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综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文史 第八辑》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951
颗粒名称: 古迹综述
分类号: K928.7
页数: 84
页码: 31-114
摘要: 古迹综述瓜州古文物刘润钰瓜州县是全省的文物大县,依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瓜州县文物普查资料和甘肃省早期长城资源调查资料统计,我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465处,涵盖了古遗址、古墓群、古建筑、古石窟等。按保护级别划分为世界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94处。遗址起始于西晋,兴盛于隋唐,是西夏政权控制河西、雄视四方的军事、政治、指挥机关的所在。196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关键词: 文物古迹 古迹综述

内容

古迹综述瓜州古文物刘润钰瓜州县是全省的文物大县,依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瓜州县文物普查资料和甘肃省早期长城资源调查资料统计,我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465处,涵盖了古遗址、古墓群、古建筑、古石窟等。按保护级别划分为世界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94处。
  一、世界遗产锁阳城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锁阳城镇东南戈壁荒漠中。遗址起始于西晋,兴盛于隋唐,是西夏政权控制河西、雄视四方的军事、政治、指挥机关的所在。城址总面积达1平方公里,城墙总长度达6.4公里,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确定为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甘肃段备选点,2014年6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榆林窟位于锁阳城镇南侧26公里处的榆林河峡谷内,洞窟位于峡谷东西两崖上,现存43窟,分布面积112850平方米,壁画总面积4200平方米,系统的保存了从唐代到清代1200余年间的壁画和彩塑。196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下洞子石窟又名小千佛洞石窟,位于锁阳城镇南14公里处的榆林河水峡口。洞窟开凿于峡谷东岸,现存13窟,总长250米,总面积226.8平方米,彩绘佛像图1128铺,彩塑造像11身。1963年同榆林窟一起被国家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千佛洞石窟位于锁阳城镇东南28公里的长山子北麓,现存大小洞窟23个。石窟始建于北魏、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形成规模较大的石窟群。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破城子遗址位于锁阳城镇,城址南北长250.6米,东西宽144.7米。城墙夯土版筑,底宽4.5一6米,顶宽3.2米,残高4.8一9.5米。四周墙垣均有马面,四角筑有角墩,城门北开,门外筑有瓮城。2006年5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工城遗址位于南岔镇六工村西南2公里处,南北宽280米,东西长360米,大城为曹魏时期的宜禾县城。1993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锁阳城墓群遗址位于锁阳城遗址以南的长山子北坡及冲积扇上,分锁阳城东墓群、锁阳城西墓群、黑水墓群三个墓区,分布面积约240平方公里,共分布有汉代至唐代墓葬1924座。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踏实墓群遗址位于锁阳城镇农丰村南戈壁,分布面积180平方公里,地面可见有封土的墓葬1456座。199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晋昌郡东城遗址位于沙河乡民和村一组东北侧200米处,东西长80米,南北宽70.5米,分布面积5640平方米。
  晋昌郡西城遗址位于沙河乡民和村一组东100米处,东西长140米,南北宽100米,分布面积14000平方米。
  冥安城遗址位于锁阳城镇南坝村东南6.12公里处,城址平面呈正方形,边长560米。2003年7月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巴州古城遗址位于广至乡岷县村芦草沟北9.5公里处的风蚀台地中,平面呈正方形,边长为295米,分布面积87025平方米。200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潘家庄古城遗址位于双塔镇月牙墩村西300米处,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10米,东西宽170米,分布面积35700平方米。
  2011年12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兔葫芦遗址位于双塔镇福泉村西侧150米处的荒漠沙丘地带,遗址分居住区、制陶区、石器制造场、墓葬区四个区域,总面积450万平方米,属于四坝文化类型。
  浪柴沟窑遗址位于锁阳城镇东巴兔村东北8公里的浪柴沟两条交岔的沟谷台地上,分布区域东西宽约300米,南北长约800米, 面积约240000平方米。1989年8月被安西县(瓜州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旱湖垴故城遗址位于双塔镇新华村东南1.5公里处,平面呈不规则方形,南墙长340米,北墙、东墙、西墙长均为306米,分布面积104040平方米。200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长沙岭墓群遗址位于锁阳城镇北桥子村长沙岭东侧12公里处的砾石戈壁当中,分布面积18平方公里,地表可见有封土的墓葬780座。199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冥水墓群遗址位于锁阳城镇南坝村冥安县城遗址东南6公里处的砾石戈壁当中,墓葬分布于冥水古河道两岸,分布面积16平方公里,地面可见有封土的墓葬1286座。199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桥湾城城址位于河东镇双泉村桥湾博物馆南侧200米处,疏勒河北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20米,南北宽122米,面积9040平方米。据《肃州志》桥湾条记记载桥湾城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主要用来屯兵屯粮,同治四年(1865)五月,因战乱,城址被毁,遭废弃。
  百齐堡城遗址位于广至乡卓尼村西700米处的风蚀台地当中,遗址平面大致呈正方形,东西长154米,南北宽149米。据《肃州志》中记载,该城址建于清雍正十二年,主要用来屯兵屯粮,后因此地缺水,而被废弃。
  鹰窝树遗址位于锁阳城镇北桥子村东北10公里处的荒漠沙丘地带,因遗址西南1公里处有成片胡杨林,树上有老鹰窝,故名鹰窝树遗址。遗址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三个区域,总面积30万平方米。1986年安西县文化馆会同甘肃省考古研究所清理墓葬3座,岀土了金耳环、四耳彩陶罐、双耳彩陶罐等多件文物。该遗址是河西走廊西端现存位数极少的青铜时代文化遗存,属四坝文化类型。
  四、市级文护单位舍利塔遗址位于锁阳城镇常乐村二组南1公里处,北距破城子遗址1公里。塔体呈圆形,覆钵式密檐结构,土坯构筑,建筑台基平面呈长方形。该塔建于唐代,是我县现存较早的古塔遗址,对研究早期宗教文化及寺院建筑风格具有重要价值。
  五、瓜州县馆藏文物目前,我县博物馆收藏国家一级文物13件,国家二级文物54件,国家三级文物96件,馆藏文物数量已达到2064件(套),实际数量4835件。
  西晋羊图画像砖一级文物,1997年在踏实墓群发掘入馆收藏。青砖,呈长方形块状,长30.5厘米,宽15.3厘米,厚4.7厘米,砖体完整,图案清晰,以白色为底, 以红、黑两色彩绘一只羊,四边用红色勾画边框。该藏品为魏晋时期墓葬中的画像砖。
  西晋兔图画像砖一级文物,1997年在踏实墓群发掘入馆收藏。青砖,呈长方形块状,长31厘米,宽15.5厘米,厚5.3厘米, 砖体完整,图案清晰,以白色为底,以红、黑、黄三色彩绘一只兔子, 四边用红色勾画边框。该藏品为魏晋时期墓葬中的画像砖。
  西晋飞鸭画像砖一级文物,1997年在踏实墓群发掘入馆收藏。青砖,呈长方形块状,长31.6厘米,宽15.6厘米,厚5厘米,砖体完整,图案清晰,以白色为底,以红、黑两色彩绘一只鸭子,四边用红色勾画边框。该藏品为魏晋时期墓葬中的画像砖。
  元八吉祥纹铜盂一级文物,1980年征集入馆。器形完好,黄铜质地,口径14.6厘米,底径7.3厘米,高14.2厘米,口沿向内平折,鼓肩,腹弧收,凹底,从罐坯上打制出凸凹不平的纹饰,口至肩部饰一周覆瓣莲花纹,腹部饰有双鱼、宝瓶、法轮、莲花等八宝图案和缠枝莲花蔓纹,肩腹交接处有接缝,为二次加工成型。该藏品为元代时期的宗教礼器。
  清木雕八仙拐杖一级文物,1985年,在东千佛洞采集入馆。该藏品为清代的手工木质雕品,长118厘米,直径2.1厘米,从上到下浮雕老寿星、八仙人物故事,同时利用木质结疤雕成桃、石榴、花枝等点缀其中。
  东汉“永平十四年九月十二日”木简一级文物,1987年西湖汉长城1号烽燧采集入馆。竹简,残长8.9厘米,宽0.85厘米,厚0.2厘米,呈长条形片状,上墨书“永平十四年九月十二日……。” 该藏品虽然残缺,但有明确纪年,是对汉代历史的佐证,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汉“司御自言书”木简一级文物,1988年在悬泉驿采集入馆。木简,简体完整,长7.9厘米,宽3.7厘米,厚0.4厘米,木简,上部呈尖状,下部呈长方形片状,上尖部墨绘有网格纹,三角形边框,下部墨书“司御自言書”。该藏品保存完整,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汉“有越塞出入”木简一级文物,1997年九墩湾烽燧采集入馆。竹简,呈长条形状,长21.9厘米,宽1.2厘米,厚0.2厘米, 上墨书内容为“有越塞出入□□□乃言而笛一日以故□□□”。
  汉日历简一级文物,木质,呈长条形,长23.2厘米,宽1.1厘米,厚0.3厘米。上端用毛墨书“晋日立春”下划线写:甲子、甲午等12个日历,共24个字,字体为汉隶书体。字迹清楚,保存较好。在我国同类简牍中保存较为完好。五代千手千眼观音绢画一级文物,1982年本馆工作人员在东千佛洞7窟发现后入馆收藏。局部残缺,画面主体保存较完整清晰,上下长76厘米,左右宽60厘米。画面中间为观音站于莲花台上,莲台浮于水面,观音戴花蔓冠、项圈,着长裙,佩臂钏和腕钏,共有十八条手臂,最上方左右侧两手,一手托太阳,一首托月亮,其余手中分持莲花、金刚杵、提梁宝罐、提梁宝瓶、树状物、经书等,手眼分六圈,分布于背光之中,菩萨左右侧各有一俗人和念奴尊,下面左右两角各绘回鹘装束供养人,右上角残存五佛。西夏印本经版画一级文物,1987年在东千佛洞采集入馆。
  残损严重,长26.5厘米,宽15厘米,纸质刻版印刷品,版印三佛、六观音、西夏文字,纸质泛黄。
  革命战争时期红西路军使用的檀木电台外壳一级文物,1988年由瓜州县文化馆移交,保存完好,长65厘米,宽28厘米,重800克,该藏品为1937年4月红西路军左支队在瓜州征战时的遗物。
  牵马图画像砖二级文物,1997年在踏实墓群发掘入馆收藏。青砖,呈长方形块状,长31.5厘米,宽15.4厘米,厚5.2厘米,砖体经修复后完整,画面色彩有剥落,以白色为底,以红、黑两色彩绘一人物手拿马鞭牵一匹红马,四边用红色勾画边框。该藏品为魏晋时期墓葬中的画像砖。
  西晋飞鸟画像砖二级文物,1997年在踏实墓群发掘入馆收藏。青砖,呈长方形块状,长31.4厘米,宽15.8厘米,厚4.5厘米,砖体完整,图案清晰,以白色为底,以红、黑两色彩绘一只飞鸟,四边用红色勾画边框。该藏品为魏晋时期墓葬中的画像砖。
  新石器时代火烧沟文化双耳夹砂灰陶罐二级文物,1991年在兔葫芦遗址采集入馆。灰陶,轮制,敞口圆唇,长束颈,溜肩,鼓腹,平底,有对称双耳,口径7.9厘米,底径6.6厘米,高17.6厘米。该藏品为新石器时期人们用来盛储东西的生活用品。
  新石器时代四坝文化四耳彩陶罐二级文物,1986年在鹰窝树遗址采集入馆。夹砂红陶,敞口,尖三角唇,溜肩,鼓腹,平底,肩颈部及下腹部分别堆塑两耳,口径12.7厘米,腹径7」厘米, 高17.8厘米。该藏品为新石器时期人们用来盛储东西的生活用品。
  汉“酒”字灰陶罐二级文物,1989年移交入馆。灰陶,敞口,三角唇,沿微卷,溜肩,鼓腹,底内凹。肩部墨书汉隶“酒”字。口径11.6厘米,腹径25.5厘米,底径12.7厘米,高24.4厘米。该藏品为汉代用来酿酒的生活用品。
  魏晋“饭”字灰陶罐二级文物,1989年移交入馆。灰陶,敞口,三角唇,沿微卷,短束颈,溜肩,鼓腹弧收为平底,腹部饰有绳纹,墨书“飯”字;口径13.4厘米,底径10.2厘米,高22厘米。该藏品为汉代用来盛储粮食的生活用品。
  魏晋“食餅斂”陶奁二级文物,1989年移交入馆。灰陶,子口,折肩,直壁,平底,壁上墨书“食餅斂”,口径19厘米,底径21.4厘米,高12.6厘米。该藏品为汉代丧葬用品。
  魏晋“食飯舉”陶奁二级文物,1988年六工城遗址采集入馆。灰陶,子口,折肩,直壁,腹微鼓,平底,壁上墨书“食飯舉”,口径17.9厘米,底径20.7厘米,高13.7厘米。该藏品为汉代丧葬用品。(照片号:016)新石器时代火烧沟文化双耳网纹彩陶罐二级文物,2002年移交入馆。红陶,施黑彩,口微敞,颈短微束,圆折肩,下腹微内曲,平底,肩部饰有对称双耳,口径14.7厘米,腹径19厘米,底径8.6厘米,高14.2厘米,口沿内壁饰黑色宽带纹,外壁饰菱形网纹,肩腹饰复线大折线纹和长方形网纹,口沿内侧双耳上部和肩部皆有戳刺的对称圆点纹。该藏品为新石器时期的丧葬用品。
  新石器时代火烧沟文化麦穗纹彩陶罐二级文物,2002年移交入馆。红陶,饰黑彩,直口,溜肩,圆折腹,下腹微内曲,平底,口径8.3厘米,腹径17厘米,底径7.1厘米,高14.6厘米,肩部饰有对称双耳,口内壁饰两道黑线纹,外壁饰一圈三角纹,肩和上腹饰麦穗纹,一圈虚线纹,斜竖向复线文、三角纹、烧制颜色不均。该藏品为新石器时期人们用来盛储东西的生活用品。
  唐忍冬莲花纹方砖二级文物,1991年在锁阳城墓中发掘入馆收藏。青砖,呈正方形状,长37.5厘米,宽37.5厘米,厚6.5厘米。上面模印有花纹,砖体完整,图案清晰。该藏品为唐代墓室地砖。
  东汉青铜马二级文物,2000年潘家庄汉墓发掘,后移交入馆。器形完好,青铜质地,长25.5厘米,高37.3厘米,马呈站立状,昂首向前做嘶鸣状,马鞍上有8个铸孔,马尾部有一孔。
  该藏品为东汉时期的陪葬用品。
