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文史第一辑》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489
颗粒名称: 人物春秋
分类号: K825
页数: 14
页码: 108-121
摘要: 1992年9月15日,接酒泉地区政协工委电话通知:全国政协副主席、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途径安西,在安西吃饭休息,让我们政协做好接待工作。我将地区工委通知向当时任政协主席隆振邦和县委书记卢全中作了汇报。
关键词: 人物记载 人物传记

内容

赵朴初先生路过安西王曙1992年9月15日,接酒泉地区政协工委电话通知:全国政协副主席、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途径安西,在安西吃饭休息,让我们政协做好接待工作。我将地区工委通知向当时任政协主席隆振邦和县委书记卢全中作了汇报。大家听到赵朴初先生来安西的消息非常振奋。卢全中等领导立即召集有关人员研究安排,做好接待工作。确定有县委书记卢全中、政协主席隆振邦、政协办公室主任王曙、博物馆长张淳、招待所长鲁希贤五人负责接待。还具体研究了汇报内容和食宿准备。按照赵老的生活习惯,招待所厨师按要求准备了素食饭菜。
  9月16日上午11时40分,赵朴初副主席一行14人,在省政协副主席应中逸和省文化厅副厅长马文治的陪同下来到安西,下榻在县政府招待所。
  深秋,正是安西瓜果飘香的季节。好客的安西人为赵老的到来精选了最好的瓜果。赵老下车后经过简单的擦洗,就在休息厅品尝了安西的瓜果。县委书记卢全中、政协主席隆振邦向赵老简要汇报了安西的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状况。85岁高龄的赵老连。赵老说:“在世界风库能吃到这样的瓜,不愧为瓜州也。”赵老神采奕奕边吃边称赞:“真甜、好瓜、好瓜”。当询问得知安西人民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近几年来人均收入达到1000元,基本解决了温饱的情况后,赵老非常高兴,鼓励大家“你们搞得好,你们走在了全省的前头”。经主人介绍,赵老又品尝了安西的两个新品种梨一一锦丰梨和砺山梨。赵老还多次询问了安西瓜果生产和销售情况,主人向客人一一作了汇报。
  就餐后,赵老休息了约一个小时就起床了。这时博物馆馆长张淳拿来县上珍贵文物——象牙佛,并将佛像保存情况向赵老作了简要的汇报,接着请赵老题字。赵老应允,让随行秘书拿来笔墨纸张,顺手为安西人民留诗一首:安西一路树荫荫,赢得瓜州作别名。济润焦枯生万物,西来始识雪山尊。
  赵朴初一九九二年过安西作赵老还应主人的请求,又为安西县博物馆和东千佛洞西夏画展书写了馆名,并亲自盖了印章。大家对赵老精湛的书法和诗句交口称颂,他的诗书墨迹至今留在安西,鞭策激励着安西人民,令我们永远难忘。
  .97.瓜州文史第1辑常昆在安西付庆增常昆同志1952年10月至1955年4月担任中共安西县委第二任书记。他在安西的三个春秋无愧于党,无愧于群众。安西群众给他书写的春秋如感人的诗篇,若镂刻的碑文,足以流芳!.他岀生于陕西韩城一个普通农家,本人雇工出身,早年在家乡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8年投奔延安,喝延河的水,吃南泥湾的粮,在党的怀抱里锻炼成长。他那先天性的群众观念又加上马列主义的理论武装,为他打下了为人民、爱群众的厚实根底。在以后几十年革命生涯中,不管环境如何变化,地位几经升迁,仍始终与群众保持“鱼水情”、“血肉亲”,成为执政党群众路线的模范。
  他在安西工作期间,当时党的主要任务是推行社会改造,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中心工作在农村。他一年有一半以上时间深入农村、访贫问苦、扎根串连。走到哪里,首先是拜访老农和劳动模范,拜劳模为师,与老农结友。不久,他的师傅和朋友遍及全县各个乡镇和主要村庄。下乡一般不在机关吃、住,农民朋友•98•☆人物春秋☆ 的家便是他的落脚点。进得门来,两腿一盘,土炕上一坐,“别忙活, 给碗水就行”的招呼打过后,便开始天南海北地拉开了家常。庄稼丰欠,牛羊盛衰,家庭疾苦,群众纠葛,耕作改革,国家大事…… 无所不包,无所不谈。温言细细,真情涓涓,既宣传了党的政策,也摸清了农村的脉络。这些农民朋友便成了他的参谋和顾问,拉家常等方式成为他掌握指挥主动权的有效途径。
