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七墩回族东乡族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437
颗粒名称: 第十三章 七墩回族东乡族乡
分类号: K92
页数: 7
摘要: 因地名七墩滩而得名。东邻玉门市,南接三道沟镇,西、北与河东乡接壤。人民政府驻三墩村,距瓜州县城100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千米,总面积44平方千米。第一节单位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人民政府位于瓜州县东部,距瓜州县人民政府驻地100千米。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设立。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决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区域内行政工作。2009298第十三章七墩回族东乡族乡年6月成立瓜州县公安局七墩派出所。负责管理七墩回族东乡族乡社会治安,维护公共秩序,保障辖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主要职责为招生范围内适龄儿童实施小学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 回族乡 专类地理

内容

七墩回族东乡族乡620922C007七墩回族东乡族乡[QIDONHUIZUDONGXIANGZUXIANG]瓜州县辖乡,位于县境东部。东经96。53'43" -96°53'02",北纬40°31'28" -40°31'56"之间。因地名七墩滩而得名。东邻玉门市,南接三道沟镇,西、北与河东乡接壤。人民政府驻三墩村,距瓜州县城100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千米,总面积44平方千米。
  七墩乡是甘肃省河西走廊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在瓜州县建设的移民乡,2001年开始筹建,成立七墩乡筹建指挥部。迁入来自甘肃省东部的和政、宕昌等2个贫困县移民。2005年项目基本完成。2006年成立七墩回族东乡族乡。
  2014年末辖三墩、锦华、汇源3个村民委员会,16个村民小组。人口3500人以回族、东乡族为主,占55.7%。
  地形为洪积冲积平原,局部有风沙地貌特征。地形平坦、植被稀少。属瓜州县双塔水库以东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8℃,无霜期146天,年降水量75.3毫米。水利属昌马水库灌溉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甘草、红花、枸杞、茴香等。有小学2所,乡医院1所,村卫生室3所。
  第一节单位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人民政府位于瓜州县东部,距瓜州县人民政府驻地100千米。东经96。53'43.15",北纬40。31'27.95"。2006年成立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人民政府。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设立。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决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区域内行政工作。
  瓜州县公安局七墩派出所位于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人民政府驻地。2009298第十三章七墩回族东乡族乡年6月成立瓜州县公安局七墩派出所。负责管理七墩回族东乡族乡社会治安,维护公共秩序,保障辖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中心小学位于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人民政府驻地。
  2003年疏勒河项目在七墩移民安置区设立小学。2006年交付瓜州县,命名为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中心小学。主要职责为招生范围内适龄儿童实施小学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第二节村民委员会、居民点三墩村村民委员会位于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东部,距乡政府驻地1千米。
  2003年疏勒河项目在此设立移民安置点。2006年成立三墩村。因境内有三个土墩而得名。2014年全村393户,1666人,耕地面积8765亩。辖4个村民小组。主要种植小麦、甘草、红花、枸杞、茴香。有小学、幼儿园、卫生所、老年人活动中心。三墩村村民委员会,即为三墩村村民选举产生,管理、教育、服务村民群众性自治组织。
  三墩村一组位于三墩村东部,距村委会800米。东临八支渠,南邻三斗渠,西靠乡集镇,北连北环路。有98户,457人。
  三墩村二组位于三墩村东、西部,距村委会500米。东临八支渠,南邻三斗渠,西靠九支渠,北连北环路。有111户,426人。
  三墩村三组位于三墩村北部,距村委会4000米。东临玉门市六墩乡,南邻疏勒河,西靠四组,北连连霍高速。有62户,321人。
  三墩村四组位于三墩村北部,距村委会4500米。东临三组,南邻疏勒河,西靠八支六斗渠,北连连霍高速。有122户,462人。
