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拾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文史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618
颗粒名称: 古史拾零
分类号: K892.2
页数: 19
页码: 143-161
摘要: 清代康熙十七年,西域少数民族首领噶尔丹攻占了天山以南地区,割据了中亚及西域,又北上侵入蒙古,欲进入中原地区,威胁清廷新辟统治区。康熙曾三次亲征,平息了噶尔丹的叛乱。今河西走廊的安西县汉唐时期曾为丝绸之路南北道汇合分野之地,清代又为进兵西域之前哨,西域少数民族频繁搔扰,此地一度为多事之地。康熙年间清军在安西县东部桥湾城南布隆吉一带擒获噶尔丹三千余人马,安西作为中原与西域连接之襟带,清初统摄军队5600人,具体守卫、管理嘉峪关以西至新疆哈密范围内的军政事务,首府设于安西布隆吉。在清廷强大的军事攻势下,新疆吐鲁番诸地维吾尔族部落也慕化归附。当地汉民谓之“回民五堡” 一直传衍至今。
关键词: 地方史志 安西县志

内容

清代安西回民(回鹘)五堡考李旭东清代康熙十七年(1678),西域少数民族首领噶尔丹攻占了天山以南地区,割据了中亚及西域,又北上侵入蒙古,欲进入中原地区,威胁清廷新辟统治区。康熙曾三次亲征,平息了噶尔丹的叛乱。今河西走廊的安西县汉唐时期曾为丝绸之路南北道汇合分野之地,清代又为进兵西域之前哨,西域少数民族频繁搔扰,此地一度为多事之地。康熙年间清军在安西县东部桥湾城南布隆吉一带擒获噶尔丹三千余人马,安西作为中原与西域连接之襟带,清初统摄军队5600人,具体守卫、管理嘉峪关以西至新疆哈密范围内的军政事务,首府设于安西布隆吉。在清廷强大的军事攻势下,新疆吐鲁番诸地维吾尔族部落也慕化归附。由于当时新疆复杂的局势,清廷于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将世居吐鲁番部分回民(维吾尔族)移居军事实力比较雄厚,自然条件相对比较差的河西走廊安西镇。安西一带的汉唐古绿洲曾在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关闭嘉峪关后,关外民众皆迁往关内,安西古绿洲也随之废弃200余年,城垣颓废,树木枯死,完全沙漠化了。清雍正年间在收复河西的基础上,组织守军及招募移民逐水开荒种地,清廷官员在大量接纳关内汉族移民的同时,安排组织回民(维族)在今安西县城西及西南方向东西二十余公里,南北四十余公里区域内开荒种地,督令修建了五个城堡,曰头堡、二堡、三堡、四堡、五堡。当地汉民谓之“回民五堡” 一直传衍至今。
  —、安西回民为回鹘之后裔移居安西之回民,后从莫辩其实,与起源于阿拉伯一带的回族(如今宁夏回族)相混淆,而真实的维吾尔族(回鹘)之实则逐渐佚失,很少有人洞晓。回鹘为今维族之祖先,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原居漠北。史书中称回鹘是九姓铁勒之一支脉,公元八世纪到九世纪中,以鄂尔浑河流域为中心,建立了回鹘汗国。而五代、北宋、西辽、元诸代,其名称载于史籍者有二十余种。
  “当成吉思汗统治天山南北后,维吾尔族的名称基本上成为两种: 凡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均称回回,仍信仰摩尼教的则称为畏吾尔、畏兀尔、畏兀、伟兀等同音异语名称”。①这说明新疆天山一带的“回回为回纥与回鹘之转音②安西回民来源于吐鲁番,其居于哈密之西,其众有四万余人,所属十七个城池。“回目额敏,恳请内附,移于瓜州筑堡授田,以安插之。吐鲁番之十七城,遂空无人矣”。
