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拾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文史第一辑》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517
颗粒名称: 古史拾零
分类号: K878
页数: 23
页码: 203-225
摘要: 1982年9月28日,酒泉县博物馆应安西县文化馆的邀请,对安西县境内锁阳城遗址进行了初步考察。下面是这次考察的纪要。其底层即为黑色砂砾,很少有大石出现。丝毫见不到古城内原有之建筑遗址。这些迹象,有可能是宋、元以来吐蕃或蒙古人居住的象征,最迟也应为明弘治中徙来哈密流民活动的痕迹。
关键词: 文化遗址 遗址考察

内容

锁阳城遗址考察记(节选)刘兴义1982年9月28日,酒泉县(今肃州区)博物馆应安西县文化馆的邀请,对安西县境内锁阳城遗址进行了初步考察。下面是这次考察的纪要。
  一、锁阳城附近的地形地貌由桥子公社南行约9.5公里即到锁阳城。这是距安西县城东南72公里(直径约50公里)的荒漠中的一座古城。城西部和北部是西南略向东北倾斜的低矮沙丘地带,南北宽约两公里,向东北延长达10余公里,中间还跨越了一条古河床。沙丘上遍生着怪柳 (红柳)、白刺、芨芨草和骆驼刺等耐旱性野生植物,其间,还因盛产锁阳(一种中药材),故名锁阳城。城的南部,则是有西南方引伸而来的破碎的风蚀黄土残丘,南北宽约3公里,经城南再向东北延展,长约8公里,东部为古河道由东南向西北冲断。河道两边被洪水冲刷黄土崖岸,至今还仍然存在,河底悉为黑色细沙与沉积的白色胶泥形成无限鳞波起伏,河床在此处(东戈壁)分为三入岔,北边一岔较为狭窄(宽约40米),中流最为平阔,南边一岔宽约150—200米,见此情状,可以臆想在古代此河水势是十分激荡猛烈的。在黄土丘陵之南,便是沿山一带砂砾戈壁滩。锁阳城就建筑在风蚀黄土残丘带的北缘与北部细沙丘陵带南缘之间。在黄土残丘带中,因极度干旱,野生植物十分稀少,间或有几株稀疏的骆驼刺。土丘咼度一般为1一2米,最高可达3米,站在高阜向南遥望,密密麻麻的黄土丘,如塔、如柱、如棺、如屋,几疑为千家万户,屋舍俨然。其底层即为黑色砂砾,很少有大石出现。由观察得出一个概念:在古代,这里本是一片肥美的黄土平原, 大约自河流断水之后,人民弃地徙走,黄土层被风沙侵蚀为残丘,其北部的细沙丘陵,实为地面植物的阻风力,经数百年的积聚而形成的。
  二、锁阳城的城垣建筑锁阳城,在现存河西古代城堡遗址中,要算是规模比较宏大的一座城。大体可分为南北两个部分。
  北城基本上属于南城的外围,为长方形,目测东西长约700多米,南北宽约200米,唯北墙中段有路相通,似为原日之城门所在。东北角向内折,构成西部宽,东部(长约四分之一段)窄,每角都有角墩但无马面。北城结构不如南城结构雄伟高大,墙基宽约3米,残高4—5米不等,已完全残颓,无垛堞可见,墙之间断,倾倒部分约占全城三分之一,悉为版土夯筑,西南一角墙垣尚存,但外部为沙丘所欺,南墙中段,似为大水所冲毁,城内平旷, 已无任何建筑遗迹可辨。现据残破倾圮之状,估约为唐初所筑,而当地群众则称其为锁阳城之关厢,其东墙向南延伸至南大城东墙之外,相距约10丈,墙之南北两端各筑有巨大的土墩形若关隘。北城外西北角不远处,有孤立的两座小堡,形如空心墩,四面无门,当地群众大都传说是古代的牢狱,因限于时间,惜未能近前细察。
  •192•★古史拾零★南城大致为正方形,建筑造型,高大雄伟,有突出的军事特点。南边长470米,东西宽430米,墙基宽厚,估约6米许,高约10米, 残高约8—9米,顶面残宽4一3米不等,垛堞倾圮无存。唯城中南北又筑一道隔墙,将南大城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略大。其隔墙东侧筑有5个马面大致等距,墙中段似有门,但现在只能见到倾倒的土壑口,大城外面除四角有巨大的角墩之外,南墙有5个马面(加角墩共7个),东、西城墙各有4个马面,北墙东西两端距角墩20米以内,各筑一个瓮城,突出之北墙之外,瓮城之门均向内开,墙的结构规格,均与大城墙筑法相同,北墙仅有2个马面, 俱靠近东西2个瓮城,中间距离较长。大城只有西墙和北墙有城门,北门略偏东,西门偏南,南北两墙比较完整,东墙虽有几段倾倒,但无城门迹象。城的西南角,由南向北约有10米的内折角,折角之东,连带一个瓮城,城门也向内开,观其功用,实为军事防守设施,并非岀入之门。