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撷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文史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591
颗粒名称: 文化撷萃
分类号: G122
页数: 24
页码: 66-89
摘要: 1985年4月2日至1991年8月24日,我先后10次参与勘察和两次主持整修甘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千佛洞,得益匪浅。现就勘察整修过程及洞窟开创年代,壁画雕塑艺术概况等书录于后:。东千佛洞位于安西县桥子乡东南30公里的长山子北麓干河谷。因与敦煌西千佛洞地理位置相对称,故历代惯称“东千佛洞”。1991年8月12日 ,笔者复查补编西崖西夏残窟1个。二期于1990年7月28日至9月26日施工,历时45天。三期于1991年4月1日至26日、8月12日至26日分两次施工, 历时40天。四期于1993年7月7日至27日施工,历时20天,主要加固5、7窟顶。该地历经地震、风雨剥蚀,造成东崖上层7窟倒塌,5窟前室前墙大部倒塌,又由于窟顶开挖跨度过大,时常有砾土层塌落。
关键词: 文化专题 文化撷萃

内容

东千佛洞勘察整修记李春元
  1985年4月2日至1991年8月24日,我先后10次参与勘察和两次主持整修甘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千佛洞,得益匪浅。现就勘察整修过程及洞窟开创年代,壁画雕塑艺术概况等书录于后:
  一、彩绘造像艺术概况东千佛洞位于安西县桥子乡东南30公里的长山子北麓干河谷。因与敦煌西千佛洞地理位置相对称,故历代惯称“东千佛洞”。又因7窟前室南北壁上绘有对称彩绘西夏壁画接引佛各1幅,又名“接引寺”。
  洞窟开凿于东南——西北延展的干河谷崖壁上,现存23窟。(东崖14窟,西崖9窟),留有壁画雕塑者仅10窟,(东崖6窟,西崖4窟)。这个窟始创于唐(公元616-906年),宋、西夏、元、清各代不断增修,逐渐形成规模较大之石窟群。而唐、五代、宋初的壁画全被西夏、元壁画覆盖,故不见。以现存壁画雕塑艺术风格与题记判断:西夏6窟,元1窟,清3窟;壁画总面积486.7平方米,其中西夏374平方米,元26.7平方米,清86平方米;总计彩绘佛、道图像290幅,人物1144身,彩塑造像46身。1982年10月14日,前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首次编窟号9个。1991年8月12日 ,笔者复查补编西崖西夏残窟1个。
  1、2、4、5、6、7、10号西夏、元窟壁画主要内容为:水月观音、密宗曼荼罗、净土变、药师变、涅槃变、文殊普贤变、八塔变、八臂十一面观音、坛城、忍冬莲花等西夏和元流行的绘画题材,还穿插小幅坛城、壶门、火焰、双龙团凤、趺坐小佛、伎乐菩萨、飞天、翼人、金刚、力士、鸟兽花枝、花边等装饰图案。第2窟穿道彩绘观音菩提树,承袭了印度佛窟寺壁画画法,人物体态又反映了西夏民族的体态特征,亦是仅存的精品。
  东千佛洞宗教文化与榆林窟、莫高窟宗教文化一脉相承,对民族学研究和探讨宗教艺术与密宗教派艺术具有很大价值。
  二、洞窟残遭破坏本窟“文化大革命”时期惨遭破坏。1973年秋天,桥子公社破“四旧”,拆除清道光六年(1827)重修的2、3、4、5、7、8、9窟窟檐,将木料用来修建办公室、宿舍、厕所、红口子煤矿民工宿舍;砸毁清代彩塑佛道造像26身,严重威胁着洞窟壁画安全, 破坏了古环境风貌;雨雪水无窟檐遮挡,流入窟内浸蚀壁画,7窟壁画受害最为严重,窟门两侧彩绘的2幅金刚降魔图、南北壁对称的接引佛(本窟易名“接引寺”之象征)漫患不清,整个石窟前狼藉一片,惟壁画未被铲除,乃亦大幸。
  三、勘察整修过程