  ③故之,迁往瓜州的吐鲁番回民为今之维吾尔族,乃唐宋回鹘之后代,与今言的回族无关。
  二、回鹘移居安西的时代背景及简要过程清初准噶尔蒙古对吐鲁番盆地采取搔扰政策,清军难以固守吐鲁番,便实施了内迁吐鲁番盆地维吾尔人的计划。从有关史料中可见一斑:
  1、“从前曾降旨与吐鲁番人众,若畏惧准噶尔,即移向近边之地居住……,我军不复庇护矣”。④2、自宏治中,吐鲁番侵扰哈密,渐及沙州以东诸卫,由是属不能自立:皆求内徙,遂迁之关内,于肃州附近地方安插住牧。⑤
  3、康熙间,策旺既侵哈喇沙儿,渐次及于吐鲁番,频加扰害, 于鲁普秦以避之,犹不得免,雍正九年,回目额敏,恳请内附,于瓜州筑堡授田,以安插之。⑥
  4、雍正十一年,吐鲁番头目,回民二千三百八十余户,;千二百余口,慕化来归,安插瓜州。⑦
  5、“雍正元年2月,副将阿喇衲奏报:罗布泊人古尔班等,哈喇库勒、萨达克图、哈喇和硕等处户民千余人,输诚投顺。年诏与吐鲁番回众移居布隆吉尔、沙州、瓜州耕种。⑧以上诸条记述基本说明了吐鲁番回民为什么要移居瓜州的原 。其既有清廷分化瓦解回民强大部落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归顺廷的回民为避免外族频繁侵扰之苦,在清廷统治比较稳固的河地区求得安宁,以期休养生息。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清与准嚥尔蒙古议和。清政府只保留了驻屯吐鲁番的1500军队和里坤的2000守军外,撤回了在该地驻守的重兵。但准嚼尔蒙古食其言,经常搔扰额敏和卓部落为主的鲁谷庆、洄水堡、哈刺州、木尔兔、苏巴什、勒木津、小阿斯他纳、皮占、述桂、塞津、洋海、土域沟、吐鲁番、阿斯他纳、雅图沟、汉墩等十七落。回民为避“策亡阿喇布坦扰累,情愿迁入内地”⑨于是,从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十月开始,吐鲁番维吾尔人(回民)在头额敏和卓率领下,“回民大小一万余口,已于十月十四、十七日,续起程”⑩,前往瓜州。额敏和卓东迁后,吐鲁番十七城遂空无矣。而实际上,诺大的一个吐鲁番盆地“空无一人”实难做到。一些老弱病残无法行动者及一些散居回民还未离开原居。迁徙人员经过半年跋涉,于雍正十一年初到达瓜州。
  三、移居瓜州的回民人数移居瓜州的回民人数有几种说法,乾隆年《重修肃州志.安西卫》第二册称有“回民二千三百八十余户,九千二百余口” 。又《设立安西兵备道议》中称“瓜州安插回民,几及万口”。《重修肃州新志》又载:“又查回民实数,除扎萨克九口外,系三千三百八十七户,八千一百十三口,八月内,又从伊里(伊犁)脱出回民一户,男妇三口,实三千三百八十八户,八千一百一十六口”。维吾尔人怎么从近万口变至八千余口,是因为从吐鲁番出发时有一万余口,到达哈密一带的塔尔那沁(今沁城)因走失及死伤减至9273人,最后到达瓜州时又减至8013人, 再加上部分迁来的,从分到各堡人数来看,头堡4064人,二堡1254人,三堡1244人,四堡1351人,五堡1351人,总计9264人。
  四、回民在安西垦荒及修缮水利设施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吐鲁番回民初迁瓜州,安西兵备道兵备王全臣将已开垦的3500石土地,交给回民耕种。同时督令回民开荒,到第二年开垦地1500石。以后陆续开发,数年后总计7950石。当时一石土地大约为今之十亩,故知当时回民拥有土地总面积大约为7.95万亩。回民人均占有土地8.6亩,种植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小麦、青棵等作物,其中专门用于种植瓜菜的土地2000亩。