在东半城的东北角,又套筑了一个小城,面积还不到东半城的五分之一,墙已倾倒残缺,墩基尚在,这是一个内城中的内城,大约为长官或守将的驻所。大城四面城墙上部,一概无城楼建筑踪迹,只有西北角墩之上,又用土块砌成一高大的瞭望墩,高5米,连城墙总高约15米。中间砌有可以东西穿行的土门一洞,高约3米,宽1米,进深总约5米(残深仅存3米多),登城入门,可以远眺城西之敌情,极目十里,尽收眼底。按此土坯筑成的瞭望墩,疑为唐开元中所补筑,似与旧城不同。南大城的北墙,叠筑于北城南墙东段的基础上,东墙和南墙的外围相距约在五丈远的地方,又筑起低矮的外围墙一道,西端勾连于西南角墩,东面北端勾连于东北角墩,但,均已为残迹。因墙垣薄矮,土质多沙,似为后期所补筑,反不如古城墙之雄厚耐久。
  •193•瓜州文史第1辑在东城墙北段之外约10丈远的地方另有一道雄厚的大墙,是北城之东墙向南延伸的部分,此墙南北两端各有一相连的土墩,形成包围东北城角的转折巷道,颇似关隘。据唐《元和郡县志》东迁后的“玉门关”,在瓜州晋昌县东20步。以此针对,则无疑地是唐代玉门关址无误。既有玉门关的建筑,而城与关的土质相同,成色相同,筑法亦同,以此推断,锁阳城的建造年代,最迟不下于唐初。大城西部外围200多米处,另有一道曲折的围墙迹象,仅存片段,淹没于沙丘之中。大城城墙顶部,有后期补筑遗迹,尤以西城墙和南城墙最为明显。观其作法:先在残墙顶上铺压一层红柳、刺条等物,然后铺筑一、二层夯土,如此反复数层,与古城原先之夯层有明显不同。而且在补筑之土层中夹杂有许多汉代陶片与砖、石之类。今据《新唐书》列传第五十八,王君奂(音绰)。张守珪传内记述,大略云:唐玄宗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以瓜州常乐人王君奂(即今踏实破城子人)为河西、陇右节度使。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吐蕃大举寇甘州,为王君奂率军追奔青海湖上。大破吐蕃兵。不久,吐蕃又以10万之众攻陷瓜州(即锁阳城),掳去了瓜州刺史田元献和王君奂的父亲王寿,杀居民、夺粮饷,并毁坏瓜州城垣而去,令其时回纥等四部酋长与君结怨,回纥酋长承宗的党羽一一瀚海州司马名日护轩,图谋报复,因潜埋伏兵于张掖路上,王君奂正由肃州返回张掖,被伏兵拦截遇害。君奂即死,“玄宗甚怜之。又以张守珪为瓜州刺史,守珪率众修城,方施工,吐蕃又至,守珪置酒城头,与众吏作乐,虞疑有备,不敢攻而退,守珪纵兵击之,败走。乃修复城市,收合流民,皆复故业”。朝廷乃升守珪为瓜州都督,设瓜州都督府。据此段记载,表明了瓜州城在开元前原已有之,今见城头补筑之遗迹尚存,•194•★古史拾零★ 其必为张守珪所补无疑。城东北角之内城,约即为瓜州最高统帅府衙之所在。
  锁阳城的城内地面极为不平,分布着数十个馒形土丘,排列紊乱无序,大部分土丘顶上荆棘丛生,少数土丘上面有用草皮子砌成的圆形小屋和土筑长方形屋,为时已不下数百年。土丘与土丘之间,南半城多为风积流沙,北半城地势较低则形成盐渍土,坑凹地。西北部尚有水井一眼,已干枯填实。丝毫见不到古城内原有之建筑遗址。这些迹象,有可能是宋、元以来吐蕃或蒙古人居住的象征,最迟也应为明弘治中徙来哈密流民活动的痕迹。考据《明史》西域传,弘治中,吐鲁蕃苏坦阿黑麻攻占哈密,哈密人民不能支,大批维吾尔、哈刺灰和回族三种人,纷纷迁徙肃州。肃州官员以关诏赐给牛具、谷种、复迁其三种人及哈密之寄居赤金者,一并安置于苦峪城及瓜州、沙州等地。此处所说苦峪城,并非指锁阳城。按《明史》所载:“自赤金西行200里曰苦峪,由苦峪南折而西之瓜州。”《肃州志》“苦峪在废瓜州东、距肃州400里”。除安置于苦峪城,瓜州亦曾安置了关外及哈密流民。城内土丘、圆屋等,疑惑为此时所筑,实非唐人建筑之原貌。
  总之,锁阳城的城垣建造年代,史书无从查考,估计最早当在西晋元康之后,初建晋昌郡,创筑此城,至迟不下于唐初,初置瓜州之时。而城址的选择,或即为汉代冥安县废墟。开元中为吐蕃所毁,张守珪复行补筑,唐末陷于吐蕃,宋景祐中始废。待至明季,此处早已为荒城,无复建城的必要,故锁阳城绝非明季所造。
  三、锁阳城遗址的地面遗物在锁阳城的东郊和南郊各约1华里的范围内,在风蚀黄土残•195•瓜州文史第1辑丘的空隙间,散布着大量汉晋陶片。残片上常出现有直径三、四毫米的小圆孔,或在底边,或在口沿下,看来是用做酿醋,或携以绳索,便于行走携带之用。在陶片散布区域中,间或也能捡到 “五铢’或” “开元通宝”的钱币、玛瑙小珠,陶纺轮,石棋子等;东郊还发现有汉晋石磨、石臼、石钻等残破石器,与汉陶片搅混在一起。在城东约5公里处的古河道南岸还发现一处塌陷的土堆,类似陶窑,东、西各有一漫道,周围散布有成堆的碎陶片与炉渣。由此往西约1公里许,地名曰南岔大坑(实位于锁阳城东北5公里多)地势较低,有千百年洪流淤积的白胶泥,龟裂成网状,裂口深达1米多;地面遍生红柳和骆驼刺,大坑中有一小城,略呈长方,占地约10亩许。北部城墙多半为大河洪水所淹没,南墙犹存,尚可登临,城下遗有汉砖碎块,估约为汉代所筑,是否为初期冥安县城,或是都尉驻守之城,尚等译考。