  1982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为使这处西夏艺术宝库得以长久保存,从1983年起,先后进行了13次勘察测量,获得第一手资料,为整修加固洞窟和根治壁画地仗酥碱起甲病害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1987年10月起,甘肃省文化厅,国家文物局陆续拨款22.5万元,整修加固洞窟和处理病害壁画,清理残破造像和窟内外倒塌土块、砂砾、垃圾,使这里的古老艺术得到妥善保护。整个工作共分四期进行:首期于1987年9月2日至10月15日施工(壁画临摹同时进行),由安西县文物普查队李春元、李宏伟、王俊英承接,历时43天。安装2、5、6、7、8窟钢门5副;用砂砾石、土坯、砖三种材料封闭1、2、9窟门3座;封闭东崖上下层存放泥梵塔窟和下层清代住持聂和尚坐化窟门3座;清理“文革”时期砸毁无法复原位置的残破佛道造像11身,还原15身,其中1窟2身,2、6、7窟各2身,8窟5身;清理倒塌窟檐院墙砖瓦,土块,木料14.5立方;平整第2、3、5、6、7、8窟前场地355平方米;整修2窟前平台8.5平方米,修筑拦洪坝40米。整个工程用砖2300块、土坯4000块、砂石10.5立方,土4立方、水泥400公斤,水13000公斤,麦草260公斤。由于洞窟处在崖壁上,山路陡峭难行,所用材料车辆无法运到,除土、土坯就地取材外,其余材料用人力搬运,水则由30公里以外的桥子乡拉运,工程十分艰巨。整修清理后的洞窟内外环境,除安装5副钢门呈具现代物料感外,其它各处基本保持原貌。同年10月29日,经县政府、政协、文化局验收合格。
  西夏壁画首次临摹于同年10月15日结束,历时45天,完成画稿28幅,计64.64平方米;其中2、7窟彩绘,白描水月观音, 涅槃变各4幅32.74平方米;白描2窟密宗曼荼罗2幅,2平方米,飞天2幅,1平方米,药师变2幅,4平方米;彩绘7窟金刚1幅,0.9平方米,白描接引佛4幅5平方米,净土变2幅9平方米,彩绘5窟小幅佛,菩萨7幅5平方米。经敦煌研究院霍熙亮、榆林窟保护所胡开儒、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常委,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刘九庵鉴定,达到原画线描着色艺术效果。青年美术师王幸福(1956—1998年)临摹的2窟穿道正壁10平方米巨幅涅槃变艺术效果达到较高水平,成为精品,具有文物复制永久保存价值。本次临摹是建国以来本馆美术工作者对石窟寺壁画首次临摹的大胆偿试,一次成功。画稿于1988年7月装裱建立档案,作为馆藏文物永久保存。同年10月举办首次壁画临摹品展览。工作人员有: 王幸福、姚志农、潘玉玲、鲁晓花、赵仙钰、俞岚枫、张淳、赵存福。
  二期于1990年7月28日至9月26日施工,历时45天。修复第2、5、7窟壁画113.9平方米。技术措施:在壁画地仗层酥碱起甲病害部位用针管注射聚醋酸乙烯乳液,待乳液渗透后,再用白丝绸裹丝绵球轻轻压平与墙壁粘合,尔后喷涂一层透明粘合乳胶,达到保护壁画地仗层不受潮气侵蚀。修复后的壁画表面平整,图象清晰,效果良好;残壁画脱落边缘的泥皮,用草纸和灰浆修补加固,计45米;修复前后各录相摄影一次,作为对比资料。修复者:敦煌研究院石窟保护所李最雄、段修业;录相摄影者:摄录部吴健。费用3.5万元。
  三期于1991年4月1日至26日、8月12日至26日分两次施工, 历时40天。首次工程主要用纯蒸溜水加明矶清洗2窟前室壁画表面附着的数百年香火薰陶的烟釉,计93.93平方米。清洗后画面清晰,用草纸和灰浆修补加固脱落泥皮40平方米。
  二次工程主要是全面系统的测绘、记录、摄影,为编纂《安西县文物志》、《东千佛洞勘察整修总录》准备资料;加固第2、7窟顶砾岩层。详细测量记录洞窟形制、壁画、彩塑造像数据及造型、题记、拍摄黑白,彩色照片各1套,3856张照片,获得5.5万字纪录资料;临摹5窟后室穿道坛城;后室正壁涅槃变各1幅9.5平方米;制作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水泥标志,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宝玺、本馆李春元、李宏伟、王幸福、潘玉玲承担。
  测绘摄影之同时,在2、7窟顶布设钢网,灌溉厚25厘米混凝土防震防水罩,喷涂PC透明玻璃质乳胶,使其与防震防水罩和周围的砾石层牢固粘合,形成不透水防护层。排除5窟右上方崖面开裂砾石层285立方米,以防塌落震塌5、2窟;其次是清洗7窟接引佛画面的泥沙,由段修业承担;铺2窟砖地。修补大石台左角地基,由天水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榆林窟修建队、敦煌杨家桥建筑队承接。总用工306个,花费2.2万元。