  魏晋龙头长柄铜熏炉二级文物,2005年在瓜州县踏实墓发掘。长42厘米,炉径16.5厘米,高10厘米。长柄,柄端处雕刻成龙头形,保存完好。该藏品为魏晋时期生活用品。
  魏晋“多贺国家”铭文铜镜二级文物,1986年小宛魏晋墓群发掘后入馆。器形完好,青铜质地,直径13.6厘米,厚0.6厘米,呈圆饼形,半球钮,钮外一圈有三条龙形图案,其外围铸隶书文字一圈,共有35字,“多贺国家人民定胡虏残威下便风雨时节五郭长保二□王力宁羊原竞四夷日艮”,其外侧为两圈锯齿纹间饰一圈双折线纹,素缘。该藏品为魏晋时期日常生活用品。
  汉“尹延寿”铜印二级文物,1992年在汉长城桥湾54号烽燧采集后入馆。青铜质地,器形完好,长L9厘米,宽1.9厘米,高1.9厘米,呈正方体状,桥形钮,阴刻篆书“尹延寿印”四字,字为红色。该藏品为汉代时期的印章,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魏晋青铜盆二级文物,2005年在瓜州县锁阳城镇踏实墓发掘。直径35.6厘米,高8.4厘米,盆体内外饰有花草纹。整体保存完好。该藏品为魏晋时期生活用品。
  清鎏金国师铜像二级文物,1986年征集入馆。器形完好,高11.5厘米,重350克,铜胎,表面鎏金,头戴三山帽,着通肩袈裟,披帔风,双手下垂于膝盖,结跏趺坐于仰覆瓣莲台上。该藏品为清代藏传佛教用品。
  清鎏金鸟兽底座二级文物,1986年征集入馆。铜质,表面鎏金,四身造像并排而卧,左边两菩萨折腰而卧,右边一卧像为象首人身,另一卧像残缺,形态不明,卧像皆为人身,手臂弯曲,双臂相叠,做支撑状,腿弯曲,脚并排,脚心向上,每尊卧像两侧各有一只神鸟,共八只。该藏品为藏传佛教用品。
  清铜菩萨坐像二级文物,1986年征集入馆。黄铜质地,宽10.1厘米,高15.4厘米,桃形相套背光、头光,头戴三蔓冠,饰球形耳饰,左手拿金刚杵,右手置钵,怀抱宝伞,结跏趺坐于覆瓣莲花座上。该藏品为清代藏传佛教用品。
  清鎏金三面六臂观音铜像二级文物,1989年移交入馆。铜质,宽7.2厘米,高11.8厘米,鎏金,菩萨为三面六臂,每面三眼,高葫芦髻,每面饰三瓣花蔓冠,戴耳环,披嘤珞,饰腕钏,袒上身,下身着裙,结跏趺坐于仰覆瓣莲台上,前面两臂交叉于胸前,左手持金刚铃,后右手持金刚杵,其余手中法器缺失。该藏品为藏传佛教用品。
  明鎏金双身铜佛二级文物,1987年民间征集入馆。铜质,鎏金,宽6.3厘米,高7.6厘米,佛像为双身拥抱佛教形象,明妃双腿盘绕在金刚腰间,一手抱金刚的颈部,一手上举,金刚呈马步状,双手交叉拥抱明妃背部,脚踩于两个小人身上,小人仰面躺于莲台之上。该藏品为藏传佛教用品。
  新石器时代金耳环二级文物,1986年在鹰窝树遗址发掘入馆。呈圆环形,两端结合处略为粗大,有钝头,直径2.15厘米,重1.9克。该藏品为新石器时期的装饰用品。
  汉胡杨木盆二级文物,1996年在汉长城烽燧采集入馆。该藏品利用原木形状掏挖成椭圆形敞口圆底木盆,长59.5厘米,宽39厘米,高14厘米,盆地残留有白色面粉和三块盐面混合物。它是汉代时人们的生活用品。
  汉“便郡斩”木简二级文物,1997年九墩湾烽燧采集入馆。竹简,呈长条形状,长11.7厘米,宽1.4厘米,厚0.25厘米,上墨书“便郡斬虜隧□日□柱”,下端残缺。
  西夏文佛经残页二级文物,1987年在东千佛洞采集入馆。残缺,长18.8厘米,宽9厘米,纸质印刷品,印有西夏文字。该藏品为西夏时期佛经残片。
  清版印《奇门遁甲》二级文物,1991年征集入馆。有卷册和封皮组成,共4函19册,每5册为一函,每函用硬皮包裹,封皮为硬纸表面粘贴蓝色绵衣做成,为洪武四年版线装印刷本。内容涉及行兵布阵、星相占卜、二十四节气、九宫八卦、五行占卜吉凶祸福等。
  墨书元藏文圣行愿王经二级文物,1987年东千佛洞采集入馆。残存8页,呈长方形,长14.4厘米,宽10.7厘米,横向墨书藏文,每页10一11行,间有红色行线相隔。该藏品为元代写经,2010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西夏文佛经残片二级文物,1987年在东千佛洞采集入馆。呈长方形,长20.3厘米,宽17厘米,黄色纸质,用墨笔画长方形边框,在其间墨书12行西夏文字,中间用两条墨线隔开。该藏品为手写西夏文佛经残片,2013年入选第二批《甘肃省珍贵古籍名录》。
  西夏文佛经残片二级文物,1987年在东千佛洞采集入馆。残缺,呈长方形,长18.6厘米,宽11.8厘米,正面墨书西夏文八行,背面墨书汉文楷书繁体字九行。该藏品为西夏时期佛经残片。2013年入选第二批《甘肃省珍贵古籍名录》。明相轮铜塔二级文物,1987年捐赠入馆。红铜质地,底径11.1厘米,高29.3厘米,底座为仰覆瓣莲花式塔座,座上为圆柱形覆钵丘,上有十三节相轮,莲花瓣纹塔盖,上有日月莲花塔刹。该藏品为明代时期的宗教法器。
  清人皮鼓二级文物,清雍正十年(1732)建桥湾永宁寺,制人皮鼓藏于该寺。同治四年(桥湾城被毁,此物流落民间,直至民国年间征集收藏于民众教育馆,1949年9月,安西解放,移交文化馆,1954年移交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1956年移交甘肃省博物馆,同年在兰州五泉山公园首次展出,1989年9月回归安西。该藏品为藏传佛教法器,用两半人的头盖骨反扣相对粘接形成骨架,中间镶嵌有白银雕制的二龙戏珠,鼓面用人皮蒙制而成,并用黑彩绘莲瓣纹,直径13.5厘米, 高12.5厘米。
  (1865)五月,回民叛乱,永宁寺、(作者系瓜州县文物局干部)瓜州古塔王建荣瓜州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门户和文化重镇,是佛教文化东渐西进的第一站,理所当然成为中国古塔建筑艺术的生发地之一。瓜州境内古塔数量众多,历史、艺术和学术价值较高。
  瓜州长沙岭土塔唐代。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长沙岭东北风蚀台地上,共3座,均为士坯砌筑,残损严重。】号塔在长沙岭东北6公里处,塔刹与覆钵残缺,残高5.6米;基座平面呈方形,边长6.6米,土坯砌筑,南面辟拱门,门额呈“人”字坡形。2号塔在长沙岭东北2公里处,塔刹与覆钵大部分残缺,残高6.8米;基座平面呈方形,边长3.4一3.8米,土坯砌筑,土坯长36厘米、宽22厘米、厚12厘米;南北面开拱门,门宽0.7米、高1.2米,表面抹草泥。3号塔在长沙岭东北4.5公里处,塔刹与覆钵上部分残缺,残高1.7米;基座平面呈方形,边长3.4米,土坯砌筑,中空,南北面开拱门,覆钵如钟形,室内穹隆顶。
  瓜州小宛农场土塔唐、元代。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农丰村东南小宛农场东1.5公里处的风蚀台地与砾石戈壁相间地带。土塔现已倒塌成土堆状,残高1.2米,分布面积50平方米。塔体用土坯夹芦苇砌筑而成。土坯长25厘米,宽15厘米, 厚10厘米。此塔内部与长沙岭3号塔有相似特征,初步分析为唐至五代时期寺塔遗迹。
  瓜州常乐舍利塔唐、元代。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常乐村二组南1公里处。因唐初建阿育王寺塔供养佛舍利,有名阿育王寺舍利塔。现存塔基、塔座、塔体覆钵,塔刹残缺,残高约9米。塔基平面呈长方形;塔座束腰须弥式,平面呈“亚”字形,座上覆莲瓣;塔体覆钵如钟形,土坯砌筑,中空,表面有乳钉间凸棱纹带两道。现整体风蚀严重,表面灰层与泥皮大多脱落。
  瓜州东巴兔塔尔湾寺五代、北宋初期。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东巴兔村三组南侧3公里处的塔尔湾小山丘上。分东、西2座塔,相距16米。东塔为单层方塔,塔座平面呈正方形,边长3.7米,高6.5米,夯土版筑,东、南、北两面下部开拱形浅龛;塔身土坯砌筑,为方形亭阁式,檐下施菱角牙子一层,覆土攒尖顶;塔刹已残,刹座为折角须弥式,边沿压有红柳枝,正中竖插1根木刹柱;通•36•体抹麻刀灰浆,表面垩白,绘赫色花纹。西塔地基平面呈八角形,内径3.5米,每边长1.5米,中空,土坯砌筑,外抹泥皮,墙厚0.8米,残高3.5米,刹顶部因塌落而形制不明。
  瓜州东千佛洞土塔西夏、元代。位于瓜州县东千佛洞东、西崖顶。现存土塔4座,东崖顶2座,即1号塔、2号塔;西崖顶2座,即3号塔、4号塔。4座土塔均损毁严重,现呈圆形土塔,土坯砌筑,土坯长34厘米、宽15厘米、厚6厘米。1号塔整体底部直径2.5米,残高1.1米。2号塔东侧保存三层白灰抹面,底部直径3.25米, 顶部直径1.45米,残高2.55米。3号塔底部直径6.5米,残高3.5米。4号塔底部直径3.5米,残高2.2米。
  瓜州口五座塔西夏、元代。位于瓜州县广至乡临潭村东南侧3公里处的砾石戈壁中。共有5座塔,东西“一”字状排列。每塔相距约7米,分布面积150平方米。塔底基平面均为方形,边长3米。其中,2号塔、5号塔的塔座似为十字折角方形。塔体均为土坯夹芨芨草垒筑而成,外抹白灰。土坯长25厘米,宽20厘米, 厚10厘米。
  瓜州锁阳城塔尔寺塔群西夏、元代。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南坝村锁阳城遗址东侧1.5公里处的风蚀台中。寺庙建于唐初,名“开元寺”,元代重修后改名“塔尔寺”,明嘉靖后同锁阳城一起被废弃。
  现存残塔11座,均为土坯砌筑。大塔1座,为覆钵式喇嘛塔,建在寺院中心;基座夯筑成方台状,南北长16米,东西宽14.5米,高3.2米,夯土层厚10一13厘米;底基圆形,直径9.5米;塔座折角层出,顶部一周莲瓣;塔身空心覆钵式,高10米,土坯垒筑,外抹白灰。小塔10座,位于大塔北侧,由东向西“一”字排列;底基均为圆形,塔座呈折角层出,土坯垒筑,直径0.8一9.5米。塔身内存放大量泥梵塔,泥梵塔中又发现泥版印刷的西夏文“六字真言。
  瓜州东千佛洞泥梵塔与塔群西夏、元、明、清代。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东南56公里的东千佛洞内。分泥梵塔、窟区塔群建筑两部分。第一部分泥梵塔,在东崖上、下两层,共存西夏至元代僧人制作的泥梵塔窟3个。塔内存放许多泥梵塔,少数泥梵塔内有僧人骨灰和用毛边纸书写的西夏文,多数亦拓有梵文。1987年整修加固中封闭东崖上下层存放的泥梵塔窟2座,加固封闭前进行窟门清理,在下层1号泥梵塔窟发现西夏文、蒙古文、藏文、汉文等经卷残页、佛像图,时代为西夏至元代。第二部分为榆林窟区塔群建筑,共12座。分佛塔、塔形化纸楼两类。佛塔共有6座,有方塔、六角塔、八角塔、覆钵式喇嘛塔四种,或内部有壁画和彩塑。
  瓜州双墩子土塔元代。位于瓜州县南岔镇南岔村东南5公里处的十工南侧一寺庙遗址中。共2座,东西相距8.6米。双塔均为土坯砌筑,覆钵式喇嘛塔,底基平面均为圆形,塔体实心。东塔直径1.7米,残高3米,塔座和刹座为十字折角式,残貌半壁独立;西塔底径3.05米,残高2.6米,塔座为十字折角式。明代以来,当地人将这两座塔称为“双墩子”,表明土塔建造早于明代。
  (作者系瓜州县文物局干部)瓜州古城王建荣王景普俞正芝瓜州县古城文物资源丰富,目前共发现历代古城遗址达55座,其种类之多、形制之全、形式之丰富在全国少有,成为全国保存古城遗址最多的县之一。在已发现的古城遗址中,有汉唐城址28座,清代城址27座,从县城、乡城,一直到规模最大的州城,种类十分丰富,对研究当地古代行政、军事、文化等极具价值。
  锁阳城古遗址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亦称“瓜州古城” “苦峪城”,总面积80多万平方米。该城始建于汉代,在唐代为河西重镇一瓜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大历十一年(776年)陷于吐蕃。宋景佑三年(1036年)西夏占领此地。元灭西夏,城废;明代更名苦峪城,曾缮治其城,明末城废。锁阳城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汉、唐、西夏古城之一,在河西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诸方面曾发挥重要作用。锁阳城遗址汇集了古城址、古寺院、古墓群、古渠道、古垦区等多种遗迹,集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国内少有,尤其是保存基本完整的大量灌溉系统,显示了这一地区古代灌溉农业的发达及其以后沙漠化的进程。
  安西老城位于瓜州县西湖镇中沟村七组北侧100米处,距离瓜州县城1.5公里,北邻疏勒河南岸大湾。城址分布面积96万平方米,底基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980米。城四面正中筑有城门和瓮城,双重城楼,城门洞用大青砖券砌,城墙顶有垛墙。东城门瓮城被毁,北城门瓮城残存部分及轮廓;东南、西南角角墩倒塌消失,西北、东北角角墩尚存,墩体表面风蚀倒塌严重护。由于水灾、风灾、沙漠化等自然因素和人们生产生活活动以及不合理利用、年久失修等人为因素,造成城址损毁。荒芜处散落大量青砖块、兽头瓦当、青花瓷、红花瓷片、褐釉陶缸片等。该城历史脉络清晰,文化内涵深厚,对研究安西历史沿革和清代城堡建筑形制具有重要价值。1989年被安西县(瓜州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岔大坑古城遗址位于锁阳古城东北4.5公里处,古城基本方形,规模较大,实测其东垣长560米,北垣550米,西垣535米,南垣525米,是迄今所见除敦煌古城和锁阳城古城之外,这一带最大的古城遗址。整个城内地面低洼平坦,多为洪水侵入面淤积的红胶泥层覆盖。城内地面低于周围原始地表3.5米许,所谓“南岔大坑”,即指此城内之洼地。城内城周暴露较多汉代灰陶片、红陶片、碎砖块等物。与锁阳城同样,南岔大坑古城亦位处昌马河(疏勒河)洪积冲积扇西部边缘的古绿洲沙漠化地带,城周荒弃的农田阡陌、渠堤历历在目,一望无垠。
  六工城古遗址位于瓜州县南岔镇。六工城遗址由城和障两部分组成。大城东西长362米,南北宽304米,面积110048平方米。南、西、北三面各有城门及瓮城,城墙呈直线,唯东城墙连续四次内折,南、西、北墙保存相对较好,外城东墙倒塌严重。’大城东北连接一座小城障,平面呈方形,南面正中设门,东西长76米, 南北宽82米,面积6232平方米。六工城遗址是丝绸之路上两汉以来一处重要的城址,初步考证大城当为“宜禾县”,小城当为 “昆仑障”之故址。始建于汉代,城外有农田水利遗迹,证实当时宜禾城既是军事要塞,又是农业屯垦区,为研究丝绸之路发展和各民族交往有重要的价值。该遗址最早在1926年被著录,1944年正式开始考古调查。
  破城子古遗址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常乐村。俗称“破城子”“常乐城”。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50.6米,东西宽144.7米,面积36000余平方米。城墙夯筑,四角筑角墩,门向北,门外筑瓮城。东、西二垣各设马面3座,每座间隔约70米,马面顶宽8米。城内上层为唐代文化层,内含水波纹白陶、灰陶片、花纹砖及“开元通宝”钱币等;下层为汉代文化层,内含绳纹、水波纹灰陶片、夹砂红、褐陶片和烧骨。北墙外有南北18米、东西宽15米的大型夯土台,俗称“望月台”。东墙外有汉代砖室墓,出土绳纹灰陶罐、瓮、灶、纺轮、铜做、铁器等。城址保存较好,对研究河西汉唐史有重要价值。
  桥湾城古遗址位于疏勒河北岸,西距瓜州县城85公里。该城平面呈长方形,墙垣用粘土夯筑,保存基本完整,东西长320米,南北宽122米,残高5米至8米。南北二垣各开一门,留有瓮城,城楼残迹,四角筑方形角墩,据说在城西南角的疏勒河上,原有一座天然土桥,横跨河流南北两岸,桥下流过河水,观之正好是一河湾故名桥湾。