  解放初期,安西农民仍然十分贫困,不少家庭缺衣少被,甚至连一张炕席也没有,吃饭普遍没有菜。一个县官能在黑油油的房间里,灰蒙蒙的土炕上,铺下马裕子便睡,睡得安然,端来小米饭便吃,吃得香甜。官民之间的鸿沟在他的言行中无形地被填平了。共产党的形象在这些饱受旧社会官吏压榨的平民百姓心头陡然地高大而亲近起来。
  常昆是一个感情深厚的人,视群众的疾苦如自己的疾苦,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需。一次,在开工村看到一个十几岁女孩没穿裤子,便问到她家中,发现该家不仅小孩缺衣少穿,主妇还病重在床,无钱医治。他深感愧疚,回头问通讯员:“娃!我们带的钱还有吗?” “不多了”。“给她五元钱看病!”当时的五元相当一般干部半月的伙食费。后来在上泉村又看到一群孩子精着尻子,更使他心情沉重。他在沉思,在焦虑,似自言自语,又似对通讯员说:“我们回去募捐!”几天之后,一大包衣物委派干部专程送往上泉村。
  一次,来到边远的西湖乡,板凳还没坐热,便听到一孕妇难产,已持续了一天一夜,他非常着急。西湖距县城抄捷径也几十公里,既无电话,又无机动车辆,怎么解民急难?无奈,只好选择当时最有效的手段;派善骑的人,选最好的马,持他的手谕,•99•瓜州文史第1辑连夜飞马县城接医生。直等到第二天下午医生将婴儿安全接来人世,他才松了一口气,孕妇夫妇热泪盈眶,嘴里不停地念叨“救命菩萨!” "救命菩萨!”一次,他来五泉村,听到该村发生了一件凶杀案,他便放下其他工作,亲临现场处理。一面组织民兵缉拿凶手,一面派人抢救受伤母子。在偏僻的农村,这些临时措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他决定去15公里外的柳沟区政府打电话调民警,请医生。通讯员说:“现在天已经黑了,你又有病,还要步行,让我去打行不行?”“事情紧急,还是我亲自去说为好。”他连夜赶路打通了县公安局和酒泉地区医院的电话,这件事很快得到了妥善处理,凶手被捕,伤员经抢救脱险送入玉门县医院。此后,当他去酒泉开会,途经玉门县时,心里总记挂着受伤的母子,顺便去医院看望,伤员夫妇见面就下跪,涕泪交加,感激党的救命之恩。
  回到机关,他总是利用傍晚的时间到附近农户家拉家常,到田头看庄稼。一次闲谈中听到羊只发生了传染病,他坐不住了,屁股一拍奔兽防站,找站长及防疫人员布置防疫。在群众利益面前, 他是个急如星火的人。
  他对干部既爱护备至又严格要求,宽严有制。在任期间,每年年终都要召开三级干部会,对全县干部进行总考评。表彰一批先进,树立一批典型,批评一些落后的现象,处分一些违纪的干部。三干会在那一年代干部的心灵上是具有极强影响力的。
  他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对于错误毫不容情,在原则面前敢于碰硬。粮食实行统购统销之初,法院某院长不严格宣传和执行党的政策,反而在下面说怪话,在会上发牢骚说:“定量粮不够吃,机关生活不好。”常果断地将会议搬到八工村一户贫苦农家召开,•100•☆人物春秋☆ 让农民忆苦思甜,让与会同志回忆对比,用现实事例教育了这位院长和与会的同志。还有两位劳动模范(他结拜的师傅)对统购有抵触,多次教育无效,他毅然提议撤销了他们的劳模称号,消除了阻力,推动了工作。事后,他满怀亲情地登门拜访,耐心开导,使这两位劳模终于醒悟,继续发挥劳动模范的作用。事过一段他又亲自发动群众评议,经组织批准,重新将他们分别树为劳动模范和林业模范。其中,一位叫徐柳福的林业劳模临终时还念念不忘常书记对他的教育,使他没有玷污党和政府给予的荣誉。
  在绿化安西的战略决战中,常昆有“黑脸包公”的美称。对那些不按制度滥伐林木,破坏植被的基层干部和农民毫不容情地进行处罚。轻者罚工罚款,加倍补钱,重者撤职、法办。安西人感慨地说:“没有常书记的铁腕手段,便没有安西林业的大好形势。” 常书记的威严得到广大群众的赏识,亲与严的结合组成了他联系群众的全部脉络体系。
