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撷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文史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845
颗粒名称: 专题撷萃
分类号: I053.5
页数: 27
页码: 15-41
摘要: 在中国的版图上,有一条把中国和世界连通起来的千里孔道,河西走廊,汉唐以降,因丝绸之路而成为一条充满诗意的长廊。而在这条走廊的西端,有一条向西流淌的内陆河,她就是充满神秘色彩的疏勒河。。
关键词: 专题撷萃 解说词

内容

专题撷萃电视专题片——《生命疏勒河》解说词胥廷华序曲在中国的版图上,有一条把中国和世界连通起来的千里孔道,河西走廊,汉唐以降,因丝绸之路而成为一条充满诗意的长廊。而在这条走廊的西端,有一条向西流淌的内陆河,她就是充满神秘色彩的疏勒河。
  疏勒河发源于祁连山冰川,流经青海省天峻县、甘肃省肃北、玉门、瓜州、敦煌,向西流入罗布泊,干流全长670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0.31亿立方米,流域面积4.13万平方公里,为甘肃省第二大内陆河。
  “酒泉西望玉门道,千山万磧皆白草”,这是边塞诗人留给丝绸古道的绝唱。
  汉风唐韵润疏勒,红柳野茨任蹉砣。
  千百年来,这条古老的河流,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兴衰,默默地滋养着河西走廊一片片生命的绿洲,见证了中华民族历史的辉煌。
  拭去岁月的风尘,疏勒河诗性的历史就从汉唐时期的自流灌生命疏勒河溉农牧区开始谱写。世纪的风雨抹去辉煌的记忆,建国后,党和政府先后3次对疏勒河的开发进行了全面规划,让疏勒河随着开发建设步伐,而掀起诗意的波涛。
  这诗意,正是国家关注民生的大手笔。
  20世纪90年代,甘肃省政府提出“兴西济中、扶贫开发” 的战略部署,决定包括世界银行贷款1.5亿美元,共投资20亿元开发疏勒河流域水土资源,解决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和南部高寒阴湿山区11个县数十万人的贫困问题,发展灌溉面积106万亩。
  在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后,1996年3月,国务院批准疏勒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替审批立项。同年7月2日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代表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正式签署了《项目协定》、《开发信贷协定》和《贷款协定》三个法律文本。
  疏勒河开发建设项目是集水利灌排、移民安置、农经开发、生态保护综合开发项目,被国家列为甘肃“九五”重点建设项目,于1996年5月正式启动,载入了全国八届五次人代会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这是一项造福20万移民的工程,这是一项再造秀美走廊的工程,这是一项振兴丝绸古道的工程。
  10年光阴,弹指一挥间。疏勒河流域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如果荒漠还有记忆,这是怎样一种震古铄今的巨变!在昔日人迹罕至的茫茫戈壁上,建起了甘肃省超过百万亩的大型灌区。近10万移民抹去世代贫困的记忆,实现了诗意的生存!高峡出平湖“蓄祁连清流,筑大坝平湖,润戈壁绿洲,富数万百姓”这幅宏伟蓝图,在改革开放的雨露阳光中,于1996年拉开了大幕。
  1997年9月30日 ,昌马水库枢纽工程在礼炮声中开工,承建大坝主体工程的中国水电五局、承建大坝基础处理和防渗墙施工的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局等各路建设大军和机械化队伍汇集昌马峡谷,大型挖掘机的马达声与疏勒河的涛涛洪流汇奏出雄壮的交响曲,使沉寂了千年的峡谷呈现出一片热闹的景象。
  建设管理、监理、设计、施工单位的数千名工程技术人员,在高山峡谷安营扎寨5个舂秋,克服高寒、风沙、酷暑等恶劣的自然环境,成功地解决排沙泄洪洞施工大塌方等技术难题,2000年9月17日,昌马大坝实现按期截流,2001年10月主体工程建成,12月17日按期下闸蓄水。
  一个个建设喜讯,接踵而至,疏勒河项目重点水利枢纽工程——总库容1.94亿立方米的大二型水库昌马水库,于2002年12月建成并投入运行。2003年9月8日,总装机1.425万千瓦的昌马水库电站三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
  昌马水库如期建成,标志着疏勒河项目骨干水利工程基本建成。
