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考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728
颗粒名称: 水利考证
分类号: K878.4
页数: 41
页码: 165-206
摘要: 《瓜州文史》第四辑中记录的关于安西地区水利考证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水利考证 水利设施

内容

雅丹荒漠的哀号
  李正宇
  安西、敦煌两县交界处,有一片占地200多平方公里的雅丹地带。千余年来,肆虐的东北风把地面啮蚀得支离破碎,土丘累累,沟沟坎坎,河渠填湮,水流枯竭。极端的干旱,使这里退化成生命的禁区。这就是今日安西县南岔乡以西著名的雅丹荒漠。
  翻开《汉书》、《后汉书》、《晋书》来看,1600多年前这里却是一片生意盎然的绿洲。早在2100多年前,汉武帝就在这里建立了广至县。百余里长的白水河(大致相当于今之南干渠),从疏勒河引来奔腾不息的流水,分渠灌溉,滋润着这片生机勃发的绿洲;从截山南麓冥安县境流来的葫芦河(即今黄水沟一一芦草沟),灌溉着县境西南部农田。巍峨的汉长城,迤逦于本县绿洲北缘;著名的军事据点昆仑障就置在今安西县六工村破城子。公元74年,将军窦固、耿秉、刘张征讨车师,万余大军集结于昆仑障,挥师出塞,打通了通往西域的“新北道”。昆仑障由此成为又一条国际通道一一“新北道”的起点。东汉时,本县著名的盖氏家族,枝繁叶茂,人才辈出:盖进,官至汉阳太守;子盖彪,官至大司农孙盖思齐,官至安定属国都尉;曾孙盖勋,官至京兆尹; 玄孙盖顺,官至永阳太守。(见《后汉书。盖勋传》颜师古注引《续汉书》)。祖孙五代,世为高官。从西汉到东晋500多年间,这里城堡村落相望,阡陌交织,绿浪起伏,牛羊布野,人文峻发,河西少有。
  西晋末年,中原内乱外患交相煎迫,晋王朝被迫退居淮河以南,北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到前秦时,秦王苻坚20多年间励精图治,国势昌隆。但苻坚末年自恃强大,于公元383年率军百余万大举伐晋。不料淝水一战,秦军大败,死伤逃亡,损失惨重,收拾残兵,只剩10余万人。秦王苻坚亦中流矢,狼狈逃归长安。秦境内乱随之而起。乞伏步颓反于陇西,翟斌反于河南,慕容垂在河内自立为燕王,慕容泓据华阴自称“济北王”,姚苌据渭北自称“大单于、万年秦王”。苻坚为了充实后方,巩固根基,于公元384年从江汉地区移民万余户、又从中州(今河南省中部) 移民千余户迁到敦煌、晋昌二郡(今敦煌、安西及昌马、石包城一带);公元397年郭(n un)据姑臧(今武威)东苑城作乱,河西战火一时而起。武威及张掖以东难民又有数千户逃往敦煌、安西县境(俱见《晋书•凉武昭王传》)。这几起移民,大部分—— 约50000多人被安置在疏勒河上中游地区的新乡、冥安、渊泉、乾齐等县居住开垦(今安西东部及东南部)。《晋书•地理志》载西晋时敦煌、晋昌两郡共“六千三百户”,按每户5人的概率推算,总人口约为31500人。而前秦10余年间从外地迁往疏勒河上中游一带的移民竟多达50000多人,超过敦煌、晋昌两郡旧有人口总数的一倍半。于是,疏勒河上中游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空前的人口大爆炸。原先地旷人稀的疏勒河上中游地带,迅速变成了人烟稠密,田畴弥望的热闹地区。
  大量移民到来,展开了空前规模的土地大开荒,掀起了疏勒河上中游地区前所未有的开荒高潮,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疏勒河上中游开发区,这就是前秦时期的疏勒河开发区。
  疏勒河,西汉时原名籍端水,东汉以来叫做冥水,年径流量近10亿立方米,水资源的确丰富。但在十余年时间内,接纳了由数万人口、数十万头牛马猪羊和数十万亩耕地组成的耗水大军,已是负荷沉重,无奈移民们凭籍着位居疏勒河上中游地利之便,就近筑坝,纵横开渠,恣意引水,无度用水,肆意消耗疏勒河母亲的奶汁,终于使疏勒河难以承受。这个幸运的疏勒河上中游新开发区在疏勒河母亲充沛乳汁的喂养下,长得肥肥胖胖,身强力壮。然而疏勒河下游广至县的人、畜、农田用水,势必被迫削减,终难两两兼顾,只好眼睁睁看着广至县绿洲缺水干旱。随着广至县绿洲缺水日渐严重,田园逐渐抛荒,居民陆续流离他乡,广至县由此日趋凋蔽衰败。一个本来繁盛的西汉名县,渐渐被“付与荒烟蔓草”。从前秦以后,广至县又强支苦熬了190年,到北周时,广至县大部分地区已沦落成极端干旱的废墟,只剩下县境西南部由截山南麓流来的葫芦河灌溉的一小片绿洲。全县所剩人口、耕地,均已萎缩得不足建县,实在不能继续空挂虚名撑持下去,所以北周建德年间(572-577)只好撤销了广至县的建制。县境西南部一小片残余绿洲则被并入凉兴县。存世600多年的广至县,从此便黯然消失了。
  北周(557-581)以后,广至县境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西南部残存的一小块绿洲也逐渐因缺水而日趋萎缩。到了唐代,这里的居民已非常稀少,只因瓜(州)、沙(州)大道从故广至县西南境通过,才在故广至县西南境设立了阶亭驿、甘草驿及长亭驿等几个驿站。天宝年代,敦煌郡府一度在这里设立过管理、饲养马群的马坊,叫做阶亭坊,有几十匹用于驿站交通的驿马在这里放牧。中唐以来,这块残余的小片绿洲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肆虐的戈壁风悍然而入,成了这里的新主人。它拔草木、剥地皮,把疏松的活土剥去一层又一层,随风抛扬出西南境外。广至县旧境由裸露不毛,到被啮蚀成无数的沟沟坎坎,而广至县西南原属效谷县东南境的几块小片绿洲(前凉时分置凉兴县),也被飚风从广至县搬来的流沙逐渐覆盖,形成新的沙漠,那里原有的零星小块绿洲,同样变成一片废墟。北周建德年代以后,戈壁风又在废广至县境折腾了700年,白水河早已废湮,葫芦河水亦大大萎缩。到成吉思汗占领敦煌时(公元1227年),这里已经变成如本文开头所描述的景象:土丘累累,沟壑纵横,地面支离破碎,狂风肆虐,气候极端干旱。这片百余平方公里的大地,则完全沦落为生命的禁区。广至县的先民离去之后再没能回来,而撇下来的祖居故地,只剩下荒城古冢、废渠败塍及枯骨残骸,在呼啸的狂风中发出凄厉的哀号!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嘉峪关以西重归中原王朝版图。雍正十一年至十二年(公元1733-1734年),安西兵备道王全臣就白水河旧迹重加修浚,通渠引水104里,但水流也仅只到达故昆仑障(今安西县六工破城子)。而昆仑障以西仍然是一片生命禁区,至今仍在向人们展示着疏勒河上游不合理的开发带给下游的惨重灾难,哀吟着:“人间造物搬兴废,吉藏凶、凶暗吉!”附:十六国时期疏勒河(冥水)流域示意图(见下页)十六国时期疏勒河(冥水)流域示意图作者简介:李正宇,男,汉族,生于1934年,河南正阳县人,1958年7月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现为敦煌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敦煌学会理事,九州书画协会高级学术顾问,台湾台南市国立成功大学敦煌学讲座客座教授。发表各类敦煌学论文110余篇,出版《敦煌史地新论》、《敦煌历史地理导论》、《敦煌名胜古迹导论》等专著,为国际知名的敦煌学专家,获全国及省社会科学奖多项,并享受国务院社会科学突出贡献的专家津贴。2004年9月被聘为安西县旅游经济发展顾问。
