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县图书馆
瓜州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瓜州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清军对河西及“安西”的军事占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723
颗粒名称:
—、清军对河西及“安西”的军事占领
分类号:
E87
页数:
3
页码:
151-153
摘要:
安西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县境东西长185公里,南北长220公里,地形地貌特点是东高西低,南北两侧是高山,成为军事上险固的天然屏障;中间为戈壁丘陵与绿洲平原。这里古代曾是丝绸之路南北交汇处,汉、唐、宋、元、明、清诸代一直是我国西北一个极其重要的军事要塞,战略要地。
关键词:
军事占领
安西军事
内容
安西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县境东西长185公里,南北长220公里,地形地貌特点是东高西低,南北两侧是高山,成为军事上险固的天然屏障;中间为戈壁丘陵与绿洲平原。这里古代曾是丝绸之路南北交汇处,汉、唐、宋、元、明、清诸代一直是我国西北一个极其重要的军事要塞,战略要地。明洪武年间,在吐鲁番回民(即维族人)的进逼下,“关(嘉峪关)西七卫”全部内迁至肃州以东。“正德十一年(1516)徙瓜沙于肃州境内,划关而守”,①明长城亦只修至嘉峪关。嘉靖三年(1524)下令正式关闭了嘉峪关,关外安西、敦煌及西域大片土地孤悬关外,沦为游牧民族部落的牧地和厮杀战场。汉唐时期开发的绿洲,未有稼穡之人,逐渐荒芜,祁连山下安西地境的肖家地古城、锁阳城、破城子、巴州城等30余处古城变为废墟,变得“满目荒凉,已寻找不到古代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绿洲面貌”。②清康熙十七年(1678),西域少数民族首领噶尔丹趁清廷“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无暇西顾之机,疯狂地扩充自己的势力,拥兵60余万,攻占了天山南北大片土地,割据了西域及中亚,又北上侵占了蒙古,并虎视眈眈,有南下中原之意。这严重威胁新生不久的满清政权。噶尔丹欲从西域进入中原,必须要通过哈密和安西为入口,康熙要围剿噶尔丹,亦要通过安西才能进入西域。故尔,安西成为二者进出必经要地。康熙立誓收复河西及西域,歼灭噶尔丹,其曾3次亲驾出征,躬亲宁夏前线指挥,指派孙克思、博霁率领西安满兵和甘肃绿旗兵出征嘉峪关,并在嘉峪关至哈密布阵设兵;清廷又命令甘肃提督孙克思为振武将军,朗谈为昭武将军镇守肃州,控制安西。后又从西安补充调兵2000名,前锋兵800名,枪护手1000名于安西。西北用兵,需要雄厚的后勤物资运输,运输粮草弹药又需大量的骆驼、骡子。在清廷的运筹下,大批辎重从嘉峪关内运来,支撑安西等地守军日常所用。当时桥湾还未建造城池,只有一营官兵驻守,为河西联系西域之襟带,军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今“安西”与“疏勒”之地名,即与康熙征讨噶尔丹战役有关。苏北海先生云:“至于河西走廊西部的疏勒河,原称籍端水,……。到康熙时,由于在这一地区擒获了叛乱的噶尔丹部属,清廷为表彰统一西域之武功,即引用历史上西域著名的古地一一疏勒为名,称河名为疏勒河”。③此次战役中清军在疏勒河流域擒获噶尔丹3000余名部属。清廷为庆贺、纪念这一重大的军事胜利,将汉唐两个名振寰宇的古地名“安西”、“疏勒”从西域移居到了河西走廊,“安西”、“疏勒”始有其名。可见这次战役在当时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笔者以为,“安西”、“疏勒”之地名从古西域移至河西走廊,从某种程度上说与康熙御批有关。因变更一个地方的地名往往是与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相联系的。
在康熙大军强大的军事攻势之下,噶尔丹节节败退,从内蒙呼伦贝尔逃往新疆哈密,纠集残余势力负隅顽抗。康熙三十六年(1697),噶尔丹在哈密服毒自杀,其部众群龙无首,清军终于大获全胜。康熙五十四年(1715)清廷派兵驻防沙州及色尔藤④。“本朝定鼎,西夷向化,瓜沙尽入版图”。⑤康熙五十七年(1718)“番族内附,置靖逆、赤斤二卫”⑥又设安西柳沟卫于汉渊泉县故城(今三道沟镇四道沟村)。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
《瓜州文史》第四辑,全面而详细地记述了瓜州地区的人物春秋、经济纵横、广电史踪、旅游见闻等相关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