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史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文史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555
颗粒名称: 科技史话
分类号: K291
页数: 23
页码: 43-65
摘要: 安西是甘肃省重点产棉县之一。据资料记载,在唐代就有种棉花的历史,先是一种草棉,是从印度波斯引进的种子,到1928年又从新疆喀什引进一种黑籽棉,种植至解放,这两种棉花都显得产量低、品质差。1950年全县种植了2024亩棉花、亩产皮棉仅25市斤,主要供农民自己纺线织布用。1955年县人民政府引进了 C3173棉种,进行示范。1956年在全县推广。与此同时搭配推广的还有苏联瓦赫什站用12827x1838育成的611J棉种,代替了草棉和黑籽棉,当年种植了8700亩,平均亩产皮棉31市斤。
关键词: 科技史话 安西棉花

内容

安西棉花良种的更新换代金作华安西是甘肃省重点产棉县之一。据资料记载,在唐代就有种棉花的历史,先是一种草棉,是从印度波斯引进的种子,到1928年又从新疆喀什引进一种黑籽棉,种植至解放,这两种棉花都显得产量低、品质差。1950年全县种植了2024亩棉花、亩产皮棉仅25市斤,主要供农民自己纺线织布用。1955年县人民政府引进了 C3173棉种,(全苏棉花研究所中央育种站,从司32棉种中系选而成)进行示范。1956年在全县推广。与此同时搭配推广的还有苏联瓦赫什站用12827x1838育成的611J棉种,代替了草棉和黑籽棉,当年种植了8700亩,平均亩产皮棉31市斤。同年中国棉花研究所考虑到安西气候特点,在安西十工农场建立“河西走廊棉花试验站”,从甘肃农业实验总场抽调了王者民(大学生)金作华(兰州农校毕业)、方端弟(陕西农校毕业)3名技术人员组站, 还招收了部分农工,开始培育适应西部地区种植的新棉种。
  1957年棉花试验站引来全苏棉花研究所克拉克尔拜克试验站用司42xKK351育成的KK1543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经过3年的示范试验证明KK1543品种适应性强,比C3173产量高。1960年在环城公社大面积的试种,1961年全县推广,1965年以KK1543替换了 C3173。当时正值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主要解决吃饭问题,种棉面积被压缩,全县种植面积只有4400亩。但由于选用了新品种KK1543,亩产皮棉达到82市斤,比1964年单产净增33市斤。
  1966年种植面积扩大到5100亩,平均单产皮棉88市斤。环城公社种植的1600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120市斤。其中北沟大队种植的的418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140市斤,第一、二生产队种植的120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高达162市斤,其中培植的55亩丰产田,平均亩产皮棉171市斤、试种的1.96亩砂田棉花,亩产皮棉高达242.7市斤。当年棉花大丰收,公社党委副书记王生俊代表环城公社光荣地出席了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五次棉花工作会议,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并为安西进一步发展棉花生产牵线搭桥,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总场142团结成互相帮助种棉的对子。1967年142团派来种棉技术员曾参谋,驻环城公社指导种棉花。后来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干扰,全县棉花生产曾一度下降。