  李旭东荐
  桥湾水电站修建纪实
  王尚明
  出安西县城,经瓜州北路开发区,跨过北大桥,沿国道312线向东行进86公里,举目南望,欢腾的疏勒河扑面而来。一座碧波荡漾下的高大建筑映入眼帘,这便是“康熙梦城”的现代伴侣—— 桥湾水电站。它犹如一颗戈壁明珠镶嵌在古城旁边的银河上,向周围发射着耀眼的明光。这座水电站因其处在河东乡地界内,人们常常习惯称其河东电站。
  (一)
  桥湾水电站是河东人民公社(今河东乡)于1974年初谋划设计筹备,同年9月底正式动工,历时3年在疏勒河中段上拦河修建的一座坝后式小型水力发电站。大坝南北长225米,东西底宽34米,顶宽7米,坝高16.5米。设计常流量每秒5立方米,总库容量1200万方。坝下构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4个发电引水洞和1个80立方米的泄洪道。坝后安装4台功率为120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480千瓦,年发电量65万度,预期寿命40年。整个工程投入劳动工日265903个,机械、车辆28600个(台件)工日,移动土石方242965方,构筑砼工1765方,块石浆砌、干砌6840方。投入资金98.25万元,总造价157万元。经过226人专业队伍两年的紧张施工和全公社组织的多次集中突击拉运块石、开挖基坑、回垫土方、运送材料,电站于1976年7月1日正式投产发电。
  这天,河东公社祖祖辈辈面向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听到桥湾电站建成发电的消息后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大清早就从十几公里以外拥向电站。1000多人像赶集似的围在工地河岸上,亲眼目睹开机发电的幸福时刻。“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的欢呼声和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响作一片,整个电站工地沉浸在欢乐之中。流血流汗不流泪的人们,这一刻流下了高兴的热泪。苦去甘来,在这开天辟地以来的首创面前,怎能不让人高兴哩!紧接着又苦干了3个月,距电站12公里的公社机关驻地正式输电,高压线沿途的2个大队,15个生产队和场站、学校也通了电。输电到公社以后,河东人民一鼓作气,继续苦干,用1年时间完成了电站附属设施建设和全公社33.2公里高压变电线路及98.5公里的低压线路架设工程任务。1977年9月底,全公社5个大队、38个生产队、18个机关单位、10所学校、6个机站、42个加工作坊、976家农户全部通了电,每度电价格8分钱。当时,河东成为全县第一个实现电气化的公社。
  桥湾电站的修建过程,是勤劳勇敢的河东人民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天斗地、建设美好家园的真实写照,是农业学大寨、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生动体现。
  它在全县农村水电事业发展建设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座小型水力发电站,自建成投入运行28年来,为河东公社及其周边6000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工作提供了可靠、稳定、廉价、方便的能源保障,有力地促进了这一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推动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二)
  20世纪70年代初期,一场以愚公移山精神,改造祖国山河的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在全国农村蓬勃兴起。河东公社也如同其他地方一样,学大寨、赶朝阳,坚持大干快上。组织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粮食亩产跨上“纲要”(即《农业发展纲要》规定黄河以北、淮河流域、长江以南粮食亩产分别达到400斤、500斤和800斤),多种经营不断发展。1973年粮食单产达到435斤,总产达到825万斤,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在前进的道路上,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本地优势加快发展步伐,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河东公社领导同志经常深入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在认真进行调查研究中感到,河东公社虽然只有976户、5420人、1930个劳动力,但有3万多亩耕地,10几万亩荒滩、草场,特别是有6条小河从这里流过。人口少,土地多,草场荒滩面积大,水利资源丰富是河东的特点和优势。在大力发展农牧业生产的同时,充分利用水利资源,发展水电事业,造福于河东人民,确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计。在多方面考察,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河东公社党委会、革委会于1974年4月讨论决定,全社总动员,在疏勒河上修建桥湾电站,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电站修建和农电线路架设的全部工程任务,实现全公社户户通电。并决定这项工作由公社党委委员、革委会副主任王尚明同志全面负责实施。不久,公社两委会关于修建桥湾水电站的报告呈上了县委书记、县革委会主任的案头。这一充满干事创业激情的举措,引起了县上领导和计划、财政、水电、物资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县委亲自派水电局长韦秀带领工程技术人员续建行、杨昌廷先后3次到河东公社、疏勒河沿线和桥湾地段,实地进行详细测绘、勘察,并向酒泉地区水电局上报了桥湾电站修建工程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酒泉地区水电局总工程师王永胜亲临桥湾,现场察看有关资料、情况,确定坝址位置,提出了施工方案和技术、质量要求。
