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前的安西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文史第一辑》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529
颗粒名称: 1993年前的安西概况
分类号: P941.7
页数: 7
页码: 219-225
摘要: 安西县,位于河西走廊西端,东接玉门,西连敦煌,南北界肃北,西北邻新疆哈密。总面积2413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荒漠戈壁占76.04%。地形南北向中央倾斜,东部向西倾斜。
关键词: 安西概况 自然地理

内容

安西县,位于河西走廊西端,东接玉门,西连敦煌,南北界肃北,西北邻新疆哈密。总面积2413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荒漠戈壁占76.04%。地形南北向中央倾斜,东部向西倾斜。县城地处东径94。45' —97° ,北纬39。52' —41°53'之间。内陆暖温和中温干旱气候特点突出,夏秋炎热,冬季寒冷,春季多风,降水少(45.3毫米/年),蒸发大(3140毫米/年),日照长(3260小时/年),积温高(大于或等于10摄氏度,积温3582.9摄氏度/年),年平均气温8.8摄氏度,7月为高温期月平均24.9摄氏度,元月为低温期月平均零下10.4摄氏度,无霜期152天。境内有疏勒河、榆林河两条水系,年径流量3.05亿立方米,均发源于祁连山。兰新铁路、国道312、313、215线交汇贯通,是新疆、青海、西藏和我省部分县市连接全国的必经之路。
  历史沿革安西,古称瓜州,因产美瓜得名,古乃群雄角逐,立国安邦必争之地,名取国家统一、西方安定之意,早在三四千年前,这里已有人类生息。春秋为西戎据:秦属乌孙月氏占据;汉初为匈奴占有,武帝元狩二年霍去病西征获胜,打通丝绸之路,敦煌郡在境内设有四县;三国为曹魏、晋置晋昌郡,南北朝设凉兴三县;隋唐改瓜州,五代为吐蕃、回鹘据有;北宋中叶西夏统治原沿瓜州;明置罕东卫,闭嘉峪关后再陷吐蕃;清收复关以后,始用安西为地名,先后置厅、卫、兵备道、府、直隶州等;辛亥革命后,民国2年(公元1913年)废州府制,改安西县,1949年9月28日安西和平解放。
  经济状况安西县辖10乡3镇,46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总人口76021人。有汉、回、蒙、藏、维等14个民族,汉族占99.3%。
  经济来源以农业为主,工业、商业近年获得较快发展。1993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24859.08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2237.02万元,农业总产值12622.96万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7倍、18倍和4倍。粮食总产量7079.81万公斤,棉花总产量261.871万公斤, 分别增长0.6倍和13.4倍,畜牧和瓜果蔬菜也相应发展。农业商品产值达7448.3万元,完成粮食定购2220271公斤,人均3865公斤, 农民人均纯收入1340元,增长4倍。工业以铅锌、铁、黄金、花岗石采选,加工为主,电力、农机、钢窗、粮油、棉花、食品、酿造、化工、建材、造纸、服装、五金、印刷、木器亦有一定规模。商业、供销、医药、石油、煤炭、物资等流通企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344.1万元。城乡储蓄存款12930.6万元,户均6178元。县级财政收入1848万元,比1980年增长8.7倍,年均增长66.9%1991年实现了收支平衡,不再享受国家财政补贴。
  资源优势地理位置优势:安西县城东距酒泉287公里,西南距敦煌117公里,西北距哈密360公里,东北距马鬃山区驻地公婆泉161公里。南部为祁连山前山地带,北部为北山,唯中部走廊东西贯通,为古“丝绸之路”的重镇,今为四省(区)通衢,兰新铁路、甘新、安若、柳格国道在境内交汇结网,地扼新疆、青海、西藏通向全国的咽喉。商贾要客,进出物资川流不息。
  旅游资源优势:安西县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其中榆林窟(俗称万佛峡)是国务院首次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创建于北魏,现存唐、五代、西夏、宋、元、清代壁画、彩雕41窟,第25窟为中唐杰作。西壁的极乐世界巨幅壁画及南北天王、文殊、普贤、西方净土、弥勒净土等画,结构严谨,造形真实,色彩鲜丽,神态生动。特别是线描,潇洒流畅,风格鲜明,为唐代壁画所罕见,弥补了莫高窟之不足,被艺术家誉为“国宝中的瑰宝”。所保存的象牙佛,为稀世珍宝。东千佛洞、唐锁阳城、清桥湾城等10多座古城遗址,也为世人仰慕。
  1937年4月,红西路军左支队在安西作战失利,为纪念红军将士,1988年安西县集资建起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塔,高27米。座落在城南公园之中。
  位于疏勒河中游的双塔水库,水面700多亩,总蓄水量2.4亿立方,为甘肃省大型水库之一,堪为浩瀚戈壁一大景观。布隆吉“人头疙瘩”(亦称雅丹地貌),已载入中国名胜大辞典,令游人陶醉。