  1976年为了促进棉花生产,我们又从新疆农7师引进61-72棉种(新疆车排子棉花试验站从KK1543棉种中选育的)。经试验种植结果,61—72比KK1543早熟8天,铃重增加1.3克,绒长增加2.2nmi,衣分提高2%,1977年环城乡大面积试种,1978年在全县推广种植了7800亩,全更替了 KK1543。当年平均亩产皮棉比上年虽只增加了7斤,但在棉绒质量上却有了明显提高。1980年收购的33.97万斤皮棉中,127、125—级皮棉占81.4%。.棉花单产虽有上升,但还是远低于1967年单产水平,这是安西棉花生产的第三次换种。1982年引进敦棉72—2(敦棉1号)籽种24.5万斤,在环城、南岔、西湖3个乡13个生产队种植10000亩,占当年全县棉花种植面积的63.6%0新品种加种植技术的推广使用,使全县棉花平均亩产又增至83市斤。1983年全县普遍选用敦棉72—2为主栽品种,共种16477亩,亩产皮棉提高到114市斤。1984—1986年连续3年棉花丰收,但发现该品种还存在一些不足,棉绒较短,质量上不去。为了寻找比较理想的品种,1986年县上又派我和毛维仁到新疆考察石河子农科所培育的55Ax611J(波)育成的69-1(新陆早1号),其产量、品质,在北疆占首位。1987年调运回部分籽种,种了2979亩,当年长势很好,产量、品质都比72—2(敦棉1号)优越。1988年全县普及推广新陆早1号,这是安西种棉史上第五次换种。
  近年来,农技部门和县种子公司又在新陆早1号的基础上培育试种554(用中4x6920而成的新陆早2号),1994年西湖乡(老西湖乡)从哈密引进军棉1号、新陆早4号,这三种棉种目前还在试种中,有可能未来的棉花优良品种是军棉1和新陆早4号。
  1995年8月瓜州蜜瓜生产演变与开发张钊兰盛夏里吃着香甜可口的西瓜、甜瓜,令人浮想联翩。清代诗人纪晓岚:“种出东陵子母瓜,伊州佳种英相夸,凉争冰雪甜争蜜, 消得温瞰顾诸茶”的绝句和“早穿棉衣、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的民间歌谣都描绘出了塞外的特色。
  西甜瓜在我国的种植已有一千四、五百年历史了。远在四千年前古代的埃及人就开始栽培瓜,后来逐渐北移,从地中海沿岸各国传入北欧,又南下进入中东、印度一带,约在公元四、五世纪时西瓜从西域传入内地,故称其西瓜,另瓜甘甜似蜜,肉坚厚曰甜瓜。
  一、历史悠久。
  风摇柽柳空千里,风照流沙别一天的瓜州,栽培西甜瓜,条件得天独厚。《汉书•地理志》载:“古瓜州地,出美瓜,狐入其中,不露首尾” 。西晋《广志》云:“瓜州大瓜如斛,御瓜也,甘胜糖蜜” 。雍正中徙鲁谷庆回族于瓜州皆种佳瓜入贡”。更有佳传曰穆王西巡,仙女采瓜,籽落瓜州,博望候张骞瓜州得蜜瓜。如此等美传盖自古志之。民国年间这里西甜瓜多系自由种植,以自产、自销、自食为主,品种单一。甜瓜多为毛甜瓜,未成熟时果面蜜生白毛,瓜熟后毛脱落,果皮光滑,果肉细软,但不易贮存。西瓜多为墨绿色黑籽瓜,果皮厚,成熟后瓢红沙甜,贮存期较甜瓜为优,农民挑选个大皮厚者贮存在粮仓,吃到重阳,吃到腊八,或吃到春节, 别有风味。据说有清热理肺的药用价值,故又称“寒瓜”。
  二、品种独特:
  1977年甘肃农业大学组织了调查组对安西瓜的品种资源进行了调查。西瓜只“反修”1号、2号(苏联1、2号)两个品种,果实都为圆球形。其反修1号果实,皮深绿色,果面有13-15条黑色细条纹,果实成熟后,果面布满腊粉,果肉粉红色,果皮薄,肉质脆细,汁多爽口,含糖量10%,种子土黄色,每市两种子数750粒左右,该品种抗病性弱,不耐运,摘瓜易裂。反修2号果皮为浅绿色,果面有13条深绿色花条带,果肉鲜红,质松沙,过熟易倒瓢。甜瓜除毛甜瓜外,最有名的是铁蛋瓜,果实只200克左右,一株可产2—3个果实,果皮未熟时墨绿色,成熟后呈金黄色,果皮厚3毫米,果肉有白色、绿色两种,含糖量高达19%, 耐贮运。还有小白瓜,果皮肉皆为乳白色,现采现吃,脆甜肉细,含糖量一般在15%,是早熟品种。70年代引进的白兰瓜品质甜美耐贮藏。产品闻名于国内外,销往香港、北京、天津、上海、沈阳等二十多个大中城市,销量达855万公斤以上。
  1990年嘉峪关赛瓜节获两个铜牌奖杯,1992年兰州丝路赛瓜节获甜瓜二等奖,西瓜三等奖,被甘肃省人民政府评为“省优农产品”。吸引了全国三十多家报刊记者前来访问,并在各大报刊发表文章予以报道,《浙江日报》记者耒永祥评述“沙漠瓜州的瓜格外甜。当我们品尝汁多味甘的西瓜和白皮、绿肉的白兰瓜时,一丝凉意沁人心脾。安西瓜确实誉满天下、名不虚传”。元代诗人耶律楚诗句“鲜瓜出于当年秘,可度来年又一春”,是否在描写瓜州瓜的独有的风味哩!