  1974年5月23日,一支由25人组成的基干民兵先遣突击队,在公社革委会委员、上泉大队革委会副主任仲德、五道沟大队革委会副主任赵生琪二同志的带领下开赴桥湾城西侧的疏勒河畔,筛砂子、炸石头,开始了电站修建的前期准备工作。与此同时,王尚明带领柴孝文、杨光贤两名公社干部落实工程所需要的资金、三材和设备。县水电局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设计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图纸。全公社各级组织广泛发动群众,狠抓当年生产,为修电站筹钱、筹物,为秋后正式开工修电站的准备工作在全公社范围内紧锣密鼓地进行。
  1974年9月18日,县委、县革委领导郭振江、卜正福、赵正安亲自召集水电局、计委、财政局、工交局、物资局和河东公社的负责同志参加的桥湾电站修建专题会议,听取了电站修建前期准备工作的汇报,专门研究了修建桥湾水电站的组织领导、劳力抽调、资金筹集、物资供应、工程质量、施工进度等问题。会议决定成立由王尚明同志任指挥,续建行、仲徳二同志任副指挥,周仓和、吴朝祖、石生俊、多雄昌为成员共7人组成的安西县桥湾电站工程指挥部,全面负责电站修建工程。会议要求县上各有关部门做好技术指导、物资供应、资金调度和协调服务,河东公社从各生产队抽调劳力200人,架子车80辆,毛驴40头,从公社机关单位和各大队抽调施工管理干部、技术工人、医疗服务人员26人,县水电局抽调3名工程技术人员常驻工地。所有人员组成民兵建制,建立起临时党支部和青年、妇女组织,力争两年内完成电站修建的主体工程,并及早做好输变电线路架设的准备工作。按照县委的决定和要求,公社党委立即安排部署,开始向电站工地运送木材、柴草、工具和劳力。
  1974年9月25日早上10时整,开工誓师大会在桥湾电站工地的北河岸上举行,全公社的800多名干部群众从十几公里以外赶来参加开工仪式。河东公社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李国栋作了动员报告,县委书记郭振江发表了重要讲话,指挥部领导和各大队党支部书记作了表态发言。至此,桥湾水电站修建工程正式拉开帷幕。沉睡的戈壁滩上、疏勒河畔,“梦城”周围一片人欢马叫,开创美好生活的劳动歌声传向四面八方。
  工程所需的6800方块石,由25人组成的基干民兵排在4个月开采完成。定额规定每人每天必须完成2方,所提供的仅是3吨炸药、700发雷管、7000米导火索、20把大锤和500公斤钢筋。而块石的规格要求是每块大小为40公分见方,过大过小都不合格。这就给炸石头带来极大困难。打眼放炮后结果不是大得搬不动,就是小得用不成,符合规格的几乎没有。可是破石比炸石还困难。为了完成任务,大家把12磅的大锤换成18磅,锤把焊成铁柄,炸药不够用自己造,钢钎秃了自己钢,手上的老茧磨去一层又一层。采石队最困难的是吃水。一辆毛驴车从16公里远的桥湾河里拉水,每天送一桶,遇到故障送不上去,山上的人就得忍饥挨饿。
  在采石能手穆天贵的带领下,苦干120天,6000多方高规格的块石码成方垛摆放在山沟里。可是这位采石能手却为此而失去了一只手,终身残疾。电站开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200多人的吃住问题。全部人马集中开挖地窝子,吃住在露天,啃的是干馍,喝的是河水,晚上只能在土丘边睡觉。大风刮起来飞砂走石,被子上一层土,锅里半锅沙,干活不愁,吃住发愁。当时正值秋收大忙季节,生产队里既要秋收、打碾、交粮、翻地,又要给电站放树、捆草、砍树秧,劳力紧张,所需物资送不上来,电站的地窝子搭不起来,吃住就无着落。电站指挥部只好把大家组织起来,3人一组晚上到五泉、七道沟两个大队就近的生产队扛木头、背树秧,来回一趟5个小时,轮番加夜班。就这样苦干3个月,开挖搭建岀52间共6800平方米的地窝子。吃住刚有了着落,寒冷的冬天又悄然降临。白天戈壁上干活寒风刺骨不敢停息,夜晚土窑里睡觉无火取暖难以入眠,许多年轻人手脚冻裂,肿得像馒头一样,早上起来踏拉着鞋又坚持出工了……桥湾电站是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修建的。在困难的条件下, 要搞基本建设,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是不行的。在困难的时候,只要看到成绩,看到光明的前途,坚定信心,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为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就一定能够达到胜利的目的。桥湾电站修建过程就是与困难作斗争的过程,是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提高劳动工效,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程任务,建立了严格的定额管理和劳动纪律,坚持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大力表彰好人好事。采用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调动社员的劳动积极性。资金、材料紧张,坚持因陋就简,找旧利废,勤俭办一切事情。筛砂子没有木头做筛帮子,就组织人力在桥湾城附近坟地里挖棺材板;缺乏炸药就借硝铵、挖硫磺,收集锯末和废柴油,自碾自制;没有锯末用驴马粪晒干代替;开挖基坑水下放炮没有防水装置材料,就到医疗站要避孕套装药放炮;搞预制构件用芨芨杆代替钢筋使用;没有机械车辆运送石砂、材料就靠肩扛人背。凡是能够土法上马,不花钱或少花钱能办成的事情,都自己动手解决问题。通过在干中学、学中干,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干部。修电站3年成长起来65名技术骨干,他们在此后河东公社的电力管理、机器操作、线路架设、设备维修、建筑施工、加工铸造等方面发挥着带动作用,成为率先致富的能人。
  桥湾电站是在社会各方面协作、支持下修建的。河东公社修电站的愿望和设想得益于县委、县革委的大力支持和各有关部门的热情服务。县水电局技术人员续建信、杨昌廷、李树生在桥湾电站工地上施工的两年间一直和民工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边设计,边施工,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谋福利。河东公社的干部、群众全力以赴,1人修电站,3人搞服务。200多人的专业施工队常年干,各生产队的社员突击干,经常加班加点。机关职工、中小学生也都轮番到电站拉砂子、抱石头。兰化化建公司派出15名技术工人,带着工具和材料无偿援助3个多月,改造安装水轮发电机,试机发电。工程指挥人员常年吃住在工地,带领群众苦干实干,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良好公仆形象。
  康熙夜梦桥湾城(碑文)据《安西县志》记载:康熙夜梦桥湾,有佛导引,见一湾河水,观音柳上挂皇冠玉带,意为祥瑞。遂派大臣在西部寻访至安西疏勒河桥湾,见景相似。康熙三十年遂下诏拨巨款派程金山父子到此督修一座九里九的城池。程金山父子领命来此,以为山高皇帝远,贪财忘义,建小城一座交差。后事发,康熙降旨怒斩程金山父子,制成人皮鼓、人头碗。