  雄伟的大坝耸立在祁连山峡谷,拦截汹涌的河水,形成高山峡谷十多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泊,在宽阔清澈的湖光波影中倒映出壮美的祁连雪峰,又似一幅美丽的油画。
  “高峡出平湖,明珠悬玉关”的美景已展现在疏勒河畔。
  千载寂寞过洪荒,而今着意谱华章。
  古老的疏勒河,从此改变了千万年自然流淌的方式,用科技的力量,按照人的意志,谱写时代的华章。
  疏勒河流域有了人为控制的调蓄水库,实现了上游的昌马水库与下游的双塔水库、赤金峡水库联合调度,改变了流域空间的用水不平衡,水资源实现了统一配置,统一调度和统一管理,发挥了调节天然径流、拦洪调蓄、农业灌溉、工业和城镇供水、生态调水、水产养殖、观光旅游等水电产业的综合功能,结束了疏勒河灌区春夏抗旱的历史;大地的律动,第一次按人的意志,唱出新时代最优美的歌。
  生存是需要智慧的,而智慧就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
  在广袤的疏勒河三大灌区,新建和改扩建输水干支渠641.59公里,一条条输水渠道,象纵横交错的大动脉,将祁连清流通过147条、1125公里的输水干支渠,源源不断的输送到昌马、双塔、花海三大灌区,浇灌106万亩良田,润泽疏勒河畔一片片生命的绿洲。
  我们用世纪的目光,在寻找智慧。疏勒河项目在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的同时,引进了国内先进灌区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项目投资3600多万元,建成了三大水库联合调度、水资源预测分析、地下水监测、防洪仿真、灌区闸门监控、用水计量、办公信息管理的六大信息化调度工程,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水资源优化调度,对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合理配置、对旱、洪、涝进行预报,对地下水、盐动态变化规律进行预测,对水利工程与地下水环境的影•6•响进行分析评价,对生态环境保护、灌区土壤盐渍化预防、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为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更好地发挥了项目的投资效益,提升灌区现代化管理水平。
  科学与诗意的完美结合,为疏勒河赢得朝阳般美好的未来。
  移民新家园穿过历史的苍茫,疏勒河在新的时代完成了一次生命的跨越。
  以开发扶贫为宗旨的疏勒河项目,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实现人与资源和环境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核心。为了甘肃中南部贫困移民,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专门成立了移民工作协调委员会, 迁出县的各级政府,从迁出前的摸底调查、组织动员到组织搬迁,跟踪服务。项目区当地政府和农垦部门顾全大局,心系移民,精心安排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如此巨大的移民工程,有多少动人的故事,让南飞的归雁传遍四方。
  故乡的影子已经淡去,玉门关外荡起的乡音,让雪山颔首。
  1997年入春,来自甘肃中南部贫困山区的首批移民,打点行装,告别故土,浩浩荡荡,千里大迁徒,从我省的临夏、陇南、定西、疏勒河大移民•7•甘南4个市、州的11个县,风尘仆仆,来到疏勒河畔。从此,他们便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追逐幸福的梦想,让生活多一份阳光。
  在疏勒河流域四万平方公里的地平线上,新开发的6个移民基地,各民族移民积极投入改土造田,工程建设热火朝天,移民村庄星罗棋布,移民新居拔地而起,宽敞的街道,整齐的房屋,高耸的水塔,明亮的学校,还有村委会、卫生院及相配套的公路、农电、供水等社区管理服务设施,整体推进,为移民创造了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移民区小学第一次升起了五星红旗,千里荒原展现岀新的生机和活力。
  家的温暖,淡化了远去的记忆,有尊严的生活,升起无限美好的憧憬。
  疏勒河管理局按照统一规划,试点示范,实施了整建制安置的新模式,已安置甘肃中南部11各县的自愿移民7.5万人。安置昌马水库库区非自愿移民159户、580人。新建6个乡场、57个行政村、8个自然村,移民新灌区渠路林田配套,水电路等服务设施完善。疏勒河的涛声,已化为移民甜蜜的梦境。
  万古疏勒穿史海,劲抒诗笔绘桃源。