  清安西柳沟卫城该城建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其位于今三道沟镇四道沟村,夯土版筑,平面呈正方形,长宽皆190米,面积3610平方米。开南门,四角有角墩,四面有马面8个,因该地天然水沟居多且遍生柳树,俗名柳沟,该城亦曰柳沟城,即清柳沟卫城。
  布隆吉古城该城于雍正元年(1723)建成,位于今布隆吉乡政府东1公里,呈长方形,东西长1090米,南北宽910米,面积约1平方公里。该城初为厅治,为兵备道驻扎。城内有鼓楼,为四达之区。镇署与道署东、西并峙,城北为安西卫治所,城守都司、衙署分布于城西北。东关厢及城内大街为贸易区。城西有风神庙等建筑。该城初无土著,居民多为陆续招集或流落而来。乾隆年间, 相继为安西州、府治所,是清代中前期控扼西北地区重镇。居民有回、汉等族。
  安西大湾城位于瓜州县城北1.5公里,东西874米,南北921米,面积804954平方米。四面均有城门和瓮城。《重修肃州志》记载:“本朝经历安西,始建于今大湾地方”。清廷委派吏部郞中马尔泰、光禄少卿汪隆、临洮知府白讷监造。城有双重城楼,始建于雍正五年(1727), 告竣于雍正六年(1728) 。
  清踏实城遗址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人民政府东北150米处,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71.6米,南北宽241.1米,城墙夯土版筑,夯层20厘米,墙体底宽5.1米,顶宽3.6米,残高6.4米。城外东北侧、东南侧各有一处建筑台基。据《肃州新志》记载,该城址始建于清雍正三年(1729),民国三十年(1941)废弃。城址原建有门楼、角楼、角墩等设施,属典型的清代早期堡迅城址,对研究古城建筑形制的演变、发展具有重要价值。198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人为生产生活对踏实城遗址的影响较大,城址东、南、西、北墙均遭不同程度的损毁,但城址基本轮廓较为清晰。
  双塔堡遗址该城建于雍正六年(1728),在布隆吉清城西30里许,现已被双塔水库淹没。其地清人曾描述回路东西,河水湾环,林木葱茜。
  百齐堡遗址位于广至乡卓尼村西700米处的风蚀台地当中,遗址平面大致呈正方形,东西长154米,南北宽149米,墙体夯土版筑。四角筑外圆内方角墩,南侧开城门,门外筑有瓮城。遗址南、西、北墙、瓮城及东南、西南、西北角墩保存较为完好。
  •44•据《肃州志》中记载,该城址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主要用来屯兵屯粮,后因此地缺水,而被废弃。遗址对研究清代兵营讯堡制度及堡讯建筑形制具有重要价值。1989年被安西县(瓜州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6月1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冥安县城遗址冥安县城遗址属规模较大的汉代古城,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南坝村东南6公里的南岔大坑,四周为风蚀台地,地势较底,西南距锁阳城遗址4.3公里。城址平面呈正方形,夯土版筑,边长560米,城址西北角遗存方形小城一座。该古城是瓜州县现存规模较大,时代较早的汉代故城之一,其在河西史地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03年7月15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悬泉置遗址位于瓜州县与敦煌市行政区域交界处吊吊水沟口西侧,面积约2.25万平方米。南临三危山支脉火焰山,北与疏勒河流域汉长城烽燧遥望。1990年,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系统的科学发掘,发掘面积3000多平方米。遗址由主体建筑坞堡和坞外附属建筑仓、厩构成。坞呈正方形,边长48.10米,土坯砌筑。悬泉置遗址是继居延遗址之后简牍出土数量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的遗址,该遗址的科学发掘,对研究汉晋驿站的结构、形制和布局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与之相联系的大量简牍及其它各类遗物为我们了解汉代邮驿制度及西北边郡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生活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它是中国考古史上第一次发现的汉代至唐代丝绸之路上具有接待、中转作用的驿站,是丝绸之路上接通中原与西域的重要驿站,被评为“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晋昌郡城址位于瓜州县沙河乡人民政府东侧。有东西二城,东城位于萧家地南500米。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80米,南北宽70.5米,面积5600余平方米。门南向,门外有瓮城,城四周有壕沟。西城位于萧家地东北,距东城150米。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43米,南北宽103米,面积14700余平方米。东墙开门,门宽4.2米。南墙保存较好,其余三面城墙残垣断续。周围散见大量垂帐纹灰陶片及黑砂陶片。对研究城建史和河西晋唐史有重要价值。
  旱湖脑城遗址位于双塔镇新华村东南1.5公里处,该城由相连的南、北两城组成,南城东、西墙北端与北城相接。两城平面均为长方形。南城东西长260米,南北宽170米,墙体多被流沙掩埋。北城东西长220米,南北宽160米,城墙夯筑。四角有角墩, 门向东开,宽4.85米。城内外地表散见绳纹、弦纹、水波纹灰陶片。同时,城址周围墓葬分布较为密集。该城为汉、晋古城,时代较早,・46・且周围墓葬、窑址分布密集,有一定的考古研究价值。
  巴州古城遗址位于瓜州县南岔镇。古城东、西墙各长296米,南墙长285米,北墙长294米,残高1.2-3.0米。南、西、北墙各有2个马面,西北角有角墩,城门西开。城内有一处较大的院落遗存,坐北向南,东西70米,南北50米,房屋呈“凹”字形分布,有大小房址约20间,墙基残高0.8-2.9米;其堆积层约厚2.5米,地面遍布灰色、红色、褐色陶片以及石杵等物,时代较早。城南、北、西墙内侧分布有陶窑共14座,其中较大者长4.9米,宽2.7米。该城保存完整,地面遗迹丰富,未遭扰乱,是研究汉、晋古城建制布局的典型标本,也是研究河西史地的重要遗存。
  潘家庄城遗址位于瓜州县双塔镇。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约210米,东西宽约170米,分布面积约35.7万平方米。城墙现已全部倒塌成土梁,残宽4-5米,残高1.2-1.8米,夯土版筑,夯层不清;四角筑有角墩,城南正中开一城门,门宽4.5米。该遗址西侧距潘家庄墓群500米, 根据墓群的发掘情况和城址内散落的青砖,可断定其时代为汉代、魏晋时期,是当时农耕区内的居民居住地,对研究早期城址构筑形制及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兔葫芦城遗址位于瓜州县双塔镇的荒漠沙丘地带。遗址分居住区、制陶区、石器制造场、墓葬区四个区域,总面积约450万平方米。居住区内地面分布有大面积房屋遗迹,房屋墙体已不存,但有柱洞和大面积圆形灰坑,灰坑内遗存红烧土、灰烬和兽骨,•47•四周散落有大量石器、陶片;制陶区在遗址东侧,可见窑底多处,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石器制造场在遗址北边,地面散落有大量石器及成堆未加工的石料,石器有石镰、石斧、尖状器、刮削器等;墓葬区在遗址东北面,因长期遭受风沙侵蚀,墓底裸露地表,人骨、随葬器物大部分破碎,岀土有陶器、石器、铜器、骨珠,贝壳等。从遗址出土的器物说明,该遗址属于四坝文化遗址,对研究河西地区史前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考古价值。
  老师兔古城位于瓜州县南岔镇七工村截山子南麓,东北距县城33公里。该城坐落在一处高仅数米的花岗岩剥蚀残丘上,平面呈矩形,东西长约40米,南北宽33米。墙垣用粘土夯筑而成,夯层很薄,墙体残留两排清晰的柱眼。四角筑有角墩,唯东北角墩特别高大,以兼作烽燧之用。当地村民们说,他们还曾在这里捡到过唐代开元钱币等物。老师兔城地处截山子南麓泉流汇集的一处洼地,泉眼多发,水草丰茂,绿树葱茏,与其周围干枯嶙峋的荒山秃岭和青石戈壁,恰成鲜明对比,从而使这里成为漫漫沙磧古道上的一处十分理想的中继站和补给地。
  (作者系瓜州县文物局干部)瓜州古长城吴万军瓜州县古长城遗址主要以河西汉长城为主,河西汉长城的修筑,是随着河西郡县的设置和对河西的开发分阶段进行的。
  在西汉初至中期,占据河西地区的匈奴经常侵扰边塞,但由于西汉国力虚弱,无力抗击匈奴、只能采取和亲政策。经过休养生息而国力渐强的西汉政权在汉武帝(前140—前87)时期,决心统治河西,朝廷派霍去病率重兵西征,于元鼎六年(前111),败匈奴,先后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迁中原兵民垦荒屯田,并开始大规模在河西北部边境修筑长城防御体系以固边防,由今居(永登)筑塞至酒泉,把河西走廊的东、中部地区首先置于长城的保护之内。元封四年(前107)西汉政权由酒泉继续向西筑塞,直至敦煌玉门关,将河西西部地区括于其中,瓜州境内长城即为此时所建。
  一、瓜州文物及汉长城调查简述2010年5月,瓜州县文物局按照省文物局《关于做好早期长城资源调查工作的通知》,正式成立“甘肃省长城资源调查第六工作组”,启动了汉长城的调查工作。
  为了调查数据的完整、精确、野外采取航拍、卫星地图与长城有关资料和现场对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队员战酷暑、斗风沙,经过一个多月艰苦紧张的工作,野外调查记录工作于7月15日结束。总行程5800多公里(车行5420公里、步行380公里), 共调查辖区内长城段落总长183.5公里(分为71个段区,现实存60段,消失11段,实存长度69.36公里,消失长度113.99公里),墙体71处、关堡7处;单体建筑57个;相关遗存12处,采集标本46组共计132件。新发现长城沿线文物点23处,其中墙体7处(桥湾东支线长城1、2段,双塔长城1、2、3段,东沙窝支线长城1、2段);烽火台2处(南沙窝8号烽火台、南沙窝9号烽火台);关堡2处(桥湾东2号堡、望杆子1号堡);其它相关遗存12处。通过此次长城调查,摸清了我县汉长城分布情况、走向脉络、更为全面、科学地掌握了长城的规模、分布、构成、自然与人文环境、保护与管理现状等基础数据,查明了双塔长城段走向不清的问题,纠正了以往长城调查对该地区段长城分布,走向认识上的偏差。
  1987年12月长城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5月25日瓜州县汉长城及沿线烽燧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瓜州汉长城分布及其走向划分2010年,甘肃省早期长城资源调查数据记录,瓜州汉长城从县城中部横穿而过,大体呈由东向西走向。
  瓜州境内汉长城由主线长城、四段支线长城和一段双线长城组成。主线长城由东向西,从玉门市境内饮马农场西北蘑菇滩地区(连霍高速公路北侧)进入瓜州县境内,沿疏勒河北岸(连霍高速公路南侧)经桥湾、布隆吉、双塔水库西侧跨过疏勒河向西,经小宛、梁湖、县城南侧、西湖镇四工村、望杆子、东沙窝、南沙窝至豁壁墩峰火台与敦煌境内汉长城相连。
  桥湾东支线长城1段位于桥湾东疏勒河北岸的沙丘、砾石戈壁相间地带。起于桥湾东长城2段起点南9米处,由东南向西北与桥湾东长城2段平行延伸至桥湾东2号烽火台东南158米处,长674米。
  桥湾东支线长城2段位于桥湾东疏勒河北岸的沙丘、砾石戈壁相间地带。起于桥湾东长城4段起点南9米处,东南ー西北向与桥湾东长城4段平行延伸,长959米。
  东沙窝支线长城】段位于西湖镇西湖村东20公里处的砾石戈壁当中。与东沙窝长城〜段南ー西向平行延伸至东沙窝长城9段起点北侧,进而拐为东北ー西南向与东沙窝长城9段平行延伸至东沙窝支线长城2段起点,长2597米。
  东沙窝支线长城2段位于西湖镇西湖村东17.5公里处的砾石戈壁当中。起于东沙窝长城9段起点北侧,东北一西南向与东沙窝长城9段平行延伸至东沙窝支线长城1段起点,长1472米。
  望杆子双线长城位于西湖镇四工村四工农场西11公里处的砾石戈壁当中。处于望杆子长城2段、3段墙体北侧,北一西南向与望杆子长城2段、3段平行延伸至望杆子3号烽火台北45米处, 长2779米。
  三、瓜州境内汉长城沿线自然与人文环境瓜州境内的汉长城大多都修建于疏勒河谷两岸,距疏勒河流域近至十几米,远至2千多米。疏勒河是位于甘肃省西部的一条内陆河流,古代又称苏澈河,发源于祁连山,沿祁连山北麓经玉门、瓜州、敦煌北与党河交汇注入哈拉湖,西入榆树泉两段,全长400多公里。据记载:疏勒河源在靖逆城(位于今玉门市赤金堡西北)东南,其发源处距靖逆520里,西北流,与昌马河会,又北入昌马河口旧道,直趋四道沟,过桥湾而西,汇诸沟以达当河之尾,归于哈拉脑儿。远古时期的疏勒河是汇入古罗布泊湖的河流之一,疏勒河古道即展现在眼前:平坦宽阔的河道,繁衍着繁茂的胡杨、红柳芦苇等多种野生植被,成为沙漠中的绿色屏障。
  瓜州汉长城修筑于疏勒河两岸,期间经过绿洲、风蚀台地、山塬带、砾石戈壁等地貌。部分长城段落在人类发展、村镇建设、耕地开垦和道路建设等活动中被摧毁。气温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土壤主要为沙砾岩、沙岩、亚沙土、亚黏土。地貌为洪积、冲积扇平原、灌丛沙丘、风蚀台地、砾石戈壁分布较多。长城沿线主要是农业人口,以农业生产和畜牧业为主,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蜜瓜、枸杞、甘草等。312国道、214省道、连霍高速公路、兰新高铁、敦煌铁路等道路穿越长城、或在长城两侧与之并行。
  四、瓜州汉长城的构筑和保护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地理优势,戈壁沙漠缺少水源、土、石, 更没有砖、瓦等修筑长城的基本材料,所以修筑长城大都选择在离疏勒河流域比较近的地方修筑。工匠们巧妙地利用大漠绿洲特有的植被红柳、胡杨、芦苇和芨芨草会同沙土层层铺压。