  四期于1993年7月7日至27日施工,历时20天,主要加固5、7窟顶。该地历经地震、风雨剥蚀,造成东崖上层7窟倒塌,5窟前室前墙大部倒塌,又由于窟顶开挖跨度过大,时常有砾土层塌落。1987年9月首次整修时,清理塌落砾石1.5立方,1989年又塌落1立方,巨幅坛城剥落三分之一;7窟前室人字坡顶也因跨度过大塌落2.8立方,清理后于1988年4月又塌落1.5立方,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加固窟顶,防止全部倒塌。施工过程:在5窟顶东北角塌落严重部位,用红砖、水泥砌直径1.5米的方形立柱,立柱顶贴近窟顶处,用预制放射状钢筋混凝土托架,使之坚实地托住沉重的窟顶;再用麻纸和灰浆修补脱落部位;凡壁画及泥皮剥落裂缝处,也进行修补。7窟顶先铺设钢筋网,尔后架设模型板,浇灌厚25厘米混凝土,使之形成一幅牢固的“人”字形框架,支撑着窟顶上方厚达6.5米的破碎砾石层。这次艰难整修,彻底根除了地震倒塌和风雨剥蚀之隐患,达到长久保存之目的,因此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共用工242个、水泥3吨、砖500块、花费3万元。此工程由敦煌研究院石窟保护所路里成承担,本馆刘晓东监工,榆林窟修建队施工。
  四、开挖水井及水文地质勘测该地气候干旱,河床常年无水,只在夏秋雨季来临时方有洪水,但坡降大,洪水急速下泄,河床很快干涸,石窟宗教活动的僧道和朝拜的香客饮水极为困难,为此,本窟自五代开创,先后挖井3眼。1985年4月2日,笔者与李宏伟首次勘测,由东向西编号:1号井深17.5米、口径1米;2号井深15.5米,口径0.9米;3号井深17米、口径1.10米。3眼井壁全用大卵石券砌,保存完好, 沿用近千年。解放后由于停止宗教活动,住持僧道离散,水井于是废弃,40年来无人光顾,山洪泥沙冲入淤填达2米余,水眼干涸□1990年4月,为洞窟加固工程顺利进行和施工人员饮水方便, 决定开挖最深保存最好的1号井,下挖1.8米,出砂石2.5立方,水深0.9米,可供20人饮用和小型施工用水。使那期工程进展顺利,仅拉水一项就节约1850元。1991年8月,三期工程期间又将1号井下挖1.2米,凿穿井底砂岩透水层,水往上涌,深1.4米, 可供50—80人饮用和大型施工用水。为挖井民工安全起见,拆除井口地面以下用卵石券砌的井壁改用砖券砌;用混凝土浇铸井台和井盖;安装钢绞把,砌沉淀池和水槽,以供人和东千佛洞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饮用。
  经长期勘察该地水文地质构造带,河床以下15.5—17.5米为第四纪早更新世角砾岩断裂层,其上部乃是全新世(10-2万年)以来形成的洪积砾石层;古新世早更新世冰河期(460万一270万年),原始冰川曾一度漂移该地,遗留下冰川擦痕。这便是地质学上谓之“记载地球史和生物史的天然文书”。冰川透水层源于北祁连山南段北坡冰川,冰川融化下流,自玉门、昌马、黑崖子大峡谷地震断裂带潜入地下流经东千佛洞河床下,所以下挖15米出水,由此形成昌马河流域暗流水系。暗流自河床下顺坡向西北流30公里(坡降1050米)至桥子乡洼地上涌成泉,形成85万亩湖沼及农田。自新石器时代晚期4200年来,这股暗流养育了这里的人民,并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进入历史时期又创造了汉、唐、宋、西夏、元、明、清宗教文化。东千佛洞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宗教文化,便是昌马河流域历史文化的反映。安西人民应以此为自豪。该水井之开挖,为研究第四纪冰河期以来,北祁连山西段北坡冰川发育,水文地质、地质运动、古生态、古气候变迁诸学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东千佛洞1993年3月29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归入榆林窟)。安西民间小调县政协办—、冻冰正月里冻冰二月里消,一对对鱼秧儿水上漂,水里么水面漂,小呀哥哥,小呀妹子哥,等呀一等我。
  三月里的桃杏花满园子开,四月里的马莲花遍地兰,遍呀遍地兰,小呀哥哥,小呀妹子哥,等呀一等我。
  五月里的沙枣花儿喷鼻子香,六月里的麦子见穗黄,见呀见穗黄,小呀哥哥,小呀妹子哥,等呀一等我。
  七月里的葡萄挂满架,八月里的西瓜弯月牙,弯也弯月牙,小呀哥哥,小呀妹子哥,等呀一等我。九月里九菊花开满山,十月的松柏树实在青,实呀实在青,小呀哥哥,小呀妹子哥,等呀一等我。
  十一月的雪花随风飘,腊月里的梅花迎风开,迎呀迎风开,小呀哥哥,阿妹心上人,携手向前进!携手向前进!