  康熙三十年,敕建“永宁寺”,内塑佛像,悬挂幡幛,案置人皮鼓、人头碗,番僧日夜诵经,以警后人。
  安西县人民政府
  二OO四年六月立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安西、玉门分水规程
  (民国三十五年元月公布)
  第一条本规程依据历年水案及三十四年七月四日至六日两县分水联席会议之决议综合订定之。
  第二条每年开始分水日期依历年成案定为农历四月十五日,不得提前推后。
  第三条每年春季解冻后即由安西政府派定水利负责人员携带县政府公文,率领分水民夫驰赴玉门县政府报到缴验公文,并由玉门县政府派遣负责水利人员,会同前往各分水地点修理坪口及渠道,最迟于四月十三日以前修理完毕。
  第四条安西县长每年至迟须于四月十三日以前到达玉门县政府,由县长亲自会同检查分水准备情形,如有问题立即会同解决,至迟于十四日以前完成一切准备工作,自十五日起确切实行分水并电报省政府及专员公署备查。
  第五条分水地点为昌马大坝及皇渠各渠道口岸,均以历年有案各地点为限,此外不准私开渠口。
  第六条昌马大坝分水地点在睡佛洞以下三十九丈龙王庙以上三百四十四丈之间,彼此不得任意改易地点,其分水比例为安西玉门之柴坝庙,分水比例原无成案,依三十四年七月五日两县水利联席之决定为平均分水各得分之五十,自民国三十五年春季实行,永为定案。
  第七条皇渠各道渠岸分水办法综合历年成案,重视规定其各渠道口岸分水日期,及分水比例如下(日期均照农历)第一道口岸:皇渠湾系定量分水口岸,安西分水七成,玉门分水三成。
  第二道口岸:芨芨台系定量分水口岸,安西分水六成,玉门分水四成。
  第三道口岸:湖水沟系安西长流水口岸,玉门不得阻挡。
  第四道口岸:军子沟系定期分水口岸,玉门黑沙窝户民自每月初一卯时起五昼夜,又自十五日卯时起四昼夜,共九昼夜,其余时间水入疏勒河归安西浇灌。
  第五道口岸:邓槽沟(又做澄草沟)系定期分水口岸,玉门自每月初一卯时起五昼夜,又自十五日卯时起四昼夜,共九昼夜,其余时间水入疏勒河归安西浇灌。
  第六道口岸:双桥儿定期分水口岸,玉门自每月初一卯时起五昼夜,又自十五日卯时起四昼夜,共九昼夜,其余时间水入疏勒河归安西浇灌。
  第七道口岸:南旗上系定期分水口岸,玉门自每月初一卯时起五昼夜,又自十五日卯时起四昼夜,共九昼夜,其余时间水入 疏勒河归安西浇灌。
  第八道口岸:泉水沟系定期分水口岸,玉门自每月初一卯时起五昼夜,又自十五日卯时起四昼夜,共九昼夜,其余时间水入疏勒河归安西浇灌。
  第九道口岸:蘑菇滩系定期分水口岸,玉门自每月初一卯时起五昼夜,又自十五日卯时起四昼夜,共九昼夜,其余时间水入疏勒河归安西浇灌。
  第十道口岸:蔡家闸系安西属户民口岸,其坪口定为宽一尺八寸,高八寸余,全归大河,又三棵茨泉水一道系玉门长流水口其退水归安西浇灌。
  第八条黄花营铁车坝玉门人民于光绪三十四年所开,渠口屡与大讼,应遵照民国十六年之决定铁车坝准予分水十分之一,其余十分之九仍归大河灌溉安西地亩,均系长流口岸。
  第九条玉门人民各道渠岸所开私口,如黑沙窝(即梁子沟) 刘举、何永泰、刘得爵、梁正科等所开私口、邓槽沟王玉才等所开私口均经查明填闭以后,不得再行放,亦不得在任何渠岸另开新口。
  第十条玉门人民在各道口岸架设水磨不免妨害水利,经两县水利联席会议议决,由玉门县政府随时查明严加取缔督命一律拆卸,嗣后非经两县同意并呈经专员公署或省政府核准,不得在任何渠岸加设水磨。
  第十一条各分水坪口由两县水利负责人员共同维修,妥建后不准私自移动位置或抬高压低,遇有争执时由两县县长会同解决之。
  第十二条各分水坪口及沿途渠道由安西人民派遣水夫常年坐守梭巡,安西人民并得在十道口岸之适中地点购置地皮或向玉门县政府承领荒地修建龙王庙,以为水利员夫居留之用。
  第十三条两县人民如遇水利发生问题时,依据国民政府颁布之水利法及其他有关水利法令解决之。
  第十四条每届分水时期如遇有聚众滋扰、叫嚣斗殴等情事,由玉门县政府负责处理,必要时送当地司法机关依法办理之。
  第十五条负责分水员夫各岸沿渠人民如有分水不公、及私开渠口或其他妨害水利行为,以致影响各渠下游收获者,准由被害人民指名告发,一经查实即责令被告人等补偿损失。
  第十六条一切水利纠纷先由玉门县政府负责处理,必要时由玉门安西县两政府会同处理具报备查,其情节重大不能就地解决者,得由一县或两县据实呈报听候省政府或专员公署核示遵行。
  第十七条本规定呈报:甘肃省政府核定实行之:由第七专员公署印刷颁发安西玉门两县政府存案,并分发两县水利委员会及地方绅士收执永远遵行。
  民国后期安西水利简况
  李旭东
  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混战及日寇入侵,祖国半壁河山曾遭沦陷,民生凋敝。在民国三十八年历史中,国民党对河西走廊无暇顾及,基本上沿用清代遗存设施。直到民国后期,蒋介石为了军事需要,才逐步引起重视,但因时间太短,曾做了一些善事,对水利建设进行了规划并付诸实施,虽改观不是太大,但对安西地方的发展,起了一定积极作用。
  1942年8月,蒋介石在视察玉门油矿之隙,对河西走廊部分地区进行比较详细的考察和了解。其认为河西不但是自古及今的军事战略要地,而且潜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后蒋经国、蒋纬国兄弟及于右任等国民党要员涉足河西,对河西开发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1944年5月,在蒋介石主持召开的国民党五届十二中全会上,正式将开发河西水利列入大会议程,”①安西水利建设事宜在对河西走廊的整体开发中受到重视。“嗣即由甘肃省水利林牧公司草拟了《河西农业水利计划纲要》。纲要为两期,第一期4年,以整修旧渠为主;第二期6年,致力于修建新渠和水库”。②国民党中央政府还派中央设计院考察团到达甘肃,对河西水利建设进行实地考察。后由国民党行政院责成有关主管部门具体付诸实施,“成立了酒泉、张掖、武威、安西4个工作站,分区主管水利事务。”③随后,络水利人才近百名,对河西各地水利设施进行全面系统大调查与勘察,总体设计。1945年,全国水利委员会河西工程总队成立,对河西水利建设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经过3年来的工作,河西水利底细基本全摸清。1948年将河西9条大河定为治理范围,安西疏勒河、踏实河(榆林河)列于其中。9条大河为大靖河、石羊河、西大河、黑河、临水河、疏勒河、赤金河、白杨河、踏实河。治理时又进一步细化,“其拟就引水工程、水库工程、旧渠整理工程、防洪工程、发电工程、地下水灌溉工程规划61处。”④其中安西有4个项目被列入,即第57项玉门、安西昌马河流域地下水灌溉工程,第58项安西疏勒河中游截引地下水工程,第60项安西踏实区地下水灌溉工程,第61项安西桥文区地下水灌溉工程。对61项大型工程项目,“1943年国拨专款1000万元,整修旧渠道44道,工程88万亩。……。