  1997年4月,由县文物局组成的工作人员抢险加固维修小组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用土坯、泥草对北干沟4号烽燧底部基础和中部台体进行了抢险维修。2012年一2014年瓜州县文物局积极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项目,由敦煌研究院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共同勘察设计《甘肃省瓜州境内长城墙体、烽燧遗址维修加固方案》,2013年11月由敦煌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直属第一项目部中标,由甘肃经纬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工程与2014年4月开工,2015年9月竣工验收。此次,“汉长城(烽燧)遗址抢险加固工程”,共涉及单位遗址58个。实际抢险加固单体60个。维修加固工程东西横跨180多公里,主要针对遗址存在严重的表面风化、基础掏蚀、裂隙、崩塌和坍塌、酥碱剥落、植被破坏、人为破坏等病害。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以其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的时空跨度,成为人类历史上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和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景观,瓜州汉长城是瓜州汉代防御工事之实体。在古代它具有拓疆扩土之功用, 汉长城的修建对阻止匈奴进犯,开发西域,发展与西亚各国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今汉长城虽然已不再发挥原有功能,但其作为长城文化,长城精神的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对它的保护和旅游开发也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一部分,做好长城保护对于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系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瓜州古烽燧文史委整理瓜州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东临玉门市,西接敦煌市,南北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毗邻,西北与新疆哈密市相接,自古以来就是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商贾重镇,兵家必争的要地。烽燧(也称烽火台、烽台,烟墩、烟火台),是古代的报警系统,是汉代河西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汉王朝构建河西,乃至整个北方防御工程的缩影,对研究古代边防建制,建筑形式和汉代军事防御体系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今的瓜州大地上,烽燧多达200座之多,其中,长城烽燧多达70座。
  布隆吉豁落崖烽燧位于瓜州县布隆吉乡布隆吉村砖厂,南100米的疏勒河北岸,烽体高大,底基平面呈长方形,夯土版筑,烽西侧留有登烽脚窝,四周散落有陶片,该烽燧南侧紧靠疏勒河,北侧1.5公里处汉长城东西向通过,根据其地面散落的遗物和所处的地理位置,为汉代长城南侧,疏勒河沿线的军防设施,月牙墩烽燧位于瓜州县双塔镇月牙墩村西北3公里处,修筑在疏勒河南岸半月形台地上,底基平面呈长方形,顶部四周用土坯砌筑有月牙形外沿,并立有登烽木桩,北侧留有登烽脚窝,烽燧北侧紧靠疏勒河,是唐代——清代疏勒河沿线的军防设施。
  苜蓿烽位于瓜州县布隆吉乡双塔村,双塔水库大坝西3.5公里处的疏勒河北岸,平面呈长方形,烽体底部借助风蚀台地修筑,上部夯土版筑,中间夹有圆木,烽燧南侧连有坞障,底基平面呈长方形,烽位于东北角,土坯修筑而成,坞墙现已倒塌,白墩子一号烽燧位于瓜州县西湖镇城北村西北34公里处,白墩子山丘之上,汉代沿用到唐代,也叫白虎关,平面呈长方形,土坯泥巴垒筑而成,中间夹有红柳、芦苇,烽南侧连有坞障,平面呈长方形,烽位于东北角,四周坞墙夯土版筑,西侧开有一门。据有关专家考证,该遗址为汉唐时期,瓜州至伊吾古道沿线的广显驿驿站遗址,在《大唐西域记》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均有记载,对研究当时驿站构筑形制,及丝路交通史均具有重要意义。
  大泉驿烽燧遗址位于瓜州柳园镇公园路社区西北60公里处,分布面积11869平方米,这些烽燧历年久远,风雨侵蚀,如今大部分已经倒塌成为废墟,保存完好的并不多,以前的甘新公路由南向北穿过遗址,现在,公里两侧还可以看到房屋遗迹,但是墙体全部倒塌,仅存底基,遗址四周有散落的瓷片,毛毡、粗布片,铁器残片,羊毛等物,这处遗址根据其所处位置和所采集的标本,被断定为清代旧甘新大道沿线的驿站遗址,被称之为大泉驿,民国时期曾驻军防守,后来废弃,这处遗址在历史上,曾经为保障当地交通畅通和给养供给,起到过重要的作用。
  •56•老师兔烽燧遗址位于瓜州县广至乡南7公里处的十工山山丘之上,平面呈方形,使用芦苇和泥筏相间垒筑而成,该烽燧南与山南诸烽相见,北与六工城遥遥相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根据其构筑形制,其时代可推断为汉代至唐代,是当时六工城与山南地区之间,古道沿线的安全瞭望警戒设施。
  七星峰烽燧位于瓜州县布隆吉乡双塔水库西南1.5公里处的七星峰山顶之上,由东向西共分布有七座烽燧,燧借山名,命名 “七星峰”,烽燧之间相距较近,编1至7号,各烽燧之间有羊肠小道连接,借助山势,构成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烽燧北侧,山下汉长城跨越疏勒河东西向通过,是汉代长城沿线的军防体系。
  火焰山一号烽燧位于十工山山顶之上,汉代沿用至唐代,占地面积20.24平方米,居烽而望,十工山南北景象尽收眼底,大有一览众山小之势,地理位置十分险要,烽燧平面呈长方形,采用石块、芦苇、胡杨树及砂石垒筑而成,从建筑原则上来讲,充分发挥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优势。
  汉代石板墩烽燧位于瓜州县北31公里马鬃山南山丘上,周围为连绵起伏低矮山丘,系石炭纪片麻岩变质岩。烽燧用石块、芦苇垒砌而成,基座呈正方形。地面散落水波纹、绳纹陶片,均系汉制。该烽燧是至今瓜州境内所保存的3座石烽燧(另两座为黑尖山石烽燧、火焰山石烽燧)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是汉代通往匈奴北界山脉的重要军防设施和路标,也是现代军用地图上的坐标,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汉代黑尖山烽燧位于瓜州县柳园镇黑尖山顶。烽燧用石块夹红柳垒砌,中间横穿圆木以增大拉力;烽形完整,略呈长方形。烽燧东3米山坡上有当年修建烽燧时挖取石块留下的石坑,直径5.5米,深1.2米,坑内散落水波纹灰陶片。黑尖山石烽燧是汉代通往西域北路伊吾道的重要军防设施和路标。
  汉代火焰山石烽燧位于瓜州县西南省道314线(原安敦公路)35公里南600米处小火焰山顶。烽燧北侧16米有1954年国家测绘总局立测绘坐标和砖水泥结构基准点,方座圆点,正中刻画“十” 字,上方标“二用点”,下方标“国家测绘总局”。东北与西汉宜禾都尉昆仑障相望,东南与瓜州口汉烽燧相望,西南与汉悬泉置遗址、芦草沟烽燧相望,西北与汉长城宜禾侯障、三棵树井城相望,正北与长城25号烽燧相望。此烽又处于小火焰山之巅,所以地势十分险要。
  八椤墩烽燧位于南岔镇南截山南麓芦草沟北岸,汉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烽燧平面呈八角形,每边长6.5米,高12.5米。夯土版筑,夯层厚10-12厘米。南、西两面留有上下烽燧的脚窝,乃汉制“吊绳脚窝”装置。地面散落绳纹,水波纹陶片。该烽燧乃山南汉广至县-敦煌郡-楼兰道军防设施。清《重修肃州新志•安西卫册》、民国《安西县新志》均有记载。
  瓜州古石窟文史委整理瓜州县是古丝绸之路重镇,也是佛教东渐的必经之地,历代的善男信女在瓜州境内开凿了榆林窟、下洞子、东千佛洞、旱峡、碱泉子等石窟,留下了众多宝贵的艺术珍品。
  榆林窟位于锁阳城镇南26公里处的榆林河峡谷内,洞窟开凿于峡谷东西两崖上,现存43窟,其中东崖11窟,西崖32窟,分布面积112850平方米。洞窟形制为过洞式中心柱、过洞式覆斗顶、过洞式窿顶、过洞式人字坡顶四种形制,壁画总面积4200平方米。彩绘佛、道图10856铺,彩塑佛、道造像244身。以壁画和题记判断,洞窟当中唐3窟、五代8窟、宋13窟、西夏、元各4窟、清9窟。这些洞窟系统的保存了从唐代到清代1200余年间的壁画和彩塑。无论洞窟形制、壁画内容、艺术风格斗鱼敦煌莫高窟的艺术有着密切联系,是敦煌艺术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196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下洞子石窟又名小千佛洞石窟,位于锁阳城镇南14公里处的榆林河水峡口,东南距榆林窟12公里。洞窟开凿于峡谷东岸,总长250米,距沟底4米。现存13窟,其中有壁画的洞窟11座,空窟两座,壁画总面积226.8平方米,彩绘佛像图1128铺,彩塑造像11身,现存壁面和造像年代以五代-西夏居多。洞窟形制为穹窿顶过洞式、过洞式中心柱两种结构。该石窟始创于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屡有增修。总系榆林窟群保护范围,其艺术风格与榆林、莫高二窟紧密相连,1963年连同榆林窟一起被国家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千佛洞石窟位于锁阳城镇南坝村东南28公里的长山子北麓,南为山间河谷,北为砾石戈壁,西北距锁阳城遗址24公里。现存大小洞窟23个:东崖9窟,分上下两层,上层6窟,下层3窟;西崖14窟,分上下两层,上层8窟,下层6窟。有壁画、塑・60•像的洞窟9个,东崖4窟,西崖5窟。其中西夏5窟、元1窟、清3窟。彩绘壁画29幅,人物1144身,壁画面积486.7平方米,彩塑56身。从洞窟形制看,该石窟始建于北魏、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不断增修和开窟,形成规模较大的石窟群,由于五代以前的早期壁画被西夏之后的壁画所覆盖,故现在多见西夏元代的佛教作品和清代的道教艺术作品。东千佛洞石窟是敦煌艺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西夏时期的壁画内容可补莫高、榆林二窟之不足。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碱泉子石窟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南坝村锁阳城遗址南10公里的长山子北麓碱泉子峡谷,洞窟开凿于峡谷东、西两崖崖壁上,现存24窟,其中东崖21窟,西崖3窟,平面方形,有覆斗顶和穹窿顶两种形制。存有壁画的洞窟一个,位于西崖,属五代时期作品,壁画剥落较为严重。碱泉子石窟洞窟较多,规模较大,距离锁阳城遗址近。
  旱峡石窟位于锁阳城镇农丰村东南18公里处的旱峡北口,分布面积约5000平方米。仅开2窟,均分布在旱峡峡谷西崖上,南窟高于北窟6.5米。南窟内有壁画无塑像,壁画保存面积18.5平方米,彩绘文殊、普贤各1铺,千佛81身,供养人像13身,西夏文题记13方,汉文、藏文、蒙古文、维吾尔文刻划、墨书题记26条。北窟内有塑像无壁画,共有彩塑佛像5身,先全部被砸毁。据考证,该石窟寺开凿于西夏时期,虽然规模较小,仅有两窟,但其壁画和彩塑技艺精湛。
  瓜州古墓文史委整理经四次全县文物普查,基本查明瓜州全境分布古墓葬、近代名人墓共计26处,8123座。其中春秋-秦乌孙氏族墓1处,汉、魏晋墓23处,唐墓1处,近代名人墓2处。现予分述。
  乌孙氏族墓地遗址位于南岔镇六工村西南悬泉峡谷南麓瓜州敦煌界,春秋-秦,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地坐落在悬泉瓜州敦煌界塔尔泉墩西,西至今瓜州敦煌界碑西500米;南起自然冲沟;北至山坡,2.5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墓葬86处,不规则墓坑,人下葬后不起封土堆,顶部压风化花岗岩石块。一些墓葬外围用石块摆成不规则茔圈,直径12-18米不等。留宽1.20-1.40米莹口。
  破城子墓群遗址位于锁阳城镇常乐村西南3公里戈壁,汉、魏晋,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墓葬封土56座。砂石洞墓,墓室为穹窿顶、覆斗顶两种形制,长1.90-2.40米、宽1.86-2.20米、高1.60-2.40米不等;葬式为仰身直肢、侧身曲肢两种。
  踏实墓群遗址位于锁阳城镇农丰村南戈壁,汉、魏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起麻黄塘大沙梁与锁阳城墓群相望,西至双石公路,南起汉石峡石窟标杆子山北麓,北至农丰村耕地南缘,100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墓葬封土425座,其中茔圈大墓9座,其余为中、•62•小型墓,绝大部分为砂石洞墓。大墓封土分方锥形和圆锥形两种,方锥形封土长、宽16-22米不等,高3.20-4.5米不等;圆锥形封土直径12.00-18.00不等。
  锁阳城东墓群遗址位于锁阳古城东南4公里戈壁,汉、魏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0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墓葬674座,封土多为圆锥形,均为砂石洞墓。大墓多集中墓群东南部,有茔圈大墓6座。1号墓规模最大,茔圈120平方米,省道向东,长186米、宽6米、土阙2座,残高3.60米,墓道封土梁南北长38.60米、宽6.60米、高1.00米,墓室顶封土圆锥形,直径26.60米,高3.60米。早期被盗,大揭顶。据考证,该墓群与汉冥安县直接关联。
  锁阳城西墓群遗址位于锁阳古城西南6公里戈壁,汉、魏晋,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起测绘坐标,西至踏实墓群东缘大沙梁;南起长山子北坡,北至锁阳城南风蚀台地,110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墓葬512座,大墓多集中在墓群西北部。1号大墓茔圈112米见方,茔圈南开神道门,神道长126米,宽12米,门两侧立土坯门阙,残高3.20米,圭寸土圆形,周长68.30米、高2.85米,墓道封土梁长24.50米、宽2.65米、高90厘米。该墓群与汉冥安、广至二县直接关连。
  冥水南墓群遗址位于锁阳城镇常乐村破城子遗址(冥安县城) 东南4公里,冥水南戈壁汉、魏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起长山子北坡,西至风蚀台地古水渠首双叉墩;南起冥安14号烽燧,北至冥水古道南岸,136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墓葬768座,其中大墓8座,封土堆周长40.5米,高2.50-2.20米,墓道长18-36米,宽1.50-2.20米、高1.00-1.20米,墓底至地面深8-12米,出砂石量350-1200立方米,约40-50人,2-5年完工。大墓多集中于墓群东部,以1号大墓为标志,早期被盗,大揭项。
  冥水北墓群遗址位于锁阳城镇常乐村破城子遗址(冥安县城) 北6公里冥水古道北戈壁,汉、魏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起冥安17号烽燧,西至冥安县城风蚀台地东边缘;南起冥水古道北岸,北至大沙梁,145平方公里范围分布基葬2460座,大墓22座,多集中在墓群中部,1号墓规模最大,座落在桥子——东千佛洞便道北180米。莹圈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116米,南北长188米,21808平方米,砂砾梁宽2.60米、高60厘米。
