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的电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文史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872
颗粒名称: 祁连山的电波
并列题名: 记西路军左支队西征历程
分类号: TN011
页数: 15
页码: 109-123
摘要: 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塔绵延两千里的河西走廊里,湮埋着70年前一段惨烈悲壮的红军西路军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历史。西路军问题一度是党史和军史的一个“禁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由于事件参与者陈云、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提议,并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坚定支持,使得研究这段历史的环境逐渐改善,西路军的历史真相逐步得到了澄清,确认西路军的西行是执行中央军委命令的结论,也是完成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最后一支部队。
关键词: 祁连山 电波

内容

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塔绵延两千里的河西走廊里,湮埋着70年前一段惨烈悲壮的红军西路军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历史。西路军问题一度是党史和军史的一个“禁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由于事件参与者陈云、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提议,并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坚定支持,使得研究这段历史的环境逐渐改善,西路军的历史真相逐步得到了澄清,确认西路军的西行是执行中央军委命令的结论,也是完成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最后一支部队。这一结论也是给予浴血奋战的西路军和众多牺牲的英雄儿女的莫大告慰。
  为缅怀西路军的悲壮历程和他们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以激励人们不断奋进,特写《祁连山的电波》一文,记述西路军西征的艰辛历程。
  1936年10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五军、九军、三十军及总部共二万一千八百名指战员,在甘肃靖远相继西渡黄河。11月100,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命名这支部队为“西路军”,批准成立西路军军政委员会,陈昌浩任军政委员会主席兼政委,徐向前任副主席兼总指挥,王树声任副总指挥,李特任参谋长,李卓然任政治部主任。
  西路军在河西走廊一带艰苦奋战了五个多月,粉碎了国民党军与马步芳、马步青等部的重重包围堵截,杀伤敌人二万余人,终因寡不敌众,处境艰难而归于失败,剩下3000余人。
  1937年3月14日,西路军进入祁连山脉中康隆寺南40里的石窝山一带。敌军也尾随而至,担任掩护任务的三十军二六五团全团覆没,二六七团也遭受重创。这时撤到石窝山的西路军只有2000余人。傍晚时分,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在石窝山头召开了最后一次师团以上干部扩大会议(即石窝会议)。会议决定:(一) 陈昌浩、徐向前离开部队东返延安,向中央汇报西路军失败情况。