  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在疏勒河新灌区,广大移民依靠种植、养殖和劳务输出,移民人均纯收入由当时的不足300元提高到1260元,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基本实现了 “一年搬迁、两年定居、三年摆脱贫困、四至五年稳定解决温饱,走向小康” 的目标。
  .疏勒河,母亲般地无私宽容,将乳汁奉献给荒漠,养育来自11个县的各族移民,滋润充满生机的新绿洲。
  一条诗意流淌的河,从此改变了近10万人的命运,成为河西•8•走廊最壮美的风景。
  戈壁新绿洲一条河的命运,和中华民族的民运如此血脉相连。
  进入新世纪以后,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疏勒河水土资源开发与流域生态保护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引起中外各方面专家的高度关注。
  2002年6月19日,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正英率中国工程院西北水资源项目组的12位院士,考察了疏勒河流域水资源,从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生态环境保护等6个方面为疏勒河实现可持续发展把脉。
  科学发展的理念,为疏勒河注入强劲的生命力。在项目的开发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考虑,甘肃省政府与世行达成共识,对项目进行了中期调整移民、新建乡(场)、行政村、新开耕地等作了调减,而林草覆盖率调高,水资源总利用率由91.6%降为64.5%,以增加生态用水和城市工业用水。这表面看是退,实际上是以诗意生存为目标的进,这是疏勒河之幸,也是我们民族之幸。
  在移民新灌区实施大规模防风治沙,在“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七墩回族移民乡,连片治沙7000亩,实现了人进沙退,建设绿洲的梦想,绿色在新思维的吹拂中,不断在扩大,在延伸。
  疏勒河新开发的42万亩土地中,有一半以上是典型的风蚀沙源地,10年来已营造防护林8.3万亩,风沙口治理7000亩,林地面积达到5.7万亩,草地面积达到9990亩,林木覆盖度达到15%以上。富于诗意的创造,让昔日的戈壁荒原变为绿洲。
  •9•全面监测评价项目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断研究和掌握项目区水质、土壤、地下水、生态等方面情况,为有效保护和修复疏勒河流域脆弱的生态环境提供依据。疏勒河在时代的精心呵护中,欢腾不息。
  “科学管理、安全运行、强化服务、和谐发展”的治水思路,让疏勒河充满生机,通过昌马、双塔、赤金峡三库联合调度,连续3年向玉门市干海子自然保护区跨流域调水、干涸了10年的玉门干海子,已形成了1000多亩的水面,输水沿线及干海子周边近百万亩的天然植被得到恢复,干枯的红柳发芽,植被焕发生机,千亩水域引来久违的迁徙候鸟飞翔。诗情画意为古老的荒原描绘出我们时代最优美的图画。
  同时,还向瓜州县桥子生态保护区和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灌区防风固沙林带输送生态水1.8亿立方米,疏勒河下游大片的胡杨林等天然植被得以修复,两岸湿地重现昔日水草丰美、碧波荡漾、候鸟飞翔的美景。
  秋风阵马立大志,敢教春风度玉关。
  这是科学发展创造的奇迹,这是疏勒河回报社会、走向生态文明的美景,这是我们为子孙万代谋幸福的至爱深情。
  和谐新灌区美梦在这里成真。十年风雨,十年耕耘,项目建设者和广大移民,在戈壁荒原披星戴月,冒酷暑,抗严寒,用勤劳的双手,使昔日风沙、旱魃和盐碱肆虐的领地,变成富饶的桑田和美好的家园。
  在共和国的西部版图上,诞生了一片片阡陌纵横的绿洲,伴•10.之而来的是一片片新风扑面的移民新村。
  情牵万里林渠路,百代勋业耀天光。
  同时,疏勒河项目建设,也为玉门和瓜州两县市的27个乡镇、饮马、黄花、小宛3个国营农场,建成了以拦蓄、供水、灌溉、排水、防洪、发电等功能为一体的水利系统工程,大大提高了农业基础设施的功能和作用,改善了农村文教、卫生、交通、电力、农、林、牧等基础设施条件。一业之举,百业俱兴。
  通过平田整地,田间配套,盐碱改良,已形成106万亩粮丰林茂的新绿洲,有效灌溉面积达130万亩,成为甘肃省百万亩以上自流大型灌区。
  全灌区农业人口由1996年项目评估时的12.43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34万人;粮经比例由8:2变为目前的2:8;农业产值由2.34亿元增加到14.5亿元,十年翻了六番。项目建设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强大的牵动和辐射效应,经纶巨手解倒悬,为有昆仑花雨落。
