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纪念地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42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纪念地遗址
分类号: K878.2
页数: 7
页码: 289-298
摘要: 西湖城遗址位于西湖村西南部,距村委会200米。东经94。58'13.40",北纬40°32'25.40〃。明天顺年间修筑,为安置哈密、吐鲁番两地回民。正德中(1505一1521),吐鲁番益张,攻破西湖城,回民回迁,城废。保护级别县级。城址所在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被开垦为耕地,城址被毁。
关键词: 纪念地 遗址

内容

西湖城遗址位于西湖村西南部,距村委会200米。东经94。58'13.40",北纬40°32'25.40〃。明天顺年间修筑,为安置哈密、吐鲁番两地回民。正德中(1505一1521),吐鲁番益张,攻破西湖城,回民回迁,城废。保护级别县级。城址所在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被开垦为耕地,城址被毁。
  北干沟长城遗址位于中沟村东部,距村委会18千米。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年间(公元前116一111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段:东经95。58'07.90",北纬40。30'17.10"。
  2段:东经95。57'41.80",北纬40。30'10.30"。
  3段:东经95。56'53.00",北纬40。29'56.20"。
  4段:东经95。55'51.60",北纬40。29'45.40"。
  5段:东经95。54'29.10",北纬40。29'35.10"。
  6段:东经95。52'48.10",北纬40。29'21.50"。
  7段:东经95。51'52.20",北纬40。29'20.30"。
  城郊长城遗址位于西湖乡四工村东南部,距村委会2800米。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年间(公元前116—11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段:东经95。44'22.10",北纬40。30'05.10"。
  5段:东经95。42'46.00",北纬40。30'11.60"。
  四工长城遗址位于四工农场西部,距四工农场2000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段:东经95。35'01.50",北纬40。29'46.50"。
  2段:东经95。34'21.10",北纬40。29'44.70"。
  3段:东经95。33'34.20",北纬40。29'45.70"。
  4段:5段:东经95。31'31.90",北纬40。10'18.70"。246第九章西湖乡6段:东经95。30'18.00",北纬40。29’13.00"。
  望杆子长城遗址位于望杆子南部,以望杆子而得名。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年间(公元前116—11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段:东经96。24'59.70",北纬40。10'18.70"。
  2段:东经95。28'04.50",北纬40。29'04.50"。
  3段:东经95。27'10.00",北纬40。29'19.90"。
  4段:东经95。26'05.70",北纬40。29'12.70"。
  5段:东经95。25'14.90",北纬40。28'41.10"。
  6段:东经95。24'30.70",北纬40。28'14.30"。
  7段:东经95°23'37.90",北纬40°27'58.80"。
  8段:东经95。22'42.90",北纬40。27'53.90"。
  望杆子双线长城遗址位于望杆子南部,以望杆子而得名。东经95°27'59.70",北纬40。29'07.90"。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年间(公元前116— lll)。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沙窝长城遗址位于当地人俗称“东沙窝”,以东沙窝而得名。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年间(公元前116—11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段:东经95。21'29.30",北纬40。28'12.50"。
  2段:东经95。20'06.00",北纬40。28'22.60"。
  3段:东经95。19'05.80",北纬40。28'28.00"。
  4段:东经95。17'41.20",北纬40。28'29.50"。
  5段:东经95。16'47.70",北纬40。28'33.30"。
  6段:东经95。15'44.40",北纬40。28'49.20"。
  7段:东经95。14'46.70",北纬40。28'55.50"。
  8段:东经95。13'24.50",北纬40。28'51.60"。
  9段:东经95。12'25.90",北纬40。28'49.90"。