  二、张先生拜年正月里呀,是新年呀,纸糊灯笼挂门前,风吹灯笼嘟噜转,张先生拜新年,哎哟我的亲,哎哟我的哥,哎哟我的亲哥儿哟,张先生拜新年啦!
  二月里呀,龙抬头呀,姐儿梳妆上彩楼,有心梳来,无心看,心儿里不耐烦。哎哟我的亲,哎哟我的哥,哎哟我的亲哥儿哟,心儿里不耐烦啦!
  三月里呀,春光好呀,梦儿里梦见张先生啊,惊醒才是一场空,两眼泪纷纷啦!哎哟我的亲,哎哟我的哥,哎哟我的亲哥儿哟, 两眼泪纷纷啦!
  三、王哥放羊正月大来二月小,迎春王哥妆秧歌,秧歌又妆花香戴,你要人才我不爱,哎哟,你要人才我不爱。
  二月里来草芽子发,五叶子沟沟(里)把话搭,逗声姑娘说实话,明天你把头面搭,哎哟,明天你把头面搭。
  三月里来三月三,王哥放羊在大草滩,日落西山羊进圈,怎么不见你王哥的面,哎哟,怎么不见你王哥的面。
  四月里来四月八,红绸裤裤白汗褡,身上又穿青夹夹,头上又戴海棠花,哎哟,头上又戴海棠花。
  五月里来午端阳,沙枣枝柳枝插门上,糯米枣儿糕蒸上,我要和王哥过端阳,哎哟,我要和王哥过端阳。
  六月里来热难当,阿妹给你做衫衫,轻柔柔衫衫(你)穿身上, 不知你王哥热不热,哎哟,不知你王哥热不热。
  七月里来,秋风起,牛郎织女会天河,王哥放羊,我种田,我和王哥结成亲,哎哟,我和王哥结成亲。
  四、姐儿摆街
  1、正月里是新年,正月里是新年,姐儿在高楼巧打扮,先擦胭脂粉啊,两鬓插牡丹依儿哟,先擦胭脂粉啊,两鬓插牡丹依儿哟,0
  2、二月里龙抬头,二月里龙抬头,姐儿在高楼夸走手,裙子就地扫啊,金莲不露俏,依儿哟。
  3、三月里三月三,三月里三月三,走路的君子大路边站,好一个天仙女哪,怎么下凡来,依儿哟。
  4、四月里四月八,四月里四月八,一个人走路九个人夸,两耳挂金环哪,樱桃糯米牙,依儿哟。
  5、五月里五端阳,五月里五端阳,姐儿的脸上赛朱血,爱的爱煞人,婚缘解不脱,依儿哟。
  五、十朵花
  1、正月里开的个什么花?正月里开的个迎春花,迎春个花开没把把,三妹子穿的个青夹袄,嗯啊嗯啊,青夹袄嗯啊嗯啊青夹袄, 三妹子穿的个青夹袄。
  2、二月里开的个什么花?二月里开的个消冰花,消冰花开露嘴嘴,小妹子长得好腿腿。
  3、三个月开的个什么花?三月里开的个桃杏花,桃杏开花红洼洼,小妹嘴嘴赛桃花。
  4、四月里开的个什么花?四月里开的是马莲花,马莲花开遍地兰,小妹妹爱人不爱钱。
  5、五月里开的个什么花?五月里开的是沙枣花,沙枣花开黄茬茬,小妹子又白又细刷。
  6、六月里开的个什么花?六月里开的是麦子花,麦子开花黄着哩,小妹妹今天忙着哩。
  7、七月里开的个什么花?七月里开的是麻子花,麻子开花一点点,小妹子今个出来玩。
  8、八月里开的个什么花?八月里开的是喇叭花,喇叭开花架上搭,小妹妹连你说个话。
  9、九月里开的个什么花?九月里开的是九菊花,菊花开花人人爱,小妹妹走开摆三摆。
  10、十月里开的个什么花?十月里开的是松柏花,松柏开花实在青,小妹妹是我心上人。安西社火赵春林张希才社火最初原是民间祭祀神灵的一种活动,至今已逾千年。从出土文物看,汉晋陶器上就绘有民间起舞图形,宋、元更为普遍,诗人陆游云:“箫鼓追随春社近”,以及闻名中外的敦煌莫高窟文化艺术均为见证。盛行古城瓜州“击器而歌,拊掌而舞”的社火,则是从印度传来的一种宗教色彩浓郁的民间艺术。这种艺术的模式大致可分为两个系统:一是西北印度的犍陀罗式;二是中印度的藉多式。这两种艺术先后传入中国后又和西域中原艺术相融合后,形成了有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
  安西社火以“地蹦子”又名“秧歌子”为主体。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自娱舞蹈,有说、有唱、有跳,载歌载舞。社火队伍是由四个鼓子、四个拉花、四个和尚娃、一个膏药匠、一个俊公子、一个丑婆子、一个大头和尚、一个柳翠组成。
  膏药匠:戏剧中算命先生打扮。一手执纸糊膏药幌子,一手执拨浪鼓,不时摇动,有唱有说(词自编)。
  鼓子:戏剧中武生打扮。头戴牛角尖白色毡帽,帽周围用黑色平绒镶云转图案,毡帽左右及前额插黄表摺身穿红色衲衣,下穿白色靠腿,一手提细鼓,一手执鼓槌。
  拉花:戏剧中彩女打扮。梳发辫,戴红花,着红,绿衲衣,系摺花裙子,手执小铜锣,配合击乐敲击。
  和尚娃:戏剧中书童打扮。头戴僧帽,配有王方佛,身穿黄色夹夹,下穿红色靠腿,双手执棒槌,配合击乐敲击。
