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木偶艺术之花在瓜州大地浓烈开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文史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890
颗粒名称: 二、木偶艺术之花在瓜州大地浓烈开放
分类号: J03
页数: 2
页码: 169-170
摘要: 随着疏勒河流域工程的推进,赵成元于2006年3月从礼县迁移到了瓜州县双塔乡,也把木偶戏这一民间艺术奇葩深深植根于瓜州这块沃土上。由于当地政府大力扶持,赵成元很快适应了瓜州的种植方式,在紧紧张张建设新家园的进程中,春节的脚步临近了,赵成元决定春节期间演出木偶戏,听到这一消息,双塔乡好多移民群众欢呼雀跃。
关键词: 民间艺人 木偶艺术 赵成元

内容

随着疏勒河流域工程的推进,赵成元于2006年3月从礼县迁移到了瓜州县双塔乡,也把木偶戏这一民间艺术奇葩深深植根于瓜州这块沃土上。
  由于当地政府大力扶持,赵成元很快适应了瓜州的种植方式,在紧紧张张建设新家园的进程中,春节的脚步临近了,赵成元决定春节期间演出木偶戏,听到这一消息,双塔乡好多移民群众欢呼雀跃。说干就干,他立即行动起来,联系演员,整理戏箱,由于举家迁移,运送车辆承载有限,尽管他尽量减少携带之物,尽最大限度把木偶戏头具等打理着装了一个大木箱子,一路上还宝贝一样看护着,生怕磕碰损坏,演出的器乐和头饰仍然缺很多。但这难不倒信心满满的他,他知道徒弟包国有的女儿在西安上学,就连忙列岀需要重新购置的物品清单,寄给包国有的女儿,让她采购。
  板胡、二胡、鼓、锣等各种器乐终于齐全了,但戏服已经很旧了,压的皱皱巴巴,用这样的戏箱演岀怎么能够有好的效果呢? 他立即组织家人,大小人口全部上阵,戏服该洗的洗,能熨的熨,需要上色的就重新上色,还裁剪缝制了两套新服饰。帽子太旧,大多挤压变形,无法使用,他狠狠心,全部弃置一边,从第一道工序开始,着手重做。前前后后,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终于把所有的木偶戏服全部翻新了一遍,仅制作帽子,就花了二十来天。
  春节到了,赵成元组织戏班子的演员(包国有、赵福禄、杜会明、仁慧英、赵社梅等)在古城村十字街中心临时搭建的台场正式开箱,进行木偶戏演出。第一声锣鼓还没有敲响,场地里已经是人山人海,只看见挨挨挤挤的人头,不仅有双塔乡各村的群众, 还有临乡布隆吉的男男女女,他们开着四轮,骑着摩托,扶老携幼, 前来观看。整个演出盛况空前,3天4夜共演出七场,场场爆满,观众挤得水泄不通,僵硬的木偶在赵成元等演员的手里,或低首柔媚,或拳来脚去,唱腔或婉转清亮,或高亢铿锵,唱念做打,形态逼真,功夫到位。台上精彩不断,台下掌声雷动,喝彩阵阵,每一场演出都不断有观众上去为演员挂红(用一块红布或者红色绸缎献给自己喜爱的演员)。尽管夜晚天寒地冻,室外的戏场上依然热闹非凡,演出散场前没有哪一个人愿意提前离开。这样的场景不禁让人想起一首民谣:簇簇人群看出神,登台傀儡似活人。长笛锣鼓紧又密,抬头东方天已明。
  看到古城村的群众为演出捐钱,没有任何人吆喝,也没有任何人组织,其他观众都主动前去,十块五块,多少不等,自发投进钱箱;看到木偶戏活跃了百姓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加了双塔以及周边乡镇乡民们友好相处的亲和力、凝聚力,双塔乡政府拨款千元,予以鼓励和资助。赵成元等演员没有拿其中的一分钱,而是用这些钱为戏班子更换了幕布,购买添置了一些新的道具器乐,充实戏箱。以后每一年的春节,赵成元都要组织人员,进行木偶戏演出,他的木偶戏演出已经成了当地最为亮丽的文化风景线,也成了瓜州的一张文化名片。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六辑

《瓜州文史第六辑》

人民创造历史,历史教育人民。历史不能割断,昨天、今天和明天是分不开的。今日的安西是前天的安西、昨天的安西演变发展而来的,只有深刻的了解昨天,才能正确的认识今天,科学的预测明天。当前,全县人民团结一致为建设繁荣富强文明的新安西而努力奋斗。

阅读

相关地名

赵成元
相关人物
安西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