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城搬迁建设考据与回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文史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605
颗粒名称: 安西城搬迁建设考据与回忆
分类号: TU746.4
页数: 5
页码: 114-118
摘要: “安西”之名始于清代。据《重修肃州新志》载:本朝雍正元年置安西位于布隆吉,至雍正5年始于今大宛地方建筑新城,于雍正6年告竣,遂移旧安西文武、驻扎本城,屹为重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安西老城也只两千多人,城内机关单位,学校、商店、居民,多聚居城中心沿街建房,全城建筑面积约占城区总面积的15%。四周荒芜,多沼泽。1957年在北大街北端西侧修的招待所,后为县委办公住地,均为土木结构,共2155.8平方米,使用不到10年,全部成为危房。安西县城郊新区建设历时5年,至1973年底基本结束。居民住宅建设在逐步实施,有的以单位修建住宅,有的以各家各户修建,陆续搬进新城。
关键词: 县城搬迁 建设考据

内容

“安西”之名始于清代。据《重修肃州新志》载:本朝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置安西位于布隆吉,至雍正5年(公元1727年)始于今大宛地方建筑新城,于雍正6年告竣,遂移旧安西文武、驻扎本城,屹为重镇。(老城)该城长980米,宽980米,周围6里7分,黄土版筑,外用砖瓮,墙高2丈2尺,垛墙高5尺5寸,共高2丈7尺5寸;墙底宽2丈6尺,顶宽1丈6尺;有东西南北城门4座、城门楼4座,瓮城外面城门4座,城楼4座;城墙上每面建有敌楼6座,四面共有敌楼24座;壕池宽7尺深5尺。乾隆33年(公元1768年)陕甘总督吴,以其地碱,潮湿墙屋,每逢春秋,房斜墙裂,为居民苦之由,禀奏朝廷徙迁其城,在该城南2里许另筑新城一座(即原新城现县城址)o其城东西长482米, 南北宽482米,墙高6米,顶宽4米,底宽7米,亦为黄土版筑,城墙顶部平坦,无垛堞瓮楼之设,其城未臻完善,又因这里地处风沙口,风多沙大,地泛水泉,其南门处屡起火灾等因,在时隔6年后于乾隆39年(公元1774年)陕甘总督勒奏朝廷弃之,仍其老城,新城空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安西老城也只两千多人,城内机关单位,学校、商店、居民,多聚居城中心沿街建房,全城建筑面积约占城区总面积的15%。四周荒芜,多沼泽。
  1957年在北大街北端西侧修的招待所,后为县委办公住地,均为土木结构,共2155.8平方米,使用不到10年,全部成为危房。第一次修建的围墙是砖基土块墙,只三、四年全部倒塌;第二次修的是用水泥、块石砌基,高约一米,上垒土块墙,使用了五、六年也相继断裂倒塌。在县委西侧修建的土木结构礼堂一座,总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只使用了五、六年时间,因墙基下沉,大梁断裂,不能再用。
  1958年3月在南大街中段西侧修建起85平方米砖土木结构的红旗剧院一座,耗资5.8万元,也只使用了8年。据记载到1968年全县城倒塌、危房拆除的多达7555平方米。
  究其原因,安西老城地处低洼,又是盐碱地带,水位浅,建国后随着老城周围耕地增加,水浇地增多,市镇人口增加,排水量增加,上游双塔水库加固工程未正式竣工前,疏勒河地下水源源不断,终使城内水位逐渐上升,特别是在春秋,地面积水严重,道路翻浆,县委礼堂门前成为水塘,“冬天白茫茫,春天水汪汪”。城内房屋“夏修、秋补、春倒塌”。
  当时的县委、政府领导也曾想方设法治理。在1968年初,研究用开沟排水方法解决,在礼堂西侧穿越城墙至北大河挖了一条深排水沟,计划将城内积水排往北大河,调集各方劳力,耗资3.5万元,其效果甚微,老城街道每年春秋照旧翻浆,群众说是弹簧路, 来往行人踏的时间一长,还有泥浆涌出。县工交局调集人力,曾在县人民委员会门前街面道路上进行试验治理,将街面深挖了深1.2米,长20米,宽5米的路段,充填块石,炉渣,用压路机压平,但效果也不理想。广大干部群众发出了要求迁城的呼声。