  1944年年拨款因货币大为贬值增为5000万元,整理旧渠道68道。……1945年增拨为1.75亿元,整理旧渠道11道。”⑤1946年年拨款2.5亿元,以后2年拨款数额未详。
  1942年至1948年短暂的6年中,国民党从制订规划、勘察、付诸于实施,做了不少工作,但其只仅仅是一个开端。后由于国民党忙于打内战,国内物价飞涨,随着蒋家王朝的垮台,这些工程项目有始无终,最后被搁浅,还有的未来得及实施即胎死腹中。
  1942年随着国民政府对河西水利的介入,1946年安西才设置了水利委员会。会长是时任县参议长的刘永宽。委员由当时的镇长、绅士、校长、政府官员等组成。1945年通过安西、玉门两县联系•171•瓜州文史第4辑会议,制订了《安玉分水规程》,其涉及17条内容。⑥环城、南岔、踏实、布隆吉、三道沟各灌区产生了渠长,“各渠道产生水利, 文书方丈、长夫等,修渠上坝,摊派粮款,由各灌区绅士乡老决定, 农民负担由水利长夫催收。”⑦1946年甘肃省主席谷正伦、水利厅厅长张心一等会同安西、玉门当地官员解决水利争端。
  薛仁贵兵困锁阳城
  清代安西水利设施及水利管理
  苟正光
  清朝前期,安西人民在历代水利设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祁连山的雪水及本地的泉水大搞水利建设。修渠垦荒,屯地移民。根据《五凉全志》、乾隆《甘州府志》和《重修肃州新志》、《民国水务案库》等书的记载,河西地区的武威、张掖、酒泉、安西等州县都修了不少的干支配套的渠系,形成了一个完整发达的灌溉系统。现将雍正五年安西水利水系列表(见下页),以见一斑。
  由于水利灌溉对于河西农业经济起着头等重要的作用,因此,清政府和历代统治者一样,不仅重视安西水利渠系的兴修整治,而且也很重视水利的管理和利用。
  清代河西地区的各级行政长官,都负有兴修和管理水利的职责,在屯垦地集中的地方,设有“州同”、“县丞”之类佐治官员“专司水利”;在这些官员下面,有农官,渠正(长)管水乡佬(水佬,水利老人)水利把总等吏目,专管具体事务。当然作为农村基层行政组织头目的乡约、总甲、牌头等,也负有水利管理的任务。
  安西水利水系表(雍正五年)举凡水渠的巡查与维修,每块农田用水的渠口,时间和数量、上下游灌水次序的安排、水利纠纷的评判以及水规水法的宣传、灌溉情况的上报、劝喻农民按规定用水等工作,都由他们负责。有些吏员下面,还配备了专业性的夫役。如:瓜州屯地之灌渠每年六七月,山水暴发,势甚汹涌,需巡查修,秋后水落,沉沙淤积,又需挑浚。故于瓜州把总4员中任命水利把总1员,并派夫役,以供驱使。靖逆西渠,也设看守闸坝夫4名,巡渠夫10名。安家窝铺设看守夫10名,巡察及封表夫40名。至于临时性、突击性的水利工作者,则由各灌区广大农民来承担。
  清代的水利管理制度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水法严明。全县分水渠口大都立有“宪示碑文水利碑文”。本着“按地载粮按粮均水”的原则,立石(铸钟)刻文,载明各分水口额粮额水、分水渠口长阔、时间、水管人员的职责等内容。“间有不平,曲直据此而判。(张)仪苏(秦)无所用其判,张(良)陈(平)无所用其智,片言可析,息事人宁”有效地防止了许多水利纠纷。现恭录嘉庆七年五月十五日“昌马大坝钟记”和道光十五年八月“三道沟昌马水口历年定案碑记”。二文如下:
  昌马大坝钟记
  恭维
  神之为灵昭昭也只缘旧有睡佛殿山嘴下系安玉使水总合汇之处所有成规脉胳分明安柳四分临城四渠六分有案可稽无庸繁赘比者水利等敬铸金钟一口悬于神庙以志长年维渺永资之庆云尔。
  嘉庆七年五月十五日叩
  上东渠老农周文彪
  三道沟昌马水口历年定案碑记
  雍正十年孟冬月定案:柳沟地方设于康熙五十六年,招户守土耕种为生。其地皆资昌马河引流灌溉。考昌马河发源于南山,由睡佛洞前西北一带散漫戈壁。自康熙五十八年靖逆招徕屯户,于睡佛洞前高筑渠坝,竟将河水堵向东北,独灌靖民地亩,而三四道沟田地逐无点滴,以致柳民岁遭干旱。雍正七年有柳沟汪公目击柳民苦旱情形,毅然具详径请肃州道宪齐亲诣查勘从公分水,蒙断在睡佛洞下龙王庙上定为柳民水口,昭垂久远。由此柳民得分沾河润,国赋日增,民生永遂矣。是为记。
  二是水规具体。如安玉分水规程第七条所述,明确规定十道口岸分水日期和分水定量(见《安西玉门分水规程》),其皇渠至上由下,有闸坝口尺寸,限定时刻,轮流浇灌,每个闸坝口还有使水花户册,载明地、粮水额,一式二份铃(临)印后,一本存县,一本由管水乡佬收存,遇到用水不均的纠纷,便据簿查对。从春到冬轮流灌溉,全年灌水已毕,乃将河水退入河道,灌水作到“渠口有丈尺,闸压有分寸,轮灌有次第,期限有时刻。”这是安西灌水的一般规定,它有效地防止了农田灌溉中的争时抢水,浇灌不均等弊端。
  三是按粮出夫,不得优免。由于水利灌溉明确规定建立用水花户册,载明地亩粮额,各坝渠修浚:神衿士庶,俱按粮派夫。如有管水乡佬派夫不均,“致有偏枯受累之家”,就要“禀县拿究”,各乡也有类似的规定。由于水利关系到政府赋役征收和边储、社会稳定等大事,因而在吏治较好的清朝前期,这些规定自会得到较好的贯彻。同时,私田出夫,口粮概由自己解决,有的是计日给值,如雍正时的《屯田条例》规定开渠等民工,每人每天工价银6分,面1斤8两,米4合1勺5抄,不愿要米面而愿意要钱的,按当地时价折合给银,或是屯垦地上划出一定数额的地亩,用其收入来充这项费用。如清初安西屯垦,就是由靖逆守备开地40京石(下种量),安西卫守备开地150京石,以每年的收获物作夫役工食及修护渠道闸坝之用费。
  四是奖惩有据。各渠坝管理责任到人,任务明确。如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水利规程中规定,各坝水利乡佬,务于渠道上下不时巡视,若被山水发洪冲坏,或因天雨坍塌,以及淤塞浅窄,催命急为修整,不得漠视。同时劝喻农民,不得强行邀截混争灌水。按粮派夫,也是绅衿士庶均平。如有违犯,就要“禀县拿究”。这些规定在实践中虽有出入,但以制度本身来看,的确比较严密和易于遵守。
  尽管如此,由于社会和自然条件的原因,安西水管和灌溉中的问题仍然很多。其中有安西玉门疏勒河上下游互不统属,以至经常发生争水的矛盾,一起争端连年不解,或截坝填河,或聚众闹事。每逢分水县长率民夫,抬上棺材到昌马大坝争水,有上游抢夺下游灌水问题,有官僚地主抢水浇地的问题,也有水管吏员敲诈勒索的问题等。
  清代安西的水利事业,是河西开发瑰丽的一章。它继承和发展了前代兴修水利的物质设施和管理经验,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可资利用的财富。直到今天安西许多地方水利布局和设施,都是在古人开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不少地名和渠道名称,至今仍沿袭清代甚至更早时期的名称,许多地名如三道沟到十道沟,头工堡至十工堡,兔葫芦、东巴兔、疏勒河、桥湾堡、百旗堡、小宛堡、瓜州堡、布隆吉等。如清代所建的桥子东坝、祁家坝均是柴茨土坝,是一种古有原始的柴茨结构的土坝。这些古代的水利工程,有的今天还发挥着作用。古人管水用水的严明态度和细致的作法,也可以为今所借鉴。
  今天安西的灌溉技术条件已非昔日可比。然而历史地看,则有建国以后所建的双塔水库、榆林水库是从汉唐明清拦水坝的基础上发展过来的;现在安西灌水渠道都用水泥预制砖,石头或草皮塑膜衬砌,这些技术源头至少也应追溯到汉唐用羊毛毡和柴草衬护渠道等办法。
