戈壁为主。总体呈东南一西北走向,长1995米。
该墙体东南与东沙窝长城2段相连,两段墙体连接处东沙窝1号敌台骑墙而建;西北与东沙窝长城4段相接,止点东7米处东沙窝2号敌台倚墙而建。
该段墙体为红柳、沙土夯筑,红柳层厚0.19~0.30米,沙土层厚0.26~0.40米,底宽9~10米、顶宽0.80~2米、高1.50~2.50米。整体保存较好,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等造成损毁,顶部坍塌,底部堆积有沙土,其中保存较好1987米,消失8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2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1900米,保存较好,底宽9~10米、顶宽0.80~2米、高1.50~2.50米。
第二自然段长95米,墙体向外侧略呈弧度修筑,东沙窝2号敌台在弧形墙体内侧倚墙而建。起点至西北87米处墙体保存较好,底宽8~10米、顶宽0.70~1.20米、高1.50~2.20米;起点西北87米处至止点8米之间墙体消失。
东沙窝长城4段起自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南30.18公里的风蚀台地和砾石戈壁相间地带,止于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南31.41公里的风蚀台地中,四周地势较为平坦,地貌为洪积、冲积扇平原,以风蚀台地和砾石戈壁为主。总体呈东南一西北向,长1229米。
该墙体东南与东沙窝长城3段相连,西北与东沙窝长城5段相接;起点东7米处东沙窝2号敌台倚墙而建,止点东7.5米东沙窝3号敌台骑墙而建。
该段墙体为红柳、沙土夯筑,红柳层厚0.19~0.20米,沙土层厚0.26~0.40米,底宽9~10米、顶宽0.70~2米、高1.20~2.60米。整体保存较好,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等造成损毁,顶部坍塌,底部堆积有沙土。其中保存较好1106米,一般123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2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106米,保存较好, 底宽9~10米、顶宽0.70~1.80米、高2.20~2.60米。
第二自然段长1123米,起点至西北1000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好,底宽8~10米、顶宽1~2米、高1.50~2.20米,红柳夹沙土构筑层位明显。起点西北1000米处至止点之间123米墙体保存一般,底宽9~10米、顶宽1~2米、高1.20~1.50米。
东沙窝长城5段起自西湖乡西湖村东南25.38公里的风蚀台地和砾石戈壁相间地带,止于西湖乡西湖村东南23.84公里的砾石戈壁中,四周地势较为平坦,地貌为洪积、冲积扇平原,以风蚀台地和砾石戈壁为主。总体呈东南一西北向,长1569米。
该墙体东南与东沙窝长城4段相连,西北与东沙窝长城6段相接;起点东7.5米东沙窝3号敌台骑墙而建,止点西距东沙窝3号烽火台29米。
该段墙体为红柳、沙土夯筑,红柳夹沙土构筑层位明显,红柳层厚0.26~0.30米,沙土层厚0.19~0.20米,底宽9~12米、顶宽0.80~3米、高0.80~2.50米。整体保存一般,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等造成损毁,大部分墙体倒塌成沙梁。其中保存较好485米,一般1084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3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67米,保存一般,底宽9~10米、顶宽1~2米、高1.20~1.30米。
第二自然段长608米,起点至西北485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好,底宽10~12米、顶宽0.80~2米、高1.20~2.50米,红柳夹沙土构筑层位明显。起点西北485米处至止点之间123米墙体保存一般,底宽9~10米、顶宽1~3米、高1.20~1.30米。
第三自然段长894米,保存一般,底宽10~12米、顶宽0.80~2米、高1.20~1.50米。
东沙窝长城6段起自西湖乡西湖村东南23.84公里的砾石戈壁当中,止于西湖乡西湖村东南22.53公里的风蚀台地和砾石戈壁相间的沙丘地带,四周地势较为平坦,地貌为洪积、冲积扇平原,以风蚀台地和砾石戈壁为主, 零星有灌丛沙丘分布。总体呈东南一西北向,长1378米。
该段墙体东南与东沙窝长城5段相连,西北与东沙窝长城7段相接;起点西距东沙窝3号烽火台29米,止点西距东沙窝4号烽火台22米。
该段墙体为红柳、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9~12米、顶宽1~2米、高0.50~1.20米。整体保存一般,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等因素现已倒塌成沙梁,部分墙体顶部及两侧裸露有红柳枝。其中保存一般1273米,较差105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3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65米,墙体以弧形方式从东沙窝3号烽火台北侧绕过,保存一般,底宽9~10米、顶宽1~2米、高0.80~1.20米。
第二自然段长1001米,起点至西北987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10~12米、顶宽1~2米、高0.80~0.90米;起点西北987米处至止点之间14米墙体保存较差,底宽9~10米、顶宽1~2米、高0.50~0.60米。
第三自然段长312米,起点至西北221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10~12米、顶宽1~2米、高0.80~0.90米;起点西北221米处至止点之间91米墙体保存较差,墙体大部分被风沙掩埋,宽11~12米、高0.50~0.60米。
东沙窝长城7段起自西湖乡西湖村东南22.53公里的灌丛沙丘当中,止于西湖乡西湖村东南20.70公里的砾石戈壁,四周以风蚀台地和砾石戈壁为主,零星有灌丛沙丘分布。总体呈东北一西南向,长1927米。
该段墙体东北与东沙窝长城6段相连,西南与东沙窝长城8段相接。起点西距东沙窝4号烽火台22米,止点西距东沙窝5号烽火台13米。
该段墙体为夹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9~12米、顶宽0.80~2米、高0.20~1.20米。整体保存一般,因风沙侵蚀、沙漠化等因素倒塌成沙梁,其中保存一般1092米,较差523米,差122米,消失190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6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65米,墙体以弧形方式从东沙窝4号烽火台北侧绕过, 起点至西南32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9~10米、顶宽1~2米、高0.50~0.60米;起点西南32米处至止点之间39米墙体保存较差,大部分被风沙掩埋, 底宽9~12米、高0.50~0.60米。
第二自然段长546米,起点至西南424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10~12米、顶宽1~2米、高0.80~0.90米;起点西南424米处至止点之间122米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9~10米、高0.20~0.30米。
第三自然段长162米,起点至西南92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10~12米、顶宽1~2米、高0.80~0.90米;起点西南92米处至止点之间70米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等原因造成消失。
第四自然段长28米,保存较差,底宽10~12米、顶宽1~2米、高0.50~0.60米。
第五自然段长120米,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等原因造成消失。
第六自然段长1000米,保存一般,底宽9~10米、顶宽0.80~1.20米、高0.80~1.20米。
东沙窝长城8段起自西湖乡西湖村东南20.70公里的砾石戈壁当中,止于西湖乡西湖村东南19.47公里的砾石戈壁,四周以砾石戈壁为主。总体呈东一西向,长1378米。
该段墙体东与东沙窝长城7段相连,西与东沙窝长城9段相接;起点西距东沙窝5号烽火台13米,止点西距东沙窝6号烽火台19米。第四自然段起点北侧200米处东沙窝支线长城1段与该段墙体平行向西延伸至止点处。
该段墙体为夹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9~12米、顶宽0.70~2米、高0.60~1.20米。整体保存一般,因风沙侵蚀、沙漠化等因素倒塌成沙梁,其中保存一般1264米,较差28米,消失86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4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51米,墙体以弧形方式从东沙窝5号烽火台北侧绕过,起点至西北28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大部分被风沙掩埋,底宽9~12米、高0.50~0.60米;起点西南28米处至止点之间23米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等原因造成消失。
第二自然段长250米,起点至西216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倒塌成沙梁,底宽9~10米、顶宽0.80~1.50米、高0.80~1米;起点西216米处至止点之间34米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等原因造成消失。
第三自然段长77米,起点至西48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倒塌成沙梁,底宽10~12米、顶宽1~2米、高0.80~0.90米;起点西48米处至止点之间29米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等原因造成消失。
第四自然段长1000米,保存一般,倒塌成沙梁,底宽10~12米、顶宽0.60~1.50米、高0.80~1.20米。
东沙窝长城9段起自西湖乡西湖村东南19.47公里的砾石戈壁中,止于西湖乡西湖村东南18.28公里的砾石戈壁,四周以砾石戈壁为主。总体呈东北一西南向,长1667米。
该段墙体东与东沙窝长城8段相连,西与东沙窝长城10段相接;起点西距东沙窝6号烽火台19米,止点西距东沙窝7号烽火台22米。第二自然段起点西北东沙窝支线长城1段与该段墙体平行东北一西南向延伸至止点。
该段墙体为夹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6~12米、顶宽0.60~2米、高0.30~1.50米。整体保存一般,因风沙侵蚀、沙漠化等因素倒塌成沙梁,其中保存一般1118米,较差225米,差827米,消失118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2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67米,保存差,墙体以弧形方式从东沙窝6号烽火台北侧绕过,底宽6~7米、顶宽1~2米、高0.30~0.40米。
第二自然段长1600米,保存一般,倒塌成沙梁,底宽10~12米、顶宽0.60~1.50米、高0.90~1.20米。
东沙窝长城10段起自西湖乡西湖村东南18.28公里的砾石戈壁中,止于西湖乡西湖村东南16.30公里的砾石戈壁,四周以砾石戈壁为主。总体呈东一西向,长2288米。
该段墙体东与东沙窝长城9段相连,西与南沙窝长城1段(消失段)相接;起点西距东沙窝7号烽火台22米,第五自然段起点西42米处该段墙体与东沙窝支线长城2段相交。
该段墙体为夹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9~12米、顶宽0.70~2米、高0.60~1.20米。整体保存一般,因风沙侵蚀、沙漠化等因素倒塌成沙梁,其中保存一般1264米,较差28米,消失86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6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43米,墙体以弧形方式从东沙窝7号烽火台北侧绕过,保存一般,底宽10~11米、顶宽0.70~0.80米、高0.90~1米。
