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县十个“工”和十道“沟”地名的由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文史 第八辑》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973
颗粒名称: 瓜州县十个“工”和十道“沟”地名的由来
分类号: K928
页数: 5
页码: 154-158
摘要: 瓜州县十个“工”和十道“沟”地名的由来李春元瓜州县分为东半县和西半县,东西相距120多公里。东半县境内有十个沟,西半县有十个工共同组成了瓜州县。因回民信奉伊斯兰教,故将汉、回民族分别安置,由头工堡至五工堡安置回民,曰“回民五堡”,由六工堡至十工堡安置汉民,体现清政府民族安置安抚政策。此次,共安置汉、回移民两千余户,九千二百余人,并按户人发给口粮、籽种、车辆牛犋,免征税务,自食其力,以安抚民心,减轻政府负担。至今,这十座城堡损毁过半,面目全非。头工堡是十个屯垦工区排列第一个工区,又称头工堡子。在瓜州乡政府北4公处的荒地处,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词: 瓜州县 县志

内容

瓜州县十个“工”和十道“沟”地名的由来李春元瓜州县(原安西县)分为东半县和西半县,东西相距120多公里。东半县境内有十个沟,西半县有十个工共同组成了瓜州县。
  根据有关资料考察和考证,清雍正七年(1729年),新疆吐鲁番回民部落变故。其首领额敏和卓郡王,申报肃州府,又报甘肃巡抚,再报中央政府,请求内附。雍正帝御批,于安西府就近安置。安西兵备道王金臣(湖北钟祥人,进士),率领城乡军民,于府城西南方向至南岔、瓜州一带开垦荒地八万余亩,修浚大小渠道三百余条,自瓜州向东修筑头工至十工堡十座,即划定十个工区。因回民信奉伊斯兰教,故将汉、回民族分别安置,由头工堡至五工堡安置回民,曰“回民五堡”,由六工堡至十工堡安置汉民,体现清政府民族安置安抚政策。此次,共安置汉、回移民两千余户,九千二百余人,并按户人发给口粮、籽种、车辆牛犋,免征税务,自食其力,以安抚民心,减轻政府负担。自此,安西回民五堡始有其名;而十工堡之南山,亦借工区之名,曰“十工山”,至今二百九十余载。二十五年后,吐鲁番各回族部落安定,额敏和卓郡王率回民部落和部分汉民迁回原籍,部分汉民定居此地,繁衍至今。此乃清安西十工堡之由来。为统领教化安抚回、汉移民,又于雍正十三年(1735),修筑瓜州城镇守。至今,这十座城堡损毁过半,面目全非。
  头工堡是十个屯垦工区排列第一个工区,又称头工堡子。在解放前,安西县城西半县被划分为十个屯垦工区,并排列序数,每个工区简称“工”,瓜州堡子村排在第一位,称之为头工,并沿用至今。堡子是指军事防御工程。头工堡,现改为头工村。在瓜州乡政府北4公处的荒地处,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平面呈方形,东西宽929.8米,南北长534米,28万平方米,夯土版筑,底宽7米,顶宽2.52米,高5.8米,女墙高1.72米,通高7.52米,四角有角墩。城门两座,一在西城墙正中。宽8.8米,城门外瓮城被流沙覆盖,一在北城墙正中,宽4.9米,高5米,城门外瓮城东西长37米,南北宽14.5米,门道进深7米,宽6米。北城墙东段有大夯土台,东西长54米,南北宽36米,高5.5米,上游房屋倒塌土块,青砖堆积。城墙外有东西长66米,南北宽47米。底宽5.5米,顶宽1.42米,高5.5米土圈,底部夯土,上部土坯垒筑,乃额敏和卓郡王之牲畜圈遗址。地面散落青花瓷、红花瓷片等。城外有高大的红柳沙丘,城东、西、南三面临耕地,背面临草滩。
  《肃州志•安西卫》记:“头堡,周围三里七分,堡高二丈二尺,既安插额敏和卓部落至头目,回民,共一千一十七户,计四千六十四名口,由头堡男十里建筑”。
  二工堡是十个屯垦工区排列第二个工区,为清代瓜州城旧址,1958年成立瓜州大队,隶属五爱公社,1968年改为红卫大队,1971年恢复原名至今,现改为瓜州村。在瓜州乡瓜州村北150米处,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177.5米,3万平方米,夯土版筑,底宽3.85米,顶宽2.2米,高5.1米,四角有角墩, 马面8个,四角城墙个两个。东、西、北三面城墙保存较好,南城墙倒塌。地面散落青花瓷片、砖块,四面临耕地。
  《肃州志•安西卫》记:“二堡,周围一丽五分,高一丈七尺。安插哈狄洲,木尔兔两部落之头目、回民,共二百四十八户, 计以前二百五十四名口。由二堡西北十里建筑”。
  三工堡是十个屯垦工区排列第三个工区。1956年改名为民丰公社,1958年恢复原名至今。现改为三工村。在瓜州乡三工村西100米处,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形制同前,夯土版筑,底宽4.2米,顶宽2.6米,高5.1米。四角有角墩,马面4个,四面城墙各1个,开南、北二门,宽3.2米。四周为耕地。