  疏勒河项目的全面建成和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使水资源得到了充分的调蓄和利用,同时减轻了防洪压力,确保了中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项目建设整体拉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了农、林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项目区剩余劳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使新灌区广大农民增产增收,为新农村建设和灌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春风杨柳即为家,疏勒醇水润天涯。
  .创新和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以法管理新机制,使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益大为提高。新组建水政监察大队, 履行水政水资源的监察管理职责,依法管理水能水电开发,有效•11•保护地下水资源。三大灌区还形成了专管与群管有机结合的三级管理网络,组建了农民用水户协会87个,使灌区实现了民主管理的局面,形成了科学发展催春柳,社会和谐燕鸣园的繁荣景象。
  疏勒河像母亲的乳汁,日夜辛勤哺育一片片新生的绿洲。
  10年来,世界银行督导团先后21次督导检查,在《项目实施完成情况和结果报告》中,世界银行回顾和评价了疏勒河项目的实施和取得的成绩,认为:疏勒河项目经过十年的开发建设,已经全面实现项目计划目标。水利工程发挥效益,移民收入逐年增加,农业结构更趋合理,生态环境得到恢复。
  世行认为甘肃省政府在13年前的项目目标仍然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对项目总体评价为“较满意”;对项目执行机构评价为“满意”。
  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的成立,使千百年来放任不羁的疏勒河终于有了自己的归宿。建设管理者和近千名水电职工用智慧和汗水见证疏勒河历史的变迁,不断地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10年来,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世行贷款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被国家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利文明单位”。
  疏勒河的波涛,回荡着新世纪新时期时代文明的曙光。
  尾声喜看疏勒挥椽笔,写就华夏不世功!甘肃省疏勒河建设管理局、酒泉市、县政府和农垦建设指挥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同心协力,着眼大局,艰苦奋斗,共谋发展。
  以打造“五项工程”、创建“四个一流”为目标,建立科学管理,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新理念,提高项目开发的质量与效益,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全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灌区又好又快发展的美好蓝图。
  疏勒河喧腾的浪花,啣着雪山的流云,飘过寂寞的玉门关,把满腔诗情,化作花团锦簇,回应历史的呼声,洒向一片片绿洲。数十万中南部山区父老乡亲告别贫困,用他们灿烂的微笑,向全世界展示新中国向贫困宣战的决心、意志和美好前景。
  疏勒河呦,流淌诗情的歌!电视专题片——《穿越瓜州》解说词秦安平1300年前,玄奘穿越瓜州,独往西天取经。
  1300年后,瓜州穿越时空,锻铸文化重镇。
  人生就是一次穿越,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 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朋友,让我们穿越瓜州,去触摸历史,品味文化,游历山水,感受风情,荡涤心灵吧!你从雪山走来,巨龙蜿蜒太极。
  你向瀚海奔去,波涛雕绘画卷。你从远古走来,身披汉唐雄风。
  你向未来奔去,放飞时代长歌。
  打开地图,瓜州像一块晶莹剔透的绿宝石,镶嵌在中国西部的瀚海峻岭间。
  疏勒河水泛着银光涌出祁连,蜿蜒西去,伸向远方,在嘉峪关外的大漠戈壁深处孕育了一片绿洲,这就是送电铁塔被称为“流尽一潭碧水,产出万担金粮”的古瓜州。
  瓜州地处甘肃西北,东屏玉门,西邻敦煌,南望祁连,北依大漠, 地扼甘新。自古为中央政府控扼甘新之锁钥。