第二自然段长693米,起点至西575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10~12米、顶宽0.60~0.70米、高0.90~1.20米;起点西575米处至止点之间118米墙体保存较差,被沙丘掩埋,高0.80~1.50米。
第三自然段长193米,起点至西86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10~12米、顶宽1~2米、高0.90~1.20米;起点西86米处至止点之间107米墙体保存较差,被沙丘掩埋,高1.20~1.50米。
第四自然段长470米,起点至西372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10~12米、顶宽1~2米、高0.80~1.20米;起点西372米处至止点之间98米墙体被沙丘掩埋,情况不明。
第五自然段长276米,起点至西42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10~12米、顶宽1~2米、高0.80~0.90米;起点西42米处至西214米之间墙体保存差,底宽5~6米、顶宽1~2米、高0.30~0.40米;起点西256米处至止点之间20米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六自然段长276米,保存差,底宽6~7米、顶宽1~2米、高0.40~0.50米。起点西108米处有一道生态铁丝网围栏东北一西南向穿过。
东沙窝支线长城1段起自西湖乡西湖村东南20.29公里的砾石戈壁中,止于西湖乡西湖村东南18.25公里的砾石戈壁,四周以砾石戈壁为主。总体呈东北一西南向,墙体先东一西向延伸至起点西917米处,进而又东北一西南向延伸至止点,长2597米。
该段墙体起点东南距东沙窝长城8段第四自然段起点117米,南与东沙窝长城8段、东沙窝长城9段并行延伸至止点处与东沙窝支线长城2段相接。
该段墙体为夹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2~4米、顶宽1~2米、高0.10~0.30米。整体保存差,仅存墙基,2576米均保存差。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2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917米,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2~3米、顶宽1~2米、高0.10~0.20米。
第二自然段长1680米,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2~4米、顶宽1~2米、高0.10~0.30米。起点西1280米处有一道生态铁丝网围栏南北向穿越。
东沙窝支线长城2段起自西湖乡西湖村东南18.25公里的砾石戈壁中,止于西湖乡西湖村东南17.10公里的砾石戈壁,四周以砾石戈壁为主,总体呈东北一西南向,长1472米。
该段墙体东北与东沙窝支线长城1段相连,墙体南与东沙窝长城10段东北一西南向并行延伸至止点处与东沙窝长城10段墙体相接。
该段墙体为夹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2~4米、顶宽1~2米、高0.10~0.30米。整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其中保存差1359米,消失113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3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259米,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2~3米、顶宽1~2米、高0.10~0.20米。
第二自然段长113米,墙体因沙丘掩埋,情况不明。
第三自然段长1100米,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2~4米、顶宽1~2米、高0.10~0.30米。
10.南沙窝长城。
南沙窝长城1段起自西湖乡西湖村东南16.30公里的砾石戈壁中,止于西湖乡西湖村东南15.48公里的砾石戈壁.四周以砾石戈壁为主总体呈东一西向,长857米。
该墙体东与东沙窝长城10段相连,西与南沙窝长城2段相接。
该段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等原因全部消失,原构筑形制不明。
南沙窝长城2段起自西湖乡西湖村东南15.48公里的砾石戈壁当中,止于西湖乡西湖村东南14.76公里的砾石戈壁,四周以砾石戈壁为主。总体呈东北一西南向,长1073米。
该段墙体东北与南沙窝长城1段(消失段)相连,西南与南沙窝长城3段相接。止点南侧为宜禾都尉堡。
该段墙体为夹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7~9米、顶宽0.80~2米、高0.10~0.70米。整体保存差,大部分仅存墙基,墙体均倒塌成沙梁,其中保存较差369米,差676米,消失28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4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484米,起点至西南474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40~0.50米;起点西南474米处至止点之间10米墙体因风沙侵蚀、车辆碾轧造成消失。起点西南213米处有一条便道从墙体顶部南北向穿过。
第二自然段长387米,起点至西南369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8~9米、顶宽0.80~1米、高0.60~0.70米;起点西南369米处至止点之间18米墙体被一条南北向渠道占据造成消失。
第三自然段长177米,保存差,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30~0.40米。
第四自然段长25米,保存差,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30~0.40米。
南沙窝长城3段起自西湖乡西湖村东南14.76公里的砾石戈壁中,止于西湖乡西湖村东南13.34公里的砾石戈壁,四周以砾石戈壁为主,零星有沙丘分布。总体呈东北一西南向,长2880米。
该墙体东北与南沙窝长城2段相连,西南与南沙窝长城4段相接,止点西距南沙窝1号烽火台19米。
该段墙体为夹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5~10米、顶宽0.80~2米、高0.30~1.20米。整体保存较差,大部分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沙丘掩埋等造成消失,墙体全部倒塌成沙梁,其中保存一般45米,较差1032米, 差323米,消失1480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9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61米,起点至西南45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8~10米、顶宽0.80~1.50米、高0.90~1.20米,墙体与宜禾都尉堡北墙为同一段墙体;起点西南45米处至止点之间16米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造成消失。
第二自然段长134米,起点至西南116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8~10米、顶宽1~2米、高0.50~0.80米;起点西南116米处至止点之间18米墙体被一条南北向渠道占据造成消失。
第三自然段长77米,保存较差,底宽8~10米、顶宽1~2米、高0.50~0.60米。
第四自然段长199米,墙体被沙丘掩埋,情况不明。
第五自然段长171米,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5~6米、顶宽1~2米、高0.30~0.40米。
第六自然段长787米,墙体被沙丘掩埋,情况不明。
第七自然段长191米,保存较差,底宽9~10米、顶宽1~2米、高0.60~0.80米。
第八自然段长460米,墙体被沙丘掩埋,情况不明。
第九自然段长800米,起点至西南152米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5~6米、顶宽1~2米、高0.30~0.40米;起点西南152米处至止点之间648米墙体保存较差,底宽8~10米、顶宽1~2米、高0.60~0.70米。
南沙窝长城4段起自西湖乡西湖村东南13.34公里的砾石戈壁中,止于西湖乡西湖村东南12.56公里的砾石戈壁,四周以砾石戈壁为主,零星有沙丘分布。总体呈东北一西南向,长1273米。
该墙体东北与南沙窝长城3段相连,西南与南沙窝长城5段相接;起点西距南沙窝1号烽火台19米,止点西距南沙窝2号烽火台15米。
该段墙体为红柳、芦苇、夹沙土夯筑,夯层明显,红柳层厚0.12~0.13米、芦苇层厚0.02~0.03米、沙土层厚0.10~0.13米,底宽5~10米、顶宽0.50~1.50米、高0.60~2米。整体保存较好,其中保存较好205米,一般97米,较差153米,消失818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6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52米,墙体以弧形方式从南沙窝1号烽火台北侧绕过,保存较差,底宽8~10米、顶宽1~2米、高0.60~0.70米。
第二自然段长101米,保存较差,底宽8~10米、顶宽0.60~0.70米、高0.60~0.70米。
第三自然段长566米,墙体被沙丘掩埋,情况不明。
第四自然段长220米,起点至西南15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6~7米、顶宽0.50~0.60米、高0.80~1.20米;起点西南15米处至止点之间205米墙体保存较好,底宽1.50~1.90米、顶宽0.50~0.60米、高0.80~1.20米。本段为瓜州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长城墙体。
第五自然段长82米,保存一般,底宽7~8米、顶宽0.80~0.90米、高1~1.20米。
第六自然段长252米,墙体被沙丘掩埋,情况不明。
南沙窝长城5段起自西湖乡西湖村东南12.56公里的砾石戈壁中,止于西湖乡西湖村东南11.59公里的砾石戈壁,四周以砾石戈壁为主,零星有沙丘分布。总体呈东北一西南向,长2375米。
该墙体东北与南沙窝长城4段相连,西南与南沙窝长城6段相接;起点西距南沙窝2号烽火台15米,止点西距南沙窝3号烽火台15米。
该段墙体为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7~10米、顶宽0.80~2米、高0.50~1.30米。整体保存一般,其中1350米保存一般,787米保存较差,238米消失。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6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48米,墙体以弧形方式从南沙窝2号烽火台北侧绕过,起点至西北15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50~0.70米;起点西北15米处至止点之间33米墙体保存较差,底宽8~9米、顶宽1~2米、高0.60~0.70米。
第二自然段长629米,保存较差,底宽8~10米、顶宽1~2米、高0.70~0.80米。
第三自然段长116米,墙体被沙丘掩埋,情况不明。
第四自然段长110米,保存差,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60~0.70米。
第五自然段长122米,墙体被沙丘掩埋,情况不明。
第六自然段长1350米,保存一般,底宽7~8米、顶宽0.80~1.50米、高1~1.30米。
南沙窝长城6段起自西湖乡西湖村东南11.59公里的砾石戈壁中,止于西湖乡西湖村东南11.26公里的砾石戈壁,四周以砾石戈壁为主,零星右沙丘分布。总体呈东北一西南向,长1534米。
该墙体东北与南沙窝长城5段相连,西南与南沙窝长城7段相接;起点西距南沙窝3号烽火台15米,止点西距南沙窝4号烽火台20米。
该段墙体为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7~8米、顶宽0.70~0.80米、高0.90~1.30米。整体保存一般,1534米均保存一般。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2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34米,墙体以弧形方式从南沙窝3号烽火台北侧绕过,起点至西北10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7~8米、顶宽0.70~0.80米、高0.90~1米起点西北10米处至西南止点之间24米墙体保存一般,底宽7~8米、顶宽0.70~0.80米、高0.90~1米。