  锁阳城遗址的第二项重大发现,是在城南汉陶散布区域的黄土残丘之间,这里埋藏着许多造型大致相同的土穴。有好些已经塌陷,其形制大都平底、弧顶,底部为宽约1.5米长约2米的长方圆形平底。四壁无棱角,在高约40公分以上便急切内收,构成穹窿顶,而又极象面包(如图),穴内中心高约1.5米,上部全为弧形,仅能容二人坐卧,多数土穴均无一物,亦无陶片,极少数穴内有尸骨,初疑为圹墓。后又在个别土穴发现有挖掘得很好的洞门,门宽约60公分,高可弯腰钻入,门边上还挖有2厘米深的二重台,似可以镶嵌席笆,用以挡风。又在另一洞穴的四壁和顶部发现有久经烟火烧烤的黑色烟霉,厚约7—8毫米,至此,我们开始改变了原来认为是墓穴的看法,认定是中世纪某部族居住过的土穴。因为土穴中无一点残留遗物,部分说明了这个民族的经•196•★古史拾零★ 济生活是十分贫困的,但也找不到任何证据证明为何种民族所居。就土穴造型近似穹窿,以其地历史推论,很可能是唐末五代及北宋初期吐蕃人长期占据瓜州所营之住穴,再视其造穴时代而论,其洞门多开于风蚀残破之后,始建此洞穴。因此它的建造时代应在瓜州田园荒废之后,必为唐末五代或其以后,不会是很早的了,但也绝不是汉族人所营造。
  今据宋史记载:北宋天圣元年,西夏李元昊袭回鹘,取甘州。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瓜州吐蕃王率千骑投降元昊。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李元昊与角嘶罗的部将安子罗争夺河西西部三州,安子罗劫断李元昊的归路,元昊昼夜角战200余日,安子罗败,元昊遂夺取了瓜、沙、肃三州。
  由以上历史事件,说明了瓜州从唐末五代到北宋初年,一直是在吐蕃势力的控制之下,因而,这些土穴出现,是与吐蕃人的生活方式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肃州志》明末条下云:盟末部者,吐蕃奴部也。角嘶罗所属下下层贫苦牧民,散居于瓜、沙、肃等州。说明他们生活是比较贫苦的。
  四、锁阳城的历史辨析已知锁阳城东北的古河床为《禹贡》的黑水河,亦即汉、晋时期的冥水。按《汉书•地理志》冥水在冥安县,县以水得名。今锁阳城座落于黑水河南岸,地形位置与《汉书》冥安县大略符合。除此城外,别无他城与之比拟,足证为汉之冥安县地,似无大廖。又据《晋书•地理志》元康五年(公元295年),分酒泉之沙头,与敦煌之渊泉、冥安、会稽、新乡等八县归晋昌郡。按晋昌郡治所在冥安。《唐书》武德五年改晋昌为瓜州。直至开元,均称瓜州,•197•瓜州文史第1辑天宝元年,又改瓜州为晋昌郡。《元史》亦称:瓜州、唐改为晋昌郡,复为瓜州,宋初西夏,夏亡、州废,至元14年复立为瓜州,27年徙居民于肃州,但名存而已。
  由以上三条,已见锁阳城之历史梗概,汉为敦煌郡所属之冥安县,晋为晋昌郡,唐为瓜州,唐玄宗时,吐蕃反,命张守珪为瓜州刺史,因击败吐蕃,修复城池,收合流民,重归旧业,以功晋为瓜州都督,升瓜州为都督府(事例见前)。北宋天圣八年,西夏李元昊攻肃州。“瓜州吐蕃王率千骑投元昊”(见《肃州志》),均记述锁阳城故事。
  瓜州与苦峪城辨析:《明史》列传二百十八“沙州卫、自赤金蒙古西行200里曰苦峪,自苦峪南折而西,190里曰瓜州,自瓜州而西440里始达沙州“,按《肃州志》元明之世,蒙古人称锁阳城一带为上达尔兔,称玉门镇、三道沟、布隆吉一带为下达尔兔, 汉译为“苦峪”之意。故明代亦称锁阳城为上苦峪城,到了清代又称玉门镇(靖逆)为下苦峪城,但在明弘治、正统中,吐蕃侵哈密, 流民内徙,正统六年,于关外新筑苦峪城,以安置流民,今据《肃州志》柳沟册内载:“苦峪城,在废瓜州东,至肃州四百里。”这里说明了锁阳城为古瓜州,并非明代所筑,而明代所筑之苦峪新城在废瓜州以东,东至肃州400里,据此数,则苦峪城位置应在布隆吉西南,今实地查得在瓜州东北此戈壁滩中有一小城,当地人称之为“半个城”西距瓜州约17公里,正北距双塔堡16公里,东距肃州200公里正合400里,疑即明正统中所筑之苦峪新城,清代《柳沟志》编纂者在上苦峪城条下,误将唐代瓜州古城指为明正统中所筑之苦峪城,遂使后世学者,新旧混淆,眉目不清,忽略了 “苦峪在废瓜州之东,至肃州400里”的纪实。
