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文史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887
颗粒名称: 民间艺人
分类号: J03
页数: 17
页码: 165-181
摘要: 提起赵成元,知道他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说那是一个能人,他既会耍皮影唱戏,还会绘制老房(棺材),经他描描涂涂,那龙啊凤的,个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其实,大家更为称道的还是他在木偶技艺方面的才能,那堪称精湛的木偶制作手艺和炉火纯青的木偶戏表演天才,让所有观者无不啧啧称奇。
关键词: 民间艺人 艺人

内容

提起赵成元,知道他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说那是一个能人,他既会耍皮影唱戏,还会绘制老房(棺材),经他描描涂涂,那龙啊凤的,个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其实,大家更为称道的还是他在木偶技艺方面的才能,那堪称精湛的木偶制作手艺和炉火纯青的木偶戏表演天才,让所有观者无不啧啧称奇。
  一、陇南深处的“赵家担担队”赵成元的老家在甘肃陇南礼县,那是一个传统文化积淀非常丰厚之地,在那里,各种民间文化异彩纷呈,木偶戏就是其中最夺人眼球的一枝艺术之花。
  赵成元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民间艺人,对皮影和木偶戏表演很有研究,受到父亲的熏陶,赵成元从小就痴迷上了这些民间艺术。父亲演出时赵成元就前后张罗,帮着打下手,留心观察父亲和其他演员的操作,不懂就问,跃跃欲试,第一次在父亲的指导下进行较为简单的木偶戏表演,唱、念、做、打都非常到位,展示出难得的木偶戏表演天赋。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他在戏场中不断历练、成长,循序渐进,表演技艺也不断走向成熟。
  文革中,很多宝贵的民间艺术都被作为“四旧”而遭遇没收和砸烂的命运,皮影和木偶艺术也没有逃脱这历史的噩运。这么多年的心血都要付诸东流,赵成元父子痛心疾首,他们更不忍珍贵的艺术品毁于一旦,于是,他们冒着被批斗的风险,从戏箱里抽出一部分东西,用油纸包裹了一层又一层,在夜深人静时,偷偷埋在了地窖的深处。
  后来,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陇南深处也百花齐放。赵成元挖出那些东西,组成了一个皮影演岀团队,因为皮影道具体积小,当时埋藏的东西皮影道具多一些。虽然说这些民间艺术得以重见天日,但令赵成元纠结的是由于缺少头模等东西,木偶戏的演出实在无法正常进行。赵成元一面带领着成员进行皮影戏表演,一面抽空整理制作一些木偶戏的头饰、服装等,即使这样,要演出的话,戏箱子的缺口还是很大,而且好多器乐和头模自己是没有办法制作的,这让作为农民的他很苦恼,一筹莫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勤劳的赵成元依靠自己的努力,日子越过越好,他的心思又活了起来。1986年秋收后,赵成元利用农闲季节,怀揣省吃俭用的上千块钱,来到古城西安,购置了一批木偶戏的头具和锣鼓板胡等器乐道具,这极大地丰富充实了他的戏箱,他极为振奋,木偶戏终于可以开箱登台了。
  此后,农闲时节,总有人来请他的演出队去演出,只要有人约请,他都会乐呵呵地前去表演,由于缺少交通工具,加之礼县地处山区,很多地方都是羊肠小道,车辆不好通行,他就与其他演员用担子挑着幕布、道具等物品,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赵家担担队”。只要某地有“赵家担担队”的演出,四里八乡的百姓和木偶戏迷都会闻讯前来,一睹为快。“赵家担担队”成了陇•154•南大山深处最为美丽的一朵艺术之花。