  黑水河墓群遗址位于锁阳城镇常乐村破城子遗址(冥安县城)东2公里黑水河(冥水)古道南口两边,汉、魏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起冥水南墓群西缘测绘座标,西至黑水河(冥水) 西口风蚀台地,南起冥安14号烽燧,北至冥水北墓群西南缘。86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墓葬518座,大墓多集中墓群东南部,8座,占0.4%,1号墓规模最大,茔圈136米见方,18496平方米,砂砾梁宽2.60米、高90厘米,四角稍高。基室封土方锥形,底边16.50米见方、高3.25米。中墓80座,占11%,小墓430座,占88.6%,早期被盗92%。
  长沙岭墓群遗址位于锁阳城镇北桥子村东北10公里长沙岭,汉、魏晋时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起冥安12号烽燧,西至长沙岭冥安9号烽燧,南起冥水北墓群北缘大沙梁,北至长沙岭大沙丘测绘座标,126平方公里范围分布墓葬781座,大墓4座、小墓779座,封土全为圆形,大墓封土底边周长46-56米、高1.20-2.50米,墓道封土梁长16-22米,宽1.20-1.60米、高60-80厘米。早期被盗65%。地面散落被盗出土的绳纹、水波纹灰陶片。墓群北缘风蚀台地,乃汉冥安县东北部农业区,农田水利遗迹尚存。上述诸墓群与冥安县直接关连。
  旱湖脑墓群遗址位于布隆吉乡政府南8公里,汉代,县级文・64・物保护单位。东起萧家地晋昌郡城址西3公里风蚀台地,西至冥安19号烽燧,南起长山子北麓测绘座标,北至早湖脑城南戈壁。分布砂石洞小墓258座,城周围黄土台地分布砖室墓28座,绝大部分早期被盗,风蚀塌落严重,形制不明。2003年6月,为配合疏勒河流域移民工程项目,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抢救发掘,墓葬14座,出土器物66件。
  晋昌郡墓群遗址位于沙河乡南戈壁,汉、魏晋,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东起七道沟农场,西至城西4公里草滩,南起戈壁,北至城北古道,120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砂石洞、土穴墓687座。1995年7月上旬,七道沟农场移民,在城西北4公里草滩采挖白刺根(可入药,销售医药部门),无意发现两座墓葬,系土穴墓,无葬具,人骨架腐烂。墓坑长2.10米、深90厘米,土坯封门。出土绳纹陶瓮、水波纹陶罐、旋纹陶瓶、盘、钵17件,桥钮铜镜, 铜顶针、铜簪各一件,收缴县博物馆。
  六工城墓群遗址位于南岔镇六工村六工城(汉宜禾都尉昆仑障)西10公里风蚀台地,汉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墓葬45座。风蚀严重,地面仅存圆形封土堆,底边直径6.00-12.00米,高1.20-3.00米。乃宜禾都尉昆仑障墓葬区。
  十工山墓群遗址位于十工山北麓国道214线南侧,汉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东起十工村南戈壁,西至小火焰山北麓,南起十工山、南截山北麓,北至省道214线北戈壁北缘,东西长26公里, 南北宽3-5公里狭长地带分布砂石洞墓、砖室墓134座。封土圆形,直径3.50-4.80米,高0.60-1.20米,墓道封土长6.80-22.60米,宽1.20米-2.00米,高0.60-1.20米,乃昆仓障墓葬区。2007年,为配合九旬峡移民工程修筑干渠项目,县博物馆抢救发掘墓葬38座,其中砂石洞墓36座、砖室墓2座。出土器物180件(铜器4件、钱币19枚、铁器1件、泥器14件、画像砖6件、雕砖构件8件)。
  十工北墓群遗址位于南岔镇十工村北荒地,汉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东起十工3号烽燧,西至国道214线,南起十工村' 十工农场耕地北缘,北至自然沟洼地,30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砖室、土穴墓44座。地处风沙口,风蚀严重墓道封土不见,仅存圆形封土堆,其中十工1号烽燧东南150米处1号墓规模最大。1996年5月被盗,出土铜鞍马,绳纹灰陶瓮、水波纹陶罐等。地面散落绳纹、水波纹灰陶片。国家“九五“ “十五“计划,将该地列为农业开发区。县博物馆已同有关部门协商,划定保护范围30平方公里,立标保护。
  安西墓群遗址位于瓜州县城东南3.5公里戈壁,汉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长城南北两侧长1.5公里,宽300米狭长地带内,砂石洞墓56座,圆形封土,底径6.80-9.00米,高0.80-1.00米,墓道封土梁长7.50-13.50米,宽1.40-1.80米,高40-60厘米。地面散落绳纹、水波纹陶片。
  北沟墓群遗址位于西湖镇北沟村东南4公里戈壁,汉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砂石洞墓43座,分布在汉长城南北两侧。封土圆形,底径8.50-13.00米,高0.80-1.45米,墓道封土梁长7.50-13.50米,宽1.40-1.80米,高0.60-1.00米。
  小宛墓群遗址位于小宛农场何家庄南双塔水库总干渠18-33公里之间狭长地带,共51座。汉、魏晋时期,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北距汉长城51号烽燧、小宛破城子3.5公里。1986年10月18日-1987年元月,小宛农场职工、小宛村四队农民,盗掘墓葬15座,出土随葬品37件。其中陶盘直径33厘米,乃瓜州境内汉、魏晋墓岀土陶器所仅见。案发后,文物全部收缴县博物馆。14、15号墓出土沙枣木葬具均回填,只采集横档头标本。
  五道沟墓群遗址位于河东镇五道沟村八组,兰新铁路南北两侧,汉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东起疏勒河支流五道沟西岸,西至村南铁路岔道口,南起水沟,北至铁路北水渠,2公里范围内分布砖室墓78座。东北距汉渊泉县城12公里,西南距晋昌郡城8公里。大部分墓葬集中在铁路路基下和南北两侧边沟外沿,计44座;其余分布在河西岸台地,水沟两侧、铁路北水渠两侧,计34座。为配合兰新铁路复线修建工程和改弯道提速工程,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安西县(今瓜州县)博物馆先后两次对48座墓群进行了抢救挖掘,出土器物267件,为揭示安西(今瓜州县) 在汉、魏晋时期墓葬制度、文化内涵、文化编年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六道沟墓群遗址位于河东镇六道沟村四组北三棵树沙丘,汉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北距渊泉县城14公里。3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墓葬62座,其中砖室墓8座,土穴墓54座,其中六道沟北岸1号砖室墓风蚀裸漏地表,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4米,南北宽1.80米,高2.45米,条砖平砌16层墓墙,17层收顶,墓道向东,长10.20米,宽1.10米,深3.36米,拱券门,宽95厘米, 高1.00米,条砖封门,青条砖铺地,人骨、葬具腐烂,岀土绳纹陶瓮、旋纹陶罐6件。
  布隆吉墓群遗址位于布隆吉乡北疏勒河汉长城南北两侧,汉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东起九墩湾西风蚀台地,西至国道312线3164公里转变处南北向冲沟,南起疏勒河北岸,北至兰新铁路旧路基,14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砂石洞墓47座,封土圆形,直径2.20-4.50-7.00米,宽1.20-1.70米,高20-60-70厘米。
  桥湾城东墓群遗址位于桥湾古城,清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城东、南两面、疏勒河两岸分布墓葬84座,其中砖室墓12座,土坑墓72座。其中3座砖室墓1970年扩建国道312线时,由于当时政治历史背景,筑路民工不知文物保护价值,将其挖开,拖出保存完整、身着马蹄袖绣花红袍、脚穿黑色高筒靴、镇守桥湾城的官员尸体,将其放在公路边上的沙堆上取乐,后遗失。因该地干燥,且清墓埋葬地层浅,尸体下葬后很快脱水,细菌未及感染腐蚀,故保存完整。该墓群与清雍正十年修建桥湾城驻防官兵死亡下葬直接关连。
  桥湾城西墓群遗址桥湾古城东疏勒河南岸,汉、魏晋,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东起桥湾城疏勒河南岸、西至电站大坝南端,南起疏勒河古河道北岸,北至砖厂,东西长2公里,南北宽400-600米狭长地带内分布土穴墓26座,北距长城400米。1985年5月初,河东镇政府建砖厂时,将1号墓压塌。墓为夫妻合葬墓,穹窿顶土穴墓,墓顶距地表1.50米,墓穴正方形,2.20x2.20米,深90厘米,墓道向南,长3.60米,宽1.40米,墓门底距地表深1.50米。5月6日,县文化馆文物赴现场进行抢救清理,共出土器物106件(枚),遗体掩埋,部分器物现陈列于桥湾文管站。
  蘑菇滩墓群遗址位于河东镇桥湾东蘑菇滩,汉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东起国道312线3130米,西至3144米,南起疏勒河北岸汉长城,北至国道北1.5公里,东西长14公里,南北宽1.5-3公里狭长地带内分布砂石洞墓58座。封土圆形,直径2.20-4.50-6.50米,高0.30-0.60-1.10米,墓道封土梁长4.50-7.50-13.50米,宽1.40-1.80-2.60米,高0.30-0.60-1.20米,30%早期被盗,地面散落绳纹、水波纹灰陶片。该墓群乃安西(瓜州)长城沿线最东端之墓群,与长城军事防线直接关连。
  锁阳城古墓遗址位于锁阳城遗址,唐代,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起城东4.5公里风蚀台地,西至城西风蚀台地测绘座标,南起长山子北麓锁阳城东、西汉墓群北缘戈壁,北至城北古渠道保护标志,120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砖室墓、砂石洞墓224座、大型坑葬8处70万平方米,砖室墓、砂石洞墓多分布在长山子北麓戈壁,计174座;土穴墓分布在城南风蚀台地,计50座;大型坑葬分布在城北古渠以南至东南风蚀台地。
  吴氏家族墓遗址位于锁阳城镇北桥子村六组(吴家沙窝),清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墓葬座落在居民点东北300米水塘南侧, 占地100平方米,按其家族辈份由西向东排列土坑墓18座。
  谢进士家族墓遗址位于三道沟镇山水梁村一组耕地,清,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地4000平方米,原有茔墙,呈南北长方形,开南门,南北中轴线立主碑、墓碑、神道碑三通,神道两侧由南向北排列谢进士砖墓1座,土坑墓15座。
  瓜州古道李宗俊瓜州古道最早开通于西汉时期,实用于五代、宋、元、明、清, 有些道路以至今日仍在继续使用(譬如莫贺延磧道)。
  张骞出使西域贯通后,西域的使者、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经过连绵数千里的漫长古道一丝绸之路瓜州古道,经过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的必经之道。
  唐盛时期,唐王朝先后平定了突厥,薛庭陀等部,使得更多的边疆少数民族部落归附。为了有效的对突厥、回纥、靺鞨、室韦、契丹等部实施管理,仿照汉朝开始设立都护府的建制。当时,盘踞在西域外的新疆吐蕃军队国力日渐强大,经常侵犯和偷袭大唐边关郡城。大唐为了防止吐蕃军队的进攻,建立了后世所熟知的六大都护府(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单于和北庭),其中犹以安西都护府最为出名,管辖龟兹、于阗、碎叶、疏勒四镇,面积为300万平方公里的疆土,同时开辟了安西(瓜州)通往西域的诸条新的道路。加强了大唐边关屯军对各重镇要塞关口的镇守。唐朝也是汉人建立王朝以后对外扩张疆域达到一个巅峰的朝代。
  据记载和考证瓜州古道主干道有七条,其古道名为:西域南道、大磧路古道、瓜沙二州间的三条驿道(南道、中道和北道)、矟竿道、莫贺延磧道、大海道和瓜州唐道等通道。
  瓜沙二州间的三条驿道南道,咸亨四年(673年)至永淳二年(683年)通行,道由沙州东行,经州城、东泉、其头、无穷、空谷、黄谷、鱼泉7驿,至瓜州常乐驿,再东抵瓜州。唐高宗朝,吐蕃自其大相禄东赞主政以来,积极北扩,先后吞并吐谷浑、党项等的大部分驻牧地区,并积极向西域发展,争夺唐安西四镇。咸亨元年(670年),吐蕃进一步扩大战果,“陷白州等一十八州”。同年,唐廷颁制:“诏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婆道行军大总管,右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以讨吐蕃,将援吐谷浑还其故地” 。结果爆发了著名的大非川战役,唐军大败。战争之后,在青海河源地区吐蕃继续北上推进,直逼鄯州;同时,吐蕃势力积极向西域发展,咸亨四年(673年),“弓月南结吐蕃,北招咽面,共攻疏勒,降之”,唐西域形势危急,被迫出动单于大都护府所属漠南东突厥降部,由单于大都护府长史假鸿胪卿萧嗣业统率西征。这次西征为唐精心组织的一次大规模西征,其结果史载:“嗣业兵未至,弓月惧,与疏勒皆入朝”,唐终于挫败了吐蕃,挽回了一时的不利形势。由此考查,咸亨四年(673年),沙州刺史李祖隆奏奉敕置鱼泉驿等时正值萧嗣业统兵西征之际,说明瓜、沙二州间驿站的最初设置就是为配合萧嗣业这次西征而置,为唐蕃关系恶化和吐蕃吞并吐谷浑以后,为加强瓜、沙二州之间道路的安全而置。
  中道,永淳二年(683年)至天授二年(691年)通行,道由沙州东行,经州城、东泉、其头、悬泉、鱼泉5驿,至瓜州常乐驿,再东抵瓜州。唐高宗统治末年,随着永淳元年(682年),突厥贵族阿史那骨咄禄、阿史德元珍等第三次暴动重建突厥政权之际,吐蕃与突厥开始遥相呼应,唐与吐蕃在河源、西域地区的争夺亦更趋激烈。而就在此边疆危机之际,永淳二年(683年)高宗驾崩,唐被迫放弃对四境的用兵,转而加强防御而易为守势。在此背景下,永淳二年(683年),唐瓜、沙二州间的驿道被迫“奏奉敕移就山北悬泉谷置”,即新置悬泉驿,而将此前通行的鱼泉、无穷、空谷、黄谷4驿“同前奉敕移废”。说明,为通行的安全考虑起见, 唐被迫放弃了靠近南山水源补给充足的旧驿道,改置于山北地势开敞较为安全的中道。
  北道,经天授二年(691年)与证圣元年(695年)的改置和增补,道由沙州东北行,经州城、清泉、横涧、白厅、长亭、甘草、阶亭7驿至瓜州常乐驿,再东抵瓜州。随着吐蕃力量的进一步强大,吐蕃开始介入西域。仪凤年间,吐蕃再次向西域发起猛烈攻势,唐安西四镇再次丢失。后虽经裴行俭于调露元年 (679年)智取四镇,唐又暂时恢复了对四镇的统治,但随着东突厥复兴,吐蕃乘机与突厥各部联兵犯西域,唐再次于垂供二年(686年)放弃了四镇。为挽回此颓势,其间唐廷曾命韦待价为安息(西)道行军大总管,“督三十六总管以讨吐蕃”,结果“属天寒冻雪,师人多死,粮馈又不支给”,而兵败寅识迦河。直至长寿元年(692年),再度经过精心战争准备的武周政权,任命王孝杰为武威道行军大总管出征,最终再次击败吐蕃克复了安西四镇。王孝杰西征行军就是经由沙州取道矟竿道北去的。巧合的是,瓜、沙二州间驿道的再次改置时间正好又是王孝杰这次西征的前一年,前引《沙州都督府图经》清泉驿条谓:“刺史李无亏以旧路石磧山险,迂曲近贼,奏请近北安置,奉天授二年五月十八日敕移就北”。由此说明,瓜、沙二州间驿道的再次改置北道,就是为配合王孝杰这次西征,因旧道“迂曲近贼”,为了西征大军的行军安全而改的。
