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开业 酒香小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690
颗粒名称: 小作坊开业 酒香小宛
分类号: F407.899
页数: 3
页码: 78-80
摘要: 从1965年至1985年20年的时间里,小宛白酒酿造业从小到大,发酵池从4个增加为36个,产量从几千斤增加为50吨左右,包装从散酒改为瓶装,消费群体由内部逐步走向外部,一步步走来,历尽了创业的艰辛,但仍然没有走上工艺规范的白酒生产之路。
关键词: 酒坊 作坊

内容

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建立起来的农场,位于安西县城东35公里处。远离城镇,地处荒漠戈壁。60年代,根据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一师(新疆编制十师)的指示精神,响应毛泽东主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号召,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自给自足,自已动手解决军垦战士(农场老职工、复转军人、知识青年)及其家属的生活。团(当时编为十一师第二团)后勤处下设一个加工厂,处长任培田、党总支书记蒋秀敏。加工厂包括木工、酱油、醋、面粉、榨油等生产,由任处长代管,以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加工厂地点在团部南路拐弯处,即90年代硫化碱厂所在地。1965年初,为扩大丰富加工厂服务项目,团部选派厚道好学的青年常学俊(甘肃张掖人,一生酿酒,2000年故去)去陇南徽县金徽酒厂学习酿造白酒技术。回团后,与下放干部钱往升一起,购置简单器具,在加工厂西头两间房内修了4个小窖,按金徽酒的生产工艺,用其带回的金徽厂酒米曲,拌和粮粉、稻壳蒸后入窖发酵,发酵后蒸锅出酒,于当年底生产出了非酱香、非浓香、又不是清香的兼香型白酒。此酒质量不高,味杂,量很小,但在计划经济时期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环境中,能喝上自己生产的白酒(青棵酒0.6元/斤),人们如获至宝,如饮琼浆,皆奔相传告。加工厂领导及常学俊也因做出成绩,受到了团里的表彰。
  从1965年至1981年初,小宛白酒,一直以小作坊方式在原建窖处生产。后期规模略有扩大,产量增加,为大桶装散酒,无商标,不装瓶,除主要满足内部消费外,也有少量向外馈销。70年代末期,加工厂厂长王世昌(甘肃武都人,王震359旅老战士,从新疆兵团调来)负责生产。由于社会需求的增加,团领导决定扩大白酒生产,以增加收入,满足团场内外对小宛白酒的需求。由王世昌、程远超等组织人力,在疏勒河北岸,路西边干燥的戈壁滩上选址,建起新厂房,新建发酵池8个,于1981年将白酒加工业从原地搬到了新的生产厂地。仍使用兼香型白酒的老工艺(原粮主要以高梁、玉米为主),生产工人及管理人员共8人,手工作坊式生产操作,设备十分简陋,盛酒容器为大坛、大缸、木桶等,缺乏检验设备,以酿出的原酒调制装瓶,大多60度以上,还有62度者。最早的瓶装白酒,名为“小宛白酒”,简易标贴。1980年又改为红麦穗图案标,注册为“疏勒河”,年产量3-4吨。小宛酒,香飘17年以后,工艺基本成熟。随着社会的变革,酒厂一步步在王世昌、程远超、常学俊的管理与操作中发展壮大。岁月流入1982年,酒厂又扩建发酵酒池17个,年生产白酒可达30-40吨。生产产品名为“疏勒河大曲酒”。1984年,厂长王世昌离休,由程远超接任厂长,搞白酒酿调技术的除常学俊外,又增加了任贵军。与此同时,由甘肃省农垦局支持,以低息贷款10数万元,建起了第四酿酒车间。1985年,二工房建成启用后,原有发酵池改为地下贮酒海,增加了36个发酵池。窖池仍用青砖启基,尔后用土、水、已酸菌泥制作,无过分复杂的工艺要求。
  从1965年至1985年20年的时间里,小宛白酒酿造业从小到大,发酵池从4个增加为36个,产量从几千斤增加为50吨左右,包装从散酒改为瓶装,消费群体由内部逐步走向外部,一步步走来历尽了创业的艰辛,但仍然没有走上工艺规范的白酒生产之路。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

《瓜州文史》

《瓜州文史》第四辑,全面而详细地记述了瓜州地区的人物春秋、经济纵横、广电史踪、旅游见闻等相关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