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红旗剧团始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文史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661
颗粒名称: 安西红旗剧团始末
分类号: J825
页数: 5
页码: 85-89
摘要: 1958年8月1日,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即省政府),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决定将“兰州文化社”的28名演职人员下放安西县,组建秦腔剧团,归安西县管理。1962年9月,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克服经济困难,贯彻中央关于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实行精简机构、压缩人员,安西红旗剧团被撤并。安西红旗剧团1958年成立,到1962年撤并,在我县演出了5年,时间虽然短暂,但其扎根基层,不怕困难,坚持排练演出,为城乡群众送去了绝佳的精神食粮,在安西大地上播下了秦腔的种子,在那一代人的心中留下了永久的怀念,在安西的文化史上也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关键词: 安西 红旗剧团 秦腔专业剧团

内容

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期,安西大地上曾活跃着一支秦腔专业剧团,他们极大地丰富了那个年代安西人民的文化生活,后来剧团虽被撤并,但直到现在,老一辈安西人仍惦念着他们。
  1958年8月1日,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即省政府),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决定将“兰州文化社”的28名演职人员下放安西县,组建秦腔剧团,归安西县管理。县上接到通知后立即派文教科科长赵怀玺,雇用了一辆大卡车前往兰州,于8月10日连人带戏箱接到了安西县城。
  对这些文艺人员的到来,县委、县人委及有关部门非常热情,8月11日在人委的会议室,举行了欢迎会,县委、县人委的领导和县直各部门的负责人岀席了会议。县委书记李振堂致欢迎词,他充分肯定了下放来安西的文艺工作者积极响应省委、省人委的号召,离别繁华的省会兰州,千里迢迢来到甘肃最西端、“世界风库”安西县,为活跃安西人民的文化生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代表县委、县人委及全县人民对来我县的文艺工作者表示热烈的欢迎。
  他希望大家既来之则安之,克服困难,扎根安西,为安西的文艺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县长姜维玉扼要地介绍了安西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情况。接着艺人们争先恐后地畅谈感想,纷纷表示绝不辜负省委、省人委及安西县各级领导和安西人民的期望,克服困难,为安西的文艺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会后,县委、县人委在县招待所设宴招待了他们。
  为了顺利地开展工作,县委常委会讨论,以兰州来的演职人员为基础,组建了剧团,并将剧团命名为安西县红旗剧团。派地方干部骆俊发为剧团团长,负责全盘工作和行政工作;并任命从兰州来的李寿平、魏牡丹(女)为副团长,负责业务工作。同时确定演职人员工资由县财政供给,设备购置费也由县财政核拨。随后,民政科又派了两名地方干部分别担任会计和伙食管理员。
  兰州下放来的这批文艺工作者,人虽然少,但很精干,文艺造诣很深,生、旦、净、丑俱全,有些演员在兰州市的观众中很有声誉。如魏牡丹,善演青衣,是兰州秦腔新秀,出席过省妇代会、省文艺系统群英会,是剧团的骨干演员;吴德玉,兰州人,旦角,善演男扮女妆角色,是兰州文化社耿志义的嫡传艺徒,唱做俱佳,眼能传神,跌扑特技,颇具兰州地方特色;周正俗,须生,是原兰州“紫娃班”化俗社科班生,他演戏台架好,角色塑造逼真,在兰州的观众中很有威望;高庆乐,须生,演技较好,他出演《徐策跑城》中的徐策,在城楼上碎步快跑,甩水袖和沙帽翅,步履矫健,动作优美,满脸春风,把人物内心喜悦的情感,表现得活灵活现,给人以艺术和美的享受;刘兴平,须生,魏牡丹的丈夫,演戏逼真,拿手戏是扮演关公,武打有功,面部表情好,眼睛一睁,大刀一挥,真有一副武将的风度;李景魁,大净,善演花脸,扮演包公闻名,一出场就有一种扶正除邪的震慑之感,唱腔苍劲而有韵味,吐词清楚,深受观众喜爱;还有小生李寿平、刘永乐,丑角薜兴乐、吕长乐等等。他们都是主要演员,受过专门的训练,演技尚佳,给安西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剧团成立后,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演出场地,当时暂用县委大礼堂。1959年3月。县委、县人委研究确定修建剧院。工程于4月开工,8月竣工,为砖土木结构。主体工程和附属建设(含800个长条板椅),县财政共拨款108949.38元。剧院座落在县城南大街中段马路西侧,座西向东。南与邮电局相靠,北与银行家属院相连,东西与居民区相邻。剧院还一场多用,不演戏时放电影,县上召开职工大会多数在剧院。