土地开发出来了,农田灌溉成为急需解决的头等大事。这对外来游牧的回民更是一大难题。怎么把散乱漫流的疏勒河之水引灌于新垦土地,是一项费工、费时、费力的工程。疏勒河大河发源于酒泉南山,流至玉门、安西交界处即在今昌马河一带散为十个道沟,清人谓之头道沟、二道沟……十道沟。十个道沟之水很少能流入农田,大多白白流入布鲁湖中,最边远的回民五堡一带土地干涸不能咸被其利。王全臣亲往河源踏察,相度地利, 欲疏浚河道,逼水入河,“且萃众沟、泉,以成其盛也” 通过组织劳力开挖、导引,终使漫流之水归汇疏勒河干道,使之畅流,沿途皆能用之,以资灌溉。从靖逆(玉门)西至今安西三道沟、桥湾开挖大渠31里,中间筑拦水坝80米,减水闸3座。又从桥湾把水引至安西卫(今安西老城),再从安西卫至瓜州堡开渠51公里,首尾连贯。中间修拦水坝66米,修减水闸31座。在距回民五堡2里之外的安家窝铺一带开挖大渠7里。从安西卫至回民五堡开挖大渠104里,共四条。一曰比栉渠,灌溉回民四、五堡土地;二曰崇墉渠,灌溉回民头堡土地;三曰千仓渠,灌溉二堡土地;四曰万箱渠,灌溉三堡土地。在安西镇城西南隅,又开余丁渠,灌溉余丁(剩余人员)所垦土地。同时制订了详细的水规条约,专设管理水利的渠夫。渠夫在平时巡查修筑渠堤,控制流量。尤其是每年六、七月份山洪暴发,渠内洪水流急,势甚汹涌,一旦渠坝决堤,还要组织人力抢修加固。到秋后水落,还要组织民夫挑挖淤积泥沙。瓜州把总四员中专门委用水利把总一员,下设渠夫差役以供驱使。回民五堡每渠专设渠夫10名,四渠共有渠夫40名。夏天每渠还另设看守夫4名;共计16名。之外还设有封裱夫,专门补修渠堤。安西镇专门开列役夫工食费及修渠疏浚费用,各地将收获节余粮食全部用于役夫的工食及修缮渠道、闸、坝之费用。清代安西地方水利设施管理日趋完备。
  五、回民五堡的建造情况清世宗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川陕总督岳钟琪委派吏部郎中马尔泰、光禄少卿汪隆、临洮知府白讷等人负责督建瓜(安西)、沙(敦煌)新城及有关各城堡,回民五堡亦在其中。瓜州各城于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全部完工,历时两年,可谓清移民实边,开拓疆域一大壮举。汪隆遗有《敦煌怀古》、《城工造成四首》等诗, 其中有云:“塞坦坚筑势隆崇,造作纷绘督百工。事倚群曹分效职, 其逾一载告成功。山峦翠列层楼外,城郊烟环四望中,疆域新开增气象,边民辐辏往来通” 。“鸣沙兴作萃元元,五堡新营接镇垣, 巩固蕃屏依险设。固防士马比云屯”。桥湾城的督工西安粮盐道沈青崖亦提及回民五堡“回鹘犁锄环塞外,廒包当粟入云端”。
  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吐鲁番维族部落头目及回民2380户9264人分别按原来的部落分配居住于五堡之内。头堡离安西镇城二十五里,其规模比其它四堡都大,内住回民外,还有军队看守。头堡周围三里七分,高7.3米。其它四堡则规格统一,周围一里五分高5.68米。居住于各堡的回民都由迁来的几个回民部落组成,内部人丁由回民头人管理,外部由安西兵备采用军政合一的管理方式。平均每两口人在堡内居住一间房屋,推知共修建房屋4632间左右。回民头目所居房屋比一般贫民多,“规模宽敞,以示优异” 。五堡内回民一等头目共29名,占房87间;二等头目39名,占房78间;三等、四等头目42人,每人占房一间,共计42间。其余贫民则按剩余房数平均分配。后来为防止回民聚众滋事,兵备王全臣奏请清廷:“瓜州回民,聚居万口,安西镇虽足弹压,但离回民住堡近者二十五里,远者四十五里,终觉辽远” ,即在离头堡7里处修建瓜州营,添设参将1名,守备10名,千总2员,把总4员,精壮兵丁600名(按马六步配设),由曾任直隶龙园菅都司的袁琳监造,初共修建房屋1200余间,因还有一些官员住房及办公用房故尔多留余地,估计瓜州营内所修住房包括新迁部分居民住户总计1500余间。瓜州营较头堡大一些,面积亦在四里左右。瓜州营负责教化回民工作,提督颜青如负责办理管理回民的具体事务,瓜州参将卫维康等负责军事指挥。当时名躁一时的清廷保卫大臣英诚丰、盛额曾住过瓜州营。