  俊公子:戏剧中小丑打扮。头戴相公帽,身穿彩色道袍,手拿蚊甩子,配合击乐活动于场外,起维持秩序作用。
  丑婆子:戏剧中媒婆打扮。身穿大红袄,大麻脸,大肚子,耳戴大红纸炮,一手挎篮,一手拿扇,配合击乐和俊公子活动于场外,作用相同。
  大头和尚戏柳翠:戴假面具,妞妮嘻戏,滑稽逗笑,配合击乐, 双双活动于场外。
  地蹦子跑跳花样很多。据安西文化馆调查约有二十多种。通常有:一字长蛇、二龙戏珠、三珠套月、拜四门、五福梅花、九连环、盘肠儿、蒜辫子、龙摆尾、蛇脱皮、剪子股、白马分鬃等。由于动作比较简单而娇健,加之节奏明快,音响以击乐为主,场外有大鼓、大钹、大锣、大饶,场内小鼓小锣相互配合,随大鼓快慢节奏不停的敲击,音响清脆悦耳,随着社火队摆出各式阵图。
  高跷:是经化妆的人踩在木制跷棍上,随社火队表演的一种形式。高跷有高达七八尺的,一般约一米多。人物化妆多以戏剧人物造型,如“杨家将、三国人物”、“铡美案”等。
  跑旱船:也叫“花船”。是用竹、木等物扎成长7—9尺,宽3尺的船形蒙以彩布,饰以花纸,表演时套在女舞者腰间,如坐船状,另一男者扮船公与船中女对舞,表演船行水面,一般社火队有两只船交替对舞,要边唱边舞,表现劳动、爱情生活,词曲耍狮子:一般社火队都有,有的两只以上,有的一只大狮。每狮需二人同狮衣舞,另有一人扮勇士,手执红色绣球,随乐击来回挥舞,引绣狮子上下、前后、左右翻动以至爬三层以上山形大方桌或者五层以上长条凳,上山、下山翻滚跳跃,令人惊心动魄。
  驯耗牛:由二人同披耗牛衣舞,另有二人妆扮蒙族男士猎人,身背老式火枪,一人妆扮蒙族妇女,随击乐在场上共舞,示意驯服性情犷悍的牦牛,嗣后对酒当歌,猜拳、唱蒙古民歌,多姿多彩, 展示蒙古民族纯朴、敦厚、豪放、剽悍的性格,颇具有独特的西部地方特色。
  斗野人:这是民国年间,从青海撒拉族通过马步芳部队传到安西的一个民间舞蹈。由一人扮演“毛野人”二人扮演“柴夫” 。剧情是两位柴夫结伴上山打柴,在山上两人分开砍柴。不料一柴夫突然遇到“毛野人”惊吓之余,立即想到装死躲避。“毛野人” 上前嗅嗅这,闻闻那,还以为死了,摇头摆脑,无奈之状。另一柴夫担柴而来,忽然发现前面一野人在同伴旁边转悠,立即放下柴担,举起扁担与“毛野人”搏斗。这时,在地上躺卧装死的柴夫也一跃而起,拾起木棍,竭尽全力向“毛野人”扑去,“毛野人” 虽力大无比,但两柴夫灵活机智,搏斗多时,“毛野人”终因行动笨拙,被两个柴夫打死,扛抬而去。
  另外社火队还有竹马子、老人打架、猪八戒背媳妇、东洋车、回娘家、单扛轿、霸王鞭、腰鼓。随着时代的前进,相继出现了筒子鼓,鼓号队、唢呐队、现代舞等社火阵容越来越大,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电影《风库的变迁》解说词关匙源这,不是内蒙古草原;这,也不是江南水乡;这,不是盛产水果的胶东;这,也不是落叶千里的北大荒。这是一块被戈壁沙漠包围着的地方。风之大,风之多,使它具有“世界风库”的称号!如果你看到了它的今天,就了解了它的昨天,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变迁!西出嘉峪关,大戈壁上的漫长旅途开始了,我们的目的地是甘肃省西部的安西县。在列车上放眼望去,左边是戈壁沙滩,右边是沙滩戈壁!干旱、荒凉一望无际,如果没有诗人的气质,真不知该做何感想!结束了大戈壁上的旅途,看到了安西的绿州,就象久经干渴的人发现了泉水一样的畅快。安西县城没有江南县城的喧哗,也没有江北县城的规模,它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县城内没有任何古迹。我发现这里的人生活的是那样的悠闲,那样的安定,那样的充满生气,好象他们离开茫茫的戈壁有千里之远!安西的孩子们有他们玩耍的乐园,他们还小,还不懂得去询问他们的父辈、祖辈在风沙中苦斗的历史。安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魏以前。在唐代这里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唐代大将军薛仁贵率兵西征兵困锁阳城就在这里。锁阳城原名苦峪城,相传城中有一种名叫锁阳的药用植物,解救了薛仁贵兵马断粮之危,后来就把苦峪城改为锁阳城。
