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千佛洞勘察整修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文史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589
颗粒名称: 东千佛洞勘察整修记
分类号: K854.1
页数: 7
页码: 66-72
摘要: 1985年4月2日至1991年8月24日,我先后10次参与勘察和两次主持整修甘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千佛洞,得益匪浅。现就勘察整修过程及洞窟开创年代,壁画雕塑艺术概况等书录于后:一、彩绘造像艺术概况东千佛洞位于安西县桥子乡东南30公里的长山子北麓干河谷。因与敦煌西千佛洞地理位置相对称,故历代惯称“东千佛洞”。又因7窟前室南北壁上绘有对称彩绘西夏壁画接引佛各1幅,又名“接引寺”。1991年8月12日,笔者复查补编西崖西夏残窟1个。二期于1990年7月28日至9月26日施工,历时45天。四期于1993年7月7日至27日施工,历时20天,主要加固5、7窟顶。
关键词: 东千佛洞 勘察记

内容

1985年4月2日至1991年8月24日,我先后10次参与勘察和两次主持整修甘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千佛洞,得益匪浅。现就勘察整修过程及洞窟开创年代,壁画雕塑艺术概况等书录于后:一、彩绘造像艺术概况东千佛洞位于安西县桥子乡东南30公里的长山子北麓干河谷。因与敦煌西千佛洞地理位置相对称,故历代惯称“东千佛洞”。又因7窟前室南北壁上绘有对称彩绘西夏壁画接引佛各1幅,又名“接引寺”。
  洞窟开凿于东南——西北延展的干河谷崖壁上,现存23窟。(东崖14窟,西崖9窟),留有壁画雕塑者仅10窟,(东崖6窟,西崖4窟)。这个窟始创于唐(公元616-906年),宋、西夏、元、清各代不断增修,逐渐形成规模较大之石窟群。而唐、五代、宋初的壁画全被西夏、元壁画覆盖,故不见。以现存壁画雕塑艺术风格与题记判断:西夏6窟,元1窟,清3窟;壁画总面积486.7平方米,其中西夏374平方米,元26.7平方米,清86平方米总计彩绘佛、道图像290幅,人物1144身,彩塑造像46身。1982年10月14日,前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首次编窟号9个。1991年8月12日,笔者复查补编西崖西夏残窟1个。1、2、4、5、6、7、10号西夏、元窟壁画主要内容为:水月观音、密宗曼荼罗、净土变、药师变、涅槃变、文殊普贤变、八塔变、八臂十一面观音、坛城、忍冬莲花等西夏和元流行的绘画题材,还穿插小幅坛城、壶门、火焰、双龙团凤、趺坐小佛、伎乐菩萨、飞天、翼人、金刚、力士、鸟兽花枝、花边等装饰图案。第2窟穿道彩绘观音菩提树,承袭了印度佛窟寺壁画画法,人物体态又反映了西夏民族的体态特征,亦是仅存的精品。
  东千佛洞宗教文化与榆林窟、莫高窟宗教文化一脉相承,对民族学研究和探讨宗教艺术与密宗教派艺术具有很大价值。
  二、洞窟残遭破坏本窟“文化大革命”时期惨遭破坏。1973年秋天,桥子公社破“四旧”,拆除清道光六年(1827)重修的2、3、4、5、7、8、9窟窟檐,将木料用来修建办公室、宿舍、厕所、红口子煤矿民工宿舍;砸毁清代彩塑佛道造像26身,严重威胁着洞窟壁画安全, 破坏了古环境风貌;雨雪水无窟檐遮挡,流入窟内浸蚀壁画,7窟壁画受害最为严重,窟门两侧彩绘的2幅金刚降魔图、南北壁对称的接引佛(本窟易名“接引寺”之象征)漫患不清,整个石窟前狼藉一片,惟壁画未被铲除,乃亦大幸。
  三、勘察整修过程1982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为使这处西夏艺术宝库得以长久保存,从1983年起,先后进行了13次勘察测量,获得第一手资料,为整修加固洞窟和根治壁画地仗酥碱起甲病害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1987年10月起,甘肃省文化厅,国家文物局陆续拨款22.5万元,整修加固洞窟和处理病害壁画,清理残破造像和窟内外倒塌土块、砂砾、垃圾,使这里的古老艺术得到妥善保护。