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县图书馆
瓜州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瓜州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熊向晖随同蒋经国的西北之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780
颗粒名称:
熊向晖随同蒋经国的西北之行
分类号:
I21
页数:
7
页码:
86-92
摘要:
1942年,蒋经国、蒋纬国兄弟二人到西北考察三个月,熊向晖作为胡宗南的代表,全程陪同蒋氏兄弟考察。
关键词:
作品
书作
内容
1942年,蒋经国、蒋纬国兄弟二人到西北考察三个月,熊向晖作为胡宗南的代表,全程陪同蒋氏兄弟考察。著名民国历史纪实作家杨者圣根据熊向晖的谍报生涯写成的《情报英雄熊向晖》,对熊向晖陪同蒋氏兄弟西北之行做了详细的记述。现根据《情报英雄熊向晖》中关于熊向晖陪同蒋氏兄弟西北之行时途经安西的见闻作以节录整理,希冀对了解民国时期的安西提供一些帮助。
从安西到敦煌
离开玉门油矿,蒋经国一行经过玉门县城和安西县城,开始向敦煌走。玉门县城是一个很荒凉的小镇,县政府的房子已经很老很破旧。在城内,看到一个汽车站,一家小饭馆,十几户人家,几百个老百姓,别的几乎一无所有。整个县城的格局,只能说相当于东部地区的一个小村子。
玉门县向西过去就是安西。安西是甘肃省最西的一个县,它的西南边是敦煌,西北边就是新疆。
安西古称瓜州。瓜、沙二州,在历史上是两个很著名的州。瓜州是安西,沙州就是敦煌。顾名思义,沙州是沙多,瓜州就是瓜好。瓜州所产瓜,就是著名的哈密瓜,在古代是贡品。据范长江考证,“前清时进贡的’哈密瓜’,并不真正完全岀在新疆的哈密,一部分出在敦煌东北的瓜州,一部分就是花墙子所产。瓜大而味甜,为内地绝无之塞外名产。”花墙子属高台县,是驿道旁的一个驿站。现在横贯河西走廊的铁路、公路,都走不到那个地方。但在古代,由于从张掖到酒泉横亘着数百里戈壁地带,花墙子是商旅途中休息和补充给养的必经之地,因而是很有名的一个驿站。安西瓜即哈密瓜,这容易理解,因为安西与哈密接壤,在古代地理区划变化频繁的情况下,安西与哈密有很多时候都属同一个地区,因而把安西瓜说成是哈密瓜,是很自然的事。但范长江说哈密瓜有一部分产于花墙子,也许其中另有道理。
据安西县志载,安西取“国家统一、西方安定”之意。其实,这是指清初的事情。因为自明代以来,虽然嘉峪关成为前线,但中央政府在敦煌仍设有沙州卫,为嘉峪关外七卫之一。到了嘉靖三年(1504),吐鲁番势力日益强大,明中央政府下令将关外汉民迁徙关内,闭锁嘉峪关,从此瓜、沙二州为吐鲁番所据。清代康熙年间,清军收复整个河西,并进军西域。雍正元年,清中央政府在敦煌设沙州卫,在瓜州设安西卫,成为关外著名的二卫。后来,又进一步改为安西府、安西直隶州。1913年改安西县。
玉门县已很荒凉,安西县更荒凉。安西县城座落在戈壁滩上,城外没有居民住房。城里是一条十字形街道,十字正中有座鼓楼,鼓楼门洞里稀稀拉拉地摆着几个小摊,算是安西县的商业中心。整个街面,显得萧条破败,居民住的破土坯房,不堪入目。蒋经国等人在安西附近看到许多小孩子,甚至十四五岁的女孩子,都没有裤子穿。在很冷的时候,他们仍旧要在外面跑。蒋经国看了直叹气。当地有人说,这是习惯。蒋经国很生气,他说:“我绝对不相信,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人民的穷苦。”
蒋经国等在玉门县的时候,了解到玉门县总人口尚有二三万人,而安西县的总人口还不到两万人,其中就有3000多个壮丁。但是,就是这3000多个壮丁,1941年就修了300公里的公路。蒋经国听了安西县政府的介绍,感慨地说:“从这里,可以看到西北人民力量的伟大!”
