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纵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文史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551
颗粒名称: 经济纵横
分类号: F124
页数: 10
页码: 33-42
摘要: 双塔堡水库,位于安西县境内疏勒河中游双塔堡以西约3公里处的乱山峡口修建的一座拦河蓄水大坝。拦蓄疏勒河发源于祁连山的泉水、雨水和融雪,灌溉着下游环城、瓜州、南岔、西湖四个乡和小宛、西湖两个国营农场的20万亩土地,是双塔灌区农、林、牧业和人畜用水的唯一水源。双塔堡水库是1958年甘肃省水利厅水电设计院设计、河西建委与省劳改总队负责施工、张掖地区行政公署领导修建的,于1960年2月竣工。建成后有效库容1.15亿立方米,实际灌溉面积19.64万亩。双塔水库自建成运行以来,曾进行了四次较大的改建及加固处理。目前双塔水库已全面发挥了蓄水、防汛、养鱼、旅游等经济效益。双塔堡水库管理所,现有职工30人,隶属县水利局管辖。
关键词: 经济纵横 经济发展

内容

双塔堡水库修建纪实杨昌廷双塔堡水库,位于安西县境内疏勒河中游双塔堡以西约3公里处的乱山峡口修建的一座拦河蓄水大坝。拦蓄疏勒河发源于祁连山的泉水、雨水和融雪,灌溉着下游环城、瓜州、南岔、西湖四个乡和小宛、西湖两个国营农场的20万亩土地,是双塔灌区农、林、牧业和人畜用水的唯一水源。
  双塔堡水库是1958年甘肃省水利厅水电设计院设计、河西建委与省劳改总队负责施工、张掖地区行政公署领导修建的,于1960年2月竣工。原设计库容2.4亿立方米,灌溉面积65万亩。建成后有效库容1.15亿立方米,实际灌溉面积19.64万亩。水库西距县城52公里,北距国道312线3公里,建库的地质、地理条件十分优越,主要工程特性是:本流域面积3.4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9.44立米/秒,多年平均经流量2.97亿立米,设计洪峰流量460立米/秒,校核洪峰流量860立米/秒。保坝洪峰流量1080立米/秒,多年平均年输沙量约180万吨,新核定总库容2亿立米,灌溉调解库容1.2亿立米,淤积库容0.37亿立米(现被淤满),主坝顶最大高程1332.8米,长1040米,坝型为混凝防渗心墙与两端粘土心墙相连接的砂粒石坝壳,最大高度26.8米,最大坝底宽度149.31米,最大坝顶宽度6.5米,坝基防渗形式为粘土截水墙及混凝土防渗墙。
  水库的其它主要建筑设施有:⑴副坝,长199米,最大坝高17.3米,坝型为粘土心墙、砂坝壳、坝顶宽度5米,最大底宽86.9米 ⑵第一、二围堤,顶长1007米,最大坝咼5.7米,最大底宽24.7米, 顶宽3米,坝型为混凝土防渗面板碎石坝;(3)正常溢洪道,型式为开敞式实用堰,孔数与净宽为8X3.55米堰,顶高程1327.5米, 最大泄洪503秒立米;(4)非常溢洪道,型式为开敞式梯型堰,宽度12米,堰顶高程1326.2米,最大泄洪量271立米/秒;(5)泄洪渠,长4.3公里,上段底宽35.4米,下段被洪水冲刷为不规则的沙粒河道;⑹保坝泄水工程,形式为开敞式梯形堰,宽度25米,堰顶高程1325.5米,最大泄洪671立米/秒;(7)输水洞,形式为半园拱直墙型,断面尺寸3x3米,洞长78米,进口底部高程1315.4米,最大输水量48立米/秒;(8)公路桥为微弯板桥,跨度32米,荷载汽15挂80,桥面净宽6米;⑼对外通讯电话线, 长52公里,与县邮电局联网运行;(10)对外沥渣公路,长9公里, 进出口均与国道312线连通;(11)库区绿化工程,绿化面积1000W, 渠、林、路配套;(12)小水电站,形式为引水式,发电量50千瓦;(13)成渔及鱼种培育池,面积60亩。