  10段:东经95°11'20.20",北纬40。28'28.70"。第三节纪念地遗址247南沙窝长城遗址位于南沙窝而得名。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年间(公元前116—11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段:东经95°09'44.10",北纬40。28'26.70"。
  2段:东经95。09'07.60",北纬40。28'26.40"。
  3段:东经95。08'24.40",北纬40°28'18.20"。
  4段:东经95。06'33.60",北纬40°27'40.60"。
  5段:6段:东经95。04'03.10",北纬40。27'15.50"。
  7段:东经95。03'02.20",北纬40。27'01.90"。
  8段:东经95。02'05.30",北纬40。26'43.60"。
  9段:东经95。01'20.20",北纬40。26'39.60"。
  10段:东经95。00'03.60",北纬40。26'48.40"。
  11段:东经94。59'29.00",北纬40。26'32.90"。
  北干沟2号烽火台遗址位于中沟村东部,距村委会18千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号:东经95。56'52.20",北纬40。29'56.00"。
  4号:东经95°55'51.60",北纬40°29'45.40"。
  5号:东经95。54'29.10",北纬40。29'35.10"。
  6号:东经95。52'09.00",北纬40。29'21.30"。
  城郊烽火台遗址位于四工村东南部,距村委会5000米。东经95°43'26.80",北纬40。30'09.10"。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工烽火台遗址位于四工农场西2千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号:东经95。33'37.70",北纬40。22'55.20"。
  2号:东经95。33'37.70",北纬40。22'55.20"。
  3号:东经95。33'33.00",北纬40。29'45.70"。
  4号:东经95。30'15.80",北纬40。29'12.60"。248第九章西湖乡5号:东经95。29'24.90",北纬40。28'45.60"。
  望杆子烽火台遗址位于望杆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号:东经95。28'03.20",北纬40。29'04.60"。
  2号:3号:东经95。26'04.70",北纬40。29'12.60"。
  4号:东经95。25'14.80",北纬40。28'41.10"。
  6号:东经95。23'37.00",北纬40。27'58.60"。
  7号:东经95°33'37.70",北纬40。22'55.20"。
  东沙窝1号烽火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号:东经95。20'05.00,"北纬40。28'22.60"。
  3号:东经95。15'43.10",北纬40。28'49.50"。
  4号:东经95。14'45.80",北纬40。28'12.60"。
  5号:东经95。13'23.30",北纬40。28'51.60"。
  6号:东经95。12'25.10",北纬40。28'49.90"。
  7号:1号敌台:东经95。19'05.80",北纬40。28'28.00"。
  2号敌台:东经95。17'41.50",北纬40。28'29.30"。
  南沙窝烽火台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号:东经95。06'32.80",北纬40。27'40.50"。
  2号:东经95。05'39.70",北纬40。27'35.30"。
  3号:东经95。04'02.70",北纬40。27'15.30"。
  4号:东经95。03'01.70",北纬40。27'01.90"。
  5号:东经95。02'04.70",北纬40。26'43.30"。
  6号:东经95。13'23.30",北纬40。28'51.60"。
  7号:东经95。00'02.50",北纬40。26'48.90"。
  8号:东经94。57'37.90",北纬40。26'06.10"。第三节纪念地遗址2499号:东经94。56'26.60",北纬40。25'42.20"。
  望杆子1号堡位于望杆子。东经96。54'06.60",北纬40。33'15.70"。保护级别尚未核定。
  路家庙遗址位于西湖村西南部,距村委会9000米。东经94。54'58.70〃 , 北纬40。29'07.00〃 。因当地人惯称“路家庙”而得名。清代西湖村周边居民进行宗教活动的地方。保护级别县级。
  白墩子1号烽燧遗址位于城北村西北部,距村委会45千米。因当地人惯称白墩子而得名。据有关专家考证,为汉唐时期瓜州一伊吾古道沿线“广显驿”驿站遗址,在《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均有记载。经汉一唐屡次修补保存至今。保护级别县级。对研究当时驿站构筑形制及丝路交通史具有重要意义。
