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县图书馆
瓜州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瓜州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为开发石油做出贡献的安西人——杨志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文史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647
颗粒名称:
为开发石油做出贡献的安西人——杨志钰
分类号:
K826.1
页数:
3
页码:
49-51
摘要:
杨志钰,甘肃省安西县人,为祖国开发石油贡献了一生,于1994年8月因病在胜利油田医院病故。
关键词:
杨志钰
石油
内容
杨志钰,原名杨志英(1936—1994),系甘肃省安西县人。
1949年10月参军,1954年复员,同年在石油战线上参加工作,在青海石油勘探局、勘探大队任钻井队司钻,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调松辽石油勘探局,参加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勘探开发会战。他领导的3252钻井队曾被中央燃化部命名为“铁人”式英雄钻井队,他本人被评为“铁人”式钻井队长,属部级劳动模范,是中共“十大”代表,山东省第六届政协委员,山东省工会七届委员会委员。杨志钰同志的一生是为我国石油勘探开发无私奉献的一生。
杨志钰,1936年出生在安西县南岔乡一个贫农家庭,父亲杨富荣,膝下三子,老大杨志金,老二杨志钰,老三杨志英(即杨志钰)。1949年9月28日,安西解放了,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政治上翻了身,年仅14岁的杨志英就要求报名参军,因年岁太小没有批准,他又以二哥杨志钰的名字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从此杨家同时出现了二个杨志钰。
1960年,在祖国最困难的时候,石油战线的干部、技术工人努力为祖国寻找石油。干过地质工司钻的杨志钰同志奉命从青海来到松辽石油勘探司,参加了开发大庆油田的会战。杨志钰同志和成千上万的石油工人、技术人员,来到祖国的黑龙江,他们脚踏茫茫荒原,头顶蓝蓝青天,吃着窝窝头,住着“干打垒”,靠着工人阶级的智慧和劳动者的双手,在大油田艰苦奋战。在大庆会战的四个年头里,杨志钰由司钻提升为3252钻井队的副队长、队长。为开发大庆油田做岀了自己的贡献。
1964年党中央提出,用大庆会战经验,再建几个大庆式的油田。杨志钰和他领导的3252钻井队的全体同志由大庆转战山东,在923厂参加了山东石油的开发大会战。1966年,在全油田第一个取得突破钻井年进尺五万米的成绩,受到石油部的奖励。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杨志钰同志带领的3252钻井队经受住了社会各种压力,他在工人中响亮地提出:我们钻井工人,就是要多打井,快打井,打好井!这就是我们参加文化大革命的实际行动。他的这些教诲极大激发了全体职工打井的积极性。1970年经过全队的努力实现了月进尺万米的成绩。他们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操作方式,合理调配劳力和发挥机械设备的潜力,总结岀整体移动井架的成套经验。1972年首创了班进尺1062.57米,月进尺15782米,年进尺14万米的奇迹,轰动整个油田,受到石油部的嘉奖。3252钻井队的全体同志在成绩面前不骄傲,认真总结经验,取长补短,继续努力,到1973年12月22日17时,3252钻井队年进尺攀上15万米的高峰,实现了 “铁人”王进喜生前提出的“班上千、月上万,一年打上15万”的奋斗目标。
3252钻井队一年实现钻井进尺15万米。相当于17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旧中国四十二年石油钻井进尺总和的两倍多。
1973年全队共打井105口,人均1.08口。井身合格率99%,井固质量合格率98%,钻井成本比计划成本降低了4.4%,创造了月十二开十二完,月交十口“三一”优质井,班进尺1717.78米的最高纪录。1974年,油田钻井队转入打深井,又是3252钻井队,第一个突破了深井进尺2万米的大关。后来又创出了深井进尺29130米的记录。这是杨志钰已由队长提升为胜利油田党委副书记、副总指挥,主抓钻井工程。
杨志钰同志担任3252钻井队长12年,共打井352口,累计进尺602797米,先后105次刷新了油田32项钻井纪录。他取得成绩以后,在1966年光荣地出席了国庆观礼,幸福地见到了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
杨志钰同志和3252英雄钻井队,确实是一支“铁人”式的英雄队伍。他们的英雄业绩在我国石油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杨志钰当了领导以后,除了开会,他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基层。
当他参加“十大”会议回来后,就直奔井场,正遇上井场搬家,他亲自带头,硬是靠人工完成了井架整体移场搬家任务。钻井工人评价杨志钰:当工人是一个冲锋陷阵的优秀钻工,基层当干部是“铁人”式的好干部,当了指挥还是一个不卸套拉车的“老黄牛”。1982年组织考虑他工作的需要和子女多的实际困难,按高级干部标准给他分了一套120平方米的独门独院的小楼房,他就是不去住,并提出一线钻井工有许多大龄人,因没房子结不了婚,而领导干部却住进小洋楼,眼里有没有群众。当时正赶上石油部检查组来油田检查工作,对杨志钰同志当领导后不忘基层工人的高贵品质给了极高地评价,同时他也深受基层工人的爱戴。
1990年杨志钰同志患直肠癌,经长期治疗无效于1994年8月病故于胜利油田医院。享年只有58岁。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三辑》
瓜州文史第三辑收藏于瓜州县图书馆,由政协甘肃省瓜州县委员会出版,孟世勇为主编。从历史、人物、经济、文教等对瓜州进行简述。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曙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