整个工作共分四期进行:首期于1987年9月2日至10月15日施工(壁画临摹同时进行),由安西县文物普查队李春元、李宏伟、王俊英承接,历时43天。安装2、5、6、7、8窟钢门5副;用砂砾石、土坯、砖三种材料封闭1、2、9窟门3座;封闭东崖上下层存放泥梵塔窟和下层清代住持聂和尚坐化窟门3座;清理“文革”时期砸毁无法复原位置的残破佛道造像11身,还原15身,其中1窟2身,2、6、7窟各2身,8窟5身;清理倒塌窟檐院墙砖瓦,土块,木料14.5立方;平整第2、3、5、6、7、8窟前场地355平方米;整修2窟前平台8.5平方米,修筑拦洪坝40米。整个工程用砖2300块、土坯4000块、砂石10.5立方,土4立方、水泥400公斤,水13000公斤,麦草260公斤。由于洞窟处在崖壁上,山路陡峭难行,所用材料车辆无法运到,除土、土坯就地取材外,其余材料用人力搬运,水则由30公里以外的桥子乡拉运,工程十分艰巨。整修清理后的洞窟内外环境,除安装5副钢门呈具现代物料感外,其它各处基本保持原貌。同年10月29日,经县政府、政协、文化局验收合格。
  西夏壁画首次临摹于同年10月15日结束,历时45天,完成画稿28幅,计64.64平方米;其中2、7窟彩绘,白描水月观音, 涅槃变各4幅32.74平方米;白描2窟密宗曼荼罗2幅,2平方米,飞天2幅,1平方米,药师变2幅,4平方米;彩绘7窟金刚1幅,0.9平方米,白描接引佛4幅5平方米,净土变2幅9平方米,彩绘5窟小幅佛,菩萨7幅5平方米。经敦煌研究院霍熙亮、榆林窟保护所胡开儒、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常委,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刘九庵鉴定,达到原画线描着色艺术效果。青年美术师王幸福(1956—1998年)临摹的2窟穿道正壁10平方米巨幅涅槃变艺术效果达到较高水平,成为精品,具有文物复制永久保存价值。本次临摹是建国以来本馆美术工作者对石窟寺壁画首次临摹的大胆偿试,一次成功。画稿于1988年7月装裱建立档案,作为馆藏文物永久保存。同年10月举办首次壁画临摹品展览。工作人员有: 王幸福、姚志农、潘玉玲、鲁晓花、赵仙钰、俞岚枫、张淳、赵存福。
  二期于1990年7月28日至9月26日施工,历时45天。修复第2、5、7窟壁画113.9平方米。技术措施:在壁画地仗层酥碱起甲病害部位用针管注射聚醋酸乙烯乳液,待乳液渗透后,再用白丝绸裹丝绵球轻轻压平与墙壁粘合,尔后喷涂一层透明粘合乳胶,达到保护壁画地仗层不受潮气侵蚀。修复后的壁画表面平整,图象清晰,效果良好;残壁画脱落边缘的泥皮,用草纸和灰浆修补加固,计45米;修复前后各录相摄影一次,作为对比资料。修复者:敦煌研究院石窟保护所李最雄、段修业;录相摄影者:摄录部吴健。费用3.5万元。
  三期于1991年4月1日至26日、8月12日至26日分两次施工, 历时40天。首次工程主要用纯蒸溜水加明矶清洗2窟前室壁画表面附着的数百年香火薰陶的烟釉,计93.93平方米。清洗后画面清晰,用草纸和灰浆修补加固脱落泥皮40平方米。
  二次工程主要是全面系统的测绘、记录、摄影,为编纂《安瓜州文史第2辑西县文物志》、《东千佛洞勘察整修总录》准备资料;加固第2、7窟顶砾岩层。详细测量记录洞窟形制、壁画、彩塑造像数据及造型、题记、拍摄黑白,彩色照片各1套,3856张照片,获得5.5万字纪录资料;临摹5窟后室穿道坛城;后室正壁涅槃变各1幅9.5平方米;制作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水泥标志,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宝玺、本馆李春元、李宏伟、王幸福、潘玉玲承担。
  测绘摄影之同时,在2、7窟顶布设钢网,灌溉厚25厘米混凝土防震防水罩,喷涂PC透明玻璃质乳胶,使其与防震防水罩和周围的砾石层牢固粘合,形成不透水防护层。排除5窟右上方崖面开裂砾石层285立方米,以防塌落震塌5、2窟;其次是清洗7窟接引佛画面的泥沙,由段修业承担;铺2窟砖地。修补大石台左角地基,由天水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榆林窟修建队、敦煌杨家桥建筑队承接。总用工306个,花费2.2万元。