  瓜州历史文化厚重,自然风光独特,资源禀赋优越,被誉为 “世界风电之都”、“中国蜜瓜之乡”、“能源战略通道”、“西部文化重镇”、“陇上药材基地” 。
  这里是世界四大文化体系的交汇点,华夏灿烂文明进程的活化石;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精妙绝伦的博物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欢乐园。
  悠远的华夏文明,雄浑的丝绸古道,变幻神奇的自然地貌,可歌可泣的红色历史,一望无际的白色森林……揭秘瓜州因瓜得名瓜州因瓜得名,可追溯到春秋时期。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春秋时谓之瓜州,允姓之戎居于瓜州是也”。西晋《广志》云:“瓜州瓜大如斛,御瓜也,甘胜糖蜜”。《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地出美瓜,故取名焉,狐食其瓜,不见首尾”。
  纪晓岚一首“种出东陵子母瓜,伊州佳种莫相夸。凉争冰雪甜争蜜,消得温瞰顾渚茶”更是名声远扬。
  2004年被授予“中国蜜瓜之乡”称号,2006年复名瓜州。
  因风扬名曾几何时,瓜州被冠以“世界风库”之称,与瓜州美名大相径庭。
  有人把瓜州的风、吐鲁番的热、巴里坤的凉并称为“西域三绝”。也有人把瓜州风库与北美风库、北欧风库、极地风库并称为“四大风库”。
  这一 “绝” 一 “库”,不胫而走!岑参“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的诗篇;久远、有力、壮美。
  因电闻名这是一道靓丽的景观,她送来了一缕绿色的风;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她勾勒了一幅能源的图。
  是的,风来了,沉睡了千万年的黑戈壁醒了。
  2010年,作为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主战场的瓜州,以380万千瓦装机容量雄冠中华。
  世界风电之都神速崛起。
  鉴赏瓜州彪炳史册的草圣文化瓜州是被书圣王羲之推崇备至的草圣张芝的故乡。
  笔飞贯,开创书法汪洋恣肆之先河;•16•独步千年,树古今书坛屹立不朽之丰碑。
  临池传佳话,五贴绝后人。
  瓜州投资数,建成了占地近千亩的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2012年9月24日 ,建成开园,全国首届“张芝奖”书法大展成功举办。2013年8月12日,草圣张芝祭奠仪式隆重举行。
  瓜州县被命名为“全省书法家创作基地”, 张芝文化产业园正向中国书法之乡迈进。
  草圣故里文化景区——世界风电之都的文化盛装。
  辉耀千古的玄奘精神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26岁的玄奘不顾朝廷的禁令,舍命西行,开始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非凡跨越。
  瓜州是玄奘西行路上唯一独身孤征的地方,是险被弟子刺杀的地方,是偷渡取水被捕的地方,也是他得到一批豪情侠胆之士鼎力相助的地方,是四天五夜滴水未进,差点魂归大漠的地方,更是跋涉800里莫贺延磧,最能体现坚定意志的地方。
  至今,玄奘夜渡葫芦河、偷渡玉门关、单骑孤征大漠、夜闯关外五峰被传为佳话。
  玄奘与瓜州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不解之谜。
  重走玄奘路欣然而起。
  从2006年起,瓜州县与北京行知探索文化有限公司成功举办了八届“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体验之旅。2013年5月25日首届“玄奘之路瓜州戈壁音乐节”成功举办。5月20日,玄奘取经博物馆陈列展厅封顶,六小龄童章金莱先生莅临现场并被聘为名誉馆长。
  经过精心打造,莫贺延磧戈壁一一汉唐丝绸之路已经成为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成为华夏民族开放胸襟、海纳百川的体验之旅,更是温暖中国、感动世界的文化圣地。
  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这是一段尘封许久的历史,一段悲壮惨烈的历史,一段光芒四射的历史。
  1937年4月,爬冰卧雪40余天的红西路军将士走出祁连山,休整蘑菇台,跨越十工山,攻打安西城,突围王家屯,激战白墩子, 血染红柳园,辗转星星峡,结束了悲壮惨烈的西征。100余名将士血染疏勒河水,抛尸戈壁沙场。
  红西路军将士所表现岀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舍身取义、视死如归的无畏精神,为民族解放、中华崛起而献身的高贵品质,浩气贯祁连,高风亮后人。