第二自然段长1500米,保存一般,底宽8~10米、顶宽0.70~0.80米、高0.80~1.30米。起点西258米处有一道生态铁丝网围栏南北向穿越墙体。
南沙窝长城7段起自西湖乡西湖村东南11.26公里的砾石戈壁中,止于西湖乡西湖村南11.23公里的砾石戈壁,四周以砾石戈壁为主,零星有沙丘分布。总体呈东北一西南向,长1469米。
该段墙体东北与南沙窝长城6段相连,西南与南沙窝长城8段相接;起点西距南沙窝4号烽火台20米,止点西距南沙窝5号烽火台11米。
该段墙体为红柳、沙土夯筑,红柳层厚0.20~0.22米、沙土层厚0.09~0.10米, 底宽7~8米、顶宽0.50~0.80米、高0.20~1.50米。整体保存一般,全部倒塌成沙梁,部分墙体顶部裸露有红柳枝,其中保存一般1420米,较差49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2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49米,墙体以弧形方式从南沙窝4号烽火台北侧绕过,起点至西北23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7~8米、顶宽0.50~0.80米、高0.20~0.90米;起点西北23米处至止点之间26米墙体保存较差,底宽7~8米、顶宽0.60~0.70米、高0.80~0.90米。
第二自然段长1420米,保存一般,底宽7~8米、顶宽0.70~0.80米、高0.60~1.50米。
南沙窝长城8段起自西湖乡西湖村南11.23公里的砾石戈壁中,止于西湖乡西湖村南11.03公里的砾石戈壁,四周以砾石戈壁为主,零星有沙丘分布。总体呈东北一西南向,长1073米。
该墙体东北与南沙窝长城7段相连,西南与南沙窝长城9段相接;起点西距南沙窝5号烽火台11米,止点西距南沙窝6号烽火台18米。
该段墙体为红柳、胡杨木、夹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7~10米、顶宽0.80~2米、高0.10~1.50米。整体保存一般,全部倒塌成沙梁,部分墙体顶部裸露有红柳枝、胡杨木。其中保存一般820米,较差239米,差14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3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40米,墙体以弧形方式从南沙窝5号烽火台北侧绕过,起点至西北21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9~10米、顶宽1~2米、高0.50~0.70米;起点西北21米处至止点之间19米墙体保存较差,底宽7~8米、顶宽0.80~0.90米、高0.60~0.70米。
第二自然段长834米,起点至西北820米之间墙体保存一般,底宽8~10米、顶宽0.90~1.10米、高0.80~1.50米;起点西北820米处至止点之间14米墙体保存差,底宽8~9米、顶宽1~2米、高0.10~0.20米,部分墙体顶部裸露有红柳枝、胡杨木。起点西南327米处、西南593米处各有一道生态保护围栏南北向跨越墙体。
第三自然段长199米,保存较差,底宽8~10米、顶宽0.80~2米、高0.20~1.30米。部分墙体顶部裸露有红柳枝、胡杨木。
南沙窝长城9段起自西湖乡西湖村南11.03公里的砾石戈壁中,止于西湖乡西湖村南10.54公里的砾石戈壁,四周以砾石戈壁为主,零星有沙丘分布。总体呈东南一西北向,长1828米。
该墙体东南与南沙窝长城8段相连,西北与南沙窝长城10段相接;起点西距南沙窝6号烽火台18米,止点西距南沙窝7号烽火台27米。
该段墙体为红柳枝、胡杨木、夹沙土夯筑,红柳枝、胡杨木厚0.19~0.21米、沙土层厚0.03~0.04米,底宽5~10米、顶宽1~2米、高0.50~1.20米。整体保存较差,全部倒塌成沙梁,部分墙体顶部裸露有红柳枝、胡杨木。其中保存一般196米,较差1101米,消失531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8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41米,墙体以弧形方式从南沙窝6号烽火台北侧绕过,起点至西北23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6~7米、顶宽1~2米、高0.50~0.60米;起点西北23米处至止点之间18米墙体保存较差,底宽8~10米、顶宽1~2米、高0.60~0.70米。部分墙体顶部裸露有胡杨木。
第二自然段长196米,保存一般,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80~1.20米。部分墙体顶部裸露有红柳枝、胡杨木。
第三自然段长303米,墙体被沙丘掩埋,情况不明。
第四自然段长121米,保存较差,仅存墙基,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60~0.70米。部分墙体顶部裸露有红柳枝、胡杨木。
第五自然段长122米,墙体被沙丘掩埋,情况不明。
第六自然段长333米,保存较差,仅存墙基,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60~0.70米。部分墙体顶部裸露有红柳枝、胡杨木。
第七自然段长106米,墙体被沙丘掩埋,情况不明。
第八自然段长606米,保存较差,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60~0.70米。部分墙体顶部裸露有红柳枝、胡杨木。
南沙窝长城10段起自西湖乡西湖村南10.54公里的砾石戈壁中,止于西湖乡西湖村南10.93公里的戈壁与沙丘相间地带,四周以砾石戈壁为主,零星有沙丘分布。总呈东北一西南向,长965米。
该段墙体东北与南沙窝长城9段相连,西南与南沙窝长城11段(消失段)相接;起点西距南沙窝7号烽火台27米。
该段墙体为红柳枝、胡杨木、夹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底宽4~10米、顶宽1~2米、高0.10~1米。整体保存较差,全部倒塌成沙梁,部分墙体顶部裸露有红柳枝、胡杨木。其中保存较差800米,差145米,消失20米。
根据墙体保存现状和构筑特点,分为3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长64米,墙体以弧形方式从南沙窝7号烽火台北侧绕过,起点至西北30米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4~5米、顶宽1~2米、高0.40~0.50米起点西北30米处至止点之间34米墙体保存较差,仅存墙基,底宽4~5米、顶宽1~2米、高0.40~0.50米。墙体顶部立有汉长城遗址文物保护标志一块。
第二自然段长648米,起点至西南145米处之间墙体保存差仅存墙基,底宽4~5米、顶宽1~2米、高0.10~0.20米,顶部裸露有胡杨木。起点西南145米处至止点之间墙体保存较差,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30~0.90米,顶部裸露有红柳枝、胡杨木。起点西南145米处有一道生态保护围栏东西向跨越墙体。
第三自然段长253米,保存较差,底宽8~10米、顶宽1~2米、高0.60~1米。部分墙体顶部裸露有红柳枝、胡杨木。
南沙窝长城11段起自西湖乡西湖村东南10.93公里的戈壁与沙丘相间地带,止于西湖乡西湖村东南13.82公里的风蚀台地,四周以沙丘和风蚀台地为主。总体呈东北一西南向,长5600米。
该段墙体东北与南沙窝长城10段相连,西与敦煌南沙窝长城1段相接。起点西南距南沙窝8号烽火台2.80公里,距南沙窝9号烽火台4.60公里。
该段墙体因风沙侵蚀、沙漠化等原因全部消失,原构筑形制不明。
(二)关、堡本次调查登录关堡7座,均为堡。其中保存一般2座,较差1座,差4座。
桥湾东1号堡位于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三墩村北2.50公里处,东南距桥湾东1号窑址140米、桥湾东2号窑址138米、桥湾东3号窑址110米、桥湾东4号窑址87米,南距桥湾东1号房址130米,北距桥湾东长城1段墙体33米。
桥湾东1号堡保存差,四周墙体已全部倒塌,仅存地基,底宽2~3米、顶宽1~2米、高0.10~0.20米。平面呈矩形,东西长76米,南北宽43米,堡内布局及附属设施因风沙侵蚀、沙漠化等原因全部消失,原构筑形制、朝向不明。
堡内堆积有灰炭层,厚0.70~0.90米,四周散落有大量灰陶片、石块等物。
桥湾东2号堡位于河东乡双泉村北5公里处,东距桥湾东长城3号烽火台2.50公里,堡北137米处桥湾东长城5段墙体由东南一西北向通过。
桥湾东2号堡保存差,四周墙体已全部倒塌,仅存地基,底宽5~7米、顶宽2~3米、高0.20~0.40米。平面呈矩形,南北长85米,东西宽68米。堡内布局及附属设施因风沙侵蚀、沙漠化等原因全部消失,原构筑形制不明。东墙外侧为平地,南墙、西墙、北墙外侧挖有壕沟,外壕长221米,宽8~9米、深0.60~0.70米。堡内堆积有灰炭层,厚0.30~0.40米,四周散落有大量灰陶片、石块等物。
桥湾东3号堡位于河东乡双泉村五泉林场东北2公里处,东距桥湾东4号烽火台1.20公里,西南距桥湾东5号窑址135米、6号窑址110米、7号窑址85米,北距桥湾东长城6段第四自然段墙体20米。
桥湾东3号堡保存差,堡内布局及附属设施因风沙侵蚀、沙漠化等原因全部消失,原朝向、构筑形制不明。堡现整体倒塌成沙堆状,残高3米,底基平面呈不规则形,南北长100米,东西宽73米,堡现存沙堆状遗存四周散落有大量灰陶片。
布隆吉1号堡位于布隆吉乡布隆吉村东北1公里处,东距布隆吉长城2号烽火台2.50公里,西距布隆吉长城3号烽火台2.80公里,北侧靠近布隆吉长城1段(消失段)。
布隆吉1号堡保存较差,四周墙体现已全部倒塌成土梁,呈土垄状。平面呈不规则形,东西长41米,南北宽35米,堡中间借助风蚀台地形成一高耸土台,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8米,东西宽7米,高3.50米;堡东南角开有一门,门宽3米。
东墙长25米,底宽6~7米、顶宽1~2米、高0.30~0.40米。
南墙长41米,仅存墙基,底宽5~6米、高0.20~0.30米。
西墙长30米,底宽7~8米、顶宽1~2米、高0.40~0.50米。
北墙呈弧形,长50米,底宽7~10米、顶宽0.60~1米、高1.20-1.60米。
堡内布局及其他附属设施因风沙侵蚀、沙漠化等原因消失,原构筑形制不明。
堡内及四周散落有大量灰陶片、石块等遗物。
小宛破城子位于梁湖乡雁湖村西1公里处,西南距北干沟长城1号烽火台1.90公里,北侧靠近双塔长城4段(消失段)。
小宛破城子城内及四周被耕地占据,东墙、南墙部分墙体倒塌消失,其余墙体尚存,整体保存一般。墙体底宽3~4米、顶宽2~2.30米、高2.50~3.50米,黄土夯筑,夯层厚0.09~0.11米。平面呈矩形,南北长191米,东西宽190米,面积36290平方米。北墙、西墙正中有两座马面;东北、西北、西南三角分别存有角墩,角墩顶部坍塌,呈土堆状,高3~3.50米;北墙东侧开城门。
小宛破城一西墙东墙长191米,南段部分墙体因农业生产活动消失,墙体长78米, 底宽3~4米、顶宽2~2.10米、高2.50~3米。
东墙长191米,南段部分墙体因农业生产活动消失,墙体长78米, 底宽3~4米、顶宽2~2.10米、高2.50~3米。
小宛破城子平、立剖、面图南墙长190米,墙体东段部分墙体因农业生产活动消失,墙体长82米,底宽3~4米、顶宽2~2.20米、高2.80~3米。
西墙长191米,底宽3~4米、顶宽2~2.30米、高2.80~3.50米。墙体正中筑有一马面,东西长6米,南北宽5米,高3.20米。
北墙长190米,底宽3~4米、顶宽2~2.30米、高2.80~3.20米。墙体正中筑有一马面,东西长6米,南北宽5米,残高3米;墙体东侧开有一门,门宽5米。
小宛破城子城内布局及其他附属设施因农业生产活动消失,原构筑形制不明。
望杆子1号堡位于西湖乡四工村四工农场西13.50公里处,西距望杆子长城4段53米,北距望杆子长城3段75米。
望杆子1号堡四周墙体现已全部倒塌,保存差。平面呈矩形,东西长45米,南北宽35米,构筑形制、朝向不明。
堡内布局及其他附属设施因风沙侵蚀、沙漠化等原因消失,原构筑形制不明。堡内文化层堆积厚0.40~0.60米。
堡内及四周散落有大量灰陶片、石块等遗物。
宜禾都尉堡位于西湖乡西湖村东南15.50公里处,堡外城北墙与南沙窝长城3段墙体连为一体,内城北墙北距南沙窝长城2段墙体20米。
宜禾都尉堡由内城、外城两部分组成,内城位于外城东北角内侧。内城墙体保存相对完整,外城墙体倒塌成沙梁,整体保存一般。
内城平面呈矩形,南北长38米,东西宽18米,面积684平方米。东墙长38米,底宽5~6米、顶宽0.80~1.20米、高2.50~4米;南墙长18米,底宽7~8米、顶宽0.80~1米、高3~4米;西墙长38米,底宽6~7米、顶宽1~2米、高2.50~2.80米;北墙长18米,底宽7~8米、顶宽0.70~0.80米、高2.50~5.50米。除西墙倒塌呈土垄状,构筑情况不明,其他墙体均使用土坯夹红柳构筑而成,土坯长0.30米,宽0.18米,厚0.10米。
