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地方道路养护道班改革纪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806
颗粒名称: 安西地方道路养护道班改革纪实
分类号: I251
页数: 3
页码: 155-157
摘要: 安西县原有地方道路养护道班10个,农民建勤工52名,养护里程248.27公里。随着新建公路的连续延伸,运输能力的日益提高,行车密度急剧上升。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需逐步改善现有公路的路面质量,提高养护成效。
关键词: 回忆录 世纪回眸

内容

安西县原有地方道路养护道班10个,农民建勤工52名,养护里程248.27公里。随着新建公路的连续延伸,运输能力的日益提高,行车密度急剧上升。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需逐步改善现有公路的路面质量,提高养护成效。因此,从1982年开始对全县的公路养护进行了改革,实行和完善了养护联产计酬责任制,权力下放道班长,责、权分明。
  1989年,公路养护坚持“修养并举、以养为主”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改革,实行“班长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年公里成本包干法”。
  1990年,遵循省交通厅提出的“深挖沟、广修面、缓改线”的休、养、建为主的指导思想,结合安西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养护管理办法。2001年进一步推行和完善了县乡公路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大了对道路的养护管理力度,在道班管理上实行“定额包干” 的承包形式,采取“五权”、“八定”、“六挂钩”的养护机制。“五权”即: 班长主持负责道路全面工作、全权拥有养护生产指挥权、人员调配权、代表工调换建议权、人员配备选择权、劳动工资分配权;“八定”即:定代表工人数、定养护路程、定路况等级、定优良次差、定养护任务、定燃修费用、定出工率、定综合治理;“六挂钩”即:养护经费与养护任务、路况升降、道班管理、机械管理、路政管理、综合治理挂钩,做到了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考核有依据,奖罚分明,路况质量明显上升。
  2002年,针对安西县乡公路重点养护里程长,砂石路面多,油路面老化,病害严重,地质状况较为复杂,加之人口稀少的情况,再度进行了改革。首先,在人事制度上,逐步实行了道班班长聘用制和竞争上岗,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位适其人,人尽其才。其次,在劳动用工上,坚持道路班班长负责制,推进优化组合,发挥整体效力。第三,在收入分配上,实行收入分配多元化,把个人收入与工作绩效挂钩,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第四,全面推行根据养护难易程度核发养护经费的办法,定期对养护工作各项指标进行检查,从而提高了整体养护水平。
  2006年,针对过去县乡道路养护工作中存在的种种弊端,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制定了《瓜州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建立了以交通部门养护为主,乡镇配合协养的道路养护新机制,成立了道路养护中心,设四个养护生产道班,有养护工33名,并购置配备了3台养护生产专用车,集中对全县397.75公里县乡道路进行专业养护,提高养护功效和质量,现平均达标道路达到80%以上。
  读《安西文史》有感
  付庆增
  手捧“文史”一帧,
  篇幅虽小涉猎广,
  开卷观“疏勒”浪,
  是非功过凭君说,
  乡土情愫醺胸怀,
  阅到盛世足舞蹈,
  历史本是人民创,
  掩卷沉思寄希望,
  既能鉴古又知今。
  如诗画轴写雄浑。
  吟诵听闻“榆林”风。
  成败兴衰抓我心。
  人文景观讶心旌。
  触及失误泪沾襟。
  自己故乡谁不亲。
  祝愿本刊寿长青。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

《瓜州文史》

《瓜州文史》第五辑详细记录了古州地区人物春秋、文化撷萃、文教史踪、世纪回眸、经济纵横等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高长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安西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