  安西境内的万佛峡一榆林窟和敦煌的莫高窟有着同样久远的历史,这里的壁画雕像闪耀着我国历史文化的光辉,比安西历史更为久远的是这里的风害。“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绝不是夸张语。安西县境内有40个风口,一年之中平均每秒钟的风速是3.7米,7级以上的大风要刮70多天,最大的风力有十二级。在解放前的安西地理志上,几乎年年都有风沙成灾的记载,在坚硬的土垛上风所留下的痕迹像斧劈刀削一样的深刻。风吹流沙,年年为害,一户一户的人家被风沙驱赶的到处迁移,老的安西县城也被流沙吞没了。在风大、沙多的春季,有时要反复播种两、三次才能保住苗,麦子在风沙中挣扎着长出来,能长一尺高,亩产百八十斤就算是好收成了。风沙无情地侵吞着土地。解放前夕,若大的一个安西县可耕种的土地只剩下8万亩。
  1952年安西县成立了 “防风治沙委员会”,组织全县人民植树种草,造林固沙。30多年过去了,尽管中间受到过干扰,然而安西人民植树造林,防风治沙取得的成绩仍就是十分巨大的。在40个风沙口上营建起47个林场,人工造林的面积超过了3万亩,加上天然林,全县平均每人有了1亩林,152棵树,农田周围原有的6万亩流沙被固定住了。田成方、林成网,一道道防风林带象绿色的长城,保护着农田免受风沙的侵害,大大小小的池塘、水库,在戈壁滩上落住了脚。生活在大戈壁包围中的安西人,已用上了水利发电,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叫人难以置信。30年,植树养草,防风治沙使安西县可耕地的面积从解放前夕的8万亩扩大到25万亩,草原和林地扩大到198000亩。在和戈壁风沙的争斗中,安西人民节节取胜!这场面多像是在华北平原啊!由于工作的习惯,我询问过几个数字,1978年安西全县粮食总产量是7589万斤,到1983年就提高到1亿零34万斤;1978年全县棉花总产量41.4万斤,1983年就达到170万斤;全县平均每个人的纯收入,1978年是174元,1983年达到440元,增长了1.23倍。
  安西的变化是巨大的,最明显的变化还是在1979年以后,安西人有一句顺口溜:“岀了安西城,唯有南岔穷。”这句顺口溜吸引着我们非要到南岔乡去看看。在过去穷得出了名的南岔乡,今天我们看到些什么呢?我们遇到一个机会,随着县里的干部走访了邓生文一家。他们的幸福生活,是今天新农村的一个缩影。
  在草原上我们遇到了张俊德老汉,他一年的牧业收入超过4000元,在畜牧专业户中这个数字算是中等的。蔡登安一家是粮食专业户,全家10口人,5个人干活,承包90亩耕地,产粮5.075万斤,收入17800元,全家平均每个人提供商品粮2820斤,这样的人家也是在每个乡都有。张学礼种的10亩瓜,能收入四、五千元,这个数字在他的全年总收入中只占二分之一。
  安西在唐朝的时候叫瓜州。这里的瓜,水多香甜,不但远销北京、上海,还坐上飞机去香港哩!在安西的日子里,我常常想起我在辽东半岛,在鲁西平原所看到的场景却一个一个的出现在安西。
  在交售粮食的季节里,安西的街道上真是车水马龙。1983年安西县向国家提供了商品粮是4530万斤,平均到每个人是1006斤,这个数字在甘肃全省各县中是榜上第一名。如今,风还是一年四季不停地刮,但是它已经不能肆意危害,而且开始将功补过了!戈壁滩上的灼热的阳光也开始为人们的生活造福了!县城里有整洁宽敞的街道,有供人们休息散步的花园。调皮的男孩子们虽然还不会游泳,但是他们已经有了可以玩水的地方,世世代代在风沙中苦斗的安西人,在开始不为吃穿发愁以后,对于明天他们期待着什么呢?大概由于艰苦生活过惯了,他们对于如何提高生活水平,还需要开阔眼界。然而他们对于科学技术和农业机械的量却十分敏感。县里的同志告诉我们,每逢客户赶集就象过大年一样热闹,这个消息一传开,四方农民争相赶来, 而且不达到目的绝不肯离去。
  我们还有幸看到了一次安西农民购买拖拉机的场面,据说有的人带着现款整整等了一夜,可惜我们没有看到,但是为了买拖拉机一家老小齐出动,我们是亲眼看到了。到1983年9月底统计, 安西农民购买的大、中、小型拖拉机就有876台。
  戈壁变绿洲,这是人们多少年来的愿望。安西这个在戈壁包围中,在风沙侵害下,不断扩大的绿洲,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见证,把戈壁重新变成绿洲,不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电视专题片《风库春韵》解说词刘国骋同志,看了这龙飞凤舞的动人场面,你能想到,这是一个地处大漠边陲的戈壁县城吗?你能想到,这些镜头是取之于“满目黄沙有生草、风吹石头满地跑”有着赫赫大名的世界风库吗?这是一个只有73000多人的小县。然而,在这24181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却正在盛开着一朵朵精神文明鲜花。