  •198•★古史拎零★五、结束语通过此次考察,并针对历史典籍的学习,使我们对锁阳城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现就以《肃州志》晋昌古城一条记载,代替我们的结语,是比较确切靠实的。“晋昌古城:在肃州西(清安西卫一一布隆吉西南),本汉冥安县,属敦煌郡。因县界冥水为名,晋改属晋昌郡,(晋)武帝省入凉兴郡。隋开皇四年改为常乐县,唐置瓜州,属河西道,《唐书•吐蕃传》开元15年攻陷瓜州,毁其城,俄而,张守珪为刺史,修筑之。大历11年陷于吐蕃,大中五年,张义潮以瓜州来归,宋属西夏,夏亡,州废。’至元14年复立瓜州,28年徙民于肃州,明永乐二年属赤金蒙古千户所”,仅存空城而已。又云:晋昌古城,距肃州430里,于今实测道里,无大差异。且古城近郊散布有大量汉、晋陶片与汉晋墓群,汉、唐货币等遗迹,足证锁阳城有悠久的历史。为便于纠正讹谬,俾研究历史诸同志参阅指正,因以为记。
  •199•瓜州文史第1辑“安西”和“疏勒"名称溯源李旭东“安西”和“疏勒”是古代西域非常重要的两个地名。今天河西走廊西端安西县境内正好有一条大河叫疏勒河。古西域的“安西”、“疏勒”同今河西走廊异域同名,地名起源时隔一千余年,相距近三千里,空间和时间概念跨度很大。它们怎样从西域移居河西走廊的,笔者考察了很多地方,参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对“安西”、“疏勒”两地地名起源、时代背景及相关问题综合调查考证, 得到一些新的认识。
  一、西域的“安息”、.“疏勒”地名起源及含义。
  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敦煌市阳关、玉门关以西,包括新疆天山南北及葱岭一带的广大地区叫作西域。张骞岀使西域时,那里千城林立,百国称雄,阡陌纵横,资源丰饶,共有五十余个国家。安息国和疏勒国即是其中比较强大且与汉朝政府保持紧密贸易关系且时间最长的国家。汉人对安息国的记载首见于《史记•大宛传》,次见于《汉书•西域传》。《后汉书》载记曰:“安息国居和犊城”。其位置在今天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安息”是汉时对帕提亚国王阿塞西一词音译的简称。安息国公元前250年建•200•★古史拾零★ 国,统治延续共400余年。汉朝使臣公元前115年首次到安息国,安息国王令骑兵迎接于其国东界。汉朝使臣看到安息粟特人深目朱须,善于做生意,分铢必争,这是汉人对安息人最初的印象。博望候张骞公元前129年率众到安息国,正是其国力最强盛时期。上述汉人与安息国的交往、了解,尔后根据其国王的名字音译其为安息国,可以说,安息一词在一定程度上是汉人命名的。疏勒国在发源于帕米尔高原的喀什喝尔河及克孜勒河冲击而成的绿洲上,使用突厥语。“疏勒”亦是汉人对突厥语国名的音译,含有水、水浊之意。
  由于西域降水稀少,绿洲上一切生命都要依赖冰雪融水,水是最珍贵的东西。许多国名、地名、人名皆与水有关,“疏勒” 即如此。
  公元前60年,汉朝在西域设置最高行政机构——西域都护府, 总管西域事务。《汉书•张骞传》中称西域为西边。《隋书》中有“经安西到西域”的记载。分析此语,安西之“西”,当初并非指整个西域,而是指西域的部分地区。汉武帝结束西域割据,使西域诸国、诸部落安定统一,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重大举措。把安西理解为安定西域、西边、西境,虽无直接的文字材料,但从历史上开发、经营西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安息”是如何衍变为“安西”及其所表示的特定含义。《新唐书•地理志》中记载唐对外有七条交通路线,其中安东道即安定渤海一带, 安西道指通向西域之道。安南道即安定南蛮属地,都护府设于今越南河内。安北之北指北方漠北,既今内、外蒙古及原苏联部分地区。由此可知,安西为安定西域之意无疑。笔者认为,“安息” 与“安西”异字同意,如果假借使用,借古喻今,既引用了古国名,•201•瓜州文史第1辑又赋予开发西域的崭新含意,新旧联系,推陈岀新,是“安息” 变为“安西”的基本前提。如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唐代有个“奄章”姓氏,后来汉化为“安帐”,既表古音,又立安设驻扎帐篷在草原上游牧之意,今天则纯粹简化为“安”字。像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疏勒国汉属西域都护府管辖,王莽“新朝”时称“世善”,役属于匈奴。三国时,属曹魏西域长史府和戊己校尉二十道之一,隋唐时仍称“疏勒”,唐又称谓“伽师氏”,为安西四镇之一,叫疏勒镇。公元1883年清政府设立行省后,在此建立疏勒直隶州。疏勒一直沿用其名。