  三道比较,最初的南道靠近南山山谷,水草补给最方便,但接近吐蕃边界,通行不安全;中道最为径直,亦可得到水源补给,但还是近吐蕃边境;北道最为迂曲,水源补给困难,但地势开敞,远离吐蕃边界,通行最为安全。由此可见,唐时该地区交通驿道的建设所考虑的因素,一是要靠近水源,二是要相对安全,皆因自然环境的变化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莫贺延磧道又称第五道,是隋唐时期经由玉门关,途径莫贺延磧至伊州的一大道,与经由沙洲的矟竿道先后交替使用而为唐时期设置驿站维持动词往来的主干道。该道至周证圣元年曾增至十驿,以维护道路的安全往来,其大概走向为:从瓜州常乐县北稍偏西行,先后经新井驿、广显驿、乌山驿、第五驿、冷泉驿、胡桐驿,至伊州所管的赤崖等驿至伊州。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 “窦固破呼衍王于天山,留兵屯伊吾卢城”,此路始通,继于沿途筑峰戍守(今自瓜州抵伊州,沿途所见多有东汉烽燧)。魏时继续使用,《魏略》谓之“新道”。晋武帝太元十年(385)苻坚遣将吕光征龟兹,大胜还师,经高昌、伊吾、宜禾(今瓜州县六工古城),亦循此路。隋大业四年(608),命薛世雄出玉门、下伊吾;五年(609),隋炀帝至张掖,高昌王麴伯雅、伊吾吐屯设来朝见,皆由此路。隋末丧乱,伊吾叛离,唐初,仍与伊吾隔绝,莫贺延磧路封闭不通。贞观四年(630),伊吾来归,此路复通。
  威亨元年(670),吐蕃攻西域,“焉耆以西所有城堡无不降下,遂长驱东向,淌高昌壁,历车师庭,侵常乐县界,断莫贺延,以临我敦煌”,知吐蕃从西域回师,亦循莫贺延磧东来。至仪凤四年(679),裴行检送波斯王子返国,经莫贺延磧,亦由此道“。是年,并于此道沿途置驿。又至武则天万岁登封元年(696)二月, 进一步完善此路诸驿,增设为十驿。五代、宋、元、明、清以至今日,此路仍继续使用。两千年间,此路虽曾有过多次短暂的不通,但民间交往则一直不断。总体来说,从古至今,此路逐渐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在中西及周边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矟竿道为唐代沙州通西域伊州的一道,曾与瓜州通伊州的第五道莫贺延磧道交替置驿使用而为河西通西域的主干道。路线自沙州西北行至下西宁堡,转向西行,经兴胡泊南缘、河仓城(约为今大方盘城)、汉玉门故关(今小方盘城),转而向北行经咸泉戍、矟竿馆(矟竿戍),北至伊州。据敦煌文书S.367《沙州伊州地志》,唐伊州伊吾县所属的三戍中有矟竿戍;《太平寰宇记》 伊州条云:“正南微东取矟竿馆路至沙州七百里”,矟竿道得名就是因为此道有矟竿戍和矟竿馆。矟竿道通行一是因为该道连接伊州与沙州的距离较第五道莫贺延磧道连接伊州与瓜州的距离为短。因据《元和郡县图志》卷和敦煌文书S.383《西天路竟》载,两相比较走第五道莫贺延磧道的距离至少要多出三五天的路程;二是从汉以来取此道通行的史实,很可能矟竿道沿途的水草供给较好,这是古代西北交通旅行所考虑的重要的一个因素。相反,第五道中途必须穿越数百里的莫贺延磧,水草之缺乏,道路之险危,在玄奘的记叙中可见一斑。由此推测,在东汉以来通行的伊吾路,多数时候应该是指唐代的矟竿道。
  大海道从沙州有大海道直通西州,《西州图经》记载:“大海道,右道岀柳中县界。东南向沙州,一千三百六十里。常流沙,人行迷误。有泉井,咸苦,无草。行旅负水担粮,履践沙石,往来因弊。”16其具体的行进路线大概是从今鄯善县鲁克沁斜向东南行,经底坎尔、土古满塔、比尔阿塔尔布拉克、肖尔布拉格、玉尔衮布拉克、央格布拉克、乌宗布拉克、巴勒衮布拉克、红柳泉,抵达库木塔格沙漠南缘。顺山势东行,经库木库都克、羊塔克库都克、臭水泉、具什托克布拉克等至疏勒河流域,最后抵达沙州。唐以来,由于该道道路难行、吐谷浑影响等方面影响,通行很少。但由于其为通达西域的一条捷径,在军事上发挥了特殊作用而没有隐没。
  大磧路为汉最早通西域时所行之北道。关于该道经行的路线, 根据文献记载,大致由唐代沙州西北行,出故玉门关(非阳关),穿过白龙堆(今库姆塔格沙漠)北部,经今罗布泊北岸,再沿孔雀河而上,西抵焉耆及其以西。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灭吐谷浑而开通了大磧路,但这次通行时间不长。很快随着隋末天下大乱,吐谷浑乘机再度兴起。其王伏允悉收故地,复为边患,吐谷浑重新占领了鄯善、且末地区,大磧路及西域南路的通行再次被阻。唐贞观四年,贞观四年(630年)唐灭东突厥政权,吐谷浑所依恃的与突厥的联盟不复存在,唐对吐谷浑的军事打击已指日可待。为打通由吐谷浑阻遏的东西交通,贞观六年,唐岀兵土谷浑。自贞观九年(635年)大磧路开通以后,终唐一朝,虽时有因吐蕃与胁从于吐蕃的吐谷浑人的骚扰时有中断,但直至五代沙州曹氏归义军时期,从沙州与回鹘、于阗等往来频繁的史实,说明大磧路与西域南路始终是通行的。该道在中西往来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传播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西域南道又称于闻道。该道为西汉最早经营西域时所开的两道之一。隋唐时期西域南道的数次开闭,与大磧路的数次开闭时间、背景完全一致,这是因为其开通与受阻的原因是相同的,都同吐谷浑对敦煌以西鄯善、且末地区的控制与否相关联,前文已述,此不赘。需要补充的是,该道在隋唐经营鄯善、且末,乃至唐经营于阗及其以西直至葱岭地区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而且也为唐高宗后期吐蕃试图进入西域以来,吐蕃进入西域的东道必经之路,其道自今柴达木盆地西出茫崖镇山口,经屯城、石城镇连接于阗而窥四镇;而且该道在西通南亚诸国及中印文化交往中,为东西往来的捷径。贞观十八年(644年),唐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其回程即取此道。
  瓜州唐道在瓜州县境内迄今仍保留着唐代时期的古道遗迹,这在全国也极为罕见。这条唐道主要分布在瓜州县境内的布隆吉和锁阳城镇,这些道路的主要线路有三条:第一条是由锁阳城、桥子东坝、长沙岭、南戈壁、旱湖脑古城、布隆吉;第二条是由锁阳城、原桥子乡(今堡子村)、吴家沙窝北、乱泉子(这条道路的遗迹宽2.8——3.8米不等,深0.6——1.3不等)、紫泥井子、秃葫芦、双塔堡;第三条是由锁阳城、平头树、白家圈、槽子沿、踏实、新沟古城、破城子、十工山、六工城。
  这三条唐道,除第三条变化较大,遗迹略显模糊外,第一条和第二条唐道都比较完好,有一部分现在仍在使用。这三条道路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沿途水草丰茂、泉津交错、湖泊遍布、天然胡杨林、红柳林、芦苇、滨草等各种野生植物茂盛,很适合古人以牲畜为交通工具的长途旅行;二是这三条唐道基本上是州郡城锁阳城通往各县、各乡军堡的捷径;三是这三条道路多为自东向西的走向,但都通往锁阳城,再由此向西或向西北延伸。可见锁阳城在古代交通上和行政上的重要地位。还有较为次要的道路,如由锁阳城、马圈、野马井、桥子口子、北干沟、安西(瓜州)县城;还有一条是由锁阳城、北桥子、树树梁、神马泉、小宛南山、小宛堡等古道。
  虽然瓜州境内的各条古道虽已历千年,经过风吹雨侵,有的古道比周边地面下凹近两米,但目前仍然继续使用,为人民的生产生活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瓜州古驿站吴万军驿站在古代是专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从出土汉简显示,从长安到敦煌大汉官方共设置了80多个驿站,仅敦煌郡境内,东起渊泉、冥安、广至、鱼离、悬泉、遮要、敦煌七个置,其中鱼离、悬泉和遮要三置远离县府,悬泉置更是立于不毛之地。瓜州是古丝绸之路商贾重镇,是古代中西交通要道上的明珠,唐代经由瓜州连接东西南北的古道就有七条之多,在众多古道上的馆驿就尤为重要。其他驿站或依道而建,或依水而建,或依山而建,或依城而建,与各古城一起构建了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线。
  唐鱼泉驿站遗址(又名老师兔城)位于瓜州县南岔镇七工村西南18公里,截山子南麓,是一座规模较小的汉代古城。该城坐落在一处稍高的花岗岩剥蚀残丘上,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0米, 南北宽25米,分布面积1000平方米。城墙底宽3.2米,顶宽1.4米, 残高近10米。夯土版筑,夯层厚6—8厘米,四角筑有角墩,唯东北角特别高大,疑兼作烽燧之用,覆斗状,底部方形,每边长5米, 残高近10米。城内有碎陶片,砖块,铁片等遗物。周围是泉流汇集的一处洼地,泉眼多发,水草丰茂,绿树葱茏,其周围干枯嶙峋的荒山秃岭和青石戈壁,从而使这里成为漫漫沙磧古道上的一处十分理想的中继站和补给地。让西行沙州,东去瓜州的行旅均可在此处得到丰盈的水草补给。
  据《古本敦煌乡土志八种笺证》考证,在汉代,这处古城遗址为鱼离古城所在地,唐代设鱼泉驿,是汉唐时期瓜州至敦煌古道沿线的驿站之一。1989年被安西县(今瓜州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泉驿遗址(又名苜蓿烽燧遗址)位于瓜州县布隆吉乡双塔村双塔水库大坝西3.5公里处的疏勒河北岸,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6米,东西宽4.5米,高5.7米,烽体底部借助风蚀台地修筑,上部夯土版筑,中间夹有原木,夯层厚14—16厘米。烽燧南侧连有坞障,地基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8米,东西宽7.95米,烽位于东北角,坞墙现已倒塌,残高1.2米,残宽0.8—1米,土坯修筑而成,土坯长35厘米,宽20厘米,厚15厘米。该烽是唐玄奘、岑参所指“玉门关外第一烽”,对维护东西方交通畅通及河西政权稳固发挥过重要作用。1989年8月被安西县(今瓜州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显驿遗址(又名白墩子烽燧遗址)位于西湖镇城北村西北30公里处的白墩子山丘之上,平面呈长方形,土坯泥巴垒筑而成,中间夹有红柳、芦苇,烽南侧连有坞障,平面呈长方形,烽位于东北角,四周坞障夯土版筑,西侧开有一门。该城始建于东汉,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至明清、相沿历史一千余年。贞观三年秋,玄奘西行过该驿站。白墩子烽燧、驿站是玉门关外的“五烽”之一。白墩子烽燧建在一处水塘边的高岗上,周围都是荒地和戈壁地貌,水塘很罕见。清道光二十三年(1842)八月十二日,禁烟英雄林则徐发配新疆,途径此驿,在这里留下了西行的足迹。
  悬泉驿遗址(又名悬泉置)位于瓜州县与敦煌市行政区域交界处吊吊水沟口西侧,是汉代设立的一处官方驿站,也是中国最早的邮驿,中国汉代建立在丝绸之路沿线的驿置机关之一。悬泉置是一座方形小城堡,门朝东,四周为高大的院墙,边长50米,东北角和西北角均设突出的坞体的角楼。坞墙采用土坯垒砌而成。坞内依西壁、北壁建有不同时期的土坯墙体平房3组12间(内含一个套间),为住宿区;东、北侧为办公房舍;西南角、北部有马厩3间;坞外西南建有一组长约50米,呈南北向的马厩3间。坞外西部为废物堆积区,整个建筑面积约2.25万平方米。据出土简文记载:西汉武帝时称“悬泉亭”,昭帝时期改称“悬泉置”、东汉时期改称“悬泉邮”,魏晋时曾废弃。唐以后复称“悬泉驿”、宋以后又废置。汉代又称“贰师庙” “吊吊水”。
  (作者系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瓜州古名人文史委整理中国最伟大的书法家——草圣张芝张芝字伯英,汉族,东汉大书法家。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他是东汉时期敦煌郡渊泉县人(今瓜州县四道沟老城一带)人。
  “凉州三明”之一大司农张奂的长子。虽出身官宦家庭,而无纨绔习气,少有气节,勤奋好学。张芝从小就立志练习书法,学习著名书法家崔子玉、杜伯度的笔法、家中布帛,先练字,后漂洗, 水为墨染,人称为“张芝墨池”。张芝对崔杜之法,喜而学之,转精其巧,三国时韦诞,称张芝“草圣”。由此可见,张芝虽以崔杜为师,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谓超前绝伦,独步无双。张芝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书迹今无墨迹传世,仅北宋《淳化阁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与钟繇、王羲之和王献之并称书中四贤。
  他从民间和崔、杜那里汲取了草书的艺术精华,创造了跨时代的大草、当时亦称“今草”,一时名嘈天下,学者如云。张芝的“一笔书”,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 气脉通于隔行,“如行云流水,拔茅连茹,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下而为下字之上,奇形离合,数意兼包,若悬猿引涧之象,钩锁连环之状,神化自若,变态无穷,若清涧长源,流而无限,萦回崖谷,任于造化,”是张怀瓘在《书断》中对一笔书的精辟概括, 同时高度评价张芝的草书“精熟神妙,冠绝古今,张劲骨丰肌,德贯诸贤之首,伯英即草书之祖也” 。
  王羲之对张芝推崇备至,师法多年,始终认为自己的草书不及张芝。马世晓先生曾撰文评论道:“自汉末至中唐六七百年间,在草书领域里涌现岀了韦诞、索靖、卫恒等这些传于书坛的人物。” 更有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四位光耀千古的大师,他们的师承都导源于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位巨人一一“草圣张芝”。
  刚正不阿的安边名将一张奂张奂(公元104—181年),字然明,东汉敦煌郡渊泉县人(今甘肃瓜州)人,他是东汉后期驰骋沙场的征边名将。其父张惇,任汉阳郡太守。张奂历经东汉顺帝至灵帝五朝。
  张奂早年师从太尉朱宠,研习《欧阳尚书》,并将四十五万余字的书,自行删减为九万字的《牟氏章句》。之后,到大将军梁冀府中任职,不久即“以疾去宫”。继后,州郡推荐贤良,张奂考取第一,被拜会议郎。公元一五五年(汉恒帝永寿元年),朝廷调张奂为安定(今甘肃镇远)属国都尉(相当于郡太守,管理内附诸族)。在任期间,南匈奴入侵,他对东羌采取和善政策,联合东羌,共同打击匈奴,挫败了南匈奴的入侵,多次建立战功。张奂后岀任武威太守、度辽将军及护匈奴中郎将等职,并升为大司农。他在东汉的对外战争中功勋卓著,多次以恩信安抚、招降外族,使得北方宁静一时。汉灵帝即位时入朝,为宦官所利用,率军进击大将军窦武,迫其自杀。事后自责不已,拒受封侯,又上疏为窦武等人伸冤。不久迁为太常,因得罪宦官被诬陷罢官。晚年归居故乡,授课著书,不再出仕。光和四年(181年),张奂去世,年七十八,遗令素服薄葬。
