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张家菜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文史第一辑》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488
颗粒名称: 忆张家菜园
分类号: I251
页数: 2
页码: 106-107
摘要: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目睹当今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果、冬食根的菜篮子工程,我想起了童年时座落在风沙线边的那块菜园。零星菜贩日日来菜园批发。曾一度,菜园繁盛,城里人、乡外人都管叫“张家菜园”。
关键词: 回忆录 张家菜园 亲历手记

内容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目睹当今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果、冬食根的菜篮子工程,我想起了童年时座落在风沙线边的那块菜园。
  民国十八年,鲁南天灾频繁,民不聊生,老字辈为糊口充饥,千里迢迢走西口,逃荒来到安西,落脚在五营村的西龙王庙沙窝畔, 操起了种菜生意。
  打我记事起,咱家的房前屋后已有四、五亩菜地。春末青菜成畦,夏季各种菜花稠密,茎叶嫩绿;秋天绛紫茄子、鲜红的辣椒、尺把长的豆角挂满秧枝,滚瓜溜圆绿里带红的窝葫芦爬满了向阳的田埂。爷爷天天肩挑菜筐进城叫卖。零星菜贩日日来菜园批发。曾一度,菜园繁盛,城里人、乡外人都管叫“张家菜园”。
  那时节种菜,主要集中在春末、夏季和秋天。阳春三月最早上市的就算“羊角葱”,这是头年秋末冬初将少量老葱摘叶后埋上土, 待来年天暖地温回升时,老葱复苏上市的早菜。民间常有人习惯于用此葱与甜面酱共涂抹在薄饼上,青葱翠绿,黄白相间,色鲜味美。紧跟着上市的是韮菜、红白雀儿头(萝卜),还有天鹅旦、小白菜、小芫荽接替。夏秋两季菜的种类较多,黄瓜、葫芦、茄子、辣椒,联援华空军转运站以后,由于菜园近距站所,生意走俏。记忆较深的是苏联工作人员还特意给菜园引进了西红柿籽种,介绍了种植方法,在菜园当年繁育成功,在安西算得上首家种植。它枝叶和花都非常平凡,但果酱色泽艳丽,招人爱慕,曾被视为“观赏果”,有人家买去还舍不得多吃,当贡品敬献在桌上观赏,也有人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有一年西红柿种植面积扩大到3亩,花密果繁,个头大的三、四两,清早一上市就卖光了。盛果时节机场的“洋人”几乎隔天下午就来菜园游览或帮摘西红柿。韮菜丰收的那年,割了三茬,最后韮花繁茂,全部摘下碾细成浆,配上调料制成了味美可口的韮花酱,更是受人喜欢。红辣椒成串挂满了园墙内外,卖了好价钱。
  种菜是平凡劳作,也是不平凡的劳务,很讲究精耕细作,把握节气。就劳动量说“一亩园十亩田”,整畦、下种、松土、施肥、压秧、掐头、浇水、授粉等,是花费劳动量最多的活计;积肥又常年不停,“瓜菜肥当家”,一点不假。“头伏萝卜,二伏菜”,“谷雨种瓜点豆”,干起来真是争分夺秒。一分耕耘,一分收成,汗水全孕育在瓜菜的新芽里,望着那棵棵菜苗,条播的行列整齐,撒播的万头聚集,套种的竞相争辉,其叶之翠,其果之艳,其枝之韧,一派田园风光。饱经风霜的庄家人尽管被锄锹磨起了手茧,被日头晒黑了皮肤,但能收到累累硕果,心窝里总是乐滋滋的,感到在塞外安西种菜的营生大有可为,养育了我们的生命。沧桑历变,岁月流逝,自然界风沙紧逼,至1945年,这里的田园终被黄沙吞没,再加残酷的官绅盘剥,庄户人债台高筑,先后起身外出,老字辈含着辛酸告别了田园生涯,但“菜园”轶事深深留在人们心中。
  •95•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一辑

《瓜州文史第一辑》

人民创造历史,历史教育人民。历史不能割断,昨天、今天和明天是分不开的。今日的安西是前天的安西、昨天的安西演变发展而来的,只有深刻的了解昨天,才能正确的认识今天,科学的预测明天。当前,全县人民团结一致为建设繁荣富强文明的新安西而努力奋斗。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希才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安西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