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开展防风治沙、植树造林、绿化家乡的群众运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文史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587
颗粒名称: 二、开展防风治沙、植树造林、绿化家乡的群众运动
分类号: S288
页数: 2
页码: 63-64
摘要: 解放后,安西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人民在开展一系列生产、政治、群众运动的同时,也向风沙宣战,开展了防风治沙、植树造林、绿化家乡的群众运动。把治沙造林提上战略地位,列入工作日程,响从1983年开始综合治理,在流沙区内设立式方格罗布麻柴草沙23.4万米,又在沙丘低地处栽上红柳,花棒等沙生植物约1073亩并围栏封护,连续三年治理,有效地控制了流沙移动,保护了这里的农田和草原及120户庄园。在沙生植物生长区,封育面积达56万亩,其中有34万亩已封育成林,草原围栏72处,面积约6.5万亩,全县8个植被区都有人管护。
关键词: 风沙防治 植树造林

内容

解放后,安西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人民在开展一系列生产、政治、群众运动的同时,也向风沙宣战,开展了防风治沙、植树造林、绿化家乡的群众运动。1952年县上成立了防风治沙委员会,县委书记常昆任主任,县长张义阁任副主任,以林业技术干部,造林模范为骨干,团结全县干部民众,负责全县治理风沙,植树造林,绿化家乡,引导人民认识“风非天意,沙非黄龙”,决不是越治越凶,要生存,要发展就要大家团结一心,发扬人定胜天的毅力,用积极的态度治理和开发利用沙漠,医治地球的“创伤”,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把治沙造林提上战略地位,列入工作日程,响从1983年开始综合治理,在流沙区内设立式方格罗布麻柴草沙23.4万米,又在沙丘低地处栽上红柳,花棒等沙生植物约1073亩并围栏封护,连续三年治理,有效地控制了流沙移动,保护了这里的农田和草原及120户庄园。
  封滩育草,保护植被。1983年以来县科协组织技术人员幇一万多户农家改灶节薪,减少草柴消耗年近2亿公斤,约2.5万亩植被免遭破坏。在沙生植物生长区,封育面积达56万亩,其中有34万亩已封育成林,草原围栏72处,面积约6.5万亩,全县8个植被区都有人管护。
  农田防护林网建设。从70年代开展农业学大寨以来,全县各社队都以专业队的形式重新安排了农田、林网、渠、路配套,共营造起各类防护林带4268条,全长约2388公里,91%的农田实现了林网化,为农业高产稳产提供了生态屏障。绿化面积已达45万亩,绿洲覆盖率也由解放初的2.3%增长到14.4%.沙退人进,耕地面积也比建国初增加了二倍,风沙危害天气的程度,也明显减少5%左右,粮食产量连续丰产、丰收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凤库"变粮仓,已成为河西商品粮基地。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二辑

《瓜州文史第二辑》

瓜州文史第二辑讲述了瓜州的文化历史;历史纪事和人物春秋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