外城平面呈矩形,东西长86米,南北宽78米,面积6708平方米。墙体均已倒塌呈沙梁,构筑形制不明。东墙与内城东墙相连接,长35米,底宽5~6米、顶宽0.70~0.80米、高0.80~1米;南墙长86米,底宽4~5米、顶宽0.70~0.80米、高3~4米,墙体正中开有一门,门宽9米;西墙长78米,底宽4~5米、顶宽0.70~0.80米、高0.80~1.20米,北端与南沙窝长城3段墙体相连;北墙长58米,其中西段40米墙体与南沙窝长城3段墙体共用, 东段18米墙体与内城北墙共用,底宽7~8米、顶宽0.70~0.80米、高2.50~5.50米。
宜禾都尉堡内布局及其他附属设施因风沙侵蚀、沙漠化等消失,原构筑形制不明。
宜禾都尉堡内堆积有灰炭层,散落有大量陶片。
(三)单体建筑(烽火台、敌台)。
本次调查境内单体建筑57座,其中烽火台51座,敌台6座。境内敌台倚墙而建4座,骑墙而建2座,均为就地取材夯筑或土坯垒筑其中保存较好1座,较差1座,差4座。烽火台51座,均为就地取材夯筑或土坯垒筑;其中保存较好6座,一般7座,较差15座,差23座。
1.敌台。
桥湾东1号敌台位于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三墩村东北3公里疏勒河北岸的荒滩上,为桥湾东长城1段止点和桥湾东长城2段起点,骑墙而建。东距桥湾东1号烽火台1.70公里,南距桥湾东1号堡32米,西距桥湾东长城2号烽火台1.30公里。
敌台整体保存差,倒塌呈圆形土堆状,直径12米,残高0.90米,损毁较为严重,原形制不明。
坍塌的敌台沙砾堆及其周围散落有绳纹、水波纹灰陶片和石块。
敌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取土、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
桥湾东2号敌台位于河东乡双泉村五泉林场北3.50公里疏勒河北岸的荒滩上,倚桥湾东长城8段南(内)侧而建,东距桥湾东长城7号烽火台1.50公里,西南距桥湾古城(清代)600米,西距桥湾西长城1号烽火台2.60公里。
桥湾东2号敌台整体保存差,整体倒塌呈圆形土堆状,直径3米,残高0.60米,损毁较为严重,原形制不明。
坍塌的敌台沙砾堆四周散落有少量的灰陶片。
敌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取土、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
桥湾西敌台位于布隆吉乡九上村北1.30公里处(疏勒河北岸)疏勒河北岸九墩湾丘陵山顶之上,为桥湾西长城3段止点和布隆吉长城1段(消失段)起点,骑墙而建,东距桥湾西烽火台7.40公里,西距布隆吉1号烽火台2.10公里。
平面呈方形,剖面呈梯形,略向内收分。土坯两次垒砌而成,中部为早期黄土土坯垒砌,土坯长40厘米,宽29厘米,厚12厘米。外围后期土坯补筑,土坯长37厘米,宽17.5厘米,厚7厘米。敌台底宽12米,顶宽6.50米,高6.20米。
整体保存较好,形制较为规整。东壁台体风雨侵蚀、坍塌较为严重,底部有沙土堆积斜坡高约1.30米;南壁台体坍塌,中部有房屋遗迹,东西长3.20米,南北宽1.70米,深3.70米,门向朝南,门宽0.71米。房屋底部有人为挖掘的土坑一个,东西长2.10米,南北宽0.65~0.95米,深0.65~1米;西壁台体风雨侵蚀、坍塌较为严重,底部有沙土堆积斜坡高约1.80米;北壁台体保存较完整,在土坯中夹有三层芦苇,间隔1~1.20米,每层芦苇厚0.13米,台体底部有东西向的木洞一排。
桥湾西敌台西南15米处的山脊上有东西排列的小燧体5座,小燧体全部风蚀坍塌成土堆,间距5~9米不等,底部直径0.90~1.80米,高0.30~0.75米,土坯垒筑,土坯厚0.05米,燧体中部略低,应为中空。敌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干湿冻融。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盗掘、攀爬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酥碱、顶部飞鸟栖息、粪便腐蚀。
东沙窝1号敌台位于西湖乡四工农场西24.40公里的荒滩上,为东沙窝长城2段止点和东沙窝长城3段起点,骑墙而建,东距东沙窝2号烽火台1.40公里,西距东沙窝2号敌台1.98公里。
敌台整体保存差,倒塌呈土堆状,东西长8米,南北宽10米,高2.50米。顶部遗留少量夯土,夯土中有红柳枝条外露,台体为夯土夹红柳枝夯筑。
东沙窝1号敌台四周距台体中心东侧、西侧各8米处,南侧、北侧各15米处环绕有壕沟。壕沟底宽8米、上宽13米、深0.65~0.90米;壕沟外垄基宽4米、上宽0.50~0.90米、高0.30~0.55米,壕沟内垄基宽5米、上宽0.40~0.60米、高0.30米,壕沟内外垄两侧均呈土坡状。
敌台周围散见灰陶片分布。
敌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取土、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植物生长。
东沙窝2号敌台位于西湖乡四工农场西26.30公里的荒滩上,为东沙窝长城3段止点和东沙窝长城4段起点,倚墙而建,东距东沙窝1号敌台1.98公里,西距东沙窝3号敌台1.27公里。
敌台整体保存较差,黄土夯筑,整体倒塌呈不规则圆形土堆,底部直东沙窝2号敌台与长城墙体关系径10米,顶部东西长3.90米、南北宽4.30米、高3.50米。敌台北壁紧靠长城南侧,四壁坍塌成斜坡状;北壁上部外露夯土,夯层模糊不明,台体顶部立有测绘部门的三脚架,高7米。
敌台东南22米处有生活堆积层,东西长17米,南北宽8米,遗留有灰陶片、兽粪、木楔等。
敌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挖掘取土、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植物生长。
东沙窝3号敌台位于西湖乡四工农场西27.60公里的荒滩上,倚东沙窝长城南侧修筑,为东沙窝长城4段止点和东沙窝长城5段起点,东距东沙窝2号敌台1.27公里,西距东沙窝3号烽火台1.60公里。
敌台整体保存差,倒塌呈不规则圆形沙土堆,底部直径12米,顶部直径11米,高0.65米。敌台北壁紧靠长城南侧修建,四壁坍塌风蚀成低矮的土堆,台体顶部生长有骆驼刺等植被。
敌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取土、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植物生长。
2、烽火台。
桥湾东1号烽火台位于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三墩村东北3.50公里疏勒河北岸荒滩上。东距桥湾东长城1段起点3米,桥湾东长城1段第一自然段墙体自烽火台北2.50米处呈弧形绕过,东距玉门市饮马农场长城5段4米,西距桥湾东1号敌台1.70公里。
保存差,风蚀倒塌成低矮的沙砾堆,原形制不详,平面呈圆形,直径6米,残高0.40米。剖面呈不规则土堆状,烽火台东南25米处有文化堆积层,直径5米。文化堆积层及坍塌的烽火台沙砾堆遗址上散见有褐色石块,绳纹、水波纹灰陶片,石块直径0.06~0.10米。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取土、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植物生长。
桥湾东2号烽火台位于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三墩村三组西北3.50公里疏勒河北岸荒滩上。东北距桥湾东长城3段起点10米,桥湾东长城3段第一自然段墙体自烽火台北8米处呈弧形绕过。东距桥湾东1号敌台1.30公里,西距桥湾东3号烽火台1.20公里。
烽火台损毁、坍塌严重,原形制不详,保存差。风蚀倒塌成低矮的沙砾堆,平面呈圆形,直径12米,残高0.35米。剖面呈不规则土堆状,烽火台西10米处东西长20米、南北宽18米范围内散落有较多的水波纹灰陶片,周围散见有料珠、铁器残片等遗物。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取土、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植物生长。
桥湾东3号烽火台位于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三墩村三组西北4.50公里疏勒河北岸荒滩上。东距桥湾东长城4段起点10米,桥湾东长城4段第一自然段墙体自烽火台北8米处呈弧形绕过。东距桥湾东2号烽火台1.20公里,西距桥湾东长城2号堡1.20公里、桥湾东4号烽火台5.10公里。
烽火台损毁、坍塌严重,原形制不详,保存差。风蚀倒塌成低矮的沙砾堆,平面呈圆形,直径18米,残高0.80米,剖面呈不规则土堆状。
烽火台周围散见绳纹、水波纹灰陶片等遗物。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取土、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植物生长、鼠类打洞。
桥湾东4号烽火台位于河东乡双泉村五泉林场北3.50公里疏勒河北岸荒滩上。东距桥湾东长城6段起点6米,桥湾东长城6段第一自然段墙体自烽火台北6米处呈弧形绕过。东距桥湾东3号烽火台5.10公里,西距桥湾东长城3号堡1.20公里、桥湾东5号烽火台2.10公里。
烽火台损毁、坍塌严重,原形制不详,保存差。风蚀倒塌成低矮的沙砾堆,平面呈圆形,直径20米,残高0.60~1.80米,剖面呈不规则土堆状。
烽火台周围散见绳纹、水波纹灰陶片等遗物。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取土、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植物生长、鼠类打洞。
桥湾东5号烽火台位于河东乡双泉村五泉林场北1.50公里疏勒河北岸荒滩上。北距桥湾东长城7段起点47米,东距桥湾东4号烽火台2.10公里,西南距桥湾8号窑址0.11公里,西距桥湾东6号烽火台0.90公里。
烽火台损毁、坍塌严重,原形制不详,保存差。风蚀倒塌成低矮的沙砾堆,平面呈圆形,直径12米,残高0.60米,剖面呈不规则土堆状。
烽火台周围散见绳纹、水波纹灰陶片等遗物。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取土、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植物生长、鼠类打洞。
桥湾东6号烽火台位于河东乡双泉村五泉林场北1.30公里疏勒河北岸荒滩上。东距桥湾东长城7段起点0.90公里、桥湾东5号烽火台0.90公里, 北距桥湾东长城7段墙体35米,西距桥湾东7号烽火台1.40公里。
烽火台损毁、坍塌严重,原形制不详,保存差。风蚀倒塌成低矮的沙砾堆,平面呈圆形,直径10米,残高0.15~0.25米,剖面呈不规则土堆状。
烽火台周围散见绳纹、水波纹灰陶片等遗物。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取土、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植物生长、鼠类打洞。
桥湾东7号烽火台位于河东乡双泉村五泉林场北2.30公里疏勒河北岸荒滩上。西北距桥湾东长城7段止点122米,北距桥湾东长城7段墙体75米,东距桥湾东6号烽火台1.40公里,西距桥湾东2号敌台1.50公里。
烽火台损毁、坍塌严重,原形制不详,保存较差。台基部分黄土夯筑,平面呈矩形,东西宽6米,南北长7米,夯层不清。台体用土坯垒砌,仅存南壁中间部分,风雨侵蚀呈不规则梯形,底宽2.51米、上宽1.92米、高2.60米,砌筑台体土坯长0.38米、宽0.25米、厚0.14米,其余三壁台体风蚀倒塌成低矮的黄土堆,高0.95米。台体顶部遗迹损毁不存。
烽火台周围散见绳纹、水波纹灰陶片、铜箭头等遗物。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取土、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植物生长、鼠类打洞。
桥湾西烽火台位于河东乡双泉村五泉林场西北3.50公里疏勒河北岸荒滩上。烽火台东侧580米(桥湾西长城1段)、西侧7.50公里(桥湾西长城2段)的长城墙体全部消失。东距桥湾东2号敌台1.50公里,西距桥湾西敌台7.60公里。
烽火台损毁、坍塌严重,原形制不详,保存差。风蚀倒塌成低矮的沙砾堆,平面呈圆形,直径15米,残高0.60米,剖面呈不规则土堆状。
烽火台周围散见绳纹、水波纹灰陶片等遗物。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取土、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植物生长、鼠类打洞。
布隆吉1号烽火台位于布隆吉乡九上村北2.50公里丘陵顶部。东距桥湾西敌台2.10公里,西距布隆吉2号烽火台1.80公里,西北距布隆吉长城1段800米。
烽火台损毁、坍塌严重,原形制不详,保存较差。台体风蚀坍塌呈低矮的黄土堆,仅存台基部分,略呈方形,长5.30米,高0.75米,南侧层中夹杂有少量的芨芨草。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为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布隆吉2号烽火台位于布隆吉乡九上村北1.50公里疏勒河北岸边。东距布隆吉1号烽火台1.80公里,西距布隆吉1号堡2.50公里,布隆吉3号烽火台5.30公里,北距布隆吉长城1段2.20公里。