  《肃州志•安西卫》记:“三堡,周围一里五分,高一丈七尺,安插苏巴迁、勒木津、小阿斯塔纳、皮占、述桂丘部落至头目、回民共三百七十户,计以前二百四十名口,由三堡西北四里建筑。” 四工堡是十个屯垦工区排列第四个工区,在原环城乡四工村西南400米处,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改为四工村。2015年10月撤乡建镇环城乡改为西湖镇,四工村划归为西湖镇管辖。
  形制同前,夯土版筑,底宽4.2米,顶宽2.2米,线高2米。1964年平田整地,城墙绝大部分拆除,东、男两面城墙残存30米。城东墙外开南北水渠;南城墙外250米为啤酒花地;东、西、北城墙外及城内全为耕地,地埂上遗存建城时遗存青砖、石块。
  《肃州志•安西卫》记:“四堡,周围一里五分,高一丈七尺。安插塞木津、洋海、土城沟三部落之头目、回民,共三百二十七户,计一千三百五十一名口,由四堡东北十里建筑”。
  五工堡是十个屯垦工区排列第五个工区,在南岔镇开工村北250米处,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安西县(瓜州县)在划分了十个屯垦工区后,又在此安置移民开荒,称之为开工,1966年曾被改名为双胜大队,1971年恢复原名,1983年改为开工村。形制、规模、布局同四工堡。南北城墙保存较好;东西城墙1970年平田整地拆除,四面为耕地。
  《肃州志•安西卫》记:“五堡,周围一里五分,高一丈七尺。安置吐鲁番、阿斯塔纳、雅图沟、汉墩四部落之头目、回民,共三百三十八户,计一千三百九十一名口。”除回民五堡外,另筑汉民五堡,合计十堡:六工堡即整修西汉宜禾都尉府昆仑障,东汉曹魏宜禾县以安置汉民,其意义为“宜种稼禾”或“粮仓”之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此,“六工城” 始有其名,二宜禾都尉昆仑障、宜禾县名隐失至今鲜为人知。
  六工堡是十个屯垦工区排列第六个工区。在南岔镇政府的西面,1966年曾被改名为金光大队,1971年恢复原名,1983年改为六工村。
  七工堡是十个屯垦工区排列第七的工区,并且境内有并有军事防御工程——堡子而得名,在南岔镇政府的西南面。1966年曾被改名为前进大队,1971年恢复原名,1983年改为七工村。有人也叫七工堡子村。
  八工堡是十个屯垦工区排列第八个工区。在南岔镇政府的北面,1958年成立八工大队,1983年改为八工村。
  九工堡是十个屯垦工区排列第九个工区,在南岔镇政府东面九南村六组东200米处,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地区分为两个沟,南沟为九南、北沟为九北,由九南村和九北村组成。1958年分别成立九南、九北大队,1983年改为九南村、九北村。该堡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108米,1万余平方公里,夯土版筑,底宽4.3米,顶宽1米,高4.5米。女墙底宽50厘米,顶宽30厘米,高1米,通高5.5米。四角有角墩,城东、南、北三面有马面各1个,开两门,宽7米。东、西城墙保存完整;西城墙南段30米及角墩倒塌;南城墙东段保存完整,西段倒塌;北城墙东段40米及角墩倒塌;西段68米保存较好;角墩开辟为耕地;城南有东西向便道。其他工堡安置户数、人口等信息《肃州志•安西卫》未记载,无处考察。
  十工堡是十个屯垦工区排列第十个工区。在南岔镇政府东南面。现改为十工村。
  瓜州县东半县自然形成的十道沟,是由于发源于祁连山脉西段托来南山与疏勒南山之间的疏勒河,西北流经肃北县的高山草地,穿大雪山与托来南山间峡谷,过昌马盆地经千万年洪水冲刷而形成的。疏勒河在昌马峡之前为上游(昌马堡至玉门镇段,当地称昌马大河),水丰流急,年均流量24.8立方米/秒,年径流量7.81亿立方米。出昌马峡,至走廊平地一段为中游,向北分流于大坝冲积扇面,有十道沟之名。之后因地形而命名了现在的地名,由东向西依次形成了十道沟,即头道沟(徐家沟),在玉门市西3.5公里;二道沟,在柳河乡(下游易名“清水河”);三道沟,在瓜州县三道沟镇东,为玉门一瓜州界沟,1983年改为三道沟村;四道沟,在古渊泉县城西,1983年改为四道沟村;五道沟,在河东镇五道沟村东,1983年改为五道沟村;六道沟,在河东镇六道沟村西,1983年改为六道沟村;七道沟,在河东镇七道沟农场东,1983年改为七道沟村;八道沟,现为布隆吉乡九上村一组;九道沟,现为布隆吉乡九上村、九下村,通称为九道沟,1983年分别成立九上村、九下村;十道沟,现为布隆吉乡布隆吉村一组。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 第八辑

《瓜州文史 第八辑》

《瓜州文史》一书中对瓜州文物古迹、产业发展等进行详细的描述。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春元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瓜州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