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古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文史 第八辑》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953
颗粒名称: 瓜州古塔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4
页码: 47-50
摘要: 瓜州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门户和文化重镇,是佛教文化东渐西进的第一站,理所当然成为中国古塔建筑艺术的生发地之一。瓜州境内古塔数量众多,历史、艺术和学术价值较高。瓜州长沙岭土塔唐代。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长沙岭东北风蚀台地上,共3座,均为士坯砌筑,残损严重。号塔在长沙岭东北6公里处,塔刹与覆钵残缺,残高5.6米;基座平面呈方形,边长6.6米,土坯砌筑,南面辟拱门,门额呈“人”字坡形。现整体风蚀严重,表面灰层与泥皮大多脱落。位于瓜州县南岔镇南岔村东南5公里处的十工南侧一寺庙遗址中。共2座,东西相距8.6米。明代以来,当地人将这两座塔称为“双墩子”,表明土塔建造早于明代。
关键词: 名胜古迹 古塔

内容

瓜州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门户和文化重镇,是佛教文化东渐西进的第一站,理所当然成为中国古塔建筑艺术的生发地之一。瓜州境内古塔数量众多,历史、艺术和学术价值较高。
  瓜州长沙岭土塔唐代。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长沙岭东北风蚀台地上,共3座,均为士坯砌筑,残损严重。1号塔在长沙岭东北6公里处,塔刹与覆钵残缺,残高5.6米;基座平面呈方形,边长6.6米,土坯砌筑,南面辟拱门,门额呈“人”字坡形。2号塔在长沙岭东北2公里处,塔刹与覆钵大部分残缺,残高6.8米;基座平面呈方形,边长3.4一3.8米,土坯砌筑,土坯长36厘米、宽22厘米、厚12厘米;南北面开拱门,门宽0.7米、高1.2米,表面抹草泥。3号塔在长沙岭东北4.5公里处,塔刹与覆钵上部分残缺,残高1.7米;基座平面呈方形,边长3.4米,土坯砌筑,中空,南北面开拱门,覆钵如钟形,室内穹隆顶。
  瓜州小宛农场土塔唐、元代。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农丰村东南小宛农场东1.5公里处的风蚀台地与砾石戈壁相间地带。土塔现已倒塌成土堆状,残高1.2米,分布面积50平方米。塔体用土坯夹芦苇砌筑而成。土坯长25厘米,宽15厘米, 厚10厘米。此塔内部与长沙岭3号塔有相似特征,初步分析为唐至五代时期寺塔遗迹。
  瓜州常乐舍利塔唐、元代。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常乐村二组南1公里处。因唐初建阿育王寺塔供养佛舍利,有名阿育王寺舍利塔。现存塔基、塔座、塔体覆钵,塔刹残缺,残高约9米。塔基平面呈长方形;塔座束腰须弥式,平面呈“亚”字形,座上覆莲瓣;塔体覆钵如钟形,土坯砌筑,中空,表面有乳钉间凸棱纹带两道。现整体风蚀严重,表面灰层与泥皮大多脱落。
  瓜州东巴兔塔尔湾寺五代、北宋初期。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东巴兔村三组南侧3公里处的塔尔湾小山丘上。分东、西2座塔,相距16米。东塔为单层方塔,塔座平面呈正方形,边长3.7米,高6.5米,夯土版筑,东、南、北两面下部开拱形浅龛;塔身土坯砌筑,为方形亭阁式,檐下施菱角牙子一层,覆土攒尖顶;塔刹已残,刹座为折角须弥式,边沿压有红柳枝,正中竖插1根木刹柱;通•36•体抹麻刀灰浆,表面垩白,绘赫色花纹。西塔地基平面呈八角形,内径3.5米,每边长1.5米,中空,土坯砌筑,外抹泥皮,墙厚0.8米,残高3.5米,刹顶部因塌落而形制不明。
  瓜州东千佛洞土塔西夏、元代。位于瓜州县东千佛洞东、西崖顶。现存土塔4座,东崖顶2座,即1号塔、2号塔;西崖顶2座,即3号塔、4号塔。4座土塔均损毁严重,现呈圆形土塔,土坯砌筑,土坯长34厘米、宽15厘米、厚6厘米。1号塔整体底部直径2.5米,残高1.1米。2号塔东侧保存三层白灰抹面,底部直径3.25米, 顶部直径1.45米,残高2.55米。3号塔底部直径6.5米,残高3.5米。4号塔底部直径3.5米,残高2.2米。
  瓜州口五座塔西夏、元代。位于瓜州县广至乡临潭村东南侧3公里处的砾石戈壁中。共有5座塔,东西“一”字状排列。每塔相距约7米,分布面积150平方米。塔底基平面均为方形,边长3米。其中,2号塔、5号塔的塔座似为十字折角方形。塔体均为土坯夹芨芨草垒筑而成,外抹白灰。土坯长25厘米,宽20厘米, 厚10厘米。
  瓜州锁阳城塔尔寺塔群西夏、元代。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南坝村锁阳城遗址东侧1.5公里处的风蚀台中。寺庙建于唐初,名“开元寺”,元代重修后改名“塔尔寺”,明嘉靖后同锁阳城一起被废弃。
  现存残塔11座,均为土坯砌筑。大塔1座,为覆钵式喇嘛塔,建在寺院中心;基座夯筑成方台状,南北长16米,东西宽14.5米,高3.2米,夯土层厚10一13厘米;底基圆形,直径9.5米;塔座折角层出,顶部一周莲瓣;塔身空心覆钵式,高10米,土坯垒筑,外抹白灰。小塔10座,位于大塔北侧,由东向西“一”字排列;底基均为圆形,塔座呈折角层出,土坯垒筑,直径0.8一9.5米。塔身内存放大量泥梵塔,泥梵塔中又发现泥版印刷的西夏文“六字真言。
  瓜州东千佛洞泥梵塔与塔群西夏、元、明、清代。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东南56公里的东千佛洞内。分泥梵塔、窟区塔群建筑两部分。第一部分泥梵塔,在东崖上、下两层,共存西夏至元代僧人制作的泥梵塔窟3个。塔内存放许多泥梵塔,少数泥梵塔内有僧人骨灰和用毛边纸书写的西夏文,多数亦拓有梵文。1987年整修加固中封闭东崖上下层存放的泥梵塔窟2座,加固封闭前进行窟门清理,在下层1号泥梵塔窟发现西夏文、蒙古文、藏文、汉文等经卷残页、佛像图,时代为西夏至元代。第二部分为榆林窟区塔群建筑,共12座。分佛塔、塔形化纸楼两类。佛塔共有6座,有方塔、六角塔、八角塔、覆钵式喇嘛塔四种,或内部有壁画和彩塑。
  瓜州双墩子土塔元代。位于瓜州县南岔镇南岔村东南5公里处的十工南侧一寺庙遗址中。共2座,东西相距8.6米。双塔均为土坯砌筑,覆钵式喇嘛塔,底基平面均为圆形,塔体实心。东塔直径1.7米,残高3米,塔座和刹座为十字折角式,残貌半壁独立;西塔底径3.05米,残高2.6米,塔座为十字折角式。明代以来,当地人将这两座塔称为“双墩子”,表明土塔建造早于明代。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 第八辑

《瓜州文史 第八辑》

《瓜州文史》一书中对瓜州文物古迹、产业发展等进行详细的描述。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建荣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