  三个最后一战奠定了在中共军史中的地位,红西路军将士的不朽军魂已跨越时空,辉映大地,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宝贵精神财富。
  瓜州县将倾力打造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一红西路军纪念景区。
  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塔高耸入云。
  李先念主席题词、徐向前元帅题名苍劲有力。
  李卓然骨灰播散在瓜州大地,西路军将士英灵照耀着瓜州大地。
  遨游瓜州承载厚重的城池烽燧大漠深处的生态公园,红柳丛中的唐朝古城。
  不到锁阳城,枉来丝路游!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锁阳城,始建于汉,兴盛于唐,复兴于西夏。
  保存了中国古代最为完好的军事防御体系和农业灌溉体系,正在冠以“世界”两字。
  游历锁阳城你可以揭秘唐城,寻踪唐关、欣赏唐诗、体验唐战。薛仁贵兵困锁阳城、张守珪智退吐蕃兵广为流传。
  保存有我国古代惩治贪官、清廉吏治的实物标本——桥湾城遗址和珍贵文物人皮鼓、人头碗。
  此类景点全国仅此一家,成为反腐倡廉重要警示教育基地。康熙夜梦桥湾城;观音柳上挂玉带;怒斩贪官程金山,头顶碗来皮敲鼓的传说脍炙人口。
  精美绝伦的石窟艺术莫道敦煌石窟美,壁画佳作在榆林。
  榆林窟又名万佛峡,是中国六大石窟之一,196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莫高窟的姊妹窟,它开凿在榆林河谷东西两岸的坚固砾岩上,大量的石窟壁画被发现,就仿佛一处天然的壁画博物馆。
  这是一座拥有43个洞窟的艺术宫殿,更为煊赫的是,中唐壁画的杰作一一第25窟《西方净土变》,其临摹品以敦煌壁画代表作身份陈列在人民大会堂甘肃厅。
  它有一尊价值连城的象牙佛塔。充满犍陀罗艺术风格的象牙造像,大如手掌,相传是唐初僧人从印度携至榆林窟,全世界仅有两尊,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千佛洞,旱峡石窟。这些隐藏于戈壁深处的精美石窟,它们共同串起中国西部一条佛教传入中原的石窟之路。
  鬼斧神工的瀚海奇观戈壁现有一奇景,远视渺气,隐约若海,山石草物,倒影其中,虚浮空际,若隐若现,似画非画,乃海市蜃楼之虚幻。俟车驱行,彼又悠然它移,引人入胜,殊觉应接不暇。
  驱车在桥湾城与双塔湖之间,便是布隆吉尔草原。远远望去,戈壁滩上的土梁形态各异,有的好像千帆竞发,有的酷似亭台楼阁,若沉思的老人,若出头的巨龟,又如张开大嘴的猛兽、安闲休息的骆驼、亦像面目狰狞的魔鬼……仿佛进入了奇特雕塑陈列馆,或是来到了梦幻般的世界,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神秘而又耐人寻味。
  这里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景象。
  胜似江南的塞外风光这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布隆吉尔草原。
  布隆湖,澄波千倾,芦苇弥望。春水云生,浴凫飞鹭,宛有水乡风景,身居其中,如见江南。
  有西北地区最为壮观的沙漠水库,甘肃最大的农用水库,河西走廊最大的候鸟聚集区——双塔水库。
  青山子大漠草原集广袤的草原和天然红柳、胡杨林及成群的牛羊为一体,蓝天白云和旭日夕阳交相辉映,令人心驰神往,是人们探寻自然,品味自然的好去处。
  瓜州城——穿越瓜州的必经地。
  瓜州城——戈壁生态明珠城。
  正在打造“以文为魂、以水为脉,以绿为基、以人为本”的四面环水、绿色环保的历史文化旅游名城。
  走过千年轮回,瓜州已不再是人们想象中的荒芜,不再是记忆中漠风长天的旷域。
  瓜州,正张开双臂,喜迎四方宾朋,期盼着从南海之滨、中原大地,从大洋彼岸、天之尽头,飘来一轮彩云托起的太阳!电视专题片一一《戈壁明珠一瓜州》解说词赵卫国在中国西部河西走廊西端有一颗耀眼的瀚海明珠,这就是有世界风电之都、中国蜜瓜之乡、能源战略通道、西部文化重镇、陇上药材基地之称的瓜州县。
  集中民智谋项目,创优环境引项目,聚合力量抓项目。瓜州县委、县政府抢抓政策叠加机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和风电强县战略,按照省委、省政府“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和市委、市政府“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做美城市、做实民生”的总体部署,紧盯建设“戈壁明珠城市、全国一流新能源示范县”目标任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全力实施招商引资,树立“发展至上,投资为本;投资至上,项目为本;项目至上,落地为本”的理念,制定出台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引进、产业开发一系列优惠政策,建设了一批上规模、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的工业、农业和风电及装备制造加工龙头企业,引进了一批高科技、新技术、新模式,带动了工农业结构调整,走出了一条农业县工业化的发展之路。