  三、种植范围与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安西县委、县政府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把瓜州蜜瓜生产当成了富县富民、宣传安西、增近协作联谊的钥匙,作为“拳头产品”重点来抓。1995年又列入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县上成立了白兰瓜公司,还聘请甘农大瓜类专家马克奇教授来安西考察讲课,促进了安西瓜类生产的数量、品种、品质和经济效益的提高。1978年甘肃省外贸公司开始向河西转移白兰瓜出口瓜基地。县农副公司从兰州青白石引进白兰瓜,在环城乡四工村试种了100亩,获得成功。1979年扩大到瓜州、南岔, 共种植270亩,当年创出口香港7.35万斤。1982年出口数量达到92.7万斤,成为甘肃省新型白兰瓜出口基地,一直延续至今。1983年白兰瓜公司从甘农大引进73—2白兰瓜、黄河蜜,从新疆121团和哈密市引进炮台红、克可奇和冬瓜7232等哈密瓜和红优2号西瓜等。甘农大在安西县良种场试种黄河蜜瓜取得成功。由安西县瓜类研究所在县水管站西侧,选隔离区好的地块,繁育良种14亩,籽种全部供应大田生产。1985年在九北、九南、四工、三工村种植了100亩,1986年扩大到400亩,1988年扩大到500多亩,效益显著,与红优2号西瓜一并起身,至今仍独占鳌头。现在瓜州蜜瓜生产已成为安西八大支柱产业之一。环城、瓜州、南岔三乡已成为瓜类生产基地,西湖、踏实、三道沟、河东都种植了一定面积的瓜类。1985年全县食用瓜生产面积已达11300亩, 亩产一般在3000公斤,高产达到6000公斤,经济收入亩产达2500元左右,发展前景良好。
  四、栽培技术演变安西区内早年种瓜基本是平作、等距离单行种植。行距2—2.5米,株距近尺,亩保苗700—1000株,施基肥也全用土杂肥,采取全面施地;追肥多用羊粪、大粪、油渣或压苦豆子绿肥;整枝采用单蔓式,西瓜留主蔓,甜瓜主蔓留一片真叶或留子叶打顶,选留一条子蔓座瓜,座瓜节前的孙蔓则全部摘除,整个生育期浇2个水,亩产一般只1300—3000斤。1983年以来,开始推广旱塘起垄栽培技术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历经多年的努力,现在已全部采用旱塘起垄地膜栽培。实践证明这种高产栽培的优点是:具有提高地温、保墒保肥、抑制杂草,轻便省力,减轻以至预防瓜类病害发生,促进高产的特点,很受瓜农喜爱。
  五、主要栽培技术规程
  1、整地施肥与作塘。灌足安根水,土地耕层上虚下实,墒情足、地面平整、细绵、无根茬;施肥,甜瓜地以基肥为主,西瓜地以追肥为主,亩施农家肥5方,过磷酸钙100公斤,或油渣100公斤, 磷二铵25公斤。集中撒施沟内后,再开沟起塘,沟壁拍实拍光;塘向以南北向最好,甜瓜塘距2米、西瓜塘距2.5-3米,水沟宽0.4—.6米,沟深0.3—.4米。
  2、播种铺膜与种子处理。种子处理前精选一次,去破籽、秕籽、杂物、杂质,在太阳下1一2天。热水烫种,西瓜用60—70°C, 甜瓜用55℃,相当种子体积3倍的温水烫种10分钟,并迅速搅动,降温后再继续浸泡4一6小时。药剂浸种用硫酸链霉素100—150倍水溶液浸种15—20分钟,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小时, 捞出种子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凉干播种。播种期,在日平均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即四月中、下旬进行播种。播种密度,西瓜株距45厘米,亩保苗西瓜为900—1000株;甜瓜1400—1450株。播种方法:先按株距挖好播种穴或开沟播种,沟宽深各为10厘米, 以接触地墒为宜,小铲点种,每穴下籽3粒,种子平放,深度3—4厘米。覆膜选用1.45米的超薄膜,顺水沟铺膜,在塘面离沟边30厘米处开一小槽,将膜压入土内,沟底的膜上撒些细土使膜沉入沟底。
  3、田间管理。幼苗出土后,及时破膜放苗,瓜苗子叶展开后间苗,每穴留2株;长出第一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一株健壮苗。整枝,甜瓜采用双蔓整枝,瓜苗5叶期,主蔓留4叶摘心,选留第2、3子蔓,其余全部摘除,当长到60-80厘米时,两子蔓同时摘心, 留长3—5节上的孙蔓座瓜,瓜前留1叶摘心,座瓜节前的孙蔓全摘除,一株留1个瓜。西瓜采用单蔓整枝,当瓜蔓长30厘米时,选留主蔓,其余蔓全部摘除,留第2或第3雌花座果,在瓜前瓜后压蔓。水肥管理,甜瓜追肥在果实膨大期亩追磷二铵20公斤。西瓜追肥需2次,亩追磷二铵20公斤,尿素15公斤,第二次在果实膨大期亩追磷二铵20公斤。叶面喷肥,西甜瓜在抽蔓期和果实膨大期进行叶面喷肥2次,整个生育期浇水3次。并注意做好人工辅助授粉。
