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科技在安西的推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文史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567
颗粒名称: 农业新科技在安西的推广
分类号: S35
页数: 9
页码: 51-59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安西县的农业技术推广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到1995年县农技服务中心共有职工30名,其中高级农艺师2人,农艺师6人,助理农艺师6人。试验室等基础设施建筑面积约达5000平方米,有实验基地200亩。机构健全,电化教育、化验测试、微机处理手段先进,固定资产总值达100多万元。“中心”建立10年来,在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发展生产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心”主持和合作的推广、示范、研究项目有2项获省科技进步奖,17项获农业部、省农业厅和酒泉地区进步奖。“中心”技术人员在省级以上科技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13篇,在省以上专业学术论文集入选3篇。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农业推广

内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安西县的农业技术推广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到1995年县农技服务中心共有职工30名,其中高级农艺师2人,农艺师6人,助理农艺师6人。试验室等基础设施建筑面积约达5000平方米,有实验基地200亩。机构健全,电化教育、化验测试、微机处理手段先进,固定资产总值达100多万元。
  “中心”建立10年来,在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发展生产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85—1995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由269公斤增加到503.5公斤,平均亩产增加234.5公斤,是前30年平均速度的4.67倍;棉、油、糖、瓜、果、菜等种植各业都得到了较大发展,经济收入占种植业的5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县农技中心在1987—1994年先后13次分别受到国家农业部、省委、省政府、省农委、省农业厅以及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中心”主持和合作的推广、示范、研究项目有2项获省科技进步奖,17项获农业部、省农业厅和酒泉地区进步奖。
  “中心”技术人员在省级以上科技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13篇,在省以上专业学术论文集入选3篇。有两篇论文入选《中国农业文摘》,有一篇论文被国外权威期刊选用。10年来,“中心” 在农业新技术推广服务上重点做了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广中低产田综合治理技术根据土壤普查,1986年前我县亩产250公斤以上的一类地,只有8.4341万亩,占总耕地的30%;亩产175—250公斤的中产田8.3624万亩,占总耕地29.7%;亩产175公斤以下的低产田11.3149万亩,占总耕地40.3%;中低产田总面积19.6773万亩,占总耕地的70%o依据造成低产的主要障碍因素,我县的中低产田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盐碱低产型,有6.06万亩,占中低产田的46%;二是风沙低产型,有0.8715万亩,占中低产田的4.4%;三是贫肥低产型,有6.3712万亩,占中低产田的32.3%;四是其它障碍低产型,面积3.3862万亩,占17.2%。
  1987—1990年,县上由主管县长负责,由农技中心承担开展了中低产田综合治理,改造区包括三道沟、河东、布隆吉、环城、瓜州、南岔六乡镇。实际落实中低产田改造面积10.7184万亩。有82名县乡村组干部(技术干部33名)、130名农民技术员参加了这一工作。组织动员群众通过挖碱换土,四年累计3.384万亩,挖出碱土38.97万立方,秸杆还田23.184万亩;种植绿肥5.382万亩;配方施肥41.7万亩;机械深翻44.856万亩;叶面施肥79.8万亩;冬灌杀碱6.0万亩;补充微肥38.18万亩;拉沙压碱17.284万亩;因土种植、合理倒茬、推广良种等综合措施治理。1990年改造区中低产田小麦平均亩产335.7公斤,比基础亩产增117」公斤,增长53.8%;土壤地力基础产量达168.6公斤,比基础增27.06公斤;盐碱低产田一米土体全盐含量0.42%,降低了0.33个百分点;土壤有机质含量1.26%,提高了0.07个百分点。改造区中低产面积4.5335万亩,降低了42.23个百分点。四年改造六乡镇在中低产田上,累计增产粮食3933万公斤,新增产值2359.98万元,新增纯收益1281.84万元,推广投资增收率达到33.2元/元,农民得益率2.2元/元。该项目达到省内领先水平,省农业厅分别于1987年、1988年两次在安西召开中低产田改造现场经验交流会。