  建功于世,民必不忘。常昆是一个执着追求,勇于进取的领导干部。指挥生产坚持事必躬亲,凡进行一项改革,必坚持亲自调查,亲手试验,取得成功经验后,再行推广。他指挥生产着重亲历、亲阅、细致得经常到地上数粪堆,一棵一棵查算植树的成活比例,生产情况了如指掌,因而也培养了基层干部的求实作风,大家都办实事、讲实话。他在干部会上安排生产,从哪天扬工、哪天犁地、哪天下种,以至除草、灭虫、浇水等等,条条道道,具体而微细,活象一个生产队长,用今天高节奏、高效率的标准衡量,似乎太婆婆妈妈了些,但对解放初期的干部、农民来说,•101•瓜州文史第1辑却不失时代的进步意味。
  (一)造林防沙,改善生态。
  安西风大沙狂,遐迩闻名,人称“世界风库”。解放初《大众日报》记者的一篇游记曾这样描述:“出玉门,到安西,一月刮风二十九天,仅有一天不刮风,还有半日是阴天,千年古树连根拨,碗大石头飞上天”。咋看有些夸张,但也并不完全失实。解放前,植被覆盖率不到1%,历年被掩埋的农田达18万多亩,仅环城乡被毁庄园28处,粮食亩产在100公斤左右,十几万亩耕地养活不了3万多人,年年都有农民被风沙危害,背井离乡,西上新疆。
  安西人民世世代代期盼风清日朗。据说,旧社会有一任县官在县城东竖了一块“定风碑”,祈求祗神赐福。人们一代接一代虔诚礼拜,也一代接一代落个冥冥希冀。解放后,共产党领导人民战天斗地,人民宿愿得以付诸,常昆便是推动这一历史进步的实践者和带头人。他把“造林治沙、改善生态”提上战略地位,列入日程,他亲自带领干部骑着骡马,背上干粮行囊对全县风沙口、宜林地、天然林、荒牧草原进行实地勘察,饥食干粮,渴饮泉水,露宿沙滩,几十天艰苦跋涉,走遍了全县48个风沙口,查看了20多处19万余亩天然林和百万亩草原。是他专拣风狂沙烈的天气,带领技术人员去疏勒河岸、石岗墩旁观察风沙动态,研究治理方案,打破常规,发动秋季造林,加速绿化进度,亲手提锹掘坑,与群众一起造林。他指挥制定的:“一五”林业规划中提出“每户五年,植树千株”的口号,是一个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建设蓝图,成为鼓舞群众干劲的行动纲领,在历史进程中留下了可贵的价值。
  •102•☆人物春秋☆其一,1953年春季,在安西最大风沙口之一石岗墩打响的第一仗,全体机关职工,学校师生,就近农民1000多人开上前线,在工地安营扎寨,埋锅造饭,挖掉戈壁上的坚硬砾石,抬来疏勒河里的柔软细沙,突击半个月,造林1000亩,许多职工蹬断了鞋底,磨秃了铁掀,有的学生将用以挖坑的饭勺磨出了豁口,剩下了半拉。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无人请假,生活的津津有味;1955年春天,这支队伍又开上了北大河畔,向另一个新目标进军,每年植树季节,全县农民倾室空户,人人出动,家家种树,在一个小气候区域之内形成了统一行动,不少农户在一、二年之内便完成了 “户均种树一千”的目标。一批造林先进集体和林业模范涌现出来, 环成乡女子青年突击队便是一个典型。这个突击队,由8名未婚女青年自发组成,队长是一位缺一只手的残疾姑娘赵月英,她以坚强的毅力,依靠一只手和腋窝持锹劳动,创造了高于正常人的工作效率,她带领姐妹们每人每年植树达到300多株,大大超出全县平均水平,被群众誉为“铁姑娘队”。
  其二,造林数量、保活效率、治沙成果都创造了历史新高。1953年春季成片造林1000亩,零星植树45万株。仅零星植树一项便超过上级下达任务一倍多,比1952年增长22%,这一年封山育林19万亩,封滩育草106670亩。与此同时,还发动大批群众治理流沙,在大流沙源头的疏勒河岸打防沙墙2500米,旧城西的龙王庙南筑防沙墙700米,打柴刺100多车,围固县城东侧大沙丘14个。沙害明显减少,粮食取得好收成,1954年全县向国家贡献粮食超过500万公斤。
  40年过去了,旧貌换新颜。全县森林面积达到了40多万亩,绿洲森林覆盖率达到12.9%,耕地面积约等于50年代初的两倍,•103•瓜州文史第1辑七级以上大风危害天气已从五十年代的100来天降到60来天。
  (二)兴利除弊、治理水利。