  4、病虫害防治,以防为主。在伸蔓期可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溶液或可湿性硫磺粉300倍液喷雾1-2次,在生长过程中应注意防治蚜虫和红蜘蛛。
  5、成熟后收采时间。甜瓜宜上午进行,带把剪下,西瓜宜在早晚进行,都要做到轻摘、轻拿、轻装运,丰产丰收。农业新科技在安西的推广谢正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安西县的农业技术推广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到1995年县农技服务中心共有职工30名,其中高级农艺师2人,农艺师6人,助理农艺师6人。试验室等基础设施建筑面积约达5000平方米,有实验基地200亩。机构健全,电化教育、化验测试、微机处理手段先进,固定资产总值达100多万元。
  “中心”建立10年来,在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发展生产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85—1995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由269公斤增加到503.5公斤,平均亩产增加234.5公斤,是前30年平均速度的4.67倍;棉、油、糖、瓜、果、菜等种植各业都得到了较大发展,经济收入占种植业的5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县农技中心在1987—1994年先后13次分别受到国家农业部、省委、省政府、省农委、省农业厅以及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中心”主持和合作的推广、示范、研究项目有2项获省科技进步奖,17项获农业部、省农业厅和酒泉地区进步奖。
  “中心”技术人员在省级以上科技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13篇,在省以上专业学术论文集入选3篇。有两篇论文入选《中国农业文摘》,有一篇论文被国外权威期刊选用。10年来,“中心” 在农业新技术推广服务上重点做了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广中低产田综合治理技术根据土壤普查,1986年前我县亩产250公斤以上的一类地,只有8.4341万亩,占总耕地的30%;亩产175—250公斤的中产田8.3624万亩,占总耕地29.7%;亩产175公斤以下的低产田11.3149万亩,占总耕地40.3%;中低产田总面积19.6773万亩,占总耕地的70%o依据造成低产的主要障碍因素,我县的中低产田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盐碱低产型,有6.06万亩,占中低产田的46%;二是风沙低产型,有0.8715万亩,占中低产田的4.4%;三是贫肥低产型,有6.3712万亩,占中低产田的32.3%;四是其它障碍低产型,面积3.3862万亩,占17.2%。
  1987—1990年,县上由主管县长负责,由农技中心承担开展了中低产田综合治理,改造区包括三道沟、河东、布隆吉、环城、瓜州、南岔六乡镇。实际落实中低产田改造面积10.7184万亩。有82名县乡村组干部(技术干部33名)、130名农民技术员参加了这一工作。组织动员群众通过挖碱换土,四年累计3.384万亩,挖出碱土38.97万立方,秸杆还田23.184万亩;种植绿肥5.382万亩;配方施肥41.7万亩;机械深翻44.856万亩;叶面施肥79.8万亩;冬灌杀碱6.0万亩;补充微肥38.18万亩;拉沙压碱17.284万亩;因土种植、合理倒茬、推广良种等综合措施治理。1990年改造区中低产田小麦平均亩产335.7公斤,比基础亩产增117」公斤,增长53.8%;土壤地力基础产量达168.6公斤,比基础增27.06公斤;盐碱低产田一米土体全盐含量0.42%,降低了0.33个百分点;土壤有机质含量1.26%,提高了0.07个百分点。改造区中低产面积4.5335万亩,降低了42.23个百分点。四年改造六乡镇在中低产田上,累计增产粮食3933万公斤,新增产值2359.98万元,新增纯收益1281.84万元,推广投资增收率达到33.2元/元,农民得益率2.2元/元。该项目达到省内领先水平,省农业厅分别于1987年、1988年两次在安西召开中低产田改造现场经验交流会。