  瓜州素有“世界风库”之称。
  风,曾经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瓜州人,让风变成财富,是瓜州人多少年的梦想。
  据科学评估,瓜州风力资源量大质优,风向稳定,风能密度高, 无破坏性风速,风能资源可利用面积达到1万平方公里,年风能有效利用时数达2300小时以上,风能储量超过4000万千瓦,是全国风能储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同时,瓜州县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全年日照时间达3260小时,有效积温3582.9°C,位居全国前列, 具备发展风电、光电产业的优越条件。
  俯瞰县城全景2006年3月,瓜州百万、千万级风电场工程的动工建设,拉开了风电发展的序幕。2007年,甘肃省提出了“建设河西风电走廊, 打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战略规划和构想,使瓜州县风电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先后有中电国际、中广核、甘肃洁源等16家国内大型风电企业落户瓜州,掀起了新能源产业开发建设的新高潮。
  到2010年底,已完成风电装机380万千瓦,成为全国风电装机第一县。同时,瓜州借“风”扬名,荣登“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 和“中国风能产业强县”,亮出了“世界风电之都”品牌。甘肃科耀、酒钢集团等五家企业在瓜州建设风机塔筒配套产业,形成了1500套的年加工能力。
  按照规划,到“十二五”末,瓜州风电项目累计装机将达到1000万千瓦,建成20千瓦光伏发电,36万千瓦的风光互补发电项目;建设4x100万千瓦火电和3万千瓦生物质发电。330、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运行,为后续开发建设的新能源产业提供了稳定的输出通道。区域优势和风光资源得以发挥,风电之都的框架已经形成,撑起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龙头。
  如今走进瓜州,在疏勒河北岸,数千座风车在大风吹动下悠悠旋转,引吭高歌,高高矗立的风机塔成了瓜州一道靓丽的风景。
  瓜州大地,虎踞龙盘、连绵山丘、深埋宝藏。瓜州是块藏金埋玉的宝地,在这2.4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探明金、银、铜、铁、铝、铅、锌、花岗岩、大理石等40余种矿产品,地质储量2813万吨,是甘肃省重点产金区之一。花岗岩分布较广,储量超过15亿立方米,以品种多、色泽好、块度大、石质硬、出材率高而闻名全国。
  如何变石为宝,让石头唱歌。瓜州县坚持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不断增加投入、完善配套设施、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构建了 “一园四区”工业发展平台,打造瓜州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园,建设风电产业区、北大桥机械制造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区、柳园高载能产业区、柳沟物流产业区四大产业区,形成了分工明确、相互依存、循环共生、协调发展的“一园四区”工业发展平台。形成了年加工1500套塔筒、200万吨铁精粉球团、1000万平方米板材、1.5万吨棉籽精炼油、4万吨棉仁蛋白、1万吨番茄酱和5000吨枸杞制干生产能力。依托工业发展平台,引进了三新硅业、天富硅业高纯硅材料精细加工及综合利用、恒隆石业、三新硅业硅锰合金等高载能项目,培育了中电酒泉、酒钢长城、花牛山工业、安北矿业、禾麟粮油等一批支撑地方财政收入的骨干企业,园区的聚集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瓜州人杰地灵,林茂粮丰,盛产棉花、蜜瓜、枸杞、甘草,是祁连积雪滋润下的神奇绿洲。中国西部最大的农业灌溉水库一一双塔水库,犹如镶嵌在瀚海中的明珠,著名的西流大河疏勒河及其支流榆林河一纵一横贯穿全境,涵养着50万亩耕地,旱涝保收。