  六、瓜州回民(维吾尔族)向吐鲁番盆地的回迁吐鲁番回民究竟在瓜州居住多长时间,于哪一年回迁吐鲁番,清《重修肃州志》未有记载。故尔一些地方史中亦断了线,有些地方文史爱好者认为吐鲁番回民居住瓜州凡六、七十年。后笔者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获得有关新的情况,才寻到解决该问题的关键依据。甘肃布政使明德上奏清廷:“查该回民来时,仅八千一百余口,今已一万零数百口矣。将来生齿日繁,必致日用不敷。……今天威远播,吐鲁番等处地方悉入版图,似应查看彼地情形,如有可开之土,可居之地,莫若赏给盘费安家,将扎萨克公额敏和卓部下回民,听其搬回吐鲁番居住” 。此时由于新疆局势逐步稳定,蒙古等少数被清军驱逐。加之瓜州回民在该地很不适应,受到清廷管制、压迫也很重,不少逃离瓜州,剩余回民亦想返回原籍。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额敏和卓向清廷正式呈奏了回迁的愿望。额敏和卓称:“去年我率兵进至伊犁,回到吐鲁番查看,并无蒙古占据,只有回民四百户。我到伊犁,见有昔年被虏回民一百户,我亦带回。现在吐鲁番共系五百户。该处虽因从前屡遭兵火及迁徙之役,廛贪荡折。然吐鲁番、鲁古庆(鲁克沁)等一十六处地方田土甚多,目下瓜州回民二千三百三十七户,计八千八百一十五口,迁回吐鲁番足容居住” 。从额敏和卓的记述中可知在瓜州回民迁往吐鲁番原籍前回目额敏乘率领回兵赴伊犁助战之隙曾回吐鲁番,了解了吐鲁番的人口居住情况。清廷官员在接到甘肃布政使明徳及回目额敏和卓的请求之后,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权衡,最后终于采纳了这一建议。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该回屯二千四百五十二户,男妇大小八千五百七十八口,其有牲畜力量易于迁徙之家,不过十之二、三。现分为七起,于闰九月初二起起发,头起先行” 。至此,瓜州回民雍正十一年(公元1731年)从吐鲁番迁往瓜州,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又从瓜州迁回原籍,在瓜州居住时间共二十五年。
  七、今之回民五堡觅踪回民五堡及瓜州营传衍至今已近300年,但由于后代鲜有人关注和研究,其原委愈加变得扑朔迷离。笔者自1994年起,曾十余次踏察寻访,查阅大量资料,对其认识更加明晰。根据清《重修肃州志》有关图示,今得知瓜州营位于安西县城西的瓜州乡政府东500米处,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741.5米,南北长365.6米,面积为271092.2平方米,高1一7米不等。回民头堡在瓜州乡政府北4km的瓜州林场,平面基本上呈正方形,东西长529.8m,南北长534m,面积为282913.12m2。回民陆续回迁吐鲁番后,清廷从内地招民屯垦,依序开辟十个工区。头工所在位置亦不在回民头堡区域内。瓜州营及回民头堡因风沙侵蚀今只留残垣断壁,二堡、三堡、四堡及五堡皆因历代人为开田平地及自然因素被夷为平地,今已无迹可寻。