  二、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1982年首先在棉花上试验示范应用,结果表明亩增皮棉34公斤,增产率60%以上,并可提前7—9天吐絮。1986年以后大面积在棉花栽培上推广应用,主要栽培要点是:提前播期7天左右,采用幅宽140cm厚度0.008—0.006mm地膜,一膜盖5行,留40cm空档,膜内行距25cm,株距16.5cm,机械铺膜播种,亩保留1.3万株左右。其次是在玉米栽培上应用,1984年在河东乡试验,地膜覆盖玉米平均亩产900公斤,比当地大田玉米增加300公斤以上。1985年以后在大田玉米上推广。栽培技术要点是:大田玉米宽窄行种植,宽行66cm,窄行33cm,幅宽70cm,地膜覆盖窄行, 在膜上种2行玉米,亩保留4000株以上。由于地膜覆盖适应范围广,增产效果明显,以后又普遍应用于瓜类、蔬菜及甜菜栽培。到1995年,全县地膜覆盖面积达8万亩,占蔬菜、瓜类种植面积的95%以上。占棉花种植面积的80%以上。占甜菜面积的60%以上。占玉米面积的30%以上。1995年示范试种地膜覆盖小麦栽培,展示了较好的推广前景。
  三、推广模式化栽培技术
  九十年代以前,安西县所推广的各项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大都是单一的。九十年代以来,由于“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要求各项措施综合组装配套,所以开始推广模式化栽培技术。这也是九十年代农技推广区别于以前的显著特点。1990年以来主要推广了三种类型的“两高一优”种植模式:
  一是“吨粮田”栽培模式。这是高产田建设的主要模式,包括两种种植方法:⑴小麦玉米相间带状种植。标准带幅160cm(80:80),6行小麦2行玉米,各种措施优化组合,亩产可达1000公斤。1990—1995年此种模式累计推广14万亩,平均亩产800公斤,其中900公斤以上占4.2万亩。平均亩产比单种小麦、玉米高出400到100公斤。⑵玉米单种地膜覆盖。种植中晚熟品种, 亩保苗5000株以上,最高亩产1000公斤。此种模式累计推广3.1万亩,平均亩产比露地栽培玉米增加200公斤左右。
  二是“双千田”栽培模式。包括小麦西红柿种植、小麦带甜瓜、小麦收后复种大白菜或萝卜、玉米甘兰萝卜带套种、玉米带笋子、早晚熟玉米相间带状种植等十余项种植形式,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及光热资源,使同一块地粮食亩产过千斤和现金收入超千元。这种模式由于耗费劳力较多,推广面积较大的主要是小麦收获后复种大白菜或萝卜。
  三是“高效田”栽培模式。包括甜菜带种蚕豆、甜菜带种胡麻、小麦带甜菜、棉花套芝麻、地膜棉花、地膜瓜类,拱棚甜瓜等种植形式。通过模式化栽培管理技术,达到亩产收入1000元以上。
  四、推广配方施肥效果技术配方施肥就是按照土壤养分、地力基础、投资效益等因素,制定经济合理的产量指标,将用肥品种、数量和技术,提供农户进行科学施肥的方法。它与传统施肥方法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改变了 “看天、看地、看庄稼”的经验施肥,把科学施肥提高到诊断仪器化、概念数量化、计算公式化的水平,有利于协调土壤养分与作物需要的平衡。1985年县农技站在河东乡示范配方施肥1.9983万亩,在化肥总用量与常年持平的情况下,将氮磷比由1:0.5左右调整到1:0.75,亩产增加24.5公斤,仅此一项全乡增产小麦48.96万公斤。从198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配方施肥,至1988年作为一条显著的增产措施已被群众认识和接受,当年完成配方施肥17.694万亩。其中小麦13.6746万亩,玉米2.182万亩,甜菜0.4854万亩,棉花0.784万亩;配方施肥小麦亩增产21公斤,增收11.76元玉米亩增收14.06元;胡麻亩增收10.80元;甜菜亩增收19.25元, 棉花亩增收9.90元。1988年仅推广配方施肥一项全县农民增收214.72万元。至1995年配方施肥仍然是“两高一优”农业的重要科技措施继续推广应用。1986年至1995年累计推广配方施肥面积180万亩(次)。
  五、推广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
  1、瓜类疫病防治。1986年安西果用瓜生产基地环城、瓜州、南岔三个乡和县农林三场种植果用瓜1.0998万亩,占全县瓜类面积的97.9%。7月初,部分瓜田岀现死秧烂瓜,到7月下旬至8月上旬,死秧烂瓜面积达到0.8352万亩,占种植面积的74.3%,平均发病率80%,药剂防治效果不佳,有684亩西甜瓜绝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1988年至1990年,县农技中心与省农科院植保所协作,开展西甜瓜死秧烂瓜研究,经过三年工作,确诊为瓜类疫病,弄清了病源及浸染循环规律,提出并示范推广了经济有效的旱塘种植的防病措施,彻底控制了瓜类疫病危害。该技术的推广同时也结束了我县瓜类主产区世代相传的平塘种瓜的历史。2、玉米茎基腐病综合防治。1990年全县种植小麦玉米带田3.01万亩,环城、瓜州、南岔三乡2.23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4.1%。在7月下旬,正值玉米抽雄期,该三乡突然发生带田玉米大面积折倒现象。据调查发病面积0.9221万亩,发病率在20%以上的面积0.634万亩,绝收面积620亩,造成当年直接产量损失125万公斤,经济损失50万元。
