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在安西轶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文史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645
颗粒名称: 林则徐在安西轶事
分类号: K827
页数: 3
页码: 43-45
摘要: 清朝林则徐钦差大臣于1842年20月15日来到清安西境内,并在境内短暂停留。林则徐从安西三道沟至星星峡共走了8天8站600余里路程,是其在河西走廊最难行的一段。所述行住里程,经由山川道里、酬酢往还等甚为详尽,经百余年沧桑巨变,其记述景物大多不复存在,故尔成为今人为解其时安西地理历史的重要文献。
关键词: 安西 林则徐

内容

林则徐(1785一1850年)字少穆,又字元抚,福建侯官人,1839年被清廷任命钦差大臣赴两广查禁鸦片,虎门销烟,声名千古,、写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抗击外国侵略者光辉的一页‘后遭清廷投降派穆彰阿、琦善谗言诬陷,被昏庸的道光皇帝革职查办,遣往新疆伊犁。1842年〜月11日从长安出发,他一路上乘坐马车与车夫住驿站,宿陋室,迎朔风,披星月,马不停蹄,于1842年10月8日来到酒泉改修马车后,继续西行,在嘉峪关写《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咏志诗,又途经双井子、红山子、火烧沟、赤金,于15日来到清安西州境内。
  “林则徐所乘的马车车厢长5尺,宽3尺,车离地面高3尺,车厢至车篷顶部4尺五寸。左右车轮离车厢边1尺”①。经头道沟、千店子,到达三道沟。在此停歇时,在镇子上吃了一顿便饭,特别品尝了小型街市上卖的腌蘑菇,味道鲜美,连连称赞。随记:“此处交安西州界。村内颇有市肆,卖腌蘑菇,味可(好)”②。林则徐边走边了解沿途山川风物、民俗人情,日行有记。“闻安西州境有十道沟,皆通雪山水利,故有田万顷,居民数百家”③。又走了四十五里到达七道沟,“有旅店数家,因就店中为粥而食” 。
  过了八道沟,走了四十五里到达布隆吉,其“为雍正年间曾驻大兵之地,有土城,今驻都司,带兵一百名。土城内行馆白杨两株,甚茂”⑤。又走了二十里到达双塔堡,“有堡城,驻千总,兵一百名,颇有田亩,旅店数家,在此为食而行”⑥。当林则徐乘坐木轮马车来到安西小宛时,被此处田土腴润、森林葱秀、溪流漫洄的戈壁绿洲田园景色所吸引。这里“居民数百家。惟途甚不平,则车马经由者多也” 。时早就倾慕林则徐的村中私塾先生王正学得悉林则徐遭谪过此,随到客栈拜见。并在家中摆置了酒席,请林则徐赴宴。酒菜齐备,宾主入席,纵情抒怀,谈论国事、家事、天下之事,甚为投机。酒酣耳热之机,两人言谈更是慷慨激昂。
  王正学的秉正直率使林则徐非常感激,并视其为塞外一知己。此与在被罢官遣谪之途,一路上向沿途官吏请示禀报,多遭恶目谩词凌辱形成鲜明对比。王正学也成为林则徐在安西影响最深、唯一提到姓名的朋友。正如其离开小宛所记日记之言:“村中有王正学者入泮⑧,是日设樽宴客,因与小谈,亦口外一雅事也”⑨。
  10月11日,林则徐在安西州城(今安西老城)内住了一夜,继续西行十五里到地窝铺,住户仅有一家,又行二十里到大梁,住户也有一家。再西行十五里到石窑子,“有土屋两家,饭罢又行”⑩。又走了 “三十里至白墩子,时已更余(半夜)矣” 。路标九十里路程,林则徐感到非常漫长,正如土人(当地人)所说:“实有一百二十七里。自安西(州)以西,路皆沙磧,往往数十里无水草,碎沙之下有石底,车行戛戛有声夜在车中宿” 。好在西边红柳园、小泉、大泉这些汉唐早已开辟的丝绸之路北道地段上的古驿站,仍有可供人马歇息的简易旅店。有时到前不巴村后不着店之处,只有在车上住宿。尽管道路崎岖不平,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林则徐一路上了解山川风物,风土人情,每日笔耕不辍,或详或略,将每日见闻记录在册。其记述独山子山色紫黑,红柳园有居民十家,有庙名叫太清宫比较宽敞,在此休憩秣马借宿一夜。地窝铺西二十里处见“东南一带山石多白色,旷野乱石亦往往白如明矶,捡数在掌,颇可玩。闻土中掘出者为佳” 。马莲井有金矿,此处“多挖矿淘金之人” 。15日,到达安西的最后一站星星峡。其“向为宿站,仅大小两店,借隔邻土屋吃饭,夜在车中宿。此地于山峡,阴气森然,居民仅九家。闻峡之西有魑魅,自建关帝庙,邪魔渐遁”。。出子星星峡,进入新疆哈密地界。
  林则徐从安西三道沟至星星峡共走了8天8站600余里路程,是其在河西走廊最难行的一段。所述行住里程,经由山川道里、酬酢往还等甚为详尽,经百余年沧桑巨变,其记述景物大多不复存在,故尔成为今人为解其时安西地理历史的重要文献。
  三年后,林则徐被清廷重新起用,衣锦还朝时,仍顺原路自西而东返还赴命上任。
  尔今,爱国民族英雄林则徐溘然长逝150年,其在安西之轶闻,鲜为人知,只有窥瞧林则徐西行日记《荷戈纪程》才露其端倪,使安西后世子孙永远怀念与安西历史有缘的伟人林则徐。
  注:1、笔者根据林则徐日记中记载的唐代尺寸换算为现代尺寸。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klmno《古西行记》选注《荷戈纪程》,清林则徐撰。第448页、449页、450页。⑧入泮:古代官学前有半圆形水池,名泮水。学校即称为泮官。明清沿用此制,以考入府、州、县学之生员为“入泮”。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三辑

《瓜州文史第三辑》

瓜州文史第三辑收藏于瓜州县图书馆,由政协甘肃省瓜州县委员会出版,孟世勇为主编。从历史、人物、经济、文教等对瓜州进行简述。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旭东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