  他死后当地人民为他建立了祠堂,世代纪念他。
  不为强权的名臣——盖勋盖勋(140年一191年),字元固。东汉敦煌郡广至县(今甘肃瓜州县境内)人,他生于仕宦世家,初学孝廉,任汉阳(古城在今甘肃甘谷县南)长史。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北地(今甘肃庆阳西关)羌人配合黄巾起义军进攻陇右,陇右刺史左昌率兵镇压。盖勋建议不要采取这种激化矛盾的办法解决,左昌不但不听他的话,还把盖勋调离汉阳,屯守阿阳。
  盖勋在一次与羌人的作战中,受了伤,由于羌人很尊重盖勋,所以没有杀他,并说:“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负天”,随后便把盖勋送回汉阳。盖勋回到汉阳后,刚上任的刺史杨雍了解他的为人,很器重他,便提拔他做了汉阳太守。不久,汉阳地区发生了灾荒,饿殍遍地,灾民成群。盖勋立刻开仓救济,同时拿出自己家里的粮食救济灾民。从此,盖勋名望愈来愈高,被朝廷任命为讨虏校尉。汉灵帝知道盖勋的情况后,下诏召见了他。汉灵帝问盖勋,如今天下这么乱是什么原因?盖勋回答说:“是朝臣内部纷争所致”。当时宦官蹇硕恰巧在场,蹇硕是汉灵帝所宠爱的宦官之一,作恶累累,世人唾之,故蹇硕十分痛恨盖勋。尽管这样,盖勋仍然受到汉灵帝信任。不久,做了京兆尹,“每军国密事帝常手诏问之”。
  汉灵帝死后,少帝即位。董卓率兵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专断朝政。后又挟献帝西迁长安,自任太师。盖勋十分痛恶,蔑视董卓,视其为粪土,称其为“小丑”。董卓虽然对盖勋恨之入骨,却不得不征盖勋为议郎。当时,朝廷公卿以下,对董卓无不阿谀奉承,唯有盖勋与之针锋相对。是时,朝廷的司隶校尉之位空缺,董卓问司徒王允谁可担当此任,王允推荐了盖勋。董卓当然不会听王允的话,乘机把盖勋调离京师,让盖勋做了越骑校尉,很快又任命为颍川(今河南开封县境内)太守。盖勋尚未到职,董卓又把他调回京师。总之不让他掌权。从此,盖勋一直不得意。五十一岁便去世了。盖勋在京任京兆尹时,严惩宦官的事被传为佳话。
  因汉灵帝重用宦官十常侍,故宫廷宫官为非作歹,十分凶残。长安令杨党,其父为中常侍,他贪赃枉法,无恶不作,家产千百万。盖勋决心铲除这个恶霸。许多官员都害怕杨党,劝盖勋不要冒这个险,但盖勋还是惩治了杨党,并把党父也治了罪。盖勋这种不畏权贵,置自己安危于不顾的高贵品质和斗争精神,不仅在当时,而且在今天也是值得人们称道的。
  亚圣——张昶张昶生卒年不详,敦煌渊泉人(今甘肃瓜州县)人,东汉末年大将张奂之子、书法家张芝季弟,书法家,擅草书,有“亚圣”之誉。为黄门侍郎。尤善章草,书类伯英,时人谓之亚圣。极工八分,又善隶。华岳庙两堂碑文昶造自书之,元帝又刊其二十余字。二书有重名,传于海内。其书有《西岳华山堂阙碑铭》至今传世 (《后汉书•张奂传》、《水经注》、《书断》)。张昶是汉“草圣” 张芝之季弟,官至黄门侍郎,善隶,书类其兄,时人称之“亚圣”。《后汉书》《水经注》《书断》《九品书人论》等均有记载,并明确《华山庙祠堂碑》是张昶所书。据《笔势传》记载,书圣王羲之曾“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说明张昶的《华山庙祠堂碑》对王羲之及后世影响很大。
  文武名将——索靖索靖(239〜303),中国西晋书法家。字幼安,张芝姊孙,博通经史。曾官尚书郎、雁门和酒泉太守,拜左卫将军。著有《索子》 《草书势》等。索靖善隶、行书,尤擅长章草,与书法家卫瓘齐名。他的草书学张芝,而又有自己的风格,当时有谓:精熟至极,索靖不及张芝;而妙有余姿,则张芝不及索靖。可见他的书法成就可以与张芝相媲美。索靖作品传世的有《月仪帖》《出师颂》《七月廿六日帖》等。其中以《月仪帖》最为世所重。此帖笔力坚劲、锋芒毕露,个人特点比较鲜明,同记载中索靖书法的面貌基本相符,字数较多,是学习章草的好范本。
  唐朝名将一哥舒翰哥舒翰(? -757年),突厥人,官任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爵西平郡王。哥舒翰屡破吐蕃、占领石堡城,夺取九曲,成立了宛秀、神策二军。哥舒翰嗜酒如命,醇酒美人,时时相伴,以致身虚;也曾向唐玄宗极言王忠嗣无罪,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王忠嗣的罪。安史之乱时哥舒翰被安禄山俘虏,安庆绪大败之后,逃往邺城固守,临行前,将哥舒翰等三十余名被俘唐将全部杀害,唐代宗赠太尉,谥曰武愍。
  边关名将一郭知运郭知运,字逢时,唐瓜州晋昌(今瓜州县)人,从郭虔理破突厥有功,提升为右骁卫将军。后来又立战功,升陇右诸军节度大师鄯州(治所在青海乐都县)都督。后封太远郡公。卒赠凉州都督。
  边陲名将——王君㚟王君㚟,字威明,唐时瓜州常乐(今瓜州县)人,唐开元九年, (公元721年)十月任河西陇右节度使;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吐鲁番攻打甘州(今张掖),王君㚟率军跟至青海,大破吐蕃。因战功升为左羽林大将军,声威显赫,后为吐蕃伏兵所杀,不幸以身殉国。
  一代清官——谢登科谢登科,安西柳沟(今瓜州三道沟镇山水梁)人,生于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7年),卒于道光二十四年五月,享年68岁。嘉庆三年中进士,为甲科进士第103名,曾任四川铜梁县知县和永宁县知县。为官清廉,升巴州知州,因勤正为民,深受当地爱戴。年老辞官回乡,教导柳沟乡民设立义义学,提倡文化教育,著有 《蜀俗记》一册,已失传。北京文庙国子监,有元、明、清三朝《进士名录》:“谢登科,甘肃安西州人,嘉庆三年甲科进士第103名”。谢登科死后,安葬于瓜州县三道沟镇山水梁村,瓜州县博物馆现藏谢登科神道碑:“大清敕封文林郎四川永宁县知县和卿谢翁神道碑,道光二十四年岁次申辰夏五月立”。现谢登科第七世孙仍生活在三道沟镇山水梁村。
  •86•国宝象牙佛的保护者——郭元亨郭元亨,1986年生于高台县南华村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
  1926年,为逃避国民党抓兵,逃难到安西(瓜州)县踏实乡(今锁阳城镇)。先给别人做短工,后于1927年在榆林窟岀家。郭元亨和他的师傅马荣贵在蘑菇台子开垦耕地,种田养畜,接待来往香客,一时在瓜州一带颇有影响。随即也招来了横祸。盘踞在祁连山无恶不作的土匪为了抢劫金银财宝,到处寻找马荣贵,马荣贵在逃难昌马的途中,料到躲不过这场灾难,便吞金自杀了。从此,郭元亨便成了榆林窟的主持人,保护象牙佛的重担也落在了他的肩上。
  他牢牢记着师傅的话:“这件象牙佛是很早就传到榆林窟的,要把它好好保藏起来,世事不太平,千万不敢往外拿”。郭元亨一面看管洞窟,一面继续耕种蘑菇台的耕地。时隔不久,郭元亨收了一个徒弟,名叫王明栋。瓜州本地人,很能吃苦,为人忠厚,深得郭元亨的信任。为了确保象牙佛不岀意外,郭元亨和他的徒弟王明栋先把象牙佛放在踏实民间珍藏,后来又把象牙佛藏在了卡房子山的一个鹰窝里。
  1937年4月22日,郭元亨风闻南山下来了一支红军队伍,便急忙雇了骆驼、马匹准备装运小麦、面粉、牛羊准备逃离。几个穿便衣的红军侦查员已来到了郭元亨面前,他们对人和气,态度真诚,根本不像山里的土匪,又听红军侦查员讲:我们都是受苦人,是为穷人翻身打江山的。郭元亨想到自己苦难的经历和旧社会到处受人欺凌的悲惨遭遇,当侦查员讲到在冰天雪地的祁连山中,经过四十三天的艰苦行程,因缺乏给养,没吃过一顿饱饭时, 郭元亨对他们说:“你们来了我一定想办法帮助”。
  西路军红十三军程世才代军长和李先念就住在了蘑菇台三间破旧的磨坊里,郭元亨看到红军队伍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使郭元亨的思想认识增添了新的内容,郭元亨第一次看到,天底下竟有这样一支队伍,他非常感动。
  郭元亨便主动拿出物资救济红军,送给红军四千余斤小麦、一千余斤面粉、四百余斤黄米,两头黄牛、三十只羊、三十斤清油、一匹骡子、一匹马时,红十三军代军长对郭元亨这种帮助红军的精神表示了深深的谢意,并给郭元亨打了收条。
  当时谁也没想到红军离开蘑菇台子的第二天,马家军就来到了榆林窟。逼郭元亨交岀金银财宝,从郭元亨身上搜出了程军长打的收条,马家军便以“私通红军”等罪敲诈勒索,郭元亨只好将自己多年积蓄的三两六钱金子、一百块银元给了马家军。马家军才放过了他。
  1940年,驻扎在酒泉的马步青听说榆林窟存放着一尊珍贵的象牙佛,便派部下前来抢夺,他四处搜寻,硬逼郭元亨交出象牙佛, 郭元亨没透露象牙佛的任何真相,马家军对郭元亨施加酷刑,捆绑吊打,直到打坏了他的左臂,他全身上下被打的伤痕累累,他们还用整把香火烧郭元亨的后背,就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那句话: 没听说过这件事,也没见到过象牙佛。
  经过岁月的磨难和历次生死的变故,一向脾气暴躁的郭元亨变得少言寡语,把金钱看得很淡,就连1941年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对他的关照,他都置若罔闻,不为所动。
  1947年,安西县参议员刘永宽想抢取象牙佛,准备派人抓郭元亨,他便拿出平时积蓄的钱请高攀桂讲情,终于免除了一场灾难。
  1950年,郭元亨迎来了祖国解放后的第一个春天,他怀着喜悦的心情,爬上卡房子山,取出了珍藏多年的象牙佛,交给了安西(今瓜州)县人民政府。从此,这件珍贵的文物又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人民政府嘉奖了他的爱国行为,继续请他担任榆林窟的管护工作,曾先后当选为安西(瓜州)县人大代表,甘肃省政协委员。在保护象牙佛的过程中,历代无数的僧道民众,为此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和毕生的心血,郭元亨只是这无数无名英雄当中的一个幸存者,一个代表。
  古瓜州的历史变迁李春元李长缨唐瓜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瓜州古城(锁阳城)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 初设常乐郡,唐武德四年(621年)置瓜州。瓜州古城(锁阳城) 沿用时间长,内涵丰富,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堡遗址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考古和科学艺术价值。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文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瓜州地域是乌孙、月氏、羌人、匈奴部族杂居游牧区。西汉武帝(公元前140-87年)决心开发经营黄河以西地方,先后两次遣博望侯张骞于建元三年至元鼎二年 (前138-115年),两次出使河西、西域,归后向武帝奏报地理地势、物产文化、风俗人情。“元狩二年(前121年)三月,骠骑将军霍去病各以兵五万分道击匈奴,自此漠北匈奴无王庭。骠骑将军大败匈奴左贤王于东北,迁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塞外,置护乌桓校尉,自敦煌以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 起亭,于轮台、渠犁置卒电田,置使者校尉以领之”。通过三次大规模用兵,河西平。乃列四郡(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敦煌郡),筑长城,居两关(玉门关、阳关)固边防,河西版图统一于汉朝。今瓜州县境内始置渊泉、冥安、广至三县,统于敦煌郡。两晋南北朝(265-583年)时期,置晋昌郡,下辖渊泉、冥安、广至、宜禾、伊吾、新乡、沙头、会稽八县,总面积比今酒泉市的面积还要大。这8个县中,渊泉、冥安、广至三县沿袭汉教敦煌郡所领旧县治,宜禾县则沿袭汉宜禾都尉昆仑障、曹魏宜禾县治(今六工城)。东晋时,中原以及东南沿海一带中层社会厌恶战争的宦官、商贾、知识分子、下层社会农民、渔民、民间艺人、作坊工匠等,纷纷西迁至政局相对稳定的河西地区繁衍生息,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纺织业技术,文化、工艺美术传入,并迅速发展。北魏(386-534年),瓜州并入敦煌镇,由此,佛教文化兴起,如早峡石窟为那时所开。
  隋(581-618年)统一全国,方使河西得以恢复短暂的安定局面。开皇三年(583年),始设常乐郡,建郡城,领常乐、晋昌二县。亦在晋昌县东北置玉门关,以加强防务。大业时 (605-617年)炀帝遣裴矩出使西域,并驻张掖外交互市十二载,使河西一度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繁荣。隋末,薛举自称西秦霸王,地方势力割据,河西再度陷于战乱。
  隋义宁二年(618年),西凉王李暠七世孙,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起兵灭隋,建立李唐王朝(618907年),都长安,建元武德。次年(619年),为加强河西防务,移玉门关于大东河(疏勒河) 与葫芦河交汇之地双塔乱山子东麓据险扼守。惟惜1958年建水库水位上升,唐玉门关遭水淹至今鲜为人知。唐武德四年(621年) 五月,置瓜州,原常乐郡城为治所,领常乐、晋昌二县。唐初,由于加强了河西防务与政区管理,尤其是贞观年间(627-649年),施行“予民休息”政策,中央和地方官吏勤于施政,鼓励城乡居民发展农牧业和手工业,使国势日益强盛,至开元时(713-741年)繁荣,“开元盛世”由此而来。河西重镇瓜州当在其中。
  瓜州,作为唐、五代时期河西重镇,驻重兵防守,先后有独孤达、李昌、张守珪、王君㚟、杨休明任节度使、都督、刺史、州吏;晚唐张议潮、张淮深、张淮鼎、索勋、张承奉,五代宋初曹议金、曹元忠等任瓜沙归义军节度使。开元十五年(727年) 九月,吐蕃陷瓜州,杀人如麻,毁其城。突厥毗伽可汗遣使朝唐,请互市,并献吐蕃勾结攻唐文书,因许于西域互市,以帛易马。
  “守珪任瓜州刺史时,瓜州为吐蕃所毁,守珪帅众筑城,板干裁立,吐蕃廷至,守珪于城上置酒作乐,虏疑有备,不敢攻而退,守珪纵兵击之,房败走,守珪乃修复廨宇,收合流散,皆复故业。朝嘉其功,为瓜州都督”。大历十一年(776年),瓜州复陷吐蕃, 节度使杨休明退守沙州。大中五年(851年),沙州人张议潮起义, 汉人皆助之,吐蕃退却。“遂慑州事,缮甲兵,且耕且战。使其兄议泽领部校十余辈皆操挺,内表其衷。唐遣防御使者资诏收慰先攉沙州防御使,后升为归义军节度使,遂发兵略定其旁,瓜、沙、西、伊、甘、肃、兰、部、河、岷、廓等十一州之地。成同中(860-874年)复奉凉州全境归唐。八年(876年),入朝任右神武统军,赐第暨田,命族子淮深淮鼎守归义,十三年(881年) 卒”。至此时,由吐蕃断绝百年之久的河西交通方得以恢复,战乱才得以平定。唐《张淮深变文》曰:“河西沦落百余年,路阻潇蒲雁信稀。赖得将军开旧路,一振肖关天下知”。大顺元年(890年)张议潮子婚、瓜州刺史索勋政变,自任归义军节度使,准深、淮鼎兄弟遇害。景福元年(893年)索勋灭于吐蕃。乾宁元年(894年)张议潮族孙张承奉奉诏任归义军节度使,为维护瓜、沙二州稳定,摆脱败落的李唐王朝,自立“白衣天子”,号“西汉金山国”,后灭于吐蕃。天祐四年,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三月,唐亡。
  四月,朱温即帝位。至这时,河西进入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但瓜、沙二州仍在吐蕃统治之下,百姓苦不堪言。末帝乾化四年(914年),沙州百姓推举张承奉长史曹议金执掌州务,任归义军节度使,发兵退吐蕃。后,其子元忠、元德,孙延福、延禄世袭其位。至宋景祐三年(1036年),曹氏政权被西夏党项羌人李元昊所灭,统八代122年。