  注释:①②苏北海《维吾尔名称源流考》,《丝绸之路文献叙录》386页,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③⑤⑥⑦11121314151920清,清《重修肃州志》636页,318页,636页,461页,461页,470页,461页,461页,460页,462页,464页。④⑧⑩《清世宗实录》卷125。《河源纪略》卷二十八。
  ⑨清《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13。
  161718张辉《历代河西诗选》303页,308页,358页,酒泉地区教育处编印,1988年。
  21222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军机处录付奏折•民族类》1507卷,1605卷,1506卷。
  2425《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200页,李春元撰第六章《文物古迹与自然景观》,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
  附:回民五堡建筑、部落及人数情况简表回民五堡建筑、部落及人数情况简表堡名周围周长堡高人数回民部落名称头堡三里七分7.3米4064额敏和卓、鲁尔庆泗尔
  二堡一里五分5.68米1254哈喇火洲、木尔兔
  三堡一里五分5.68米1244苏巴什、勃木津、皮、小阿斯他纳
  四堡一里五分5.68米1351塞木津、洋海、土蘜沟
  五堡一里五分5.68米1351吐鲁番、阿斯他纳、雅图沟、汉墩瓜州营堡四里7.50米617(军队)其中参将、守备、把总共17人,兵600人,按马六步四分骑兵360人,步兵240人。疏勒河中曾行舟载船李旭东疏勒河是河西走廊一条极其重要的河流,全长六百余公里。其名西汉叫籍端水,东汉叫冥水,元明时叫布隆吉尔河,清代叫疏勒河。该河发源于祁连山中,曲折地呈东南向西北流向。出了白雪皑皑的祁连山,经过玉门市、安西县,在敦煌西北与党河尾流相汇合,消失于玉门关外的哈拉诺尔古代巨泽中。
  西汉疏勒河沿途道路漫远艰险,水大畅流,当地官员想通过疏勒河行舟载船,运送兵粮。破羌将辛武贤动用一万五千余人大军,开挖疏浚河床,把荒漠中的各支流汇聚于主河道。这项工程规模宏大,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完成。后因疏勒河、党河一年四季水量不定,随季节不同,变化很大,且冬季太长,行船走舟只能在春末秋初。加之沿途大部分地区为沙漠戈壁,渗漏很大,上游的荡荡巨水到下游变成涓涓细流,行船只限于上、中游,未能达到下游的玉门关附近,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元代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朝廷“命甘肃行省修阿合潭,曲尤濠以通漕运①”,继续开挖疏勒河古河道,引水渡舟,为沿途运送兵粮及其它物资。从玉门赤金到安西锁阳城等地全程八十余公里,这次引渡所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惊人。由于疏勒河中夹沙带泥,混沌不清,开挖的河中又积沉了大量泥沙。且水量大小不定,只能在水量大的季节在某一段行船,仍不能完成全段的运送任务。
  清雍正初年,疏勒河已改道北移。川陕总督兼甘肃巡抚岳钟琪计划开挖疏勒河和党河河道,使其在下游汇合,增加水量,为实现边防军民运送粮食及其它物资,派大批人力开挖今安西布隆吉到敦煌市西北玉门关一带的河道近200余公里,同时招募工匠,兴造船只,以通水运。与过去一样,疏勒河在漏沙地带穿行,渗漏很大,加之沿途大量开垦耕地,农业用水不断增加,到中游分为数岔,疏勒河下游水势渐微,行舟困难,所造之舟沉于今安西县双塔堡一带的河流泥沙中。