  (二)成立西路军工作委员会(简称西工委),由李卓然、李先念、李特、曾传六、王树声、程世才、黄超、熊国炳八位同志组成,统一指挥部队。李先念负责军事,李卓然负责政治。(三)余部两千余人组成三个支队,在西工委领导下,在祁连山区打游击。同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将决定徐向前、陈昌浩脱离部队等电告中共中央及军委(这是西路军军政委员会给中央及军委的最后一份电报)。电文:中央及军委:(1)今天血战,部队无弹,饥渴,损失甚大,已战到最后,确实现存两团余兵力,伤亡及牺牲团级干部甚多,只有设法保存基干。
  (2) 军政会决定徐、陈离开部队,由卓然、先念、李特、传六、树声、世才、黄超、国炳等组工作委员会,先念统一军事指挥, 卓然负政治领导,受工委直接指挥。
  (3) 西路军坚决执行党中央正确路线。不过对敌情、我力、地形的特情,西路军实力并不能单独战胜二马。望重新估计各军和客观事实。
  徐、陈、李、李、李、世、树、曾1937年3月14日会议上总部指出,为缩小目标,减轻负担,轻装前进,除留下一部电台和中央联系外,其余全部砸烂毁掉。电台是西路军与党中央取得联系的纽带,当通信联络局局长宋侃夫回电台传达命令时,电台的同志们心情非常沉痛,声音都哽咽了。他们都想到,红军电台的建立,是多么不容易!大家一面砸,一面烧,一面流眼泪。
  还决定,除每连配备较好机枪两挺外,将多余机枪统统毁掉。
  散会后,徐向前双眼含泪、拉着李先念的手深情地定要带着他们冲出去,能多带走一名战士就能为革命多说:“先念这支队伍就交给你了,一民国时期安西县城东门保存一份火种。你的担子不轻啊!”李先念动情地说:“请你放心, 我一定尽全力带着队伍突围出去!能多带走一个是一个!"其实,这支队伍能否突围出去,李先念自己也没有底。西路军虽说还剩下2000多人,但伤员、妇女、小孩及非战斗人员就占了近一半,有枪的也只剩下几颗子弹,要带着这样的队伍从敌人的包围圈中冲出去,谈何容易!当天夜里,李先念、李卓然、王树声等人送走了陈昌浩、徐向前后,左、右两个支队同时朝不同的两个方向出发了。
  3月15日19时,西路军工委会将部队的行动情况致电中央及军委。电文:军委主席团、党中央:(1)为适应目前战略环境,为保存力量,分为三大支队活动。张荣率十五团及彩号及特务团一部分为一支队,约一千余人,枪百余;树声率二十团及骑兵两连共约七百人为一支队;先念率三十军之基本主力约五个营为一支队,工委会随此支队行动,今晨到祁连山脚的番人地区。距龙首堡约两天路,地形险要。明日拟在此休息。
  (2)现马敌仍以全力对付我们,现因我军分散活动,彼亦分散兵力。
  (3) 地形、及粮食、弹药没法解决,刻下不能较大的活动旦难持久。
  (4) 我们极望援西军迅速渡河以达配合主力消灭二马,决定甘北之目的。如何请示。
  西路军工委会3月170,中央及军委复电西路军工委。
  先念、卓然同志:(甲)同意你们成立工委会,并分为三路游击。
  (乙)你们应以主动的游击战争,独立争取自己的生存及发展,反对过去靠人而不靠己被动而非主动的机会主义路线,过去领导一贯违反中央及军委指示,致陷西路军于今日地位,你们应该坚决反对此种错误路线,而在新的精神上执行主动的依靠自己与群众力量的方针。
  (丙)东北军调豫、皖、兰州、平;京、固原等处由中央军接防, 我们四军、三十一军现到镇原不能西进。
  (丁)顾祝同己电“二马”停战,但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因此,你们行动应完全放在独立自主的方针上面。
  中央及军委李先念等率三十军余部及总部机关人员约1000余人,组成左支队单独向祁连山方向打游击,西路军工作委员会随左支队行动。当时在既无饭吃又无向导,究竟打到哪里?将来怎么办?谁也无个定论。李先念考虑到,现东、北两面都是马家军重兵集结、搜剿的地区,南面的青海柴达木盆地则是马步芳的势力范围,红军如果到了这些地区都将无法生存。李先念经过了审时度势、深思熟虑作出西越祁连山的决定。李先念向部队作动员:“当前敌情仍很严重,敌人离部队很近,必须迅速行动摆脱敌人”,部队便马上从石窝南下,钻进大山。部队经过极端艰苦的三天急行军,到达白达板后才摆脱了敌人的跟踪追击。从白达板出发,循看高耸入云的祁连山脉迤逦前进。左支队又面临新的重重困难:严寒、饥饿、伤病威胁着人们的生命。3月,正是祁连山最寒冷的季节。高耸入云的山峰,披冰戴雪,寒风夹着鹅毛大雪从山头扑向峡谷,像利刀似地刮着战士们的皮肤。