  这里,是我国优质蜜瓜的最早产地,瓜州以瓜得名,瓜州瓜品质超群,盛产的蜜瓜清爽可口、汁多香甜。瓜州蜜瓜、梦城蜜瓜, 已叫响品牌,闻明全球。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是瓜州农业产业化的得意之笔,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把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精耕细作农业、精品珍品农业、精深加工农业作为转变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方式,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同步推进,集中力量主攻蜜瓜、枸杞、中药材、果蔬、草食畜等产业,进一步加快了传统产业向专业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转型步伐。棉仁蛋白、神州棉纺、西域阳光、50万头只牛羊屠宰加工和5000吨枸杞制干生产等项目,延长了产业链条,撑起了瓜州农业产业化的龙头。
  漫步瓜州大地,仿佛畅游在历史的巨型博物馆,境内拥有众瓜州蜜瓜多的自然遗产资源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资源,现有榆林窟、锁阳城、桥湾城等文物保护单位465处,其中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国家重点保护单位榆林窟是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窟内彩塑精美,壁画斑斓,文物价值极高,唐25窟壁画西方净土变和观无量寿佛经变,被称为旷世精品,其临摹品悬挂于人民大会堂。榆林窟第三窟和东千佛洞的西夏壁画中都有中国最早的唐僧取经图,比西游记成书早300多年,瓜州是我国古代城址保存数量最多、时代序列最齐全的地区,境内留存着汉代至清代的各类古城址55座,尤其是被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的锁阳城古城遗址为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州郡级古城,城池格局和军事防御体系基本完好,具有极高的考古学术价值。
  悠久的历史涵盖着美丽的传说,张骞西域尝美瓜、唐僧取经过瓜州、薛仁贵兵困锁阳城、康熙帝夜梦桥湾城,至今广为流传,已成为极具开发价值的文化旅游资源。
  按照“依托敦煌旅游品牌,锻造瓜州旅游精品,创新旅游发展机制,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充分挖掘“张芝文化、玄奘文化、红色文化”三大文化产业品牌内涵,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振兴和带动全县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不断提升瓜州胡杨林文化旅游市场竞争力,促进全县文化旅游经济快速稳步增长。
  瓜州南望祁连,北枕大漠,东倚雄关,西通新疆。兰新铁路、敦煌铁路、连霍高速公路、国道314线、215线贯穿全境。按照“主导产业抓规模、新兴产业抓培育”的思路,突岀抓好服务、文化旅游、物流、商贸、金融、新兴服务等六大产业。加快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先后建设了渊泉广场、小西湖公园、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新州里购物广场、元通农副产品批发交易中心、时代购物中心、国风大酒店、榆林宾馆贵宾楼等100余项城镇建设项目,使城市品位显著提升。
  窗口部门实行一站式管理、一条龙服务,零规费、无门槛,公开承诺,限时办结,尽职竭力,为投资者服务。
  历史正在打开这幅珍藏了千年的画卷,承载着2000年历史的荣光,新一代瓜州人以浓墨重彩谱写着古瓜州的新篇章。
  走过千年轮回,瓜州已不在是人们想象中的荒芜,不再是记忆中漠风长天的旷野。瓜州的今天新型工业、效益农业、特色旅游业,正成千帆竞发、蓬勃发展。对于有识之士,瓜州人民以“诚信立县”的事实告诉他,“您发财、我发展”,我们携手并进促双赢。14.88万瓜州儿女满怀豪情,正以深邃的睿智、博大的胸怀拥抱天下来客,阔步迈向新天地。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六辑

《瓜州文史第六辑》

人民创造历史,历史教育人民。历史不能割断,昨天、今天和明天是分不开的。今日的安西是前天的安西、昨天的安西演变发展而来的,只有深刻的了解昨天,才能正确的认识今天,科学的预测明天。当前,全县人民团结一致为建设繁荣富强文明的新安西而努力奋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