  双塔水库自建成运行以来,曾进行了四次较大的改建及加固处理。第一次是1970年新建输水洞,完成国家投资62.8万元,因原输水洞建于副坝坝底,洞身混凝土已被冬融严重破坏,框架形的混凝土闸室,已被大风及冰冻力推坏,如继续使用,已有很大危险,因此,于1970年,新建于主坝北头的花岗岩山体内。第二次是1978年至1984年的全面加固处理工程,完成投资1733万元,因在初建时处在大跃进的年代,施工质量差,且又在施工过程中不恰当的改变了部分原设计,使水库蓄水以后,不断出现问题,被国家列为“险病库”,限止蓄水1.15亿立米带病运行。主要问题是基础渗漏严重,最大为0.24立米/秒,主坝体断面偏小,上下游边坡不稳定,粘土心墙质量差,基础处理中,在桩号0+580—0+890米段的主河塘中有14米厚的碎石复盖层未开挖至基岩,旧输水洞未封闭,泄洪系统不健全,缺乏通讯和交通设施,不利于安全度汛和管理。本次加工处理工程由省水电设计院设计,成立地县级的工程指挥部负责施工。参加施工的队伍有省工程地质队、省汽车运输队、省设计院地质二队、地区水利机械队、地区酒运司车队、安西县受益区民工、以及前来承包施工的江苏、浙江、武威、古浪、定西等民工队,高峰期施工人数达1300多人。于1985的2月由省、地组织验收后,交付使用。
  第三次是1991年至1992年,又对加固处理后还未列入的尾工工程进行了施工,完成国家投资57.3万元。主要工程项目有: 泄洪渠底部浆砌,输水渠石方开挖与浆砌后衬砌、船坞、码头等,由省水电设计院设计,双塔水库管理所组织施工。
  第四次是于1993年对第一围堤又进行了防渗处理,完成国家投资8.5万元,由省水电设计院设计,双塔水库管理所组织施工。
  以上四次改建加固及1958年的新建工程,共计完成国家投资2529.6万元,完成各项工程量298.72万立米,完成劳动工432.43万工日。目前双塔水库已全面发挥了蓄水、防汛、养鱼、旅游等经济效益。一次性最大蓄水1.73亿立米,最大年经流量2.52亿立米,不仅各项工程设施的质量坚固耐久,表面美观大方,1987年经水电部审核,评选为部优质工程,发给了奖杯、奖牌,而且灌区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也显著提高,每年到水库旅游观光的游客也逐年增多,水库管理所还开设了汽艇、摩托艇水上乘游及垂钓、三角亭、龙凤亭观赏等服务项目,今后还将开设水上飞人、库宾游泳、活鱼餐厅等经营项目,继续繁荣和丰富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 更好地贡献四化大业。
  双塔水库还有待开发的水库资源。经省水电设计院1995年实地勘测,可建装机为2400千瓦的水电站一座,初步设计预算,需投资2400万元,建成后可输入县城11万变电所,与国家电网并网运行,不仅可以缓解安西的缺电局面,而且可年增加产值320万元,是一项有发展前景的能源工程。
  双塔堡水库管理所,现有职工30人,隶属县水利局管辖。主要负责水库的安全、蓄水、防汛及灌溉调度,还开办了一些多种经营项目,种地70亩,养牛80头,植树1200亩,库区养鱼,年产鲜鱼8万斤,还将要开发成为全县发展渔业支柱产业的渔种培育和鱼饮料加工基地。
  三十多年来,双塔堡水库的职工以库为家,以库为荣,常年累月战斗在深山荒漠,为管好用好这座水库做出了显著贡献,为双塔灌区的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奉献了智慧和力量 。
  特予记叙。
  榆林河水库的修建与开发杨昌廷榆林河水库位于安西县踏实乡境内的榆林河水峡口。是1970年6月开工兴建,1973年10月竣工投入运行的。水库枢纽包括三部分,即土石坝、输水洞及溢洪道。设计最大库容为700万立方米,属于四等工程的小一型水库,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500年一遇校核。
  榆林河水库是榆林河灌区的灌溉水源,设计灌溉面积2.2万亩, 现有灌溉面积3.8万亩,受益单位有踏实乡和踏实农场,该水库的建成,大大缓解了榆林河灌区紧张的用水矛盾,为农业增产和农民致富奠定了基础。