烽火台建于风蚀台地之中,(黄土)夯筑,夯层厚0.10~0.12米。因布隆吉2号烽火台保存现状及与疏勒河位置关系风雨侵蚀台体北半部坍塌跌落,仅存南壁及中部台体,呈棱柱状,保存一般。
台基平面呈矩形,底边东西7.70米,南北8米。南壁中部台体底宽东西4米,南北3.40米,上宽东西2.90米,南北2.80米,残高7.60米。
东壁台体风雨侵蚀坍塌严重,台体南侧下部,因风雨侵蚀夯土坍塌,形成南北宽0.40米、高1.35米、深0.60~0.90米龛窝;台基处台体坍塌黄土夯层堆积高1.20米。
南壁保存较好,但台体紧靠8米深河谷,岌岌可危;台基处台体坍塌黄土夯层堆积高0.90米。
西壁台体风雨侵蚀坍塌严重,台基处台体坍塌黄土夯层堆积高1.35米。
北壁台体全部坍塌,台基处台体坍塌黄土夯层堆积南北长14.50米,高1.45米。
烽火台周围散见素面、水波纹灰陶片等遗物。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河岸基础坍塌。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取土。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植物生长、鼠类打洞。
布隆吉3号烽火台位于布隆吉乡政府北3.50公里丘陵顶部。东距布隆吉2号烽火台5.30公里,南距布隆吉4号烽火台1.78公里。
烽火台风雨侵蚀坍塌较严重,原形制不详,保存一般。台体平面呈圆形,底部直径17米、顶部直径7米、高4.50米,台体四壁受风雨侵蚀坍塌跌落与台基黄土相连呈斜坡状,剖面呈梯形。台体四周环绕有壕沟,底宽1.10~1.40米。台体西南侧有人为攀登烽顶的小路。烽顶部有土坯砌筑遗迹,土坯长0.35米、宽0.20米、厚0.10米。
烽火台周围散见素面、水波纹灰陶片等遗物。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为取土、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布隆吉4号烽火台位于布隆吉乡政府北1.50公里处疏勒河北岸边。
东距布隆吉2号烽火台5公里,北距隆吉3号烽火台1.78公里。
烽火台建于风蚀台地之中,(黄土)夯筑,夯层厚0.10~0.12米。因风雨侵蚀台体北半部坍塌跌落,仅存南壁及中部台体,呈棱柱状,保存一般。
台体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底宽东西长6米,南北长5.60米,顶宽东西长5.20米,南北长5.20米,残高7.50米。(黄土)夯筑,台体2米以上夯层厚0.31米,2米以下夯层厚0.11~0.09米。
东壁整体保存较好,自下而上略有收分,存登烽脚窝痕迹。台体底部1.55米以下夯土风蚀坍塌,向内凹进0.28米。底部南侧遗留土洞一个,直径0.60米,深1.80米。
南壁保存较好,台体底部1.55米以下夯土风蚀坍塌,略向内凹进。中部自上而下裂缝2条,宽0.05~0.08米,裂缝间距1.81~2.12米,底部有坍塌下来的夯土堆,高0.67米。
西壁台体风雨侵蚀坍塌严重,台体中部自上而下通体存登烽脚窝痕迹,脚窝南侧通体开裂缝一条。
北壁台体东侧有自上而下裂缝一条,上部台体垮塌;北侧顶部残留有少量的芨芨草等筑烽遗物。
烽火台周围散见素面、水波纹灰陶片等遗物。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基础坍塌。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取土。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植物生长、鼠类打洞。
布隆吉5号烽火台位于布隆吉乡潘家庄村东北2公里疏勒河南岸边。东距布隆吉4号烽火台3.50公里,东北距布隆吉长城3段1.62公里。
台体平面呈园形,底部直径7.40米,高5.30米。(黄土)夯筑,夯层厚0.08~0.22米。因风雨侵蚀、人为破坏台体呈空心圆柱体,四周均有裂缝, 底部风蚀较为严重,南壁中部台体坍塌,整体保存较好。
东壁整体保存较好,底部1.55米处向内凹进0.38米,中部两侧风雨侵蚀,形成自上而下凹槽,宽0.85~1.22米、深0.28~0.55米,顶部夯土坍塌高低不平。
南壁中部台体坍塌,形成上宽1.30米、下宽240米的豁口,豁口中部台基厚3.30米,呈斜坡状。底部1.20米以下夯土坍塌,形成深0.40~0.85米的凹槽,西侧中部台体夯土坍塌,形成直径1.35米、深0.82米的锥形龛窝。
西壁、北壁整体保存较好,底部均在1.35~1.65米处向内凹进0.38米, 台体表面分布有柱木洞,直径0.05~0.08米。顶部夯土坍塌高低不平。
烽火台周围散见素面、水波纹灰陶片等遗物。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洪水冲刷。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取土,不合理利用。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植物生长、鼠类打洞。
布隆吉6号烽火台位于布隆吉乡双塔村北4.50公里处丘陵顶部。东北距布隆吉长城4段起点1.30公里,西距双塔乱山子烽火台9.10公里。
烽火台损毁、坍塌严重,原形制不详,保存较差。风蚀坍塌呈圆形土堆状,直径14米、高3.50米,土堆顶部遗留有少部分台体夯土,呈长方形, 东西长1.90米、南北宽1.10米、高1.60米,夯层厚0.11~0.15米。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为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双塔乱山子烽火台位于布隆吉乡双塔村西北3.60公里、双塔水库西北1公里乱山子山顶之上。东距布隆吉6号烽火台9.10公里,西南距双塔长城1段起点1.70公里,距双塔七星烽火台3.80公里。
烽火台修筑于山丘顶部石块垒筑台基之上,台体土坯垒筑,平面呈长方形,底宽东西7.50米、南北12米;剖面呈梯形,顶宽东西3.50米、南北6.50米、高5.20米;土坯长0.45米、宽0.20米、厚0.10米。台体四壁土坯风雨侵蚀坍塌跌落于四周呈斜坡状。整体保存较好。
东壁风雨侵蚀、坍塌较为严重,底部塌落堆积斜坡高0.53米,中部0.85米以上外露土坯,每两层土坯中间夹有厚0.02~0.04米的芨芨草或红柳枝条, 东侧底部向西有斜向上人为攀爬台体形成的坡道。
南壁整体坍塌,跌落于底部形成与台体同高的斜坡,中部靠东侧有斜向上的人为攀爬台体形成的坡道。
西壁南侧风雨侵蚀、坍塌较为严重,呈斜坡状,台体底部外露石块台基,南北长6.50米。
北壁保存较完整,顶部两侧坍塌,中部土坯结构清楚,底部外露石块垒筑台基。
烽火台顶部遗留有土坯砌筑的房屋遗迹东西长1.30米,南北宽1.90米。烽火台周围散见素面、水波纹灰陶片等遗物。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酥碱、鼠类打洞。
七星峰烽火台位于布隆吉乡双塔村西北6公里、双塔水库西南3公里处的七星山峰顶部。东北距乱山子烽火台3.80公里,北距双塔长城500米。
七星峰烽火台由7座小燧组成,整体保存较差。1号燧体、2号燧体、3号燧体、4号燧体平面呈长方形,燧体全部坍塌呈低矮的土堆。5号燧体、6号燧体、7号燧体坍塌呈圆形土堆。7号燧体西8米处有坍塌的房址一处。
燧体基础均用碎石填筑或削平山丘顶部,其中1号燧体、2号燧体、4号燧体土坯砌筑,3号燧体、5号燧体、6号燧体、7号燧体(黄土)夯筑。
1号燧体位于2号燧体东北121米、7号燧体西南87米处的山丘顶部。
燧体保存一般,平面呈长方形,底宽东西6米、南北7米、高0.50~0.80米。燧体由土坯垒砌,土坯长0.30米、宽0.20米、厚0.10米,四壁土坯风雨侵蚀坍塌于四周山坡,北壁土坯坍塌较为严重,呈斜坡状,顶部遗迹无存。
2号燧体位于1号燧体西南121米、3号燧体南150米处的山丘顶部。
燧体保存较差,平面呈正方形,底宽4.50米、高0.80~1.20米。燧体外围用土坯垒砌,中间黄土夯筑填充,土坯长0.30米、宽0.20米、厚0.10米。东壁保存四层土坯,高0.80米,底部北侧有一风蚀洞孔,直径0.25、深0.30米。南壁保存五层土坯,高1.20米、底部西侧有一风蚀洞孔,直径0.45、深0.30米,洞内可见燧体夯筑时底部防潮柴草枝条。西壁保存三层土坯,高0.80米,底部外露碎石基础。北壁土坯风雨侵蚀坍塌呈斜坡状。顶部遗迹不存。
3号燧体位于2号燧体北150米、1号燧体西北121米处的山丘顶部。燧体保存较差,平面呈长方形,底宽东西3.60、南北2.30米、高0.30~0.45米。燧体四壁土坯风雨侵蚀坍塌较为严重呈斜坡状,中部土层中夹杂有红柳枝条,燧体东北、西南各1米处有后期人为挖掘的掩体,长2.50米、宽1.20米、深0.20米。
4号燧体位于3号燧体东北45米、1号燧体西北171米处的山丘顶部。燧体保存差,平面呈长方形,中部低,四边高,底宽东西2.30米、南北2米、高0.25~0.35米。中部土层中夹杂有红柳枝条,燧体南、北各2米处有后期人为挖掘的3个掩体,长1.80~2.50米、宽1.20米、深0.18~0.27米。
5号燧体位于4号燧体西北70米、1号燧体南198米处的山丘顶部。燧体保存差,坍塌呈圆形土堆,底部直径3.20米,顶部直径2.40米。
6号燧体位于7号燧体南34米、1号燧体东北95米处的山丘顶部。燧体保存差,坍塌呈圆形土堆,底部直径3.20米、顶部直径220米、高0.45米。燧体中部向下凹陷,深0.25米,外露柴草枝条。燧体南2米处有后期人为挖掘的掩体一个,北侧山梁上由东向北依次排列11个后期人为挖掘的掩体,长1.80~2.40米、宽1.20、深0.18~0.25米。
7号燧体位于6号燧体北34米、1号燧体东北87米处的山丘顶部。燧体保存差,坍塌呈圆形土堆,底部直径3.80米、顶部直径2.10米、高0.85米。
房屋遗址位于7号燧体西8米处,保存差,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7.60、南北宽4米,墙体全部坍塌呈土垄状,底宽1.40米、上宽0.30米、高0.50米。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为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酥碱、鼠类打洞。
北干沟1号烽火台位于梁湖乡银河村北1.90公里的风蚀台地当中。东距小宛破城子1.90公里,西北距北干沟长城1段起点317米,西距北干沟2号烽火台950米。
烽火台原形制不详,平面呈矩形,剖面呈不规则梯形,保存一般。底宽东西长6.50米、南北长6米、顶宽东西长4.20米、南北长4.50米、高3米。
(黄土)夯筑,夯层厚0.09~0.14米。台体四壁底部因风蚀掏挖,坍塌较为严重,其中东壁整体坍塌,北侧底部坍塌向内凹进1.10米,中上部风蚀形成洞孔,直径0.45米、深0.80米;南壁西侧坍塌下来的夯土呈斜坡状,人为攀爬台体痕迹明显,东侧底部风蚀掏挖夯土缺失;西壁台体坍塌下来的夯土堆积呈斜坡状,中间人为攀爬台体痕迹明显;北壁东侧台体垮塌,西侧台体坍塌下来的夯土堆积呈斜坡状土堆。顶部损毁无存。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洪水冲刷。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取土、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北干沟2号烽火台位于梁湖乡银河村北3公里的砾石戈壁当中。东距北干沟1号烽火台950米,北干沟长城2段呈弧形自烽火台北侧3米处绕台体而过,西距北干沟3号烽火台1.30公里。
烽火台风蚀倒塌成低矮的沙砾堆.原形制不详,平面呈圆形,直径6米、高0.40米,保存差。
烽火台周围散见绳纹、水波纹灰陶片、红陶片等遗物。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取土、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北干沟3号烽火台位于梁湖乡银河村西北3.50公里的砾石戈壁当中。
东距北干沟1号烽火台1.30公里,北干沟长城3段呈弧形自烽火台北侧5米处绕台体而过,西距北干沟4号烽火台1.40公里。
烽火台风蚀倒塌成低矮的沙砾堆,原形制不详,平面呈圆形,直径5.50米、高0.25米,保存差。
烽火台周围散见绳纹、水波纹灰陶片、红陶片等遗物。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取土、生产活动、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北干沟4号烽火台位于西湖乡中沟村1组东南2.80公里的砾石戈壁当中。东距北干沟3号烽火台1.40公里,距北干沟长城3段340米,西距北干沟5号烽火台1.90公里、距北干沟长城4段870米。
(黄土)夯筑,夯层厚0.08~0.12米。台体东、西、北三壁整体倒塌,南壁中间部分呈不规则圆柱体,中部2米处略细,底宽东西3米、南北3.90米,顶宽东西1.60、南北1.50、高3.80米。保存一般。
1997年4月,瓜州县文物局工作人员对台体实施土坯、草泥填补等抢救加固措施。台体东侧遗留20世纪中叶修建的南北向废弃水渠一条。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取土、生产活动、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北干沟5号烽火台位于西湖乡中沟村1组南1.80公里的砾石戈壁当中。东距北干沟4号烽火台1.90公里,西距北干沟6号烽火台3.30公里。