左支队冒着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踏冰履雪,在中间崎岖小路上行进。沿途人烟稀少,只有一些稀疏的蒙古包。行军找不到向导,靠指北针走。每天行军快到宿营地之前,支队通知捡牛粪,烧牛粪烤火、又烧肉。搞不到牛羊,就杀病马或猎野生烧肉吃,皮留下取暖。宿营时,干部、战士总是三人一堆、两人一伙地在石崖边、枯树下背靠背地坐着,头上顶着一块羊毛毡片,在狂风暴雪中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部队无粮无盐,缺少御寒冬衣鞋袜,不少人被饥饿严寒,疲劳疾病夺去生命,长眠于祁连山中。
  电台,担任着同党中央联络的使命。西进中电台台长汪名震,不顾重病在身总把电台上最重要的真空管装在木盒里,背在身上,行军作战惟恐它受到损坏。每到宿营地,他便忍着伤痛坚持架上电台,同中央联络。当左支队行军到青海巡堡以北的分水岭时,仅有的一台小汽油发电机,因没汽油了发不了电,失去和中央的电讯联系。电台人员决心将汽油发电机改成手摇发电机,他们顶着风雪,不知疲劳地苦干,李卓然躺在他们旁边聚精会神地看着。3月23日清晨,手摇发电机发电成功,电台有了有节奏的声音,不久,电台人员惊喜地叫着“中央,党中央”接通了!正在休息的李先念、程世才、李天焕也赶来了,围着电台,把中央的电报念了四五遍,每个人脸上都泛起进祁连山游击以来从没有过的欢乐和安慰。电报内容是:•100•“西路军要走出祁连山,到新疆星星峡,党中央派陈云、滕代远接你们。”党中央的指示,使左支队像在茫茫黑夜里看见了灯塔,在沙漠中看到了路标,有了前进方向。李卓然、李先念当即拟了电文,向中央、军委、援西军报告西路军左支队情况(这是西路军工委进入祁连山西行以来,给援西军及中央、军委发出的第一份电报)。电文:刘、张、李请转中央及军委:(1) 西路军自本月十四日与马敌四天最大激战,士气大受损失,当即决定分路游击,由树声率二十团为一路,约五连步、骑;张荣率一路,枪百余、彩号、妇女千余:先念、世才率一路为三十军主力,约五个营与直属队。
  (2) 据息:树声、张荣所率之队均己被马敌击散,详情不明。先念、世才所部为游击纵队,现己脱离敌人,深入祁连山中,多宿雪山,无粮食,仅觅一部牛、羊肉充饥,势被困。但我们决不灰心,执行中央指示,在自动独立与依靠自力的路线上克服任何困难,求得最后胜利。
  (3) 徐、陈离部队,由先念、世才、黄超、李特、传六、国炳、卓然等组织工作委员会,现随游击纵队行动。
  (4) 我们今己到青海之巡堡以北约三日行程处,明晨决继续设法通过祁连山西面,相机到敦煌。因为沿途少数番人先跑,找不到向导,只能用指北针前进。请常给我们指示及情报。最好能由援西军出一部威胁与吸引马敌而便我西进。
  工作委员会•101•1937年3月23日注:刘-刘伯承(时任中央援西军司令员)张-张浩(时任中央援西军政委) 李-李达(时任中央援西军参谋长)电报发出后,很快就传来了中央的回声,党中央电示:“保存力量,团结一致,设法进入新疆。”1937年4月5日,当左支队西行到达肃州西南山中时,工委又致电援西军及军委,报告左支队西行情况。电文:刘、张并转军委:(1)我们率900余人及长短枪600余支巳到肃川西南山中,再经南山越祁岭正峰,约半月可到敦煌。
  (2) 途中(未)曾遇马敌。估计肃州敌于最近即可发觉我们,原拟到安西巳不可能,决相机抢占敦煌。近二十日来,均在老林大风雪中零下十余度露营,缺柴火、烧牛屎,吃牛羊肉又缺盐、冻病死者、落伍者及外逃现象无日无之。
  (3) 祁连山脉中只有稀少游牧民,住帐篷,我无法游击。估计现有力量如无外援,;夹难在敦煌立足。因人员饥疲至极,武器弹药亦太少,以及地形与敌骑的限制,实无再与较强敌人作战的可能。我们慎重考虑,前途只有在敦煌稍休整,迅速经新疆到远方学习,培养大批干部。请转呈中央,速向国际及新疆交涉。时机迫切,请速复示。
  工委注:远方-指共产国际•102•4月7日,军委主席团复电西路军工委:发西工委并告刘、张:甲、你们现在何地,距敦煌若干里,路上困难情形如何? 乙、我们己派三批人找马步芳、顾祝同,已电马停战。
  丙、被俘约六千人在凉州集中,正向顾交涉,开来陇东归队。丁、你们可以向新疆去,己电彼方设法援接。