  二、木偶艺术之花在瓜州大地浓烈开放随着疏勒河流域工程的推进,赵成元于2006年3月从礼县迁移到了瓜州县双塔乡,也把木偶戏这一民间艺术奇葩深深植根于瓜州这块沃土上。
  由于当地政府大力扶持,赵成元很快适应了瓜州的种植方式,在紧紧张张建设新家园的进程中,春节的脚步临近了,赵成元决定春节期间演出木偶戏,听到这一消息,双塔乡好多移民群众欢呼雀跃。说干就干,他立即行动起来,联系演员,整理戏箱,由于举家迁移,运送车辆承载有限,尽管他尽量减少携带之物,尽最大限度把木偶戏头具等打理着装了一个大木箱子,一路上还宝贝一样看护着,生怕磕碰损坏,演出的器乐和头饰仍然缺很多。但这难不倒信心满满的他,他知道徒弟包国有的女儿在西安上学,就连忙列岀需要重新购置的物品清单,寄给包国有的女儿,让她采购。
  板胡、二胡、鼓、锣等各种器乐终于齐全了,但戏服已经很旧了,压的皱皱巴巴,用这样的戏箱演岀怎么能够有好的效果呢? 他立即组织家人,大小人口全部上阵,戏服该洗的洗,能熨的熨,需要上色的就重新上色,还裁剪缝制了两套新服饰。帽子太旧,大多挤压变形,无法使用,他狠狠心,全部弃置一边,从第一道工序开始,着手重做。前前后后,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终于把所有的木偶戏服全部翻新了一遍,仅制作帽子,就花了二十来天。
  春节到了,赵成元组织戏班子的演员(包国有、赵福禄、杜会明、仁慧英、赵社梅等)在古城村十字街中心临时搭建的台场正式开箱,进行木偶戏演出。第一声锣鼓还没有敲响,场地里已•155•经是人山人海,只看见挨挨挤挤的人头,不仅有双塔乡各村的群众, 还有临乡布隆吉的男男女女,他们开着四轮,骑着摩托,扶老携幼, 前来观看。整个演出盛况空前,3天4夜共演出七场,场场爆满,观众挤得水泄不通,僵硬的木偶在赵成元等演员的手里,或低首柔媚,或拳来脚去,唱腔或婉转清亮,或高亢铿锵,唱念做打,形态逼真,功夫到位。台上精彩不断,台下掌声雷动,喝彩阵阵,每一场演出都不断有观众上去为演员挂红(用一块红布或者红色绸缎献给自己喜爱的演员)。尽管夜晚天寒地冻,室外的戏场上依然热闹非凡,演出散场前没有哪一个人愿意提前离开。这样的场景不禁让人想起一首民谣:簇簇人群看出神,登台傀儡似活人。长笛锣鼓紧又密,抬头东方天已明。
  看到古城村的群众为演出捐钱,没有任何人吆喝,也没有任何人组织,其他观众都主动前去,十块五块,多少不等,自发投进钱箱;看到木偶戏活跃了百姓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加了双塔以及周边乡镇乡民们友好相处的亲和力、凝聚力,双塔乡政府拨款千元,予以鼓励和资助。赵成元等演员没有拿其中的一分钱,而是用这些钱为戏班子更换了幕布,购买添置了一些新的道具器乐,充实戏箱。以后每一年的春节,赵成元都要组织人员,进行木偶戏演出,他的木偶戏演出已经成了当地最为亮丽的文化风景线,也成了瓜州的一张文化名片。
  三、老骥伏栃,力挺瓜州非遗瓜州非遗普查,赵成元提供了很多宝贵资料,捐献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木偶精品,协助瓜州县非遗中心布置了展览大厅,他提供的木偶精品吸引着一个个前来参观的领导、专家,所有人都赞叹不已,因为这些木偶不是花钱购买的,而是赵成元手工制做的。
