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古石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文史 第八辑》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957
颗粒名称: 瓜州古石窟
分类号: K879.2
页数: 3
页码: 71-73
摘要: 瓜州县是古丝绸之路重镇,也是佛教东渐的必经之地,历代的善男信女在瓜州境内开凿了榆林窟、下洞子、东千佛洞、旱峡、碱泉子等石窟,留下了众多宝贵的艺术珍品。无论洞窟形制、壁画内容、艺术风格斗鱼敦煌莫高窟的艺术有着密切联系,是敦煌艺术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关键词: 文化遗址 古石窟

内容

瓜州县是古丝绸之路重镇,也是佛教东渐的必经之地,历代的善男信女在瓜州境内开凿了榆林窟、下洞子、东千佛洞、旱峡、碱泉子等石窟,留下了众多宝贵的艺术珍品。
  榆林窟位于锁阳城镇南26公里处的榆林河峡谷内,洞窟开凿于峡谷东西两崖上,现存43窟,其中东崖11窟,西崖32窟,分布面积112850平方米。洞窟形制为过洞式中心柱、过洞式覆斗顶、过洞式窿顶、过洞式人字坡顶四种形制,壁画总面积4200平方米。彩绘佛、道图10856铺,彩塑佛、道造像244身。以壁画和题记判断,洞窟当中唐3窟、五代8窟、宋13窟、西夏、元各4窟、清9窟。这些洞窟系统的保存了从唐代到清代1200余年间的壁画和彩塑。无论洞窟形制、壁画内容、艺术风格斗鱼敦煌莫高窟的艺术有着密切联系,是敦煌艺术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196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下洞子石窟又名小千佛洞石窟,位于锁阳城镇南14公里处的榆林河水峡口,东南距榆林窟12公里。洞窟开凿于峡谷东岸,总长250米,距沟底4米。现存13窟,其中有壁画的洞窟11座,空窟两座,壁画总面积226.8平方米,彩绘佛像图1128铺,彩塑造像11身,现存壁面和造像年代以五代西夏居多。洞窟形制为穹窿顶过洞式、过洞式中心柱两种结构。该石窟始创于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屡有增修。总系榆林窟群保护范围,其艺术风格与榆林、莫高二窟紧密相连,1963年连同榆林窟一起被国家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千佛洞石窟位于锁阳城镇南坝村东南28公里的长山子北麓,南为山间河谷,北为砾石戈壁,西北距锁阳城遗址24公里。现存大小洞窟23个:东崖9窟,分上下两层,上层6窟,下层3窟;西崖14窟,分上下两层,上层8窟,下层6窟。有壁画、塑・60•像的洞窟9个,东崖4窟,西崖5窟。其中西夏5窟、元1窟、清3窟。彩绘壁画29幅,人物1144身,壁画面积486.7平方米,彩塑56身。从洞窟形制看,该石窟始建于北魏、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不断增修和开窟,形成规模较大的石窟群,由于五代以前的早期壁画被西夏之后的壁画所覆盖,故现在多见西夏元代的佛教作品和清代的道教艺术作品。东千佛洞石窟是敦煌艺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西夏时期的壁画内容可补莫高、榆林二窟之不足。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碱泉子石窟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南坝村锁阳城遗址南10公里的长山子北麓碱泉子峡谷,洞窟开凿于峡谷东、西两崖崖壁上,现存24窟,其中东崖21窟,西崖3窟,平面方形,有覆斗顶和穹窿顶两种形制。存有壁画的洞窟一个,位于西崖,属五代时期作品,壁画剥落较为严重。碱泉子石窟洞窟较多,规模较大,距离锁阳城遗址近。
  旱峡石窟位于锁阳城镇农丰村东南18公里处的旱峡北口,分布面积约5000平方米。仅开2窟,均分布在旱峡峡谷西崖上,南窟高于北窟6.5米。南窟内有壁画无塑像,壁画保存面积18.5平方米,彩绘文殊、普贤各1铺,千佛81身,供养人像13身,西夏文题记13方,汉文、藏文、蒙古文、维吾尔文刻划、墨书题记26条。北窟内有塑像无壁画,共有彩塑佛像5身,先全部被砸毁。据考证,该石窟寺开凿于西夏时期,虽然规模较小,仅有两窟,但其壁画和彩塑技艺精湛。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 第八辑

《瓜州文史 第八辑》

《瓜州文史》一书中对瓜州文物古迹、产业发展等进行详细的描述。

阅读

相关地名

瓜州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