  祁连山雪水是安西农业的生命线,通过疏勒河、榆林河和地下暗流输入安西。刚解放,这些河系上没有调节设施,自然制约因素大于人力主宰因素。水利基础工程少希简陋,而且长久失修,灌溉又采用乡乡配水,村村分流,小水漫灌,细水长流的制度。渗漏、蒸发浪费十分惊人,利用率仅30%左右。1952年有数万亩耕地无水冬灌,1953年又有八万多亩小麦受旱,其中,近万亩受旱时间达到30天。
  刚刚上任的常昆经受了这两次旱情的考验后,他决心摸清梗阻,解除困扰,治理水利。亲自来到水源头,各大渠系,各个塘坝调查水情和基本设施状况,了解安西水利历史和灾害规律。并在他的试验区域内做细致地工作。支斗农毛渠上留下了他的马蹄,重点试验渠系印下了他的足迹。在烈日当空的夏季,田间劳作的人们常见他步测渠道的长度,察看渠体的功能,了解流量、流速、控灌区间及作物配置等基本情况,为试验选择典型。为弄清一尺见方流量的水一小时能浇多少地,在一个突然下雨的晚上,他头顶布衣,身蹲水口,电筒照表,认真测算,经过反复检验,终于求出了 “4.4亩”的结论。为搞清尾水浇灌效果,他选择了六工村一条渠道作试验,与水利干部事先约定,分头观察,他亲手关闭闸门,跟上水尾走到浇灌的地头,弄清了该渠7华里尾水可浇36亩地的概念。为获得集中轮灌与分散浇灌的对比效果,他亲自到五区的四、五组摸索灌溉面积有200亩提高到420亩。随后,在一、五两区进行中型试验,将多条渠道的水量集中灌溉,效果由700多亩提高到1100亩,利用率增长了56%。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104•☆人物春秋☆ 新的三项改革措施。
  第一,全面推行水量集中轮灌制度。在各区范围内,按照实际情况并水合沟,能并几沟先并几沟,创造条件力争多并。彻底改变村村分流,沟沟有水的状况,把水集中管理起来,排定程序,给各乡分期配水。第二,下大力气兴修水利。1953年3月一7月开展了全县兴修水利群众运动。共整修渠道230公里,合并渠道2.5公里,新开渠道9条,修理塘坝45处,水闸、亮水、澄槽等建筑96处,掏泉9000眼,截弯取直,拓宽补豁,清淤疏导等办法整治旧渠385条。他亲赴二区协助组织,彻底治理了18年失修,破败不堪的引水干渠百余公里,新开干渠600米。第三,废除旧水规, 建立新的管理体系和灌溉制度。根据集中轮灌的要求,县上成立了灌溉委员会,加强了专业机构,充实了专业技术力量,乡、村成立了由领导、干部和群众三结合的灌溉管理小组,吸收了一批半脱产的水利干部,规定上游浇水,下游监督,到时闭闸,不留余地,把水权交给人民。县水利部门在主要渠道上增设标尺,提高定额配水的准确性,改进分水方法,由过去的一次开闸,长期不问改为定时定额配水,县配至区、乡;乡再配至村,村长配至农户,并将包括配水量、浇灌作物及面积,浇水起止时间公布到区、乡、村,告示群众,接受监督。为保证这些制度的持久运行,还发动群众,订立灌溉公约,开展自我教育,使群众在管水用水方面变被动为主动。
  常昆治水,结出硕果:其一1953年虽遭干旱,但经抢救粮食获得了丰收,亩产由1952年的108公斤提高到135公斤,总产增长300万公斤,由缺粮县变为余粮县。其二,集中轮灌被历史证明具有强大生命力。安西今日灌溉体系即发端于兹,而且继续沿用O•105•瓜州文史第1辑其三,新体制使老百姓不再受水霸的盘剥,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其四,利用淡季余水浇灌林牧草地,发展林、牧业生产均显出实际效益。
  五十年代初,干部待遇实行供给制,领导下基层没有事先通知的习惯,更无请吃请喝,大吃大喝的风气。常昆在这些方面更为人师表。下基层总是先到村庄,后到机关,再到农户家,三分之二的时间吃住在农家,农民吃什么他吃什么,那时节糜谷多,黄米饭就咸菜辣椒是家常便饭,患着胃病的常昆,吃后便感不适,然而他不准通讯员声张,更不准为他另备干粮,生怕在生活细节上脱离群众。离开之前忘不了给主人写下人吃几餐饭,马喂多少料的条据,以便后勤人员结算伙食账。他的生活也十分节俭,及至辞世,也不失老八路传统。穿的供给制服装往往是补丁摞补丁。在陇东穿过的一件衬衣已经补了42个巴,还带来安西连续穿。他最后一次重返安西视察时已经是1987年了,社会经济水平已大大提高,我们见他还穿着粘胶布衬衣,而且领子上仍有三个补丁。他的衣着和地位的时代反差,使人顿生联想……然而,这是他的闪光之处。