  由于榆林河是疏勒河水系的一条支流,发源于祁连山脉西段北麓野马河,源头最高海拔5100米,其水源主要有野马山冰川和当年降水补给,源头北流入地下,到石包城以泉水形式流出地面,经南向北汇流至水峡口,再折向北偏东流,经踏实,截山子流入疏勒河,全长130公里。榆林河上游处于祁连山区与前山区,植被较好,长有稀疏灌木林,降水量相对较多,属高寒半干旱气候;中游水峡口以上地带为戈壁山丘,植被较差,河谷窄深,河床岩性坚实渗漏小;水峡口以下,河流进入冲积戈壁宽阔地带,地势南高北低,渐趋平缓,地势山坡度约1/100—2/100,水土流失严重, 气候干燥,风沙大,属温带干旱区。整个流域由南向北随地势的降低,气温逐渐升高,蒸发量逐渐增大,降水量减少。
  榆林河水库坝址以上,河流长80公里,集水面积2800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20.1%,坝上游8公里处曾设有蘑菇台水文站,该站集水面积2474平方公里,据调查由于榆林河经流年际变化比较稳定,1967年迁站停止观测,从13年完整的资料中分析: 榆林河全年降水量63.2毫米,年蒸发量3020.2毫米,多年平均径流5500万立米,多年平均流量1.74立米/秒。
  该库三大枢纽工程的主要特性是:大坝为粘土心墙、砂砾石外壳坝型、大坝高33米,坝顶长224米,顶宽6—8米,坝底最大宽度155米,坝顶高程1577.1米。粘土心墙顶宽4米,最大底宽23米,咼31.6米。在坝基部分设有万仝滞水墙,墙高1.5米,顶厚0.4米,底厚0.8米,滞水墙总长174.7米。输水洞为城门洞型,未衬砌,由洞身、进水闸、竖井三部分组成。纵坡为百分之一,最大输水能力6秒立米,洞身为2mx2m的方形无压洞,进口底,高程1558米,洞身长180米。溢洪道位于输水洞右侧,进口度5孔4.8米宽的闸门,其形式为宽顶堰结构,采用电动葫芦启吊钢闸板,最大泄洪流量425秒立米,泄洪道全长247米,纵坡为1/200,最大泄洪量460秒立米,出口用浆砌石衬砌,与老河塘采用跌水连接,立高于输水洞出口后的总干渠顶部。
  该水库于1966年一1967年由原河西建委水利勘测规划队勘察,在此基础上,酒泉地区水电处设计队进行了勘测设计。水电处工程师王永胜同志为勘测、设计、施工中担任技术总负责。县上还在工程现场成立了工程指挥部,调集得力干部加强领导,前期全由踏实人民公社和踏实农场从各生产队抽调兴建。后期因劳力不足,影响按期竣工,县上又决定从全县各公社抽调农民支援。干群团结战斗,辛勤劳动,历经三年的不懈努力,终于1973年10月竣工,共完成国家投资155.98万元,完成各项工程量62.94万立米,耗用水泥686吨,钢材88.9吨,木材524立米,费工56.3万个。
  榆林河水库自建成运行以来,为踏实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发展的改善起了决定性作用。水库全面发挥了蓄水灌溉、防汛、抗旱的经济效益,灌区农作物产量逐年上升,为国家在农副产品收购及公购粮交售等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但由于该水库上游河道纵坡落差大,流域面积内植被差,汛期水土流失严重,使水库的淤积日益加大,坝前淤积高程已达1566米,较原河塘抬高约22米,比输水洞底高程高出8米,库区3.5公里的河道内,目前总淤积量已达350万立米,将库容仅有700万立米的水库,一半已被淤积了,每年冬春季约有1300万立米的来水量被白白流走,降低了水库的兴利效益,灌区缺水现象日趋严重。根据榆林河水库的坝址条件,水库不可兴建二期工程,增大库容和新建排淤设施,从根本上解决泥沙淤积,再次充分发挥水库的兴利效益仍是有前景的。