  •156•木偶服饰由于比真人小,如果用买来的布料裁剪,花样则看起来很假,不真实,所以,赵成元的木偶除过个别偶头之外,其他所有的服饰衣帽都是自己做的。说起这些,赵成元有很多心得,他说木偶戏服裁剪缝好之后,就考虑图案的样式和装饰的方法,一般来说,就是刺绣和描画,具体采用哪一种方法,主要看穿衣的人物身份以及图案的特点,旦角服饰上的牡丹和武士的盔甲一般用刺绣,而状元文官官袍的水云纹等则描画的效果更好。他根据布料以及人物性格特征,先在布料上用细铅笔精心勾勒出图案,然后再分色分层,用细密的针法绣岀花形,打上金线或者银线;如果不需要刺绣的,就调制专用色彩颜料,一笔一笔地着色描画,描画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对画技的要求很高,不允许有一次的败笔,否则整件服装就都废了。帽子做起来更费事,先得一层布一层浆糊,再一层布一层浆糊,反反复复,打成如同做鞋底的坡层,等坡层干透,用剪子根据偶头大小铰出形状,用立粉法粘合接缝,然后用帽楦子楦起来定型,等定好型就用丝绒进行包裹,包裹时一定得细心,要掌握好力度,要不然会不平展,不挺括。角色不同包裹的丝绒颜色也不同,一般有褐色、黑色、红色等,有褶皱和层阶的地方还需要用隐针法缝制。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在帽子上安装准备好的帽饰,水钻、纱翅、抹额等帽饰上好, 一顶精致美观的帽子才最终成型。这些文官武旦、生末净丑等不同角色的木偶,配上老人一针一线缝制刺绣,一笔一笔精描细画的精美服饰,戴上老人亲手制作的帽饰,所有木偶神采焕发,栩栩如生,一个个性格特征更加鲜明,小生潇洒帅气,旦角漂亮可人, 武官英姿勃发,小丑诙谐滑稽,妙不可言。
  不善言辞的赵成元憨厚地搓着满是老茧的双手,有点遗憾地•157•说,木偶戏既面临着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激烈竞争,也而临着很多民间艺术一样的尴尬处境,热衷木偶戏表演和木偶制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出现传承断层现象,虽然收了两个徒弟,都年龄偏大。目前他利用农闲节庆,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把我的这一身手艺” 传授给弟子,“可不能把这些好东西给丢了”,这是他的心声。
  •158•记瓜州剪纸传承人李淑琴王晓玲李淑琴是省级非遗项目瓜州民间剪纸的传承人,初次见面,朴实无华的她似乎有点拘谨,但谈起她所挚爱的剪纸,她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显得非常健谈,原本看起来疲惫的眼睛里顿时闪烁着熠熠神彩。我请求她现场随便给我剪个花样,她没有一丝犹豫,抓起一张A4白纸,端正身子,简单地折折叠叠,然后拿起剪刀,开始剪纸,动作娴熟,神态雅静得让人肃然起敬,那是在一般的农村劳动妇女身上很难见到的神情,我想这就是艺术家进入创作状态之后最美的一面吧。不一会,一朵莲花就剪成了。看我爱不释手,是真正发自内心地喜爱剪纸,她最初的拘谨感完全消失了,饶有兴味地说起了自己的剪纸生涯。
  李淑琴的师傅就是她的母亲,老人家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巧妇,做得一手好针线活,茶饭技艺也为当地群众交口称赞,亲戚朋友、乡村邻里遇到红白喜事,她是必须被请到场的,尤其是她那高超的剪纸手艺,总是会为主人家增添诸多的喜气和惊喜。李淑琴年幼时就喜欢随手剪东西玩,真正剪纸是从1976年开始的。那一年,毛主席逝世,全国人民以各种方式沉痛哀悼,她的母亲一边用衣角擦着眼泪一边用白纸剪各种图案,12岁的李淑琴也默默坐在旁边剪,母亲这才发现女儿剪出的东西像模像样。于是,这一年的腊月,母亲为春节准备剪纸时,就让她跟着学,在母亲的指导下,李淑琴细心地剪着各种图案,尽管动作不如母亲那么娴熟,但也是剪什么像什么,其随意性特强,同一样事物就可以剪出多种不同的花样,母亲高兴地说,没想到我的这个女子人不大,手还巧的很呢!之后的整个腊月,只要有空闲,李淑琴就都跟母亲剪纸,左邻右舍也拿来平时舍不得用的彩色纸张,请求她们母女给自家的窗子、炕围剪各种图案,看到小小年纪的李淑琴剪出如此栩栩如生的剪纸,好多人都啧啧赞叹,说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啊,将来可能比她妈还要巧呢!每到年前,李淑琴家一直都有乡亲陆陆续续来拿几幅剪纸回去,因为那时条件艰苦,既没有现在这么丰富的物质,老百姓也没有钱买各种年画,能够有几幅鲜亮的剪纸画糊窗户,贴墙壁,就是节日最好的装点了!自从李淑琴正式剪纸之后,腊月里来她家拿剪纸作品的乡亲更多了。