  棉布实行统购政策内部传达的第二天,常昆家发生内讧,妻子为买2斤棉花向他要钱,常不给也不准买,妻子不理解当时的政治原因,常又不便讲,夫妻之间争吵了起来,秘书得悉后便私自为她买来2斤棉花,被常严厉指责严令退还。据了解那2斤棉花还是在政策公布之前买到的,一般人只当小事一件,而常却看得比千斤还重。
  •106•☆人物春秋☆县委招待贵客,一般都很简朴。招待之后,即使剩下半盒烟,他也招呼通讯员妥善保管,下次再用。机关干部一致夸赞他对部属体贴,按级别那时他享受中灶待遇,但他经常挤大灶与大伙共尝艰苦,少量特需供应品也常让给大灶共同分享。对身边的通讯员赋予着父亲般的爱,对基层领导既严格要求又十分关怀,如小宛乡乡长刘富有曾反对过集中轮灌,骂过常昆是偏心书记,后来,自知错了,心情沉重,随时等待挨批,怀着忐忑的心情等着年终的三干会,心里想:这一关怎么过?然而,听到的是常书记一句极富情趣的谐语:“有人骂我,说我的工作做得不细,难免群众有意见,另一方面,也说明我老常还有一点民主作风,下级才敢骂我嘛!”满堂欢笑,刘热泪顿涌。
  常昆同志为革命勤勤恳恳,艰苦奋斗,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谱写了一个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一生。1989年常昆同志永远离开了我们,他那高尚的思想品德和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却像巍巍祁连,滚滚疏勒永远留在了人间。
  •107•瓜州文史第1辑烹调艺术大师一一王家三兄弟崔汝璋王国安、王国福、王国顺是安西著名的烹调艺术大师。他们的高超技艺,是经过几代祖传,通过长期学习实践取得的。他们的父亲王静,继承祖传技艺,又到内地跟一个姓许的大师学习几年, 在中国大菜烹调技艺上,取得很高的成就,在河西一带久负盛名。三个儿子受传后,经过各自创新提高,其烹饪技艺又各有所长。
  王国安(1890—1957年)排行老三,技艺最全面,擅长于海参、軌鱼、海猪、鱼肚、燕窝、熊掌、莲子等高级菜谱的烹饪。同时,对一些极普通的菜,如葫芦瓜、茄子、洋芋、羊肚子等,经过他的手, 变成色香味佳的美味佳肴,其名声誉满关内外。晚年因信奉佛教,不吃肉,也不再从事此业,改做摆小摊为生。偶尔经人一再恳求,也只做素席,后病逝于安西。
  王国福(1892年一1953年),排行老四,对中国菜的烹调技艺和其兄长王国安一样,也有独到的功底,特别擅长于各种糕点的烤制,兼酱油的酿作。安西制作酱油,始于王国福。抗战时期,安西为欧亚军事、交通、商业咽喉。王国福以其所长,在老城西大街开设“欧亚饭庄”,生意兴隆。解放以前,国民党军政大员-108•☆人物春秋☆ 如张治中、于右任、邵力子、邵元冲、蒋经国、谷正伦、水梓以及名画家张大千、名诗人范振绪等人,先后到过安西。在招待宴会上,品赏了王氏的菜肴,深感惊奇。询问是从何处请来的名师做的菜?当得知是安西本地人氏时,宾客即赞扬不已。据说于右任还亲自给艺人敬酒,以示表彰。解放后选为人民代表,1953年病故。
  王国顺(1894—1960年),排行老五,以烹调海味、鸡鸭鱼肉菜久负盛名。不论公私酒宴,婚嫁喜事置办酒席,都要请他去做。拿手绝技有:羊肚子汤,羊肚条块、雪白脆嫩、汤味鲜美无比;糖醋里脊,脆酥可口,酸甜适度;爆炒野鸡,鲜嫩无比,色美味香, 誉满全县。1960年病故。
  由于历史原因,王氏三兄弟的高超技艺没有留下文字记载,虽有传徒,远逊于师傅,至今已失传,至感可惜。
  •109•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一辑

《瓜州文史第一辑》

人民创造历史,历史教育人民。历史不能割断,昨天、今天和明天是分不开的。今日的安西是前天的安西、昨天的安西演变发展而来的,只有深刻的了解昨天,才能正确的认识今天,科学的预测明天。当前,全县人民团结一致为建设繁荣富强文明的新安西而努力奋斗。

阅读

相关地名

安西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