台体坍塌成低矮的沙砾堆,平面呈圆形,直径12米、高0.15~0.25米。南、北底部台基黄土外露,保存差。遗址东南15米处,在直径10米的范围内,遗留有大量的灰陶片。
台体遗址周围均为1960~1975年间垦荒遗留下来的弃耕地。西北2米处竖立有电线杆一根(电线呈东西走向,为县城至双塔输电线路)。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取土、生产活动、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北干沟6号烽火台位于西湖乡中沟村1组西南5.80公里的砾石戈壁当中。东距北干沟5号烽火台3.30公里,北干沟长城8段呈弧形自烽火台北侧10米处绕台体而过。
烽火台四壁坍塌,在底部堆积成斜坡状,平面呈椭圆形,底宽东西5.30、南北4.20米,顶宽东西1.80米、南北2米。残存台体,呈不规则圆柱状,高2.30米,(黄土)夯筑,夯层厚0.12~0.20米,保存较差。
台体南30米处,在东西长20米、南北宽10米范围内遗留有灰陶片。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取土、生产活动、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城郊烽火台位于西湖乡四工村7组东南800米的砾石戈壁当中。东距北干沟6号烽火台12公里,北距东西向城郊长城3段墙体63米。
烽火台(黄土)夯筑,台体部分坍塌,中间夯土部分,原形制不明,保存较差。平面呈椭圆形,底宽东西1.80米、南北3.80米,顶宽东西1.50、南北3.20米、高1.30米。东壁底部风蚀有直径0.35米、深0.45米土洞;西壁台体夯层依稀可辨,夯土中掺杂有小石子,夯层厚0.07~0.10米。台体四周遗留有少量的灰陶片。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取土、生产活动、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四工1号烽火台位于西湖乡四工农场西2公里的盐碱湿地当中。东西两侧为城郊长城5段(消失段)和四工长城1段(消失段),东距城郊烽火台12公里,西距四工2号烽火台887米。
烽火台台体坍塌成低矮的沙砾堆,原形制不明,保存差。平面呈圆形,底部直径20米、顶部直径4米、高1.80米,顶部长满骆驼刺等碱性植物。
烽火台南150米处为瓜州至西湖35KV输电线路,10米处为东西走向的移动地埋光缆线,北15米处为四工村通往西湖村砂石路。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取土、生产活动、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四工2号烽火台位于西湖乡四工农场西2.93公里的盐碱湿地当中。东距四工1号烽火台887米,台基西2米处为四工长城2段起点,西距四工3号烽火台1.15公里。
烽火台台体坍塌成低矮的沙砾堆,原形制不明,保存差。平面呈圆形,底部直径东西12米、南北18米,顶部直径2米、高1.20米。顶部长满骆驼刺等碱性植物。
烽火台南60米处为瓜州至西湖35KV输电线路,顶部北侧有东西走向的移动地埋光缆线,北15米处为四工村通往西湖村的沙石路。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取土、生产活动、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四工3号烽火台位于西湖乡四工农场西4公里的盐碱湿地当中。烽火台修筑于四工长城2段止点(四工长城3段起点)西4米处,四工长城3段墙体在台体北侧4米处呈弧形绕台体而过,东距四工2号烽火台1.15公里,西距四工4号烽火台4.80公里。
烽火台台体坍塌成低矮的土堆,原形制不明,保存差。平面呈圆形,底部直径18米、顶部直径3.50米、高1.40米。遗址土堆上长满了骆驼刺等碱性植物。
烽火台北15米处为四工村通往西湖村的沙石路。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取土、生产活动、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四工4号烽火台位于西湖乡四工农场西9公里的荒漠地带当中。烽火台修筑于四工长城5段止点(四工长城6段起点)西8米处,四工长城6段墙体在台体北侧8米处呈弧形绕台体而过;东距四工3号烽火台4.80公里;西距四工5号烽火台1.46公里。
烽火台台体坍塌成低矮的土堆,原形制不明,保存差。平面呈圆形,底部直径14米、顶部直径2米、高1.30米。台体遗址中部靠北侧有人为挖掘的土坑一个,直径1.28米、深0.35米。遗址及周围遗留有少量的灰陶片,生长有骆驼刺等碱性植物。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取土、盗掘、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四工5号烽火台位于西湖乡四工农场西10公里的荒漠地带当中。烽火台东距四工4号烽火台1.46公里,西距望杆子1号烽火台2公里。
烽火台台体坍塌成低矮的土堆,原形制不明,保存差。平面呈圆形,底部直径22米、顶部直径4米、高2.50米。台体南侧底部有人为挖掘的痕迹,长1.80米、宽1.20米、深0.35~0.55米,边沿有红色火烧土,顶部散落有少量陶器碎片。
烽火台四周环绕有壕沟,底宽2.10~2.50米、上宽10~11米、深0.65~0.90米;壕沟外垄基宽6.50~7米、上宽0.50~0.90米、高0.70~0.90米,壕沟外垄外侧呈斜坡状,内垄与烽火台相连。壕沟外垄东北角接四工长城6段止点,西北角接望杆子长城1段起点。(长城走向在此处由原来的东北一西南走向转为东南一西北走向)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取土、盗掘、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望杆子1号烽火台位于西湖乡四工农场西11.50公里的荒漠戈壁当中。烽火台修筑于望杆子长城1段止点(望杆子长城2段起点)西6米处,望杆子长城2段墙体在台体北3米处呈弧形绕台体而过;东距四工5号烽火台2公里,西距望杆子2号烽火台1.40公里,西北距望杆子双线长城起点380米。
烽火台台体坍塌成低矮的土堆,原形制不明,保存差。平面呈圆形,底部直径14米、顶部直径6米、高1.20米。遗址及周围遗留有少量的灰陶片。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取土、盗掘、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望杆子2号烽火台位于西湖乡四工农场西12公里的荒漠戈壁当中。烽火台修筑于望杆子长城2段止点(望杆子长城3段起点)西8米处,望杆子长城3段墙体于台体北8米处呈弧形绕台体而过;东距望杆子1号烽火台1.40公里,西距望杆子3号烽火台1.50公里,北距望杆子双线长城80米。
烽火台台体四壁夯土坍塌成圆形土堆,原形制不明,保存差。平面呈圆形,直径12米,高0.30米,四周及顶部有人为挖掘的土坑5处。散见有少量灰陶碎片和石块。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取土、盗掘、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望杆子3号烽火台位于西湖乡四工农场西13.50公里的荒漠戈壁当中。
烽火台修筑于望杆子长城3段止点(望杆子长城4段起点)西23米处,望杆子长城4段墙体于台体北23米处呈弧形绕台体而过;东距望杆子2号烽火台1.50公里,西距望杆子4号烽火台1.52公里,北60米为望杆子双线长城,东南44米处为望杆子1号堡。
烽火台为在原有台体外二次包筑而成,保存较好。黄土夯筑,夯层厚0.18米~0.21米。平面呈长方形,剖面呈梯形,东西底宽5米、顶宽2.30米, 南北底宽6.50米、顶宽2.60米,高5.50米。
东壁台体顶部夯土坍塌,跌落于台体底部呈斜坡状,高1.80米。台体中部有一条自上而下的裂缝,宽0.05~0.12裂缝南侧台体夯土结构细密,表面不规则分布有栣木洞,直径0.05~0.20米;裂缝北侧台体夯土结构酥软,底宽3.05米、顶宽1.50米。
南壁台体顶部夯土坍塌,跌落于台体底部呈斜坡状,高1.30米。台体西侧1.40米处有一条自上而下的裂缝,长3.40米、宽0.03~0.20米,裂缝东侧台体表面自上而下分布有不规则栣木洞7个,直径0.07~0.18米;东侧台体底部坍塌夯土缺失;台体底部0.35米处有人为挖掘的土坑一个,东西长1.80米、南北宽0.45米、深0.55米。
西壁台体顶部夯土坍塌,跌落于台体底部呈斜坡状,高1.60米。台体南侧上部外露原始台体,宽2.20米、高2.70米,其余台体夯土结构酥软;台体底部0.85米处有人为挖掘的土坑一个,东西宽0.55米、南北长1.20米、深0.45米,中间遗留枯木一根。
北壁台体顶部夯土坍塌,跌落于台体底部呈斜坡状,高0.80米。台体夯土结构酥软,台壁风蚀呈弧形,表面分布有不规则的风蚀洞,直径0.05-0.20米。
烽火台周围散见有少量灰陶器碎片。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取土、盗掘、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望杆子4号烽火台位于西湖乡四工农场西15公里的荒漠戈壁当中。
烽火台东西两侧长城消失;东距望杆子3号烽火台1.52公里,西距望杆子5号烽火台1.30公里。
烽火台台体坍塌成圆形土堆,原形制不明,保存差。平面呈圆形,直径27米、高0.85米。遗址表面遗留有大量的灰陶碎片和少量的石块,顶部遗迹无存。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盗掘、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望杆子5号烽火台位于西湖乡四工农场西16.30公里的荒漠戈壁当中。烽火台东西两侧长城消失;东距望杆子4号烽火台1.30公里,西距望杆子6号烽火台1.35公里。
烽火台台体坍塌成圆形土堆,原形制不明,保存差。平面呈圆形,东西直径3.50米、南北直径3米、高0.90米。台体东3米处堆积有少量卵石,直径0.07~0.12米;台体北8米处遗留有少量的灰陶碎片;台体东南、东北3米处外露红色火烧土的遗迹。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盗掘、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望杆子6号烽火台位于西湖乡四工农场西17.60公里的荒漠戈壁当中。烽火台修筑于望杆子长城6段止点(望杆子长城7段起点)西5米处,望杆子长城7段于台体北侧5米处呈弧形绕台体而过;东距望杆子5号烽火台1.35公里,西距望杆子7号烽火台1.30公里。
烽火台台体坍塌成圆形土堆,原形制不明,保存差。平面呈圆形,直径12米、高0.12米。台体周围遗留有大量的灰陶碎片。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盗掘、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望杆子7号烽火台位于西湖乡四工农场西18.90公里的荒漠戈壁当中。烽火台修筑于望杆子长城7段止点(望杆子长城8段起点)西4米处,望杆子长城8段于台体北侧4米处呈弧形绕台体而过;东距望杆子6号烽火台1.30公里,西北距东沙窝1号烽火台1.83公里。
烽火台台体坍塌成圆形土堆,原形制不明,保存差。平面呈圆形,直径15米、高1.80米,台体周围散见灰陶碎片。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盗掘、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东沙窝1号烽火台位于西湖乡四工农场西20.80公里的荒漠戈壁当中。烽火台修筑于望杆子长城8段止点(东沙窝长城1段起点)西3米处,东沙窝长城1段于台体北侧3米处呈弧形绕台体而过;东距望杆子7号烽火台1.83公里,西距东沙窝2号烽火台1.98公里。
烽火台台体坍塌成圆形土堆,原形制不明,保存差。平面呈圆形,直径23米、高1.40米,台体东南部保存有夯土层,东西长4米、南北宽2.10米、高0.35~0.65米,东侧1.10米处有人为挖掘的方形土坑一个,边长0.95米,进深0.65米。台体周围遗留有少量的灰陶碎片。
台体顶部有20世纪70年代左右竖立的木质地质觇标。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盗掘、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东沙窝2号烽火台位于西湖乡四工农场西23公里的荒漠戈壁当中。烽火台修筑于东沙窝长城1段止点(东沙窝长城2段起点)西3米处,东沙窝长城2段于台体北侧3米处呈弧形绕台体而过;东距东沙窝1号烽火台1.98公里,西距东沙窝1号敌台1.40公里。
烽火台台体坍塌成圆形土堆,原形制不明,保存差。平面呈圆形,直径11米、高1.80米,台体顶部外露少量夯土。台体周围散见灰陶碎片。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盗掘、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东沙窝3号烽火台位于西湖乡四工农场西29.20公里的荒漠戈壁当中。烽火台修筑于东沙窝长城5段止点(东沙窝长城6段起点)西8米处,东沙窝长城6段于台体北侧8米处呈弧形绕台体而过;东距东沙窝3号敌台1.27公里。西距东沙窝4号烽火台1.36公里。