  这里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古代通向西域各国的咽喉要道,以榆林窟、锁阳城等为主体的众多文化遗址,集中体现了这一地区我们民族丰腴健康的历史文化风貌。这里面完好的壁画,精美的雕塑,是我们民族艺术珍品。如今,这些壁画中的伎乐幻想,已经成为人间现实,古今文化在这里相互辉映、散发着奇异的馨香和艳丽的光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安西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1年,县委、县政府首先筹备在8个乡建立了文化站。到1984年初,全县9乡2镇均修建完善了文化站室及基础文化设施,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初步的成就激发了群众的热情,群众文化活动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崭新风貌。县群众文化工作指导委员会,讨论制定了《安西县1986—1988年文化发展三年规划》,把群众文化事业当作建设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1985年,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人民提岀了3年建成文明县的奋斗目标。针对群众文化工作的实际现状,认真讨论了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的发展建设。
  县城,是安西文化经济建设的中心。5年前这里没有一座象样的砖木建筑。而今天,这宽阔的大街、高耸的大楼、繁华的商场, 便是安西人民斗风魔、战沙龙,追求美好生活的具体见证。
  这座古色古香的八角亭,廊壁上绘有“安西八景”和民间传说故事画。到了夏季,这里百花盛开,清香四溢,成为人们聊天休息和看报读书的极好场所。
  近年来,安西县用于城镇文化建设的投资达330万元;政府把文化建设纳入城市规划中。几年里,完成了工人俱乐部、露天剧场,重点工程有影剧院、文化馆办公楼、活动厅;1985年,又集资建成图书馆、美术室、演出厅三位一体活动大楼,形成以广场为中心的设施集群。
  座落在街东的县文化馆,是县城文化活动的中心,平常,这里开办着10多个类型的活动。以舒适、优雅的环境,接待着到这里来的工人、干部、学生。逢年过节,这里便是城乡群众涌集的场所。
  多少个细小干渴的心灵,在这里得到浸润和满足。
  陈列室展出的1300多件文物,是安西历史文化兴盛演变的象征。象牙佛是珍藏在这里的稀世珍宝,这不足巴掌大的一块象牙能够引出多少辛酸的往事和美妙的故事……。
  随着文物工作的不断开展,全县27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均建立了有制度、有标志、有范围、有专人管理的四有制度。
  如果说,县城是文化活动的中心,那么,农村才是真正的文化乐园。可能有人说,农民的理想无非是“相见无别言,但道桑麻长” 的那种小农生活,能有什么读书娱乐的兴趣?那么,让我们把镜头转向拥有7万之众的乡村原野上,看看致富了的农民如今是怎样享受精神生活的。
  你能相信,这是仅有3000多人的小乡,自筹8万元资金修建起来的吗?听,这欢快的音乐,不正是当今农村青年生活的节奏吗? 这里面包含了多少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啊!看了这在行的唱念做打,齐全的家具行当,你也许想不到,这就是一个乡自办的业余剧团,象这样的剧团,全县共有10多个呢!如今,农村正兴起“科学热”。瞧!南岔乡文化站科技宣传栏吸引了多少人!然而,农民们不只是懂得植瓜种豆,参加文艺活动,他们仍然是行家里手,白天且不说,入夜,文化站的灯光球场上,小伙子们还是生龙活虎。你可曾知道,这个乡的农民篮球队,还代表甘肃省参加过全国“丰收杯”的比赛!