  四期于1993年7月7日至27日施工,历时20天,主要加固5、7窟顶。该地历经地震、风雨剥蚀,造成东崖上层7窟倒塌,5窟前室前墙大部倒塌,又由于窟顶开挖跨度过大,时常有砾土层塌落。1987年9月首次整修时,清理塌落砾石1.5立方,1989年又塌落1立方,巨幅坛城剥落三分之一;7窟前室人字坡顶也因跨度过大塌落2.8立方,清理后于1988年4月又塌落1.5立方,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加固窟顶,防止全部倒塌。施工过程:在5窟顶东北角塌落严重部位,用红砖、水泥砌直径1.5米的方形立柱,立柱顶贴近窟顶处,用预制放射状钢筋混凝土托架,使之坚实地托住沉重的窟顶;再用麻纸和灰浆修补脱落部位;凡壁画及泥皮剥落裂缝处,也进行修补。7窟顶先铺设钢筋网,尔后架设模型板,浇灌厚25厘米混凝土,使之形成一幅牢固的“人”字形框架,支撑着窟顶上方厚达6.5米的破碎砾石层。这次艰难整修,彻底根除了地震倒塌和风雨剥蚀之隐患,达到长久保存之目的,因此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共用工242个、水泥3吨、砖500块、花费3万元。此工程由敦煌研究院石窟保护所路里成承担,本馆刘晓东监工,榆林窟修建队施工。
  四、开挖水井及水文地质勘测该地气候干旱,河床常年无水,只在夏秋雨季来临时方有洪水,但坡降大,洪水急速下泄,河床很快干涸,石窟宗教活动的僧道和朝拜的香客饮水极为困难,为此,本窟自五代开创,先后挖井3眼。1985年4月2日,笔者与李宏伟首次勘测,由东向西编号:1号井深17.5米、口径1米;2号井深15.5米,口径0.9米;3号井深17米、口径1.10米。3眼井壁全用大卵石券砌,保存完好, 沿用近千年。解放后由于停止宗教活动,住持僧道离散,水井于是废弃,40年来无人光顾,山洪泥沙冲入淤填达2米余,水眼干涸□1990年4月,为洞窟加固工程顺利进行和施工人员饮水方便, 决定开挖最深保存最好的1号井,下挖1.8米,出砂石2.5立方,水深0.9米,可供20人饮用和小型施工用水。使那期工程进展顺利,仅拉水一项就节约1850元。1991年8月,三期工程期间又将1号井下挖1.2米,凿穿井底砂岩透水层,水往上涌,深1.4米, 可供50—80人饮用和大型施工用水。为挖井民工安全起见,拆除井口地面以下用卵石券砌的井壁改用砖券砌;用混凝土浇铸井台和井盖;安装钢绞把,砌沉淀池和水槽,以供人和东千佛洞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饮用。
  经长期勘察该地水文地质构造带,河床以下15.5—17.5米为第四纪早更新世角砾岩断裂层,其上部乃是全新世(10-2万年)以来形成的洪积砾石层;古新世早更新世冰河期(460万一270万年),原始冰川曾一度漂移该地,遗留下冰川擦痕。这便是地质学上谓之“记载地球史和生物史的天然文书”。冰川透水层源于北祁连山南段北坡冰川,冰川融化下流,自玉门、昌马、黑崖子大峡谷地震断裂带潜入地下流经东千佛洞河床下,所以下挖15米出水,由此形成昌马河流域暗流水系。暗流自河床下顺坡向西北流30公里(坡降1050米)至桥子乡洼地上涌成泉,形成85万亩湖沼及农田。自新石器时代晚期4200年来,这股暗流养育了这里的人民,并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进入历史时期又创造了汉、唐、宋、西夏、元、明、清宗教文化。东千佛洞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宗教文化,便是昌马河流域历史文化的反映。安西人民应以此为自豪。该水井之开挖,为研究第四纪冰河期以来,北祁连山西段北坡冰川发育,水文地质、地质运动、古生态、古气候变迁诸学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东千佛洞1993年3月29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归入榆林窟)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二辑

《瓜州文史第二辑》

瓜州文史第二辑讲述了瓜州的文化历史;历史纪事和人物春秋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春元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