烽火台台体坍塌成圆形土堆,原形制不明,保存差。平面呈圆形,直径8米、高0.65米。顶部遗留有少量的陶器碎片,四周生长有骆驼刺等植被。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盗掘、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东沙窝4号烽火台位于西湖乡四工农场西30.60公里的荒漠戈壁当中。烽火台修筑于东沙窝长城6段止点(东沙窝长城7段起点)西8米处,东沙窝长城7段于台体北侧8米处呈弧形绕台体而过;东距东沙窝3号烽火台1.36公里,西距东沙窝5号烽火台1.94公里。
烽火台台体坍塌成圆形土堆,原形制不明,保存较差。平面呈圆形,底部直径16米、顶部直径8米、高0.95米。顶部遗留有少量的陶器碎片,四周生长有骆驼刺等植被。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盗掘、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东沙窝5号烽火台位于西湖乡四工农场西32.50公里的荒漠戈壁当中。烽火台修筑于东沙窝长城7段止点(东沙窝长城8段起点)西5米处,东沙窝长城8段于台体北侧5米处呈弧形绕台体而过;东距东沙窝4号烽火台1.94公里,西距东沙窝6号烽火台1.40公里。
烽火台台体坍塌成圆形土堆,原形制不明,保存较差。平面呈圆形,底部直径14米、顶部直径12米、高1.20米。四周散见灰陶片,稀疏生长有骆驼刺等植被。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盗掘、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东沙窝6号烽火台位于西湖乡西湖村东南21公里的荒漠戈壁当中。东距东沙窝5号烽火台1.40公里,北距东沙窝支线长城1段120米。
烽火台台体坍塌成圆形土堆,原形制不明,保存较差。平面呈圆形,底部直径16米、顶部直径14米、高1.30米。
台体外围5米处环绕有壕沟,底宽4米、上宽8米、深0.45~0.60米。壕沟内垄基宽4米、上宽1.20~1.50米、高0.20~0.60米;壕沟外垄基宽5米、上宽1~1.90米、高0.40~0.80米。烽火台壕沟外垄南11米处分布有燧体6座呈南北一字排列,燧体全部坍塌成土堆状,燧体之间间距均11米,由北向南依次为1号燧体,直径7米、高0.70米;2号燧体,直径7米、高1.20米;3号燧体,直径7米、高1.10米;4号燧体,直径7米、高0.65米;5号燧体,直径6米、高0.55米;6号燧体,直径6米、高0.95米。
四周散见灰陶片,稀疏生长有骆驼刺等植被。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盗掘、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东沙窝7号烽火台位于西湖乡西湖村东南19.40公里的荒漠戈壁当中。烽火台修筑于东沙窝长城9段止点(东沙窝长城10段起点)西8米处,东沙窝长城10段在台体北侧8米处呈弧形,绕台体而过;东距东沙窝6号烽火台1.66公里,西距宜禾都尉堡4.12公里。
烽火台台体坍塌成圆形土堆,原形制不明,保存较差。平面呈圆形,底部直径11米、顶部直径9米、高0.45米;台体中部直径4米范围内略低于四周0.20米。
四周散见灰陶片,稀疏生长有骆驼刺等植被。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盗掘、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烽火台修筑于南沙窝长城3段止点(南沙窝长城4段起点)西8米处,南沙窝长城4段于台体北侧8米处呈弧形绕台体而过;东距宜禾都尉堡2.92公里。西距南沙窝2号烽火台1.26公里。
烽火台台体坍塌成圆形土堆,原形制不明,保存较差。平面呈圆形,底部直径11米、顶部直径10米、高0.35米。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盗掘、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南沙窝2号烽火台位于西湖乡西湖村东南12公里的荒漠戈壁当中。
烽火台修筑于南沙窝长城4段止点(南沙窝长城5段起点)西4米处,南沙窝长城5段于台体北侧4米处呈弧形绕台体而过;东距南沙窝1号烽火台1.26公里,西距南沙窝3号烽火台2.36公里。
烽火台台体坍塌成圆形土堆,原形制不明,保存较差。平面呈圆形,底部直径12.80米、顶部直径12米、高0.45米。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盗掘、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南沙窝3号烽火台位于西湖乡西湖村东南11.50公里的荒漠戈壁当中,烽火台修筑于南沙窝长城5段止点(南沙窝长城6段起点)西5米处,南沙窝长城6段于台体北侧5米处呈弧形绕台体而过;东距南沙窝2号烽火台2.36公里,西距南沙窝4号烽火台1.50公里。
烽火台台体坍塌成圆形土堆,原形制不明,保存较差。平面呈圆形,底部直径12米、顶部直径10米、高1.10米,台体四周及顶部生长有少量的骆驼刺等植被。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盗掘、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南沙窝4号烽火台位于西湖乡西湖村东南11公里的荒漠戈壁当中。烽火台修筑于南沙窝长城6段止点(南沙窝长城7段起点)西6米处,南沙窝长城7段于台体北侧6米处呈弧形绕台体而过;东距南沙窝3号烽火台1.50公里,西距南沙窝5号烽火台1.45公里。
烽火台保存一般,黄土夯筑,夯层厚0.09~0.11米,台体中部残存,南北宽东西窄,呈片状,底部2米以下夯土呈矩形,东西底宽5.40米、顶宽1.30米,南北底宽5米、顶宽4.50米,高6.80米。
东壁台体2米以上夯土坍塌缺失,裸露台体中部,以下夯土呈台阶状延伸至台基处;底部1.70米处,风蚀掏挖较为严重,南北两侧向内凹进0.85米,中部靠南有一条自上而下的裂缝,长4.75米、宽0.20~0.30米;台体表面分布有不规则的柱木洞,直径0.05~0.20米。
南壁台体东西两侧2米以上夯土坍塌缺失,残留台体中部,宽1.30米, 以下夯土呈台阶状延伸至台基处。
西壁台体1.8米以上夯土坍塌缺失,裸露台体中部,以下夯土呈台阶状延伸至台基处;底部1.70米处,风蚀掏挖较为严重,南北两侧向内凹进0.85米,中部靠南有一条自上而下的裂缝,长4.70米、宽0.20~0.30米;台体表面分布有不规则的柱木洞,直径0.05~0.20米。
北壁台体东西两侧2米以上夯土坍塌缺失,残留台体中部,宽1.30米, 以下夯土呈台阶状延伸至台基处。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盗掘、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南沙窝5号烽火台位于西湖乡西湖村东南10.30公里的荒漠戈壁当中。烽火台修筑于南沙窝长城7段止点(南沙窝长城8段起点)西4米处,南沙窝长城8段于台体北侧4米处呈弧形绕台体而过;东距南沙窝4号烽火台1.45公里,西距南沙窝6号烽火台1.10公里。
烽火台保存较好,黄土夯筑,夯层厚0.09~0.13米。四壁表面风雨侵蚀,夯土剥落,自下而上略有收分,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西底宽5.60米、顶宽2.30米、南北底宽5.50米、顶宽4~4.80米台体高7.60米。台体顶部竖立有木桩3根,长0.25~0.55米,直径0.05~0.15米。
东壁中部因风雨侵蚀部分坍塌,向内凹进,呈宽3米、深0.30米弧形凹槽;体表不规则分布有栣木洞,直径0.03~0.06米;底部南侧宽2.20米、高1.10米夯土层火烧后略呈红色,其外有后期补筑垒砌的土坯台体,长1.40米,宽0.70米。土坯台体风雨侵蚀严重,土坯粘连在一起,边界漫漶不清,尺寸不详;底部中部有孔洞一个,深1.78米,直径0.28米。
南壁中部因风雨侵蚀部分坍塌,向内凹进,呈宽1.8、深0.25米弧形凹槽;体表不规则分布有栣木洞,直径0.03~0.10米;底部西侧台体夯土坍塌呈斜坡状,长4.6米、高1.20米;中部西侧自上而下有雨水冲刷的沟槽,宽0.45米、深0.25米;顶部夯土之上有后期补筑垒砌的土坯,东侧土坯保存较好,长1.40米、宽0.70米,土坯台体风雨侵蚀严重,土坯粘连在一起,边界漫漶不清,尺寸不详;土坯之上遗留有红柳枝条、芦苇等少量的柴草。
西壁台体因风雨侵蚀整体坍塌,坍塌夯土底部堆积呈斜坡状,长8.40米、高1.70米;顶部夯土上遗留有芦苇夹杂柴草土层,厚1.10米.由北向南倾斜。
北壁西侧夯土因风雨侵蚀坍塌,坍塌夯土底部呈斜坡状;顶部东西两侧夯土坍塌呈圆形,夯土上遗留有红柳枝条、芦苇等少量的柴草。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盗掘、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南沙窝6号烽火台位于西湖乡西湖村南9.50公里的荒漠戈壁当中。烽火台修筑于南沙窝长城8段止点(南沙窝长城9段起点)西7米处,南沙窝长城9段于台体北侧7米处呈弧形绕台体而过;东距南沙窝5号烽火台1.10公里,西距南沙窝7号烽火台1.80公里。
烽火台保存较好,黄土夯筑,夯层0.10~0.12米。四壁表面风雨侵蚀,夯土剥落,自下而上略有收分,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西底宽7米、顶宽2.50~3.80米、南北底宽6米、顶宽3.40米~4.50米、台体高9.50米。
东壁中部因风雨侵蚀部分坍塌,向内凹进,呈宽2米、深0.20米弧形凹槽;体表自上而下分布有两排栣木洞,直径0.03~0.06米;顶部南北两侧夯土坍塌缺失呈圆形。 南壁西侧底部台体坍塌呈斜坡状,长2.6米、高0.35米;中部南侧自上而下有雨水冲刷的沟槽,宽0.45米、深0.15米;顶部东西两侧夯土坍塌缺失呈圆形。
西壁台体表层因风雨侵蚀整体坍塌,坍塌夯土在底部呈斜坡状,宽1.40米、高0.40米。
北壁台体表层因风雨侵蚀整体坍塌,表面风蚀形成不规则的与夯层平行的横向凹槽,顶部东西两侧夯土坍塌呈圆形。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盗掘、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南沙窝7号烽火台位于西湖乡西湖村南8.70公里的荒漠戈壁当中。
烽火台修筑于南沙窝长城9段止点(南沙窝长城10段起点)西4米处,南沙窝长城10段于台体北侧4米处呈弧形绕台体而过;东距南沙窝6号烽火台1.80公里,西距南沙窝8号烽火台3.60公里。
烽火台保存较好,黄土夯筑,夯层厚0.09~0.11米。四壁表面风雨侵蚀,夯土剥落,自下而上略有收分,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西底宽7.50米、顶宽3.20米、南北底宽6.50米、顶宽3.80米、台体高9米。顶部中间竖立有一根木杆,直径0.20米、长1.2米。
东壁体表分布有不规则的栣木洞,直径0.03~0.06米;底部1.80米以下风蚀向内凹进,深0.35米;中部自上而下有雨水冲刷的裂缝2条,宽0.02~0.04米、深0.15米。 南壁西侧底部有台体坍塌下来的夯土堆积的斜坡,宽1.25米、长3.80、高0.45米台体中部有3条裂缝呈“品”字形分布1.8-2.10米、宽0.02~0.04米、深0.05~0.15米。
西壁台体风雨侵,蚀体表夯土整体坍塌,在底部堆积呈斜坡状,宽1.40米、长5.8米、高0.85米。
北壁台体风雨侵蚀,体表夯土坍塌,中部自上而下有裂缝1条,长6米、宽0.05~0.15米、深0.15米;顶部东西两侧夯土坍塌呈圆形。
烽火台周围散见灰陶片等遗物,在台体西侧采集有标本黄羊套。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盗掘、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南沙窝8号烽火台位于西湖乡西湖村西南8.70公里的风蚀台地、荒漠相间地带。烽火台东西两侧长城消失;东北距南沙窝7号烽火台3.60公里;西南距南沙窝9号烽火台1.80公里。
烽火台建于风蚀台地顶部之上,台体平面、剖面风蚀呈不规则状,原形制不明。台基(黄土)夯筑,夯层不清,东西底宽17米、南北底宽15米、高1.80米;台体土坯砌筑,东西底宽6米、顶宽2米、南北底宽5.50米、顶宽0.70米、高4.80米,土坯长0.34米、宽0.29米、厚0.19米。台基及台体四壁土坯风雨侵蚀,坍塌较为严重,底部有少量土坯堆积,台体西侧有房屋遗迹,其他遗迹无存。保存一般。
东壁1.40米以下为黄土夯筑,以上3.50米为土坯砌筑。台体自下而南沙窝8号烽火台保存现状及周边环境上坍塌呈三角形状,底部堆积有大量的夯土及土坯;顶部遗迹无存。
南壁底部台体坍塌下来的土坯堆积呈斜坡状,宽2.25米、长3.80米、高0.65米砌筑台体的土坯外露,底部东西两侧坍塌较为严重;顶部遗迹无存。