  当时,由于群众文化生活比较单一,安西群众看电影的时间不长,且影片少,群众看剧团演出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
  剧团在县城一般一个星期演一两场,逢年过节连续演几场,800个座位无虚席,节日期间还有不少人站着看戏。冬天演戏,台下不生炉子,群众穿着皮袄、毡筒,津津有味地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一般一场戏演出时间都在3个小时左右),从头看到尾,很少中途退场。到天气转暖的“五一”节前后,剧团下乡巡回演出,一个公社(即现在的乡)演出3到5天,一天两场,白天、晚上各一场。
  一年大体下乡演出两次,上半年是“五一”节前后,下半年是国庆节前后。农村演戏都在土台子上,台下看戏的群众坐砖头、土块或木头,还有的席地而坐。因处于大集体时代,干部和群众对看戏非常重视,早晨组织社员干活,中午社员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公社看戏,吃过晚饭接着看戏。公社为演员专门起伙做饭,演员每人每天交伙食费6角,县上补助6角,一般吃的是馒头、大锅菜,菜里也有少量的肉,最好的饭算是臊子面,按当时的生活水平还算不错。
  红旗剧团演出的传统剧目,主要有《岳飞》、《黄河阵》、《游西湖》、《阎惜姣》、《疯公主》、《盘门》、《因果鉴》、《白玉楼》、《铡美案》、《潞安州》、《起解》、《徐策跑城》、《走雪》、《探窑》、《五典坡》、《回荆州》、《辕门斩子》等几十个剧目除此之外还排演《民江会战》、《忘本回头》等现代戏。
  1959年8月剧团参加张掖专区(河西只设置一个专区)戏剧汇演,他们演出的《岳飞》,被评为集体三等奖,魏牡丹、周正俗获优秀演员个人奖。1962年参加省戏剧汇演时,副团长李寿平创编的《忘本回头》获演出奖。
  剧团归县委宣传部管理,县委书记李振堂、县长姜维玉非常关心剧团工作,他们晩上有空时常去剧院看戏,并经常深入演员宿舍,问寒问暖,了解他们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当时,多数老演员子女多,而且就业的少,他们每年回兰州探亲,都要从团里借一部分公款,年年积累,有的竟达到欠公款200元以上,演员共借公款8000余元,虽然发工资时也逐步扣回了一些,但到了1960年经济困难时期,已无法再扣回。县上领导了解到此情况后,决定给予照顾,并派宣传部副部长何全优同志召集剧团全体演职人员讨论,采取自报公议的办法,由借款人自报能归还多少,群众民主评议减免多少。这样大部分欠款被减免,共减免6000多元,只归还了2000多元。对县上领导的关怀,演职人员非常感激,纷纷表示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来报答领导的关怀。
  1960年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为了抢救人命,经中央协调,甘肃省从新疆调粮。1961年4月甘肃省委通知,河西各县的剧团去新疆慰问演岀,时间为4月至11月。安西红旗剧团接受了这一政治任务后赴新疆乌苏县慰问演出。由于剧团演技出色,乌苏县有将剧团留下来的意思,11月份原定演出结束时间已到,剧团未能按期返回,县上便派宣传部何全优同志赶赴新疆接回剧团。何全优到乌苏县后,向当地领导说明了来意,乌苏县领导含蓄地流露出商议将剧团长期留下的意见。我方人员如实地介绍了安西以前没有专业的演出团体,这个剧团是甘肃省委、省人委支援我们,从兰州下放下来的,并且大多数演员的家属子女都在兰州,如果留在新疆工作,离家更远,多有不便。经过说明和交换意见,乌苏县欢送剧团离开了新疆,1961年12月3日剧团全体人马乘火车返回了安西县。
  红旗剧团回到安西后继续演出。到1962年9月,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克服经济困难,贯彻中央关于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实行精简机构、压缩人员。酒泉地委决定,将酒泉剧团与玉门剧团合并,命名为酒泉地区秦腔剧团一队,团址在酒泉;安西红旗剧团与敦煌剧团合并,命名为酒泉地区秦腔剧团二队,团址在敦煌。
  安西红旗剧团在调整中精减了个别演职人员,大多数归并到了地区二队。这样调整后,安西红旗剧团被撤并。
  安西红旗剧团1958年成立,到1962年撤并,在我县演出了5年,时间虽然短暂,但其扎根基层,不怕困难,坚持排练演出,为城乡群众送去了绝佳的精神食粮,在安西大地上播下了秦腔的种子,在那一代人的心中留下了永久的怀念,在安西的文化史上也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三辑

《瓜州文史第三辑》

瓜州文史第三辑收藏于瓜州县图书馆,由政协甘肃省瓜州县委员会出版,孟世勇为主编。从历史、人物、经济、文教等对瓜州进行简述。

阅读

相关人物

何全优
责任者
李旭东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