  主席团4月中旬,西行支队翻过乌兰达坂进入疏勒河的考克赛,在当地找到一位叫诺尔布藏木的蒙古族牧民,当他得知红军正处在饥寒交迫中时,诺尔布藏木不仅宰杀自己的羊只,而且还动员当地的牧民群众为红军提供了两三百只牲畜,以解西行支队的燃眉之急。随后,由诺尔布藏木当向导,带着西行支队从考克赛出发,经过戈布戈斯,进入野马河西行。支队4月16日,从安西东南大公岔山口走出祁连山,历时43天,行程一千余公里到达石包城。工委于下午17时致电援西军转军委,再次报告西行情况。电文:刘、张并转军委:(1)我们今十六日到石包城,距安西两站半路,距敦煌四站。
  (2) 为争取先机,我们遂改向安西前进。到安西后稍作休整, 即向星星峡进。请设法与新疆交涉并远方派人到星星峡接我们,最好由汽车带粮到该地。
  (3) 我们全部只八百五十人,困疲至极,急需待机休整。
  (4) 特急请即复昨日来电,你们是否收到我们万万火急报。
  工委•103•石包城的城墙系岩石堆砌而成的,一面临水,三面石包,居高临下,地势险要。城内虽然只有十多户蒙汉牧民和几户行商,却是个山里山外的商旅和牧民物资交易之地。左支队到达石包城后,诺尔布藏木亲自带领支队后勤人员向行商购买粮食、盐巴。并向牧民们解释:“不要害怕,他们是好人”!在他的帮助和解释下,牧民们消除了顾虑,把牛羊卖给了红军。左支队在祁连山长达四十几天的艰苦行军中,第一次吃到青棵麦,第一次尝到盐巴咸味,战士们的眼睛里喷出了火一般的光彩,激动的红晕从青黄的脸上泛了出来。李先念考虑到部队行军己达月余,人困马乏,决定在此休整三天,恢复体力,而后出山。
  中央领导时刻关注西路军的情况,毛泽东、朱德于4月20日,致电援西军转西工委。电文:刘、张并转西路工委会:远方对于西路军进入新疆转赴远方求学问题,己决定了,为此,目前西路军必须达到星星峡,他们在该地迎候你们。你们不应在敦煌久停,而应尽可能地只休息两三天,最迅速地取得粮食和骆驼,向星星峡进。
  毛、朱4月20日清晨,左支队在诺尔布藏木向导的引领下,过横巴浪沟,翻越楼楼山,上下路口湾,沿着踏实河(榆林河),过万佛峡(今榆林窟),22日来到了距安西县城70公里的蘑菇台子。蘑菇台子四面环山,沿榆林河两岸长满了梧桐树和红柳,不仅风光秀丽,而且还与远近闻名的万佛峡相毗邻(蘑菇台子是万佛峡•104•的庙田和圈养牲畜之地)。左支队到达后,战士们就在空旷的沙滩、戈壁上休息。李先念、程世才等会见了道长郭元亨,向他宣传红军的宗旨和任务,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郭元亨对西路军左支队的处境十分同情,也看到红军纪律严明,不惊不扰,长途跋涉,备受艰苦的情景,非常感动。他不但安排左支队宿营,还向左支队捐助小麦2石4斗、黄米6斗、面粉200余斤、胡麻油30斤、硝盐4袋、羊20只、骡马各蘑菇台子-水磨房会议遗址1匹,使左支队指战员们十分感动。左支队离开时,程世才给郭元亨打了一张欠条,并请他妥为保存,所借粮食、牲畜,革命胜利后如数归还。
  左支队在蘑菇台作短暂休整,并在蘑菇台的磨坊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北出十工山攻打安西城,补充给养,西进星星峡,同中共中央代表会师。4月24日,左支队走出十工山口来到了离安西县城12公里的十工村。
  在左支队到达蘑菇台的同时,原来盘踞在肃州的敌马步康旅,为堵截红军,派五九六团团长刘呈德率两个步兵营和旅直属骑兵手枪连,己先于左支队进驻安西,并作了周密布防。安西城是座黄土版筑的土城,周长六华里七分,东门南侧的城墙内外是被风沙吹埋成的一个斜坡,人、畜可以随便上下岀入。
  左支队一直认为县城仅有敌军1个排和部分民团驻守,西路军委遂决定攻打县城。当日晚,左支队组织两个梯队,分别向东、•105•西两门发起进攻。当战斗一打响,就遭到敌人的猛烈反扑,迫击炮弹一颗接一颗落地,机关枪像雨点似的向攻城的红军扫来。李先念、程世才感到不对,守敌不是一个排,至少是一个旅。决定立即停止攻城,退岀战斗,向城西南的五营村、王家屯庄一带转移。在那里,左支队召开紧急会议,李先念、程世才等同志认为:“安西地处偏僻、荒凉,没有党的工作基础,地形又不熟悉,不易久留,免遭全军覆没的危险,必须尽快摆脱敌人,抢时间突围向星星峡行进”。25日天刚亮,守敌调岀大批兵力尾追不放,在五营村和王家屯庄展开激战,经过一天激战,敌人始终未能前进一步。李先念命令严密注意敌人动静,随时准备突围。突围前,总部先后曾给中央发过两份电报:“一份是在祁连山,没有粮吃,打安西以补充给养:一份是敌情有变化,安西打不下来,准备突围后往西走”。半夜时分,当敌人在火堆旁东倒西歪地进入梦乡时,李先念一声令下:“突围!”部队从西面豁口迅速突出,向西从四工过疏勒河,部队急行90里,于26日晨到达安西县城西北的白墩子。部队正准备做饭,马敌的骑兵又接踵追来。在程世才军长和李先念政委的指挥下,与敌人两路的二三百骑兵展开了血战。利用两路敌人被击退的空隙,程世才与李先念率领的掩护祁连山•106•部队二六八团三营合在一起,迅速向西北方向转移。