  10个乡镇文化站,既是文化活动的场所,又是宣传政策、传播科技知识的前沿阵地,可别小看它呀,在乡村里,它真称得上是全乡的文化中心了。
  多么艰难的人生之路!他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冰天雪地,风雨无阻。
  全县两个电视差转台,使电视覆盖面达到95%,现在,农民看电视蔚然成风,电视村十工二队,33户人,有28台电视机!全县13个农村放映队,84个放映点,农民不再为看不上电影发愁了。
  下地是农民,上台是演员。全县900多人的文化骨干队伍,400多名业余演员,群众爱什么,他们演什么,锣鼓一响说的是知心话,唱念做打演的是身边事。
  如果你难得到一趟乡上,那么本村的文化室为您开放。文化室自己掏钱自己办,自己娱乐自己管,方便热闹,别有风采。
  群众起来了,呈现了国家、集体、个人一齐办文化的动人局面, 山水梁大队队长解克俭,办起全县第一个家庭文化室。看,他们的比赛多么紧张而有秩序!谁能想到,他们之间的比赛,好多是在家庭之间展开的哩!春风化宏雨,润雨细无声。文化室的发展,给精神文明的百花园中,增加了无限春色。
  这寂静的夜晚,他们都干些什么呢?家庭自乐班的演唱,不化妆,不上台;一壶清茶,白酒热菜。多么浓俨的农家气氛!群众业余创作活动在大跑步前进,全县共有100多名业余作者,几年里在报刊发表作品50多篇。
  这些农民故事员和歌手,曾多次参加省地文艺调演。看,昔日的庄稼汉,走岀了农庄。
  经过努力,一个联系县、乡、村的三级文化网初步形成。文化室的发展犹如雨后春笋。全县47个村建立文化室13个,275个队建成文化室151个,达到了乡乡有站;50%村队有文化室。几年来的工作,得到省地及国家文化部领导同志的指导和肯定。
  路,是走出来的。文化规划能够得到实施,首先是县委、县政府一班人给予了高度重视。其次,是从县上到基层干部中,有一大批群众文化的热心人。
  他们不是专业演唱团体。当然,这也不是民间艺人在演唱,他们唱得那么真挚动情。原来,他们是县级干部合唱队,这些领导同志,白天还在考虑着全县人民的致富大事和安西的建设,这会儿,却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演唱里了。
  是啊,在几年来的节日文化活动中,有多少这样的县、乡、村各级领导干部,在为群众文化生活工作着,又有多少人亲自置身于节日的演唱队伍里。这,没人作过统计。
  日常文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然而,节日文化活动的热烈隆重则是安西文化活动的一大特点。
  看,春节未到,戈壁古城安西,早已沉浸在节前的喜庆气氛中了……
  一双双巧手,给节日带来盎然春意;一朵朵鲜花,编织出对新生活的美好憧憬。
  一年一度的文艺调演开始了,来自不同单位,形式各异的文艺演唱队,都在这里登台竞技,为群众奉献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
  精彩的社火汇演,把安西城装扮得更加光彩夺目,五彩缤纷,锣鼓鞭炮、鲜花人流,汇成喜人的节日高潮。
  1982年,全县只有36台社火,1984年增加到55台,全县参加演出的达3600多人,占总人口的5%,花样内容达25种之多,达到乡乡有剧团,村村有社火。
  具有民间气息的传统社火,在西域故地的安西又获得了新生,她将使盛开在安西大地的文明之花更加艳丽,更加炫目多彩。
  这是传统地蹦子社火。这是新编社火“八仙过海”。
  经委的社火队来了。60名姑娘手执花篮,舞姿轻盈。看,多像是一幅《天女散花图》。
  戈壁春城的白天,已经使人流连忘返。然而,更迷人的,还是那龙飞灯舞,火树银花的璀璨夜景。
  繁花点点,欢歌笑语。七彩花树一夜开,冲天锣鼓摧春来,辞虎迎兔庆丰舞,相邀明月同举杯。
  看,礼花开始了。那里面,交织着安西人民用朵朵鲜花编制的理想和对生活的热爱;那纷飞的礼花,是对新生活的赞美。勤劳的安西人民,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新的生活,将在健康文明的欢歌中,迎接充满阳光、美丽灿烂的明天。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二辑

《瓜州文史第二辑》

瓜州文史第二辑讲述了瓜州的文化历史;历史纪事和人物春秋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