  古人成功的经验,固然是今人的一笔历史遗产,即使是他们失败的教训或者比较原始的水利技术,也会激励今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更加高超的技术。前人在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启迪。
  2003年5月20日
  清•汪 诗二首
  双塔堡
  塔影参差旧迹荒 营屯卒伍启新疆
  雪峰南耸当山阁 红日东来照女墙
  草色满郊千骑壮 河流双汇一川长
  幽情更爱禽鱼盛 闲向溪林钓猎忙
  踏实堡
  岩疆地势踞南东 远色参差入望中
  雪岭云从天际出 石包径与塞垣通
  依沙曲曲泉流碧 编户丛丛柳绽红
  策马镇城山路近 峻崖月影挂雕弓
  清代安西兴修水利史略
  李旭东
  水利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历代先民都有深刻认识,各历史时期在设置军事行政区划时都将水利灌溉放置于首位。安西县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境内大多为沙漠戈壁,且干旱少雨,靠天然河流漫灌,实难丰稔;但通过引水灌溉则能“虽旱亦收”。清代为平定准噶尔叛乱,给守卫军队增加给养,节省高昂的转输劳务费用,在河西及新疆开发屯田,故尔,安西水利设施建设与迁徙移民,开发屯田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开发。
  清代疏勒河流域水利设施兴修
  (一)前期康熙年间清军对河西及西域大规模的军事占领,嘉峪关以西玉门、安西、敦煌及新疆诸地又重新纳入清朝版图。从考古调查及有关文献资料得知,汉、唐、宋、元、明诸代,安西古代绿洲主要分布于锁阳城南部和芦草沟下游两大块。元明锁阳城南部河流改道北流,汇入北部古河道。南部完全断流,古绿洲变为荒漠,北部则泱泱巨水大有潜力可挖。疏勒河流域汉唐时期就有戍卒在长城沿线有水流的地方开荒种地,元代亦曾在此屯田,时断时续且时间短,规模小。清代面对仅有极少一部分有人类活动基础,而绝大多数是亘古荒原进行开发,付出了超乎寻常的艰辛劳动。
  “自康熙五十八年,相度于达里图(即达尔兔)筑靖逆城,始堰昌马河口,逼水东流,分为靖逆东、西两渠,溉新垦地,招户民以居之,”①这是清代在疏勒河上游堰坝截流的最早记载。雍正二年(1724),河西走廊大局初定,抚远大将军年羹尧上奏:“请发直隶山西、河南、山东、陕西五省军罪当遣者,尽行发往大通河、布隆吉尔耕种。”②遣发时由于特殊原因,五省遣犯未发往大通河,全部遣往布隆吉尔。雍正十一年(1733)将世居吐鲁番的回民(维吾尔族)9200余人迁往瓜州堡一带。后又分期分批迁移了部分移民。驻军和移民成为开发安西屯田、兴修水利的主力。雍正二年(1724),川陕总督岳钟琪巡边,对安西等地水利进行考察,提出了具体修建计划并初步付诸于行动。雍正十一年(1733),安西兵备道按察副使王全臣亲自踏察,详尽了解整个河流地域地貌,发现疏勒河虽水量丰富,但由于河道流通不畅,玉门、安西境内十个道沟之水及沿途汇入的大小泉水多半流入闲滩空地或注入布鲁湖中,中下游新垦屯地无法灌溉。经过论证并上报清廷批准,下令开挖疏浚河道,逼水入河,“且萃众沟、泉,以成其盛矣。”③从靖逆渠尾流处新开一渠,导之西行,将水引入蘑菇滩,使之注入疏勒河中,疏勒河之水从此比原来增多了近一半。王全臣又组织军民从昌马到黄闸湾开挖渠道30余里,从靖逆西至安西三道沟开挖大渠57里,从三道沟以西到桥湾开渠一道,中间修减水闸3座,筑长28米的拦水坝一座。从玉门至安西桥湾所修的渠长近200里,清及后代谓之“皇渠”,寓意受皇帝之恩所开之渠。再“向西从小湾、安家窝铺、炭窖子到瓜州修渠十七条,长四百一十华里,开荒一万零八百亩”。清代玉门、安西西渠向西延伸80余里,可到达今之三道沟、河东乡一带。上中游两条渠道疏通后汇集于安家窝铺,从小湾向西到安西卫、新瓜州。其中,从安家窝铺向西有旧渠100余里,只需部分开挖,其余沿旧迹疏通即可。疏浚渠道因地制宜,有的需整体开挖,有的则只需稍作修整。如安家窝铺向西的部分渠段,只需深挖四尺半,宽挖两丈即能使水流畅通。从小湾、安家窝铺通向安西卫、新瓜州屯田区大渠有三条,即余丁渠、回民南渠、回民北渠。一是从安家窝铺起经北乾沟、安西卫城开渠50里,笔者经多方考察认为该渠为余丁渠。余丁即驻防兵丁之成年子弟,其先随父兄在布隆吉老镇城周围屯种。雍正六年(1728)为照顾沙州不致于因离布隆吉太远而首尾不能兼顾之虑,“故,臣等今复请于杜尔泊津设镇,……,则沙州相离新城止二百余里,声势联络似可不致孤悬。”④由此,原在布隆吉一带的余丁又迁至新城一带,在安西新城周围屯垦。
  《重修肃州新志》载“余丁渠,近镇城之西南隅,”亦与之相合。该渠旧迹在环城乡政府旧址附近,其当时灌溉面积大约3.3万亩。二是修建了回民南渠,其“在大小湾两渠之间,安家窝铺上流八里南岸,引水南流,直达瓜州之南,计长一百零四里。”⑤三是修建回民北渠:“今计回民北渠在疏勒河南岸,引水南流,折而西,过安西镇城直达回民五堡。”⑥该渠在途经今瓜州乡东散为四条支渠,第一条叫比栉渠,灌溉回民四、五堡地,其旧迹流经今三工、四工一带。第二条叫崇墉渠,灌溉回民头堡耕地;因回民头堡在今瓜州林场,即推知崇墉渠在瓜州林场一带。第三条叫千仓渠,灌溉回民二堡地,二堡在瓜州营南头工村,千仓渠即通往该处。第四条叫万箱渠,灌溉回民三堡地,三堡大约在瓜州村一带。回民四条支渠命名,从字义上推测,比栉渠即四、五堡相连共用一渠之意。崇墉渠之“墉”意为城墙、高墙,回民打造庄堡,以渠命名以记之。“千仓”寓收获粮食多达千仓之意,“万箱”亦为寓意收获粮食达万箱之多。此外,还另修一渠“自炭窖起,至瓜州止,开渠一道……计五十一里。”⑦瓜州指清代瓜州营,在今瓜州乡政府东1公里处,遗址轮廓保存基本完整。该渠之上还修建拦水坝66米,减水闸3座。其主要灌溉瓜州营周围守卫兵丁、渠夫所垦土地。收获所得不上交公粮,主要用于养活渠夫修渠支出。
  在疏勒河中游修建3条大渠的同时,为满足新垦土地分流灌溉之需要,在回民南渠和回民北渠上游又开了7个渠口,修建了7条支渠。“(回民)南渠南第一支,溉渠夫官田一百五十石;北第二支,溉瓜州营兵田三百石;南第三支,溉蒙古包官开垦田三百石;北第四支、南第五支、第六支、第七支以反渠尾,皆溉新垦回民地一千五百石。”⑧凡此说明当时在回民南渠北岸还修建了2条渠,南岸修建了5条支渠灌溉今瓜州、南岔回民新开土地1.5万亩。
  以上所述,清代在疏勒河之上渠道脉络基本明晰。上游有2条大渠即靖逆东渠和西渠。东渠入玉门,西渠入安西。西渠在三道沟一带又变为双岔,一岔至三道沟、河东一带,另一岔至桥湾。从桥湾到小湾,安家窝铺又派生回民南北渠、余丁渠3条大渠。回民南北渠又开了至回民五堡的4条支渠及通往瓜州营一带的7条支渠。
  (二)中后期
  锁阳城南从东向西的冥水古河道在清代基本上干涸,但其地下水却很旺,溢出地面有十余处。乾隆年间新来移民为聚集地下泉水,发明了用红柳、白茨等柴草与沙土一层一层筑造“东坝”、南坝等几处拦水坝。由于河道底部地下泉水浸泡地质松软,柴坝即自然涉陷,当地户民每年冬季农闲集体出工,贡献柴草将柴坝修筑加高半米左右,使其恢复和保持原有高度,其沿习200余年至今不废。