  以保存实力、西进新疆为目的的左支队,在处于敌强我弱,濒于陷境的危急中,节节阻击,且战且走,天快黑时转移到距白墩子五十华里的红柳园,尾追之敌又节节进逼,敌人骑兵分两个梯队绕袭红军左右翼,步兵亦分两个梯队,由正面猛攻。形势异常严重,如不给敌人以重创,便很难甩脱敌人。为此,左支队毅然决定,利用沙丘作掩体再次与敌人激战。左支队浴血奋战3个多小时,左支队战士打光了子弹,就用大刀、刺刀、枪托硬拼,把仅有的一些手榴弹也投进敌群。就这样击退敌骑步兵多次冲锋,毙伤骑步兵一百多名,击毙敌军二营营长马如良和二连连长,击伤排长数十人。单左支队力不能支,工委决定向西撤退,仅留少数后卫部队抵御敌人,掩护总部首长和部队向西北方向分散转移,到星星峡集结。并命令将唯一的一部电台砸毁(此电台原为总部无线八台,一直随西路军西进)。八台的同志们非常痛心的砸毁了电台,局长宋侃夫也烧掉了最后保存的一个密码本的几份电报底稿。西路军在安西的3次激战中,左支队被打散、伤亡一百多人, 三十军二六三团政治部主任钟立彬、三十军八十九师团长刘雄武、二六七团政委陈智才、政治处主任江求浩、十八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鲁嘉焱、工委总部译电组组长陈茂生牺牲长眠于戈壁滩上,百余人被俘。无奈之下,西路军工委下达了向星星峡方向突围的命令。突围部队,坚持了三天三夜的艰苦行军,陆续于1937年4月底到达了甘肃与新疆交界的星星峡。
  至此,西路军左支队在李先念、李卓然、程世才的领导下,经过47天的含辛茹苦,长途跋涉历经艰险,行程达1500多公里,终于战胜了雪山戈壁的极端艰苦环境,粉碎了敌人的追击堵截,•107•脱离了险境,为党保存了420名的骨干力量。
  左支队到达星星峡后,受到国民党新疆盛世才部驻星星峡部队和星星峡分处主任的热情接待。左支队每天吃五顿饭,顿顿是猪肉、大米。5月1日,西行支队与星星峡驻军一起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党中央派来的代表陈云、腾代远等也来到星星峡,迎接和慰问西行支队,并向支队成员发放了生活用品,每人一套夹衣、一套单衣、一套衬衣以及碗筷等。盛世才派三架飞机给西行支队送来了子弹、步枪等军需品。“五一”节过后,于4日,左支队420名革命火种,乘坐陈云带来的几十辆汽车离开星星峡, 向迪化(今乌鲁木齐)进发。7日抵达迪化,西路军左支队西征的悲壮历程终于结束了。
  党中央和军委一直关怀着西行支队,曾于1937年5月1日13时,致电援西军讯问左支队情况。电文:发援西军: 任、刘、张并转告向前:李先念等率八百五十人,到安西东边九十里处,虽有一电来,后再无电来,陈云同志在星星峡迎接他们之电亦无法转走,远方亦无电来,现情况不明。
  毛、朱毛、朱当得知左支队已与陈云会合后,毛泽东又于5月9日13时,电告刘伯承、张浩等。电文:•108•刘、张并告彭、任、周、叶河西工委会四百二十人已与陈云会合,并得优待。
  毛注:彭-彭德怀(时任前总总指挥、军委委员)任-任弼时(时任前总政委、军委主席团委员)周-周恩来(时任军委副主席、主席团委员)叶-叶剑英(时任军委委员、副总参谋长)•109•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六辑

《瓜州文史第六辑》

人民创造历史,历史教育人民。历史不能割断,昨天、今天和明天是分不开的。今日的安西是前天的安西、昨天的安西演变发展而来的,只有深刻的了解昨天,才能正确的认识今天,科学的预测明天。当前,全县人民团结一致为建设繁荣富强文明的新安西而努力奋斗。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向前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祁连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