  二、河西走廊“安西”、“疏勒”命名的时代背景及其与西域“安西”、“疏勒”之关系。
  汉代河西四郡设立后,今天的安西县由冥安、渊泉、广至三县组成,由敦煌郡管辖。唐为瓜州郡,宋归西夏,元归蒙古,明属沙州卫地。嘉靖三年(公元1529年)明政府关闭嘉峪关,该地遂成为关外之地。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葛尔丹攻占了天山以南地区,割据中亚、西域后,又北上侵占蒙古,并虎视眈眈,有南下中原之意。康熙曾三次率兵亲征葛尔丹,收复了河西及西域。为加强对收复之地的管理,清廷于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在今安西布隆吉一带设置安西镇,统摄军队5600人,管辖嘉峪关以西至新疆哈密范围内的军政事务,后又设安西兵备道、安西厅、安西同知及安西守卫衙门等一系列与“安西”二字有关的军事行政单位。由此可知,“安西”二字在河西走廊出现是清代1723年。“安西”二字的内涵,据《重修肃州新志》载:“本朝(雍正)经理关西,始建安西县城”。安是经理、经营、辖治之意,西指嘉峪关•202•★古史拎零★ 西。该书还载记:“又按安西卫,在三危、流沙以东,为唐虞《禹贡》雍州西边之地”。意为今安西卫设于古雍州西边。安定古雍州之西边是“安西”二字的第二层含义。这两条资料是清代人对河西走廊“安西” 一词起源最明确的注解。清代在河西移民实边,开屯田,建筑城堡,修建仓廒、安插户民,惠养边民,是其安定、经理、经营、治理、开发关西的一系列重大实际举措。
  清代以前,人们惯用西域这一名词代表以新疆为主的西部地区。收复西域后,易其名曰“新疆”,意为“新辟疆圉”、“新辟疆土”。“安西”、“西域”等旧名遂废。
  今河西走廊横跨玉门、安西、敦煌三县市的一条河流西汉时叫籍端水,东汉叫冥水,唐叫独利河,元明叫布隆吉尔河,明后期叫苏勒河,清至今叫疏勒河。系祁连山冰雪融化而成,故雨雪大则流量、速度大。从古至今为开发嘉峪关外农业,发展丝路文化,做出不懈的贡献。由于这条河流地位显赫,古代许多民族在这里群雄角逐,轮番上演一幕幕历史活剧。少数民族占领时,该河的突厥语音译有苏赖河、苏勒河、素尔河等,其音接近于疏勒。康熙年间清军在安西布隆吉一带擒获葛尔丹三千余部属,为表彰这一重大的军事行动,即引用了历史上西域著名的古地名——疏勒河,“疏勒”二字在河西走廊始有其名,据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所长李正宇研究员对该河名称演变研究认为,籍端水之“籍”,独利河之“独”,苏勒河之“苏”,读音本同,至少古时非常接近。籍端、独利、苏勒三个同音词的不同用法,意思都是“黄河”,即河水泛黄之义。他还认为西域于阗、焉耆境内的“树枝水”、“达利水”、“计式水”意思也为“黄河”。他认为这是当地民族各见其境内之河夹土带沙,混浊不清,因而不约而同地起了个意思•203•瓜州文史第1辑相同的名字。但它们与中原“黄河”皆不相通。此论给疏勒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增加了新的内涵。笔者曾到肃南县考察,发现裕固族有“苏勒都斯” 一姓。裕固族是回鹘人的后代,唐代居甘、瓜、沙三州者多。“苏勒”二字在唐代普遍使用,后来使用汉姓,“苏勒”衍化为“苏”。凡此说明,疏勒河之名附会于古国名、地名,在音与意及历史背景诸方面,与其本名皆有巧妙的渊源关系。
  三、结语“安息”、“疏勒”是与汉朝来往紧密的两个国家的国名。原来汉唐政府大规模地开发经营西域,既沿用旧国名,又标新立异, “安西”、“疏勒”成为西域两个军事行政机构的名称得到普遍使用. 唐政府开发边境的“安东”、“安西”、“安南”、“安北”等七条交通要道命名的含义是对“安西”一词最全面且最恰当的注解。“疏勒”因水取名,先为国名,后为一行政区域之名。从西域到河西, 既有民族语言音声传承衍异的变化,又有清政府一定政治目的命名。