  白墩子军防遗址位于城北村西北部,距村委会45千米。东经95°35'42.20",北纬40。50'47.20"。1937年红西路军左支队与国民党马步芳军队发生战斗挖的战壕。保护级别省级。对研究当时军事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白墩子2号烽燧遗址位于城北村西北部,距村委会25千米。东经95°35'30.60",北纬40。50'49.80〃。保护级别尚未核定。根据其地理位置和构筑形制,被推断为汉唐时期瓜州一伊吾古道沿线路标或警戒设施,对研究当时道路走向及道路沿线防御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白虎庙遗址位于城北村西北部,距村委会45千米。东经95。35'47.60〃,北纬40。50'51.20" 。该遗址为纪念薛仁贵丧身白虎关而得名。保护级别县级。根据走访调查,是清代本地居民依据小说《薛仁贵征西》中故事修建的,原寺庙土木构筑,墙体内外用白灰抹面,顶部贯以筒瓦、雕砖。对研究清代寺庙构筑形制及宗教文化具有参考价值。
  石窑子遗址位于城北村西北部,距村委会38千米。东经95。38'02.30〃 , 北纬40。14'01.60" 。保护级别尚未核定。该窑洞遗址是清初(1644—1690)250第九章西湖乡开通甘新大道后,修建供过路人歇脚的地方,当地人惯称石窑子。道光二十一年,民族英雄林则徐遣往新疆伊犁服刑途中曾在此处露宿,在其所著《荷戈记程》中有记载,对研究明清时期驿道走向和设置具有参考价值。清代陶保廉曾在石窑子遗址留宿。
  四工城遗址位于四工村东部,距村委会150米。东经96。24'59.70〃,北纬40。10'18.70〃。保护级别县级。中华民国《安西县志》记载:“清雍正年间,为安置移民,先后划分10个屯田工区,从头工至五工新筑五座城堡。”四工城因此而得名。据《肃州志》记载,该城址是清雍正七年为安置吐蕃回民所建,后废弃。对研究清代城堡建筑形制、地名由来和历史沿革具有一定文物考古价值。
  马家堡子遗址位于四工村南部,距村委会100米。东经95。41,31.70", 北纬40。30'53.10〃 。因是清代马姓富户庄园遗址而得名。保护级别县级。对研究清代城址构筑形制及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雷墩子烽火台遗址位于四工村南部,距村委会6000米。东经95°32'37.40",北纬40。29'47.90"。因当地人惯称“垒敦子”,取“垒”同音字 “雷”而得名。保护级别尚未核定。根据地理位置和构筑形制,被初步推断为清代望杆子周边用于看护草场和胡杨林军防警戒设施,对研究该区域历史文化具有参考价值。
  城郊西烽火台遗址位于四工村西部,距村委会2500米。东经95°44'34.00",北纬40。30'05.30"。因位于瓜州县城郊区以西而得名。保护级别尚未核定。根据位置和构筑形制,推断为清代军防警戒设施。对研究该区域历史文化和当时水利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安西城址位于中沟村东北部,距村委会300米。东经95。47'20.80",北纬40。31'43.00〃 。据《肃州新志》记载,该城址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是当时安西直隶州城所在地而得名。保护级别县级。1949年安西县人民政府成立后,仍为县城置所,1970年县城南迁后废弃。城内建筑大多毁于民国兵火,部第三节纪念地遗址251分被拆除。该城历史脉络清晰,文化内涵深厚,对研究安西历史和清代城堡建筑具有重要价值。
  安西老城碉堡遗址位于北沟村东部,距村委会500米。
  1号:东经95。45'57.90",北纬40。32'04.90"。
  2号:东经95。47'24.20",北纬40。32'17.80"。
  3号:东经95。47'44.10",北纬40。31'38.90"。
  民国时期河西国民党著名将领马步芳军队所建,用于安西城军事防御。保护级别尚未核定。作为民国时期典型军事建筑,对研究近现代国内战争史和中国革命史具有参考意义。
  安西城南墓群位于四工村南部,距村委会2000米。东经95。48,53.50", 北纬40。29'22.20〃。保护级别县级。根据地理位置,初步推断为汉一魏晋时期长城沿线墓葬群。对研究当时历史文化和墓葬形制具有参考价值,有待以后考古发掘。
  北干沟墓群位于中沟村东南部,距村委会16千米。东经95。56'15.10", 北纬40。14'22.80〃。保护级别尚未核定。根据地理位置,被推断为汉一魏晋时期汉长城沿线墓葬群,对研究当时墓葬形制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北干沟东古渠遗址位于中沟村东南部,距村委会16.5千米。东经95°56'28.80",北纬40。30'10.70"。保护级别县级。根据走向和所处位置,被推断为汉一魏晋时期长城沿线农耕区农田水利设施,其水源引自疏勒河,对研究当时农业灌溉体系和水利设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北干沟西古渠遗址位于中沟村东部,距村委会4000米。东经95°52'22.80",北纬40。30'51.40"。保护级别尚未核定。该古渠遗址年代待定,其水源引自疏勒河,主要用来灌溉北干沟周边农田,对研究早期渠道构筑形制和农田水利灌溉体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知识出处

瓜州县地名志

《瓜州县地名志》

瓜州历史悠久,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文化灿烂,因瓜得名,因瓜闻名。《瓜州县地名志》比较详尽记载瓜州地名的来源、含义、变化及文化内涵。通过地名折射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瓜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化,对提升瓜州历史文化价值和对外开放整体形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阅读

相关地名

西湖乡
相关地名