西壁台体风雨侵蚀,自下而上整体坍塌,在底部堆积呈斜坡状,宽5.40米、长3.80米、高1.85米;坍塌的土层中夹杂有芦苇、红柳枝条等,台体表面土坯形状漫漶不清;西侧2米处遗留有房屋一处;顶部遗迹无存。
北壁台体风雨侵蚀,体表夯土、土坯坍塌,在底部堆积呈斜坡状,宽5米、长3.8米、高1.85米;砌筑台体的土坯外露;西侧底部风蚀掏挖较为严重,顶部遗迹无存。
台体西侧2米处有房屋遗迹一处,房屋墙体为黄土夯筑,夯层不清,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5米、南北宽4米、仅存南墙、西墙,南墙东西长1.70米、高0.60米、厚0.50米,西墙南北长1.20米、高0.50、厚0.50米。
烽火台南5米处10平方米范围内遗留有文化层,厚0.70米,散见灰陶片、芦苇、胡杨枝条、灰炭层等遗物。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盗掘、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南沙窝9号烽火台位于西湖乡西湖村西南10公里的风蚀台地、荒漠相间地带。烽火台东西两侧长城消失;东北距南沙窝8号烽火台1.80公里,西距敦煌境内东碱墩烽火台1.80公里。
烽火台修建在稍高的风蚀台地之上,保存一般,夯筑,夯层厚0.12~0.13米。台体平面、剖面风蚀呈不规则状,原形制不明。台体东西底宽3米、顶宽1米、南北底宽5米、顶宽3.40米、高4.80米。
东壁中部台体坍塌,向内呈三角形状,进深1.40米,底部有台体坍塌下来的夯土块,北侧上部黄土坍塌缺失,形成宽0.35米、高2.50米的豁口,南侧台体表面分布有栣木洞,直径0.02~0.05米;顶部遗迹无存。
南壁东侧台体有宽0.90米的夯土整体坍塌,西侧夯土坍塌呈三角形状,底部堆积有黄土斜坡,宽3.40米、长3.8米、高0.85米;顶部遗迹无存。
西壁北侧台体坍塌,底部有台体坍塌下来的夯土块堆积,北侧上部夯土坍塌缺失,形成宽0.35米、高2.50米的豁口,南侧台体底部风蚀,进深0.42~0.55米;顶部遗迹无存。
北壁西侧台体风雨侵蚀有宽2.10米夯土整体坍塌,东侧台体呈不规则梯形,顶部遗迹无存。
烽火台面临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破坏因素主要有盗掘、踩踏。存在的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鼠类打洞。
(四)相关遗存本次调查登录汉长城沿线相关遗存12处,其中房址2处,窑址9处, 墓群1处。
1.房址。
桥湾东1号房址位于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三墩村北2.50公里处疏勒河北岸的荒漠地带。房址北160米处,桥湾东长城1段墙体紧靠桥湾东1号敌台由东南一西北向直线穿过。北距桥湾东1号堡130米,东距桥湾东1号窑址、2号窑址70米,东北距桥湾东3号窑址76米、距桥湾东4号窑址104米。
桥湾东1号房址现已整体倒塌,底基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4米、东西宽8米,东南侧开门,门宽2米。四周墙体仅存墙基,底宽1.50~2米、顶宽0.70~0.80米、高0.40~0.50米。整体保存差。
遗址及周围散落有陶片、石块等遗物。
房址存在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因素主要有取土、踩踏等。存在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和啮齿动物打洞等。
桥湾东2号房址位于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三墩村西北6公里处疏勒河北岸的荒漠地带。房址北距桥湾东长城4段墙体7米,东南距桥湾东3号烽火台1.25公里,西北距桥湾东2号堡1.20公里。
房址现已整体倒塌,底基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6米。四周墙体仅存墙基,底宽0.50~0.60米、顶宽0.30~0.40米、高0.10~0.30米。整体保存差。
遗址及周围散落有陶片、石块等遗物。
房址存在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由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因素主要有取土、踩踏等。存在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和啮齿动物打洞等。
2.窑址。
桥湾东1号窑址位于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三墩村北2.50公里处疏勒河北岸的荒漠地带。窑址北距桥湾东长城1段墙体第十四自然段160米,西北距桥湾东长城1段止点176米,距桥湾东1号堡137米;西距桥湾东1号房址70米,东距桥湾东2号窑址6米,北距桥湾东3号窑址22米、4号窑址62米。
窑址平面呈矩形,东西长7.50米、南北宽4米。现已坍塌成长条形土堆,残高0.60~0.70米,地面散落有大量黑色烧结物。保存差。
窑址存在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因素主要有取土、踩踏等。存在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和啮齿动物打洞等。
桥湾东2号窑址位于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三墩村北2.50公里处疏勒河北岸的荒漠地带。窑址北距桥湾东长城1段墙体第十四自然段160米,西北距桥湾东长城1段止点176米,西距桥湾东1号窑址6米、距桥湾东1号房址76米,北距桥湾东3号窑址22米、4号窑址62米,西北侧距桥湾东1号堡138米。
窑址平面呈圆形,直径4米。现已坍塌成丘状土堆,残高0.60米,地面散落有大量黑色烧结物。保存差。
窑址存在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因素主要有取土、踩踏等。存在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和啮齿动物打洞等。
桥湾东3号窑址位于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三墩村北2.50公里处疏勒河北岸的荒漠地带。窑址北距桥湾东长城1段墙体第十四自然段137米,西北距桥湾东长城1段止点147米,南距桥湾东1号窑址、2号窑址22米,北距桥湾东4号窑址40米,西南距桥湾东1号房址76米,西北距桥湾东1号堡115米。
窑址平面呈圆形,直径5米。现已坍塌成丘状土堆,残高0.80米,地面散落有大量黑色烧结物及红烧土。保存差。
窑址存在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因素主要有取土、踩踏等。存在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和啮齿动物打洞等。
桥湾东4号窑址位于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三墩村北2.50公里处疏勒河北岸的荒漠地带。窑址北距桥湾东长城1段墙体第十四自然段100米,西北距桥湾东长城1段止点116米,南距桥湾东1号窑址、2号窑址62米,距桥湾东3号窑址40米,西南距桥湾东1号房址104米,西北距桥湾东1号堡87米。窑址平面呈椭圆形,南北长6米、东西宽5米。现已坍塌成丘状土堆, 高1.20米,地面散落有大量黑色烧结物及红烧土。保存差。
窑址存在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因素主要有取土、踩踏等。存在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和啮齿动物打洞等。
桥湾东5号窑址位于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三墩村北2.50公里处疏勒河北岸的荒漠地带。窑址北距桥湾东长城6段墙体175米,东北距桥湾东3号堡135米,北距桥湾东6号窑址27米、7号窑址57米。
窑址平面呈不规则形,东西长9米、南北宽6米。现已整体坍塌成土堆,高1.50米,窑顶及四周散落有大量黑色烧结物。保存差。
窑址存在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因素主要有取土、踩踏等。存在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和啮齿动物打洞等。
桥湾东6号窑址位于河东乡双泉村五泉林场东北2公里处疏勒河北岸的风蚀地带。窑址北距桥湾东长城6段墙体145米,东北距桥湾东3号堡110米;北距桥湾东7号窑址30米,南距桥湾东5号窑址27米。
窑址平面呈不规则形,东西长7米、南北宽4米。现已整体坍塌成土堆,高1.20米,窑顶及四周散落有大量黑色烧结物。保存差。
窑址存在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因素主要有取土、踩踏等。存在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和啮齿动物打洞等。
桥湾东7号窑址位于河东乡双泉村五泉林场东北2公里处疏勒河北岸的风蚀地带。窑址北距桥湾东长城6段墙体118米,东北距桥湾东3号堡85米,南距桥湾东5号窑址57米、6号窑址30米。
窑址平面呈不规则形,东西长8米、南北宽3米。现已整体坍塌成土堆,高0.90米,窑顶及四周散落有大量黑色烧结物。保存差。
窑址存在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因素主要有取土、踩踏等。存在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和啮齿动物打洞等。
桥湾东8号窑址位于河东乡双泉村五泉林场东北2公里处疏勒河北岸的风蚀地带。窑址北距桥湾东长城7段起点142米、距桥湾东5号烽火台109米,西北距桥湾东戍卒墓群148米。
窑址平面呈圆形,直径8米。现已坍塌成丘状土堆,高1.20米,地面散落有大量黑色烧结物及红烧土。保存差。
窑址存在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因素主要有取土、踩踏等。存在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和啮齿动物打洞等。
桥湾东9号窑址位于河东乡双泉村五泉林场东北1.30公里处疏勒河北岸的风蚀地带。窑址北距桥湾东长城7段墙体35米,东北距桥湾东6号烽火台19米。
窑址现已坍塌成丘状土堆,直径4米,高0.40米,窑址四周散落有大量黑色烧结物。保存差。
窑址存在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因素主要有取土、踩踏等。存在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和啮齿动物打洞等。
3.墓群。
桥湾东戍卒墓群位于河东乡双泉村五泉林场东北1.50公里处疏勒河北岸的荒漠地带。墓群北距桥湾东长城7段墙体10米,东南距桥湾东5号烽火台152米、距桥湾东8号窑址148米。
桥湾东戍卒墓群(5座墓葬)分布于东西长40米、南北宽20米的风蚀台地当中,地表风蚀严重,封土均不存,由于雨水渗漏向下塌陷,显露墓穴轮廓。保存一般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墓,由东向西依次排列,编为1、2、3、4、5号。
1、2、3号墓呈“品”字状连在一起,1号墓南北长2.30米、东西宽0.80米;2号墓南北长2.40米、东西宽0.70米;3号墓南北长2.15米、东西宽0.52米;4号墓东距3号墓6米,南北长1.50米、东西宽0.50米;5号墓东距4号墓30米,南北长2.70米、东西宽0.75米。
墓群存在的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沙漠化。人为因素主要有取土、踩踏等。存在病害主要有植物生长和啮齿动物打洞等。
四、小结。
汉代敦煌郡所辖境内长城,为宜禾都尉、中部都尉和玉门都尉三都尉分段辖属。都尉在汉代是辅佐太守掌管全郡军事的武官,是长城屯戍的指挥机构,边境地区每郡设2至4个都尉,以统辖各段长城等防御系统。每个都尉又下设2至5个候官,分别驻守在长城沿线诸障城中,以具体负责某段塞垣的侯望警讯事宜。每个候官设侯长1人为最高长官,设塞尉或丞1人为其副手,又设令史、尉史若干人处理日常事务及文书工作。候官下设若干部,每个部统管5至8座烽燧,每座烽燧设燧长1人,戍卒2至3人。
据汉敦煌郡境内长城沿线出土的汉简资料,瓜州境内汉长城绝大部分地段塞墙均为宜禾都尉管辖,宜禾都尉下设广汉、美稷、昆仑、鱼泽、宜禾5个候官。
瓜州境内汉长城大体成东一西走向,墙体多为土筑,或使用黄土,或使用红柳和沙砾土,或使用胡杨枝和沙砾土逐层夯筑。关堡用黄(沙土、沙砾土)分层夯筑。单体建筑用植物根茎夹黄沙土分层夯筑,或用土坯垒筑。汉长城的病害主要有风力掏蚀破坏、崩塌、裂缝、盐碱腐蚀、鼠害。人为破坏有挖墙造田、挖墙造路、取土及其他人为破坏。可采用目前较为成熟的加固修复方法对瓜州境内汉长城进行加固维修,工程结束后,对损坏较严重部分,增加防护栏并在汉长城沿线树立保护标志,埋设界桩、界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