  县上从1967年开始议论迁城之事,并同时停止了老城旧房维修,县革委曾三次书面报告和多次口头汇报上级,请求搬城。酒泉地区革命委员会也先后派出调查组写了核查专题报告,动议搬城。但迁移县城需报请国务院审批,规划城郊新区建设则省上即可批准,经研究采用后者。城址选择在哪里,众说不一,方案有三:一是疏勒河北(兰新公路与安敦公路交汇处);二是新城戈壁;三是头堡城北。多次察看,多次研究加之城郊新区建设又不能远离老城,最终确定以第二方案为宜。1969年5月,省、地革命委员会研究同意安西县进行城镇新区建设(即搬新城)o大规模的搬城工作开始了。为加强领导成立了新城建设领导小组,县革委会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组织懂技术的内行人员,搞规划,绘制了简单的城区建设布局草图,确定了县城规模,是以安敦公路为依托,在东至清新城东墙,南至南市街及其周围布置和安排的。接着在城廓四周营造了环城林带,初步划分了几个大区域:党政机关区,文化教育区,邮电金融区,商业区,医疗卫生区等。还从各单位抽调了12名骨干组建了新城建设施工管理小组。新城地址定了,管理组织有了,施工队伍力量成了大问题,当时县上仅有一个建筑队,远远满足不了建设工程需要,经研究派员到张掖地区联系,调来农村建筑队4个,有200多人。后来又从河北、金塔、高台等地来了建筑队,经试用留强辞弱,从同年6月6日开始筹款,备料,6月中旬就破土动工。当年酒泉地区拨给行政维修费12.5万元,又动用了县财政1968年前结余款7万元,公房租金3万元,企业筹资12万元,加上其它投资共35万元,总建筑面积控制在1.5万平方米内,当年完成了县革委、武装部、广播站、招待所的办公用房和职工宿舍,商业门市部房屋共5739.12平方米。其中砖木结构房474.64平方米,土木结构房5264.46平方米,开支资金23.39万元。
  迁城初期由于时间紧迫,急于形成新城规模,财政吃紧,建设资金及材料奇缺,采取折旧修新的方法,绝大多数单位都是拆除的旧料能利用的尽量利用,椽檩大部分用的旧料,能利用的门窗经过加工修补,重新使用,故建房单位面积价格较低。
  1970年完善安装附属设施,建厕所、修库房、整门面、盖车库、安装通讯和照明设施。同年9月党政机关开始陆续搬进新城。
  1971年各企事业单位根据各自的财力、物力,自己负责修建, 逐步搬迁。此时县施工管理小组仅剩2人,只负责行政机关的修建任务,在北大街北端两侧修建部分局机关的房屋,共修建土木结构平房918平方米,开支4.24万元。监所加固工程2万元。在十字路口东北面修新华书店一处,土木结构,总面积315平方米,开支2.54万元。
  1972年,开始筹建较大型建筑——礼堂(影剧院),当年备料施工,经过2年时间于1973年9月竣工投入使用,该建筑系砖柱土木结构,总面积10.006平方米,总支出(包括厕所和围墙)19.68万元,此建筑座落在北大街东侧,县党政机关门前,是全县人民的政治文化活动中心,历时十年,在改善并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中曾起到了积极作用。
  1973年,在县府街东端路北修建公安局;法院办公用房,也系土木结构平房,总建筑面积为713平方米,总造价3.44万元,同年县城第一座水塔开始备料施工。安西县城郊新区建设历时5年,至1973年底基本结束。居民住宅建设在逐步实施,有的以单位修建住宅,有的以各家各户修建,陆续搬进新城。城市道路整修,路旁植树从新城建设起步就作了统一要求,经过历届县委,政府的努力,职工居民义务劳动,挖沟换土植树,白杨、榆树相继绿树成荫。房屋整齐,商店、学校鳞次栉比,街道平坦,四通八达,脚踏车络绎不绝,摩托车隆隆而过,小汽车飞快驰骋穿梭不息,昔日荒凉寂静的戈壁滩如今已成为繁荣昌盛的县城。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二辑

《瓜州文史第二辑》

瓜州文史第二辑讲述了瓜州的文化历史;历史纪事和人物春秋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宝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