  宋(960-1279年)时,河西置西平监军司,领凉、甘、肃、瓜、沙五州。但北、南宋国势一直较弱,又由于松辽女真族南侵,危及宋王朝,顾此失彼,河西政权形同虚设。自1036年西夏党项羌人占领河西,至1227年灭于蒙元,河西实为西夏人统治,非宋王朝辖区。
  宋仁宗景祐三年,契丹重熙五年(1036年),西夏党项羌人李德明(其父李继迁)之子“元吴颁行新制夏文字,译汉籍《孝经》 《尔雅》等书。完备官制,再举兵掠回鹘,据有肃、瓜、沙三州。自晚唐以来,张、曹地方政权亦被消灭,西夏遂据有河西地区;又于兰州筑城置戌,以断吐蕃与宋交通;改元大庆”。宝元元年 (1038年),元吴正式称帝,定都兴庆府(今银川市),建立了以党项羌人为统治民族的王国,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元昊建国,基本沿袭唐宋旧制。西夏自景宗元昊、毅宗谅祚、惠宗秉常、崇宗乾顺、仁宗仁孝、桓宗纯佑、襄宗安全、神宗遵颐、献宗德旺,到末主李晛共传十帝,历时190年,至1227年灭于蒙元。西夏统治河西,设凉、甘、肃、瓜、沙五州,经过半个多世纪励精图治,予民休息政策,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繁荣。这是自公元4世纪以来,历代王朝统治河西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
  至元十四年(1227年),灭西夏,复置瓜州,属沙州路节治。元统治河西,沿袭唐宋旧制,重视与民族和善关系,社会相对稳定重视政区建设。如时属瓜州辖区的“布隆吉尔”“杜尔伯津”“东巴兔”、“老师兔”等地名沿用至今,仍为乡行政区、自然村所在地。
  明洪武四年(1371年),大将军冯胜率军攻占凉、甘、肃、瓜、沙五州。五年(1372年)设甘州行都指挥使司。是年,修筑嘉峪关以东边墙(长城)。永乐二年(1404年),置罕东卫于瓜州。成化中(1465-1487年),哈密都督罕慎倚罕东、赤金二卫, 朝廷命哈密卫移于瓜州。其后,罕慎终于联合了军东、赤金二卫兵力,袭破哈密,遂还故土。宏治中(1488-1505年),哈密又为吐鲁番回人阿黑麻攻破,忠顺王陕巴率大批维吾尔、哈萨克、回民向关内迁徙,肃州府奏报朝廷安置在瓜沙二州,遂发给牛犋、谷种俾自耕牧,以图复兴。嘉靖三年(1504年),关闭嘉峪关,关外玉门、瓜沙二州遂为吐鲁番回民所有,疏勒河支流古冥水改道北流。自此,瓜州城废,失去往昔800余年的繁荣景象。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征服噶尔丹。五十七年(1720年) 收复嘉峪关以西地方,置安西柳沟卫于汉渊泉县废址,自此“安西” 始有其名。雍正元年(1723年),柳沟卫西移布隆吉尔城,置安西镇,六年(1728年),西移大湾,置安西府。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安西府升直隶州,领安西、玉门、敦煌三县。
  溯本还原,“安西”地名者,乃“安定西域”之意。唐“安西” 地名起源散见《新日唐书》《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贞观十四年(640年),命河西大总管侯君集率军平西域,置“安西都护府”于新疆吐鲁番高昌城,领于闻、龟兹、碎叶、焉稽四镇,通称“安西四镇”,乃唐以来广义所指今新疆地域。而今“安西” 地名者,乃清以来狭义所指今安西地域,以别于唐安西都府地域。
  河西重镇唐瓜州历经千年沧桑,古冥水改道断流,城池败废,而今呈现的只是一座大荒城。汉、唐、五代、宋、元时期的农业•94•灌溉水利遗迹、车辙、房址、窑址、墓葬群等散布于城外达38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连同汉冥安县城遗址被保存下来,并出土数以千计的文物,是先祖留给后世子孙的一份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
  值得庆幸的是,200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安西县”复名为“瓜州县”,并于是年8月16日举行了 “瓜州县”复名庆典活动。2014年瓜州古城(锁阳城)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备加彰显,将名扬华夏,名扬世界。
  (作者系县文物局退休、在职干部)塔尔寺王丰艳塔尔寺遗址,唐代称阿育王寺,位于今甘肃省瓜州县城东南约70公里的荒漠中,距锁阳城故城遗址1公里处,四周有大片风蚀的雅丹地貌。塔尔寺遗址考古推测为唐至西夏时期(公元7世纪-13世纪)一处大型的佛教寺院遗址,遗存分布面积约1.5万平方米,遗址区分为外围院落和内部寺院两部分。
  外围院落东西全长约175米,南北宽约126米,地上堆积层厚0.5-2米不等。南墙宽约1米,残存墙基长约130米,最高处约1.2米。北墙宽约1米,残存墙基长约125米,最高处约2米。西墙宽约1米,残存墙基长约80米,最高处约2米。东墙破坏比较严重,仅剩几处遗痕。
  内部寺院呈南北向长方形布局,长85米,宽41米。整体格局自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大殿、中心大塔和小塔群,中轴线两侧遗存包括对称布置的鼓楼、钟楼,以及其它一些附属功能的建筑基址如伙房、僧舍、东偏殿等。
  山门,位于内部寺院的南墙中部,现存有1.1米高的土台,上堆积有沙石和各类瓦片。大殿,位于中轴线的中部,南距山门约22米处,现存土台南北全长17米,东西宽12米,高于地表2米,土台上沙土和瓦砾堆积厚0.5-1米左右,内有浅灰色或土红色条砖、方砖、筒瓦、绿色琉璃以及卷云纹滴水等,整体建筑已坍塌。中心大塔,位于大殿的北侧,形制呈圆锥形,大塔上部为覆体式结构,塔身残高8.5-9米,为土坯叠砌而成,外表白灰抹面。据当地老人谍20世纪40年代,大塔塔身被俄国人拆开,盗走大量的经卷及字画,数月内,散落的经卷还遍地飘零。老人所说之事还需做进一步的考证。大塔下方是一方形的土台,土台高3米,边长16米,系夯土版筑而成。2014年进行了无损考古勘测,发现有地宫的存在,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小塔群,位于中轴线的北侧,呈东西向依次排列,共11座,塔身也为土坯叠砌而成,呈圆锥形,残高2.5-3.5米不等,相互间距为1米。塔身中空,曾供奉有大量的泥梵小塔、经文泥饼和泥塑小佛像等。在出土的泥梵小塔中发现了泥板印刷在宣纸上的西夏文“六字真言”,由此证明这些建筑遗迹是在西夏时期完成的。钟楼、鼓楼,分别位于中轴线的左右两侧,为边长约8米,高约3米的夯土台基。伙房,位于山门西侧的南墙内,为东西长5米的跨间,进深4米的两间房屋。东偏殿, 位于钟楼北部约8米处,残留有土墙倒塌的痕迹,其痕迹东西宽约4.5米,南北长约9米。僧房,位于钟楼东侧,与钟楼相距约6米,共6间,均为土坯垒砌而成。
  相传,当年玄奘大师要“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并言“昔法显智严亦一时之士,皆能求法导利群生,大丈夫会当继之”,欲求法于婆罗门国,并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混在逃荒的灾民中岀长安。一路昼伏夜行,经秦州、兰州、凉州抵达瓜州。因当时唐朝“国政尚新,疆场未远,禁约百姓,不许出蕃”,玄奘大师西行属于违命私岀,所乘之马又死,于是大师滞留瓜州并打探西行的路径。期间凉州访牒又至“有僧字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县宜严候捉”。州吏李昌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被大师的精神所打动,当面撕毁访牒,劝大师早日离去。但苦于无人当向导,于是在所停寺院弥勒像前启愿,这个寺院就是现在的塔尔寺。后有一胡人,名叫石槃陀,请大师受戒,并请求大师收他为徒。玄奘大师告知其西行之意,石槃陀随答应帮助大师渡玉门关、过五烽。因石槃陀长着一幅尖嘴猴腮的外貌,所以便成为三百多年之后吴承恩大师笔下孙悟空的原型。所以据《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记载塔尔寺遗址是当年玄奘大师西行取经路上讲经说法、收徒的重要寺院。同时据古书《法苑珠林》记载,在北周时期从古印度传入19颗佛骨舍利,分别安放在敦煌、瓜州、甘州、凉州等地,其中一份就安放在瓜州城东的大塔内,也就是现在的塔尔寺遗址,所以当地百姓有“凡有许愿,莫不灵验”的说法。
  塔尔寺遗址以唐瓜州城为依托,位于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上,由于丝绸之路的畅通,西去求法,东来弘法的僧人络绎不绝,鸠摩罗什、玄奘等众多高僧都曾在此演经译经,使这里成为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同时唐至西夏时期的统治者也尊崇和扶持佛教,使佛教在河西地区得以传播和发展,经久不衰。因此塔尔寺作为当时一座大型的佛教寺院在佛教东渐过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作者系瓜州县文物局干部)安西州得勝墩下神龙庙及乾隆圣制碑文和祭文李生万今甘肃瓜州县,原名安西县,乃沿用乾隆二十五年(1760) 清廷所置安西府、三十九年(1774)所置安西直隶州之旧名也。出安西老城绥远门(西门)折北,行三里即到疏勒河上的“北大桥” 。距其桥北桥头一里多即为得胜墩。神龙庙,就是乾隆二十二年奉敕在得胜墩南建造的龙王庙。
  《西域图志·疆域一》载:“得胜墩,在州治北五里,旧无水泉。乾隆二十二年大兵讨准噶尔,师出其地涌甘泉数十处,士马得济,勅建龙神庙于此,封’助顺昭灵龙神’,遣官告祭,每岁春秋致祀。”《西域水道记》亦载:“大湾自雍正六年驻安西同知,乾隆二十五年改同知为安西府、裁卫为渊泉县,三十九年裁安西府、改渊泉县为安西直隶州。今城即雍正六年所建,周六里七分,高二丈六尺六寸,门四,东曰’朝京’,西曰’绥远’,南曰’永清’,北曰’威宁’。乾隆三十三年,陕甘总督吴达善徙城于大湾西南二里许,曰’新城’。城之南门屡毁于火,三十九年总督勒尔锦复修旧城居之,新城惟垣墉存焉。苏勒河经城北三里,往来西域,邮程是经;奔浪洪波,动为阻绝。《河源纪略》云’苏勒河经萨拉胡鲁苏南、安西城北’是也。河北岸半里许有神龙祠,绀宇宏丽。
  中殿塑龙神像,像侧悬故提督永公常画像,角犀美髯,顶领补服,咸言庙食于斯也。庙庭有乾隆间立碑。按:龙神之为永公,不知其说所自。《国史传》及庙碑皆不言之。碑为乾隆二十五年圣制,其文曰:”以上引文,前者道明敕建龙神庙的时间、敕封龙神的神名和时间以及每年春秋遣官告祭的定制。后者不但详细叙述了安西老城与新城的原委,还道明了安西老城与疏勒河、疏勒河与神龙祠的里距以及庙院中石碑和乾隆皇帝御制碑文,也通过按语道岀作者徐松对龙神塑像旁边高悬永公画像的疑惑。
  所谓“永公”,即满洲正白旗人氏,乾隆五年任安西提督的永常。永公在位十年,可能在任期内颇有政声,于乾隆十五年升授湖广总督。清官离去,安西民众缅怀其政绩而在龙王神像旁悬挂画像以飨香火也在情理之中。
  今酒泉市地域辽阔,古代遗留的胜迹不少,但赢得帝王青睐并为之撰写碑文、祭文的胜迹却只有此处。今瓜州北大桥头、甘新公路北侧的原龙神庙当属胜迹中的胜迹。然由于斯庙今之不存,如今知之者又少。
  1935年,甘肃汽车路开通,西北公路招待处在今酒泉境内分设酒泉、安西两个招待所,得胜墩下的龙王庙始被辟为“西北公路招待处安西招待所”。1938年,甘新公路开通,安西公路招待所被军方征用,易名为“战地服务团安西公路招待所”,俗称“陆军招待所”。正是这座龙王庙改建的招待所,不但接待过苏联援华车队的司助人员多年,也接待过国军和政府的车队及乘客,确实为抗战出过一把力……。
  到1944年5月15日,抗日战争虽未结束,但军统特务在安西制造的中苏摩擦致使苏联援华物资中断,位于龙王庙的陆军招待所便改作“汽车站”。夏鼐先生在《敦煌考古漫记》中记载:“由桥湾堡到安西龙王庙这100多公里的戈壁滩,只有新建的布隆吉、双塔堡、小湾堡3个驿运站。每站仅有两三间房子。未筑公路之前, 从玉门到安西的大车路是在疏勒河以南,因为这河以南沟渠较多,泥土又松,所以改线筑在河以北的戈壁滩上。我们在车上隔着河向南望,仍旧可以看见许多林木苍蔚的农村。布隆吉、双塔堡和小湾的村堡,都在河以南的大路旁侧。快到中午时,隔岸看到绿荫中一座小城,便是安西县城。汽车站在县城西北的龙王庙。我们的车子在站中少停,然后南驶过一桥,折向东行开进安西西门。” 夏鼐先生所谓的“汽车站”,后来改做“安西公路段”。据城北村耆老讲:“安西解放的前几年,你所问的’汽车站’好像改到路南。那时候汽路(指甘新公路)南、北各有一个单位,路北为公路段,路南为汽车监理所,过往汽车停靠路南接受监管。后来公路段搬到城里,现在的’锁阳咖啡厂’就是公路段原来的地方。”据此,乾隆二十二年所建的龙神庙遗址,就是今天“瓜州亿德药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在地。
  由于《西域水道记》所载的碑文缺失碑额,也未载乾隆皇帝御制的祭文,故敬录《西域图志》所载的御制碑文和御制祭文。
  两文照录如下:1.勅建'助順昭靈龍神廟'碑文國家徳被遐方,威宣絶漠。不惟師武臣力,亦實有神靈之助。用能厚集士衆,克成大勛。惟嘉峪闊本酒泉故郡,素稱天險。關門外為戈壁地,沙磧彌望,澶漫逶迤。向因艱於水泉,行旅重困,朕蕩平西域,誅其一二苞糵之不順命者。爰整六師,冞入其阻,初慮士馬萬衆,綆汲或缺於供。及行其地而甘泉隨地湧出,滃滃然,汩汩然,渟泓滲漉,不特荷殳之士,漱濯清流。而馬駝絡繹,•101•赴飲不匱。按:酒泉城下舊有金泉,泉味如酒,漢氏遂以名郡。兹泉出自沙漠,瑞應尤異。守土之吏以告,朕惟祭法,徳施於民則祀之,當疆事方殷而泉流肆溢,天人協應,靈貺聿臻,其事非偶。爰封神為'助順昭靈龍神',命守臣經營髙敞,建立神廟,春秋祀事惟謹。繡棟雲楣,崇巖巨鎮,.屹峙闗外。廟既成,當建碑紀述神之功烈,守臣锲石以請。稽諸古人君,為政太平則醴泉湧。朕嗣守鴻業,圖大思艱,命將出師,龔行天罚,掃百年逋誅之寇,用以纘承先緒,式廓丕基。計自今邊圉靜謐,屯牧安恬,其所以荷天庥而迓神祐者,萬萬禩靡有紀極,爰系以銘。銘曰:嘉峪之山,巖闗峩峩,六師于征,後舞前歌。宛宛流沙,迢迢逺道。天戈所臨, 地不愛寳。連巖滋液,並醴疏甘。光澄冰鏡,潔比秋潭。汲之日新, 挹之無竭。士飽馬騰,霜清月澈。廼營髙敞,廼建甍標。春秋載薦, 丹荔黄蕉。斟酌靈泉,惟神之庇。洗兵萬載,錫我繁祉。
  2.勅建'助順昭靈龍神廟'歳祭文惟神徳溥澤民,恩施育物。拱巖關而作鎮,氣感風雲;臨瀚海以垂波,功先潤澤。惟酒泉之故地,實戈壁之荒陲。沙礫彌途,向乏靈源之涌;輪蹄遄邁,載深渴飲之思。朕命將于征,指平沙而迅發。全師所過,恰膏液之滂滋;萬馬騰骧,快適奔泉之性;千軍挹注,咸歌泂酌之甘。儼賚賜之壺漿,飲和食徳。等驅馳於袵席,養欲給求。凡兹行李之往來,普頌淵澄之功烈。仰承天佑,敬迓神庥。申命守臣,經營敞地。閟宫大啟,雕几恪陳。繡栱嵳峩,薈蔚川原之氣;采椽嵽嵲,繽紛藻荇之華。爰於靈廟之落成,更遣專官而將事。雲旓羽罕,覘秘殿之森蕤;桂酒椒漿,共明流而潋滟。嗣此涵濡庶彙,覩清泚之常流。衍護深源,永濬發而不竭。尚祈昭格,鑒此精禋。
  (作者系肃州区教育局退休干部)•102•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 第八辑

《瓜州文史 第八辑》

《瓜州文史》一书中对瓜州文物古迹、产业发展等进行详细的描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