  从此之后,每年腊月,李淑琴就手握剪刀,为自己家,也为别人家增添生活的亮色,她的剪纸技艺在母亲的指导下,也一天天更加娴熟,更加精湛。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李淑琴嫁到了远离家乡平凉千里之遥的瓜州县。那时,瓜州百姓的物质生活还很匮乏贫穷,她发现当地的好多农户过年时墙上、门窗上很少有花花绿绿的装饰,有的甚至连对联都不贴,室内灰塌塌的,看起来非常萧瑟荒败,婆家也不例外。看着灰黄黑暗的墙壁和没有任何装饰的门窗,她想一个年怎么能够过得这样冷清,这样没有一点色彩呢?于是,她操起剪刀,剪出花鸟虫鱼各种图案,大大的“福”字贴在上房门扇上,各种花色图案剪纸用来美化窗子,土炕的墙围上也有了漂亮的剪纸,整个家一下子看起来亮堂了许多,喜庆了许多。邻居见了惊叹不已,非常喜欢,纷纷索要,一传十,十传百,后来周边村队的群众也专程到她家来请求她剪纸,她含笑满足每一位前来者的需要,看着大家拿着剪纸作品心满意足离去,她的心里也甜丝丝的。见大家这么喜欢剪纸作品,李淑琴专门从老家买来了墨绿、浅绿、大红、玫红、紫红、深蓝、天蓝、亮黄等各种颜色的油光纸, 此后,只要村落有红白喜事,都能够看到她手握剪刀忙碌的身影。结婚用的大小“喜”字,图案复杂的喜房顶花,鸳鸯戏水等各种美丽的剪纸,一个个都让同村的妇女看得咋舌;一大张普通白纸被她折折叠叠之后,一会儿功夫,就剪出厚厚一沓子又一沓子白事上必用的白花和纸钱冥币,她还指导其他帮忙的人手工制作花圈(当时花圈在当地还没有流行)。可以这样说,她的剪纸作品是红白之事上最亮的一个点,在她一双巧手的协助下,邻里亲戚的喜事办的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白事办的圆圆满满、体体面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百姓对各种民间艺术越来越喜爱,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每年的“三八”节、“十一”国庆节等节庆期间都会举办一系列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李淑琴被邀多次参加各种展览,获得了一致好评,她也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瓜州剪纸的传承人。
  如今,尽管由于右手食指被打麦子的风车皮带打掉了一个指节,握剪子时间稍长就又困又疼,但作为民间艺人的李淑琴仍然勤耕不辍,孜孜以求,只要有空闲她就拿起剪子,握着画笔,画画剪剪。她计划近期剪出一部分系列作品,比如梅兰竹菊、福禄•161•喜寿等,并且购买了专用剪纸纸张,已经描画岀了一部分,看起来非常大气喜庆,传统色彩浓郁,如果剪出成品想必一幅幅都是美轮美奂的佳作。
  剪纸已经风风雨雨地伴随着她走过了几十年,是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确,剪纸是她的精神寄托和追求,是她生活中的万能调味剂,是艰苦岁月里的蜜糖,是幸福时光中的催化剂。
  •162•记瓜州民歌传承人杨生秀王晓玲杨生秀老人清瘦矍砾,眼神清亮,年过花甲的她经常喜欢穿一件大红珠珠绣毛衫,全身流淌着让人见之不忘的精气神。随着对她了解的深入,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她就是为瓜州民歌而生的, 她是当之无愧的瓜州民歌传承人。