  •204•★古史拾零★红军西征战役旧址调查实录李春元1987年4月及1988年5月份,我们甘肃省安西县文物普查队沿着1937年红军西路军左支队在该县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进行了为期9天的调查。
  军事会议旧址一磨坊1937年4月20日,西路军左支队在此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旧址磨坊位于榆林窟河北岸的蘑菇台子。蘑菇台子四面环山,东南4公里是榆林窟,北面50米是清代土木结构建筑的王母宫,四周生长着榆、柳、白杨、胡杨,环境幽雅,旧址磨坊为土木结构磨碾房三间,西边一间住人,中间和东边一间安有石磨、石碾各一盘,现已不存,西间和中间保存尚好,东间已倒塌。
  白墩子战役旧址位于安西县城西北35公里,甘新公路南侧唐代大烽燧一一白墩子附近山岗上。这里四面是绵延起伏的山丘,公路由白墩子下自东南向西北穿过,两边山岗上有构筑的钢筋水泥碉堡,局险扼•205•瓜州文史第1辑守。公路南面山岗上有西路军将士构筑的呈“之”字形的战壕,长280米,单人掩体68个,大部分已被流沙掩埋,但遗迹轮廓仍清晰可辨。
  红柳园战役旧址红柳园战役是西路军左支队西征战役的最后一战。旧址位于距安西县城70公里甘一一新一一红(红柳园)——敦(敦煌)公路交汇处。四周的高岗上有构筑的碉堡和战壕,中间有1平方公里的开阔地,这里是通往新疆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西征战役会师旧址——星星峡1937年5月1日,西路军左支队全体指战员和盛世才驻军在星星峡同党中央代表陈云、滕代远同志会师,至此,西征战役宣告结束。
  旧址位于甘新公路甘肃和新疆交界处的东侧,这里在古代是 “丝绸之路”北路的咽喉,也是历代军事要塞。由于漫长的地质运动,形成了长3.80公里,宽80—140米的由东南向西北走向的峡谷,公路由峡谷中穿过。国民党新疆盛世才部驻军营房遗址排列在公路两面,东西长374米,南北宽60米,总面积22440平方米,共有房屋478间,南面240间,北面238间,南北两面山岗上有碉堡17座,南岗8座,北岗9座。其中南岗1号碉堡规模最大,高3.6米、周长74米。有单人掩体268个,南岗146个,北岗122个。地面散落有国民党官兵用过的搪陶瓷茶缸、青花瓷碗片以及军用鞋袜等遗物。这是盛世才部驻军经过多年苦心经营才构筑起来的规模宏大的军事防线。
  •206•★古史拾零★1993年前的安西概况李富海自然地理安西县,位于河西走廊西端,东接玉门,西连敦煌,南北界肃北,西北邻新疆哈密。总面积2413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荒漠戈壁占76.04%。地形南北向中央倾斜,东部向西倾斜。县城地处东径94。45' —97° ,北纬39。52' —41°53'之间。内陆暖温和中温干旱气候特点突出,夏秋炎热,冬季寒冷,春季多风,降水少(45.3毫米/年),蒸发大(3140毫米/年),日照长(3260小时/年),积温高(大于或等于10摄氏度,积温3582.9摄氏度/年),年平均气温8.8摄氏度,7月为高温期月平均24.9摄氏度,元月为低温期月平均零下10.4摄氏度,无霜期152天。境内有疏勒河、榆林河两条水系,年径流量3.05亿立方米,均发源于祁连山。兰新铁路、国道312、313、215线交汇贯通,是新疆、青海、西藏和我省部分县市连接全国的必经之路。
  历史沿革安西,古称瓜州,因产美瓜得名,古乃群雄角逐,立国安邦•207•瓜州文史第1辑必争之地,名取国家统一、西方安定之意,早在三四千年前,这里已有人类生息。春秋为西戎据:秦属乌孙月氏占据;汉初为匈奴占有,武帝元狩二年霍去病西征获胜,打通丝绸之路,敦煌郡在境内设有四县;三国为曹魏、晋置晋昌郡,南北朝设凉兴三县;隋唐改瓜州,五代为吐蕃、回鹘据有;北宋中叶西夏统治原沿瓜州;明置罕东卫,闭嘉峪关后再陷吐蕃;清收复关以后,始用安西为地名,先后置厅、卫、兵备道、府、直隶州等;辛亥革命后,民国2年(公元1913年)废州府制,改安西县,1949年9月28日安西和平解放。
  经济状况安西县辖10乡3镇,46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总人口76021人。有汉、回、蒙、藏、维等14个民族,汉族占99.3%。