  •209•瓜州文史第1辑矿藏优势:境内探明的矿种为金、银、铜、铁、锰、铅、锌、铬、花岗石、大理石、石灰岩、白云岩、莹石、磷、盐、重晶石、硅石、硅灰石、水晶石、石墨、芒硝等24种、78处。其中:黑色金属26处, 主要有铁矿19处,富矿占较大比重;有色金属27处,主要有金、银、铅、锌、铜等,金储量居全省之首;非金属18处,花岗岩居首位,储量大、色泽好、品种多、成材率高,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农业优势:全县耕地34万亩,主要分布在疏勒河中游和踏实盆地,地势低平。依靠疏勒河、榆林河及露头泉水建起的两座大中型水库和52座塘坝,328眼机井,全部为水浇田,旱涝保收。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61984千瓦,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3630台,户均有0.25台,粮食耕、种、收、打基本机械化。农作物大部分一年一熟,部分一年二熟。粮食占70%, 盛产小麦、玉米、蚕豆;经济作物占30%,已形成棉花、瓜类(白兰瓜、黄河蜜、西瓜、籽瓜)、水果(苹果、梨、葡萄、桃、杏)、蔬菜(茄、辣、西红柿、白菜、甜菜)、胡麻为主的批量生产基地。尚有281万亩宜农荒地待开发,被国家列为疏勒河流域开发重点县,前景广阔,林业地位重要:为防风固沙,改善气候,安西人民做出了不懈努力。全县累计堆筑防风固沙墙600多公里,保护和造林12.2万亩,其中天然林4.9万亩,人工林7.3万亩,路旁植树1890万株,营造农田防护林带3600多条,长达1800多公里,封滩育林,保护植被,成效显著。
  牧业占一定比重:有草原265万亩,其中优质草原42.5万亩。主要有牛、马、骡、驴、骆驼等大牲畜和羊、猪、鸡等家畜家禽。每年产肉约500万公斤,各类毛皮250吨左右。
  •210•★古史拾零★野生动植物优势:本县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7种,二类17种, 《国际濒危动植物种贸易公约》保护的一类动物2种,二类12种;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规定的41种保护对象。主要有雪豹、蒙古野驴、黑鹳、莺、金雕、大鷲、燕隼、红隼、黄爪隼、胡兀鹫、雕鹑、长耳鹑、小鹑、盘羊等。
  野生植物主要有麻黄、芨芨、甘草、罗布麻、锁阳、苁蓉等345种,尤以药臣“国老”甘草和可与人参媲美的“三九”锁阳等名贵中药材,驰名中外。
  城乡建设安西交通发达:境内兰新铁路东起疏勒河,西至红柳河,长285公里,沿线设有20个站。其中柳园车站为三级站,当地年客流量22.5万人(次),货运量104.6万吨。疏勒河站年客运量9.1万(次),货运量50万吨。兰新、安若、柳格公路境内里程分别为253、61、98公里;依托国道,县、乡、村道路已联结成网,大多为黑色路面。
  电力条件大为改观:1979年建起榆林河水电站一座,装机2台1000千瓦,输电线路331.2公里,1984年从803电厂到我县架设11万伏输电线路一条,全长158.14公里,全县用电困难得到缓解。
  邮电通信、电视广播建设初具规模:在乡乡通邮通话的基础上,1992年县城、柳园镇自动电话开通,装机1500门,比1985年增加近1200门,此后又相继开通了三道沟镇、瓜州、南岔乡的自动电话,现直拨电话号码已与全国并网开通。广播电视转播条件不断改善,开路电视节目播出2套,县城闭路电视节目播出8套,•211•瓜州文史第1辑并可自采、自编、自播。
  县城居民全部饮用自来水,农村77.6%的人口也饮用自来水。教育、科技、体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获得长足发展。
  渊泉镇为县政府所在地,位于本县中部绿洲。面积5平方公里,10304人,3个居委会,现址为1970年移建,已建成东西街5条,南北街2条,街心花坛两处。公园在县城南侧,红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塔座落其中。综合市场位于安敦路中段,商业供销网点遍布各街,交易活跃,市场繁荣。工业主要有电力、农机、钢窗、粮油、棉花、食品、服装、制鞋、地毯、五金、印刷、木器、水泥制品等。
  柳园镇位于本县西北,面积9000平方公里。镇政府距县城77公里,过去为戈壁荒山,1958年兰新铁路通车,因西藏、青海、新疆和我区敦煌等四县在柳园转运物资,乘车便利,单位、人口急增,于1960年正式建镇,集镇面积4平方公里,6个居委会,7467人,其中铁路人口占77.6%左右,主要有哈密铁路分局柳园办事处及车务、电务、工务、机务、水电、列检等13个段站和服务机构。围绕客货转运,地方工业和商业服务、文化教育等,驻柳单位达220个之多。花牛山矿、辉铜山矿、双井子铁矿、建材厂、综合营运公司是本县在柳园区域的重要工业企业。柳园镇现为安西的重要经济开发区,正在加紧建设之中。
  三道沟镇,位于本县东部。面积1130平方公里,11198人,其中农业人口9469人,占84.5%。有7个行政村,兰新铁路疏勒河车站设在该镇。1985年撤乡建镇。现有耕地3.4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蚕豆,经济作物有胡麻、甜菜、大板瓜籽、蔬菜等。红皮蒜、红皮葱是这里的主要特产。该镇与玉门一河之•212•★古史拾零★ 隔,交通方便,市场活跃。工业、商业、文教、卫生都有一定规模。既是兰新铁路与通往马鬃山口岸的桥马公路的连接点,又是疏勒河流域开发的中心集镇,前景广阔。
  1993年7月•213•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一辑

《瓜州文史第一辑》

人民创造历史,历史教育人民。历史不能割断,昨天、今天和明天是分不开的。今日的安西是前天的安西、昨天的安西演变发展而来的,只有深刻的了解昨天,才能正确的认识今天,科学的预测明天。当前,全县人民团结一致为建设繁荣富强文明的新安西而努力奋斗。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富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安西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