  1991年“中心”主持酒泉地区科技处下达的“玉米茎基腐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课题。经过两年的工作,摸清了该病发生危害情况,确定了致病病原菌,基本上掌握了该病发生规律,明确了该病主要危害高感品种SC704,筛选出了有效药剂,并拟定出了更换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规程,同时开展防治。累计示范面积0.725万亩,示范区平均发病率7%。累计推广综合防治技术1.85万亩,平均亩挽回玉米损失128.8公斤,总计挽回损失238.3万公斤,经济效益达110.32万元。1992年7月25日至260,课题通过了地区科技处组织的验收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课题选题准确,密切联系生产实际,技术路线正确,试验设计合理,资料齐全,数据可靠,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病源研究方面,在国内首次明确了平脐蠕孢菌引起玉米茎基腐病,并进行了品种抗病性测定,明确了 SC704是该病的高感品种,摸清了该病流行的栽培与环境条件,筛选出了有效的防治药剂,不仅有较高的实践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价值,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课题1993年被评为酒泉地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棉花蚜虫综合防治。1994年和1995年两年,棉花蜗虫在我县大面积发生。1994年全县植棉4.4467万亩,百株蚜量1000头以下的轻发面积2.574万亩,占植棉量的57.8%;百株蚜量在3000头的较重发面积0.786万亩,占17.6%;百株蚜量3000头以上面积0.0856万亩,占1.9%.—些蚜虫发生严重的地方,如城北一队个别地块,单株棉蚜量7月初达到1100头。1995年全县植棉4.9万亩,棉蚜发生危害情况与1994年相当。为控制棉蚜蔓延危害,确保棉花生产,两年间县、乡、村、组干部与农户紧密配合,运用“中心”提出的综合防治措施,通过早春消灭城市室内花卉及城郊日光温室越冬虫源,合理密植,改变传统施药方法,推广涂茎、滴心等隐蔽用药法,保护利用天敌生物防治等方法,控制了虫害,取得了较好的效益,预计挽回皮棉损失9000—10000担。
  4、玉米螟综合防治。玉米是安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1991年从敦煌传入危险性害虫玉米螟,到1994年西三乡玉米螟普遍发生,有虫面积1.019万亩,面积达91%,平均被害株率48.1%, 对当年产量造成了一定损失。1995年环城、瓜州、南岔三乡开展了大规模综合防治,主要采取的措施:一是3月底以前摸底处理玉米秸秆,运用粉碎、碾压、切铡等方法消灭越冬虫源。据调查,越冬有虫株率42%,百株秸秆活虫数28.9头。截止3月31日・,三乡两场5396个农户留存的玉米秸秆全部处理完毕。二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咲喃丹颗粒剂灌心防治。通过综合防治,基本控制了该虫危害。
  六、推广日光温室生产蔬菜技术
  1985年以前,安西县城乡人民冬季无新鲜蔬菜食用。1986年后,开始推广塑料温室蔬菜生产,缓解了冬季新鲜蔬菜市场供求矛盾。但由于常规温室冬季生产需要烧煤加温,生产成本高,费工费时,推广难度大,所以淡季蔬菜供应主要还靠张掖、敦煌等地贩运。1992年“中心”推广塑料薄膜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蔬菜冬季生产技术,此种温室建造设计科学,建造材料就地取材,采光保温性能好,不需人工加热即可进行冬季生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重点推广项目。当年在环城乡中沟村建起彭德、孙国春两个较标准的示范棚,在秋末到早春一个生产季节,种植芹菜、油菜、韭菜、葫芦,产量分别为2400公斤和3000公斤,折合亩收分别为1.1万元和1.2万元。由于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建造一次性投入较高,县乡通过贴息贷款,少量辅助等扶持措施,加大推广力度。到1994年在环城乡推广高效节能日光温室204个,面积90亩。
  在三道沟镇建示范棚3个,面积1.4亩。1995年全县又新建日光节能温室200个,面积近百亩。至此,县城居民冬季新鲜蔬菜需求量的80%可由本县自己生产。