  榆林河水库扩建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于1990年委托甘肃省水利厅工程地质建设公司勘测设计所搞出,已报省水利厅审查通过。根据可研报告扩建加固后,总库容为1590万立米,保灌面积5.8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1万亩。扩建加固工程包括大坝加高9.3米,新建输水洞及排沙设施,扩建加固溢洪道。初步概算,需总投资1759万元,需劳动工日21.4万个,施工期为三年。鉴于省上资金紧张,暂未得到批准。目前世界银行货款开发的疏勒河流域灌溉农业及移民工程已经国家通过,拉开帷幕,这对榆林河水库的扩建加固工程带来了可能与希望,灌区内18万亩宜农地,74万亩宜牧地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也将指日可待。辉铜山矿雄风犹在吕永成辉铜山矿位于甘肃河西走廊西端的安西县境内、兰新铁路线柳园车站西南25公里处的深山坳里。矿区绝对海拔1850米,年降雨量43毫米,年蒸发量3207.1毫米,冬季严寒,夏季酷热,四季干燥,属大陆性气候,自然环境比较艰苦。
  该矿1956年由甘肃省红柳园地质队发现并勘探。1958年由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筹建,1961年停建下马,后于1965年由新疆有色局续建。1970年10月经冶金部重新划归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开采,矿名为《白银有色金属公司辉铜山矿》。井下开采,设坑口,选矿、发电、运输、机修五个生产车间。管理机构有地测、技术、设备、化验、计量、安全、教育、政工、后勤、办公室等16个职能科室,还有医院、学校、职工食堂和农场,组织机构健全配套,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有职工888人,矿区总人口2550人。该矿生产铜精矿,综合回收金、银、铁、锡等,曾连续24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累计上交利润5800万元。经济指标一直保持在全国同类矿山前列。1987年6月因资源枯竭,白银公司辉铜山矿撤走,移交安西县地方开采。矿山易名《安西县辉铜山矿》。1988年12月为了扩大经营,加强对外联系,经中共安西县委、安西县人民政府决定更名为《甘肃柳园辉铜山矿》,内设四科一室三车间,有职工296人。接矿生产以来在中国有色总公司,兰州公司、白银公司领导和技术人员的热情帮助下,克服资源濒临枯竭,机械设备陈旧老化,技术力量不足、信贷紧缩,能源短缺的困难,全体干部职工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生产从恢复走向正规。年生产铜精矿1500吨,品位在16%—22%之间,达到部颁三级标准。1992年12月30日因铜资源枯竭,井下塌方危及竖井安全,铜生产正式闭坑下马。从1987年接矿生产以来到1991年底,5年时间里,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127万元,实现利润218.3万元,上交利税231万元,企业积累发展基金309万元。
  铜生产井下闭坑停产后,该矿依托矿山生产多年积累的工业基础优势和矿区周围资源优势,通过多渠道获取地质资料,请科研单位合作进行项目论证,及时调转船头,转向黄金生产,至1993年6月形成了30000吨/年的堆浸选金生产规模,当年生产黄金90公斤,完成工业总产值1038.38万元,实现利润126万元, 同时还完成了(古堡泉铁矿)的项目论证和红柳园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于1993年6月完成了总投资220万元的红柳园至柳园镇区1500吨/日的供水工程,沿着“以金为主、多业并举”的总思路发展生产。
  现在该矿已成为拥有400吨/日铜、铁选矿和30000吨/年黄金矿石堆浸能力。还下设了新金厂、古堡泉铁矿、碧玉山金矿、汽车队、柳园股份合作供水公司,柳园供销公司、金属镁冶炼厂等,最终形成了金、铜、铁、水、金属镁、商贸等集团化生产经营格局,雄风犹在,再度辉煌。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二辑

《瓜州文史第二辑》

瓜州文史第二辑讲述了瓜州的文化历史;历史纪事和人物春秋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