  一、勇对苦难,放声歌唱,绚丽人生空间杨生秀的一生,乍听之下让人唏嘘不已。
  13岁时,母亲因病去世,最小的妹妹被人从母亲的奶头上揪下来时刚刚一岁,两个弟弟,一个四岁,另一个七岁。父亲要上工养活一大家子,没有精力照顾几个孩子,很多人劝她退学,但成绩优异、校文艺宣传队骨干分子的她咬牙坚持着,没有放弃学业。每天放学之后,她争分夺秒地挑水、做饭、洗衣、喂猪,家里家外操持。妹妹太小,她只好背着去上学,上课时就把小妹挤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两年后,噩运再次降临,染病的父亲久治无效, 撒手人寰。至此,所有的生活重担都落在了一个十五岁花季少女稚嫩的肩膀上。
  过了一年多,十七岁的杨生秀经人介绍结婚了,无奈之下,•163•只好忍痛把小妹送给了条件好一点的一户人家,两个弟弟也由村上安排暂时到县上办的孤儿院生活。
  伴随着改革的春风,吃苦耐劳的杨生秀夫妇逐渐成了村里的冒尖户,她家是全村第一个买电视机的,也是全村第一个开着手扶拖拉机进行机械化生产劳动的人家,除此之外,他们夫妇依托桥子滩多草茂的优势,大力发展牛羊养殖业,成了当地有名的养殖大户,他们夫妇成了包产到户后最先富起来的人。
  正当日子过的风生水起,噩运再次降临,不惑之年,18岁的大儿子触电身亡,悲痛的阴霾还没有从心头散去,相濡以沫的丈夫又遭遇车祸,撒手西去。她默默拭去泪水,艰辛地拉扯抚养着儿女,耕种几十亩土地,喂养近百头(只)的牛羊马骡。
  面对诸般打击,她哭过,伤心过,绝望过,但歌声从未停歇过, 她干活唱,走路唱,快乐时唱,悲痛时也唱。少年时的母死父丧之痛,中年痛失爱子丈夫之伤,似乎都被不息的歌声慢慢抚平了,淡化了,她说,“心里有再大的痛苦,一唱都没了”,唱歌成了她最大的精神支柱,是她战胜苦难的法宝,唱歌也不断提升着她的生活品味,丰富着她的人生内涵。
  二、孜孜不倦,勤学不辍,打造瓜州民歌奇葩回荡在田间地埂的歌声杨生秀性格乐观开朗,极富文艺天赋,嗓音高亢甜美,扮相清新美丽,聪慧强记,小曲大戏只要听几遍,就能够完整唱下来。踏实桥子区域民俗文化因素密集深厚,很多老人对瓜州民歌演唱颇有积累和独到之处,任强老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受任老熏陶,杨生秀深深喜欢上了瓜州民歌,得空就缠着任强老人学唱歌。那时,她既要参加繁重的生产队集体劳动,还得做家务,拉扯子女,还要忙里偷闲照顾未成家的两个弟弟,•164•给他们缝缝补补,洗洗涮涮,从早到晚安排的满满当当,没有任何空闲,她在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时,边干活边学唱,干活唱歌两不误。觉得不满意或者歌词不熟悉的地方,就利用中途在地埂上的休息空隙,向老人请教。见她如此好学,任强老人非常欣慰,从每一个唱腔,每一句歌词都对她悉心指导,把自己“肚子里的存货”倾其所有,全部都传授给了她。《扬燕麦情》、《马五哥》、《南桥担水》、《上南坡》、《阿伯子搞弟媳》这些优秀古老的瓜州民歌都是任强老人在田间地头教给她的,如今,随着老一代艺人相继过世,会唱这些古老瓜州民歌的人已寥若晨星了,杨生秀可以说是一部珍贵的、活生生的瓜州民歌大全,她说:“我会唱的瓜州民歌不下两百首”。
  博采众长,在继承中创新举家迁到县城之后,她参加了由蒲万海组织的自乐班。蒲万海以眉户和民歌见长,由于他曾常年辗转于全县各地当基层领导,收集了很多极富特色的瓜州民歌,这一点深深吸引着杨生秀,她如饥似渴地随同蒲老学习,汲取精华。现在已经搬上舞台的带有眉户风格的民歌剧《小放牛》、《下四川》、《钉缸》、《顶砖》、《闹书馆》等,都是如今已经谢世了的蒲老一字一句、一招一式教给她的,《顶砖》、《闹书馆》现在会唱的只有杨生秀和韩进科,所幸,杨生秀对每一部都烂熟于心,很好地抢救保存了即将失传的这部分宝贵的瓜州民歌。
