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沙河回族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449
颗粒名称: 第十六章 沙河回族乡
分类号: C912.8
页数: 7
页码: 369-375
摘要: 沙河回族乡620922一C010沙河回族乡[SHAHEHUIZUXIANG]瓜州县辖乡,因境内沙河而得名。位于县境东南部,东经96°38'37"96°39'43",北纬40°Z1'33〃40°28'13〃之间。东邻腰站子东乡族乡,西接双塔乡,南、北与布隆吉乡接壤。人民政府驻沙河村,距瓜州县城110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6千米,总面积48平方千米。2008年4月设立沙河回族乡,移交瓜州县管辖。沙河回族乡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设立。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决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区域内行政工作。负责管理沙河乡社会治安,维护公共秩序,保障辖区328第十六章沙河回族乡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主要职责为招生范围内适龄儿童实施小学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 区域社会 回族乡

内容

沙河回族乡620922一C010沙河回族乡[SHAHEHUIZUXIANG]瓜州县辖乡,因境内沙河而得名。位于县境东南部,东经96°38'37"96°39'43",北纬40°Z1'33〃40°28'13〃之间。东邻腰站子东乡族乡,西接双塔乡,南、北与布隆吉乡接壤。人民政府驻沙河村,距瓜州县城110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6千米,总面积48平方千米。
  沙河乡是甘肃省河西走廊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在农垦辖区七道沟农场建设的移民分场,隶属甘肃省农垦建筑公司。2002年开始按乡级建制规划建设,2006年项目基本完成。2008年4月设立沙河回族乡,移交瓜州县管辖。
  2014年末辖常顺、沙河、临河、民和、河洲5个村民委员会,27个村民小组。人口5300人,汉族,占76%,回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24%。地形为洪积冲积平原,局部有风蚀地貌特征。地形平坦、植被稀少。属瓜州县双塔水库以东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8.2℃,无霜期146天,年降水量71.5毫米。昌马水库保障农业灌溉。主要农作物有枸杞、甘草、红花、板蓝根、食用葵等。有幼儿园1所,小学4所。有乡中心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4个。
  第一节单位沙河回族乡人民政府位于瓜州县东南部,距瓜州县人民政府驻地110千米。东经96。38'36.71",北纬40。27'33.36"。2008年成立沙河回族乡人民政府。沙河回族乡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设立。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决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区域内行政工作。
  瓜州县公安局沙河派出所位于沙河乡人民政府驻地。2009年6月成立瓜州县公安局沙河派岀所。负责管理沙河乡社会治安,维护公共秩序,保障辖区328第十六章沙河回族乡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瓜州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沙河信用社位于沙河乡人民政府驻地。2015年成立。为瓜州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沙河乡设立的分支机构。业务范围: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国内结算、票据承兑和贴现,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沙河乡中心小学位于沙河乡人民政府驻地。2002年疏勒河项目在此新建名为临潭移民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009年1月命名为沙河乡沙河学校。2013年布局调整,初中部撤并到瓜州四中,成为六年制完全小学,更名为沙河乡中心小学。主要职责为招生范围内适龄儿童实施小学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沙河乡临河小学位于临河村三组。2009年3月开班招生教学。2011年命名为沙河乡临河小学。主要职责为招生范围内适龄儿童实施小学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沙河乡民和小学位于民和村二组。2009年3月开班教学。2011年命名为沙河乡民和小学。主要职责为招生范围内适龄儿童实施小学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沙河回族乡河洲小学位于河洲村一组。2009年3月建成开班教学。2011年命名为沙河回族乡河洲小学。主要职责为招生范围内适龄儿童实施小学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第二节村民委员会、居民点常顺村村民委员会位于沙河回族乡西端,距沙河回族乡人民政府驻地3千米。寓意居民生活顺利。2002年疏勒河项目在此新建移民安置点一临潭1号点。2008年成立常顺村。2014年全村359户,2135人,耕地面积9300亩。辖8个村民小组。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有幼儿园、卫生所、老年人活动中心。常顺村村第二节村民委员会、居民点329民委员会,即为常顺村村民选举产生,管理、教育、服务村民群众性自治组织。8个组居民点集中在一处。一组53户,192人。二组43户,174人。三组54户,172人。四组76户,287人。五组64户,238人。六组40户,161人。七组32户,154人。八组30户,125人。