  二、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1982年首先在棉花上试验示范应用,结果表明亩增皮棉34公斤,增产率60%以上,并可提前7—9天吐絮。1986年以后大面积在棉花栽培上推广应用,主要栽培要点是:提前播期7天左右,采用幅宽140cm厚度0.008—0.006mm地膜,一膜盖5行,留40cm空档,膜内行距25cm,株距16.5cm,机械铺膜播种,亩保留1.3万株左右。其次是在玉米栽培上应用,1984年在河东乡试验,地膜覆盖玉米平均亩产900公斤,比当地大田玉米增加300公斤以上。1985年以后在大田玉米上推广。栽培技术要点是:大田玉米宽窄行种植,宽行66cm,窄行33cm,幅宽70cm,地膜覆盖窄行, 在膜上种2行玉米,亩保留4000株以上。由于地膜覆盖适应范围广,增产效果明显,以后又普遍应用于瓜类、蔬菜及甜菜栽培。到1995年,全县地膜覆盖面积达8万亩,占蔬菜、瓜类种植面积的95%以上。占棉花种植面积的80%以上。占甜菜面积的60%以上。占玉米面积的30%以上。1995年示范试种地膜覆盖小麦栽培,展示了较好的推广前景。
  三、推广模式化栽培技术九十年代以前,安西县所推广的各项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大都是单一的。九十年代以来,由于“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要求各项措施综合组装配套,所以开始推广模式化栽培技术。这也是九十年代农技推广区别于以前的显著特点。1990年以来主要推广了三种类型的“两高一优”种植模式:一是“吨粮田”栽培模式。这是高产田建设的主要模式,包括两种种植方法:⑴小麦玉米相间带状种植。标准带幅160cm(80:80),6行小麦2行玉米,各种措施优化组合,亩产可达1000公斤。1990—1995年此种模式累计推广14万亩,平均亩产800公斤,其中900公斤以上占4.2万亩。平均亩产比单种小麦、玉米高出400到100公斤。⑵玉米单种地膜覆盖。种植中晚熟品种, 亩保苗5000株以上,最高亩产1000公斤。此种模式累计推广3.1万亩,平均亩产比露地栽培玉米增加200公斤左右。
  二是“双千田”栽培模式。包括小麦西红柿种植、小麦带甜瓜、小麦收后复种大白菜或萝卜、玉米甘兰萝卜带套种、玉米带笋子、早晚熟玉米相间带状种植等十余项种植形式,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及光热资源,使同一块地粮食亩产过千斤和现金收入超千元。这种模式由于耗费劳力较多,推广面积较大的主要是小麦收获后复种大白菜或萝卜。
  三是“高效田”栽培模式。包括甜菜带种蚕豆、甜菜带种胡麻、小麦带甜菜、棉花套芝麻、地膜棉花、地膜瓜类,拱棚甜瓜等种植形式。通过模式化栽培管理技术,达到亩产收入1000元以上。
  四、推广配方施肥效果技术配方施肥就是按照土壤养分、地力基础、投资效益等因素,制定经济合理的产量指标,将用肥品种、数量和技术,提供农户进行科学施肥的方法。它与传统施肥方法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改变了 “看天、看地、看庄稼”的经验施肥,把科学施肥提高到诊断仪器化、概念数量化、计算公式化的水平,有利于协调土壤养分与作物需要的平衡。1985年县农技站在河东乡示范配方施肥1.9983万亩,在化肥总用量与常年持平的情况下,将氮磷比由1:0.5左右调整到1:0.75,亩产增加24.5公斤,仅此一项全乡增产小麦48.96万公斤。从198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配方施肥,至1988年作为一条显著的增产措施已被群众认识和接受,当年完成配方施肥17.694万亩。其中小麦13.6746万亩,玉米2.182万亩,甜菜0.4854万亩,棉花0.784万亩;配方施肥小麦亩增产21公斤,增收11.76元玉米亩增收14.06元;胡麻亩增收10.80元;甜菜亩增收19.25元, 棉花亩增收9.90元。1988年仅推广配方施肥一项全县农民增收214.72万元。至1995年配方施肥仍然是“两高一优”农业的重要科技措施继续推广应用。1986年至1995年累计推广配方施肥面积180万亩(次)。
  五、推广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1、瓜类疫病防治。1986年安西果用瓜生产基地环城、瓜州、南岔三个乡和县农林三场种植果用瓜1.0998万亩,占全县瓜类面积的97.9%。7月初,部分瓜田岀现死秧烂瓜,到7月下旬至8月上旬,死秧烂瓜面积达到0.8352万亩,占种植面积的74.3%,平均发病率80%,药剂防治效果不佳,有684亩西甜瓜绝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1988年至1990年,县农技中心与省农科院植保所协作,开展西甜瓜死秧烂瓜研究,经过三年工作,确诊为瓜类疫病,弄清了病源及浸染循环规律,提出并示范推广了经济有效的旱塘种植的防病措施,彻底控制了瓜类疫病危害。该技术的推广同时也结束了我县瓜类主产区世代相传的平塘种瓜的历史。
  2、玉米茎基腐病综合防治。1990年全县种植小麦玉米带田3.01万亩,环城、瓜州、南岔三乡2.23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4.1%。在7月下旬,正值玉米抽雄期,该三乡突然发生带田玉米大面积折倒现象。据调查发病面积0.9221万亩,发病率在20%以上的面积0.634万亩,绝收面积620亩,造成当年直接产量损失125万公斤,经济损失50万元。
