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之初的安西面粉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810
颗粒名称: 创业之初的安西面粉厂
分类号: TS211.8
页数: 3
页码: 169-171
摘要: 解放前,安西人吃的面粉仅靠散落于民间的7户磨坊、8盘石磨、18头毛驴以家庭作坊代为加工。解放后,县城及附近有40余家磨坊,釆取购加销一条龙方式,控制着粮食市场。
关键词: 加工业 面粉厂

内容

解放前,安西人吃的面粉仅靠散落于民间的7户磨坊、8盘石磨、18头毛驴以家庭作坊代为加工。解放后,县城及附近有40余家磨坊,釆取购加销“一条龙”方式,控制着粮食市场。1953年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后,取消了其粮食经营权,他们便代国家加工面粉,赚取加工费。此后,磨坊逐步减少,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在大跃进时期的1958年得以改变。
  当年,河西张掖专区按照中央关于大办地方工业,解决人民生产问题的要求,于10月份从张掖建龙面粉厂搬迁来了3部单式磨、1台圆盘罗、1个筛子和1台40马力柴油机,安装在了老县城东南角的火神庙。随迁的有3名工人,又从当地招收了21名工人,加上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共35人,成立了安西县粮食局综合加工厂,作为粮食局的附属企业,实行报账制经营。由此,掀开了安西县历史上半机械化加工面粉的历史。
  创业的历程是艰辛的。当时所加工的原粮全部从新疆调运,工人们除8小时正常上班外,还要根据来车量随时担负原粮卸车入库,成品装车外运任务,手搬肩扛的不是200斤的麻袋,就是几袋50斤的面粉。生产过程中除了电动的钢磨和皮带带动的圆盘罗以外,从麦粒拾择、筛簸、入斗到盛装、封袋口等全部都是手工操作,就连磨出的上等粉和下等粉也须用手工掺匀后才能装袋。工人们每月挣的是34.15元,吃的是25斤供应粮,晚上煤油马灯熏黑了鼻孔,为产出细粮还不得不在罗底上刷油漆……陈旧的设备、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繁重的体力劳动,也曾吓跑了一些人。然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粮食最紧俏的时候,他们利用原粮中择出的杂豆、草籽加工后与面粉掺和制成馍,勉强填饱肚子,渡过了难关。
  即使在这般艰苦的条件下,面粉厂年产面粉都在800〜1800吨之间。加工的面粉主要是供给驻军、修建双塔水库及其他工程的大军和县城居民。因设备简陋,加工能力有限,加工的面粉不时出现碜牙或霉味现象,尽管如此也往往是供不应求。所产副产品麸皮,捡岀的碎麦子和麦芽大多送往食品加工厂作为制醋和酒的原料。
  1963年,随着产量和人员的不断增加,为了加强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经上级批准,并投资9万元,成立“安西县面粉厂”,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隶属于县粮食局管理。并对面粉厂进行了首次搬迁,在老县城东大街北侧关岳庙附近,修建建筑面积为326平方米砖木结构的三层制粉楼一座,毛磨房42平方米,动力间44平方米,单身职工宿舍和会议室18间450平方米,职工食堂76平方米。于1965年竣工,将设备安装完毕,并将3部单式磨面机更换为立式磨面机,更新高方平筛2台、打麦机1台、刷麦机1台、90匹马力柴油机1台、拉丝机1台,更新后的年生产能力达到2500多吨,比原来最高时的1800吨增长38.89%。日产面粉12〜15吨,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3.27万元,加工成品面粉25060吨,实现利润3.16万元。
  60年代以来,由于老县城地下水位上升较快,春季返潮翻浆, 夏秋季节低洼处积水成潭,冬季地裂冰鼓,各种建筑严重受损,直接威胁着群众的生命及财务安全。面粉厂大楼、仓库及储存的粮食也深受其害。1973年,大多数单位都从老城搬至新城。此间粮食局向省粮食厅再次提出搬迁面粉厂的报告。1976年,省厅批文同意搬迁,并批准投资29万元。当年搞设计、备三材、购设备、落实施工队伍,次年7月动工,历时一年,建成565平方米制粉楼1座,79.8平方米动力房1间,容量180万斤的立筒1座,办公室240平方米,餐厅117平方米,家属宿舍450平方米,修理间231平方米,于1978年8月竣工,交付使用。工人们从老城搬迁设备进行安装,同时,新增立式磨面机1台,筛麦机1台,洗麦机1台,130匹马力柴油机1台,于12月试车调试,形成年产4000吨面粉的生产能力。厂区占地面积27250平方米,年底已有职工43人,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8.95万元,完成产品产量4634吨,实现利润21626元。
  (本文据《安西县公交志》和部分老职工访谈情况整理)
  2004年10月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

《瓜州文史》

《瓜州文史》第五辑详细记录了古州地区人物春秋、文化撷萃、文教史踪、世纪回眸、经济纵横等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付东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安西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