安西尽管偏远荒凉,但由于地处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因而境内保留有榆林窟和锁阳城遗址等名胜古迹;榆林窟又名万佛峡,在安西县西南75公里的祁连止山山谷中,为河西地区仅次于莫高窟的佛教胜地。据专家考证,榆林窟壁画内容和艺术风格,都与敦煌艺术有着密切的渊源。
锁阳城遗址在安西县东南80公里处的戈壁滩上,原名苦峪城,后因唐朝名将薛仁贵征西时在此被困,以当地所产中药锁阳充饥,解救了三军将士的性命,故改名锁阳城。锁阳城原建在疏勒河畔,扼甘肃与青海通往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形势险要。城堡附近盛产锁阳,色深褐,有鳞片,柔软肥润,可食用,是一种中草药,有“大补阳气,益精血”等功效。以“三九三”这一天挖的质量最好,故当地有“三九三,挖锁阳,挖不到锁阳霉半年” 的民谣。
蒋纬国向死人“借”棺材板
安西最著名的既不是榆林窟,也不是锁阳城,而是大风。到过安西的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安西的大风。那边的人说,安西是“一年一阵风”,蒋经国开始以为一年只有一阵风,是很好的。哪里知道这一阵风,是从年初一早上刮起,一直刮到年三十晚上。安西风的等级,不象现在分为十二个等级,它只分头号风、二号风、三号风三等。蒋经国等人去的那一天,大风刮得满天都是沙尘,差不多看不到前面的路,汽车前进的速度很慢。蒋经国以为这个风很大了,说该是“头号风”吧!但当地的向导告诉他们,这还是“三号风”,假使是头号风,差不多房屋、大树、人、畜,起都会卷到天空中去。这让人想起岑参的边塞诗“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名句,果然不是夸大其词。凡是到过安西的人, 再读唐人的边塞诗,感受颇不同。
当时,岀了嘉峪关,从玉门到安西,再到敦煌,也没有正式公路,沿途都是戈壁滩,是沙石结成的很坚硬的地面,大多数地方,上面都可以走汽车。辨认方向和路径,靠两个办法,一个是看行道树, 一个是看指路牌。
河西走廊一带的大道两旁,汽车便可以沿着行道树走。但是,到了安西那个地方,树没有了,过去栽的大树,都被头号风刮掉了。事先,熊向晖已安排第10骑兵师的谭辅烈师长,派士兵在路上插上风标,就是插上小旗子,把车辆行进的道路标岀来。蒋经国一行就沿着这样的指路牌,一路走下去。走着走着,车子就陷到沙里去了,没有办法往前开。感觉不对啊!指路牌怎么会指错了呢?遇到了一个驼队,蒋经国等人就向他们打听去敦煌的路径,这才知道完全走错了方向。后来退回来一问,才知道是由于昨天一夜的大风,把指路牌刮错了方向。
安西地区的风为什么那么大?后来才知道那个地方是一个天然的风道,安西县处于河西走廊的西端口部,从地形上看,整个河西走廊就像是一支喇叭,走廊地带就像喇叭的管道,而安西县正处于喇叭口。来自西伯利亚的大风,越过蒙古高原,直扑河西走廊,由于受阻于祁连山和北山山脉,到达安西县之后,就像挤进了喇叭口。随着口部越来越小,风力也越来越大,这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风道效应。蒋经国在车上说,如果将来能在这里建设风力发电站,真是再好不过了。
果然,车子越往喇叭口外部走,风力也越来越小。
再往前走,沙丘开始多了起来。有一次,车子陷到沙丘里,想了很多办法,车子还是岀不来。甘肃安西这一带,路两旁有很多丘坟,这是当地人死了以后,就用石头砌成丘,把人埋在里头,但经过强烈风沙的吹刷,有的砖露出来了,有的甚至连棺材板子也岀现了。蒋纬国一看,就叫卫士用十字镐,把已经暴露的棺材板,抽出几块板子,垫到车轮下。汽车一加油,车子上来了。为了怕汽车再陷进沙里,蒋纬国叫把板子带在路上备用。上车前,蒋纬国对坟墓敬了一个礼,说:“对不起,我借用一下!”蒋纬国并给这块墓地做上记号,准备在回来的时候,再把板子还上。
从安西到敦煌,大约是三站路,分别是瓜州口、甜水井、疙瘩井,130多公里,十分之九为戈壁滩,只有站口的地方,有水和土屋,可以吃喝休息。过去的人,骑马或坐大车去敦煌,中途需要停宿两次。如果是夏天,为了避开戈壁滩上的蒸热,一般都要选择夕阳西下的时候上路,行路都在夜间,白天住宿。蒋经国乘的是汽车,一天就可以到达了。
纠正了方向之后,再向前行,终于走上了平坦坚硬的戈壁滩,汽车的速度也快起来了。
第一个站是瓜州口,这是过去种瓜人进贡之地,阡陌痕迹尚在,惟城堡已废,田地亦荒芜了,现在只剩下3户人家。
第二个站是甜水井,也只有几户人家,有井一口。这个时候,大家都很口渴,以为一定可以喝到很好的水了。但是到那里一问,才知道水不但又苦又咸,并且吃了还要肚子痛,只能代牲畜饮用。问他们,水是苦的,为什么还要叫甜水井?他们说,这是希望苦水变成甜水的一种表达。而当地居民的饮用水,要用毛驴从数十里以外的地方去驮,一次仅能驮两木桶,一户人家就得使用好儿天;第三站为疙瘩井,只有土屋一间,有井一口,一切简单如前。 。疙瘩井过去数十里地,为碱草地,中间为一大盐池。再下去,直到距敦煌40里地的“四十里铺”,才开始看到村落。
注:
熊向晖,安徽凤阳人。1919年生于湖北武昌。原名熊汇荃。1936年9月参加革命,1936年12月在清华大学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清华分队负责人之一。1937年12月,遵照周恩来的指示,到国民党胡宗南(时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后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的部队“服务”,从事秘密情报工作。1939年3月在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毕业后,至1947年5月,任胡宗南的侍从副官、机要秘书,成了胡宗南的亲信,负责处理机密文电和日常事务,起草讲话稿。1947年7月,熊向晖被胡宗南派赴美国留学,19斗8年9月获社会科学硕士学位。建国后一直在外事战线工作。1982年后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党纽书记、副董事长。1993年离休。2005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熊向晖在敌人心脏从事谍报工作12年,曾无数次获取敌人内部核心机密,党中央据此及时调整战略部署,粉碎了敌人的阴谋,数次在危急关头送出机密情报,挽救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称赞熊向晖,说他一人可以顶几个师。
以上内容节选自杨者圣《情报英雄熊向晖——随同蒋经国的西北之行》 第七章穿越河西走廊(下),笔者作了删节整理。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
《瓜州文史》第五辑详细记录了古州地区人物春秋、文化撷萃、文教史踪、世纪回眸、经济纵横等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向前
责任者
杨生福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蒋经国
相关人物
蒋纬国
相关人物
胡宗南
相关人物
熊向晖
相关人物
薛仁贵
相关人物
玉门县
相关地名
安西县
相关地名
甘肃省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
敦煌
相关地名
瓜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