  七、推广新型植物激素应用技术新型植物生产调节剂的推广应用,是农业生产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自80年代中期以来,安西县植物激素的推广应用品种逐年增多,面积逐渐扩大,对増加作物产量,尤其是经济类作物产量发挥了作用。主要推广应用品种:一是调节株型,控制株高类,品种有缩节安、助壮素、多效唑等;二是化学催熟剂,如乙稀利等;三是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增加作物抗逆性类,品种有叶面宝、喷施宝、丰收素、抗旱剂等。近十年来植物激素的应用面积,每年都达粮食作物的80%左右,经济作物的95%以上。
  八、推广各类农作物良种应用技术进入90年代以来,种植业各项栽培技术的优化组合、组装配套,使得栽培管理技术日臻完善。这就要求必须要有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综合形状优良的品种与之配套。据此“中心”与种子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了进行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工作。这一时期引进推广的农作物品种主要有:小麦新品种、新品系:78152—6、7717、酒春1号、武春121、78—11等;玉米新品种: 丹玉13、农大60等;西瓜新品种:新红宝、西农8号、郑杂系统等。各类蔬菜全部用杂交种或优良常规种子代换了老品种,这些优良品种的推广,对安西粮食平均亩产上千斤,高产田亩产过吨,高效田经济收入的大幅度提高起了重大作用。安西黄牛樊标林安西牛是长期繁衍在甘肃最西端的蒙古牛类型的役用地方品种。全县均有分布,但以踏实、桥子、布隆吉地区所产最优良。故又名“桥子牛”、“踏实牛”。对环境条件有特殊的适应性。近二十多年来向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山东、安徽、浙江、新疆等省区和本省庆阳、平凉、天水、定西、临夏、张掖等地(州)输出近万头各种用途的牛。由于有耐热、耐寒、耐牧、抗病、耐粗饲,较广的适应性等特点受到省内外的好评。1982年8月被甘肃畜禽品种志编委会和甘肃省畜牧厅正式确定为甘肃省优良地方品种,列入《甘肃畜禽品种志》。1984年4月在中国畜禽品种志定稿会上列入《中国牛品种志》。被正式确定为全国优良地方品种。安西牛有如下特点:
  1、安西牛以黄、黑色为主,体质结实、紧凑,皮肤较厚,体毛较长、骨骼粗壮、肌肉发育中等,耆甲低平、背腰平直、胸部较深, 中躯较长、四肢短而粗壮有力,关节筋腱明显,四肢和躯体结合匀称良好。
  2、安西牛役用性能好,力量强大,行速快,灵敏,不怕酷热寒冷,容易调教。犍牛最大挽力为428.2公斤,占体重的96%。犍牛双套新式步犁,犁头茬地每小时0.77亩,犁二茬地每小时1—1.3亩。单套牛用胶轮车装化肥600—700公斤,日可行30—36公里,每秒钟速度为1—1.3米。过去大部分农户的耕地,拉运等重役由牛来承担。
  3、安西牛还具有较好的繁殖性能,在放牧管理,自然交配情况下繁殖成活率59.06%。母牛终生犊6—7头,饲牧条件好的母牛可产犊牛8头以上。保胎性很强,少流产现象,俗有“铁胎” 之称。
  4、安西牛适应能力强,耐粗饲、放牧性能好。安西夏季最高气温45度,冬季最低气温零下29度,全年有七级以上大风70天以上,蒸发量是降雨量的70倍。但安西牛在炎热季节不惧日光照射,不怕酷热,正常采食,放牧和反刍。在寒冷季节,不畏严寒,不惧寒风,一如既往地采食牧草残根枯枝。漫长的冬春季掉膘少,春乏少,死亡少。在植被稀疏的荒漠,草场上只靠放牧即能复膘体壮。不仅有较强的抗病能力,而且对不少疾病也有特殊的抵抗力。
  (作者根据安西黄牛选育委员会资料整理)风沙低头黄龙归顺——安西防风治沙造林纪略吉万祥沙漠是干燥气候和人为因素破坏自然界生态平衡的产物,是地球陆地表面特殊的自然景观,沙漠化则是举世公认的威胁人类生存的大害之一。
  历史上的安西,风大沙狂。据资料记载,安西农区边缘的风沙线长达250公里,风沙口有40多个,雨量稀少,年降水量只45.7毫米,蒸发量则高达3140毫米/年。解放前,一年中大风天多达150天,其中7级以上大风要刮70多天,最大风力12级,年平均风速3.7m/秒,且多为东西向。夏季炎热,冬则寒冷,一年四季,时有风暴,一刮起来飞沙走石,黄土弥漫,数日不息,有黄风、有黑风,沙助风威、风借沙势,昔日安西新城的东西城墙,被风吹开了许多裂口,如排齿之倒立。旧县城东南城墙两面被黄沙填平,老乡骑毛驴进城,可径直越墙而过。五营村、三工、四工一带确实是无风满地沙,有风不见家,小风填渠路,大风埋了家,沙丘压良田,流沙埋庄园,小麦种三遍,只收二、三斗。住在风沙口上的农户,在冬春时节,望沙兴叹,有时一夜梦醒,积沙填满院落,堵住了屋门。彭家桥一段的安敦公路每逢大风,积沙堵塞,车辆难行。曾经有位记者在报纸上描述:“出玉门,到安西,一月刮风29天,仅有一日不刮,还有半日阴天”。也有人赋诗:“登高远望一片沙,大风刮起不见家,冬还未到冰先结,春尽未睹桃梨花”。还有首歌谣:“昔日黄风拂树来,偏吹尘土上层台,一年三百六十日,纵有双门亦半开”。“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石头跑,十年九年灾”。乍听起来似乎有点夸张,但这也并不完全失实。那时,一个有24000平方公里的安西县,只有8万余亩耕地,粮食播种有的年份要种二、三遍才能保住苗,庄稼只能在风沙中挣扎生长,能长到一尺多高,亩产百八十斤就算不错。环城一带就有58户庄园被黄沙湮没,庄户人扶老携幼上新疆,流离失所,真是一幅“今君渡沙迹,累日断人烟”的情景,难怪多有人把安西惯称为“风库”。