  经济来源以农业为主,工业、商业近年获得较快发展。1993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24859.08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2237.02万元,农业总产值12622.96万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7倍、18倍和4倍。粮食总产量7079.81万公斤,棉花总产量261.871万公斤, 分别增长0.6倍和13.4倍,畜牧和瓜果蔬菜也相应发展。农业商品产值达7448.3万元,完成粮食定购2220271公斤,人均3865公斤, 农民人均纯收入1340元,增长4倍。工业以铅锌、铁、黄金、花岗石采选,加工为主,电力、农机、钢窗、粮油、棉花、食品、酿造、化工、建材、造纸、服装、五金、印刷、木器亦有一定规模。商业、供销、医药、石油、煤炭、物资等流通企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344.1万元。城乡储蓄存款12930.6万元,户均6178元。县级财政收入1848万元,比1980年增长8.7倍,年均增长66.9%,•208•★古史拾零★1991年实现了收支平衡,不再享受国家财政补贴。
  资源优势地理位置优势:安西县城东距酒泉287公里,西南距敦煌117公里,西北距哈密360公里,东北距马鬃山区驻地公婆泉161公里。南部为祁连山前山地带,北部为北山,唯中部走廊东西贯通,为古“丝绸之路”的重镇,今为四省(区)通衢,兰新铁路、甘新、安若、柳格国道在境内交汇结网,地扼新疆、青海、西藏通向全国的咽喉。商贾要客,进出物资川流不息。
  旅游资源优势:安西县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其中榆林窟(俗称万佛峡)是国务院首次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创建于北魏,现存唐、五代、西夏、宋、元、清代壁画、彩雕41窟,第25窟为中唐杰作。西壁的极乐世界巨幅壁画及南北天王、文殊、普贤、西方净土、弥勒净土等画,结构严谨,造形真实,色彩鲜丽,神态生动。特别是线描,潇洒流畅,风格鲜明,为唐代壁画所罕见,弥补了莫高窟之不足,被艺术家誉为“国宝中的瑰宝”。所保存的象牙佛,为稀世珍宝。东千佛洞、唐锁阳城、清桥湾城等10多座古城遗址,也为世人仰慕。
  1937年4月,红西路军左支队在安西作战失利,为纪念红军将士,1988年安西县集资建起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塔,高27米。座落在城南公园之中。
  位于疏勒河中游的双塔水库,水面700多亩,总蓄水量2.4亿立方,为甘肃省大型水库之一,堪为浩瀚戈壁一大景观。布隆吉“人头疙瘩”(亦称雅丹地貌),已载入中国名胜大辞典,令游人陶醉。
  •209•瓜州文史第1辑矿藏优势:境内探明的矿种为金、银、铜、铁、锰、铅、锌、铬、花岗石、大理石、石灰岩、白云岩、莹石、磷、盐、重晶石、硅石、硅灰石、水晶石、石墨、芒硝等24种、78处。其中:黑色金属26处, 主要有铁矿19处,富矿占较大比重;有色金属27处,主要有金、银、铅、锌、铜等,金储量居全省之首;非金属18处,花岗岩居首位,储量大、色泽好、品种多、成材率高,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农业优势:全县耕地34万亩,主要分布在疏勒河中游和踏实盆地,地势低平。依靠疏勒河、榆林河及露头泉水建起的两座大中型水库和52座塘坝,328眼机井,全部为水浇田,旱涝保收。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61984千瓦,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3630台,户均有0.25台,粮食耕、种、收、打基本机械化。农作物大部分一年一熟,部分一年二熟。粮食占70%, 盛产小麦、玉米、蚕豆;经济作物占30%,已形成棉花、瓜类(白兰瓜、黄河蜜、西瓜、籽瓜)、水果(苹果、梨、葡萄、桃、杏)、蔬菜(茄、辣、西红柿、白菜、甜菜)、胡麻为主的批量生产基地。尚有281万亩宜农荒地待开发,被国家列为疏勒河流域开发重点县,前景广阔,林业地位重要:为防风固沙,改善气候,安西人民做出了不懈努力。全县累计堆筑防风固沙墙600多公里,保护和造林12.2万亩,其中天然林4.9万亩,人工林7.3万亩,路旁植树1890万株,营造农田防护林带3600多条,长达1800多公里,封滩育林,保护植被,成效显著。