  沙河村村民委员会位于沙河回族乡人民政府驻地。因境内沙河而得名。2002年疏勒河项目在此新建移民安置点一临潭2号点。2008年成立沙河村。2014年全村267户,1488人,耕地面积5996亩。辖4个村民小组。主要种植枸杞、甘草、红花。有小学,卫生室。沙河村村民委员会,即为沙河村村民选举产生,管理、教育、服务村民群众性自治组织。4个组居民点集中在一处。一组58户,333人。二组66户,361人。三组70户,375人。四组73户,419人。
  临河村村民委员会位于沙河回族乡东部,距乡政府6千米。取临潭县“临”字和沙河乡“河”字组合而得名。2002年疏勒河项目在此新建移民安置点一临潭3号点。2008年成立临河村。2014年全村206户,1361人,耕地面积2424亩。辖4个村民小组。主要种植枸杞、甘草、小麦、玉米。临河村村民委员会,即为临河村村民选举产生,管理、教育、服务村民群众性自治组织。4个组居民点集中在一处。一组73户,486人。二组53户,352人。三组33户,219人。四组46户,304人。
  民和村村民委员会位于沙河乡东北部,距乡政府驻地2千米。民和,因本村民族有汉、回、藏、东乡、保安等民族,寓意多民族村民安定、和睦、幸福。2002年疏勒河项目在此新建移民安置点一积石山点。2008年成立民和村。2014年全村299户,1237人,耕地面积3615.5亩。辖7个村民小组。有小学、卫生室。民和村村民委员会,即为民和村村民选举产生,管理、教育、服务村民群众性自治组织。7个组居民点集中在一处。一组49户,214人。二组34户,145人。三组23户,77人。四组51户,218人。五组29户,130人。六组54户,194人。七组71户,259人。
  河洲村村民委员会位于沙河回族乡西北部,距沙河回族乡人民政府驻330第十六章沙河回族乡地3.5千米。因村民主要来自临夏州临夏县,临夏自古称河洲,故名。2002年疏勒河项目在此新建移民安置点一临夏点。2008年成立河洲村。2014年全村287户,1221人,耕地面积4294亩。辖4个村民小组。主要种植棉花、蜜瓜、小麦、玉米。有小学、卫生所。河洲村村民委员会,即为河洲村村民选举产生,管理、教育、服务村民群众性自治组织。4个组居民点集中在一处。一组70户,304人。二组68户,324人。三组75户,302人。四组74户,291人。
  第三节遗址晋昌郡东城遗址位于民和村西部,距村委会5800米。东经96°39'04.90〃,北纬40。27'46.70"。保护级别省级。据有关专家考证研究,该城是西晋一唐时期晋昌郡官署治所,是当时瓜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通往西域交通和军事要地,具有十分重要文物考古研究价值。
  晋昌郡西城遗址位于民和村西部,距村委会5900米。东经96°39'01.00",北纬40。27'35.80〃。保护级别省级。据有关专家考证研究,该城是西晋一唐时期晋昌郡治所民居城址,是通往西域交通和军事要地,具有重要文物考古研究价值。
  晋昌郡墓群位于民和村西部,距村委会6000米。东经96。39'23.80〃,北纬40。26'02.10〃。保护级别尚未核定。根据发掘墓葬情况,被断定为汉代一晋代晋昌郡城周边居民葬墓地,延续时间长、规模大,对研究当时墓葬形制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晋昌郡古渠遗址位于民和村西部,距村委会6000米。东经96°35'58.20",北纬40。25'41.90。保护级别县级。根据地理位置,被推断为西晋一唐代晋昌郡城周边农田水利设施,其水源引自古冥水(今玉门昌马河),对研究当时渠道构筑形制和农田水利灌溉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晋昌郡1号烽燧遗址位于民和村东南部,距村委会6000米。保护级别第三节遗址331县级。根据位置,应为西晋一唐时期晋昌郡城周边军防设施,对研究当时历史文化和城址周边防御系统具有重要价值。
  晋昌郡2号烽燧遗址位于民和村东南部,距村委会6000米。东经96°39'32.90",北纬40。25'23.90"。保护级别县级。根据位置应为西晋一唐时期晋昌郡城南侧军防设施,对研究当时历史文化和古城址周边军事防御系统具有重要价值。
  晋昌郡3号烽燧遗址位于民和村西南部,距村委会6000米。东经96°35'57.30",北纬40。16'04.30"。保护级别县级。根据位置推断为西晋一唐时期,晋昌郡城周边农耕区用来看护、守备渠道警戒设施,对研究该区域历史文化和水利系统具有重要价值。
  晋昌郡4号烽燧遗址位于民和村西部,距村委会5800米。东经96°39'05.60",北纬40。27'31.70"。保护级别尚未核定。据位置和四周散落遗物,可断定为西晋唐时期晋昌郡城周边军防设施,对研究当时历史文化和城址周边军事防御体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知识出处

瓜州县地名志

《瓜州县地名志》

瓜州历史悠久,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文化灿烂,因瓜得名,因瓜闻名。《瓜州县地名志》比较详尽记载瓜州地名的来源、含义、变化及文化内涵。通过地名折射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瓜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化,对提升瓜州历史文化价值和对外开放整体形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