  锦华村村民委员会位于七墩回族东乡族乡西部,距乡政府驻地2千米。
  2003年疏勒河项目在此设立移民安置点。2006年成立锦华村。锦华,寓意为锦秀美丽。2014年全村262户,1328人,耕地面积5767亩。辖7个村民小组。有幼第二节村民委员会、居民点299儿园、卫生所、老年人活动中心。锦华村村民委员会,即为锦华村村民选举产生,管理、教育、服务村民群众性自治组织。
  锦华村一组位于锦华村东部,距村委会600米。东临九支桥,南邻九支三斗渠,西靠三组,北连村道。有32户,162人。
  锦华村二组位于锦华村东部,距村委会500米。东临九支渠,南邻村道,西靠五组,北连北环路。有30户,160人。
  锦华村三组位于锦华村东部,距村委会500米。东临一组,南邻三斗渠,西靠四组,北连村道。组37户,170人。
  锦华村四组位于锦华村东南部,距村委会30米。东临三组,南邻三斗渠,西靠六组,北连村道。有34户,180人。
  锦华村五组位于锦华村东北部,距村委会20米。东临三组,南邻村委会,西靠七组,北连北环路。有25户,137人。
  锦华村六组位于锦华村西南部,距村委会40米。东临四组,南邻南环路,西靠三斗渠,北连村道。有57户,312人。
  锦华村七组位于锦华村西部,距村委会30米。有47户,207人。
  汇源村村民委员会位于七墩回族东乡族乡西部,距乡政府驻地2千米。
  2003年疏勒河项目在此设立移民安置点。2006年成立汇源村。汇源,寓意汇聚财源。2014年全村192户,1023人,耕地面积5551亩。辖5个村民小组。主要种植小麦、甘草、红花、枸杞、茴香。汇源村村民委员会,即为汇源村村民选举产生,管理、教育、服务村民群众性自治组织。
  汇源村一组位于汇源村东部,距村委会30米。东临十支渠,南邻南环路,西靠三组,北连村道。有38户,227人。
  汇源村二组位于汇源村北部,距村委会20米。东临十支渠,南邻村道,西靠四组,北连北环路。有32户,172人。
  汇源村三组位于汇源村南部,距村委会100米。东临一组,南邻南环路,西靠五组,北连村道。有40户,228人。300第十三章七墩回族东乡族乡汇源村四组位于汇源村西部,距村委会300米。东临二组,南邻南环路,西靠疏勒河,北连北环路。有40户,200人。
  汇源村五组位于汇源村西部,距村委会300米。东临三、四组,南邻南环路,西靠疏勒河,北连北环路。有40户,196人。
  第三节遗址地片桥湾东长城遗址位于三墩村西部,距村委会3500米。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年间(公元前116—111) 。保护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段:东经96。55'17.10",北纬40。33'10.90"。
  2段:东经96。54'05.10",北纬40。33'21.10"。
  3段:东经96。53'09.50",北纬40。33'28.70"。
  4段:东经96。52'19.40",北纬40。33'28.70"。
  5段:东经96。50'38.70",北纬40。33'50.30"。
  桥湾东支线长城遗址位于三墩村西部,距村委会3000米。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年间(公元前116—111) 。保护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段:东经96。53'44.40",北纬40。33'23.70"。
  2段:东经96。52'14.30",北纬40。33'36.10"。
  桥湾东2号堡遗址位于三墩村西部,距村委会5120米。东经96°50'33.40",北纬40。33'47.20"。保护级别尚未核定。
  桥湾东1号烽火台遗址位于三墩村西部,距村委会6320米。东经96°55'16.40",北纬40。33'11.20"。保护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桥湾东窑址位于三墩村西部,距村委会5160米。保护级别尚未核定。
  1号:东经96。54'06.50",北纬40。33'15.70"。
  2号:东经96°54'06.60",北纬40。33'15.70"。
  3号:东经96。54'06.60",北纬40。33'16.40"。第三节遗址地片3014号:东经96。54'07.20",北纬40。33'17.70"。
  6号:东经96。47'51.20",北纬40。34'10.50"。
  8号:东经96。47'15.30",北纬40。34'15.60"。
  9号:东经96。46'40.90",北纬40。34'21.70"。
  蘑菇滩墓群位于锦华村西北部,距村委会10千米。东经96。52'46.90〃 , 北纬40。33'42.00" 。保护级别尚未核定。根据位置,初步断定为汉代长城沿线农耕区墓葬群,对研究当时墓葬形制及历史文化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桥湾东古渠道遗址位于锦华村西2千米处(连霍高速公路南200米)。东经96。50'38.40",北纬40。33'50.60〃。保护级别尚未核定。汉至明代早期水利设施。
  东沙窝位于七墩回族东乡族乡,距乡政府400米。东经96。54'08.53", 北纬40。31'08.13" 。即东边的沙坑。

知识出处

瓜州县地名志

《瓜州县地名志》

瓜州历史悠久,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文化灿烂,因瓜得名,因瓜闻名。《瓜州县地名志》比较详尽记载瓜州地名的来源、含义、变化及文化内涵。通过地名折射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瓜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化,对提升瓜州历史文化价值和对外开放整体形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