  解放后,安西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人民在开展一系列生产、政治、群众运动的同时,也向风沙宣战,开展了防风治沙、植树造林、绿化家乡的群众运动。1952年县上成立了防风治沙委员会,县委书记常昆任主任,县长张义阁任副主任,以林业技术干部,造林模范为骨干,团结全县干部民众,负责全县治理风沙,植树造林,绿化家乡,引导人民认识“风非天意,沙非黄龙”,决不是越治越凶,要生存,要发展就要大家团结一心,发扬人定胜天的毅力,用积极的态度治理和开发利用沙漠,医治地球的“创伤”,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把治沙造林提上战略地位,列入工作日程,响从1983年开始综合治理,在流沙区内设立式方格罗布麻柴草沙23.4万米,又在沙丘低地处栽上红柳,花棒等沙生植物约1073亩并围栏封护,连续三年治理,有效地控制了流沙移动,保护了这里的农田和草原及120户庄园。
  封滩育草,保护植被。1983年以来县科协组织技术人员幇一万多户农家改灶节薪,减少草柴消耗年近2亿公斤,约2.5万亩植被免遭破坏。在沙生植物生长区,封育面积达56万亩,其中有34万亩已封育成林,草原围栏72处,面积约6.5万亩,全县8个植被区都有人管护。
  农田防护林网建设。从70年代开展农业学大寨以来,全县各社队都以专业队的形式重新安排了农田、林网、渠、路配套,共营造起各类防护林带4268条,全长约2388公里,91%的农田实现了林网化,为农业高产稳产提供了生态屏障。绿化面积已达45万亩,绿洲覆盖率也由解放初的2.3%增长到14.4%.沙退人进,耕地面积也比建国初增加了二倍,风沙危害天气的程度,也明显减少5%左右,粮食产量连续丰产、丰收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凤库"变粮仓,已成为河西商品粮基地。
  47年以来,安西防风治沙造林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五十年代以防风固沙为主,着重发展了沙枣人工林;六十年代大造成片林,保护植被,着重发展了梭梭、花棒、红柳、拐枣等沙生灌木固沙林;70年代以抓农田林网化和住宅四旁植树为主,发展速生杨树;80年代以防护林、经济果木林建设同行,向林果经济发展,苹果、桃、杏、梨、葡萄、红枣齐头并进。90年代开始了向高效林业发展,止1995年底统计,全县已有果园面积15749亩, 年产各类鲜果约151万公斤,除本地市场供应外,还销往邻近县市。如元帅苹果、锦丰梨、无核葡萄、大红枣,已全部代替了毛桃子,酸杏子,又硬又涩的沙果子,前景方兴未艾。
  总结防风治沙,提高苗木成活率的基本经验是:⑴三分造、七分管,落实谁造林,谁所有,谁管护的造林政策;⑵改平地加境成片造林为开沟带状造林,既减少水的浪费,又能提高成活率;⑶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种,盐碱地栽沙枣,风沙口栽沙生灌木,农田防护植白杨……;(4)统一规划,林跟水走;(5)大搞群众性义务造林。
  寸草遮丈风,流沙滚不动。四十七年来安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现今已基本上实现了让风沙低头, 黄龙归顺的夙愿。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鉴于安西绿洲地处祁连山、马鬃山,两山对峙呈嗽叭状的大缺口,土地沙漠化剧烈发展区域,治沙防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任重道远,牵涉面广,只有发挥全体民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开展社会主义大协作,综合长远利益,依靠科技进步,调集科技力量,兴利除弊,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干,安西人民治理风沙,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的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二辑

《瓜州文史第二辑》

瓜州文史第二辑讲述了瓜州的文化历史;历史纪事和人物春秋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