  1991年“中心”主持酒泉地区科技处下达的“玉米茎基腐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课题。经过两年的工作,摸清了该病发生危害情况,确定了致病病原菌,基本上掌握了该病发生规律,明确了该病主要危害高感品种SC704,筛选出了有效药剂,并拟定出了更换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规程,同时开展防治。累计示范面积0.725万亩,示范区平均发病率7%。累计推广综合防治技术1.85万亩,平均亩挽回玉米损失128.8公斤,总计挽回损失238.3万公斤,经济效益达110.32万元。1992年7月25日至260,课题通过了地区科技处组织的验收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课题选题准确,密切联系生产实际,技术路线正确,试验设计合理,资料齐全,数据可靠,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病源研究方面,在国内首次明确了平脐蠕孢菌引起玉米茎基腐病,并进行了品种抗病性测定,明确了 SC704是该病的高感品种,摸清了该病流行的栽培与环境条件,筛选出了有效的防治药剂,不仅有较高的实践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价值,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课题1993年被评为酒泉地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棉花蚜虫综合防治。1994年和1995年两年,棉花蜗虫在我县大面积发生。1994年全县植棉4.4467万亩,百株蚜量1000头以下的轻发面积2.574万亩,占植棉量的57.8%;百株蚜量在1000—3000头的较重发面积0.786万亩,占17.6%;百株蚜量3000头以上面积0.0856万亩,占1.9%.—些蚜虫发生严重的地方,如城北一队个别地块,单株棉蚜量7月初达到1100头。1995年全县植棉4.9万亩,棉蚜发生危害情况与1994年相当。为控制棉蚜蔓延危害,确保棉花生产,两年间县、乡、村、组干部与农户紧密配合,运用“中心”提出的综合防治措施,通过早春消灭城市室内花卉及城郊日光温室越冬虫源,合理密植,改变传统施药方法,推广涂茎、滴心等隐蔽用药法,保护利用天敌生物防治等方法,控制了虫害,取得了较好的效益,预计挽回皮棉损失9000—10000担。
  4、玉米螟综合防治。玉米是安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1991年从敦煌传入危险性害虫玉米螟,到1994年西三乡玉米螟普遍发生,有虫面积1.019万亩,面积达91%,平均被害株率48.1%, 对当年产量造成了一定损失。1995年环城、瓜州、南岔三乡开展了大规模综合防治,主要采取的措施:一是3月底以前摸底处理玉米秸秆,运用粉碎、碾压、切铡等方法消灭越冬虫源。据调查,越冬有虫株率42%,百株秸秆活虫数28.9头。截止3月31日・,三乡两场5396个农户留存的玉米秸秆全部处理完毕。二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咲喃丹颗粒剂灌心防治。通过综合防治,基本控制了该虫危害。
  六、推广日光温室生产蔬菜技术1985年以前,安西县城乡人民冬季无新鲜蔬菜食用。1986年后,开始推广塑料温室蔬菜生产,缓解了冬季新鲜蔬菜市场供求矛盾。但由于常规温室冬季生产需要烧煤加温,生产成本高,费工费时,推广难度大,所以淡季蔬菜供应主要还靠张掖、敦煌等地贩运。1992年“中心”推广塑料薄膜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蔬菜冬季生产技术,此种温室建造设计科学,建造材料就地取材,采光保温性能好,不需人工加热即可进行冬季生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重点推广项目。当年在环城乡中沟村建起彭德、孙国春两个较标准的示范棚,在秋末到早春一个生产季节,种植芹菜、油菜、韭菜、葫芦,产量分别为2400公斤和3000公斤,折合亩收分别为1.1万元和1.2万元。由于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建造一次性投入较高,县乡通过贴息贷款,少量辅助等扶持措施,加大推广力度。到1994年在环城乡推广高效节能日光温室204个,面积90亩。
  在三道沟镇建示范棚3个,面积1.4亩。1995年全县又新建日光节能温室200个,面积近百亩。至此,县城居民冬季新鲜蔬菜需求量的80%可由本县自己生产。
  七、推广新型植物激素应用技术新型植物生产调节剂的推广应用,是农业生产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自80年代中期以来,安西县植物激素的推广应用品种逐年增多,面积逐渐扩大,对増加作物产量,尤其是经济类作物产量发挥了作用。主要推广应用品种:一是调节株型,控制株高类,品种有缩节安、助壮素、多效唑等;二是化学催熟剂,如乙稀利等;三是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增加作物抗逆性类,品种有叶面宝、喷施宝、丰收素、抗旱剂等。近十年来植物激素的应用面积,每年都达粮食作物的80%左右,经济作物的95%以上。
  八、推广各类农作物良种应用技术进入90年代以来,种植业各项栽培技术的优化组合、组装配套,使得栽培管理技术日臻完善。这就要求必须要有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综合形状优良的品种与之配套。据此“中心”与种子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了进行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工作。这一时期引进推广的农作物品种主要有:小麦新品种、新品系:78152—6、7717、酒春1号、武春121、78—11等;玉米新品种: 丹玉13、农大60等;西瓜新品种:新红宝、西农8号、郑杂系统等。各类蔬菜全部用杂交种或优良常规种子代换了老品种,这些优良品种的推广,对安西粮食平均亩产上千斤,高产田亩产过吨,高效田经济收入的大幅度提高起了重大作用。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二辑

《瓜州文史第二辑》

瓜州文史第二辑讲述了瓜州的文化历史;历史纪事和人物春秋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谢正元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