  清雍正十年,清政府征讨噶尔丹,在安西部署重兵。为配合这次较大的战役,陕西西安粮盐道沈青崖奉调到酒泉管理军需运送。他汲取和借鉴前代的经验和教训,在原来的基础上,下令军民继续疏浚河道,制造几千只娇小轻便的牛、羊皮筏,鼓气后放置水中,装上粮食,从今天安西四道沟村起程,向西直达安西镇城, 行程100余公里。由于这次利用河段中水量多,水位深的具体条件, 采用轻便的小皮筏,比较成功。
  古代疏勒河中水量大,沟大谷深,山地河道冲刷较深,流速急, 流量大,冲出祁连山,形成巨大的洪积扇面,随坡而降。从南到北, 辐射形成二十多条河床,最大的是今天玉门到安西的一至十道沟。如今,其大部分沟中已干涸,但古代流水冲涮河崖的印痕很高,有6—7米左右。今踏实古河道,昌马到锁阳城区段大部分被流沙掩埋,但还能辨别出汉唐流水的痕迹。清代疏勒河改道北移,康熙、雍正年间开发古瓜州北部土地,新置靖逆卫,赤金卫,柳沟卫、安西厅,招募迁移移民开田,屯垦戍边。
  今天,蜿蜒曲折奔流的疏勒河,时而舒展,烟波浩渺,时而变窄,浊浪涟涟。水大时河面仍能轻舟往返,只因陆地交通发达,行舟已成为历史。
  注释:①转引李正宇教授《沙州都督府图经卷第三》札记(二),原载《敦煌研究》1995年第4期。李正宇先生认为:阿合潭即明代的阿丹(城),在今安西县三道镇以西五家滩一带;曲尤即明代的苦峪,清初名达里图,民国时玉门县,今之玉门镇。乾隆圣旨与吴氏家族李春元安西县桥子乡北桥子村第六生产队(吴家沙窝)吴氏家族九世小吴天祥、吴天勤兄弟保存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6年)正月初一日敕封其先祖——新疆巴里坤镇标左营把总吴大用“武信骑尉”,宣赠其父吴正“武信骑尉”,母刘氏、妻侯氏“孺人”《圣旨》兩件。系绣织暗纹二龙戏珠图案的暗黄色织锦,系清代皇帝御批圣旨文书专用,故织锦纹理精细,堪为上品。吴氏兄弟所存圣旨均长194.6厘米,宽38.5厘米。左面墨书满文,右面楷书汉文,书体苍劲挺拔、工整严谨。详细记载吴大用、吴正父子在新疆巴里坤镇供职期间事迹(详见原文)。汉文左下方盖乾隆皇帝御玺朱印。这两件文物是考证吴氏家族族源及政治状况之唯一文献。
  吴大用、吴正父子原籍陕西省三原县吴家台,望族。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吴大用任新疆巴里坤镇左营把总,其父吴正随迁巴里坤镇。吴大用严守朝纲,屯垦戍边,练兵有方,保卫边疆功绩卓著。吴正教子有方,建树良风,为当地百姓称颂。为此,乾隆皇帝于五十年正月初一敕封吴大用“武信骑尉”;追赠其父吴正“武信骑尉”;母刘氏、妻侯氏温良贤德,勤俭持家,为当地妇孺楷模,敕封“孺人”,表示朝廷对吴氏父子恩泽。
  后吴大用任职期满,备御甲归故里,颐养天年。因见新疆牲畜比口里便宜,遂购得牛羊骡马一群回迁。岂料新疆至陕西路途遥远,且多荒漠戈壁,干旱缺水,人迹绝少,旅途极为艰辛,加之牲畜水土不服,途经安西,已死亡过半。吴氏父子见此情状,不觉忧虑,东去陕西,还有两千余里之遥,不得回故里,牲畜死光且家眷也疲惫不堪,一路之上又多匪盗,恐难保性命。于其半路送命,倒不如就地安家,省去许多麻烦。故同安西州府衙门商议购地建庄,安家落户。安西州府衙门恩准,由吴氏出银1500两, 双方书立契约,在今桥子乡东北20里划地,方圆20里。即今北桥子村六队吴家沙窝,东至长沙岭,南至刺窝泉,西至印油泉,北至乱泉湖,总面积10平方公里。在村西南250米建庄构屋、祠堂,堂前竖铁桅杆。遂开垦荒地,耕食繁衍至今。庄园祠堂毁于民国。因庄园四面环抱红柳沙丘,北面依傍苇塘,地理环境得天独厚,且200余年来只有吴氏在此居住,久而久之,当地人惯称“吴家沙窝”。