  光绪六年(1880),陕甘总督左宗棠驻节甘肃,开拓新疆,进一步修缮沿途水利设施,其在《防营承修各工程请饬部备案折》中提及安西引水种树的情况。“在安西清除屯围城墙的沙漠,’引疏勒河水环之,既深且阔,沿河种柳,以护堤岸’即为一例。”此为左公在安西老城挖沟引水,栽植柳树,一是使安西老城周围有了绿色,二是柳树之根可固定疏勒河渠岸,以防水流冲溃渠堤,威胁城池。
  清代还在六工城一带开挖渠道,将老百齐堡移至六工城西20里,开垦灌溉该耕地。
  清代安西水利建设的组织形式
  在安西这种大部分属于原始状态下大规模兴修水利灌溉工程,无疑要组织调遣大批人力,聚集大量财力物力才能得以进行。如果靠一家一户及某一家族、某一区域实难完成。许多水利工程不仅单靠地方政府组织军民效力,而且还要靠中央政府大力支持和参与才得以完成。安西水利建设一是清廷重视,清初朝廷要员对安西屯田水利不仅只是在帷幄中运筹决策,而且躬身实地具体组织。从文献记载中知曾亲临安西的有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川陕总督岳钟琪、甘肃巡抚明德、吏部郎中马尔泰、光禄少卿汪隆、临北知府白讷等人。名噪朝野的清廷保卫大臣英诚丰、盛额等人曾留居瓜州营督办政务;晚清重臣左宗棠涉足安西,关心水利事宜。二是地方官员躬勤效力。在安西任职的文武官员有王全臣、张元怀2名按察副使,张允震等安西同知4人,王玮等安西守备6人,还有安西总官兵7人,镇标中营游击12人,各堡把总10余人。还有很多官员则其名未见经传。三是绿营兵卒是一支重要力量。安西清代驻军最多达6500人,而参与屯田水利者可达一半左右。清初安西大部分水利工程由卫、所兵丁参与修建。兵丁是最强壮的劳动力,其在守卫战斗之余,还要开荒种地,修造水利设施。军队按编制发放口粮,统一调动,亦兵亦农,分散划片以供役使。兵丁的家属子女为了生存,在划定的范围内开荒,也参与水利建设。四是移民是开发水利之主体。清初五省遣犯及吐鲁番回民,并不是宽泛意义上的自由民,而是在清廷军队监管下劳动改造的对象。故尔他们承担了最繁重的劳动。
  关于修建水利设施的报酬问题,清《屯田条例》载:“凡开渠、筑坝、平地、雇募人夫,每日每名,给工价银六分,面一斤八两,米四合一勺五抄。若米面本色不便,愿领折色者,照依各地方时价计算给银。”⑩“凡开渠、筑坝、打墻、盖屋、丈尺工程,总照依土方,部颁定例。” 其主要是给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兵发放最基本的食物和少许银两。大规模的集体劳动,抽调人力按照承种屯地亩数多寡来定。瓜州屯区每户平均占地30亩,口外屯户大约占地50亩。
  总之,安西清初水利建设组织形式由政府统一规划,兵民一切行动听从政府统一组织安排。移民受军队强制管理,定期向政府交纳一定的粮饷,接受严厉管束。中后期随封建政权的巩固,移民被解除管制,按规程承担徭役,交纳赋税。
  清代安西水利设施管理
  由于社会自然条件诸因素限制,清代安西水利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突出的是因疏勒河上中下游划分的赤斤、柳沟、安西诸卫互不统属又共用一水,上中下各区段及同一渠闸、坝、回、汉民之间争水犹为激烈。有的截坝堵河,有的聚众械斗,各类争讼事件时有发生。《甘肃省通志稿•安西采访录》关于安西、玉门两地争水案摘要有云:“康熙五十八年,靖逆户民于昌马河口建坝,尽逼河水从东南行,不由故道,以致柳沟户民播种无资,屡诉于官。雍正七年,肃州道齐公亲临相度昌马河水,复委属吏勘分,照靖逆、柳沟户多寡之数,断五分之一归柳民灌溉。” 晚清“乾隆五年,额敏和卓(回民首领)与(安西)地方官争水,诉诸理藩院,清廷’传谕水利把总,将六七两道沟水给于回民,听其需用。”为合理分配用水,调解争端,清代对屯田水利灌溉管理更加重视。
  一是在河、渠、闸、坝、水口等重要部位,专设水利把总等管理人员。“安西卫所属屯田水利筑坝分渠的总枢纽在安家窝铺,设水利把总一员管理。瓜州绿营有把总4员,其中1员即水利把总。” 水利把总下设夫役,由兵丁或雇役完成具体事务。安家窝铺“下设水利把总一员,率领渠兵一百名,渠夫五十名,就近筑小堡居住,专司挑浚、防护、修筑之事。”二是从靖逆至瓜州,所修渠道400余里,“每当六七月内,山水暴发,势甚汹涌,须巡查修筑。及秋后水落,沙泥淤积,须行挑浚。”这里一般情况下的防护措施,如遇特殊情况出现渠坝被洪水大段冲毁或坍塌、淤塞,专职守护人员则人不敷用,需要征发更多的人或全体出动,不能懈怠。对于渠坝的看护巡查也不只限于六七月份,一些水大的渠道除冬季之外皆要长期看守。其它地方在轮流灌水时才出工出人看守。水浇过之后,渠道逐渐干涸,安西风大风多,大风卷起扬沙,填满或半填渠道,每当灌水前都要检查,随填随挖。清代安西老城东30里处的北乾沟一带有塘店,乾沟至安家窝铺20里中间亦有塘汛店房,安家窝铺至小湾20里,有塘汛店房十余处。小湾至沙枣园20里,又有塘汛店房几处。除此之外,安西卫南有塘房2间,卫西南30里,有塘房2间。在瓜州口子南10里,有一塘汛店房,在芦草沟设塘汛店墩,白墩子、八楞墩等处亦被列为防汛之地。这说明清代把防汛列入管水用水的一项重要内容,防用结合,非常周全细致。
  清代的水利管理形成详细的规定。清雍正年间在昌马栽立了安玉分水规程石碑,对疏勒河上中下游及各支岔分水,作了详细明晰的规定。“定立川百镇、黄闸湾、芨芨台、黑沙窝、双桥儿、澄槽沟、蓝旗、毛菇滩等分水坪口和昼夜口岸。”对闸坝尺寸也有一个基本标准,灌溉时间、流量、分配水额皆根据支渠、闸坝地带用水人户,地亩而定。一般清明节前后,为春播作准备浇第一个水谓之春播水。立夏前后给出土小麦浇第一个水叫头牌水,从生长到成熟大略要灌四次水依序曰二牌水、三牌水、四牌水。
  如遇山水充足,可按《分水规程》如期分水。遇到水小,只能满足中上游,下游则比较细微,配水难度增大,争水抢水事件亦随之增多。
  清代安西兴修水利的历史作用和意义
  清代安西水利设施建设是继汉代以来最艰苦卓绝又富于显著成效的历史性大开发。由于汉唐流经安西的籍端水、冥水与清代疏勒河虽同为一水源,但非同一流域。籍端水、冥水在元明时期改道北移后,汉唐屯田湮没于锁阳城南及芦草沟下游的戈壁荒漠中。疏勒河大部地段流经旷古未有人开发的荒蛮地区,故疏勒流域开发史不具有连续性。该流域原有少量的前代设施由于明代后期嘉峪关外弃而不治100余年,经过长期的战争破坏早已变得疮痍满目。在新开发区其不存留“汉朝的埂子唐朝的地”。这样的条件和具有很大人为创造开发基础相比,决不可同等相比,其付出的劳动相差十倍乃至几十倍。河西的自然条件比不上陇东、陇西、陇南,那里黄土层裸露,土质好,易于开发。安西又比不上同一走廊的肃州、沙州。疏勒河流域戈壁压境,地势高寒,河流冲积扇土层薄,底部多为沙砾,保埔性能差,清代开发者胼手胝足把荒野变为农田,把生地改造为熟地,取高垫低,建庄植树,安西绿洲的面貌与轮廓逐渐呈显出来,有了人间气息。在水利建设上利用自然河道与人工导引、截流相结合,成功地将上游之水引渡400余里,比较合理地配置了全流域灌溉用水,使近百万亩土地得以灌溉,经过300年缓慢发展,其收获要用数字表示的话,那一定是巨大而惊人的。雍正看到岳钟琪奏章,对安西屯田十分满意,“安西屯垦地亩,今年人力既勤,天时复稔,各种粮谷俱获丰收,朕心深为慰庆。”屯垦使此地绿意盎然,“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很差的安西沙州一带出现家给人足,莫不欢欣乐业的喜人景象”,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数百年来,对河西的繁荣与稳定,对保•186•☆水利考证☆障新疆与内地的通畅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