  杨生秀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一年夏天,一个武威盲人在瓜州大街上拉着三弦卖唱,凄婉优美的唱腔一下子就吸引了路过的杨生秀,她立即驻足静听,发现盲艺人唱的《南桥担水》 歌词和瓜州的《南桥担水》基本相同,但曲调旋律区别很大。她当即把盲艺人请到自家居民区演唱,组织群众来听,并且请人为•165•盲艺人的唱段录音。此后,她反复播放录音磁带,揣摩学习,现在她演唱的就是糅合进了新东西的《南桥担水》,听她哼唱,果然既有瓜州民歌老古的味道,又更加柔婉动听,韵味十足。
  三、呕心沥血,多举并发,致力瓜州民歌传承巡回演出,推介瓜州民歌杨生秀的自乐班最初什么都没有,随便支块破砖就是凳子,没有器乐,就“打个盆盆,敲个棒棒”,当初蒲老在世时排演《闹书馆》,没有演出服装,蒲老扯来布匹,杨生秀一针一线亲手缝制,硬是凭着对艺术的一腔热爱和一股子韧劲置办齐全了这部戏的全套行头,如今自乐班已经发展壮大为三十多人的演出团队,也是瓜州城乡群众最喜欢的自乐班之一,每一个演员也都有自己专用的衣物化妆箱。
  她经常带着自乐班应邀到各乡镇文化中心和社区、文化馆流动舞台演出,每次演出,场场爆满。一次河东乡演出完毕返回途中,被七道沟的群众“拦截”请去,在一个大场院里演出,周边村队的群众闻讯都来观看,偌大的院落被挤得水泄不通,门外的摩托车、手扶子摆出长长的一溜,足有半里地。她们唱完预定的节目,观众一直热情鼓掌,无法谢幕,就只好抛开计划的节目内容,民歌一首接一首地唱,当地的艺人主动穿插进来即兴表演,台上台下,互动良好,气氛浓烈,一直到凌晨一点多钟演出才结束,好多演员的嗓子都唱哑了。许多老年人兴奋地说好多年都没有听到这么正宗的瓜州小曲了,一些年轻人也由衷赞叹说,想不到咱们瓜州还有这么好听的民歌。
  培育新人,挖掘瓜州民歌资源随着老艺人相继去世,有些民歌会唱的人越来越少,她担心有些东西随着自己有一天的老去而失传。一种发自内心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催迫着她,激励着她,她•166・积极组织自乐班成员排演节目,留心发掘既对瓜州民歌感兴趣也有这方面天赋的人,择优授徒,收了四个徒弟(其中一个是她的女儿),精心培育。现在,这几个徒弟除了会演唱很多单首瓜州民歌之外,在她的指导下,也是《小放牛》、《下四川》、《钉缸》 等传统民歌剧目的主要演员。
  2007年,文化馆展开非遗普查,瓜州民歌是重点普查项目,杨生秀积极配合,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料,为《瓜州民歌》的征集、编纂付出了大量心血,做了很大贡献,她也被确立为省级非遗项目瓜州民歌的传承人。这几年,她排练演岀、教授学徒之余,一直勤奋执笔,整理民歌资料,根据记忆把一些民歌写下来,感觉不通顺或者有出入的地方就与田福(自乐班的胡琴师,对民歌也有积累)反复切磋,再一遍遍哼唱,修改,补充,日积月累,已经积攒下了厚厚一沓子手稿。她说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把肚子里的东西,通通顺顺整理岀来,不要把这些老古的好东西丢了”。
  杨生秀是一位乐观开朗的老艺人,活得精彩,活得有味,可以这样说,她的一生总行走在歌声里,她生活在一个歌的世界里。
  •167•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六辑

《瓜州文史第六辑》

人民创造历史,历史教育人民。历史不能割断,昨天、今天和明天是分不开的。今日的安西是前天的安西、昨天的安西演变发展而来的,只有深刻的了解昨天,才能正确的认识今天,科学的预测明天。当前,全县人民团结一致为建设繁荣富强文明的新安西而努力奋斗。

阅读

相关地名

赵成元
相关人物
安西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