  牧业占一定比重:有草原265万亩,其中优质草原42.5万亩。主要有牛、马、骡、驴、骆驼等大牲畜和羊、猪、鸡等家畜家禽。每年产肉约500万公斤,各类毛皮250吨左右。
  •210•★古史拾零★野生动植物优势:本县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7种,二类17种, 《国际濒危动植物种贸易公约》保护的一类动物2种,二类12种;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规定的41种保护对象。主要有雪豹、蒙古野驴、黑鹳、莺、金雕、大鷲、燕隼、红隼、黄爪隼、胡兀鹫、雕鹑、长耳鹑、小鹑、盘羊等。
  野生植物主要有麻黄、芨芨、甘草、罗布麻、锁阳、苁蓉等345种,尤以药臣“国老”甘草和可与人参媲美的“三九”锁阳等名贵中药材,驰名中外。
  城乡建设安西交通发达:境内兰新铁路东起疏勒河,西至红柳河,长285公里,沿线设有20个站。其中柳园车站为三级站,当地年客流量22.5万人(次),货运量104.6万吨。疏勒河站年客运量9.1万(次),货运量50万吨。兰新、安若、柳格公路境内里程分别为253、61、98公里;依托国道,县、乡、村道路已联结成网,大多为黑色路面。
  电力条件大为改观:1979年建起榆林河水电站一座,装机2台1000千瓦,输电线路331.2公里,1984年从803电厂到我县架设11万伏输电线路一条,全长158.14公里,全县用电困难得到缓解。
  邮电通信、电视广播建设初具规模:在乡乡通邮通话的基础上,1992年县城、柳园镇自动电话开通,装机1500门,比1985年增加近1200门,此后又相继开通了三道沟镇、瓜州、南岔乡的自动电话,现直拨电话号码已与全国并网开通。广播电视转播条件不断改善,开路电视节目播出2套,县城闭路电视节目播出8套,•211•瓜州文史第1辑并可自采、自编、自播。
  县城居民全部饮用自来水,农村77.6%的人口也饮用自来水。教育、科技、体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获得长足发展。
  渊泉镇为县政府所在地,位于本县中部绿洲。面积5平方公里,10304人,3个居委会,现址为1970年移建,已建成东西街5条,南北街2条,街心花坛两处。公园在县城南侧,红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塔座落其中。综合市场位于安敦路中段,商业供销网点遍布各街,交易活跃,市场繁荣。工业主要有电力、农机、钢窗、粮油、棉花、食品、服装、制鞋、地毯、五金、印刷、木器、水泥制品等。
  柳园镇位于本县西北,面积9000平方公里。镇政府距县城77公里,过去为戈壁荒山,1958年兰新铁路通车,因西藏、青海、新疆和我区敦煌等四县在柳园转运物资,乘车便利,单位、人口急增,于1960年正式建镇,集镇面积4平方公里,6个居委会,7467人,其中铁路人口占77.6%左右,主要有哈密铁路分局柳园办事处及车务、电务、工务、机务、水电、列检等13个段站和服务机构。围绕客货转运,地方工业和商业服务、文化教育等,驻柳单位达220个之多。花牛山矿、辉铜山矿、双井子铁矿、建材厂、综合营运公司是本县在柳园区域的重要工业企业。柳园镇现为安西的重要经济开发区,正在加紧建设之中。
  三道沟镇,位于本县东部。面积1130平方公里,11198人,其中农业人口9469人,占84.5%。有7个行政村,兰新铁路疏勒河车站设在该镇。1985年撤乡建镇。现有耕地3.4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蚕豆,经济作物有胡麻、甜菜、大板瓜籽、蔬菜等。红皮蒜、红皮葱是这里的主要特产。该镇与玉门一河之•212•★古史拾零★ 隔,交通方便,市场活跃。工业、商业、文教、卫生都有一定规模。既是兰新铁路与通往马鬃山口岸的桥马公路的连接点,又是疏勒河流域开发的中心集镇,前景广阔。
  1993年7月•213•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一辑

《瓜州文史第一辑》

人民创造历史,历史教育人民。历史不能割断,昨天、今天和明天是分不开的。今日的安西是前天的安西、昨天的安西演变发展而来的,只有深刻的了解昨天,才能正确的认识今天,科学的预测明天。当前,全县人民团结一致为建设繁荣富强文明的新安西而努力奋斗。

阅读

相关地名

安西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