  今天安西及河西走廊灌溉条件早已不能与昔相比,然而用历史的眼光看,没有清代坚实的基础,要发展到较高水平,如同建造空中楼阁。清代人付出的劳动,也是人类劳动的一部分,应正视之。
  布隆吉尔大捷(碑文)
  据《清史》记载:康熙十七年,噶尔丹叛乱,拥兵六十余万,割据西域,侵占蒙古,意欲南下中原。河西一带屡遭劫掠,战事频繁。康熙帝立誓剿灭噶尔丹,收复西域失地,曾三次御驾亲征至宁夏、肃州。安西桥湾、布隆吉尔一带乃清军储备粮草、饲养军马、结集兵力、剿灭叛军的要地。康熙帝统领清军,在布隆吉尔战役中,擒获噶尔丹叛军部属三千余名,收复失地,大获其胜,为安定西方,庆贺、纪念布隆吉尔大捷,遂将明末之“罕东卫”更名为“安西卫”。
  安西县人民政府
  二OO四年六月立
  汉唐安西水利情况浅说
  李旭东
  汉代敦煌郡建立后,今安西设有渊泉、冥安、广至三县。伴随着大规模的军垦民屯,开始在疏勒河沿岸兴修水利。大兴水利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和必要条件,汉唐先民前赴后继,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一片又一片荒漠变成了绿洲,一个个村庄、一座座古城建造起来,古瓜州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开发。
  汉代安西水利
  今安西疏勒河汉代叫籍端水,《汉书•地理志》敦煌郡冥安条下记:“籍端水出南羌中,西北入冥泽溉民田”。灌溉民田靠河流自然流淌趋向再加上人工导引,才能实现。悬泉汉简等文献记载,汉代破羌将辛武贤曾率15000人的军队诣疏勒河使巨流横断,掘渠分水,灌溉农田。郡县成立之前,河渠亦主要由军队管辖,并设河渠卒、治河卒。汉代引河开渠之外,还凿井汲水,悬泉汉简就有“渠井侯长”的简文,说明汉代安西负责凿井,管理 井灌的官吏亦为侯长,与守卫部队一样同为军队编制序列。安西一些汉唐古城周围及绿洲地带曾发现一些古井,从周围散落遗物判断,部分为汉代或唐代之井。汉郡县制推行后,对水利管理逐步趋于严密,管水的最高行政长官叫主水史,下置水长、丞、水卒、官奴等职,整治水利。各渠又有渠长、丞,下领渠卒、徒、官奴,管理官渠。分配渠水专门有水衙,此外,还设穿水督邮,专职督察水利。
  唐代安西水利
  开元十五年(727)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等率军攻陷瓜州,又攻常乐,“渠堰尽为贼所毁”,①瓜州城池水渠均遭破坏,大伤元气。瓜州刺史张守王圭组织军民修复,因该地缺少林木,难为修葺,即从疏勒河上游伐木漂运,用林木做框架充堰,才得以修成。清代在安西锁阳城东塔尔寺基中曾掘得一块唐代断碑,据清人所抄录的碑文大意,记唐大中二年(848)河西节度使张议潮收复瓜沙后,“大兴屯垦,水利疏通,荷锸如云”,②另一面记叙了五代瓜沙二州节度使曹议金的生平事迹。张曹为疏勒河疏通,兴修水利做出了很大贡献。敦煌遗书S.5448(斯坦因敦煌文书资料编号)记载疏勒河一分支唐人名曰独利河,其以惠农兴利著称。独利河流域正是锁阳城南50万亩古绿洲地区。P.2005(伯希和资料编号)载“苦水”,即为今之芦草沟,其灌溉今瓜州乡、南岔乡西、西湖乡东大约30万田土地。在芦草沟一带,唐有一水利工程设施长城堰颇具影响。敦煌遗书P2005记:“长城堰,高一丈五尺,长三丈,阔二丈。右在州东北一百七十里,堰苦水以溉田,承前造堰不成,百姓不得灌溉。刺史李无亏造成,百姓欣庆。……大周圣神皇帝赐无亏长城县开国子,故时人名此堰为长城堰。”因该堰初唐屡造屡坏,武周时沙州刺史李无亏督修造成。李氏家族隋号长城李氏,武则天又封无亏为长城县开国子,其在瓜州所造之堰,因人而名。敦煌遗书除提到独利河、苦水之外,五代《残状》最早提到的榆林水即今之榆林河,“榆林一流之水”,故曰榆林之名最早起源于唐代,最晚在五代。
  唐代对水利的管理一是由官府征集农民以力役的形式承担,由官府委任渠长、斗门长等职,对管水官吏每年进行年终考核。二是民间成立渠人社,使用渠人转贴即通知渠人集合防水、平水、修渠堰桥等工作的转贴,政府只起监督作用。“渠人社的成员称渠人、渠户、渠家,与行人一样具有固定身份。水将至或已至时,渠社录事发放转贴通知渠人于指定时日携带工具及柳枝、木料至支渠或子渠渠口集合,修整渠口或渠道以便放水灌溉或防洪排水。规定必须是本人或壮夫参加,不得由奴婢或厮儿替代”,③“寺院灌溉由都僧统下设水司管理,渠人整治,僧人亦有参加渠社的,渠道修治时寺院亦支付物料并储备渠人饭食。”④
  汉唐安西水利遗迹简记
  从1994年起,笔者会同瓜沙史地研究或管理人员李正宇、李并成、陈国灿、宁瑞栋、李春元、李宏伟等人多次赴野外实地调查,发现水利遗迹多处。安西南部水利设施遗迹主要在肖家地古城、南岔大坑古城、半个城、转台庄子古城、马行井古城、锁阳城、破城子、旱湖脑城周围地区。古河道遗迹呈东西流向,锁阳城“城址东南8公里许,今残存古拦水坝址一道(坝长百余米),其上源有古河道与昌马出山口相通,其下流则分为数条灌渠通至锁阳城周围,每一灌渠又分为若干支渠,呈树枝展布。”⑤各种渠迹有主干渠、斗渠、支渠,严密细致。锁阳城南有一条支渠底宽16米, 口阔20米。在南部地区有各种渠迹100余处。
  芦草沟下游的古绿洲上有巴州古城、三棵树井城、五棵树井城、甜涝坝古城、悬泉驿等遗迹10余处。在此地发现有古渠道30余条,在巴州城一带,“风蚀垄槽大体呈东西条带状排布,与当地盛行风向一致,垄槽比地高1.2-3米,其间古渠道遗迹非常明显,可分为主渠和支渠两种。遗迹形式,主渠渠堤由砂石堆起,堤面高于风蚀地面1.5米许,渠底基部坍宽30-40米(横截面),堤间河槽残深仅0.2-0.5米,甚至全部被夷平;支渠呈低槽式,低于风蚀地表0.5-1米,口阔1.5-3米,穿行于古绿洲间”。⑥我们考察时,在巴州古城南大约2公里处发现一座比较完整的古代小型水库,库呈圆形,直径大约100米,在风蚀地表下轮廓清楚, 残深1.3-2米,前后有水口以便通水。
  这些情况,仅仅只是汉唐安西水利的九牛一毛,原因是过去所留存或考古新发现的文献材料极为简约,绝大多数情况甚至只字未提。另外一两千年自然及人为破坏,许多在地面上已经销声匿迹。笔者所言窥一斑而见全身,提到安西水利只仅仅是一个侧面或缩影。
  游瓜州小西湖有感
  金秋九月沐初阳,疏勒河畔添新装。
  戈壁也有江南景,小西湖中轻舟荡。
  贺瓜州大道通车
  瓜州大道劈城开,古城安西放异彩。
  强国富民小康路,车水马龙财源来。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

《瓜州文史》

《瓜州文史》第四辑,全面而详细地记述了瓜州地区的人物春秋、经济纵横、广电史踪、旅游见闻等相关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