  吴氏家族自乾隆末年在此定居,从事农业生产,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民国至今凡204年(1786—1990年),繁衍十一代,九世之孙吴天成,吴天兴、吴天祥、吴天顺、吴天勤、侯选(幼时过继侯家)兄弟6人,现该队12户60人,其中11户为吴氏家族分支,计56人,1户祁姓,计4人。
  吴氏墓地在村东500米苇塘南侧,占地1000平方米,由东而西排列墓葬17座。1987年6月23日安西县文物普查队调查测量,1989年8月29日,安西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属近代名人墓。附:乾隆《圣旨》汉文原文(满文略)其一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爪牙奋勇,营屯资杆,御之劳纶,浡施恩部曲叨宠荣之典。尔巴里坤镇标左营把总吴大用小心尽职,协力奉公,分总帅徒训练,常遵纪律,夙娴骑射驱驰,克佐干城。兹以覃恩,授尔为武信骑尉, 赐勅命于□溥雨之露之洪波遍霑。军史鼓声之壮志勉效戎行。
  制曰:策府疏勋甄武臣之茂绩寝门制业阐贤勋之徽音,尔巴里坤镇标左营把总吴大用之妻侯氏,毓质名闺,作嫔右族,撷频采藻夙彰宜室之风,说礼敦诗,具见同心之雅。兹以覃恩,封尔为孺人。于□赐宠章于闺闱问常流荷,嘉奖于丝纶,芳严永邰。
  乾隆五十年正月初一日吴大用苴一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宠绥国爵,式嘉阀阅之劳,蔚起门风,用表庭闱之训。尔吴正乃巴里坤镇标左营把总吴大用之父,议方启后,效似光前,积善在躬,树良型,于躬冶克家。有子拓令绪于韬铃。兹以覃恩,赠尔为武信骑尉。赐之勅命于口,赐策府之徽章,洊承恩泽荷天豕之麻命,永贲泉墟。制曰:怙恃同恩,人子勤思于将母赴桓著绩,王朝赐类以荣亲。尔刘氏乃巴里坤镇标左营把总吴大用之母,七诫娴明,三迁勤笃,令仪不忒;早流術瑀之声,慈教育有诚,果见千城之器。兹以覃恩赠尔为孺人。于闱赐龙纶而焕采,用答劬荣被免服以承麻,永光泉壤。乾隆五十年正月初一日吴大用说明:原文竖书繁体,无标点符号。笔者引证时改横书简化,断句标点,以便阅者。丝路风沙中的锁阳城李旭东出河西走廊西端的安西县城南75公里,在苍茫的戈壁荒漠中, 有座著名的古城就是锁阳城。古代疏勒河和榆林河流经该地,其因城内外盛产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的锁阳而得名。锁阳城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介于酒泉与敦煌之间,西通伊吾、南通青海,附临沙漠的一座边城。
  从汉到宋、元,锁阳城一直是瓜州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及宗教文化中心。几千年虽经过天灾兵祸,但古城规模遗迹仍在,气势雄伟,风姿犹存。随汽车行进,古城逐渐由小变大,城廓、关厢、炮台、鹿角清晰可见。在斜阳的照耀下,显得幽静而古老。登城而望, 百里山川,尽收眼底。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在锁阳城置敦煌郡冥安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为晋昌县,设瓜州府于此。唐大历十一年(776年)吐蕃人占领锁阳城,大中三年(848年)敦煌人张议潮率众驱赶吐蕃,锁阳城复归大唐,历经宋、元两朝经营二明宣德十年(1435年)开始,明朝用七年时间大修该城(内城);成化八年(1472年)哈密忠顺王脱脱移哈密卫于锁阳城。弘治七年(1494年)再次修缮城池。后明王朝封闭嘉峪关,关外瓜州被弃置,锁阳城随被吐蕃满速儿部落占领,其后周围蒙古、哈密等地少数民族群雄角逐,战争连绵不断,锁阳城逐渐残败。
  锁阳城分内外两城,城四面皆有城壕。外城呈西南向东北走向,最后与内城的东南角和西南角相抵。廓墙断续隐现,几千年风吹日晒水浸只留残垣断壁,大部分墙体已倒塌。整个外城周长5356.4米,总面积81万平方米,残高1—7米不等。外城又叫羊马城, 平时安置羊马畜牧,战时又成为阻击敌人的外围防御线。锁阳城羊马城系典型唐代建筑,没有后代重修痕迹。内城略呈方形(带斜形长方形状),东墙长493.6米,南墙长457.3米,西墙长516米, 北墙长536米。总面积为28万平方米°墙基厚7.5米,顶宽4.6米,残高12米。四垣有马面计24座,四角及墙角有角墩,惟西北角墩保存最为完整,高约18米,角墩开向拱券门。内城上有敌台及擂石,西、南、北三垣各有瓮城一座。内城被一南北走向的折线长墙隔为东西二城。东城较小,是古代官府衙置处理公务驻地。西城较大,是古代市井和百姓居住场所。西城有残留园形土台21座,周围有倒塌的土筑围墙、房屋及其它遗址。城西北角有两个无门土堡,高大厚实,高14米,是关押战俘和惩罚兵卒的土牢。内城保存较为完整。
  锁阳城东1650米处有一大型寺院塔尔寺。寺院围墙东西长136.4米,南北长127.4米。寺门南侧有僧舍及庙宇厢房台基。寺院中心有大佛殿遗址,高2.4米,长16米,宽12.6米。南部有一大塔高14.5米,塔基呈圆形,直径5米,大塔北的东西一条直线上排列九座小塔,大部分倒塌,残高3—5米不等。塔身用土坯砌成,白灰搪饰,塔顶为覆钵式结构。从坍塌的小塔中曾发现许多泥梵小塔和泥塑小佛像。四十年代一俄国文化间谍曾从大塔中盗掘一大卷经书和字画,使之流失国外。
  据《安西县志》记载,大塔下曾掘得半截唐碑,一面碑文记述晚唐敦煌归义军首领张议朝归唐授爵,兴修水利,大兴屯田等歌功颂德之语。另一面是歌颂五代瓜、沙二州节度使曹议金的生平事迹。唐代断碑的发现,更增添了锁阳城的神秘色彩。
  城内外有各种陶片,砖瓦、钱币、铜饰,如满天繁星。其中发现有隋五铢钱、开元通宝、熙宁元宝、皇宋通宝等钱币,还曾发现过吐蕃文字的金印一枚等珍贵文物。锁阳城附近还有冥安、马行井、南岔大坑、转台庄子几座古城,南面有榆林窟,下洞子、东千佛洞、旱峡、碱泉子五处石窟,周围有8000余座魏、晋、唐古墓葬和二十余座烽隧。紧靠城南还有贯通东西的80余万亩古代农田水利灌溉垦区,今仍能辨识其纵横的田垄和沟渠。锁阳城居“世界风库”,一年四季6—7级大风不断,对城池的破坏作用非常大, 但它还是顽强地保存了下来。.目前我国现存的古城址已不多见,且有逐渐减少的趋势。锁阳城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珍存。
  1963年2月11日,锁阳城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9月10日再次重新公布。1996年11月20日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政府及博物馆非常重视,派专人看护。近年又成立“锁阳城文管站”,制订了一系列管理措施。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二辑

《瓜州文史第二辑》

瓜州文史第二辑讲述了瓜州的文化历史;历史纪事和人物春秋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